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博弈论方法及其模型
- 格式:ppt
- 大小:379.50 KB
- 文档页数:25
博弈论的总结简介博弈论是研究决策制定和策略选择问题的数学模型和方法。
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参与者的策略选择和决策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预测可能发生的结果。
博弈论广泛应用于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领域,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决策过程有重要意义。
基本概念1. 博弈博弈是指多个参与者根据一定规则进行决策的过程。
每个参与者都会考虑其他参与者的反应,从而选择自己的策略。
博弈的基本要素包括参与者、策略、收益和规则。
2. 参与者参与者是指博弈过程中的决策者,可以是个体或者集体。
3. 策略策略是参与者针对博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所做的决策方案。
4. 收益在博弈中,每个参与者根据自己的策略选择和其他参与者的选择,获得相应的收益。
###5. 规则规则是指博弈过程中参与者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约束。
基本模型博弈论中有许多不同的模型,常见的有零和博弈、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等。
1. 零和博弈零和博弈是指参与者的收益总和为零的一类博弈。
在零和博弈中,参与者之间存在一种竞争关系,一个参与者的收益的增加必将导致其他参与者收益的减少。
2. 合作博弈合作博弈是指参与者之间可以合作的一类博弈。
在合作博弈中,参与者可以通过协商、合作达成一致,来获得更高的收益。
3. 非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是指参与者之间不可合作的一类博弈。
在非合作博弈中,每个参与者根据自己的利益和目标,独立地选择策略,从而导致最终的结果。
博弈论的应用1. 经济学博弈论在经济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选择定价策略、广告策略等都可以使用博弈论的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
2. 政治学博弈论在政治学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比如,选举制度的设计、国际关系中的谈判策略等问题都可以利用博弈论的模型来进行研究。
3. 管理学博弈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也非常丰富。
例如,企业中的合作与竞争、员工之间的博弈行为、资源分配等问题都可以使用博弈论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决策。
总结博弈论是研究决策制定和策略选择问题的重要工具。
博弈论经典模型全解析(入门级)1. 囚徒困境这是博弈论中最最经典的案例了——囚徒困境,非常耐人寻味。
“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犯的故事。
这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
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从而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
这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警方无法给他们定罪。
但警方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就给了这两个囚犯一点儿刺激: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背叛,即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
而他的同伙就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并且为了加重惩罚,还要对他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
当然,如果这两个囚犯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奖赏。
那么,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自由。
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
A犯不是个傻子,他马上意识到,他根本无法相信他的同伙不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带着一笔丰厚的奖赏出狱而去,让他独自坐牢。
这种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但他也意识到,他的同伙也不是傻子,也会这样来设想他。
所以A犯的结论是,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笨得只会保持沉默,那么他就会是那个带奖出狱的幸运者了。
而如果他的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交代了,那么,A犯反正也得服刑,起码他不必在这之上再被罚款。
所以其结果就是,这两个囚犯按照不顾一切的逻辑得到了最糟糕的报应:坐牢。
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需要与咨询企业、软件供应商打交道的。
在与这些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也会遇到类似的两难境地,这个时候需要相互之间有足够的了解与信任,没有起码的信任做基础,切不可贸然合作。
博弈论经典模型全解析(入门级)1. 囚徒困境这是博弈论中最最经典的案例了——囚徒困境,非常耐人寻味。
“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犯的故事。
这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
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从而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
这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警方无法给他们定罪。
但警方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就给了这两个囚犯一点儿刺激: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背叛,即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
而他的同伙就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并且为了加重惩罚,还要对他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
当然,如果这两个囚犯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奖赏。
那么,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自由。
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
A犯不是个傻子,他马上意识到,他根本无法相信他的同伙不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带着一笔丰厚的奖赏出狱而去,让他独自坐牢。
这种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但他也意识到,他的同伙也不是傻子,也会这样来设想他。
所以A犯的结论是,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笨得只会保持沉默,那么他就会是那个带奖出狱的幸运者了。
而如果他的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交代了,那么,A犯反正也得服刑,起码他不必在这之上再被罚款。
所以其结果就是,这两个囚犯按照不顾一切的逻辑得到了最糟糕的报应:坐牢。
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需要与咨询企业、软件供应商打交道的。
在与这些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也会遇到类似的两难境地,这个时候需要相互之间有足够的了解与信任,没有起码的信任做基础,切不可贸然合作。
十大经典博弈论模型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者之间互动的学科,其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经济、政治、生物学等领域。
在博弈论中,经典博弈论模型是基础和核心,以下是介绍十大经典博弈论模型:1. 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囚徒困境博弈模型是博弈论中最为著名的模型之一,也是最为典型的非合作博弈模型。
该模型主要讲述的是两个囚犯被抓后面临的选择问题,如果两个人都招供,那么都将受到较重的惩罚;如果两个人都不招供,那么都将受到轻微的惩罚;如果一个人招供而另一个人不招供,那么招供的人将受到宽大处理,而另一个人将受到较重的惩罚。
2. 零和博弈模型零和博弈模型是博弈论中最为简单的模型之一,其特点是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完全相反,即一方获得利益就意味着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往往是竞争和对抗的。
3. 博弈树模型博弈树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博弈过程的图形模型,它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参与者在不同阶段的选择和决策,以及每个选择所带来的收益和风险。
4. 纳什均衡模型纳什均衡模型是博弈论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指的是一个博弈中所有参与者都采取了最优策略的状态。
换句话说,如果所有参与者都遵循纳什均衡,那么任何一个人单方面改变策略都将无法获得更多的利益。
5. 最小最大化模型最小最大化模型是一种解决零和博弈问题的方法,其思想是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中,选择让对手收益最小的情况,从而实现自己的最大化收益。
6. 帕累托最优解模型帕累托最优解模型是一种解决多人博弈问题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合作和协商,使得所有参与者都能获得最大的收益,而不是只有某个人获得了最大的收益。
7. 博弈矩阵模型博弈矩阵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博弈论分析工具,它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参与者在不同策略下的收益和风险,从而帮助参与者做出最优决策。
8. 拍卖模型拍卖模型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其目的是通过竞价的方式,让参与者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所需的商品或服务。
9. 逆向选择模型逆向选择模型是一种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知道对方的信息,来预测对方的行为和决策,从而做出最优策略。
博弈论的经典模型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合作与竞争,而能够反映这种既激烈竞争又需要合作的一门学科就是博弈论(Game Theory),也称对策论。
它是模拟和分析理性的个体在利益冲突环境下相互作用的形式、决策及其均衡理论,研究个体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规律,它可以描述现实生活中参与者面对有限资源的合作与竞争行为。
令人惊奇的是,有三次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博弈论研究方面的杰出科学家,他们是1985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公共选择学派的领导者布坎南,1994年获奖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纳什、塞尔屯、哈桑尼3位博弈论专家以及1995年获奖的理性主义学派的领袖卢卡斯。
博弈论在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军事学、生物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
进入20世纪末,随着复杂网络科学的一些新的发现,博弈论也成为网络时代人们的一种思维、竞争与合作的模式。
博弈论对人有一个最基本假定:人是理性的,人在具体策略选择的目的全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博弈论就是研究理性的人之间如何进行策略选择的,因此博弈论也称为对策论。
博弈论就凭这么一条最简单的假定可以展开广泛的研究,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结果,利用博弈论可以解读人类的社会行动或集体行动,更易理解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为了刻画个体间利益的冲突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人们已经提出和发展了许多博弈模型,比较著名的有三个模型:囚徒困境、"雪堆"博弈和"少数者"博弈模型,下面笔者通过对这三个模型进行简单而通俗的介绍,让大家来了解博弈论及其应用概况。
斗鸡模型斗鸡博弈(Chicken Game).在西方,鸡是胆小的象征,斗鸡博弈指在竞争关系中,谁的胆小,谁先失败。
现在假设,有两个人要过一条独木桥,这条桥一次只能过一个人,两个人同时相向而进,在河中间碰上了。
这个博弈的结果第一种就是如果两个人继续前进,双方都会掉水里,双方丢面子,这是一种组合。
传统博弈与演化博弈典型模型引言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制定者在互相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决策的数学理论。
传统博弈理论主要关注个体间的理性决策,而演化博弈理论则更加注重个体之间的学习和适应过程。
本文将重点介绍传统博弈理论中的两个典型模型:囚徒困境和合作博弈,以及演化博弈理论中的两个典型模型:重复囚徒困境和进化稳定策略。
传统博弈理论1. 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最经典的模型之一。
在囚徒困境中,两名犯罪嫌疑人被拘留,检察官给每人提供了合作和背叛两种选择。
如果两人都合作,那么两人都将获得较轻的刑期;如果一人合作而另一人背叛,合作的人将获得较重的刑期,而背叛的人将获得较轻的刑期;如果两人都背叛,那么两人都将获得较重的刑期。
囚徒困境的核心是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然而由于缺乏合作,最终双方都无法达到最优解。
这个模型揭示了在某些情况下,个体的理性选择可能导致整体的低效结果。
2. 合作博弈合作博弈是博弈论中另一个重要的模型。
合作博弈研究的是一组玩家通过合作来达到更好的结果。
在合作博弈中,玩家之间可以讨论、协商并达成共识,以最大化整体利益。
合作博弈的核心是玩家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通过合作,玩家可以共同制定策略,使得每个人都能获得相对较好的结果。
这个模型强调了合作和协作在博弈中的重要性。
演化博弈理论1. 重复囚徒困境重复囚徒困境是传统囚徒困境的扩展,它考虑了博弈的重复性。
在重复囚徒困境中,两名犯罪嫌疑人将会多次面临同样的囚徒困境,并且每次博弈的结果将会影响下一次博弈。
重复囚徒困境的核心是个体之间的长期利益和互动。
由于博弈会反复进行,玩家们可以根据对方的选择来调整自己的策略。
通过长期互动,玩家们可以建立合作的信任,从而达到互惠互利的结果。
2. 进化稳定策略进化稳定策略是演化博弈理论的关键概念之一。
进化稳定策略指的是一种策略,如果一个种群中绝大多数个体都采用该策略,那么该策略将能够稳定地存在下去。
进化稳定策略的核心是个体之间的遗传和选择。
博弈模型的结果解释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博弈模型是研究不同决策者在特定情境中进行策略选择的数学框架,它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社会科学以及其他相关领域。
通过分析各方的利益和行为方式,博弈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决策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最终结果。
本文旨在探讨博弈模型的结果解释,即如何对博弈模型得出的结果进行解读与说明。
通过深入研究博弈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运作机制,并从中获得有价值的见解。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博弈模型的结果解释、解释说明以及概述、结论和参考文献。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首先对博弈模型进行概述,介绍其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随后,我们会详细阐述本文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并提供一个全面的文章结构框架。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博弈模型的结果解释方法和技巧,并提供一些实例分析。
通过这样做,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博弈模型的结果,以及如何有效地解释和说明这些结果。
在深入探讨解释说明的重要性和方法技巧之后,我们将进一步介绍如何汇总和概述研究结果。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发现和贡献,并展望博弈模型结果解释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与探讨,读者将能够更好地应用博弈模型,并准确地解释和说明其得出的结果。
2. 博弈模型的结果解释:2.1 博弈模型介绍:在博弈论中,博弈模型是用来描述参与者行为和可能结果的数学框架。
它由参与者、策略和支付函数组成。
参与者根据自己的理性选择策略,并得到相应的支付。
2.2 结果解释方法论:当我们得到了博弈模型的结果后,我们需要对这些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结构化且系统性地解释模型结果对于深入理解博弈过程、预测参与者行为以及制定合适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结果解释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论:首先,需要对博弈模型中所使用的各种概念和符号进行定义和解释,确保读者对模型基本原理有清晰直观的认识。
其次,通过分析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选择行为,阐述模型所揭示出来的策略均衡点或优势策略。
《博弈论:原理、模型与教程》第二部分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第6章扩展式博弈(已精细订正!)对博弈问题的规范性描述是科学、系统地分析博弈问题的基础。
前面介绍了一种常用的博弈问题描述方式—战略式博弈,虽然这种博弈模型结构简单,只要给出博弈问题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即参与人、参与人的战略集及参与人的支付),就可完成对博弈问题的建模。
但是,由于战略式博弈假设每个参与人仅选择一次行动或行动计划(战略),并且参与人同时进行选择,因此从本质上来讲战略式博弈是一种静态模型,一般适用于描述不需要考虑博弈进程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问题。
虽然战略式博弈也可以对动态博弈问题进行建模,但是从所得到的模型中只能看到博弈的结果,而无法直观地了解到博弈问题的动态特性。
本章将介绍一种新的博弈问题描述方式—扩展式博弈。
从扩展式博弈模型中,不仅可以看到博弈的结果,而且还能直观地看到博弈的进程。
在介绍扩展式博弈构成的基础上,还将对扩展式博弈的战略和解进行讨论。
6.1 扩展式博弈(文字描述、博弈树描述)所谓扩展式博弈(extensive form game),是博弈问题的一种规范性描述。
与战略式博弈侧重博弈结果的描述相比,扩展式博弈更注重对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所遇到决策问题的序列结构的详细分析。
一般而言,要了解一个博弈问题的具体进程,就必须弄清楚以下两个问题:(1)每个参与人在什么时候行动(决策、选择);(2)每个参与人行动时,他所面临决策问题的结构,包括参与人行动时可供他选择的行动方案及所了解的信息(集)。
[注:行文中频繁出现的“行动”一词,有两义:其一,动词的“行动”,指选择、决策。
其二,名词的“行动”,指策略、战略、谋略、行动方案、方案。
]上述两个问题构成了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所遇到决策问题的序列结构。
对于一个博弈问题,如果能够说清楚博弈过程中参与人的决策问题的序列结构,那么就意味着知道了博弈问题的具体进程。
定义6 – 1 扩展式博弈包括以下要素: (1)参与人集合{1,2,...,}n Γ=;(2)参与人的行动顺序,即每个参与人在何时行动;(3)每个参与人行动时面临的决策问题,包括参与人行动时可供他选择的行动方案及他所了解的信息(集); (4)参与人的支付函数,即博弈结束时每个参与人得到的博弈结果。
博弈论思维模型引言:博弈论是研究决策制定和结果预测的数学模型。
它通过分析参与者之间的策略选择和收益关系,为我们理解人类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型。
本文将探讨博弈论思维模型的核心概念,并解读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博弈论的基本概念1.1 策略与收益在博弈论中,参与者面临多种策略选择,并根据自身选择和其他参与者的选择获得相应的收益。
策略是参与者根据自身利益进行的决策,而收益则是这些决策所带来的结果。
1.2 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参与者在互相了解对方策略的情况下,无法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来获得更高收益的状态。
纳什均衡是一种稳定的策略选择,参与者在该状态下没有足够的动机改变策略。
1.3 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零和博弈指的是参与者的收益总和为零,即一方的收益必然是另一方的损失。
非零和博弈则允许参与者在博弈过程中都能获得正向的收益。
这两种博弈模式在分析决策时需要考虑不同的因素。
二、博弈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1 商业竞争中的策略选择博弈论在商业竞争中有广泛的应用。
企业在制定定价策略、市场拓展策略等方面都需要考虑竞争对手的策略选择和可能获得的收益,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
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策略选择,企业可以制定出更具竞争力的策略,提高市场份额和利润。
2.2 政治决策的影响因素博弈论也可以用来分析政治决策中的各种因素。
政治家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策略选择和可能获得的收益,以平衡各方利益并获得最大的政治支持。
通过博弈论的思维模型,政治家可以更好地预测和理解各方的行为,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2.3 国际关系与战略决策博弈论在国际关系和战略决策中也有重要应用。
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行为都可以被视为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
通过分析各方的策略选择和可能获得的收益,可以帮助国家制定更具战略性和长远眼光的决策,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三、博弈论思维模型的局限性虽然博弈论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思维模型,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