快速读懂散文的方法 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162.50 KB
- 文档页数:12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散文二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6*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思路,体会哲理性散文的特点,理解作者观点。
2.通过批注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生命的人文内涵,学习文章欲扬先抑的写法。
3.赏析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生命观,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领会生命的人文内涵,品味语言。
【教学过程】一闲话“生命"“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赋得古草原送别》(节选),相信每个同学都会背,这首诗歌颂的是谁的生命?(学生:小草的生命。
)那么在诗人的眼中,小草的生命是短暂的还是永久的?(学生:永久的。
) 你认为生命是永久的还是短暂的呢?请举例回答。
(学生思考一分钟,自由回答。
)下面我们来看看作家严文井的答案。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6课《散文二篇》中的第一篇《永久的生命》。
二朗读“生命"播放朗读音频,请同学们闭上眼,静下心来聆听。
1.请同学们按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同学毛遂自荐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从字音、停顿、感情等方面评价。
(重点字音)3.请找出你最有感触的句子,说一说你的理解。
(可结合自身实际)三探究“生命”1.独立思考:初步感知内容。
通过前面多形式的朗读,你对文章的内容产生了哪些疑问呢?下面请同学们用“你问我答"的形式考考你的同学,你指名提问,对方作答。
①第1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常可怜!”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会再回来,我们的力量是那样小,对生命中的事不能做主。
②第2段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比喻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
③阅读第3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因为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2.小组讨论:结合旁批理解课文。
同学们都知道,自读课文的学习离不开旁批,相信同学们在自读的时候就有在思考旁批中的问题,你独立解决了吗?你还能不能加上其他的旁批?下面请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交流学习。
公开课《如何读懂散文》教学设计《如何读懂散文》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总结、运用读懂散文的方法,提升散文阅读效果。
2、树立散文解读意识。
【重点难点】树立散文解读意识。
【复习方法】链接中考,讲练结合【复习过程】教学环节1:一.导入:散文,有神韵与灵性的感悟,又有芬芳与飘逸的魅力,一段段发人深思的文字,一条条闪闪发光的哲理,好象星星划过夜空的亮迹。
在这里,能读懂寂寞的人最不寂寞,能读懂孤独的人最不孤独,能读懂忧郁的人最不忧郁,能读懂痛苦的人最不痛苦,能读懂快乐的人最快乐,能读懂幸福的人最幸福。
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的是中考散文阅读的复习指导。
在近几年中考中,散文阅读部分,得分情况很不是很理想,同学们也有很多的困扰,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一)课堂调查1、询问学生平时完成散文阅读题得分的情况。
(学生回答:平均8—10分,失分较多)2、询问学生完成散文阅读时感到困惑的或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如下几方面问题:1)不知道如何着手回答;2)答题后没把握。
3)不知道如何组织答案;4)要点不全面;5)答得太多,不会筛选;6)答非所问。
存在的问题归类幻灯片——1、对文本的研读不够2、审题偏差或不全面3、答题方法、思路不明确本节课,我们重点来探讨如何读懂散文。
老师给大家一种方法:读散文时考虑这三个问题,一写什么二怎样写三为和写,我们具体来看一下:(1)读题目推主题,读出写什么。
近年来,中考热点有:景物情志类、乡土情思类、文化哲理类。
景物情志类一般表现的主题···(2)读内容读写法,读出怎样写。
读内容,重点掌握先写什么,又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写法方面,我们来回顾一下。
修辞、结构、表达方式,此外还有象征···(3)找句归纳主旨。
我们来看实例,痛,谁也不会忘记。
但黑槐们和牡丹不同,它们选择了继续开花,并且用开得更好更美的方式去抗议往年的不公,同是用静默抗议,牡丹贞洁,千年冷漠,誓死不理;黑槐智慧,漠视痛苦,淡泊宁静。
散文精选公开课教案篇一:散文名篇欣赏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散文的定义、特点以及常见体裁,并通过欣赏散文名篇,提升对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散文的定义和特点,散文名篇的欣赏和分析。
教学难点:对散文名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教学准备:1. 散文名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名篇,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周作人的《说苦》等。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引入散文的概念,向学生解释散文的含义和特点,让学生对散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Step 2 散文名篇欣赏(30分钟)教师播放选取的散文名篇,如鲁迅的《狂人日记》。
学生在欣赏过程中,通过听、看、思考、感受,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散文的魅力。
Step 3 分析散文名篇(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散文名篇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内容分析:主题、情感、描写的对象等。
2. 文学手法分析:修辞手法、排比、对比等。
3. 文化背景分析:结合作者时代背景,分析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Step 4 小组讨论(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散文名篇进行讨论和分享,分享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形成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Step 5 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堂课进行总结,总结散文的特点和魅力,引导学生对散文的欣赏和写作进行思考。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散文作品,提升对散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指导学生进行散文写作,让学生通过模仿名篇的写作风格,提升自己的文学写作水平。
篇二:散文写作方法探究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散文的写作方法,学习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撰写精美的散文作品。
教学重点:散文写作方法的探究和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合理运用散文写作方法提升写作水平。
教学准备: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阎连科的《面包》等。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请学生回忆并总结他们对散文的印象,引导学生观察散文作品的特点和写作风格。
课外阅读指导之散文阅读三步曲教学目标:1、了解在课外阅读中的粗读、细读和赏读,并初步学会运用。
2、使学生在阅读欣赏中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先粗读再细读最后赏读的方法阅读优美的写景散文,结合分析理解语句的方法,深入领会文章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发兴趣。
1、师:你喜欢读书吗?是怎么读的?2、学生交流。
3、看来同学们还都有自己的办法,你想让自己读书收获更大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课外阅读的读书方法。
二、结合文本,指导学习读书方法。
(一)学习粗读。
1、出示要求:不出声,快速浏览《春》这篇文章,着重看看文章的开头结尾及各段的开头,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春天?1.5-2分钟2、学生交流。
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春》这篇文章主要是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分别描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及人们在春天的活动。
3、回顾一下,我们刚才是怎么做的:快速浏览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这就是粗读。
(二)学习细读。
1、粗读之后,发现文章很吸引人,我们就可以进行细读。
2、出示要求:小声地读《春》这篇文章,思考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画出相关的好词佳句,做好简单的批注。
5分钟3、交流:你觉得文章想表达什么?是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这句话写出了XX的XX的特点,表现出作者XX的情感。
4、回想你的活动,如何进行细读:小声读文,划出相关语句,思考表达的情感。
(三)学习赏读。
1、划出好词佳句后怎么办呢?我们就要欣赏着读,就是“赏读”。
2、出示要求:选一处你最喜欢的语句,放声读一读,结合分析语句的方法,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3分钟3、哪位同学愿意来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收获呢?说理解,指导朗读。
带领赏读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三句话都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天比作……,从新的、生长着,我们感受到……,从小姑娘、花枝招展,我们感受的……,从健壮、铁一般的,我们还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