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 格式:ppt
- 大小:2.23 MB
- 文档页数:14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
1791年前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1791年9月——1792年9月君主立宪制
1792年9月——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资产阶级军事独裁)
1815年——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君主立宪制)
1830年7月—— 1848年七月王朝(君主立宪制)
1848年2月——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资产阶级军事独裁)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1875年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法国政权的更替:
法兰西王国(843-1792)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波旁王朝(1815-1830)
七月王朝(1830-1848)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
r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魏三欧美代iom与®1第3讲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点全解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 法兰西共和历程:⑴过程:①1789年7月140,法国爆发大革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先后经历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和执政府统治四个时期。
(1)1804年拿破仑•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资产阶级军事专政,但法兰西不再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恢复了君主立宪制。
@1848年二月革命爆发,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
©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巴黎爆发革命,第二帝国被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布成立。
(2) 实质:复辟与反复辟、民主与专制、共和制与君主制、议会民主制与军事独裁之间的斗争。
(3) 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①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②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小农经济发达。
③周围君主制国家的阻挠、干涉。
2.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 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军惨败。
②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③保皇派势力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的政治斗争日益尖锐。
(2) 共和政体的确立:1875年,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下,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3)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①立法权属于议会。
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员由普选产生。
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②行政权归于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他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他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且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4)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意义:宪法的颁布以法律的形式在法国确立了共和制。
第五讲法国大革命与共和政体的确立课标要求:1.以法国大革命中波旁王朝被推翻、共和国建立的基本史实为例,认识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深刻性和艰巨性。
2.概述《人权宣言》中有关“自然权利”和“自然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思想,理解它对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
3.知道拿破仑帝国建立和波旁王朝复辟的基本经过,体会民主力量反对封建专制势力斗争的长期性、曲折性。
4.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制度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恩赐的产物。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国大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理清大革命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脉络,了解和掌握历史反复后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有关史实。
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及恐怖政策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培养学生较强的历史鉴别、分析能力。
并通过学生对法国共和政体在反复斗争后最终确立的相关史实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法国大革命及共和政体确立的史实,让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进步力量与封建反动势力的斗争始终影响着大革命的进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确立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
通过对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认识,表明政治民主化是法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同时也说明历史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教学重点: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革命的三个阶段及其历史意义。
2.拿破仑的改革及其影响。
3.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不同作用。
4.七月革命、二月革命和1875年宪法。
教学难点:1.评价雅各宾派专政,理解大革命的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2.评价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
3.拿破仑遗产。
4.围绕法国的政体而出现的各种势力派别。
授课时间:2课时导入新课:1789年,法国爆发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为激烈的革命。
16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解释看透共和政体材料一300教材说“‘(1875年)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而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教材中明确点出共和派是属于资产阶级,那么保皇派的阶级属性是什么?是封建势力吗?‘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应该如何理解?”1875年法国共和政体是在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的基础上得以确立的。
翻阅人民版历史教材,就能清楚地看到有关法国1875年宪法的论述:“1875年宪法赋予了总统极大的权力。
总统任期七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并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等内容写入宪法之中,从而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教科书是学生非常重要的历史学习资源,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还是十分有限。
而教材所提供给学生的相关信息确实偏少。
1875年法国共和政体的建立与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背景息息相关。
通过工业革命的完成,法国的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其中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基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方法论,工业革命完成后法国的上层建筑必然会有进一步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变化,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法国资产阶级统治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1830年后,法国不再存在贵族阶级的政权,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阶级之争、国体之争基本上得到解决。
今后主要是政体之争,资本统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之争。
”山5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统治阶级应该为资产阶级,写到这里,保皇派的阶级属性呼之欲出。
那么,所有的保皇派都属于资产阶级吗?当时的法国政治局势异常复杂,保皇派内部也有多个派系,法国的保皇派主要有三个派系:波旁王朝派、奥尔良王朝派和波拿巴派。
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讲义【法国大革命与共和政体的确立】【目录】第四章,1800-1900年整体世界逐步形成三、法国大革命与共和政体的确立1.大革命背景*。
2.大革命高潮*。
3.拿破仑帝国*。
4.波旁王朝复辟*。
5.七月王朝*。
6.第二共和国*。
7.第二帝国*。
8.第三共和国。
9.1875年宪法。
①内容。
②意义。
说明:1】编写源自《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一文精神,略有修改。
2】材料主要来自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套教材,少量来自网络。
3】融合必修和选修,选修内容前面使用“*”标注,BC层次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用。
4】要点式讲述,不作详尽阐述,只有补充内容才稍微详细一点儿。
【内容】三、法国大革命与共和政体的确立法国波旁王朝专制统治引发大革命,1789年7月14日爆发,随后通过《人权宣言》落实启蒙思想;1791年宪法实行的是伏尔泰鼓吹的君主立宪制,1792年推翻波旁王朝建立共和国实行的是卢梭主张的共和制,但是,一院制共和国很不稳定,出现暴民专制;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的是资产阶级军事专政,推行战争政策,导致帝国灭亡;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但仅仅是封建王朝复辟,整个社会还在向资本主义转型;1830年建立的七月王朝是大资产阶级专政;1848年二月革命成立第二共和国,仅仅四年,1852年拿破仑的侄儿建立第二帝国,还是资产阶级军事专政,其内外政策适应了法国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仅次于英国的资本主义国家;1870年普法战争战败,巴黎人民起义建立第三共和国,到1875年最终确立共和制度,经历了漫长的85年努力。
法国政局动荡,制定了多部宪法,导致宪法不具有严肃性,严重影响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进入70年代就被德国超过。
1.大革命背景*。
1】封建制度阻碍法国发展。
等级制度-三级会议,第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第三等级主要由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和农民组成,处于被统治地位,深受压迫。
路易十四强化中央集权,实行专制统治,对外穷兵黩武,国力消耗很大。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一、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背景法国大革命(1789年---1871年)二、法国的共和制确立标志: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三、法国的共和政体的构成1、总统——行政权地位: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产生方式:有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权力: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而且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2、议会——立法权组成:参议院(间接选出)任期9年众议院(普选选出、选民有有财产资格和居住时期的限制)任期4年权利: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
四、法国的共和制确立的影响:确立了共和制度,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前提——统一的完成1、原因: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封建邦国林立,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领导:俾斯麦3、方式:实行“铁血政策”通过王朝战争4、标志: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
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定法律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联邦制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三、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内容:1、皇帝:地位:国家元首权力:拥有宣战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的帝国议会的权力,有权统率全国的武装力量。
2、宰相:产生方式:由皇帝任命义务:只对皇帝负责权力:主持帝国政府工作、拥有绝对权力地位:内阁首脑3、议会(立法机构)任何法案都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
四、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评价:1、局限: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君主制被保留下来,容克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没有受到根本触动,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2、积极: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德国终于迈入资本主义门槛。
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基础夯实1.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政体的确立是( )A.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地摧毁了封建专制制度,又历经演变的产物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结果C.法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D.法国封建势力过于强大的结果解析:1789年法国大革命比较彻底地摧毁了封建专制制度,法国确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政体,是各阶级力量不断角逐、彼此斗争的产物,因此应选A项。
答案:A2.总统在法国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总统主持内阁会议,直接领导国家行政权力的实施②总统可以通过质询、弹劾等方式追究政府的责任③总统可以解散国民议会,决定国家命运④总统在国防和外交领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③④解析:总统根据宪法赋予的权力,在法国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总统通过任免总理和组织政府、主持内阁会议,直接领导国家行政权力的实施,尤其在国防和外交领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在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总统可以通过解散国民议会、举行公民投票等方式控制国家局势,决定国家命运,故①③④是正确的。
②不是总统的权力范围,而是宪法赋予议会的权力。
答案:D3.法国总理在总理府召集所有的部长开会研究未来五年的预算方针,其目标是在未来的五年任期内达到总统所承诺的恢复预算平衡。
下列对法国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52320056)①法国总理是国家元首,由总统任命②法国总理领导政府具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力③法国总理是政府首脑,但权力行使受议会制约④法国总理听命于总统,施政重点是内政经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法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不是总理,故①应排除。
4.在法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是( )①国民议会议员②总统③总理④参议院议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总统和国民议会的议员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总理是总统任命的,参议院的议员是由选举团选举产生的。
故选A项。
5.法国议会拥有立法权和监督权,在国家政治体制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