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机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562.34 KB
- 文档页数:2
绿色机场实施方案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机场建设已成为全球航空业发展的趋势。
绿色机场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提高机场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因此,制定和实施绿色机场方案对于航空公司和机场管理部门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绿色机场实施方案需要从能源利用方面入手。
机场可以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此外,还可以在机场建设过程中考虑节能设计,例如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来减少能源消耗。
在机场运营中,可以采用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对能源进行监控和调节,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绿色机场实施方案需要关注航空器的环保技术。
航空器是机场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在选用飞机时可以考虑使用低噪音、低排放的新型飞机。
同时,机场可以建立航空器的排放监测系统,对飞机的排放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航空器的环保性能。
另外,绿色机场实施方案还需要重视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
机场可以建立废物分类和回收系统,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可以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或生物燃料,以降低废弃物的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绿色机场实施方案还需要关注机场周边环境的保护。
机场可以建立生态保护区,保护周边的湿地、森林等自然生态环境,以保持生态平衡。
同时,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机场对周边环境的噪音和污染,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综上所述,绿色机场实施方案需要从能源利用、航空器环保技术、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机场周边环境保护等方面全面考虑,以实现机场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目标。
只有全面推进绿色机场建设,才能为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绿色机场评价导则》摘要:一、《绿色机场评价导则》的背景与意义1.绿色机场的发展趋势2.我国绿色机场的现状3.《绿色机场评价导则》的制定目的二、《绿色机场评价导则》的主要内容1.绿色机场的定义与目标2.绿色机场评价指标体系3.绿色机场评价方法与程序三、《绿色机场评价导则》的实施与影响1.对机场运营方的指导作用2.对旅客和航空公司的好处3.对我国绿色机场建设的推动作用四、《绿色机场评价导则》的意义与展望1.对全球绿色机场建设的贡献2.我国绿色机场的发展前景3.持续优化与完善《绿色机场评价导则》的建议正文:《绿色机场评价导则》是我国为推动绿色机场建设、提高机场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制定的一部具有指导意义的文件。
它为我国绿色机场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评价提供了全面、科学、可操作的依据。
一、《绿色机场评价导则》的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已逐渐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机场作为现代交通的重要枢纽,其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机场建设,致力于通过制定《绿色机场评价导则》来规范和引导我国绿色机场的发展。
二、《绿色机场评价导则》的主要内容《绿色机场评价导则》从绿色机场的定义、目标、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与程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其中,绿色机场被定义为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废弃物处理等全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态平衡、社会效益等多方面因素,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机场。
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机场基础设施、能源与碳排放、水资源利用、废物处理、环境管理、旅客服务等多个方面。
三、《绿色机场评价导则》的实施与影响《绿色机场评价导则》的实施对机场运营方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机场运营者更好地识别和解决环保问题,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机场运营效益。
同时,对旅客和航空公司来说,绿色机场意味着更优质、更舒适的出行体验,以及更环保、更可持续的航空出行方式。
绿色机场评价指标1.能源效率:评估机场的能源使用情况,包括用于照明、供暖和制冷等方面的能源消耗。
该指标可以通过机场的年度能源消耗量与旅客吞吐量的比率来计算,从而确定机场的能源效率水平。
2.废物管理:评估机场的废物产生和处理情况。
这包括废水、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等。
一个环境友好的机场应该有一套有效的废物管理体系,包括废物的减量化、分类和循环利用。
3.水资源管理:评估机场对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和管理措施。
这包括评估机场的用水量、雨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等。
绿色机场应该采取措施减少对淡水资源的使用,并提倡雨水收集和灰水回收等水资源管理措施。
4.空气质量:评估机场对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影响。
这可以通过评估机场使用的燃料类型和机场各种排放物的控制措施来确定。
一个环境友好的机场应该采用清洁能源,减少尾气排放,并监测和控制有害物质的扩散。
5.噪声管理:评估机场的噪音影响和噪声控制措施。
噪声是机场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的主要环境影响之一、绿色机场应该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包括改进机场设计、限制夜间飞行和使用低噪音飞机等。
6.社会责任:评估机场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
这包括机场对员工、旅客和当地社区的关心和支持,以及机场的社会项目和慈善活动等。
绿色机场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区发展和人民福祉。
7.碳排放和气候变化:评估机场的碳排放量和气候行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加剧,机场应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制定碳中和目标。
这可以通过评估机场的能源使用、交通运输、建筑设计以及碳抵消计划等来确定。
8.生态保护:评估机场的生态保护措施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机场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可能会受到机场建设和运营的影响。
绿色机场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并积极恢复和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绿色机场评价指标,可以帮助评估机场的可持续发展性和环境友好性。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些指标也会不断完善和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挑战。
基于绿色理念下的机场建设思考与探析摘要: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扩大带来了航空业服务的增长,不仅推动了民用航空的发展还推动了机场的建设与发展。
与此同时又面临着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因此建设绿色机场是今后机场发展的重要方向与考虑。
本文将简单的介绍绿色机场的概念以及阐述机场建设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部分绿色机场建设有关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绿色机场;机场建设;机场工程前言目前飞机已经普遍成为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机场则是人们快捷出行的基础设施。
随着机场建设的快速发展,基础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因此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型的绿色机场,提高机场人性化服务,推进机场绿色发展迫在眉睫。
1.绿色机场简述绿色机场又课程生态机场,绿色机场的概念就是在机场的建设过程中,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对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减少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人类营造一个健康、舒适、高效的生产生活空间,保证机场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绿色机场的理念和基本要求,绿色机场的基本要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节约、环保、环境和谐美好,并据此成为绿色机场建设的基础。
其中,节约主要是通过运用国外的先进技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针对水、地、能源、材料、等资源进行节约,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环保即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时实现废物的再生利用,环境和谐就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并相互协调。
2.机场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由于机场工程需要耗费巨大的资金和能源,使用的材料涉及到水泥、砂石、钢筋、玻璃、化学建材等,环境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机场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具体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2.1水污染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方法的不同,因此造成不同的水体污染。
一是钻探或桩基施工作冷却以及护壁的水体污染严重,对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基于AHP-FCE绿色空管评价指标体系作者:廖涛陈志雄陈丹田俊杰黄成来源:《物流科技》2024年第01期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能耗与排放压力持续增大,给民航的绿色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空中交通管理(ATM)作为民航的运行中枢,有必要对空管的绿色低碳发展开展评估。
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绿色空管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各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对其进行评价;最后对某空管局进行实例分析。
结果表明:影响空管绿色发展的因素中,“能效提升”占比最大,也是提高空管绿色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关键词:绿色空管;指标体系;AHP-FCE中图分类号:F560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714/ki.1002-3100.2024.01.026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 aviation, the pressure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 has continued to increase, which brings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developing China's green civil avi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valuate air traffic management(ATM)of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because ATM is the operational hub of air transportation. This paper use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to construct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green ATM and establish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Then,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was used to evaluate green ATM. Finally, a case study of an ATM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ATM,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ccounted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 and was also an important focus to improve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ATM.Key words: green air traffic management; index system; AHP-FCE0 引言伴隨我国新能源汽车广泛使用和铁路电气化全覆盖,预计到2060年,公路和铁路有望实现零排放[1]。
中国绿色机场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绿色发展成为“十三五”之后必须坚持的重要发展理念,中国机场建设规模和数量持续快速增长,机场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建设绿色低碳机场也是国内机场发展的共同方向,本文分析了中国机场发展现状与形势,并对绿色机场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机场建设;绿色机场;现状引言绿色机场建设己经是未来发展势不可挡的历史趋势,因为它符合当今国内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目前资源短缺、温室效应等己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安全,我国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给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和优美的环境,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减少资源的无谓消耗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如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并为旅客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是摆在每个机场建设参与者面前的巨大挑战。
1绿色机场的理念及内涵1.1绿色机场的理念目前,绿色机场的理念已在民航内基本达成共识,指在机场的选址、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等全生命周期中,以高效率地利用资源、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方式,建造合理环境负荷下安全、健康、高效及舒适的机场运行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建设与保护、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相协调的机场体系。
1.2绿色机场的内涵绿色机场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四个方面,(1)资源节约:包括节能、节地、节水和节材等,节约资源就是要降低资源需求,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先采用可再生资源;(2)环境友好:包括环境适航与内、外部环境和谐,环境适航主要指减少净空环境、电磁环境等对机场安全运行的影响,而内外部环境和谐指创造良好的室内外环境,减少机场对周边的影响;(3)运行高效:指机场区域内飞机、设备设施运行高效和流程高效,减少飞机滑行距离和等待时间,提高设施设备的运行效率,向终端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航空运输服务等;(4)人性化服务:在机场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中充分贯彻机场规划的理念,为旅客和社会公众提供多样、个性、快捷的服务,为员工以及用户提供舒适便利的工作条件等。
中国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用机场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如何评价和提升民用机场的服务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以中国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标题,探讨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的相关指标和方法。
一、服务设施指标服务设施是民用机场保障旅客出行顺利的基础,因此评价民用机场服务质量的首要指标是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
服务设施指标包括航站楼的设计与规模、候机大厅的舒适度、餐饮和商业设施的种类与质量、航站楼内的信息提示设施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机场对旅客的关注程度和服务质量。
二、服务效率指标服务效率是评价民用机场服务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服务效率指标包括安检、登机、行李提取等环节的处理时间,以及机场运行的准点率等。
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旅客在机场停留的时间和航班的正常运行,是评价民用机场服务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
三、服务态度指标服务态度是评价民用机场服务质量的重要方面。
服务态度指标包括机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礼貌用语的使用、服务态度的热情程度等。
这些指标能够体现机场工作人员对旅客的关心和关注程度,直接影响旅客对机场服务质量的感受。
四、服务安全指标服务安全是评价民用机场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
服务安全指标包括机场安全设施的完善程度、安全检查的严谨性、应急处置的能力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机场在应对突发事件和保障旅客安全方面的能力。
五、服务创新指标服务创新是评价民用机场服务质量的重要推动力。
服务创新指标包括机场引入新技术的程度、服务流程的改进、无人化服务的推广等。
这些指标能够体现机场对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能力,提升机场服务质量和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六、服务投诉指标服务投诉是评价民用机场服务质量的重要反馈。
服务投诉指标包括旅客对机场服务的投诉数量、投诉类型的分类、解决投诉的时效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旅客对机场服务的满意度和机场对投诉的处理能力。
七、服务评价指标服务评价是评价民用机场服务质量的综合指标。
中国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随着民用航空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机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机场作为连接城市和国家的重要枢纽,其服务质量对乘客的出行体验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中国民用机场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被引入,以评估机场的服务水平并提供改进的方向。
下面将介绍中国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基础设施和设备机场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是保障旅客顺利出行的基础。
该指标体系包括了机场的跑道、停机坪、航站楼、登机口、行李传输系统、停车场等方面的评估。
合理规划和布局、设备先进且正常运行、舒适的候机环境以及高效的行李传输系统将为旅客提供良好的体验。
二、航空公司服务航空公司是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旅客的满意度。
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了航空公司的票务服务、航班准点率、行李处理效率、航班信息发布等方面的评估。
航空公司应提供便捷的票务服务、保证航班的准时起降、高效处理行李以及及时准确地发布航班信息,确保旅客的出行顺利。
三、服务设施和便利性机场的服务设施和便利性是提升旅客出行体验的重要因素。
该指标体系包括了机场内的餐饮、购物、休息等服务设施的评估,以及机场的无障碍设施、充电设备、Wi-Fi覆盖等便利性方面的评估。
机场应提供多样化的餐饮、购物选择,提供充足的休息区域,并为有特殊需求的旅客提供方便。
四、安全与保障机场的安全与保障是旅客出行的首要保障。
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了机场的安全管理、紧急救援能力、安全设施等方面的评估。
机场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提供紧急救援能力,并配备安全设施,确保旅客的安全出行。
五、服务态度和效率机场的服务态度和效率直接关系到旅客的满意度。
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了机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效率、信息咨询、旅客投诉处理等方面的评估。
机场工作人员应友善热情地为旅客提供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并及时有效地解决旅客的问题和投诉。
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机场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应承担起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绿色机场是指在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并融入自然生态环境的机场。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绿色机场成为了世界各国机场发展的重要目标。
下面将从绿色机场的概念、标准、设计、建设、运营及管理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绿色机场的概念绿色机场的概念源于绿色建筑的理念,它不仅包括了建筑物本身的绿色设计,还包括了机场运营中的各个环节,如能源使用、水资源管理、废弃物处理、噪音控制等。
绿色机场的核心在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即在确保机场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二、绿色机场的标准绿色机场的评价标准通常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 节能减排:机场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采用高效能源设备,优化能源管理系统,减少能源消耗;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
2. 绿色建筑:机场建筑应采用环保材料,设计合理的日照和通风系统,减少对外界能源的依赖。
3. 水资源管理:合理规划机场的水资源使用,包括雨水收集、废水回用等,以减少对周边水资源的影响。
4. 废弃物处理:机场应建立有效的废弃物分类和回收体系,减少废弃物的产出,尤其是有害废弃物的处理需要符合相关环保标准。
5. 生态保护:在机场的建设和运营中,应考虑对当地生态的影响,采取措施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6. 噪音控制:机场应采取措施减少飞机起降带来的噪音污染,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三、绿色机场的设计绿色机场的设计是实现绿色机场目标的第一步,它涉及到机场的整体布局、建筑设计、能源系统设计等多个方面。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机场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等因素,力求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最小化对环境的影响。
1. 机场布局:合理规划机场的空间布局,使得航站楼、跑道、停机坪等主要设施的配置既能满足航空运输的需要,又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建筑设计:采用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利用自然光照和通风,减少人为照明和空调的使用。
2018中国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2018年,中国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经历了一次全面的审查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挑战。
作为中国民用航空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场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旅客的出行体验和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率。
建立健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升中国民用机场服务水平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维度对2018中国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深入探讨,并就此发表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指标体系的综合性和适用性2018年中国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性和适用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从服务设施和设备的完善程度到服务流程和效率的优化,不仅关注了旅客的实际体验,还考虑了航空公司和地面服务供应商的需求。
这一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全面、客观的评价标准,有助于推动机场服务质量的协同提升。
二、服务质量的实时监测与反馈机制2018年中国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强调了实时监测和反馈机制的重要性。
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数据采集技术,机场能够及时获取旅客的反馈意见和服务体验,从而快速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这种及时的反馈机制有助于机场更好地满足旅客的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三、人性化服务与智能化技术应用在2018年中国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人性化服务和智能化技术应用成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机场在服务流程中注重了人性化关怀和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同时积极应用智能化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和准确性。
这种结合人文关怀和科技创新的服务模式,使得旅客在机场的整个服务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便利和温暖。
总结回顾2018中国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不断优化和完善,充分体现了中国民用航空领域对于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重视。
通过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和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机场能够全面了解和改进服务质量,为旅客提供更为优质的出行体验。
未来,希望机场能够进一步深化指标体系的应用,将其与实际的服务管理相结合,推动中国民用机场服务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绿色机场在机场建设领域方面的实践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面对资源短缺的现实,人们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将全球民航业的绿色发展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实现中国民航的可持续发展,国务院、民航局相继提出了打造绿色低碳航空、提高服务保障能力、推进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等要求。
中国民航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民航服务领域明显扩大,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
到2030年,全面建成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化民航航空体系,成为引领世界民航发展的国家。
绿色发展是民航发展的重要目标。
绿色机场的理念目前已在民航内基本达成共识,即: 在机场系统的全寿命周期中,以高效率地利用资源、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方式,建造合理环境负荷下安全、健康、高效及舒适的工作与活动空间,促进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建设与保护、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相协调的机场体系。
在机场建设过程中能够从设计、勘察、施工以及后续运营全方面的考虑绿色机场要素,将水、气、声、渣等废弃物合理的处置并将节能、节地、节水和节材予以充分应用。
降低资源需求,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先采用可再生资源。
2015年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及各成员机场在绿色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先后出台《绿色机场建设指导纲要》、机场建设一、绿色机场建设的重点分析从机场的区位性看,应注重机场的区域性特征。
机场的基本功能是为城市及区域经济服务,例如大型枢纽机场都具有显著的经济聚集性特征,与周边区域必然产生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如噪声影响、空气污染、气候条件、水资源影响以及净空、电磁环境保护等。
需要充分认识,重视总体规划,综合平衡,全方位协调,以促进机场可持续发展。
从机场功能区域的分布与管理上,以航站楼为重点。
已历年来机场的能源消耗指标来看,作为机场主要服务功能的航站楼是机场耗能大户,其能耗一般占机场总能耗的 40%以上,甚至达到 80%。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12400410251);安阳市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项目编号:2020-256);河南省教学工程项目(高教〔2020〕101号);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编号:2020GGJS233);安阳工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作者简介】华照森(1999-),男,河南南阳人,本科在读,从事交通运输经济研究。
【通讯作者】尚猛(1986-),男,河南安阳人,副教授,从事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研究。
1引言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人们的出行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飞机出行可以提高准点率和安全性,因此,飞机已成为广大居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之一。
新郑机场处于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中心,随着旅客吞吐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提高机场的服务质量和乘客的满意度已经是如今的首要任务。
科学合理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不仅能够为新郑机场管理者提供合理的评价依据,同时,能够为机场服务问题改进指明改进方向从而提升机场的服务质量,进而可以提高新郑机场的软实力。
目前,国内外关于机场服务质量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多,如禹美辰(2018)通过对新郑机场航站楼服务质量的研究提出新郑机场应该在航班延误的后续管理、进出机场的换乘方式、硬件设施等方面进行提升。
巴翔(2020)、李睿洁(2019)分别对济南机场和成都双流机场服务质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Pantouvakis 、Renzi (2016)从机场的环境、标识、服务这3个方面进行研究,发现机场应该提供多元化的、个性化的服务来提升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乘客的满意度。
现有的文献对机场服务质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紧跟新时代智慧化、绿色化特征来构建完善的机场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文献很少,因此,本文以新郑机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机场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AHP )来构建新郑机场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可以为新郑机场以后在服务质量方面的提升给予建议,可以进一步提高新郑机场的竞争力。
健全民航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制度优势,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实现民航安全、绿色、效率、服务相统一。
一、发展形势“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力争2O3O年前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民航绿色发展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要求行业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全球脱碳进程进入加速期。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容忍度越来越低。
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严守的三条红线。
与此同时,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各国围绕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标准和产品装备的博弈更加激烈,强化绿色复苏、提升中长期减排力度成为重塑国际竞争格局的着力点。
民航绿色转型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短期内,以化石基航空煤油为主的民航能源结构无法得到根本性改变,先进适用的民航深度脱碳技术无法实现规模化应用。
长远看,我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民航运输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能源消费和排放将刚性增长,实现民航绿色转型、全面脱碳时间紧、难度大、任务重。
综合分析,民航绿色发展面临更多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挑战和压力,工作深度和幅度将不断增加,全面绿色转型任重道远。
全行业必须系统全面深刻认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紧迫性、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危机意识,保持战略定力,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奋力开拓民航绿色发展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坚持全面系统。
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制度优势,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实现民航安全、绿色、效率、服务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