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5长度单位总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947.50 KB
- 文档页数:27
一、长度单位的知识点
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
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长度。
(算,数)
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5、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
(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
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
《长度单位》知识点整理长度是物体的一个属性,用来描述物体的大小、宽度、高度等。
长度单位是用来衡量长度的标准。
不同国家和文化使用不同的长度单位。
以下是对长度单位的一些知识点的整理:1.国际单位制长度单位:国际单位制(SI)是世界上最普遍使用的度量衡标准系统。
在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米是从光的传播速度中定义的,它被定义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所行进的距离。
2.常用长度单位:除了米之外,还有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如:- 厘米(cm):1厘米等于1/100米;- 毫米(mm):1毫米等于1/1000米;- 公里(km):1公里等于1000米;- 英寸(inch):1英寸等于2.54厘米;- 英尺(foot):1英尺等于12英寸,约等于30.48厘米;- 码(yard):1码等于3英尺,约等于0.9144米;- 英里(mile):1英里等于1760码,约等于1.609公里。
3.历史长度单位: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人们使用了各种不同的长度单位。
例如:- 古埃及:古埃及使用了倍耐力(cubit)作为长度单位,平均为52.5厘米;- 古罗马:古罗马使用了尺(foot)作为长度单位,平均为29.6厘米;-古中国:古中国使用了尺作为长度单位,也有使用丈、步等单位。
4.科学长度单位:在科学研究领域,有一些特定的长度单位,如:- 英尺单位(ft):用于测量天文距离或地质距离,1英尺等于0.3048米;- 光年(light-year):用于测量星际距离,表示光在真空中行进1年所需的距离,约等于9.461×10^15米;- 天文单位(astronomical unit,AU):用于测量天体间的距离,表示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等于1.496×10^11米。
5.长度换算: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对长度进行换算。
- 1米(m)= 100厘米(cm)= 1000毫米(mm);- 1公里(km)= 1000米(m);- 1英寸(inch)≈ 2.54厘米(cm);- 1英尺(foot)≈ 30.48厘米(cm);- 1码(yard)≈ 0.9144米(m);- 1英里(mile)≈ 1.609公里(km)。
长度单位与时间单位知识点总结长度单位:长度是指物体的长短或距离的量度。
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除了米之外,还有一些常见的长度单位:1. 厘米(cm):是较小的长度单位,1厘米等于0.01米。
它通常用于测量较小的物体或距离。
2. 毫米(mm):是更小的长度单位,1毫米等于0.001米。
毫米常用于测量细小物体的尺寸,如蚊子的长度或者线的直径。
3. 公里(km):是较大的长度单位,1公里等于1000米。
公里常用于测量长距离,比如城市间的距离或公路的长度。
4. 英寸(inch):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长度单位,1英寸约等于2.54厘米。
它通常用于测量屏幕大小、纸张尺寸以及身高等。
5. 英尺(foot):是英制长度单位,1英尺等于12英寸,约等于30.48厘米。
英尺常用于测量房间大小或者身高。
时间单位:时间是指事件发生或持续的长短的量度。
在SI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时间单位:1. 分钟(min):1分钟等于60秒。
分钟通常用于测量较短时间段,如会议持续时间或者倒计时。
2. 小时(hour):1小时等于60分钟,也就是3600秒。
小时常用于测量较长时间段,如工作时间或旅行时间。
3. 天(day):1天等于24小时,也就是86400秒。
天常用于测量较长的时间跨度,如假期长度或项目周期。
4. 周(week):1周等于7天。
周常用于表示星期几或者计划时间。
5. 月(month):1月可以指30天或31天,取决于具体的月份。
月常用于表示月份或周期性事件。
6. 年(year):1年通常等于365天,闰年则为366天。
年常用于表示年龄、历史事件或长期计划。
总结: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是测量物体长短和事件长短的重要工具。
米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长度单位,而秒则是基本时间单位。
厘米、毫米、公里、英寸、英尺等是常见的长度单位,而分钟、小时、天、周、月、年等是常见的时间单位。
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些单位对于准确测量和描述长度和时间非常重要。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能够准确地使用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2. 培养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敏感性和观察力,能够准确地判断物体的长度。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熟练地使用尺子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教学重点:1. 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意义。
2. 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1. 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尺子、直尺等测量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长度单位,让学生举例说明。
2. 提问: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二、新课导入1. 介绍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意义。
2. 通过PPT展示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让学生观察并判断使用哪个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3. 讲解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如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等。
三、实际操作1. 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使用尺子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互相交流测量结果,讨论使用哪个长度单位更合适。
四、巩固练习1. 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解练习题的答案,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意义。
2. 强调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使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
2.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际操作和巩固练习,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际操作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巩固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练习题,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应用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巩固。
重点关注的细节: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在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教学中,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长度单位的复习我们已经学了的长度单位是:米和厘米米比厘米大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厘米可以用“cm ”表示。
知道1米有多长;知道1厘米有多长;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测量方法是:将物体的左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1米= 100厘米线段的特点: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能够测量出长度。
(能区分是否是线段)画线段:先看清楚要画线段的长度,再画两个端点,(一端在0刻度)最后用直线连起来。
最后在上方表上线段的长度。
测量线段:线段的左端点对准尺子的“0”刻度。
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练习题一、填空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
量比较长的物体用()作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用()作单位。
二、填上适合的单位一支蜡笔长10 ()姐姐身高是1()46()一条裤子长1()一把剪刀长13()一栋大楼高56()一根丝瓜长60()教室门高2()写字台高80()一条围巾长2()三、单位换算1米= ()厘米400厘米= ()米3米= ()厘米700厘米= ()米9米= ()厘米200厘米= ()米1米25厘米= ()厘米3米30厘米= ()厘米415厘米= ()米()厘米110厘米= ()米()厘米四、将下列各长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110厘米40厘米2米78厘米1米五、比一比21米○12米4米○4厘米20厘米○2米100厘米○10米50厘米○48厘米99米○99厘米99厘米○1米50米○50厘米700厘米○7米3米○40厘米五、下图中哪些是线段。
六、下图由几条线段组成七、画一画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画一条比10厘米短7厘米的线段。
八、解决问题一捆电线长30米,第一次用去5米,第二次用去6米,一共用去多少米?还剩多少米?一根木头长1米,坐凳子用去80厘米,还剩多少?小明家到学校有50米,一天他上学走了20米,想起忘记带蜡笔了,又回家拿了蜡笔后再到学校,他一共走了多少米?。
二年级数学上长度单位复习要点及练习【正文】二年级数学上长度单位复习要点及练习长度单位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们是衡量物体长短的标准。
在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长度单位的学习和运用是学生们的基础。
本文将总结二年级数学上长度单位的复习要点,并提供一些练习题,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长度是用来描述物体长短的性质,而长度单位则是用来衡量物体长度的标准。
在二年级的数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三个常用长度单位:厘米、分米和米。
1. 厘米(cm):厘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小的单位,常用于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如书本、铅笔等。
多个厘米可以组成更大的长度。
2. 分米(dm):分米是长度单位中介于厘米和米之间的单位,常用于衡量一些中等大小的物体,如桌子、房间等。
10厘米等于1分米。
3. 米(m):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常用的单位,常用于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如道路、建筑物等。
1米等于10分米,等于100厘米。
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掌握长度单位的重要一步。
在二年级中,我们要学会进行厘米与分米、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1. 厘米与分米的换算:1分米等于10厘米,1厘米等于0.1分米。
例如:20厘米等于多少分米?解:20厘米等于2分米。
(20 ÷ 10 = 2)2. 厘米与米的换算:1米等于100厘米,1厘米等于0.01米。
例如:450厘米等于多少米?解:450厘米等于4.5米。
(450 ÷ 100 = 4.5)三、长度单位的练习题1. 单选题:(1)请找出最短的长度是:A. 8厘米B. 4分米C. 2米(2)请找出最长的长度是:A. 35厘米B. 500分米C. 6米(3)20毫米等于多少厘米?A. 0.2厘米B. 2厘米C. 0.02厘米2. 填空题:(1)1.2米 = _______ 分米。
(2)78厘米 = ________ 米。
(3)120毫米 = _______ 厘米。
小学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期末重点复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期末重点复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期末重点复习
长度单位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厘米:认识厘米的长度,1厘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cm 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尺子上以厘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认识米的长度,1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m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尺子以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
《长度单位整理与复习》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学阶段,“量与计量”知识分布在数与代数领域(常见的量包括货币、时间、质量)和图形与几何领域(长度、面积、体积),这些知识思想和内容上存在共性,思想上的共性体现在“定量”,内容上的共性体现在“单位”。
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单元,是几何领域学习度量知识的起始内容。
而在上完本单元的内容后,我们会发现学生掌握的知识呈零散状,结构化程度低。
学生可以记住尺子测量的步骤,但对于度量的本质理解不清,做不到灵活地进行测量,在学习更多的长度单位之后,学生更加难以选择,遇到估测的问题也往往无从下手,这些都是量感薄弱的表现。
因此,在本单元学习之后,上好一节复习课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把分散的数学知识进行条理化和系统化,注意沟通知识间纵横联系,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进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简单地说,复习课就是要重“联”求“通”。
这节课主要围绕着“布点(罗列知识点)——连线(梳理成知识串)——织网(形成知识网络)——用网(灵活运用知识)”四部曲,让复习课的教学也可以变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教学目标】1.梳理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理清单位间的关系。
2.理解线段的概念,掌握测量线段,测量物体的方法,培养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3.借助习题整理复习,查漏补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以熟悉的“身高”入手,唤醒对长度单位的旧知。
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吗?请大家来猜一猜吧!生:我猜老师的身高是1米多。
师:具体是多少呢?(生猜)提问:现在大家都知道老师的身高了,我也想知道同学们到底有多高?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身高?生:我的身高是120厘米。
生:我的身高是1米30厘米。
(学生可能说的不规范,教师及时纠正)【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身高进行估测,并用学过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来描述老师和自己的身高,唤醒旧知。
计数单位知识点总结一、长度单位1. 英制长度单位英制长度单位是英国和美国使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英寸(inch)、英尺(foot)、码(yard)、英里(mile)等。
其中1英寸等于25.4毫米,1英尺等于12英寸,1码等于3英尺,1英里等于1760码。
在科学技术领域,一般采用毫米、厘米、米、千米等作为长度单位。
2. 公制长度单位公制长度单位是国际通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米(m)、千米(km)等。
其中1毫米等于0.1厘米,1米等于100厘米,1千米等于1000米。
公制长度单位在科学技术领域以及日常生活中都得到广泛应用,是非常实用的单位。
3. 其他长度单位除了英制长度单位和公制长度单位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特殊的长度单位,例如光年(light year)、天文单位(astronomical unit)、海里(nautical mile)等。
光年是天文学中常用的长度单位,1光年等于9.46x10^12千米,是研究星球的距离常用的单位。
二、重量单位1. 英制重量单位英制重量单位是英国和美国使用的标准重量单位,常用的重量单位有盎司(ounce)、磅(pound)、吨(ton)等。
其中1盎司等于28.35克,1磅等于16盎司,1吨等于2000磅。
在科学技术领域,一般采用克、千克、吨等作为重量单位。
2. 公制重量单位公制重量单位是国际通用的重量计量单位,常用的重量单位有克(g)、千克(kg)、吨(t)等。
其中1克等于0.001千克,1千克等于1000克,1吨等于1000千克。
公制重量单位在科学技术领域以及日常生活中都得到广泛应用,是非常实用的单位。
3. 其他重量单位除了英制重量单位和公制重量单位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特殊的重量单位,例如克拉(carat)、斤、台斤(taijin)、担(dan)等。
克拉是珠宝行业中常用的重量单位,1克拉等于0.2克,也是衡量宝石的重量的单位。
长度单位的整理复习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系统整理长度单位的知识,同时结合相关的实际应用,进一步理解、巩固这部分知识,以期达到能灵活应用的目的。
2、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整理知识的方法和意识。
提高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练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的概念。
难点: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能力。
教学过程:一、游戏感知,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大家坐正、闭眼、静下心来,想象每个单位长度有多长?我说你想:1毫米,你同时想到了什么物体。
1厘米,你同时想到了什么物体。
……我说你做: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1厘米有多长?知道了每个单位有多长,我们把故事中缺少的单位补上。
二、故事练习小蜗牛今年六岁了。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小蜗牛早早的起床去上学。
在路上,小蜗牛遇到了一棵8()高的小草。
小草上有一只3()长的小蚂蚁。
小蚂蚁问:“小蜗牛,你要去干什么呀?”“我要去上学了。
”小蜗牛一边回答一边继续向前爬。
旁边一棵15()高的大树关切的问:“可是,你爬得这么慢,什么时候才能到学校呀?”“我会尽力走快一些的。
”小蜗牛回答。
说着,便又爬起来了。
而小兔呢,他长得比蜗牛又高又大,身长有3()。
这天也来上学了。
她跑得很快,不一会儿就到了学校。
小蜗牛呢,还在后面慢慢地爬呀,爬呀,爬过了冬天,又爬过了夏天。
在第二年秋天来临的时候,小蜗牛终于到了学校,山羊老师迎接了他。
小蜗牛说:“唉!学校可真远啊!我觉得自己好像走了一百年!”山羊老师说:“小蜗牛,你家到学校不远,只有2()。
你知道吗?你整整爬了一年,你应该上二年级了。
”“啊?!我已经尽力的爬了,还是远远赶不上别人。
”小蜗牛直冒一身冷汗。
“这倒真是个难题。
总不能上学天天迟到呀!”山羊老师说。
“我有一个办法,就是我天天背小蜗牛上学。
”小兔想出了一个办法。
“从此,小兔每天上学时,总要到小蜗牛家背小蜗牛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