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新_保险法_中的弃权与禁止反言原则

  • 格式:pdf
  • 大小:102.6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

新《保险法》中的弃权与禁止反言原则

赵 冰

年2月份,新修订通过的《中(以下简称《保险法》

)引起了各方热议。其中,在第十六条中新增的有关弃权和禁止反言原则的内容更是引人关注,相关评论和报道近期不断见诸报端。据统计,我国寿险及健康险合同纠纷超过一半是由于保险人以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为由拒赔引起的,但事实上,并非所有投保人都是故意隐瞒一些与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保险公司往往负有责任。《保险法》新增弃权与禁止反言原则,为此类纠纷的解决提供了法律依据,对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有重要作用。

一、弃权与禁止反言原则的相关概念

弃权与禁止反言的原则最早来自于英美法,后被大陆法所吸收,在大陆法系各国家的保险法中以最大诚信原则的形式得以体现。但最大诚信原则的概念范围要比弃权与禁止反言原则更为宽泛。除了弃权与禁止反言,最大诚信原则还包括如实告知、保证和说明三项内容。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得弃权与禁止反言原则的概念被弱化,其重要性也没有得到体现。因此,有必要先对弃权和禁止反言的相关概念和内涵加以略述。

弃权与禁止反言,实质上是两个不同的原则,其法理基础和适用原则都有所不同。本文仅就英美学者对其概念内涵的表述加以概述。

1.弃权的概念及适用条件

根据英美学者在保险法相关著作中的表述,弃权是指“保险人知道其有正当的理由解除合同或者拒绝被保险人提出的索赔,但是以明示或默示的方式向被保险人传达其放弃该权利的情形。”要

判断保险人的某种行为是否构成弃权,可以从以下三点判断:第一,保险人享有基于法律规定或保险合同而产生的如抗辩权等权利;第二,保险人知悉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违反法定或约定义务的事

实;第三,保险人作出了弃权的意

思表示,这种表示可以是明示的

也可以是默示的。具备了上述三个要点,则可以判断保险人弃权。举例来讲,在分期支付保险费的寿险合同中,投保人支付首

期保险费后,第二期保险费在超过合同约定的期限六十日后延期支付,而保险人接受了该保费,则意味着保险人放弃了其因投保人延期支付保费产生的宣告合同中止的权利。

2.禁止反言的概念及适用

条件

英美学者认为,禁止反言是指“保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因被保险人虚假陈述或者违反保证或条件时享有撤销合同或者对索赔提出抗辩时,明示或默示地向不知道保险合同有瑕疵的被保险人表明,保险合同是可以执行的,而且被保险人因依赖保险人的陈述而遭受了某些损害,则保险人不得以此等事由对被保险人的请求提出抗辩。”禁止反言同样有其自

身的判断标准:首先,保险人对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作出清楚和确定的虚假意思表示;其次,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于保险人的虚假意思表示予以合理信赖;最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由于该种信赖而蒙受某种损失,而保险人被禁止以此事由主张保险合同无效。

例如,在订立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时,投保人在保险代理人的许可下为被保险人代签名,若被保险人在合同有效期内死亡,则保险人不得以投保人代被保险人签名为由否认合同的效力。

3.弃权与禁止反言原则的异同

从前文叙述可以看出,禁止反言与弃权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禁止反言一般是由合同成立时保险人的虚假意思表示所导致,且这种表示需要投保人给予信赖;而相同点在于,弃权与禁止反言的结果都是保险人抗辩权等权利的消灭,进而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利益受到了保护。

二、我国《保险法》中的弃权与禁止反言条款

1995年,我国《保险法》首次通过并于当年开始实施。其后,为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保险法》于2002年被第一次修改,但那次修改内容主要在于保险业法,对保险合同法涉及不多,对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利益保护明显存在着不足,弃权与禁止反言的相关内容均未提及。此次2009版《保险法》的出台,弃权与禁止反言原则首次得以体现。

1.新《保险法》中弃权条款

的解析

根据新《保险法》第十六条第

3款规定:“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

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

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

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

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

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

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不难看出,第3款规定针对

的正是保险人弃权的常见情形。

其中,“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

是指新《保险法》第十六条第2款

中规定的“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

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

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

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

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该条

款的制定是为了降低保险公司运

营的风险,本无可厚非,但在实务

中,此款却成为了大多数保险合

同纠纷中保险公司拒赔的法律依

据。保险人滥用该条款势必会对

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利益造成损

害。而第3款的补充恰恰从某种

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试想,

如果保险人已知投保人有未如实

告知的重要事项,却不依照规定

行使合同解除权,以便继续获取

保费收入,而当其获悉被保险人

处于某种危险情形或疾病下时行

使解约权,则此时的被保险人将

面临无任何保障的境遇。但在三

十日的时限规定下,上述情形则

不会发生。倘若保险人在知情后

的三十日内未行使合同解除权,

则可认为保险人默示弃权,合同

继续有效。这样一来,既防范了

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同时也保

障了被保险人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该款的后半

部分内容就是通常所称的“不可

抗辩条款”,即保险合同成立满两

年后,保险公司不得再以该投保

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解除合

同,其实质亦为弃权原则的扩展。

此规则对于长期人寿保险合同项

下的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意义重

大,同时填补了旧版保险法的空

白。

2.新《保险法》中禁止反言

条款的解析

新《保险法》第十六条第6款

规定:“保险人在合同订立时已经

知道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的情况

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

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

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此款规定背后的理论基础正

是禁止反言规则。“保险人在合

同订立时已经知道投保人未如实

告知”通常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投

保人在订约时故意或因重大失误

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而保险人

或保险人的代理人已经知道该情

况的存在,但出于疏忽或其他原

因仍签发了保单;另一种是保险

人的代理人替投保人填写保单,

甚至包括被保险人的签名,或擅

自替投保人隐瞒某些事实;最后

一种是保险人的代理人促使投保

人替被保险人签名或相信隐瞒某

些真实情况可以降低保费且不会

影响合同效力。以上所述第二和

第三种情况在实务中更为常见。

保险代理人专业知识普遍较低,

兼之利益驱使,常常会为提高业

绩采取一些违规操作,而这带来

的不利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