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人麻醉
- 格式:ppt
- 大小:404.00 KB
- 文档页数:36
麻醉科对老年病人的特殊处理在医学领域中,麻醉科对老年病人的特殊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老年病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和众多慢性疾病的存在,对麻醉药物和手术操作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麻醉科医生需要特别注意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和药物反应,以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服务。
本文将探讨麻醉科对老年病人特殊处理的相关内容。
一、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老年病人生理特点的了解对麻醉医师非常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功能下降,器官血流量减少,药物代谢速度减慢,免疫功能和肺功能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这些因素会影响老年病人对麻醉的反应和耐受性,增加麻醉中的风险。
二、药物选择和剂量控制老年病人对麻醉药物的敏感度较高,因此在药物选择和剂量控制上需要特别慎重。
一方面,老年病人的肝功能和肾功能可能下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速度变慢,容易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
因此,麻醉医师需要根据老年病人的肝肾功能来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以避免药物过量或引起不良反应。
另一方面,老年病人的脑功能较差,对药物的反应性也较强,需要减少药物使用的依赖程度,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三、监测和评估老年病人对麻醉药物的反应可能比年轻人更加不稳定,因此在麻醉过程中的监测和评估变得尤为重要。
麻醉医师需要监测老年病人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调整。
此外,老年病人可能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失能状态等,麻醉医师还需要通过与家属的沟通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确保麻醉计划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四、围手术期管理老年病人在围手术期的管理也需要特别关注。
在麻醉操作之前,麻醉医师应与老年病人充分沟通、了解其患病史和手术相关情况,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麻醉计划。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需要密切监测老年病人的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速度。
术后,麻醉医师应指导护理人员进行术后监护和康复护理,确保老年病人的康复进程顺利进行。
结语麻醉科对老年病人的特殊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医学工作,在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服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老年患者的麻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均寿命不断地提高,我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有研究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半数以上在去世前至少要经历一次手术治疗。
年龄并不是手术和麻醉的禁忌症,但是许多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并存的各种疾病,同时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的器官“衰老”的影响,老年患者围术期的并发症会显著高于青壮年。
随着年龄的增加,不仅外貌在不断的衰老,身体内的各个器官和系统也在衰老,因此各种疾病就有可能“找上门来”。
就比如“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还有其他常见的如:冠心病、脑萎缩、消化功能下降等等,这些疾病就会使我们的麻醉风险不断提高。
对原发病和并存症积极治疗,使其在最佳生理状态下实施麻醉和手术。
这是提高麻醉、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老年人由于全身性生理功能降低,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较差,并存其他疾病的发生率高,因而麻醉和手术的风险普遍高于青壮年病人。
所以在手术前一天,麻醉医生会来到病房当面评估患者的情况,同时对患者交代注意事项、麻醉方式的选择与不良反应。
术前访视包括病人的全身状况及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
麻醉医师在对老年病人进行评估时,除参照其实际年龄外,应根据其病史、化验和特殊检查、体格检查等对其全身情况、脏器功能作出评估,应注意对老年人造成威胁的是其并存症而非年龄本身。
胃内容物误吸是麻醉期间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老年患者消化功能减退,术前禁食禁饮尤为重要。
对于患者来说,服从医生的医嘱非常重要。
医生交代患者高血压、冠心病的药物应该长期规律应用到手术前,而糖尿病的药物应在手术前3天停止使用口服药物,改用短效胰岛素避免术中发生低血糖休克等等;由于老年人的牙齿脱落或者使用假牙,为避免假牙脱落造成不必要的后果,在去往手术室之前就应该把假牙取下放在病房。
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需要量均降低,麻醉方法的选择首先应选用对生理干扰较少,并希望麻醉停止后能迅速恢复生理功能的药物和方法。
老年病人麻醉(Anesthesia for the Elderly)据文献记载,在所有手术中约有20%的病人年龄在60岁以上,而且60岁以上的病人中有50%在死亡前经历过一次手术。
为了提高老年病人麻醉手术安全,麻醉科医生应熟悉衰老过程中的各种生理改变,清楚术前存在的麻醉手术危险因素,评价机体的各重要系统笔器官的储备和应激能力,以及了解随增龄所致的药效学和药代学改变等。
一、衰老的生理改变(一)心血管储备功能不足随着年龄增中生命功能呈进行性退化,70岁时心脏指数约下降30%。
可能由于心肌弹性张力降低或继发于老化所致的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有些病人伴有左心室肥大,使心血管储备功能降低。
(二)肺功能减退70~80岁的老人肺活量减少40%,最大通气量减少60%。
约从40岁开始,呼吸肌尤其是肋间肌逐渐失去弹性使胸壁顺应性降低,而且肺的弹性回缩力也下降,使肺活量每年减少20ml,而功能性残气量和闭合容量相应增加,最终导致肺底部的小气道趋于关闭,使关闭容量超过FRC。
在这种情况下,吸入气体优先进入肺尖而不是肺底,造成通气/ 血流灌注比例不相匹配,产生老年性“低氧血症”。
PaO2每增长10岁下降4mmHg。
(三)肾功能降低老化的过程也表现在肾脏功能变化,包括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和肾浓缩能力降低。
这时部分或全部依靠肾脏排出体外的麻醉药和其他一些药物如肌松药等,将使这些药物药效增强,清除时间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延长。
(四)肝功能下降老年人肝血流量可减少40~50%,而且随年龄增长,肝脏微粒体酶系统可因肝脏疾病或药物治疗的影响而受损害,可使麻醉过程中所用药物的生物转化减慢,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五)基础代谢率与体温调节的改变30岁以后基础代谢率每年递减约1%。
因此,老年人对麻醉药的代谢与排泄均缓慢。
代谢率降低容易产生术中体温过低,尤其是大手术。
术中热量过度丧失使基础代谢进一步减慢,产热量减少。
此外,老年人外周血管自动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尤其在麻醉状态下,进一步抑制体温调节功能,使老年人容易受室温改变影响。
老年人手术麻醉术前估计及麻醉前准备老年人由于全身性生理功能降低,对麻醉与手术得耐受能力较差,并存其她疾病得发生率高,因而麻醉与手术得风险普遍高于青壮年病人。
术前对病人得全身情况与重要器官功能进行检查;对其生理与病理状态作全面评估;对原发病与并存症积极治疗,使其在最佳生理状态下实施麻醉与手术、这就是提高麻醉、手术成功率与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与死亡率得重要环节。
术前估计包括病人得全身状况及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得功能,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得改变。
应详细了解病人得现在与过去病史,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与影像检查,必要时增加一些特殊检查,对所获得得资料加以综合分析,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早对异常状态进行治疗、老年人麻醉、手术得危险,主要与原发病得轻重,并存疾病得多少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评估麻醉与手术得风险程度时,一般均需考虑病人、手术、麻醉三方面得危险因素,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辨证得消长关系,每一具体因素也存在着程度上得差别、一般情况下,危险因素越多、程度越重或其性质越严重则风险越大。
老年人由于衰老过程所带来得生理改变,虽然增加了手术与麻醉得风险,但其危险程度远不如其术前存在得并存症以及并存症发展加重得可能性。
一般而言,外科病人得年龄越大,存在与年龄有关得疾病得机率就越高,其体格状态也就可能越差。
老年病人术前得病情及体格状态与围术期得发病率有明确得相关性、对病情与体格情况得粗略评估一般采用ASA分级标准,就发病率与死亡率得高低而言,ASA4级>ASA3级>ASA 2级与1级。
老年外科病人常并存有各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肝脏疾病、代谢性疾病等。
据统计,老年病人有4种以上疾病者约占78%,有6种以上疾病者约占38%,有8种以上疾病占3%。
这些疾病对老年人已经减退得各脏器系统得功能有广泛与(或)严重得影响,将进一步损害重要器官得储备功能,增加麻醉与手术得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