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 格式:pptx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7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
1791年前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1791年9月——1792年9月君主立宪制
1792年9月——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资产阶级军事独裁)
1815年——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君主立宪制)
1830年7月—— 1848年七月王朝(君主立宪制)
1848年2月——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资产阶级军事独裁)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1875年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法国政权的更替:
法兰西王国(843-1792)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波旁王朝(1815-1830)
七月王朝(1830-1848)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
r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魏三欧美代iom与®1第3讲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点全解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 法兰西共和历程:⑴过程:①1789年7月140,法国爆发大革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先后经历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和执政府统治四个时期。
(1)1804年拿破仑•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资产阶级军事专政,但法兰西不再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恢复了君主立宪制。
@1848年二月革命爆发,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
©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巴黎爆发革命,第二帝国被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布成立。
(2) 实质:复辟与反复辟、民主与专制、共和制与君主制、议会民主制与军事独裁之间的斗争。
(3) 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①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②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小农经济发达。
③周围君主制国家的阻挠、干涉。
2.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 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军惨败。
②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③保皇派势力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的政治斗争日益尖锐。
(2) 共和政体的确立:1875年,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下,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3)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①立法权属于议会。
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员由普选产生。
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②行政权归于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他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他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且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4)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意义:宪法的颁布以法律的形式在法国确立了共和制。
第五讲法国大革命与共和政体的确立课标要求:1.以法国大革命中波旁王朝被推翻、共和国建立的基本史实为例,认识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深刻性和艰巨性。
2.概述《人权宣言》中有关“自然权利”和“自然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思想,理解它对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
3.知道拿破仑帝国建立和波旁王朝复辟的基本经过,体会民主力量反对封建专制势力斗争的长期性、曲折性。
4.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制度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恩赐的产物。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国大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理清大革命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脉络,了解和掌握历史反复后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有关史实。
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及恐怖政策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培养学生较强的历史鉴别、分析能力。
并通过学生对法国共和政体在反复斗争后最终确立的相关史实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法国大革命及共和政体确立的史实,让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进步力量与封建反动势力的斗争始终影响着大革命的进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确立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
通过对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认识,表明政治民主化是法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同时也说明历史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教学重点: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革命的三个阶段及其历史意义。
2.拿破仑的改革及其影响。
3.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不同作用。
4.七月革命、二月革命和1875年宪法。
教学难点:1.评价雅各宾派专政,理解大革命的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2.评价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
3.拿破仑遗产。
4.围绕法国的政体而出现的各种势力派别。
授课时间:2课时导入新课:1789年,法国爆发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为激烈的革命。
16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解释看透共和政体材料一300教材说“‘(1875年)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而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教材中明确点出共和派是属于资产阶级,那么保皇派的阶级属性是什么?是封建势力吗?‘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应该如何理解?”1875年法国共和政体是在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的基础上得以确立的。
翻阅人民版历史教材,就能清楚地看到有关法国1875年宪法的论述:“1875年宪法赋予了总统极大的权力。
总统任期七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并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等内容写入宪法之中,从而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教科书是学生非常重要的历史学习资源,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还是十分有限。
而教材所提供给学生的相关信息确实偏少。
1875年法国共和政体的建立与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背景息息相关。
通过工业革命的完成,法国的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其中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基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方法论,工业革命完成后法国的上层建筑必然会有进一步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变化,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法国资产阶级统治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1830年后,法国不再存在贵族阶级的政权,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阶级之争、国体之争基本上得到解决。
今后主要是政体之争,资本统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之争。
”山5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统治阶级应该为资产阶级,写到这里,保皇派的阶级属性呼之欲出。
那么,所有的保皇派都属于资产阶级吗?当时的法国政治局势异常复杂,保皇派内部也有多个派系,法国的保皇派主要有三个派系:波旁王朝派、奥尔良王朝派和波拿巴派。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课标:1、概述《人权宣言》中有关“自然权利”和“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思想,理解它对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
(选修)2、了解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以及政体变迁的史实,掌握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历程,认识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深刻性、艰巨性、长期性和曲折性。
(选修)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必修)考纲:法国共和制的确立①法国大革命;②《人权宣言》;③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一、法国大革命(一)爆发的背景:1、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阶级关系:等级对立严重,阶级矛盾激化;3、思想因素:启蒙运动的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为革命提供思想舆论准备;4、外部原因:美国独立战争的推动;5、导火线:路易十六的财政危机及为此召开的三级会议成为革命的导火线;(二)革命的经过1、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2、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3、1791年制宪议会通过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4、1792年8月,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5、1792年9月,国民公会宣布成立第一共和国6、1793年1月,国民公会宣布处死路易十六7、1793年5月,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8、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目的、内容、评价)9、1794年热月政变,革命高潮阶段结束(原因、实质)10、1799雾月政变,拿破仑建立独裁统治,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原因、措施、帝国的性质)11、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灭,波旁王朝复辟。
(三)《人权宣言》1、制定的目的:阐明新社会的基本原则,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2、核心内容:资产阶级的人权要求、以法治国的主张和国家政权建设(人权、法治、民主)3、体现启蒙思想的理念: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天赋人权”等理念;4、《人权宣言》的意义:(1)宣示了新制度的原则,反映了要求摧毁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的愿望,为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一、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背景法国大革命(1789年---1871年)二、法国的共和制确立标志: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三、法国的共和政体的构成1、总统——行政权地位: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产生方式:有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权力: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而且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2、议会——立法权组成:参议院(间接选出)任期9年众议院(普选选出、选民有有财产资格和居住时期的限制)任期4年权利: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
四、法国的共和制确立的影响:确立了共和制度,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前提——统一的完成1、原因: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封建邦国林立,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领导:俾斯麦3、方式:实行“铁血政策”通过王朝战争4、标志: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
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定法律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联邦制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三、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内容:1、皇帝:地位:国家元首权力:拥有宣战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的帝国议会的权力,有权统率全国的武装力量。
2、宰相:产生方式:由皇帝任命义务:只对皇帝负责权力:主持帝国政府工作、拥有绝对权力地位:内阁首脑3、议会(立法机构)任何法案都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
四、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评价:1、局限: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君主制被保留下来,容克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没有受到根本触动,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2、积极: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德国终于迈入资本主义门槛。
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