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论导论(谢政编著)思维导图
- 格式:xmin
- 大小:5.11 KB
- 文档页数:1
《博弈论:原理与模型》参考文献mnsliul@国内出版的有关博弈论方面的专门书籍,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只介绍von Neumann经典理论、Nash均衡与存在性、联盟博弈等内容,不涉及Nash均衡向动态系统、不完全信息系统、不对称信息系统的引申,这一类书多为应用数学工作者尤其是运筹学专家所著。
另一类书的内容则恰好相反,只介绍Nash均衡以及它向多种经济系统的引申,基本上不介绍上面列举的其它内容,这一类书强调概念的引申以及对于案例极其繁琐拖沓的分析,大多是经济学家或博弈论专家所著。
一、沦为病夫,一切免谈:通晓医书,以确保身心之康健1、吴阶平.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医学卷I、卷II)(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二、逻辑,最高、最彻底的智慧1、王宪钧. 数理逻辑引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6月第1版.2、吴家国. 《普通逻辑》教学参考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三、科学(S)与信念(B):做人,与做学问1、[日]新渡户稻造,宗建新译.武士道(M).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2、程麻.零距离的日本(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3、[日]千岛佑郎,姜乃明等译.犹太人为什么优秀(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0月第2版.四、本课程的直接辅助教材1.谢识予.经济博弈论(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2版.2.谢识予.经济博弈论习题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五、博弈论入门教材1.王则柯.人人博弈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点评:数学家出身的王则柯教授,是博弈论方面具有跨国知名度的学者。
他的这本《人人博弈论》是其《博弈论平话》的扩充版,概念准确,引伸广泛,委实是博弈论科普方面的一部力作。
2.张峰.博弈逻辑(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1月.3.潘天群.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第二版)(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2版.4.孙恩棣.生活中的博弈论(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6年8月第2版.六、博弈论初级教材1.王则柯,李杰.博弈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2.汪贤裕,肖玉明.博弈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3.范如国,韩民春.博弈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点评:基本为谢识予版本的通俗化改写,行文罗嗦、冗长泛味之极!七、偏于数学味的博弈论1.姜殿玉.带熵博弈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2.俞建.博弈论与非线性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3.高红伟,[俄]彼得罗相.动态合作博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4.侯定丕.博弈论导论(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5.李登峰.微分对策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6.谢政.对策论(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7.于维生,朴正爱.博弈论及基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8.于维生.博弈论与经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9.[加]杨荣基,[俄]彼得罗香,[香港]李颂志.动态合作—尖端博弈论(M).北京:中国市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议论文
特点
表达
观点
作者的文体
主张的
语言特点
准确性严密性概括性
简洁性抽象性丰富性
三要素
论点
种类
中心论点分论点
位置
开头中间结尾题目方式
开门见山式
由一个话题引出生发式
论据
摆事实
讲道理
论证
方法
举例论证
例证法事实论证道理论证
讲道理
引证法
对比论证正反对比比喻论证
喻证法
结构形式
并列式
层进式
总分式对照式对比
方式
立论
驳论立+驳
类型
事实论证
事例史实数据
典故寓言奇闻轶事道理论证
名言警句
格言谚语
科学原理定理公式马列主义原理
结构
提出问题立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
结论。
实务维度一、主体(一)构成1.政府—国家2.企事业—市场3.老百姓/群众—社会4.媒体5.专家(二)方面1.利益:五大需求。
利益就是需要,需求,是决定主体行为的根本要素(1)经济/物质利益-钱(2)政治利益-权利&权力(地位)(3)文化利益-精神需求(4)生态利益—如:纯净的水、清新的空气(5)民生/社会利益-医疗、教育、交通等生活需要。
2.思想(1)理念,如中国梦、信仰、信念、理想(2)意识,如食品安全意识、交通安全意识(3)常识&知识3.素质(行为)(1)业务素质、工作能力(2)思想道德素质(3)心理素质(4)身体素质二、制度(一)非正式-习俗、习惯(二)正式1.规则静态的规定2.机制动态的,制度系统化的应用3.体制(政策)PS.五大机制1.民主决策机制2.预防、应急机制3.组织、协调、执行机制4.监督落实机制5.总结反馈机制●几个常见表达:权责不分,机制不顺,多头管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政事分开三、技术(一)硬技术1.技术手段、技术路径2.人-干部、队伍、人才、编制3.财(1)经费、资金、投入(2)获取方式,财政、贷款、民间资本4.物(1)机构:如成立XX管理委员会(2)设备(3)设施:如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二)软技术,管理、监督手段、方法四、环境:社会环境/氛围;自然地理环境时间维度一、微观的过程视角:事前、事中、事后二、宏观的历史视角:过去、历史、传统;现在、现状、现代;未来、将来空间维度一、物理空间:本地~外地;本国~外国;民族~世界二、思维空间:内因-“本”起决定性作用;外因-“标”价值维度一、利:经验、意义、积极、正面、成绩二、弊:教训、危害、消极、负面、问题。
申论万能思维体系政府---国家企事业----市场构成老百姓/群众---社会媒体专家经济/物质利益----钱政治利益---权利/权力(地位)主利益:五大需求文化利益---精神需求生态利益---如纯净的水,清新的空气体理念----如:中国梦信仰信念理想方面思想意识-----食品安全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常识知识业务素质工作能力思想道德素质素质(行为)心理素质身体素质PS.五大机制:1.民主决策机制2.预防、应急机制3.组织、协调、执行机制4.监督、落实机制5.总结反馈机制非正式——风俗、习惯规则:静态的规定制度正式机制:动态的,制度系统化的应用体制(政策)●几个常见表达:权责不分,机制不顺,多头管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政事分开。
技术手段、技术路径人—干部、队伍、人才、编制硬技术财Name:经费、资金、投入获取方式:财政、贷款、民间资本实技术物机构:如成立XX管理委员会设备务设施:如基础设施、配套设施软技术——管理、监督手段、方法维环境----环社会环境/氛围度自然地理环境微观的过程视角——事前、事中、事后时间维度过去、历史、传统宏观的历史视角现在、现状、现代未来、将来物理空间:本地~外地;本国~外国;民族~世界空间维度内因——“本”,起决定性作用思维空间外因——“标”利:经验、意义、积极、正面、成绩价值维度弊:教训、危害、消极、负面、问题申论80分,其实挺容易的!你只要能灵活运用此万用模版,做到举一反三,考80分其实一点也不难!一、阅读概括的基本套路――“三遍四步法”读三遍文章,分四步完成概括主要内容的任务。
强调:阅读之前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材料看成是一个整体。
脑袋里要装着问题:这些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不同的材料之间有什么关系?第一步:对段落标号,勾画关键词或关键句。
那么什么是关键呢?有几个技巧:1.首尾句原则:一般来说,写文章总是要讲究起承转合。
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材料都是能从首句或尾句中找到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