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第虫
- 格式:ppt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14
贾第虫检查+标准一、样品采集1.1 采集前准备在采集样品前,需要准备好采集工具和防护用品,如剪刀、采集瓶、手套、口罩等。
同时,需要了解样品采集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1.2 采集方法根据需要采集的样品类型和采集场所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采集方法。
例如,对于食品和水样,可以采用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采集;对于环境样品,可以采用网格或分区抽样的方法进行采集。
1.3 样品处理采集的样品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避免样品中贾第虫的死亡或丢失。
例如,对于食品和水样,需要保持样品原有的状态,避免过度震荡或过滤;对于环境样品,需要进行适当的分离和浓缩,以获得足够的贾第虫数量进行检测。
二、贾第虫培养2.1 培养基选择贾第虫的培养需要选择适合的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人造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
其中,人造培养基适用于实验室条件下的培养,天然培养基则适用于自然环境中的培养。
2.2 培养条件贾第虫的培养需要适宜的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气体环境等。
不同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对贾第虫的生长和繁殖有不同的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3 培养过程将处理后的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中,根据不同的培养条件进行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观察和记录贾第虫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培养条件或添加营养成分,以保证贾第虫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三、贾第虫检测方法3.1 显微镜观察法将培养后的样品用显微镜进行观察,通过观察贾第虫的形态特征和运动方式等来判断是否存在贾第虫。
显微镜观察法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判断,以免出现误判或漏检的情况。
3.2 免疫学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通过将特异性抗体与样品中的贾第虫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再通过信号放大和检测试剂等方法进行检测。
免疫学检测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点,但需要使用抗体试剂和仪器设备等成本较高的材料。
3.3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法是一种基于DNA杂交和PCR等技术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贾第虫的特异性DNA片段来判断是否存在贾第虫。
蓝氏贾第虫病是如何传播的
蓝氏贾第虫病是如何传播的?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简称贾第虫,贾第虫病已被列为全世界危害人类健康的十种主要寄生虫病之一。
它寄生在宿主小肠内,会引起腹泻、呕吐等症状,并且会在人畜之间传播。
那么,蓝氏贾第虫病是如何传播的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回答吧。
一、什么是蓝氏贾第虫病?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简称贾第虫,是生活在被污染的饮用水里的人类寄生虫,主要寄生在人和某些哺乳动物的小肠内。
以引起腹泻为主要症状。
人是主要的传染源,尤其携带包囊者,往往一人带包囊全家感染,国内外均有记载。
它通过被污染的水进入人体,或者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进行传播。
最终它将进入内脏,作为一个营养体,在那里进行无性生殖。
贾第鞭毛虫病的症状包括腹痛、呕吐、发烧和腹泻。
最后它将以孢子的形式通过大便被排出人体,之后可在水体、土壤或者物体表面存活数周时间。
二、蓝氏贾第虫病是如何传播的?
1、传染源
从粪便排出包囊的人和动物均为贾第虫病的传染源。
动物储存宿主有家畜(如牛、羊、猪、兔等)、宠物(如,猫、狗)和野生动物(河狸)。
感染者的一次排便中可含4亿个包囊,一昼夜可排放9亿个包囊,而人及动物对之高度敏感。
人若吞食10个具有活力的包囊即可感染。
包囊对外界抵抗力强,在4度C可存活2个月,在37度C也能活4天。
除3%碳酸和2%碘酒对之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外,其它一些常用的消毒剂在标准浓度下并无杀灭作。
蓝氏贾第鞭毛虫(贾第虫)一、形态1、滋养体2、包囊二、生活史包囊(食入,小肠内脱囊)——滋养体(寄生于十二指肠小肠上段)——滋养体(二分裂繁殖,回肠后段、结肠)——包囊(成形粪便排出)三、致病1.机理(1)虫体因素:a大量虫体寄生吸盘吸附屏障作用虫群的机械阻隔。
b不同虫株(GS株、ISR 株),其致病力也不同。
c虫体吸盘及分泌物、代谢物对肠粘膜损伤。
(2)宿主因素:a免疫球蛋白水平下降:丙种球蛋白和IgA缺乏,影响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的作用,感染不能控制。
b二糖酶缺乏:加重滋养体损伤肠粘膜,是导致宿主腹泻的原因。
2.病理学改变:卡他性炎症3.临床表现:a吸收不良综合症:要症状是腹痛、腹泻,腹胀、呕吐、发热和厌食。
腹泻呈水样便、脂肪泻,恶臭、无脓血。
b胆囊炎或胆管炎四、诊断病原学检查1、粪便检查:1)腹泻粪便---生理盐水涂片法----查滋养体2)成形粪便---碘染色法/铁苏木素染色法--查包囊2、小肠液检查----查滋养体3、小肠活体组织检查----查滋养体五、流行1、分布:贾第虫病分布全球,感染率约1--20%,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
我国分布也很广泛,各地的感染率在2--10%之间。
2、流行因素:(1)传染源存在:排包囊的人和动物(2)包囊对外环境抵抗力强(3)粪便污染水源和食物(4)人的不卫生饮食(5)蝇、蟑螂等参与传播六、防治原则1、治疗病人和带虫者:药物:灭滴灵、呋喃唑酮、替硝唑、巴龙霉素2、加强粪便管理,保护水源3、注意个人饮食卫生4、消灭蝇、蟑螂阴道毛滴虫阴道毛滴虫是寄生于人体阴道及泌尿道的鞭毛虫,可引起阴道炎、尿道炎、前列腺炎。
是以性传播为主的一种传染病。
滴虫病分布全球,人群的感染较普遍。
一、形态前鞭毛,毛基体,核,轴柱,副基,纤维二、生活史滋养体(二分裂)——滋养体三、致病(一)致病机制1、虫株的不同:致病程度随虫株毒力强弱而异取急性患者的虫株(皮下接种)→豚鼠→皮下组织产生糜烂、脓肿取慢性患者的虫株(皮下接种)→豚鼠→不产生明显的病变虫株毒力与虫体鞭毛分泌细胞离散因子(cell-detaching factor)有关,引起阴道粘膜上皮C脱落,其生成量与临床感染的严重程度相一致。
1例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患者感染蓝氏贾第鞭毛虫的个案护理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Lanblia,简称贾第虫)是一种呈全球性分布的肠道寄生原虫,可引起以腹泻和消化不良为主要症状的蓝氏贾第鞭毛虫病(Giardiasis),简称贾第虫病。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病在世界各地普遍流行或暴发流行,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10种主要寄生虫病之一。
据WHO估计,全球范围内人的贾第虫感染率约为2%~30%o贾第虫的包囊对人具有高度的感染性,人或动物因误食贾第虫包囊而感染,儿童、老体弱者、吸毒人员及免疫功能缺陷及低下者更易感,致病性可能是1〜10个包囊,大多数感染包囊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呈带虫状态。
贾第虫病传染源为患者及带虫者,感染该虫的动物如猪、犬、羊、牛、猴、兔、豚鼠等哺乳动物及其他啮齿动物都可成为保虫宿主而成为感染源。
该虫经粪一口传播,水源是主要传播途径,水源污染主要来自人和动物粪便以及污水。
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是一种浆细胞疾病,由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或轻链片段以异常淀粉样纤维结构的形式在细胞外沉积致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组织器官,目前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化疗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化疗后会出现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容易感染。
然而,目前国内关于贾第虫的感染的护理报道较少。
科室2019年4月收治1例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感染蓝氏贾第鞭毛虫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5岁,2018年9月因双下肢凹陷性浮肿起病,2019年2月本院门诊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
2019年4月收入医院治疗,患者起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尚可,主诉近4个月反复腹泻,为稀糊便,每日3~5次,无腹痛,未特殊处理,尿量正常,体质量、体力无明显变化。
患者入院时体温36.5℃,脉搏84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32/74mmHg。
身高154Cnb体质量47.8kg,BMI20.2kg∕m20患者神志清,巩膜皮肤未见黄染,肢体未见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