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代数、统计、可能性例题精讲 -人教新课标(2014秋)
- 格式:doc
- 大小:120.00 KB
- 文档页数:5
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试题答案及解析1.沿一条路的一侧每隔5米栽一棵树,一共栽了12棵(两端都有),这条路长米.【答案】55【解析】植树问题中,两端都要栽时,间隔数=植树棵数﹣1,由此求出间隔数,再乘5即可解答.解:(12﹣1)×5=11×5=55(米)答:这条小路长55米.故答案为:55.【点评】考查了植树问题中两端都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的计算应用.2.按规律填空。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22222222212345679×45=() 12345679×63=()。
【答案】444444444 777777777【解析】12345679×45=12345679×9×4=44444444412345679×63=12345679×9×7=7777777773.减数=(),除数=()。
【答案】被减数-差被除数÷商【解析】略4. 12与15的积,减去540除以9的商,差是多少?【答案】12×15-540÷9=180-60=120【解析】“12与15的积”列式“12×15”,“540除以9的商”列式“540÷9”,求两者的差,列式为“12×15-540÷9”。
5.用33与27的差去除它们的和,商是多少?【答案】(33+27)÷(33-27)=60÷6=10【解析】“33与27的差”列式为“33-27”,“它们的和”列式为“33+27”,“去除”的意思是后者“和”是被除数,前者“差”是除数。
6.已知200÷40=5(200×4)÷(40×□)=5 (200÷2)÷(40÷□)=5【答案】4,2。
四年级上册数与代数复习题篇一: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试题(数与代数)数与代数〔附答案〕一、填空1、从右边个位数起,第五位是〔〕位,计数单位是〔〕;第九位是〔〕位,计数单位是〔〕2、一个数由5个千万、6个百万、2个十万和8个千组成,这个数写作〔〕,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万3、最高位是千万位的数是一个〔〕位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数是〔〕,最小的一个数是〔〕。
4、读写下面各数40590060800403 60800403060500902 8000008 70605040八十万七千二百五亿零三十万零二十 5、按要求写数1、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2、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4008000000=384999≈ 3780000000=4997800≈ 178430000 =10959896≈ 二、判断1、一个七位数,最高位上的计数单位是百万位。
〔2、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这个数与原数相比,大小改变了。
〔3、84986≈85万〔4、和99999相邻的两个数是100000和100001〔5、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6、450÷50=〔450÷10〕÷〔50÷10〕〔7、125×81=125×80+1 〔8、23×48+23=23×〔48+23〕〔9、975-〔175+200〕=975-175+200=800+200=1000 〔10、1000-897=1000-900+3 ( 三、选择1、读50800340这个数时〔〕A、只读一个零B、只读两个零C、读出三个零 2、470×560的积是47×56的积的〔〕倍A、10 B、100C、1000 3、下面读出一个零的数是〔〕A、500500 B、50005000C、5005000 4、下面算式正确的选项是〔〕 A、〔8+40〕×125=8×125+40×125 B、879—172+28=879—〔172+28〕 C、85×13+85=85×〔13+85〕 5、下面与24×25计算结果不相同的是〔〕A、20×25+4×25B、20×4×25C、6×4×25四、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1、32×25×1252、89×1013、78×99〕〕〕〕〕〕〕 ) 〕〕4、592—147—535、173×78+22×1736、〔125+4〕×87、104×258、49×99+499、129×64—129+37×12910、2400÷2511、147+444+353+156 12、960÷24÷4五、竖式计算702÷78 624÷131456÷28 9108÷18698×78 408×25 350×40320×47六、脱式计算234÷(51—48)×325×37+256÷16 234÷[(51—48)×3]1872÷(14+22)÷13 736—36×20÷4〔736—36×20〕÷4七、估算148×39≈ 597×31≈132×69≈ 606÷28≈286÷39≈数与代数〔附答案〕一、填空1、从右边个位数起,第五位是〔万〕位,计数单位是〔万〕;第九位是〔亿〕位,计数单位是〔亿〕2、一个数由5个千万、6个百万、2个十万和8个千组成,这个数写作〔56208000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5621〕万3、最高位是千万位的数是一个〔8 〕位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数是〔99999999 〕,最小的一个数是〔 10000000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数与代数(二)一、选择题1.457÷15=30……7,所以4570÷150=()。
A.30......7B.300......7C.30......70D.300 (70)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大是()。
A.四位数B.五位数C.六位数D.七位数3.计算9□7×13,下面得数正确的是()。
A.13961B.12571C.12572D.12477 4.已知B×C=350,如果B乘2,C除以5,则积是()。
A.3500B.140C.875D.355.5□6÷55的商是两位数,□里有几()种填法。
A.3B.4C.5D.66.A÷B=12……5,则10A÷10B的余数是()。
A.5B.50C.100D.500二、填空题7.根据A×B=160填空。
A×2B=( )3A×B=( )A×(B÷____)=80(A÷4)×B=( )2A×3B=( )(A÷4)×(B×4)=( )(A÷4)×(B÷2)=( )8.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700÷35=(700○□)÷(35÷5)600÷20=(600÷4)÷(20○□)140÷35=(140○□)÷(35×6)550÷25=(550×8)÷(25○□)9.被除数乘4,除数除以2,商要( )。
10.算式127÷25=5……2,所以12700÷2500=5……( )。
11.要使□25÷52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
12.□÷28=7……△,△最大是( ),这时□=( )。
本单元主要结合练习题来复习本册所学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有效利用习题的代表性和针对性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复习时,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培养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面回顾、梳理、总结本学期所学内容,理清脉络、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1.在巩固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和数据分析观念,提高运算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逐步掌握复习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1.数的概念,具体体现为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及多位数的改写等。
2.笔算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的变化规律。
3.理解图形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这些几何概念的本质。
4.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建立初步的数据分析概念。
【难点】利用因数和积的关系进行计算;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竖式简算时,横式余数忘补0。
1.先利用数位顺序表,复习数位、数级、计数单位、十进制记数法等有关知识,抓对比,区分数位和计数单位。
2.读数、写数一起复习。
写出来的大数一定要求学生分级。
采取读、写互查的方法。
3.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一起复习,便于区别两者的不同。
4.本单元概念比较多,教师一定要进行适当的系统整理,使学生明确每个图形的概念,弄清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学会用数学化的语言来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
5.画角或量角时,为了减少和避免学生把里、外圈的度数弄混,教师可要求学生先判断角的类型,最好把类型写出来,然后再画角或量角。
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试题答案及解析1.直接写出得数。
70×13= 250×4= 0÷280= 100÷20=32×30= 480÷16= 1000÷20= 11×50=【答案】910 1000 0 5960 30 50 550【解析】略2.在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减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先在纸上画一画,再解答)【答案】20-15=5(厘米)15×5=75(平方厘米)答:剩余部分的面积是75平方厘米。
【解析】根据题意,此题可先画图,根据图更容易解决问题。
根据右图可知,剪下最大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原长方形的宽,所以剩下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20-15=5厘米。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15×5=75平方厘米。
3.故事书每本8元,童话书每本12元,图书室买来这两种书各36本,一共用了多少钱?【答案】(12+8)×36 或 12×36+8×36=20×36 =432+288= 720(元) =720(元)答:一共用了720元钱。
【解析】根据题意,此题解决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先求一本故事书和一本童话书一共的钱数,再求36本一共花的钱数。
方法二:先分别求出36本故事书的钱数和36本童话书的钱数,再把两种书的钱数加在一起,即两种书一共用的钱数。
4.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
【答案】四则运算【解析】略5.两个数相除,商是5,余数是2,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5后,商是(),余数是()。
【答案】5,10。
【解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5后,商不变,仍是5,而余数要同时乘5,几:2×5=10。
6.两数相乘,积是60,如果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除以6,那么积是多少?【答案】50.【解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会随之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得到答案.解: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两数相乘,积是60,如果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除以6,那么积是60×5÷6=50;答:积是5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7.王师傅8小时生产640个零件,李师傅4小时生产520个零件.王师傅平均每小时比李师傅少生产零件多少个?【答案】50个【解析】要求王师傅平均每小时比李师傅少生产零件多少个,应先分别求出他们二人每小时生产零件的个数,根据题意,李师傅每小时生产520÷4=130(个),王师傅每小时生产640÷8=80(个),然后相减,解决问题.解:520÷4﹣640÷8=130﹣80,=50(个);答:王师傅平均每小时比李师傅少生产零件50个.【点评】分别求出二人每小时生产零件的个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一个长方形草坪的面积是420平方米,长是30米.如果宽不变,将长增加到90米后,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案】1260平方米【解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面积,如果宽不变,将长增加到90米后,就相当于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了90÷30=3倍,面积也扩大3倍,据此解答.解:90÷30×420=3×420=1260(平方米)答:面积是1260平方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和积的变化规律解答问题的能力.9.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204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这道题是求()A.速度 B.时间 C.路程【答案】A【解析】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204千米,求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就是求速度.解:204÷4=51(千米/小时);这道题是求汽车的速度.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10.王阿姨每天能做145个布娃娃,已经做了35天,还剩350个布娃娃没有做,王阿姨一共要做多少个布娃娃?【答案】5425个【解析】每天能做145个布娃娃,已经做了35天,已经做了35个145,即145×35,再加上剩下的350个即可.解:145×35+350=5075+350=5425(个).答:王阿姨一共要做5425个布娃娃.【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出已经做的个数,再加上还剩下的个数,就是总个数.1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照的顺序.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再算.在有括号的式子里,要先算.【答案】从左到右,乘除法,加减法,小括号里面的.【解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直接填空即可.解: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式子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故答案为:从左到右,乘除法,加减法,小括号里面的.【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要熟记运算顺序,进行灵活运用.12.总价=()单价=()数量=()【答案】单价×数量;总价÷数量;总价÷单价【解析】略13. 5天加工零件490个,第三季度大约能生产个零件.【答案】9000.【解析】先用490除以5计算出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第三季度是7、8、9月,共有31+31+30=92天,再乘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就是能生产零件的个数.据此解答.解:(31+31+30)×(490÷5)=92×98=9016≈9000(个)答:第三季度大约能生产9000个零件.故答案为:9000.【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第三季度的天数,再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求解,注意要用估算的方法求值.14.一辆客车每小时行355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行了13小时,甲地距离乙地多少千米?【答案】4615千米【解析】已知一辆客车每小时行355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行了13小时,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列式解答即可.解:355×13=4615(千米)答:甲地距离乙地4615千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据路程=速度×时间这一数量关系的掌握.15.把下面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15×16=240,28﹣12=16,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420÷30=14,7×34=238,14+20=34,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5×(28﹣12),7×(420÷30+20).【解析】(1)先算减法,再算乘法,然后再把乘法算式中的16用减法算式表示出来即可;(2)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把加法算式的14用除法算式表示,再把乘法算式中34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即可.解:(1)15×16=240,28﹣12=16,综合算式:15×(28﹣12);(2)420÷30=14,7×34=238,14+20=34,综合算式:7×(420÷30+20).故答案为:15×(28﹣12),7×(420÷30+20).【点评】列综合算式,要先弄清运算顺序,然后再进一步解答.16.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62×101=()35×1001=()27×1000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与代数专项复习卷满分:100分试卷整洁分:2分基础技能达标(65分)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5分)1.[大数的写法、改写、近似数]地球海洋总面积是三亿六千二百万平方米。
横线上的数写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2. [大数的读法、组成、近似数]297304851读作(),其中“7”在()位上,表示(),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3. [试商、商的位数]计算762÷63时,可以把63看作()试商,商是()位数。
4. [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
527023 4969200 16949 16万360÷60 36÷6 130×40 13×4005. [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四年级举重兴趣小组在亚运会期间组织到体育馆看举重比赛,门票68元/人,他们去了18人,应该准备()元钱买票。
6. [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红红家今年前4个月的电费是300元,照这样计算,一年的电费是()元。
7. [积的变化规律]若A×B=48,那么(B×3)×A=(),B×(A ÷4)=()。
8. [商的位数]□59÷45,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9. [近似数](2019·湖北武汉期末)9□7654321≈9亿,□里最大填();9□7654321≈10亿,□里最小填()。
10.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应用]()里最大能填几?60×()<285 80×()<251()÷42<8 ()÷26<5二、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5分)1.[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的四个计数单位。
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试题1.为庆祝“六一”,在学校长150米的主行道的两旁插上彩旗,每间隔5米插上一面(两端都要插),一共要插()面彩旗.A.50 B.62 C.100【答案】B【解析】根据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要栽:棵数=间隔数+1,道路一侧彩旗的间隔数是:150÷5=30(个),一侧插彩旗的面数是:30+1=31面,两侧就是:31×2=62面,据此解答即可.解:(150÷5+1)×2=31×2=62(面)答:一共要插62面彩旗,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植树问题,关键是得出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要栽:棵数=间隔数+1.2. 32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答案】16.【解析】先把32和48分解质因数,然后用两个数的公有的质因数相乘得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用两个数的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相乘得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解:32=2×2×2×2×248=2×2×2×2×332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2×2×2×2=16,故答案为:1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注意先分解质因数再用它们公有的质因数相乘得最大公因数,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相乘得最小公倍数.3.直接写出得数。
70×13= 250×4= 0÷280= 100÷20=32×30= 480÷16= 1000÷20= 11×50=【答案】910 1000 0 5960 30 50 550【解析】略4.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5,商()。
【答案】不变。
【解析】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填空即可。
5.列式计算884是26的多少倍?【答案】884÷26=34。
【解析】用884÷26计算出结果即可。
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试题1.小丽家住12楼,她从1楼走到5楼用了200秒,如果用同样的速度,小丽走到自己家所在楼层还需要()A.240秒 B.280秒 C.350秒【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知,从1楼到第5楼,实际是走了4层,可以求出走每层的时间,以同样的速度从5楼走到12楼,实际走了12﹣5=7层,用走的层数乘走每层需要的时间即可.解:走每层需要的时间为:200÷(5﹣1),=200÷4,=50(秒),从5楼走到12楼所需时间:50×(12﹣5),=50×7,=350(秒),答:还需要350秒才能到达.故选:C.【点评】本题是植树问题的拓展,此题关键是弄清走每层的时间.2.按规律填空。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22222222212345679×45=() 12345679×63=()。
【答案】444444444 777777777【解析】12345679×45=12345679×9×4=44444444412345679×63=12345679×9×7=7777777773.一个修路队修了600米长的水渠,你能填出括号里的数吗?【答案】4【解析】由题意可知:根据表格,先算出第一周挖5天工挖了多少米,再用水渠的全长减去第一周挖的,剩下的就是第二周挖的,最后用第二周挖的除以每天挖的,就是第二周还要挖多少天。
列式为:64×5=320(米)600-320=280(米)280÷70=4(天)4.一个书架,每层能放30本书,120本《童话故事》要放几层?【答案】4层【解析】120÷30=4(层)答:120本《童话故事》要放4层。
5.在四则运算中,要改变运算顺序,要使用()。
【答案】括号【解析】根据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解答6. a×b的一个乘数乘10,另一个乘数也乘10,得到的积等于()A.原来的积乘10B.原来的积乘20C.原来的积乘100【答案】C【解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扩大10×10=100倍;据此解答即可.解: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得出:a×b的一个乘数乘10,另一个乘数也乘10,得到的积扩大10×10=100倍.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运用.7. 25×15=5×.【答案】75.【解析】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据此解答.解:根据积不变性质可知,25×15=(25÷5)×(15×5)=5×75.故答案为:75.【点评】此题考查了积不变性质的灵活运用.8.用竖式计算.309×64=567÷28=7200÷40=600×35=【答案】19776;20…7;180;21000【解析】根据整数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解:309×64=19776567÷28=20 (7)7200÷40=180600×35=21000【点评】考查了整数乘除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9. 144里面有个12.【答案】12【解析】求144里面有多少个12,用144÷12即可解答.解:144÷12=12;答:144里面有12个12.故答案为:12.【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解答即可.10.小数点把小数分成和两部分,小数点左边是,小数点右边是.【答案】整数部分,小数部分,整数部分,小数部分.【解析】根据小数的意义解答;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两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是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它的小数部分.解:小数由两部分组成,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是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它的小数部分;故答案为:整数部分,小数部分,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构成.11. 67×99+67=(99+1)×67,这是根据.【答案】乘法分配律【解析】计算67×99+67,可以把后一个67看成67×1,这样加号左右的乘法算式都有相同的因数67,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解:67×99+67=67×99+67×1=(99+1)×67(逆用乘法分配律)=100×67=6700这是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故答案为:乘法分配律.【点评】乘法分配律:(a+b)×c=a×c+b×c,这是最常用的简便运算的方法,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12.将6.5、6.05、6.49、0.605、7按从大到小排列..【答案】7>6.5>6.49>6.05>0.605.【解析】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百分位相同,就比较千分位…据此可解答.解:7>6.5>6.49>6.05>0.605;故答案为:7>6.5>6.49>6.05>0.605.【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小数大小的比较应从高位到低位依次进行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13.一瓶非常可乐760毫升,用80毫升的杯子要装杯.【答案】10.【解析】要求装可乐760毫升需要80毫升的杯子多少,根据题意,也就是求760里面有多少个80,根据除法的意义用除法解答即可.解:760÷80=9(杯)…40(毫升)9+1=10(杯)答:用80毫升的杯子要装10杯.故答案为:10.【点评】此题属于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用进一法进行解答.14.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二位数相乘的积,最大可得位数,最小可得位数.【答案】五,四.【解析】根据题意,最大的三位数999,乘最大的两位数99,可得最大的积;最小的三位数是100,乘最小的两位数是10,可得最小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最大的三位数999,最大的两位数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小的两位数是10;999×99=98901;100×10=1000;98901是五位数,1000是四位数;所以,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二位数相乘的积,最大可得五位数,最小可得四位数.故答案为:五,四.【点评】关键是求出最大与最小的三位数和两位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15.用计算器计算,按键显示的计算结果是()。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数与代数》测试题(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
(27分)1.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都是(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 )表示。
2.从个位起第七位是( ),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
3.一块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块这样大的土地面积是1公顷。
4.5370000是( )位数,它是由5个( )3个( )7个( )组成的,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2分)5.由13个亿,5个千万,3个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
6.6公顷=( )平方米 70000平方米=( )公顷800公顷=( )平方千米 9平方千米=( )平方米7平方千米=( )公顷 9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7.一条公路长100千米、宽8米,这条高速公路占地( )平方米,合( )公顷。
8.一个五位数的千位上是6,这个五位数的近似值最小是( )万,最大是( )万。
9.把5公顷、5平方千米、5公顷50平方米、55000平方米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1)一个足球场的占地面积约是8000( )。
(2)辰辰家的客厅面积约是86( )。
(3)一座大型体育广场占地约58( )。
11.在20640000这个数中,“2”在( )位上,表示( ),“6”在( )位上,表示( ),“4”在( )位上,表示( )。
(2分)12.在一块周长是1200米的正方形土地上种杉树,按每公顷280棵计算,这块地一共要种( )棵杉树。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6分)1.教室的面积适合用“公顷”作单位。
()2.74200这个数字中的7所占的数位是万位。
()3.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总面积大约是1100平方千米。
()4.整数的计数单位只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
()5.52764905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5276万。
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个长方形的长8米,宽比长短2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答案】48平方米【解析】首先根据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求出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8﹣2=6(米),8×6=48(平方米),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8平方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2. 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答案】13个【解析】由题意得出车站总数=总长÷间距+1,代数计算即可.解:12÷1+1=12+1=13(个)答:一共有13个车站.【点评】这条线路的两端都有车站,根据植树问题中,全长÷间距+1=站数,再进一步解答即可.3.汽车的速度是90千米/时,表示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千米。
【答案】90【解析】略4.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或字母。
40×a=□×40b×62=□×ba×35×□=□×(35×24)5×25×□=□×(25×8)【答案】a 62 24 a 8 5【解析】40×a=a×40(乘法交换律);b×62=62×b(乘法交换律);a×35×24=a×(35×24)(乘法结合律)5×25×8=5×(25×8)(乘法结合律)5.学校买来67盒彩色粉笔和133盒白粉笔,每盒40支,一共有多少支粉笔?【答案】(67+133)×40 或 67×40+133×40= 200×40 =2680+5320=8000(支) =8000(支)答:一共有8000支粉笔。
新课标理论试题(一)1、现行《大纲(试用修订版)教材》把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和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五大类;《标准》在各个学段中,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2、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
3、《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一、判断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是改编教材()2、算法多样化就是一题多解。
()3、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
()4、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实际上强调的是对数学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考察。
()5小组学习就是探究性学习。
()6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7《纲要》中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标准》明确了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8、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的角色做出相应的改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9、《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10、在评价中,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二、填空1. 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2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目标中谈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从(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方面来进行。
期末易错题专项归纳(知识清单)2024-2025上学期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时间: 60 分钟, 满分: 100分)一数与代数易错点 1 混淆数位和计数单位1. 156009000 是(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 )。
易错点2 没有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大数的读、写2. 9600700020读作( )。
3. 九十亿七千零五万零二十写作( )。
4. 当4 和5之间有( )个0时,这个数读作四千万零五。
易错点3 比较数的大小时,忽略了数的位数5. 将下列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600707,60007070,6700700,607700,6007007易错点 4 不会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6. 35□587≈36万,□里能填( );35□587≈35万,□里最大能填( )。
7. 一个整数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39亿,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8. 将1496075000 省略千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易错点5 不理解乘除法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9. 某瓷器厂平均每月生产白瓷 307 件,那么一年能生产多少件? 下面虚线框中的数表示( )。
A. 1个月能生产 307 件B. 10个月能生产 307 件C. 10个月能生产 3070 件D. 12个月能生产 3070 件10. 做一只风筝需要 25 米绳子,现有628米绳子,能做多少只这样的风筝? 虚线框中表示做( )只风筝后还剩( )米绳子。
易错点6 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时,漏掉了011. 540×50的积的末尾有( )个 0;250×32的积的末尾有( )个 0。
12. 列竖式计算。
702×25= 503×50=易错点7 未掌握除法计算中的试商和调商13. 改错。
14. 2□4÷42,把42看作40来试商,商6大了,改商5正好,□里可以填( )。
易错点8 混淆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15. 若A÷B=48,则(A÷2)÷(B×2)=( );若A×B=96,则(A÷2)×(B÷2)=( )。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面各数中,只读一个0的数是()A.6041607B.250012000301C.9100200【答案】C【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分别读出各数再作选择.【解答】6041607读作:六百零四万一千六百零七;250012000301读作:二千五百亿一千二百万零三百零一;9100200读作:九百一十万零二百.故选C.2.【答题】在1和2中间加上()个0,这个数读作十亿零二.A.9B.8C.7【答案】B【分析】十亿零二是一个十位数,因此在1和2中间加上8个0才是十亿零二.【解答】在1和2中间加上8个0,这个数读作:十亿零二.选B.3.【答题】小明的房间面积是15().A. 米B. 平方米C. 公顷【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面积单位.【解答】计量小明房间的面积,应用面积单位,又因为数据是15,所以用“平方米”作单位,是15平方米.选B.4.【答题】体育馆准备兴建一个室外游泳池.下面是三块地的面积,选()比较合适.A. 1平方米B. 10平方米C. 1公顷【答案】C【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面积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认识,可知计量室外游泳池的面积用“公顷”作单位.【解答】体育馆准备兴建一个室外游泳池,选1公顷地比较合适.选C.5.【答题】下面各数中的“3”表示的数最大的是().A.300600B.736609C.43万【答案】A【分析】根据数位和计数单位的意义逐个分析解答.【解答】300600中的3表示3个十万,736609中的3表示3个一万,43万中的3表示3个一万,3个十万最大,所以300600中“3”表示的数最大.选A.6.【答题】某小学为了便管理,为每个学生编号,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例如“0312321”表示“2003年入学的一年级二班的32号同学,该同学是男生”.现在李华的编号为“0131032”,下列关于李华的有关信息,正确的是()A.李华是2001年入学的三年级一班的32号同学,该生是女同学B.李华是2001年入学的一年级三班的3号同学,该生是女同学C.李华是2001年入学的三年级一班的3号同学,该生是女同学【答案】C【分析】前两位数字表示的是入学年份,第三位数字表示是年级,第四位数字表示的是班级,第五六位数字表示的是序号,最后一位数字表示的是性别,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由此求解.【解答】“0131032”前两位是01,表示是2001年入学,第三位数字“3”表示是三年级;第四位数字“1”表示的是一班;第五六位数字“03”表示的是3号;最后一位数字“2”表示的是女生.即“0131032”表示“2001年入学的三年级一班的3号同学,该生是女同学.7.【答题】数320023003左边的“3”在______位上,表示______个亿;中间的“3”在 ______位上,表示______个千.【答案】亿,3,千,3【分析】首先搞清这个数字在整数的什么数位上,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它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解答】数320023003左边的“3”在亿位上,表示3个亿;中间的“3”在千位上,表示3个千.故本题的答案是:亿,3,千,3.8.【答题】按要求写出下面各数:最小的九位数是______,最大的七位数是______,比1000000小1的数是______.【答案】100000000,9999999,999999【分析】求最小的几位数是多少,就让它的最高位上的数是1,其他各数位上的数都是0;求最大的几位数是多少,就让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都是9;据此解答即可.【解答】最小的九位数是100000000,最大的七位数是9999999,比1000000小1的数是999999.故本题的答案是:100000000,9999999,999999.9.【答题】3公顷=______平方米;6500公顷=______平方千米;20平方米= ______平方厘米.【答案】30000,65,20000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解答】3公顷=30000平方米;6500公顷=65平方千米;20平方米=200000平方厘米.故本题的答案是30000,65,200000.10.【答题】由0、2、4、6、7、8这六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六位数是______,最小的六位数是______.【答案】876420,204678【分析】要想组成的数最大就要把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要想组成的数最小就要把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来,但是0不能放在最高位,据此解答.【解答】由0、2、4、6、7、8这六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六位数是876420,最小的六位数是 204678.故本题的答案是876420,204678.11.【答题】与最小的七位数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______和______.(先写较小的数)【答案】999999 1000001【分析】最小的七位数是1000000,然后根据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进行解答即可.【解答】与最小的七位数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999999和1000001.12.【答题】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后约是5万,这个数最大是______,最小是______.【答案】54999,45000【分析】从“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后约是5万”可确定:最大的数一定是大于5万的数,最小的数一定是小于5万而大于4万的数.【解答】要使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5万,万位上是5,千位上一定是小于或等于4的数才能满足“四舍”的条件,只有千位上填4,其他各位填9时,才能满足最大的条件,所以这个数最大是54999.最小的数万位上是4,而只有当千位上填大于或等于5的数,才能满足“五入”的条件,只有千位上填5,其他各位填0时,才能满足最小的条件,所以这个数最小是45000.故本题的答案是54999,45000.13.【答题】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计数单位.【解答】要分清数位和计数单位,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故本题错误.14.【答题】89463800000的近似数是90亿.()【答案】×【分析】求近似数时要用到“四舍五入”,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时要看千万位,千万位上满5时向前一位进1,不满5时去掉.【解答】千万位上是6,满5进1,故89463800000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是895亿.故本题错误.15.【答题】8547387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855万. ()【答案】×【分析】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要把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添上“万”字.【解答】根据分析可知,85473870≈8547万.故本题错误.16.【答题】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6万,这个数最大是59999.()【答案】×【分析】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6万,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是由千位上的数四舍五入后,写上“万”字组成的,这个数万位上是6,千位上是4,其他各位上都是9时最大,即64999最大.【解答】根据分析可知,这个数最大是64999.故本题错误.17.【答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有可能是五位数,也有可能是六位数.( )【答案】×【分析】用最小的三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分别求出它们的积,进行解答.【解答】100×10=1000,999×99=98901,所以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8.【答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五位数.( )【答案】√【分析】假设三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通过计算即可得出积最多是几位数,进而判断得解.【解答】999×99=98901,因为98901是五位数,所以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五位数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19.【答题】a÷b=0.8,如果a和b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商仍然是0.8. ( )【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商不变性质.【解答】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因此,a÷b=0.8,如果a和b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商仍然是0.8.故此题正确.20.【答题】两个数的商是84,被除数乘2,除数不变,商是168. ( )【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商的变化规律.【解答】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除数乘(除以)几,商也乘(除以)几.所以两个数的商是84,被除数乘2,除数不变,商也乘2,商为:84×2=168.故此题正确.。
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试题答案及解析1.实验小学在庆六一活动中,开展了大型的文艺汇演,为了把会场装扮得更加美观,准备在正方形会场的四周插上60面彩旗,每边彩旗相等.四个顶点都有彩旗,请你计算一下每边各需要有多少彩旗?【答案】16面【解析】此题可以看做是空心方阵问题;最外围每边点数=四周点数之和÷4+1,由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解:60÷4+1,=15+1,=16(面),答:平均每边插了16面.【点评】此题考查了方阵问题中:最外层每边点数=四周点数之和÷4+1的灵活应用.2.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或字母。
40×a=□×40b×62=□×ba×35×□=□×(35×24)5×25×□=□×(25×8)【答案】a 62 24 a 8 5【解析】40×a=a×40(乘法交换律);b×62=62×b(乘法交换律);a×35×24=a×(35×24)(乘法结合律)5×25×8=5×(25×8)(乘法结合律)3.商店运进356箱饮料,已经卖出280箱。
(1)卖出的饮料每箱售价为45元,共收入多少元?(2)剩下的按每箱40元售出,还能收入多少元?【答案】(1)280×45=12600(元)答:共收入12600元。
(2)356-280=76(箱)76×40=3040(元)答:还能收入3040元。
【解析】(1)根据题意,用卖出饮料的数量乘以每箱饮料的售价,即为共收入多少元钱。
(2)根据题意,先求出卖出280箱饮料后还剩下多少箱饮料,再乘以每箱的售价,即为还能收入多少元钱。
4.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填下面的□,再列出综合算式。
【答案】【解析】略5. 50减去25的差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答案】(50-25)×(20+13)=25×33=825【解析】“50减去25的差”列式为“50-25”,“20加上13的和”列式为“20+13”,求积是多少用乘法,两个算式要加小括号。
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试题答案及解析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6×180= 60×350= 209×42=126×37= 270×45= 401×60=【答案】 46×180=8280 60×350= 21000 209×42= 87781 8 0 3 5 02 0 9× 4 6 × 6 0 × 4 21 0 8 02 1 0 0 0 4 1 87 2 8 3 68 2 8 0 8 7 7 8126×37=4662 270×45= 12150 401×60=240601 2 6 2 7 0 4 0 1× 3 7 × 4 5 × 6 08 8 2 1 3 5 0 2 4 0 6 03 7 8 1 0 84 6 6 2 1 2 15 0【解析】略2.列式计算884是26的多少倍?【答案】884÷26=34。
【解析】用884÷26计算出结果即可。
3.小红读一本256页的故事书,每天读30页,她最少()天读完。
A.8B.9C.10【答案】B。
【解析】256÷30=8(天)……16(页),剩余的16页也要看一天,因此9天才能读完。
4. 280里面有个40;个36相加的和是648;249里面最多有 60;比12个15少20.【答案】7,18,4,160.【解析】(1)求280里面有几个40,就用280÷40即可;(2)求多少个36相加的和是648,就是求648里面有多少个36,用648除以36即可;(3)求249里面最多有几个60,就用249除以60即可;(4)先用12×15求出12个15是多少,再减去20即可.解:(1)280÷40=7答:280里面有 7个40.(2)648÷36=18答:18个36相加的和是648.(3)249÷60=4 (9)答:249里面最多有 460.(4)12×15﹣20=180﹣20=160答:160比12个15少20.故答案为:7,18,4,16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除法的意义的灵活运用.5.商店开展促销活动,王阿姨带了180元钱,最多可以买几双运动鞋?【答案】7双【解析】用180除以48得到的商就是买几个两双,余数就是剩下的钱数,剩下的钱数再按一双28元的去买,看能买几双,把这两部分所得的数量相加即得最多可以买的运动鞋数量.解:180÷48=3(个两双)…36(元)2×3=6(双)36÷28=1(双)…8(元)6+1=7(双)答:最多可以买7双运动鞋.【点评】本题运用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注意不满48元就不够2双的优惠,只可按一双的价格来买.6.个、十、百、千…都是()A.数位 B.位数 C.计数单位【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由计算单位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解:根据题意,由计算单位的定义可得:个、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计数单位的定义.7.读一个多位数时,()的“0”都不读.A.每级前面 B.每级中间 C.每级末尾【答案】C【解析】根据整数中“零”的读法,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一个零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解:根据整数的读法,读一个多位数时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故选:C【点评】本题是考查整数的读法,分级读或借助数位顺序表读能较好的避免读错0的情况.8.下面三个算式中的结果最大.①800﹣60×12+8②(800﹣60)×(12+8)③(800﹣60)×12+8.【解析】①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②先同时计算两个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和加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③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最后算加法;由此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即可.解:①800﹣60×12+8=800﹣720+8=80+8=88②(800﹣60)×(12+8)=740×20=14800③(800﹣60)×12+8=740×12+8=8880+8=888888<8888<14800算式②的结果最大.故答案为:②.【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找清楚各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求出结果,再比较.9. 25×4÷25×4=100÷100=1..(判断对错)【答案】×【解析】25×4÷25×4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出结果,再与1比较.解:25×4÷25×4=100÷25×4=4×4=1616>1,原题说出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找清楚计算的顺序,不要错用运算定律.10.王老师带了386元钱,买足球用去了130元,剩下的钱又买了8个篮球,平均每个篮球多少元?(用综合算式来解答)【答案】32元【解析】我们要先求出买完足球还剩下的钱数是:386﹣130=256元,要用256元买8个篮球,每个篮球的价格是:256÷8=32元.解:(386﹣130)÷8=256÷8=32(元)答:平均每个篮球32元.【点评】我们要先求出买足球后还剩多少钱,然后在利用总量与个数的关系求出单价.1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1课时数与代数(1)1.填空我能行。
(1)53002180这个数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
(2)487650000读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3)一个数由8个十亿、5个一百万和6个一千组成,这个数是(),读作(),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4)一个数由30个一亿、405个一万和950个一组成,这个数是(),读作()。
(5)在88的后面添上()个0,就成为八百八十万。
(6)俄罗斯的领土面积约是一千七百零七万五千四百平方千米,是唯一一个地跨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横线上的数写作(),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7)12□0600000≈13亿,□里最小能填();394□220≈394万,□里最大能填()。
(8)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8080800 80808000 868686 88080800()<()<()<()2.选择我最棒。
(1) 543100中的“3”表示( )。
A.3个一百B.3个一千C.3个一万D.3个十万(2)最高位是亿位的数是( )。
A.七位数B.八位数C.九位数D.十位数(3)下面( )是电子计算器上的清除键。
A.B.C.D.(4)一个城市的人口大约有430万,它是一个( )。
A.近似数B.准确数C.都有可能D.无法判断(5)a÷42=14……□,□里最大能填( )。
A.31 B.41 C.14 D.13(6)在49□438≈50万的□里填上合适的数( )。
A. 5~9 B.0~5 C.0~4 D.无法确定3.读出下面各数。
814200读作() 2006500读作()10807800读作() 50100800读作() 200003050读作() 6203000004读作() 36000000000读作() 800004003000读作()4.写出下面各数。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2)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3)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2)。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2)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
①要求②不要求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3)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5、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3)的教学。
(网络中原答案①是错误的,在此予以改正)①概念②计算③应用题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思考②过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7、《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1)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②知识技能目标8、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3)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评价②相互评价③多样评价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2)的过程。
①单一②富有个性③被动10、“用数学”的含义是(2)①用数学学习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③了解生活数学11、下列现象中,(D)是确定的。
A、后天下雪B、明天有人走路C、天天都有人出生D、地球天天都在转动1 2、《标准》安排了(B)个学习领域。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不确定13、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阅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14、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B)个阶段。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二)、多项选择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ACD),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例题精讲
例题一:
写出下面的数.
上海世博会期间,参观者累计达七千三百零八万四千四百人次.
2009年末,我国人口为十三亿三千四百七十万人..
〖难度〗:3 难度9个梯度,1-3为容易4-6为中档7-9为偏难〖考点〗: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分析〗: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据此写出这两个数
〖详解〗:解:七千三百零八万四千四百写作:73084400;
十三亿三千四百七十万写作:1334700000;
〖答案〗:73084400,1334700000.
〖举一反三〗: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写法,注意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2009年我国粮食产量为530800000吨.530800000=53080万
上海世博会总投资45000000000 元.45000000000=450亿
例题二:
如表是同一天各城市最低气温记录,气温最高的城市是,气温最低的城市是.
〖难度〗:3
〖考点〗:正、负数大小的比较.
〖分析〗:要比较这几个城市的气温高低,就要比较这几个城市气温的数值的大小.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这几个数值在数轴上从左到右依次是:-20、-12、0、6,据此解答.
〖详解〗:解:在数轴上,-20位于最左边,气温最低;6位于最右边,气温最高;
〖答案〗:武汉,拉萨.
〖举一反三〗:
在12、-5、+9、0、-8、+45、-30这七个数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负数有2个 B.正数有2个 C.正数有3个 D.正数有4个
答案:C
例题三:
小芳超市购进35箱红茶饮料和55箱绿茶饮料,每箱饮料都是28元,准备2500元钱够吗?
〖难度〗:4
〖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分析〗:先计算出红茶饮料和绿茶饮料总共多少钱,然后和2500元进行比较判断即可.
〖详解〗:解:(35+55)×28,
=90×28,
=2520(元),
因为:2520元>2500元,
所以准备2500元钱不够;
答:准备2500元钱不够.
〖举一反三〗:
张叔叔开一辆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12时行了1380千米.如果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千米/时,按平均速度计算,张叔叔超速了吗?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分析:要判断张叔叔是否超速,应先求出张叔叔的速度,如果超过120千米/时,张叔叔超速了,如果小于120千米/时,可知没有超速.
解:张叔叔的速度:
1380÷12=115(千米);
因为115<120,
所以张叔叔没有超速.
答:张叔叔没有超速
例题四:
王老师为自己班38名学生每人买了一本作文辅导书,一共花了456元.李老师也想为自己班42名学生每人买了一本这样的作文辅导书,需要多少钱?
〖难度〗:4
〖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分析〗:先根据王老师班的钱数和人数算出每本作文辅导书多少钱,然后利用李老师班的人数乘以每本作文辅导书的单价,就是李老师班需要的钱数.〖详解〗:解:456÷38×42,
=12×42,
=504(元);
答:需要504元钱.
〖举一反三〗:
此题考查基本数量关系:总价÷数量=单价,单价×数量=总价.
例题五:
旅顺地区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3千米以下(含3千米),收费8元;超过3千米,每增加1千米,就增加2元收费.小明一家乘出租车从家到相距15千米的姥姥家,需要付车费多少元?
〖难度〗:6
〖分析〗:根据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可知,15千米超过了3千米,所以按两部分计
费,3千米以内为8元,超过3千米,每增加1千米,就增加2元收费,由此计算即可.
〖详解〗:解:(15-3)×2+8,
=12×2+8,
=24+8,
=32(元);
答:需要付车费32元.
例题六:
34名同学去稻香村公园划船,大船可以坐6人,小船可以坐4人,大船租只,小船租只空位最少.
〖难度〗:7
〖考点〗: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分析〗:因为34÷6=5(只)…4(人),所以可确定大船租5只,这样大船满座,5只大船能坐30人,还剩下4人,正好再租一只小船,保证所以的同学都有座,而且没有空座.
〖详解〗:解:因为34÷6=5(只)…4(人),
所以大船租5只,小船租一只即可;
答:大船租5只,小船租1只空位最少.
故答案为:5,1.
〖举一反三〗:
此题考查有余数除法的应用,关键是用总人数除以大船能坐的人数,再根据余数确定小船租的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