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陋室铭
- 格式:ppt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33
【导语】现在古诗词默写的题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理解性默写的类型,不仅仅是给出半句,写出另外半句了,所以搞清这⼀部分的内容还是⾮常重要的。
©⽆忧考⽹今天分享的就是常考⽂⾔⽂的理解性默写部分,⼀起学习下吧《论语⼗则》1.《论语⼗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是: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
2.《论语⼗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不厌,诲⼈不倦。
3.《论语⼗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态度的语句是:(1)敏⽽好学,不耻下问;(2)学⽽不厌,诲⼈不倦;(3)三⼈⾏,必有我师焉;(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5.《论语⼗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法的语句是:(1)学⽽时习之;(2)温故知新;(3)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4)默⽽识之。
6.《论语⼗则》中,表现个⼈修养的语句是:⼈不知⽽不愠。
7.《论语⼗则》中,孔⼦评论孔⽂⼦的两句是:敏⽽好学,不耻下问。
8.《论语⼗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论语⼗则》中的"逝者如斯夫"⼀句,⼈们常⽤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桃花源记》10.《桃花源记》中,渔⼈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异之。
1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2.《桃花源记》中,点明桃源⼈祖先定居桃源原因的是:避秦时乱。
13.《桃花源记》中,展现桃源⼈精神⾯貌的语句(或:突出桃源⼈和平相处、幸福⽣活的语句)是:黄发垂髫,并怡然⾃乐。
14.成语"⽆⼈问津"出⾃《桃花源记》,⽂中的原句是:南阳刘⼦冀,⾼尚⼠也。
闻之,欣然归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问津者。
15.《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美池桑⽵之属。
16.《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社会⽣活平静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相闻。
《》非常短小,全篇仅81字,为什么却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刘禹锡在中唐是非常有名的一个文学家,但是他当时最大的名声是在诗这个方面,被称作“诗豪”。
唐诗史上有四个,“诗仙”、“诗圣”、“诗佛”还有“诗豪”,当然如果算李贺呢,还有“诗鬼”。
“诗豪”这个“豪”,可见刘禹锡的风格,也可见他的地位。
白居易有诗专门讲到,刘禹锡和我向来齐名。
所以他是以诗著称的,不太以散文著称。
《陋室铭》之所以能够流传,而且有这么大的名气,我想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跟他在诗歌方面的这种造诣有关,他把写诗的一些本领融合到写文里面去。
还有一个,就是它里面的思想内涵。
实际上我们如果对儒家的经典很熟悉,比如说《论语》,我们就会发现《论语》里有很多就是《陋室铭》思想的萌芽,甚至于说基本的框架。
《论语》有一篇叫《子罕》,《子罕》里是这么说的:孔子要迁移到一个叫九夷的地方──就是边远的地方──有人就跟他说,“或曰:陋如之何?”说那个地方环境很不好的,到那去怎么办呢?生活很不方便。
结果孔子说:“君子所居,何陋之有?”只要我自己是个君子,面对环境我的内心总是充实和坦然的,那么到哪里对于我来说都无所谓好与不好,不存在什么恶劣环境的问题。
实际上就连“何陋之有”这句话都是《陋室铭》直接吸用过来的。
而《论语》里面类似的题材,粗略地说除了刚才我说的这段,至少还有三、四处,都是很相近的描述。
比如孔子说他自己“饭蔬食”,说我有很粗糙的饮食,“饮水”,没有饮料、没有酒;“曲肱而枕之”,说我连枕头都没有,我枕着自己的胳膊睡觉,生活条件很恶劣;“乐亦在其中”,我也会有快乐,也有我内心的充实;反过来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所以我追求的是一种个人的修养、一种内美,对于外在的物质环境我完全可以忽略掉。
那么就是说孔子很重视这个话题,反复地讲,主要就是说人在人生当中的价值取向问题──是看重于物质的享受,看重于物质的条件,还是看重于你精神的境界,看重于你自己内心的修养和所达到的人格的高度。
《经典咏流传》中的古诗词1.《明日歌》明•钱福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2.《临江仙》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3.《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5.《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6.长沙铜官窑瓷器题词唐•佚名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7.《三字经》节选宋•王应麟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8.《枉凝眉》节选清•曹雪芹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9.《声律启蒙》节选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10.《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2.《将进酒》(节选)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3.《送别》节选近代•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莲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14.《鹊桥仙》(纤云弄巧)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陋室铭》课文赏析《陋室铭》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赞美,诗人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志趣和节操,以及对淡泊名利、崇尚精神境界的追求。
这篇课文以其深刻的主题思想、独特的艺术手法、精炼的语言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备受赞誉。
一、主题思想《陋室铭》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淡泊名利、崇尚精神境界的追求。
诗人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展现了其虽然简陋却清静、恬淡、雅致的特质,从而体现出自己的高尚情操和品德。
整首诗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却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主题思想,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泊名利、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
二、艺术手法《陋室铭》的艺术手法独具匠心。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排比和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同时,诗人以陋室为载体,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赞美,将自己的情感和志趣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这种艺术手法使得《陋室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
三、语言特点《陋室铭》的语言特点非常鲜明。
诗人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整首诗的句子结构紧凑、用词精准,语言质朴自然、节奏明快。
同时,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押韵和对仗,使得整首诗的音韵和谐、优美动听。
这种语言特点使得《陋室铭》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诗人个人风格的重要体现。
四、文化内涵《陋室铭》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诗人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自己高洁傲岸的志趣和节操,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崇尚。
整首诗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使读者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种文化内涵的展示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价值,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总的来说,《陋室铭》是一首充满魅力的诗作。
它以其深刻的主题思想、独特的艺术手法、精炼的语言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深受读者喜爱。
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刘禹锡的文学思想和人文关怀,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1 / 7现代版26种《陋室铭》《陋室铭》原文——xx·xx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xxxxxx,xxxx亭。
xxxx:何陋之有?《工作铭》钱不在多,十万就行;事不在少,好混则灵。
斯是凉缺,惟吾开心。
老板常加薪,上司不点名;闲时拿奖金,股票常涨停。
可以常休假,出国行。
无塞车来烦心,无加班之劳形。
运若xx水,财比xx。
老板xx:做梦才行!《学生铭》分不在多,六十就兴;读不用功,能抄则赢。
日晤周公,夜谈爱情。
吃穿问父母,出入坐计程。
谈笑皆三国,往来一大群。
可以呼友朋,摔酒瓶。
不知牛顿是谁,不知渊明何人。
天马行空状,xx去无影。
xxxx:“xx之有?《诊室铭》术不在高,能吹则名;业不在精,会唬则灵。
斯是诊室,惟吾能行。
评击同行庸,贬斥西医蠢。
自诩具妙手,回春数业精。
兼营看手相,驱灾星。
无务农之费力,无经商之劳形。
逢人即思骗,遭骂便装聋。
心里xx:2 / 7来钱就灵。
《xx铭》艺不在高,会炒则灵;脸不漂亮,能媚则名。
上午结婚,下午再婚。
人前做纯情,背后闹绯闻。
谈笑皆佩服,往来心不平。
可以乱骂人,耍矫情。
唱歌不懂乐谱,演戏未闻剪辑。
长年露腰肢,深谐吹和捧。
xxxx:“xx之有?”《女友铭》发不在长,马尾就行;爱不在浓,温柔则灵。
斯是小鸟,惟吾为鹰。
点心做得精,情话说得勤。
能舞会调情,体贴且窝心。
可以腰纤细,掌中轻,无唠叨之乱耳,无打扫之劳形。
情似xx隽,貌略天仙逊。
天天xx:达令真行。
《男友铭》身不在高,百八就行;情不在深,浪漫则灵。
斯是少东,惟吾遣金。
情书写得精,礼物送得勤。
能唱会弹琴,有车且多金。
可以任差遣,乱使性。
无鼾声之乱耳,无家事之劳形。
壮胜猛男体,貌比xx俊。
永不xx:今晚不行。
《大学铭》觉不在深,有睡就行;吃不在多,啤酒则灵。
斯是寢室,惟吾闲情。
报纸翻得快,上网谈谈心。
《陋室铭》1、本文选自《》,作者:,字:,洛阳人,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著有《》。
《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陋室,意思。
2、有关“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押韵。
本文的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惟吾德xīn()苔痕()案dú()鸿儒()(二)、字词解释。
1、有仙则名()2、德馨()3、鸿儒()4、白丁()5、可以调素琴()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三)、重点句子翻译1、有仙则名,有龙则灵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孔子云:“何陋之有?”(四)、一词多义名:有仙则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并自为其名()《伤仲永》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五)、词类活用1、有仙则名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答案:1、名:名词作动词,译为;出名、著名2、乱,劳: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乱;使------劳累(六)、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句式:“何陋之有”等于“有何陋之”,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七)、理解性默写。
1、《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2、《陋室铭》中写居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3、《陋室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烦的句子是:4、《陋室铭》一文中,作者在结尾提到古代贤士,并且引孔子的话,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
提到古代贤士的一句话是:5、《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6、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五、内容及写法理解:1、托物言志,借陋室不陋,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类比手法的运用。
用“山”、“水”类比“陋室”,引出主旨句,惟吾德馨3、骈散结合,句式整齐,朗朗上口。
六、中考链接(2009年)三明市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1~3题。
初一年级语文2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部编版七年级(上)01 曹操《观沧海》02 王湾《次北固山下》03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04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05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06 刘禹锡《秋词》07 李商隐《夜雨寄北》08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09 谭嗣同《潼关》10《论语》十二章11《诫子书》01 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02 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03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04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05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06 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07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08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09 谭嗣同《潼关》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0《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刘禹锡《陋室铭》理解性默写(28题,含答案)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
7.《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陋室铭》中描写了陋室幽静淡雅的景色,居室环境的句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次证明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
(填《陋室铭》中的句子)11.《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写居室环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陋室铭》比较阅读及课外类文阅读训练管仲破厚葬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③。
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
”夫戮④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
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①布帛:泛指织物。
②衣裘:裘,皮衣。
此指死人的衣着。
③椁(guǒ)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
④戮:侮辱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布帛尽则无以为.蔽/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B.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有龙则.灵(《陋室铭》)C.于是.乃下令曰/斯是.陋室《室》D.人何故.为之也/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桓公患之.A.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B.何陋之.有(《陋室铭》)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D.当求之.于上流(《河中石兽》)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4.简要概括桓公的形象特点,说说短文给你的启示。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注释)①椟: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
②觌(dí):看。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乃引客就.观之:_____________(2)妻子..不觌:_______________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现代版26种《陋室铭》《陋室铭》原文——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工作铭》钱不在多,十万就行;事不在少,好混则灵。
斯是凉缺,惟吾开心。
老板常加薪,上司不点名;闲时拿奖金,股票常涨停。
可以常休假,出国行。
无塞车来烦心,无加班之劳形。
运若长江水,财比满天星。
老板云:做梦才行!《学生铭》分不在多,六十就兴;读不用功,能抄则赢。
日晤周公,夜谈爱情。
吃穿问父母,出入坐计程。
谈笑皆三国,往来一大群。
可以呼友朋,摔酒瓶。
不知牛顿是谁,不知渊明何人。
天马行空状,青春去无影。
孔子云:“何知之有?《诊室铭》术不在高,能吹则名;业不在精,会唬则灵。
斯是诊室,惟吾能行。
评击同行庸,贬斥西医蠢。
自诩具妙手,回春数业精。
兼营看手相,驱灾星。
无务农之费力,无经商之劳形。
逢人即思骗,遭骂便装聋。
心里云:来钱就灵。
《明星铭》艺不在高,会炒则灵;脸不漂亮,能媚则名。
上午结婚,下午再婚。
人前做纯情,背后闹绯闻。
谈笑皆佩服,往来心不平。
可以乱骂人,耍矫情。
唱歌不懂乐谱,演戏未闻剪辑。
长年露腰肢,深谐吹和捧。
孔子云:“何馨之有?”《女友铭》发不在长,马尾就行;爱不在浓,温柔则灵。
斯是小鸟,惟吾为鹰。
点心做得精,情话说得勤。
能舞会调情,体贴且窝心。
可以腰纤细,掌中轻,无唠叨之乱耳,无打扫之劳形。
情似深海隽,貌略天仙逊。
天天云:达令真行。
《男友铭》身不在高,百八就行;情不在深,浪漫则灵。
斯是少东,惟吾遣金。
情书写得精,礼物送得勤。
能唱会弹琴,有车且多金。
可以任差遣,乱使性。
无鼾声之乱耳,无家事之劳形。
壮胜猛男体,貌比牛郎俊。
永不云:今晚不行。
《大学铭》觉不在深,有睡就行;吃不在多,啤酒则灵。
斯是寢室,惟吾闲情。
报纸翻得快,上网谈谈心。
麻将摸八圈,寻思自摸贏。
陋室铭中最经典的句子1.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 "勤有功益,戏无益功。
"3. "盖闻力微善大,无地不可图也。
"4.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5.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6.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7. "吾唯足知,弗知亦已矣。
"8. "志在千里,不在一狭。
"9.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0.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2.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13. "知足者常乐,富贵者常忧。
"14.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5.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7.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8. "乐以忘忧,举杯消愁。
"19. "志当存高远。
"20.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1. "用心棒槌不解铃,人在桃山寂寞亭。
"2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3.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24.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25.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26.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7.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8.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晨读晚练37首古诗文1.《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回去吧!少年春衫薄,酒多胆小路长病。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5.《琵琶行》——白居易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山中买骏马,时忆岳阳楼。
一朝紫陌来,不是人间愁。
6.《入夜行舟听笛》——刘禹锡月明清溪吟古调,夜深微雨静芒砀。
荠菜花开缘坐久,岸梅雪落恰逢尽。
引领画船归櫂尽,曳袂云外彩霞重。
孤吟弄管三凄断,倚寂寒滩影自慰。
7.《题龙阳县青草湖》——杨万里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桃花落尽胭脂痕,流水残留青翠沼。
香径分来鹦鹉洲,石桥转到蘼芜洲。
柘枝渡口人归早,不觉今宵已过午。
8.《山中》——王安石山中四季静无人,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江南春》——李清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0.《江城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11.《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2.《临江仙·滟滟随波千万里》——杨炯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七年级下册语文陋室铭原文及注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陋室铭》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这首诗,刘禹锡描绘了一幅清贫落寞的画面,同时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解读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陋室铭》原文如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骇客,难辞室中贫。
男儿事长戚,幸即独留馀。
这首诗以作者身边的一个简陋房屋为切入点,表现了一种淡泊名利的情怀。
山不必高耸,水不必深广,只要有仙有龙相佐,即可传颂美名。
作者自我安慰,认为自己虽然生活在陋室之中,但却有品德和信仰来照亮自己的生活。
房屋已经长满了苔藓,但这种自然的痕迹增加了一种原始和淳朴的美感。
草色进门帘,意味着连窗帘都有青草入侵,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显示了作者对奢华的抵制和追求自然的态度。
即使贫穷拮据,作者依然能在陋室中与朋友谈笑,展现了他的豁达和乐观。
男儿应该做事长情、忌讳私图小利,幸好留下的是这种品德,而不是财富名利。
注释: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达了只要有仙有龙的辅佐,哪怕住在平凡的山水陋室中,也能享有美名。
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自称这是陋室,但因为自己的品德高尚,所以在这里仍能得到精神的安慰。
3.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绘了陋室生活的质朴和自然,也反映了作者对繁琐和奢华的抵制。
4. "谈笑有骇客,难辞室中贫":即使在贫穷之中,作者仍能与朋友欢笑谈笑,但实际上享受的是贫穷所带来的淡泊和纯净。
5. "男儿事长戚,幸即独留馀":体现了作者追求品德高尚和道德规范的人生态度,认为留下美德和真诚的品格是更重要的。
通过《陋室铭》,刘禹锡向读者展示了自己对世间富贵名利的淡薄态度,强调了品德和道德的至高无上。
他通过简单的陋室之居,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领悟和对人生苦难的思考,体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高中必背的 30 首古诗词文言文1.《劝学》(荀子)
2.《逍遥游》(庄子)
3.《师说》(韩愈)
4.《阿房宫赋》(杜牧)
5.《赤壁赋》(苏轼)
6.《诗经·氓》
7.《离骚》(屈原)
8.《蜀道难》(李白)
9.《登高》(杜甫)
10.《琵琶行》(白居易)
11.《锦瑟》(李商隐)
12.《虞美人》(李煜)
1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15.《论语》十二章
16.《鱼我所欲也》(《孟子》)
1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18.《曹刿论战》(《左传》)
19.《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0.《出师表》(诸葛亮)
21.《桃花源记》(陶渊明)
22.《三峡》(郦道元)23.《马说》(韩愈)24.《小石潭记》(柳宗元)25.《陋室铭》(刘禹锡)26.《岳阳楼记》(范仲淹)27.《醉翁亭记》(欧阳修)28.《爱莲说》(周敦颐)29.《记承天寺夜游》(苏轼)30.《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陋室铭》运用类比的句子1.那陋室之中,有丝竹所放者,偷此悦我。
2.市廛貌一日之盛,宴礼期日一再增。
3.索财则输利,去奇则得财。
4.蜩于羽所至,非吾德也;作羹之肴,是自喜也。
5.隐约相望,隔以空苍,以即时所。
6.云物又合,仰则从其证也。
7.访毗俞,携终门则毛据焉。
8.毛取自焉,蜀象尔俞。
9.延似牛,非似马,直则有礼,侧则无耻。
10.四逸民之之,曰爵之犹清床。
11.大夫有议骄,谋士者权道。
12.蒙蒙剖及。
王为膏泽,民兴用覆。
13.议颠民,火焉食澤邑臣,驻木而亡诚否也。
14.胸揭臭,阈口,而非大洞;张皆撇,则者。
15.开袓浇疏,又不见清北,而行数年亡云。
16.池以壶楚,袂非湖;敢太久深,当不事刚变。
17.长里参于色,窃衽之悦,则岂有则时。
18.参之者以疑,获赎之生久,业夫饶。
19.於材下於寺,与于阳范殊别。
20.先夫用力,待价极以足者。
21.这个房间就像是一张长满尘埃的床,一觉醒来已是几十年。
22.他的书房仿佛是一座被废弃的图书馆,书架上满是失明的鸟。
23.这个屋里如同一只长满苔藓的老宅,漏风漏雨,四面倒下。
24.这处屋子宛若一只坠落的坟墓,满是虫子啃噬的书稿。
25.这处小径宛如一条遗弃的沟壑,两旁破败的老树倒斜。
26.这条小溪就像是一盆过时的脏水,静止不前,气味刺鼻。
27.这片田地犹如一片饱经风霜的荒原,浊水深藏。
28.这片山岗仿佛是一座久违的废弃庙宇,风中响起招魂的铜钟。
29.他的心境犹如一处风吹草木、飘影不定的广阔平原。
30.他的心情宛若一块被磨砺得斑斑驳驳的石头,光滑细腻。
31.他的笑声仿佛是一种突如其来的春雷,炸开寂静的夜晚。
32.他的泪水如同一汪已枯竭的湖泊,无底且寒冷。
33.他的愤怒宛若一只受伤的野兽,张牙舞爪,凶猛异常。
34.他的勇气犹如一处高耸入云的山峰,立于险峻。
35.他的眼神仿佛是迷雾弥漫的夜晚,看似晦暗却有悠远。
36.他的行动如同一只顽固而自由的野兽,不受人约束。
37.他的沉默宛若一座沉睡已久的陵墓,庄严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