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创新实验
- 格式:pptx
- 大小:346.18 KB
- 文档页数:17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大全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蜡烛,排除烛焰易受气流影响不稳定的缺点,还增加了安全性。
5光的折射的如图所示,用眼睛可以观察到石块,但用竹签穿过细管却碰不到,改用激光笔通过细管照射,石块可以被照亮。
直观说明了光的折射。
调整细管角度,把石块改为容器壁上的记号,再次做实验,演示“池水变浅”现象。
1.直观性强,创造性的用呈直线状竹签比对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学生易于观察和感受到光路发生了偏折的事实;2.器材简单,便于开展实验;3.实验过程加入学生参与,使其在探索中有“出乎意料”的情感体验过程,印象深刻。
6凸透镜成像1.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在其中一个上按一定形状(如三角型)扎几个小孔,嵌入手电筒上的led灯珠,连接好电路,立于光具座上,代替蜡烛进行实验。
2.在另一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上,用笔标记出对应的灯珠位置,实验时用来比较物像是否同样大小。
1.灯珠的亮度更高,便于在较强光线环境下演示。
2.物像大小关系比较方法更科学。
7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如图,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调整位置,使其能够成清晰实像。
1.近视眼: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前。
将近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得清晰。
2.远视眼: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后。
将远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得清晰。
能够直观的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办法和部分成因。
8练习使用温度计将简单的测量改为先估测后进行测量,在实验室中准备好一大杯热水和一大杯冷水,让同学先进性任意混合,再用手试水温(注意烫伤),估测水温,同组之间进行比较,看谁估计的值与测量值最接近。
让学生用热水和冷水混合配比适当温度的温水,例如37摄氏度,再进行测量,看谁配制的水温最接近要求。
高中物理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
一、微粒排斥实验
1、现有方法:利用物理原理,使用铁研究物质之间微粒排斥的实验来探究物质之间互为双向排斥的原因。
2、改进与创新方法:利用电子显微镜,结合由计算机绘制出的二维空间图像,对研究物质之间排斥现象进行考察,比传统方法进行的研究具有速度更快,加以更多的定量分析,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数据。
二、光散射实验
1、现有方法:使用光源照射特定物体,加以收集光散射,探究物体表面中微粒大小和分布之间的关系。
2、改进与创新方法:利用X射线、红外线散射技术,对特定物体表面的微粒的大小和分布形态分析实验,更进一步地去探究物质表面的微粒状态,具有准确性更高的优点,也使这项实验更加贴近实际应用的需求。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原文作者:高山初中物理优质课创新实验汇总(共41个)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大赛作品
作品名称:太阳能发电车
作品简介:
我们的作品是一辆太阳能发电车,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通过电能驱动车轮运动。
这不仅环保,而且能够节省能源,是一种非常实用和创新的交通工具。
作品原理:
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电能经过电池储存起来,供给电动马达驱动车轮加速前行。
这样车辆就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和运动。
主要实验过程:
1. 搭建车架结构和安装车轮:使用有机玻璃制作车架,安装轮子,确保车辆的稳定性和可移动性。
2. 安装太阳能板:将太阳能板固定在车身上方,确保能够吸收到足够的太阳能。
3. 连接电池和电动马达:将太阳能板通过电线连接到电池,再将电池连接到电动马达,确保发电和运动的顺利进行。
4. 进行发电和运动测试:将车辆放在太阳下,观察并记录太阳能板转化为电能的效果,测试车辆是否能够正常驱动。
作品特点:
1. 环保节能:通过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 创新性:将太阳能和交通工具相结合,提供一种全新的移动
方式,具有很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3. 实践性:通过搭建和测试太阳能发电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太阳能的应用,并锻炼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期效果:
通过这个实验项目,我们希望能够增强同学们对太阳能的了解与认识,提高他们对环保和节能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动手实践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这个作品可以在学校或社区内展示,吸引更多人关注太阳能的应用和环保问题。
1. 高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传统的物理实验往往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高中物理教育中,探索创新的实验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2.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十个有趣的自主设计的高中物理实验,旨在让学生在享受实验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果。
3. 第一个实验是 "水上漂浮"。
通过改变不同物体的形状、密度和表面积,学生可以观察到物体在水中的漂浮情况。
这个实验既有趣又直观,使学生能够理解浮力和密度的概念。
4. 第二个实验是 "万有引力"。
学生可以利用简易的装置模拟地球引力对物体的吸引作用。
他们可以自主调整物体的质量和距离,观察到引力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万有引力定律。
5. 第三个实验是 "磁场与电流"。
学生可以使用自制的线圈和电池,观察到电流通过线圈时产生的磁场。
他们可以自主改变电流的方向和强度,探索磁场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6. 第四个实验是 "声音的传播"。
学生可以设计一个简易的声音传播装置,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
他们可以尝试使用不同材料和形状的容器,进一步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
7. 第五个实验是 "光的折射"。
学生可以利用透明介质和光线模拟器,观察光线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现象。
他们可以自主改变入射角度和介质的折射率,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8. 第六个实验是 "简单机械"。
学生可以设计自制的简单机械装置,如杠杆、轮轴和斜面,观察力的平衡和机械优势。
通过这个实验,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和机械原理。
9. 第七个实验是 "电路与电阻"。
学生可以使用电源、电线和电阻器等元件,搭建简单的电路,观察电流的变化和电阻对电路的影响。
他们可以自主调整电阻的大小和连接方式,进一步探索电路的特性。
10. 第八个实验是 "热传导"。
高中教育物理实验创新方案实验目标:本次实验旨在提供高中物理教育中的创新实验方案,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设计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促进他们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内容:本实验方案包含多个针对不同物理概念和原理的创新实验项目。
针对物理教育的特点,我们力求将实验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以增加实验的吸引力和可操作性。
1. 微型电风扇效率优化实验:背景:电风扇的电能转化为动能的效率影响着其实用价值和能源消耗。
实验设计:学生设计并搭建自己的微型电风扇,通过改变电机转速、叶片材料等因素,优化电风扇的效率。
2. 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背景:太阳能光伏板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实验设计:学生设计并制作太阳能光伏板模型,通过调整光照强度和倾斜角度,观察光伏板输出电压的变化规律。
3. 频率与共振实验:背景:共振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应用。
实验设计:学生通过改变弹簧振子的频率和原有振动系统的频率,观察和分析共振现象的特点。
4. 磁力与电流实验:背景:电流在磁场中产生磁力,这一现象有着广泛的应用。
实验设计:学生通过调整电流强度和磁场的方向,研究磁力对电流的影响。
实验步骤:每个实验项目都应包含以下步骤,以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1. 实验准备:学生准备所需实验材料和装置,并确保实验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2.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相关数据和现象的观察。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利用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图表、计算等方式呈现结果。
4. 结论与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进行相应讨论,分析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向。
实验评估:针对每个实验项目,学生将根据实验准备、操作、数据处理和结论等方面进行评估。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实验报告、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旨在全面考核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物理创新小实验检举4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因为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不过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逐步冷却,压力变小,所以能够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能够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逐步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几个中学物理实验的创新设计1.利用光的折射原理设计实验:在本实验中,我们将设计一种新的方法来展示和解释光的折射原理。
我们将使用一个透明的玻璃板和一束光线来展示折射现象。
首先,我们将放置玻璃板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然后将一束强光线照射到玻璃板上。
我们将观察光线在通过玻璃板时的折射现象,并用一张纸板记录下折射角的大小。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光的折射原理,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2.利用磁场力设计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设计一种使用磁场力来展示物体运动的实验。
我们将在一个平坦的表面上放置一些铁磁物体,并在它们周围放置一些磁铁。
然后,我们将通过改变磁铁的位置和方向来控制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从而使铁磁物体产生运动。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能够直观地了解磁场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提高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理解。
3.利用声音频率设计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设计一种使用声音频率来展示声波特性的实验。
我们将使用一个声音发生器和一个噪音检测器来产生和检测声音的频率。
首先,我们将设置声音发生器的频率,然后用噪音检测器来检测声音的频率。
通过对不同频率声音的检测和比较,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声波的频率特性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4.利用静电力设计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设计一种使用静电力来展示物体静电充电的实验。
我们将使用一个静电发生器和一个静电探测器来产生和检测静电场的强度。
首先,我们将在一个绝缘板上放置一些绝缘物体,并将静电发生器接通,使绝缘物体带上静电荷。
然后,用静电探测器来检测物体上的静电荷量。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可以更了解静电力的原理以及静电荷的产生和作用。
通过以上设计的实验,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定律,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和认识。
通过不断创新和设计新的实验,我们可以不断推动物理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中物理实验创新探析一、引言物理实验一直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升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传统的物理实验往往存在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操作繁琐、实验现象不够直观等问题,导致学生对实验缺乏兴趣,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对高中物理实验进行创新,设计更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实验内容和实验项目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验创新的意义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新的实验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探索,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促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来。
2. 提升实验效果。
通过创新,可以设计更加直观、形象的实验现象,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实验过程和现象,提升实验的教学效果。
3.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创新的实验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仪器和材料进行实验,增强他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4.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通过创新实验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高中物理实验创新的方式和途径1. 对实验内容进行创新设计。
可以参考教材之外的实验内容,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实验项目,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启发性。
2. 创新实验器材和仪器。
可以通过改装或自制实验器材和仪器,让学生在实验中更加直观、形象地观察实验现象,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可视性。
3. 引入现代科技手段。
可以借助虚拟实验软件、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现代科技手段,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提升实验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4. 鼓励学生参与实验设计。
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自主设计实验的机会,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实验想法和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创新实验案例分析1. 利用光电效应进行实验。
在传统的物理实验中,光电效应是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可以设计一个利用光电效应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光电效应的现象,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
2. 利用激光进行干涉实验。
高中物理创新实验40个1.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一一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2.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C) 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3.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 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4.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2、将纸片撕成长条状。
3、将纸条点燃后仍到瓶子中。
4、等火一熄,立刻把鸡蛋扣到瓶口,并立即将手移开。
趣味物理小实验学习物理的趣味实验法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其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趣味物理小实验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趣味物理小实验,通过这些实验的展示和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验技巧和物理知识掌握程度。
实验一:热气球实验材料:一张塑料袋、一个塑料吸管、一根约30厘米长的线、一些蜡烛、一根火柴。
步骤:1. 将蜡烛点燃,并将烛焰放在桌子上。
2. 将塑料袋张开,将塑料吸管插入袋子的开口。
3. 用线固定住吸管的底部,并且将线的另一端系在吸管上方的某个固定点。
4. 将袋子放在烛焰上面,让煤气充满塑料袋。
5. 拔掉塑料吸管,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实验原理:烛焰加热空气使其膨胀,从而使得塑料袋飞起来。
实验二:水火箭实验材料:一个空的塑料饮料瓶、一些水、一些纸、一些火柴。
步骤:1. 将水瓶口塞紧,并将一小段稍大的纸对卷成圆筒形。
2. 将纸卷塞入水瓶底部,作为火药。
3. 将一些水加入水瓶中,水的量不要超过瓶子的一半。
4. 将装有水的瓶子倒置置于地面上。
5. 使用火柴点燃纸卷,迅速将瓶子倒置并迅速退开。
实验原理:纸卷的点燃产生大量的气体,气体的压力将推动瓶子向上飞行。
实验三:光折射实验材料:一杯水、一个铅笔或者一根筷子。
步骤:1. 将杯子中的水倒满,水面平整。
2. 将铅笔或者筷子插入杯子中,观察杯中物体的变化。
实验原理: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导致杯中物体看上去变形或者偏移。
通过这些趣味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物理现象,并了解到物理背后的科学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观察力和实验技巧,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趣味实验也给学生带来了轻松愉快的学习体验,激发了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此外,趣味物理小实验还可以作为课堂互动的一种形式,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进行实验,让学生们合作完成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物理原理。
篇一:创新物理实验报告创新物理实验指导老师:姓名:班级:学号:日期:报告??实验名称:led的参数测量及应用实验目的:测量发光二极管的物理特性;以发光二极管为基本部件,搭建一小型应用装置。
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有目的的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动手能力。
实验内容:1. 了解发光二极管的有关知识,发光二极管特性、结构、发光原理、参数等。
2. 测量发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3. 了解发光二极管的应用领域,从中选出一个应用主题。
(我们组选定的是led点阵显示屏的制作与研究)4. 描述设计原理,绘制原理图、仿真图。
5. 焊接电路,编写所需程序,最后进行调试,运行。
??实验详细步骤:1.关于发光二极管(led) ①led是由gaas(砷化镓)、gap(磷化镓)、gaasp(磷砷化镓)等半导体制成的,其核心是pn结。
②其具有如下特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击穿特性、发光特性。
③结构:led的主要由环氧树脂、晶片、金线、银胶、支架组成。
最主要部分是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在一个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使整个晶片被环氧树脂封装起来。
④发光原理:半导体晶片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p型半导体,在它里面空穴占主导地位,另一端是n型半导体,在这边主要是电子。
但这两种半导体连接起来的时候,它们之间就形成一个“p-n结”。
当电流通过导线作用于这个晶片的时候,电子就会被推向p区,在p区里电子跟空穴复合,然后就会以光子的形式发出能量⑤光学参数:光通量(1.5~1.8lm)、发光强度、亮度。
电学参数:正向工作电流if(一般在20ma左右)、正向工作电压vf(2v~3.6v)、最大反向电压vrm(不超过20v)、允许功耗pm(pm=if * vf)。
2.发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测量2.1 实验仪器:直流稳压电源、滑线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发光二极管。
2.2 电路图:2.3 测量数据: 2.31 蓝色发光二极管2.32 紫色发光二极管3.led应用领域①泛光灯②led路灯③景观灯④交通信号灯⑤点阵屏4.点阵显示屏——硬件电路设计 4.1 led滚动汉字显示屏硬件电路设计框图4.2 设计原理:本设计的核心是利用单片机读取显示字型码,通过驱动电路对16×16 led点阵进行动态列扫描,以实现汉字的滚动显示。
高中物理实验创新设计案例1. 利用光电效应测量晶体管参数目的:通过测量晶体管的电流-电压关系曲线,计算出晶体管的转移系数和放大倍数。
装置:功能发生器、电压源、数字万用表、晶体管、光电管、反光板、示波器。
步骤:1. 将晶体管接至放大电路中。
2. 连接功能发生器和电压源,使其工作在晶体管的偏置工作电压范围内,可以获得电流-电压关系曲线。
3. 铺设一个反光板,并在晶体管和光电管之间放置,利用光电管来测量电流-电压关系曲线,同时计算出转移系数和放大倍数。
4. 观察示波器,记录下数据并进行分析。
2. 利用超声波测量液体浓度目的:通过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率来测量液体中各种物质的浓度。
装置:超声发生器、超声接收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
步骤:1. 将超声发射器和接收器安装在被测液体上,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发射器上,可以输出一定频率的信号。
2. 来自传感器的反射信号被超声接收器接收,然后经过放大和处理,例如在示波器上显示。
3. 通过测量超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率,可以计算出物质的浓度。
3. 制作太阳能跟踪器目的:制作一种可以自动跟踪太阳位置的设备,用于收集太阳能。
装置: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机、运动控制电路、位置检测器。
步骤:1. 将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机连接,电动机以一定的速度进行旋转,并将运动控制电路连接到电动机上。
2. 运动控制电路会检测太阳位置,并根据需要调整电动机的运行方向。
3. 运动控制电路使用位置检测器来监测太阳光的位置,并相应地旋转电动机。
4. 经过一定的调整,可以使太阳能板始终面向太阳,并始终保持最高的能量收集效率。
初中物理几个小实验的改进与创新一、“磁体周围磁场分布”演示实验的改进创意:磁体周围的磁场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想象而又确实存在的抽象的物质,因此,做好这个演示实验,将对帮助学生建立磁场概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实验的通常做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将条形或马蹄形磁铁放在玻璃板的下方,然后再把碎铁屑均匀地洒在玻璃板上面,轻轻敲动玻璃板,使碎铁屑显示出相对规则的形状。
第二种方法是用小磁针代替碎铁屑,采用类似的方法使小磁针的指向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这两种实验效果都比较明显,操作也都比较简便,但不足之处是实验现象只能在某个平面上表现出来,缺乏空间立体感。
能否让这个实验变得既简便又具有立体感呢?笔者在此基础上对该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1.所需实验器材带有橡皮塞的大试管一支,碎铁屑、透明胶水、条形(马蹄形)磁铁一个。
2.改进后的实验做法在大试管中装满透明的胶水,同时向胶水中放入适量的碎铁屑,然后用橡皮塞将其密封。
实验时,只需要将试管中的碎铁屑摇匀,然后放在磁铁的周围即可。
这个实验效果非常明显,建议物理教师不妨一试。
3.实验改进后的优点在改进的实验中充分利用了胶水的粘滞系数大的特点,所以当把大试管放在磁体周围时碎铁屑可以较长时间悬浮在胶水中,从而将磁体周围的磁场立体地展现出来,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不同颜色的物体表面对热辐射吸收的本领是否相同创意: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光的色彩”讲到“不同颜色的物体表面对热辐射吸收的本领不同,其中黑色物体表面对热辐射吸收的本领最强,而白色物体表面对热辐射吸收的本领最弱”。
虽然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对该知识点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如果能够再设计一个简单的小实验进行验证,则教学效果肯定会更好。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笔者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具体做法如下:1.所需实验器材白色的泡沫板一块、毛笔、墨汁。
2.实验方法用毛笔在白色的泡沫板上写几个大字,例如“我爱学习物理”等,然后将泡沫板放在阳光下暴晒,并将有字的那一面正对太阳光,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白色泡沫板上沾有墨迹的部分明显凹陷下去,而且边缘非常整齐、光滑。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创新与实践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实验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在设计和实践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局限性,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对初中物理实验进行创新设计与实践。
一、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创新的重要性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物理实验可能较为枯燥和单一,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创新实验设计,能够以更加新颖、有趣的方式呈现物理现象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实验往往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对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实验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设计方案。
这有助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创新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实验设计必须符合物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趣味性原则实验要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可行性原则实验所使用的器材和方法应简单易行,便于在课堂教学或学生自主实验中实施。
4、启发性原则实验设计应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探究物理本质和规律。
5、开放性原则实验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允许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案和改进方法。
三、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创新的方法1、改进传统实验对传统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如优化实验器材、改进实验方法、增加实验变量等,以提高实验效果和教学质量。
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传统实验通常使用蜡烛作为光源,存在成像不稳定、亮度不够等问题。
物理创新实验100例以下是50个物理创新实验,供参考:1.静电悬浮球:使用静电原理,将小球悬浮在空中。
2.热传导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物质在加热时热量传递的速度,探究热传导的规律。
3.光的折射实验:通过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4.摩擦力实验:通过测量不同表面粗糙度的物体在不同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5.共振摆实验:通过观察不同频率的振动对摆动周期的影响,探究共振现象。
6.声速测量实验:通过测量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探究声速与介质的关系。
7.电磁感应实验:通过观察磁场变化时产生的感应电流,探究电磁感应的原理。
8.霍尔效应实验:通过观察磁场中导体内部的霍尔电压,探究霍尔效应的原理。
9.表面张力实验:通过观察液体表面在不同情况下的张力现象,探究表面张力的影响因素。
10.压强实验:通过观察不同高度水柱产生的压强,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
11.热辐射实验:通过比较不同温度下物体辐射的热量,探究热辐射的规律。
12.电流的热效应实验:通过观察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探究电流热效应的规律。
13.电磁波实验:通过观察电磁波的传播和干涉衍射等现象,探究电磁波的性质。
14.光的干涉实验:通过观察光波的干涉现象,探究光的波动性。
15.光纤通信实验:通过传输不同频率的光信号,探究光纤通信的原理和技术。
16.电阻测量实验:通过测量不同材料的电阻值,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17.电容测量实验:通过测量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探究电容器的电容值与其结构的关系。
18.磁悬浮实验:通过磁力排斥原理,将物体悬浮在空中。
19.光的衍射实验:通过观察光波经过障碍物时的衍射现象,探究光的波动性。
20.光的偏振实验:通过观察光波的偏振现象,探究光的波动性。
21.量子纠缠实验:通过观察两个粒子之间的纠缠关系,探究量子力学的神奇现象。
22.超导现象实验:通过观察超导材料在低温下的特殊性质,探究超导现象的原理。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大全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蜡烛,排除烛焰易受气流影响不稳定的缺点,还增加了安全性。
5光的折射的如图所示,用眼睛可以观察到石块,但用竹签穿过细管却碰不到,改用激光笔通过细管照射,石块可以被照亮。
直观说明了光的折射。
调整细管角度,把石块改为容器壁上的记号,再次做实验,演示“池水变浅”现象。
1.直观性强,创造性的用呈直线状竹签比对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学生易于观察和感受到光路发生了偏折的事实;2.器材简单,便于开展实验;3.实验过程加入学生参与,使其在探索中有“出乎意料”的情感体验过程,印象深刻。
6凸透镜成像1.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在其中一个上按一定形状(如三角型)扎几个小孔,嵌入手电筒上的led灯珠,连接好电路,立于光具座上,代替蜡烛进行实验。
2.在另一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上,用笔标记出对应的灯珠位置,实验时用来比较物像是否同样大小。
1.灯珠的亮度更高,便于在较强光线环境下演示。
2.物像大小关系比较方法更科学。
7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如图,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调整位置,使其能够成清晰实像。
1.近视眼: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前。
将近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得清晰。
2.远视眼: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后。
将远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得清晰。
能够直观的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办法和部分成因。
8练习使用温度计将简单的测量改为先估测后进行测量,在实验室中准备好一大杯热水和一大杯冷水,让同学先进性任意混合,再用手试水温(注意烫伤),估测水温,同组之间进行比较,看谁估计的值与测量值最接近。
让学生用热水和冷水混合配比适当温度的温水,例如37摄氏度,再进行测量,看谁配制的水温最接近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