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桥1
- 格式:ppt
- 大小:554.50 KB
- 文档页数:13
《桥》教学设计《桥》这篇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重点是抓住那些感动人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以读为本,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来感悟课文,并创设情境,在场景的对比中理解人物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逐步深刻感受到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
感受老汉和小伙子的对话,深刻体会到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桥”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1、ppt课件2.背景音乐3.山洪灾害视频教学过程:大家已经把上节课各组的分数汇总在这里了,老师希望这节课你们有更好的表现。
{意图:对上节课的总结,激发本节课的志气}(一)谈话导入师:生活中我们见过各式各样的桥,你知道什么样的桥呢?(桥的图片板书)生:石拱桥、木桥、天桥、~~~~(预设)师:这都是我们看的见的桥,那生活中还有看不见的桥,如生命桥、心灵桥。
你知道我们学过哪一篇生命桥呢?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很好)师:请仔细观察课题,作者仅用一个字:“桥”做题目,到底想写些什么?这又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文本找到答案。
(开始引出问题,文章最后解决这个问题)师:上节课我们已经预习课文,解决了生字词,这节课我们又有什么新任务要完成呢?生:读学习目标(课件出示)(二)回顾预习,感受洪水的凶猛师:我们已经预习找出了关于描写洪水和大雨的句子,谁先来分享一下?(配乐)生1:大家请看第一自然段。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泾源县城关一小五年级语文导学案班级:姓名:编制人:日期:16、《桥》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牢记14个生字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正确读写以下词语: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祭奠、豹子、呻吟、搀扶、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老支书的人物品质。
(重难点)导学流程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总结归纳环节内容、学法、时间内容、形式、时间内容、方式、时间重点摘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初读课文扫清字词正确流利读文: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能选择自己喜爱的句段反复朗读!扫清字词障碍:大声朗读本课的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能用其中的一个词语造句:咆哮狞笑拥戴放肆呻吟势不可当(完成随堂笔记一)预时:6分钟A 、两人小对子:检查自研成果,对子间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题,并对随堂笔记进行评价。
预时2分钟B、四人互助组: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预时4分钟C、八人共同体:⑴抽签:教师给出抽签顺序,确定本组展示方案。
⑵预演:大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分配好展示任务。
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预时8分钟展示主题一:我是小小老师当一回小老师,带领大家扫清字词障碍,可采用多种形式来进行(可范读、领读、指名读、小组竞读、全班齐读等)展示主题二:我是小小诵读家正确流利地朗读自己喜爱的段落,简单地说一说自己喜爱本段的原因.(可个人读挑战读齐读)表展示三:1、结合随堂笔记二,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初读课文后,文中的老支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简单的几句话夸夸他。
预时:30分钟随堂笔记一1 、我能正确书写下面几个生字:哮肆豹搀2、我能任选一个词语造句:随堂笔记二1、本课主要讲了:。
2、我能用简短的几句话夸夸文中的老支书。
达成等级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初读课文后,文中的老支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时:5分钟当堂反馈:全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一遍。
16.《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执教者:王力山(南沙区实验小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材分析】本文选自人教课标版第十册第四组,本组课文讲述了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学习本组课文重点是抓住那些感动人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学情分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抓人物言行体会人物内心想法及品质的课文已有过接触,因此,在本文教学时,让学生抓住老汉的言行来体会他的品质应该不是难点。
但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推想老汉的内心想法却有难度,因为学生对洪水不熟悉。
因此,结合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学习本课的表达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咆哮、狞笑、拥戴、放肆、呻吟、搀扶、祭奠、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抓关键词理解句子,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老党员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句子,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课前准备】课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词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走近洪水,学习环境描写。
【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桥》.2.桥是一篇小说,全文只有五百来字,由于篇幅短小也叫小小说,它曾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到底有什么魅力获得如此佳绩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8页读读课文,去追寻这篇小小说的独特魅力。
[《桥》教学设计1]桥教学设计窦桂梅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桥》教学设计1,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2)以前我们学过的有关桥的课文,都有哪几篇?简要地说一说这几篇课文分别写的是什么内容。
(3)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又会写些什么内容呢?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测一下。
2.初读课文,验证猜测。
(1)快速读课文,看一看你刚才的想法与作者所写的内容有没有吻合或者相似之处?(2)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3)我们平时在读文章的时候,要养成一个习惯,看见题目后先想一想这篇文章可能会写些什么,如果让我来写,我会怎样写。
如果能够坚持这样做,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会提高得更快。
(4)再次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遇见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和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自己解决,也可以向学习伙伴请教。
(5)检查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情况,对存在问题予以指导。
3.细读课文,探究人物。
(1)想一想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画出描写老汉的有关语句,在旁边做上批注。
(2)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完善。
(3)组织全班交流。
你认为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桥教案,16-桥,希望对你有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
16《桥》教学设计——工山中心小学钱光华【教材简析】《桥》这篇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教学目标】1. 认识六个生字,会写十四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胸膛”、“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 领悟课文在表达上设置悬念、多用短语和多用比拟修辞方法的特点。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2.初步领悟课文多用短语表达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我们曾学习过一篇有关桥的课文,课文题目是什么?生:回答2、对,但有一个村庄,曾经也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
究竟发生了什么?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谈话来引入课题,有效地引入到课文中,这样可以把学生带入危急的情景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放声自由读课文,要求如下(课件出示要求)·注意读准生字新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按照“突遇山洪、疏导撤离、桥塌殉职、祭奠英灵”给课文分段。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讨论交流。
课件出示(1)容易读错的字“揪(jiū)”、“瞪(dâng)”“搀(chān)”生:自由读指名读(2)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胸膛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生:开火车读(3)自由合作交流分段。
同时出示课件突遇山洪(1-4)疏导撤离(5-13)桥塌殉职(14-23)祭奠英灵(24-27)。
10以内搭桥计算搭桥计算是一种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数学游戏,能够帮助孩子们学习数学,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10以内搭桥计算的游戏中,孩子们需要根据给定的条件和规则,将数字通过桥梁连接起来,形成符合条件的算式。
在游戏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搭桥计算的基本规则。
首先,我们只能使用10以内的数字,包括0。
其次,每个数字只能使用一次。
最后,桥梁的连接方式只能是横着或竖着,不能斜着连接。
搭桥计算的第一个步骤是确定搭桥的起点和终点。
起点和终点可以是任意两个数字,但是它们的和或差必须在10以内。
例如,如果起点是3,终点是7,那么桥梁连接的数字可以是3+4=7或者7-4=3。
确定起点和终点后,我们需要逐步搭建桥梁,连接其他数字。
在连接数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来确定每个数字的连接方式。
例如,如果题目要求将3和7相加得到10,并且还要求将5和2相加得到7,那么我们可以先连接3和7,并且通过桥梁连接5和2,最后再连接4即可。
在搭桥计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要根据给定的条件尽可能地搭建出合适的桥梁,使得每个数字都能够被连接上。
其次,我们要遵循数字只能使用一次的规则,确保每个数字只能被搭桥一次。
最后,我们需要仔细地进行计算,确保每个算式都是正确的。
搭桥计算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还可以让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思考并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他们还能够通过搭桥计算来巩固和提高他们的加减法运算能力。
除了加减法之外,搭桥计算还可以扩展到其他的数学内容上。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搭桥计算来学习乘除法运算,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掌握乘法表和除法口诀。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搭桥计算来进行分数、小数等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孩子们的数学综合素质。
总之,搭桥计算是一种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数学游戏。
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可以在玩耍中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桥》教学设计广东省云浮市第一小学陈亮星教学背景: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教学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关键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并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下册第16课《桥》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的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体会课文中的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
教材分析:《桥》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感情朗读法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情景导入渲染气氛1.课件导入:视频播放洪水肆虐的场面。
洪水狂笑而来,它们好像与人们为敌一样,发疯地冲向村庄和田野,村庄和田野瞬间成了汪洋。
然而,又有一群钢铁战士出现在无助的灾民面前,为他们浇灌无私的爱心……2.师:同学们,你们看完这个短片你的脑海里浮现了那些画面?你想说一些什么?3.师:同学们,“洪水无情,人间有爱”。
曾经有一座桥托起了人们重生的希望,今天我们走进一段关于抗洪抢险的英雄故事,课文中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板书课题:桥)桥虽窄,却是村子通往外面世界的一条重要的通道,究竟村民经历了什么灾难呢?4.学生们默读后交流。
5.师:是啊!这是一场百年洪灾,故事中的主人公——老汉,让我们无比崇敬!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他无私无畏的壮举吧!(板书:老汉)二、品味词句体会危情1、(学习1—6自然段)课件视频:洪水如猛兽般席卷了整个村庄,农田被淹没了,房舍被冲毁了,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地逼近。
感受伟大的生命之桥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6、《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
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这样安排结构,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教学目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继续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设计理念:《桥》一课语言通俗,但蕴涵于字里行间的感情深沉而挚烈。
根据教材特点,本案设计了“在速读中整体感知,在品读中感悟感动”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体味人物内心情感,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并以此点燃学生情感,引发真情,促进学生主动探求,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录像,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视频(98抗洪)师:刚才在观看的时候,我注意到许多同学都惊呆了。
有的同学,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张得圆圆的。
说说都看到了什么?生:洪水生:无情的洪水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生:解放军正在抗洪抢险生:解放军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钢铁长城……师:许多英雄在与洪水的搏斗中,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也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6课,桥。
再来认识一位英雄,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老汉。
来,看老师板书:16、桥,一起读。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生:为什么用桥做题目?(师评:这个问题问得好,很有价值。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一)[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知识。
(55分)得分1.读拼音,写词语。
(8分)qián hòu gù xiāng gāo xìng zài jiànfēn kāi nà lǐ jié rì kàn zhe2.用“√”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勇敢yǒng gǎn( ) yǔn gǎn( ) 乱跳làn tiào( ) luàn tiào( )粽子zhòng zi( ) zòng zi( )拿去ná qù( ) lá qù( )3.给下面的生词分类。
(7分)晚成分真床光前前鼻音的字: .后鼻音的字: .4.照样子,用“”把下面词语中读轻声的字画出来。
(4分)例:胆子鼻子妈妈哥哥故事月亮时候晚上招呼5.比一比,再组词。
(5分)午( ) 千( ) 思( ) 叶( ) 真( )牛( ) 十( ) 田( ) 什( ) 直( )6.按照笔顺规则给下面的生字分类。
(3分)回床为因成立国我书(1)先外后内再封口:(回)( )( )。
(2)点在字的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写点:(床)( )( )。
(3)点在字的右上方,后写点:(成)( )( )。
7、连一连。
(3分)眉毛鼻子嘴巴手臂肚子小腿8.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连一连。
(3分)十分抬头勇敢难过举头本来高兴丑陋原来非常美丽懦弱9.照例子,写词语。
(4分)(1)例:摇啊摇啊。
呀。
(2)例:转来转去来去来去来去(3)例:美滋滋、、。
10.把下面的词语连成一句通顺的话。
(4分)(1)○1桥○2有○3天上○4美丽的○5一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包的○2粽子○3外婆○4好吃○5十分。
《桥》一课的评课稿《桥》一课的评课稿(精选9篇)《桥》一课的评课稿14月17号,在陆老师的组织下,有幸连听了由我们新教师中两位优秀的同仁叶芙芳老师和陈凤妩老师分别执教的《桥》、《四个太阳》。
两位老师,一个是执教5年级,一个执教一年级,高低年级的课堂集中呈现,两位老师的风格也是迥然不同,却都让我们大开眼界,学有收获。
这里我想着重来谈谈听了叶芙芳老师执教的《桥》后的一些个人的学习体会。
叶老师的这整堂课的构思非常的完整、巧妙。
虽然是新教师,课堂上展现出来的却是她成熟、老练的一面,完全不见生涩,令人佩服,基本上课堂处理的无可挑剔,亮点多多,显示出教师对教材、课堂与学生的良好把握。
一渲染情境,以情促情《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叶老师的课堂上,始终不忘带动学生的情感,非常注重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比如正式导课之前,叶老师就播放了一段关于山洪灾害的录象,这真实可怕的山洪镜头马上把学生,甚至听课的老师都拉入了这种氛围中。
同时叶老师让学生在滋生情感之后给他们充分表达的机会,谈谈自己的感受,非常巧妙的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营造了一种与课文相吻合的紧张气氛,奠定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基调。
再如叶老师在后来教学中,两次运用音乐渲染,这音乐选的也十分巧妙,不是普通的背景音乐,一是山洪爆发时的声音,二是温柔凄婉的配乐,适时出示,恰当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烘托氛围,让学生很快进入音乐中的情境,读有味,说有情。
二对话文本,以情育情本堂课的又一大亮点,就是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叶老师把阅读教学看成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以读为本,于读中感悟,读中入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比如在交流描写洪水的句子这个环节中,叶老师请学生划出句子后指名交流后谈对洪水的感受,学生说是“凶猛的,危急人民生命安全的”接下来叶老师就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接触这些文字,在练读中体会洪水的凶猛,并通过个别展示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交流读,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读中一次又一次的接触文本。
产品编码产品名称规格品牌实际单价图片002724制动调整臂 后左WG9100340056重汽亲人66002734制动调整臂 后右WG9100340057重汽亲人66002851制动凸轮轴支架199014340041重汽亲人26.4003546橡胶支座 金王子08款 4孔AZ9725520278重汽亲人362003603推力杆总成 下直AZ9631523175重汽亲人247005694轮边O型圈 大269x5.89012340029秦燕 1.84006547圆柱销Q5210820重汽亲人0.46007148圆锥滚子轴承32222(轮毂轴承)WG9981032222重汽亲人140007171支销199000340064重汽亲人 6.1 007773复合衬套WG9100340017重汽亲人 3.3007837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350212X2/C9(贯通轴轴承)WG9231326212重汽亲人69008812回位弹簧WG9100340012重汽亲人 5.33009967后制动毂 豪沃09款WG9231342006重汽亲人555010090V型推力杆总成AZ9725529272重汽亲人695 010926衬套挡圈AZ9231320222新金发0.8010927差速器行星齿轮垫片AZ9231320153新金发0.8010928轴间差速器行星齿轮垫片AZ9231320224新金发0.8010932衬套挡圈AZ9231320160新金发0.8011008差速器行星齿轮衬套 08提升款轴间 Φ30十字轴AZ9231320221玉环华洛 5.8011009差速器行星齿轮衬套 08款AZ9231320159玉环华洛 5.8012050差速器十字轴 轴间 AC16WG9981320139群皓齿轮79012055轮边太阳轮 19齿AC16民用桥WG9981340071重汽亲人37.5012078内齿圈支架 AC16Z=56WG9981340020重汽亲人120012079内齿圈 AC16Z=56WG9981340051重汽亲人168012081轮边总成 AC16桥AZ9981340370-1重汽亲人806012141过桥箱AZ9981320101重汽亲人596 012142输入轴 AC16桥AZ9981320105重汽亲人444012145过桥箱盖WG9981320102重汽亲人307 012148调整垫片WG9981320141重汽亲人 3.6 012149调整垫片WG9981320182重汽亲人 1.36012151圆锥滚子轴承32315B(主减轴承)WG998132315B重汽亲人93.4012196圆锥滚子轴承32313WG9981032313重汽亲人74012197圆锥滚子轴承33115/YA6(轴间差速器轴承)WG9981033115重汽亲人49.1012198输入法兰总成 XSφ180AZ9981320110重汽亲人108.2012213自锁螺母 M55WG9981320106重汽亲人9 012214锁片WG9981320121重汽亲人 2.86 012505气缸总成WG9981320076重汽亲人34.9012515调整螺母(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WG9981320041重汽亲人16.4012516轮边行星轮垫片WG9981340053 2.2 012525定位销WG9981320181重汽亲人 3.4012531轮边行星轮 18齿AC16民用桥WG9981340052里华齿轮22.8。
深入挖掘文本,让读与写有机结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6课《桥》(第二课时),单元主题是:“心灵深处的感动”。
《桥》这篇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在“心灵深处的感动”单元主题的引领下,本课将在教学中带两篇文章:《主题阅读》中的《生死抉择》、2、《回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设计理念: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上,而要注重发挥语言的感染力,本课教学努力让学生敞开心扉,感受语言体味语言,使学生在浸润文本语言的基础上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实现内心的共鸣。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情感铺垫:1.(大屏展:感动中国图片,伴音乐教师深情诉说:)同学们,我们这单元学习的主题是:心灵深处的感动。
伴着这熟悉的音乐和图片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这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节目,这档节目是以评选出当年最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每年都有一些人感动着所有的中国人,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无数的心灵就这样久久被感动,下面我们通过一首小诗来分享感动的力量:感动,是心灵深处出的共鸣,感动,是催人泪下的情感释放,感动,是刻骨铭心的永恒记忆。
感动,更是溢满眼窝的泪,感动,是泪中的微笑,感动,是微笑后的幸福。
感动,是用爱作花蕊,感动,是用情做花瓣。
感动,更是用泪去浸润生命,润物无声....2指名读、齐读体会单元主题和内涵。
【设计意图:由单元小诗入课,可以上学生进而感受单元主题的内涵,分层次有序的朗读,让学生读得投入,让老师听得专注,我认为在这一环节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本课、温馨、感人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