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思考
- 格式:docx
- 大小:108.66 KB
- 文档页数:7
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考铁路行车调度指挥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运行效率的重要工作,其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数百万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在今天的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工作流程、技术设备、人员素质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探讨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思考和改进意见。
一、工作流程存在问题在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中,工作流程是至关重要的。
现实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调度指挥员需要同时处理多个列车的调度工作,而且工作时间可能较长,这容易导致调度员产生疲劳,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判断能力。
在紧急情况下,调度员需要快速决策和应对,但是有时候信息传递和处理速度不够快,影响应急工作的效果。
我们可以考虑采用智能化的调度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列车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控和信息传递,从而减轻调度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二、技术设备不足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涉及到大量的技术设备,而在一些地区或线路上,技术设备的规模和水平并不足以满足实际需求。
有些地方的调度中心、通讯设备、信号系统等都比较老旧,难以满足现代高速铁路的运行需求。
我们应该加大对技术设备的投入和更新力度,逐步实现铁路行车调度指挥智能化和信息化,这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水平,还可以为铁路运输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三、人员素质和配备存在问题铁路行车调度指挥是一项需要高度责任感和专业能力的工作,而在实际工作中,人员素质和配备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部分地区的铁路行车调度员素质和专业能力不够,有些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调度员的数量和配置也不够合理,导致工作负荷过重,难以保证工作质量和安全水平。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加大对调度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二是合理配置调度员的数量和工作岗位,保证工作负荷的合理分配和安全保障。
四、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在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中,管理制度也是至关重要的,而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浅谈如何加强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作者:伍文志来源:《科学与技术》2018年第24期摘要:铁路调度指挥中心是日常特铁路行车的重要部门,如果调度指挥中心出了一点差错,其造成的后果是巨大的,所以我们要重视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在不断的强化,即使这项工作是在不断的发展中的,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像安全组织的管理薄弱、调度人员的意识问题、调度岗位的合理设置问题和调度人员的专业素质问题等等。
这就说明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本篇文章就对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做出的探讨。
关键词:如何加强;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引言:随着我国时代的进步,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不断的增长,推动我国的高铁建设也在不断的发展。
高铁的发展对调度指挥安全工作做出了更高的要求。
铁路运输工作是要高度的集中、各工种之间的联系非常的紧密和作业人员之间高度配合的工作。
所以在进行铁路的日常工作中,要遵循统一指挥、逐级负责和安全生产的原则,否则就会出现很大乱子。
而这些铁路工作是需要通过调度指挥来完成的,所以说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的任务非常的艰巨。
如果在这当中出现了些许差错,会给铁路的运输埋下安全隐患,所以在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一定要细心。
一、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一)缺乏对调度岗位的合理设置由于我国地大物博,横跨的东西南北的跨度大,所以我国的铁路非常的复杂,而且铁路的线路非常之多。
行车调度的管辖的范围太大,距离又很长,使得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非常的繁忙。
可是相关的行车调度人员又没有随着铁路线路、列车开行数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加,这就大大的加剧了铁路行车调度人员的工作量。
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像恶劣天气、设备故障等造成列车限速运行、封锁线路、启动救援等临时工作量,紧张繁忙的工作量会使得行车调度员容易产生疲惫感,在极端疲惫的条件下,行车调度员会容易作出错误的指令,对铁路的安全问题造成危险。
高速铁路列车调度作业安全实践与思考作者:李田生来源:《科技探索》2013年第09期中图分类号: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9-0128-01摘要:调度作业在铁路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调度作业直接决定了运输的质量。
因此高速铁路列车如何进行调度会对整个铁路的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文就调度作业安全实践做了阐述,并且进一步提出了加强作业安全的几项内容。
关键词:高速铁路调度作业调度作业关系到运输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因此列车管理人员需要重视调度,加强调度作业管理。
一、调度作业实践(一)健全作业安全制度控制体系在高速铁路中建设和健全安全制度控制体系,目的是通过这个体系的建设来加强调度作业管理,保障调度工作的安全。
一个好的规章制度可以约束人的行为,同样在调度作业中,其规章制度是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经过多次的安全生产实践经验的验证,实践证明它是科学的,符合高速铁路调度作业工作的。
在调度作业中建立这种规章制度能够有效的控制工作人员的行为,让其在调度作业中行为能够更加的规范。
1、调度台标准化建立健全高速铁路列车调度台标准化作业制度,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是详细的规定了调度人员作业标准。
细化作业标准内容,目的在于要求调度人员注重自己的行为,让调度作业更加规范。
第二是台账设置方面。
要求设置按照规章规定来,并且同样在填写和管理方面提出了标准化的要求。
第三是要求在管理调度作业时候,要求资料是完整的、准确的,并且其配备物件是标准的。
2、安全责任制度安全责任制度的作用在于明确各个人员的职责,实现分工管理和负责。
在高速铁路中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必须先结合高速铁路工作的实际情况。
这就需要先了解高速铁路安全调度情况,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建立安全责任制度。
在调度工作中分配好高速铁路人员各自的工作,明确各自的任务,这样一来调度分工会更加的明确。
不仅如此还需要设置一个总负责人,这个负责人可以由值班主任开担任,他的工作就是要管理调度工作,加强调度工作安全管理。
浅谈铁路工务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建设及实践摘要:随着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既有线的扩能改造,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大站段布局逐渐形成,安全生产和应急指挥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本文在分析工务段安全现状和信息的基础上,分析了工务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的建设思路、基本框架和实现目标,并进一步提出了需要完善的内容。
关键词:铁路;工务;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从铁路发展趋势、运输生产和安全、工务段面临的安全生产压力分析工务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分析工务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的建设思路、机构设置、职能划分、工作标准、工作流程、信息管理及实施效果。
一、工务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建设1.建设思路。
以“集中调度、统一指挥、分级管理”的原则,按照“严格管理、科学管理、问题管理”的要求,围绕工务段防洪、防断、防胀、道口、线桥设备质量、施工作业、劳动安全7项安全风险控制开展工作,整合各专业部分工作职能,运用工务数字化平台,引入先进的科技设备,完善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工作职能;规范施工、维修、检查、轨汽作业计划管理,按照安全风险控制“关口前移、源头防范”,实现对作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关键项目、关键设备”进行全面管控,准确评价考核“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的落实情况;推进标准化车间建设,达到生产组织不断优化,作业安全有序可控,规范管理、指导生产、服务现场,突发事件及时处置,确保铁路行车安全与畅通。
2.机构设置。
按工作职能设3个信息平台,分别是调度指挥台、监控分析台、综合督办台。
其中,调度指挥台含施工调度组、天窗调度组、应急调度组;监控分析台含探伤分析组、安全监控分析组、道口监控分析组、雨量监控分析组;综合督办台含动静态病害追踪组、现场检查督导组、动态添乘组、信息网络维护组。
3.职能划分。
调度指挥台:主要以现场安全生产服务的思想为宗旨,及时掌握、协调、处理好现场产生的各类问题。
监控分析台:主要监控现场作业劳动安全及各岗位标准化作业。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
思考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思考摘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度、高密度、高技术、
高要求,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运用等对调度指挥提出了新的严峻
挑战。
在分析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调度集中指挥
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调度基础管理,完善高速铁路调度指挥规章制
度,严格施工日计划管理,完善非正常行车组织预案,弱化调度命令、
强化调度指挥,优化设备控制、减少人工干预等,健全高速铁路调度指
挥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议。
前言
运输调度是铁路日常运输组织的指挥中枢,承担着确保运输安全、组织
客货运输、保证重点物资运输的重要职责,是实现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
关键。
随着客运专线(高速铁路)的相继开通,高速铁路高速度、高密
度、高技术、高要求等特点对调度指挥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各企业部门的首要问题,如何防止事故的发生是安全生产运营的重中之重。
在铁路系统中,我们一直都在坚持不懈地完善各种安全措施以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但是铁路运营仍然是个事故多发的环节。
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不仅需要高性能、高质量的基础设施与移动设备,还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铁路调度指挥体系,以实现对运输过程的高效组织、对运力资源的合理运用,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从而确保高速铁路及整个铁路网络的运输安全、正常秩序和高效节能,充分满足市场对铁路运输的需求。
1.高速铁路运输特点及对调度指挥的需求
中国国土面积辽阔,高速铁路网将覆盖众多大中城市,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西安、成都、沈阳等中心城市与邻近大中城市将形成1-2小时交通圈,与周边城市形成0.5-1小时h交通圈。
此外,与欧洲的网运分离模式和日本的区域独立模式不同,中国高速铁路将形成全国统一的网络,并实现对高速与普速铁路、客运与货运的协调统一运输。
这些特
点给中国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和调度指挥带来了特殊的要求。
1.1安全的需求
高速列车运行速度高、密度大,一旦发生事故,其结果将会是灾难性的,因此必须保证高速铁路运行的绝对安全。
这就要求调度指挥体系能够实时掌握列车运行及各种行车设备状况,及时接收各类危及行车安全
的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迅速有效地处置各种异常情况,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和正常运输秩序。
1.2服务的需求
安全、正点、舒适、便捷是高速铁路旅客服务的目标,为此,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和调度指挥应能够适应运输市场的快速变化,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客流运输需求,及时应对突发客流,并具备特殊情况下快速制订各种疏运方案的能力。
1.3空间与时间的需求
在下图可以看出,在中心城市之间以及中心城市与邻近的大中城市之间实现小编组、高密度、公交化运输,满足地区大容量客运的需求是可能的。
但如果在高速铁路网端点(如哈尔滨、乌鲁木齐、成都、昆明和广州等)间距离超过1200km时开行直达列车,其运行时间将达3~10h左右,与航空运输相比的优势将不复存在,而且会给维修、动车组运用带来一定的影响。
1.4管理的需求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调度指挥体系应能够快速适应发展的需要,在纵向上能够实现控制中心对系统和设备的直接管理和控制,在横向上能够对计划、行车、供电、动车、客运、维修等业务进行集成,并且能够根据管理的需要实现对管理范围、管理内容、人员机构的动态优化管理,不断提高铁路运输经营效率。
2.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的特点
由于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均采用调度集中系统(CentralizedTrafficControlSystem,CTC),车站不设值班员,调度员由原来的单纯行车指挥者转变为集指挥者与执行者于一身。
在既有线调度指挥模式中,调度员通过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rainOperationDispatchingCommandSystem,TDCS)或人工传达方式将调度指挥意图通知车站值班员,由车站值班员在其管辖范围内进行各工种布置,并组织相关人员按照调度员的指挥完成各自的任务。
而在高速铁路的调度集中指挥中,由于车站不设行车人员,调度员除担负既有线列车调度员的职责外,还兼有车站值班员、信号员、调车领导人的职责,CTC控制区域内所有的信号、道岔等行车设备的操作、调度命令交递、设备维修及施工登记、行车闭塞办理、进路排列和列车预告、施工预备会组织等工作均由调度员(助理调度员、综合维修调度员)直接负责,列车调度员对其管辖范围内的道岔、信号、进路进行集中控制,并直接向司机、运转车长发出列车运行指令,司机、列车长、运转车长直
接向调度员反馈情况,减少了调度员指挥和协调的作业环节,加强了列车调度员对现场情况的掌控。
例如,2009年7月8日石太客运专线列车调度员接到上行列车司机汇报,阳泉北-东陵井下行线晃车,其立即呼叫上行列车减速运行并注意线路状态,上行列车以45km/h速度通过反映晃车路段,调度员立即扣停相关列车,并指派工务人员检查线路,发现该处线路路基下沉,经工务整修后要求限速120km/h运行,防止了可能发生的事故。
因此,调度指挥与现场实施的零环节特性把调度指挥与确保高速铁路运输安全推向最前沿。
强化调度指挥,对实现高速铁路运输安全十分关键。
3.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存在的问题
3.1调度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高速铁路调度员大多是从既有线调度岗位人员中选拔出来的。
由于调度岗位本身专业性强、人员流动性差、与外部交流机会少,存在调度员年龄偏大、文化层次较低、接受新事物能力不强等问题,在分析、处理问题方面受到一定局限,应变能力欠缺,缺乏创造性与前瞻性,其综合素质难以适应高速铁路运行速度快、密度大,设备先进、服务要求高等特点的要求。
3.2规章制度不系统。
高速铁路设备的特殊性决定了既有行车规章存在一些不适应之处,但在制定高速铁路行车办法的同时,并没有废止不适用
的相关规章,造成规章办法之间出现矛盾,如京铁师(2010)259号文石太客运专线大风报警行车办法与京铁师(2009)171号文存在抵触。
规章制度的多面性和不统一造成调度员处理问题时概念模糊,易存在执行偏差和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