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总专题
- 格式:ppt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47
第十五章 电流与电路第一节 电荷 摩擦起电1、电荷:(1)带电体性质: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2)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玻正橡负}(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例题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吊着的通草球时,它们互相排斥,则通草球( )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无法确定(4)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①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背景: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大得多,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在原子核的吸引下,绕核高速运动。
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通常用符号e 表示。
C e 19106.1-⨯=;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 的整数倍。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原因: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注意: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②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③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④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高频考点精讲)考点01两种电荷【高频考点精讲】1、带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碎纸屑、头发、灰尘等。
2、摩擦起电:(1)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2)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3、两种电荷: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电荷量:(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2)单位:库仑(C)6、验电器:(1)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3)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7、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
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8、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①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②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水溶液③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2)绝缘体①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②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③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热点题型精练】1.如图,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
则()A.物件一定带负电B.物件一定不带电C.小液滴可能不带电D.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解:喷枪喷出的涂料小液滴相互排斥而散开,所以带同种电荷;涂料小液滴被喷涂的物件吸引,物件有两种可能:①与涂料小液滴带异种电荷,因异种电荷相互吸引;②不带电,带电的小液滴吸附在不带电的物件表面;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答案:D。
2.如图是“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
电流和电路综合复习一、电流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
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4.电流的三种效应:(1)电流的热效应。
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二、电流的强弱1.电流就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表示,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1A=103mA 1mA=103μA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要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要使被测电流不超过电流表最大量程(如无法确定电流大小,应先选用大量程)。
④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3.电流表读数时要注意:读数时,要看清电流表使用的量程;看清每大格、每小格所表示的电流值。
三、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1.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即I a=I b=I c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 a=I d=I b+I c例1.下列用电器中,工作电流为0.1 mA的可能是( )A.半导体收音机 B.普通照明灯泡C.家用电冰箱 D.液晶显示的电子计算器例2.使用电流表时应注意:(1)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___联,不允许将电流表与用电器____联;(2)电流表接进电路时,应当使电流从其_____接线柱流入,从__接线柱流出;(3)注意观察电流表的_______,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______;(4)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______上,否则会将电流表_______.例3. 如图所示的是一个接在电路中的电流表表盘,它的量程是 A,每一大格表示 ___A,每一小格表示 A,刻度盘上电流表的各次示数分别为:(1) ;(2) ;(3) .例4.若上题图中使用“一”接线柱和“3”接线柱,每一大格表示 _____A,每一小格表示 A,电流表各次示数分别为:(1) ;(2) ;(3) .例5.如图所示,a、b、c、d为电路中的四个接线点,若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则电流表的M、N接线柱与电路中各接线点的连接关系为 ( )A. M接a,N接b B.M接c,N接dC.M接b,N接a D.M接d,N接c例6.如图所示,两个小灯泡是联的.A1测量的电流,A2测的电流,A3测的电流。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作图专题训练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根据如图的实物图,在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3.根据图14中所示的实物连接图,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4.在实验室,小明连好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电路,请你在虚线框中画出这个电路的电路图,并标明L1和L2。
5.根据实物电路,画出电路图.6.学习了电路相关知识后,小明想给自家的养殖场设计一种呼叫装置,要求前后门来的客人均可呼叫,前门来的客人关闭开关,办公室的电铃响、红灯亮;后门来的客人关闭开关,办公室的电铃响、绿灯亮。
请在图中帮助他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导线不得交叉)。
7.(2017•黔西南州)请将如图所示元件连接成电路,使两灯并联,开关同时控制两灯,要求最多只能用五根导线.8.根据图甲的电路图,请把图乙的实物连接起来。
9.根据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10.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请在图甲中添加一条导线,使L1、L2并联,电流表只测量灯L1的电流,并在乙虚线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11.按照实物图作出电路图12.医院某病房有两张病床,床边各有一个电铃开关S1,S2,接通任一开关,连接到值班室的电铃都会响起,请你在图中将两个开关S1,S2和电铃接入电路.13.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导线不能交叉),连接图乙中的实物.(电流表使用大量程)14.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15.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灯L1、L2组成并联电路,要求开关S能同时控制灯,L1和灯L2,用电流表测通过L2的电流.16.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17.在方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18.将如图的实物连接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19.在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闭合电键S后,灯L1、L2均能发光.20.将图中的元件连接。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考点专题训练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连接的电路。
闭合开关后,下列对各元件状况的判断正确的是()A.灯L1不亮B.灯L2不亮C.电流表无示数D.电池也被烧坏答案:A由图中电路可知,电流表于L1并联,再与L2串联,因电流表内阻内很小,相当于一根导线,故L1被短路,电流表测通过L2的电流。
所以,闭合开关后,L1不亮,L2亮,电流表测通过L2的电流,有示数,电池不会被烧坏。
故选A。
2、如图所示为部分电路结构,若用一根导线在a、b、c、d四个接线柱之间连接,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a与b,c与d连接,则只有L1发光B.若a与b,b与d连接,则只有L2发光C.若a与b,b与c连接,则L1、L2并联D.若a与b,b与d连接,则L1、L2串联答案:AA.若a与b,c与d连接,由于c与d连接将灯泡L2短路,则只有L1发光。
故A正确;BD.若a与b,b与d连接,由于b与d连接电流不经过用电器,引起电源短路,故灯泡均不发光。
故BD错误;C.若a与b,b与c连接,由于b与c连接将灯泡L1短路,则只有L2发光。
故C错误。
故选A。
3、喜欢观察的小明发现,教室的投影仪内有一个降温风扇和一个投影灯泡,当闭合投影仪的电源开关S1时,只有风扇工作,再闭合S2时,灯泡和风扇同时工作。
当只闭合S2时,风扇和灯泡都不工作,以下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A.B.C.D.答案:DA.图中开关S2连接在干路上,当仅闭合开关S1时,风扇和灯泡均不能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开关S1、开关S2、风扇和灯泡均串联在电路中,当仅闭合开关S1或仅闭合开关S2时,风扇和灯泡均不能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风扇和灯泡并联,开关S1控制通过风扇的电流,开关S2控制通过灯泡的电流,当只闭合开关S2时,灯泡能工作,风扇不能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风扇和灯泡并联,开关S1连接在干路上,开关S2控制通过灯泡的电流,当闭合开关S1时,只有风扇工作,再闭合S2时,灯泡和风扇同时工作,当只闭合S2时,风扇和灯泡都不工作,故D符合题意。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15.1 两种电荷1、摩擦起电(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两种电荷(1)正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3、电荷间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验电器(1)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不能检验物体所带电荷的种类) (2)构造:金属球、金属杆、绝缘垫、金属箔(2片) (3)工作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4)使用方法:让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若两个金属箔张开,则说明带电,不张开则说明不带电。
5、电荷量(Q ):物体带电荷的多少 单位:库仑;符号:C6、原子及其结构 质子→夸克原 子 核物质 → 分子 → 原子 中子→夸克(核外)电子物质结构示意图7、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食盐水溶液)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陶瓷、塑料、玻璃、油)(3)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如:硅、锗、二极管、三极管) (4)超导体:超导现象:某些物质在温度很低时,电阻变成了0,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
§15.2 电流和电路1、电流(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正极 → 用电器 → 负极)2、等到持续电流的条件:(1)有电源; (2)电路要闭合。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如:电池、蓄电池、发电机) 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灯泡、风扇、电铃、冰箱) 3、电路的构成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
4、一些常用元件及其符号5、画电路图的要求:(1)元件符号要正确;(2)整个电路图要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要横平竖直; (3)元件位置分布要均匀,不要画在拐角处; (4)各元件位置要与实物图一一对应。
《第15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回顾:第一节两种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摩擦起电①定义:用的方法使物体。
②能的转化:能-→能3、两种电荷:正电荷的规定:用摩擦过的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的规定:用摩擦过的所带的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荷相互,电荷相互。
5、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
单位:(C)6、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作用:检验物体。
原理:利用电荷相互7、原子及其结构(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的和核外带的组成;(2)、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是C;(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8、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9、导体和绝缘体①导体:定义:容易的物体。
常见材料: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的电荷②绝缘体:定义:的物体。
常见材料: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的电荷。
③“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界限,在可相互。
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形成电流2、电流方向的规定:把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路为4、电路(1) 电路是由、、、组成①电源:能够提供的装置,或把转化为的装置。
②用电器: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
④导线:电能(2)三种电路:通路:的电路。
断路:的电路。
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5、电路图:用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导线,不能用线,做到有棱有角,开关一般,元件的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元件不要画在处,整个电路最好呈形.第四节电流的测量1、电流:表示电流的物理量,符号I2、单位:,符号,还有(mA)、(µA)1A=mA 1mA=µA3、电流的测量:①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符号:②选择量程: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安;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安。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小明同学用电流表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 A=0.5A,I B=0.3A,I C=0.2A,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首先应该做的是()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B.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C.分析数据,得出结论D.换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流值答案:B由图可知,灯泡L1和L2并联,A处测出的电流为干路电流,B处测出的电流为通过灯L1的电流,C处测出的电流为通过灯L2的电流。
由小明的实验数据可知,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但一次实验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应改变实验条件,即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使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再进行几次测量,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而改变电流表的量程则对实验结论没有很大的影响,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所示为一种新型“水温感应龙头”。
自带水流发电电源。
当水流温度低于40℃。
感应开关S1闭合,只有绿灯照亮水流;当水温达40℃及以上,感应开关S2闭合,只有红灯照亮水流,以警示用水人。
下列电路设计能实现该功能的是()A.B.C.D.答案:B感应开关S1闭合,只有绿灯照亮水流,说明开关S1与绿灯串联;感应开关S2闭合,只有红灯照亮水流,说明开关S2与红灯串联。
且红灯和绿灯工作时互不影响,则红灯和绿灯并联。
符合以上要求的电路连接方式只有B图,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到校了,早读和第一节课后,物理老师登场啦!老师先出了一道辨别导体和绝缘体的题目,下列物品常温下属于导体的是()A.玻璃板B.陶瓷碗C.橡胶鞋D.金属勺答案:DABCD.金属容易导电,属于导体,玻璃、陶瓷、橡胶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与该原理相同的是()A.两滴水珠“吸”到一起成为一滴大水珠B.通过吸管把饮料“吸”到嘴里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D.行驶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答案:C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这是摩擦起电的现象。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专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关于摩擦起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B.两个物体都不同程度地失去了电子C.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创造了电D.两个物体的原子核发生了转移2、用一节干电池检验小灯泡是否完好,下列选项中图示正确的是()A. B. C. D.3、如图甲所示,高层建筑的墙体中有三根绞在一起的电线,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测量仪”把它们区分开。
判断时两人合作,小华将A、B连在一起,小明将“测量仪”连接X、Z两端时,灯泡发光;小华将A、C连在一起,小明将“测量仪”连在Y、Z两端时,灯泡发光。
则()A.A和Z是同一根电线,C和Y是同一根电线B.B和Z是同一根电线,C和Y是同一根电线C.A和Y是同一根电线,B和X是同一根电线D.C和Y是同一根电线,B和Z是同一根电线4、有两个都不带电的验电器A和B,当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A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金属指针张开;再用一个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和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B验电器的金属指针也张开了,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丝绸由于失去电子带正电B.当玻璃棒接触A验电器的金属球时,正电荷从玻璃棒向验电器转移,使验电器A带正电C.当金属棒把A、B两验电器连起来时,B验电器由于失去电子带正电D.当金属棒把A、B两验电器连起来时,持续电流方向从验电器A到验电器B5、一台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与下列哪一个数据最接近()A.12A B.1.2A C.120mA D.12mA6、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个小球()A.一定不带电B.一定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D.可能不带电7、现代智能手机通常支持多种解锁方式,如数字解锁、图案解锁、指纹解锁、人脸解锁等,我们可以任选一种方式解锁,解锁成功后即可正常使用手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期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实验专题重点十题1.小明在做“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和图乙所示,当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或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会相互排斥,而当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之间会相互吸引,如图丙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
(2)大量实验证明,自然界所有的带电体带的电荷要么与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要么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所以自然界有且只有种电荷存在。
2.有关静电现象的小实验:(1)当甲乙两个通草球出现如图所示情形时,若甲带正电,则乙带电。
(2)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可以使其带电,这是现象;现用另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的是(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3)用一根摩擦过的气球靠近空易拉罐,如题图所示,发现空易拉罐向气球方向滚动,这是利用了带电体具有的性质。
(4)下表是研究摩擦起电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
研究资料1石棉玻璃羊毛木棉石蜡研究资料2羊毛尼龙木棉火碱树脂由表中可知玻璃与石棉摩擦后,玻璃将带电(选填“正”或“负”);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木棉(选填“强”或“弱”)。
3.小含想用刚学习的电路基本知识,连接一个电路。
于是她找来一个干电池,一个小灯泡,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连接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
(2)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前,小灯泡不发光,这时的电路是(填“通路”、“断路”或“短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这时的电路是(填“通路”、“断路”或“短路”)。
由此可知,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
(3)电源在电路中是(填“提供”或“消耗”)电能的装置。
小含看到实验桌上有一个“+、﹣”极模糊不清的电池盒,她用一个。
(填“电铃”或“发光二极管”)就可以判断出电源的“+、﹣”极。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重难点归纳单选题1、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到工厂参观,看到车间里摆放着如图所示的高凳,工人师傅告诉大家这是电力作业安全登高凳。
下列可用来制作这种高凳的材料是()A.不锈钢B.铁C.铝合金D.木头答案:D为了避免电力作业时发生触电,制作这种高凳的材料应为绝缘体,所以应用木头制作。
故选D。
2、老师展示了四个电路图,当开关S闭合后,灯L与电阻R串联的电路图是()A.B.C.D.答案:AA.闭合开关,电流只有一个通路依次通过灯泡和电阻,属于串联,故A符合题意;B.闭合开关,灯泡L被开关短路,电流只通过电阻,故B不符合题意;CD.闭合开关,电流同时通过灯泡和电阻,灯泡和电阻两个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属于并联,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关于如图所示的电路有以下判断:①L1和L2两灯泡串联,②L1和L2两灯泡并联,③电流表A1测灯泡L1的电流,④电流表A2测电路中的总电流。
其中正确的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由电路图分析可知L1和L2两灯泡是并联,电流表A1测灯泡L2的电流,电流表A2测电路中的总电流,故②④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下列微观粒子中,尺度最大的是()A.原子B.电子C.质子D.中子答案:A原子是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而原子核由质子及中子组成,所以尺度最大的是原子。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下列物质属于绝缘体的是()A.铜B.铝C.银D.橡胶答案:DABC.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金属容易导电,属于导体,铜、铝、银都是金属,所以铜、铝、银都是导体,故ABC不符合题意;D.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橡胶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小綦在学习了“简单电路”之后,明白了手机屏幕“密码解锁”“指纹解锁”“人脸解锁”功能的实质就是相当于三种开关,这三种解锁方式中使用任意其中一种就能打开并点亮手机屏幕。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专项训练单选题1、关于玻璃棒与绸子摩擦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B.玻璃棒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得到电子而带负电C.将摩擦后的玻璃棒靠近绸子,它们会相互排斥D.这一过程产生了新的电荷答案:AAB.玻璃棒与绸子摩擦,玻璃棒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绸子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会得到电子带负电。
故A正确,B错误;C.玻璃棒和绸子带异种电荷,将它们靠近后会相互吸引,故C错误;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不是产生新电荷,故D错误。
故选A。
2、如图甲电路,闭合开关S后,两个灯泡都能发光,乙图为电流表A1指针的位置,如果电流表A2读数是0.6A,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流表A1的读数是0.3AB.灯泡L1和L2并联C.电流表A1一定连接“﹣、3”接线柱D.通过灯L1的电流为0.9A答案:A由图甲知,电流从正极流出经电流表A1后分成两支,一支通过L1,另一支通过L2和A2,所以两灯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的电流;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电流表A2读数是0.6A;由图乙知,电流表A1应选择0~3A的量程,连接“﹣、3”接线柱,A1读数为1.5A,通过L1的电流为I1=I﹣I2=1.5A﹣0.6A=0.9A综上所述,A错误,符合题意;B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如图所示,舞台上有一个“静电球”,当女孩触摸“静电球”时,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头发与静电球带的是异种电荷B.“飞”起来的头发上产生了电荷C.“飞”起来的头发带的是同种电荷D.头发“飞”起来是由于静电球的吸引答案:C人体是导体,当人触摸静电球时,人体也带了和静电球同种电荷的电,人的头发上也会带上与静电球同种电荷的电,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此头发会飞起来。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在“会飞的章鱼”实验中,将塑料袋剪成细丝制成“章鱼”,毛巾分别摩擦“章鱼”和塑料管,将摩擦后的“章鱼”抛向空中,在其下方用摩擦后的塑料管靠近“章鱼”,“章鱼”使飞起来,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