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8:2017年省.市.县级国土资源管理机构数统计
- 格式:xls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F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2017年统计年报和2018年定期统计报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天津市统计局补充、印制2017年11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天津市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一、总说明 (5)二、报表目录 (6)三、调查表式 (9)基层年报表式1.调查单位基本情况(101-1表) (9)2.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102-1表) (12)3.财务状况(F103表) (13)4.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TF105表) (15)5.主要业务活动收入(108表) (16)6.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情况(109表) (17)7.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非四上法人单位基本情况(U104表) (18)8.四众平台基本情况(U105表) (19)基层定报表式1.调查单位基本情况(201-1表) (20)2.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202-1表) (22)3.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T202-1表) (23)4.财务状况(F203表) (24)5.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205-5表) (26)6.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TF205-5表) (27)7.能源生产、销售与库存(205-6表) (22)8.重点能源商品经销情况(205-7表) (23)9.生产经营景气状况(F210表) (24)10.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情况(U201表) (22)11.重点互联网出行平台基本情况(U202表) (23)12.重点互联网医疗平台基本情况(U203表) (22)13.重点互联网教育平台基本情况(U204表) (23)14.合约类电子交易平台情况(U205表) (22)四、指标解释 (37)(一)调查单位基本情况 (37)(二)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 (48)(三)财务状况 (52)(四)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情况 (57)(五)四众平台 (59)(六)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 (61)(七)能源生产、销售与库存 (62)(八)重点能源商品经销情况 (65)(九)重点互联网平台 (67)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 (68)六、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新旧结构对照表 (92)一、总说明(一)为建立统一、规范的服务业统计,全面反映服务业发展状况,为各级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数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国土资源统计工作管理办法正文:----------------------------------------------------------------------------------------------------------------------------------------------------国土资源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66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国土资源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结合国土资源统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部直属事业单位,以及中央管理的地勘企事业单位。
第三条国土资源统计是指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的搜集、整理、提供国土资源统计资料的活动。
国土资源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开展国土资源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全面、准确、及时反映国土资源及其调查、勘查、规划、管理、保护和利用的真实情况,提供统计信息和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
第四条国土资源统计工作实行国土资源部统一领导,分级分类负责的管理体制。
国土资源部负责统计工作的机构统一管理和组织协调全国国土资源统计工作。
国土资源统计由国家、省(区、市)、市、县四级统计构成。
国土资源统计分综合统计和专业统计。
专业统计主要负责国土资源统计报表制度中与各司局业务相关的指标的统计,由部专业司局或部直属事业单位组织实施;综合统计主要负责对未纳入专业统计的指标进行统计,由部负责统计工作的机构组织实施。
国土资源统计实行“逐级上报(或直报)、同级汇交”的工作制度,专业统计部门向上级报送数据的同时,要向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统计工作的机构汇交统计资料,实现统计数据在横向和纵向上的畅通和一致。
第五条国土资源部将加强国土资源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按精简、效能的原则设计统计报表,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减轻基层统计负担。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试行)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〇九年八月前言为规范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的内容、数据库结构、数据交换格式,满足土地调查更新数据的汇交、更新、维护等管理和利用方面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参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和规程,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范围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统一时点更新和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更新工作。
本规定由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并负责解释。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参加编写人员:目录前言...............................................................................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数据库更新一般规定 (2)5 数据库更新结构定义 (5)6 数据更新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38)7 数据更新交换内容与格式 (40)8 元数据更新 (46)I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试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的内容、要素分类代码、数据分层、数据文件命名规则、更新数据的结构、数据交换格式和元数据等。
本标准适用于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与数据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7798-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9231-2001 土地基本术语GB/T 16820-1997 地图学术语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CH/T 1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5-2007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中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受土地管控政策、高标准农田建设、种粮补贴、农业税减免等多重利好因素推动,虽然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数的40%,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仅为欧美发达国家的60%[4],但持续以全球9%的耕地养活近20%的人口,实现粮食产量“十九连丰”,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重要贡献[7-9]。
然而,当前增产不代表永续高产,在过去40年,化肥农药的过量投入、重型农业机械设备的推广和多重套种的高强度利用不断加剧农田生态系统退化,引起耕作层变薄、板结、酸化、有机质降低,引发农作物生理特征病变,危害土壤动物与微生物群落结构[10]。
土地污染问题也频繁导致我国部分地区的粮食产品有毒有害物质超标[11]。
认识耕地资源利用的态势并分析治理对策,探索区域适宜的耕地利用模式,是落实具有中国特色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新战略,实现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3条控制线协同管控的重要前提。
1 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五化”态势耕地系统是可人工赋能的半自然生态系统,在不同地理空间中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特性,经长期自然演变形成稳定的生态平衡状态[12]。
人类活动是驱动耕地系统功能状态变化或稳态相变的主导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耕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13]。
根据土地科学领域的长期研究,当前威胁中国耕地资源安全的耕地利用结构性变化可总结为“五化”现象,即“非农化”[14,15]、“非粮化”[16]、“细碎化”[17,18]、“边际化”[19,20]与“生态退化”[21,22]。
本文分析中国耕地资源利用“五化”态势,并分析治理“五化”态势的多重严峻挑战,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1.1 “非农化”态势:耕地数量下降超5%,“北增南减”过程增加粮食安全风险,并加剧产能损失耕地“非农化”是指占用耕地从事非农业活动(如城镇、住宅、工业、交通等建设,绿化造林,挖湖造景,以及扩大自然保护地等)的过程。
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国土空间规划要点探究发布时间:2022-09-13T03:06:20.393Z 来源:《建筑创作》2022年4期作者:史小军[导读]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史小军滨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滨州 256600摘要: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黄河流域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资源能源丰富、人口众多,在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加快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夯实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基于此,本文就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国土空间规划要点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规划;规划要点引言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也进入到生态文明时代。
黄河流域是我国北方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展示的集中区域,更是维护北方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探究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国土空间规划要点意义重大。
1 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分析1.1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黄河流域发展过程中面临多维复合问题,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保护、黄河长治久安、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生态环境问题;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等文化问题;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区域发展等经济问题。
在这些问题中,生态问题、文明传承与发展问题长期存在并且在近年来逐步得到改善,如黄河水沙治理与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明显向好,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不断提速。
在此背景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影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黄河流域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亟待通过加快推动工业化进程、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下游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7目录 C0NTENTS一、 全国城市行政区划Divisions of Administrative Areas of Cities in China1-1 城市行政区划和区域分市 (3)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Cities1- 2 分地区城市情况一览表 (4)List of City’s Basic Conditions by Region二、 地级以上城市统计资料Statistical Data of Cities at Prefecture Level and Above(一)人口、劳动力及土地资源Population, Labour Forces and Land Resources2- 1 人口状况 (13)Population2-2 劳动力就业状况 (20)Labour Force and Employment2-3 按产业划分的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员 (27)Employed Persons in Urban Units by Three Strata of Industry at Year-end2-4 按产业划分的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构成 (34)Composition of Employed Persons in Urban Units by Three Strata of Industry at Year-end2-5 按行业分组的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一) (41)Persons Employed in Urban Units by Sector in Detail at Year-end( I )2-6 按行业分组的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二) (48)Persons Employed in Urban Units by Sector in Detail at Year-end( D)2-7 按行业分组的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三) (55)Persons Employed in Urban Units by Sector in Detail at Year-end(III)2-8 按行业分组的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四) (62)Persons Employed in Urban Units by Sector in Detail at Year-end(IV)2-9 按行业分组的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五) (69)Persons Employed in Urban Units by Sector in Detail at Year-end( V)2-10按行业分组的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六) (76)Persons Employed in Urban Units by Sector in Detail at Year-end(VI)2-11行政区域土地面积及水资源总量 (83)Total Land Area and Total Water Resources2-12城市建设用地状况(市辖区) (90)Land Used for Urban Construction(Districts under City)(二) 综合经济General Economy2-13地区生产总值................................................................................................................................. Gross Regional Product2-14地区生产总值构成 (104)Composition of Gross Regional Product2-15地方公共财政收支状况(全市) (111)Public Finance Income and Expenditure (Total City)2-16地方公共财政收支状况(市辖区)..................................................................................................................................1*8Public Finance Income and Expenditure (Districts under City)2-17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125)Deposits and Loans of National Banking System at Year-en(三) 工业Industry2-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 (132)Number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bove Designated Size2-1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市) (139)Gross Industrial 0utput Vaiue above Designated Size(Total City)2-2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市辖区)...................................................................................................................................... Gross Industrial 0utput Value above Designated Size(Districts under City)2-2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状况 (153)Assets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bove Designated Size2-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1)Main Financial Indicators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bove Designated Size(四)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Transport, Postal and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2-23按运输方式分类的客运量(全市).................................................................................................................................. Passenger Traffic by Mode of Transport (Total City)2-24按运输方式分类的货运量(全市).................................................................................................................................. Freight Traffic by Mode of Transport (Total City)2-25邮政局(所)数及邮政、电信业务收入(全市) (18)Number of Post 0ffices and Revenue from Postal and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2-26电话及互联网用户数(全市) (1)Number of Subscribers of Telephone and Internet Services (Total City)(五) 贸易、外经Trade,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2-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批发零售贸易业情况 (195)Total Retail Sales of Consumer Goods and Basic Conditions2-28利用外资情况...............................................................................................................................Utilization of Foreign Capital(六) 固定资产投资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2-29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Basic Conditions of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七) 教育、文化、卫生Education, Culture and Public Health2-30 学校数(1)........................................................................................................................................Number of Schools ( I )2-31 学校数.............................................................................................................................................Number of Schools (II)2-32专任教师数(一)............................................................................................................................... Number of Full-time Teachers ( I )2-33专任教师数(二)............................................................................................................................... Number of Full-time Teachers (II)2-34在校学生数(一)............................................................................................................................... Number of Students Enrollment (I)2-35在校学生数(二) (252)Number of Students Enrollment (II)2-36图书藏量和电视节目覆盖率 (259)Total Collections of Books in Public Libraries and Population Loverage Rate of TV Programs2-37医院、卫生院数,床位数和医生数 (266)Number of Hospitals, Health Centers, Beds and Doctors2-38在岗职工人数及工资状况..........................................................................................................Number and Wages of Staff and Workers(八) 人民生活、社会保障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and Social Security2-39社会保障主要指标 (280)Main Indicators of Social Security2*40市政公用事业(市辖区) (287)Municipal Public Utilities(Districts under City)(九) 市政公用事业Municipal Public Utilities2-41供水、用水及用电情况(市辖区) (294)Water Supply, Water Consumption and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Districts under City)2-42煤气及液化石油气供应及利用情况(市辖区) (302)Supply and Consumption of Coal Gas and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Districts under City)2-43公共汽车、出租车拥有情况(市辖区) (310)Number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Vehicles and Taxis (Districts under City)2-44绿地面积及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市辖区) (317)Area of Green Land and Green Covered Area of Completed Area (Districts under City)(十)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45工业废水排放量和二氧化硫产生及排放量(全市) (324)Industrial Waste Water Discharged, Industry Sulphur Dioxide Produced and Emission (Total City)2-46工业烟(粉)尘产生及排放量(全市) (331)Industrial Soot(dust) Produced and Discharged(Total City)2-4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率(全市) (338)Ratio of Industrial Solid Wastes Utilized, Ratio of Waste Water and Consumption (Total City)3三、县级城市统计资料Statistical Data of County-level Cities3-1 人口状况 (347)Population3-2 劳动力就业状况 (351)Labour Force and Employment3-3 行政区域土地面积 (354)Total Land Area of Administrative region3-4 地区生产总值 (358)Gross Regional Product3-5 公共财政收支 (366)Public Finance Income and Expenditure3-6 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374)Deposits and Loans of National Banking System at Year-end3-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情况 (378)Basic Conditions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bove Designated Size3-8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386)Basic Conditions of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3-9 碰学生数 (390)Number of Students Enrollment附录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97)Appendix Explanatory Notes on Main Statistical Indicators4、全国城市行政区划Divisions of AdministrativeAreas of Cities in China一、全国城市行政区划Divisions of Administrative Areas of Cities in China1-1城市行政区划和区域分市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CitiesChina City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71-2分地区城市情况一览表List of City’s Basic Conditions by Region注:加括号的城市为省(自治区)直辖县级市,或地区(自治州、盟)管辖的县级市。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册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册为确保全国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作的顺利开展,根据《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作⽅案》有关要求,特制定本技术⼿册。
⼀、⼯作背景评定⼟地等级是法律赋予国⼟资源管理部门的⼀项重要职责。
1999年,国⼟资源部通过国⼟资源⼤调查专项在全国部署开展了农⽤地分等⼯作,历时⼗年,形成了基于⼀次详查及其变更调查的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成果;2011年底,以该成果为基础,⼜部署开展了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作,历时两年,形成了基于⼆次调查及其变更调查的最新耕地质量等别成果。
由于建设占⽤、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态退耕、耕地开发、⼟地整治等活动,耕地的数量、质量、权属状况随时都在发⽣变化。
通过年度⼟地变更调查,只能掌握耕地数量、权属的变化状况。
为全⾯掌握年度内耕地现状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需要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并对变化趋势进⾏分析。
⼆、⼯作⽬标通过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作,全⾯掌握年度内耕地现状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保持耕地质量等别数据的现势性,服务于⼟地管理的⽇常⼯作,并为制定相关的耕地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三、⼯作任务在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作的基础上,按照《农⽤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规定的技术⽅法,依据年度⼟地变更调查,对年度内耕地增减变化(建设占⽤、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态退耕、补充开发)及耕地质量建设(⼟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利建设等)等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更新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并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包。
四、⼯作依据与技术标准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作依据下列标准和⽂件开展:《农⽤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农⽤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报批稿)《国⼟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部署开展2011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与年度更新试点⼯作的通知》(国⼟资厅函…2011?1115号)《国⼟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定与监测⼯作⽅案>的通知》(国⼟资厅发…2012?60号)《国⼟资源部关于提升耕地保护⽔平全⾯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国⼟资发…2012?108号)《关于做好2013年度⼟地变更调查新增耕地管理信息核查标注有关⼯作的函》(国⼟资耕函…2013?228号)《国⼟资源部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资发…2014?18号)《国⼟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部署开展2014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作的通知》(国⼟资厅发…2014?8号)五、术语和定义(⼀)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
耕地后备资源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2017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总目标,并指出以县域自行平衡为主、省域内调剂为辅、国家适度统筹为补充,落实补充耕地任务。
《意见》的发布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拓展了新空间,妥善解决了保护与发展用地之间的矛盾[1-2]。
加强对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和评价,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城镇周边耕地的需求日益增加,导致城镇及乡村违建现象屡禁不止,直接造成耕地资源大量损失。
为科学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土地政策和土地管理措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需摸清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数量及空间分布[3-5]。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区概况布尔津县隶属新疆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尔泰山脉西南麓,准噶尔盆地北沿,南北长200km ,东西宽49~82km ,呈葫芦形,总面积10540.3km 2,国界线长218km 。
布尔津县属北温带寒冷地区大陆性气候,水资源丰富,湖泊众多。
1.2数据收集本次调查的布尔津县耕地后备资源相关数据,主要包括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城镇开发边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相关内容、县域降水量统计数据、水系分布情况、土壤普查及农业普查成果、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影像图、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及测土配方数据等基础数据(见表1)。
1.3评价方法采用限制因子分析法,对布尔津县所有图斑逐一进行评价,并根据参评指标进行分析,出现任何不符合宜耕条件的指标,均定义为不宜耕,否则定义为宜耕。
评价指标和不宜耕评价筛选依据详见表2。
收稿日期:2023-04-08作者简介:廖旭东(1967—),男,四川隆昌人,大专,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耕地质量保护和监测技术评价。
E-mail :*****************。
附件2《中国国土资源年鉴》(2017年卷)组稿细则一、体例和收录范围年鉴文体是一种以应用文为主并兼有记叙文特点的文体。
是全面、系统、准确、精炼地反映国土资源事业,保存史料、总结和宣传方针政策、实践经验、先进典型,传递重要文献、法律法规、业务信息、统计数据,辅助领导决策,指导国土资源工作,为国土资源系统和科研院所及个人提供工作借鉴和决策参考的重要资料。
年鉴内容要具有概括性和典型性,要反映一年内的大事、特事、要事、新事,应精选内容、控制篇幅,信息集中,具有广度和深度,用精炼的文字提供最丰富的内容。
年鉴的收录范围以年度为限,即为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发展、完成的事件、活动等,对跨年度的情况也要适当记录,以加强事件记录的完整性。
二、框架设计和条目设置《年鉴》的框架设置体系包括篇、栏目和条目,是年鉴编写和组稿的指导文件。
篇的设置相对稳定,保证记录资料的连续性。
栏目和条目的设置可依据记述对象如(机构改革、职能变化)而改变,以准确反映信息内容。
2016年框架结构共分9篇,70多个栏目,栏目下设的条目是《年鉴》的基本构成单位和框架的主体,是以事实和数据为主体,组织起来的叙述、说明文字的组合,力求完整准确,突出信息量。
条目在《年鉴》的内容中可达数千条,条目的设置要衡量、考虑内容的重要性,一定要围绕大事、特事、要事、新事编制,不同的篇、栏目的条目形式和内容不尽相同。
条目可分为概述条目和专门条目。
概述条目主要是总括介绍,专门条目是相对具体的条目,主要介绍重点工作和特色内容。
受《年鉴》篇幅限制,条目按字数分为概观性或反映重要事件的1000字以上的大条目,反映具体内容的 500-1000字的中条目,中条目下分述的500字以内的小条目。
条目的标题通常由几个关键的名词或动词组成,句式简单,用词规范,简明切文,能概括全条内容,做到一实二准三简四明。
条目内层次之间的标题,对于长的条目或者标题,要层次突出、明确主题,不设层次标题的,可用自然段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