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术后T型管的观察与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45例胆道手术T管引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发表时间:2014-07-28T14:19:01.0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5期供稿作者:赵爱萍翟拥华[导读]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讲解和说明T管引流的相关知识以及作用,并对患者指导T管引流的日常护。
赵爱萍翟拥华(山西省阳泉市阳煤集团第三医院 045008)【摘要】目的:对胆道手术T管引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实施胆道手术患者为对象,术后均实施T 管引流,并给予临床护理,观察和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
结果:45例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平均住院时间为(13.4±2.4)天,导管留置时间平均为(4.1±1.2)周。
无并发症患者。
结论:对胆道手术T管引流患者给予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普及和应用。
【关键词】胆道手术 T管引流术临床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211-01T管引流是肝胆外科手术中的重要环节,其与手术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同时也与胆管狭窄、胆道梗阻等并发症存在联系,直接影响手术治疗的成败。
T管引流中,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本院对收治的45例实施胆道手术T管引流患者为对象,实施临床观察和护理,效果明显。
详细临床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份到2013年7月份收治的45例实施胆道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23例男性患者以及22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为19岁到79岁,平均年龄为(52.3±4.5)岁。
其中有14例患者为肝内胆管结石,31例患者为胆管结石。
所有患者均实施胆道手术治疗。
1.2 方法45例患者胆道手术后均置入T管引流,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详细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讲解和说明T管引流的相关知识以及作用,并对患者指导T管引流的日常护理,从而消除患者紧张、焦虑以及恐惧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胆道T管引流及护理一、目的:1、引流胆汁、减轻胆道压力.2、支撑胆管,防止胆管狭窄。
二、适应症:1、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胆道蛔虫、肿瘤等行胆总管探查术后。
2、肝外胆管扩张、胆管直径在1.2—1.5cm以上.3、肝总管内脓性胆汁或泥沙样胆汁。
4、肝总管坏死、穿孔。
5、肝外梗阻性黄疸。
三、护理1、T管妥善固定:T管接引流袋后,用胶布固定于腹壁皮肤上,防管道脱落.2、保持T管有效引流:(1)平卧位引流管高度应低于腋中线,站立或活动时应低于腹部切口,防引流液逆流。
(2)T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应经常挤捏。
(3)定时更换体位,防引流管斜面紧贴组织造成引流不畅。
(4)血块及小结石堵塞管腔时,应反复挤压引流管或等到渗盐缓慢低压冲洗。
3、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量、性状:正常成人每日胆汗分泌量约为600—1000ml或800—1200ml,呈黄色、稠厚无渣.术生24h内引流量约为300—500ml,恢复饮食后可境到每日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术后1—2天胆汗量混浊的淡红色或淡黄色,以后逐渐加深,呈黄色。
4、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1)按无菌操作更换引流袋。
(2)在改变体位或活动时注意引流管的水平高度不要超过腹部切口高度,防引流液返流.(3)遵医嘱预防性用抗生素。
5、保护引流管口周围皮肤:每日用75%酒精或0。
5%碘伏消毒,T管周围垫以无菌纱布,局部涂氧化锌软膏或皮肤保护膜,防止胆汁浸渍皮肤引起破溃或感染,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渗液,及时更换敷料。
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1)、黄疸:在T管引流通畅情况下,术后黄疸时间处长,可能是肝功能受损、胆管狭窄或术中损伤胆管等。
应密切观察血清胆红素,肌注vk1,防抓伤皮肤,保持皮肤清洁。
(2)、出血:术后早期出血多由于止血不彻底或结扎血管线脱落所到,后期出血可能为T管压迫胆总管形成溃疡或局部炎症出血。
应密切观察出血量,若第小时超过100ml、持续3小时以上,或病人血压下降、P细速、面色苍白等休克征象,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胆总管结石术后T管夹闭程序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黄疸等。
对于患有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手术是目前最常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在手术后,为了保证手术效果,往往需要进行T管夹闭程序。
本文将详细介绍胆总管结石术后T管夹闭程序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
一、T管夹闭程序的定义及作用T管夹闭程序是指在胆总管结石手术后,通过夹闭T管来防止胆汁外流、促进胆道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
T管是一种软管,其外形呈“T”字形,可以插入到胆总管中,用于排出胆汁。
在手术后,为了避免胆汁外流,医生会通过夹闭T管来防止胆汁外流,同时促进胆道恢复。
二、T管夹闭程序的操作方法1、准备工作在进行T管夹闭程序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B超等检查。
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包括禁食、禁水等。
2、操作步骤(1)麻醉在进行T管夹闭程序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2)切口医生会在患者的腹部进行切口,然后将手术器械插入到胆总管中,进行结石的摘除。
(3)插入T管在摘除结石后,医生会插入T管,以便排出胆汁并观察胆道恢复情况。
(4)夹闭T管在插入T管后,医生会通过夹闭T管来防止胆汁外流,促进胆道恢复。
夹闭T管的方法有多种,可以使用夹子、线结扎等。
(5)缝合伤口在完成T管夹闭程序后,医生会对患者的伤口进行缝合,以促进伤口愈合。
三、T管夹闭程序的注意事项1、术后护理在进行T管夹闭程序之后,需要对患者进行严格的术后护理,包括定期更换T管、监测胆汁引流情况、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等。
2、饮食调理在进行T管夹闭程序之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度饮食或过度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3、定期复查在进行T管夹闭程序之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确保手术效果和胆道恢复情况。
四、结语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和药物治疗。
在手术后,为了保证手术效果,往往需要进行T管夹闭程序。
胆总管切开引流术后T 型管的护理摘要:胆总管探查T 管引流术是外科治疗胆总管结石及良恶性病变引起胆道梗阻的主要手术方式和重要手段,且术后T 管护理是配合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T形管用于引流胆汁,一端通向肝管,一端通向十二指肠,由腹壁戳口穿出体外接引流袋。
术后放置T 管的目的主要是减压、防止胆管黏膜水肿、胆管梗阻及引流残余胆汁。
其次是支撑作用,防止黏膜炎性渗出,造成胆管切开处粘连狭窄,更便于泥沙样结石的引流。
关键词:胆总管切开引流;T 型管;护理1. 术前护理给予低脂高蛋白饮食。
若病情急性发作应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及腹痛情况,注意皮肤及巩膜有无黄染,粪便颜色有无变化,以确认胆道有无梗阻。
2. 术后携带T形管护理2.1 T形管选择:T形管应柔软无刺激并有充分引流和吸引的作用。
管长适合,引流管过长易造成扭曲,影响胆汁引流,过短将有碍患者翻身活动易脱落。
2.2 妥善固定与连接:必须牢固包扎和固定T 型管和引流袋,用橡皮筋、别针分别固定于患者衣物上,避免将T形管固定于床上,以防患者在翻身或活动时牵拉造成管道脱出。
患者翻身、活动时注意保护引流管,勿牵拉拔出引流管,同时引流管防扭曲打折、防脱。
昏迷或烦躁患者应有专人守护并约束其双手。
2.3 保持有效引流:T形管引流不畅的原因有:①T形管过长易造成扭曲、折叠。
②引流出泥沙样结石,造成引流管阻塞。
③引流液中有凝血、絮状物、沉淀物致使引流不畅等。
为保持引流通畅需做到以下几方面:防止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引流液中有血凝块、絮状物、泥沙样结石时要经常给予从近端向远端(即从上至下)挤捏引流管以促进引流通畅防止管道堵塞,必要时0.9%氯化钠注射液缓慢低压注入T 管冲洗或用50ml注射器负压抽吸,用力要适宜,以防引起胆管出血,以上操作均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体位的保持,防止引流液逆流;防止引流袋中引流液量过多及时倾倒,定期更换引流袋防止引流无效。
2.4 加强观察:严密观察并记录T形管引流出的胆汁的量、颜色、性状、有无出血及其通畅情况。
胆道手术后T型引流管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胆道手术后T型引流管的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留置T管为术后14~138 d;术后胆道T管堵塞6例,拔管后胆漏5例,术后腹胀致T管脱出2例,T管弯曲造成窦道十二指肠瘘1例;1例胆漏胆汁性腹膜炎重新手术放置T管引流6~8周拔管后痊愈。
结论精心的护理是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胆道手术;T型引流管;护理胆道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胆管探查术后行T型管引流使胆汁经引流管进入肠道或分流至体外,以保证胆总管缝合处不致因胆总管内压力过高而使胆汁外溢,可促进炎症消退,有利于愈合;在此期间T型管护理质量的好坏与减少术后并发症,甚至手术的成败有直接关系。
现将我院2006年2~2010年10月行胆道手术210例术后留置T型管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210例,其中男85例,女125例,年龄17~75岁。
其中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炎135例,胆总管结石53例,胆道蛔虫并感染12例,胆管癌10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加胆囊切除加T型管引流术135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型管引流术60例,行胆总管空肠吻合术10例,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5例。
留置T管为术后14~138 d;术后胆道T管堵塞6例,拔管后胆漏5例,术后腹胀致T管脱出2例,T 管弯曲造成窦道十二指肠瘘1例;1例胆漏胆汁性腹膜炎重新手术放置T管引流6~8周拔管后痊愈。
2 护理2.1 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心理反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术后放置T形引流管的重要性及目的,消除思想顾虑,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及护理,并请同种疾病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解除疑虑使其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手术。
2.2 一般护理患者术毕回病房后接上引流装置;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寒战,甚至血压下降,应仔细检查引流管是否脱落、堵塞;保持引流管出口处的皮肤干燥,根据伤口渗出情况及时更换敷料,并在引流管下垫纱布,防止引流管压、磨皮肤而致皮肤破损;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状、有无出血、通畅情况等。
T管引流的护理摘要:目的总结胆总管术后T管引流的护理方法, 预防因T管引流护理不当而发生的并发症。
方法现对我院54例胆总管术后T管引流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术前对病人及家属讲解放置T管的目的, 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术后观察并记录引流物的颜色、性状和引流量。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防止T管意外脱出体外, 预防感染, T管造影, 拔管以及拔管后的观察。
结果54例胆总管术后患者均康复出院。
结论安置T管的目的是充分引流胆汁, 引流残余结石, 术后胆道造影, 支撑胆道。
严谨科学的T管引流护理措施, 不仅可以减少胆道术后并发症, 而且在发生并发症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 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胆总管术;T管;引流;护理;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Common Bile Duct Surgery Using T-Tube DrainageLi Jinyan Li CaixiaSichuan Veterans HospitalAbstract: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cribe the methods of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common bile duct su rgery using T-tube drainage, in case of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due to improper nursing care of T tube drainage.Methods A total of 54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common bile duct surgery using T-tube drainage were managed and followed up retrospectively.We explained the purpose of placing T tube, methods and precautions preoperatively to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The color, character a nd flow rate of the drainage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postoper atively.We maintained the patency of the drainage tube, prevented the T tube from accidental out of the body.Furthermore, the infection prevention, T tube angiography, observation of extubation and a fter-extubation were performed.Results All patients had healed disc harged from hospital through health education and convalescence n ursing.Conclusions The placement of T tube is useful to sufficient drainage of bile and residual stones, post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 and biliary tract support.The nursing care during strict scientific T tube drainage, not only can 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common bile duct surgery, but also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 ns can be found and dealt with in time, so that patients will recov er at an early date..Keyword:Common bile duct surgery;T tube;Drainage;Nursing;我国现阶段对T管护理要求有了更新, 新的T管护理规定适应了现代医学和疾病的发展,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缩短了病程。
浅谈胆道手术后T形管引流的护理发表时间:2011-11-02T14:44:29.9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4期供稿作者:李小燕[导读] 目前我国人口正向老龄化社会发展,胆道疾病发病曲线已呈逐年增高趋势。
李小燕(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司前医院 529159)目前我国人口正向老龄化社会发展,胆道疾病发病曲线已呈逐年增高趋势。
因而胆总管探查手术增多,T形管引流也相应增加,T管引流是治疗胆道疾病的重要手段,T形管引流使胆汁经引流管进入肠道或分流至体外,降低胆道压力,减轻胆道炎症,防止吻合口及胆管狭窄、渗漏、予支撑胆道和确保胆总管缝合处不承受过高张力而造成胆汁外溢,有利胆总管缝合处炎症的消退、愈合,还可通过引流管进行造影,溶石、碎石、排石及纤维镜检查、活检、取石等,同时可防止胆总管狭窄、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
T形管护理是T形管引流治疗的重要环节,T形管引流护理不当常引起T形管脱落、感染、胆漏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做好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现将如何做好以病人为中心认真实施整体护理全方位的T形管引流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做一总结;从介绍胆总管的生理解剖有关知识、T形引流管放置的适应症和拔除的指征、T形引流管的护理的体会和经验.根据T管引流患者置管期间及拔管前后的病理生理特点。
提出T管引流患者在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加强针对性的护理要点,这样有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临床治愈出院。
一胆总管的生理解剖1.胆总管:是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开始,下达壶腹部止称为胆总管,成人胆总管长约7-9厘米,直径0.6-0.8厘米,儿童为2-4厘米,若直径超过一厘米视为病理情况。
2.胆总管分为四段:(1)十二指肠上段,自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处起,至十二指肠上缘,长约3.5厘米(临床胆总管探察、切开取石、放置T形管引流在此段进行)(2)十二指肠后段,紧贴在十二指肠球部之后,下腔静脉之右,门静脉和肾十二指肠动脉之右。
(3)胰腺段,胆总管在胰内穿过或在胰头后部沟内通过的一段至十二指肠的后侧壁。
胆道术后“T”型管引流的意义及护理要点引言"T"型管是一种常见的胆道术后引流装置,用于排除受术者胆道系统中的胆汁,预防淤积和感染。
正确的护理与管理"T"型管引流是促进恢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本文将对胆道术后"T"型管引流的意义及护理要点进行详细讨论。
一、胆道术后"T"型管引流的意义1.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胆道手术后,胆管可能会出现堵塞、狭窄或漏斗状扩张,排除胆汁可以减少胆汁性感染、胆石病复发等并发症的发生。
2.减轻胆道系统的压力:手术引起的胆道系统的压力升高,使得胆汁无法流出,通过引流排出胆道系统中的胆汁,可以减轻胆道系统的压力,促进胆道的恢复与愈合。
3.帮助观察胆道情况:通过观察引流出的胆汁颜色、量、质地等变化可以判断胆道系统的动态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二、胆道术后"T"型管引流的护理要点1.定期观察引流情况:每天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质地等变化情况。
正常的引流液应为黄绿色的胆汁,量逐渐减少,无异味。
如果引流液的颜色明显变化、量增加或出现脓性分泌物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2.固定"T"型管:正确固定"T"型管可以减少疼痛和不适感,防止管子被拔出或移位。
固定时应避免过紧,使患者舒适,并确保管子通畅。
3.保持引流通畅: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胆道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
冲洗时要注意方法正确,力度适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适。
4.防止感染:保持引流管周围清洁干净,勤换引流袋,每天更换引流贴。
避免引流袋过度拉紧,避免感染穿刺口。
手术病房内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护士要做好手卫生。
5.观察并发症:胆道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如代谢性碱中毒、电解质紊乱和感染等。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三、总结胆道术后"T"型管引流的护理要点包括定期观察引流情况、固定管道、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感染和观察并发症等。
t管拔管后观察要点
一、呼吸情况
1. 患者的呼吸频率及深度: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度,如果呼吸频率增加或呼吸变得急促,应该立即通知医生进行评估。
2. 呼吸音:管拔后应该仔细听取患者的呼吸音,如出现啰音或者减弱,应及时通知医生。
3. 咳嗽情况:观察患者是否有咳嗽,如果患者出现频繁咳嗽、咳出大量痰或咳嗽声音异常
应该及时评估。
二、氧饱和度
1. 测量氧饱和度:管拔后应该及时测量患者的氧饱和度,如出现氧饱和度低于正常范围应
及时通知医生。
2. 辅助氧气:如果患者的氧饱和度较低,应及时给予氧气辅助。
三、意识状态
1. 观察意识状态:管拔后应该时刻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如出现意识模糊、精神萎靡等情
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2. 保持安静:观察患者时应该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影响患者的休息和睡眠。
四、疼痛情况
1. 观察疼痛表现:如患者出现疼痛表现,应及时记录及通知医生,必要时给予镇痛处理。
五、咳痰情况
1. 观察咳痰情况:如患者出现咳痰,应及时记录痰的性状、颜色等情况,必要时通知医生。
六、饮食及营养情况
1. 观察饮食情况:管拔后应及时评估患者的饮食营养情况,必要时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七、心理状况
1. 观察心理状况:如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况,应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及安慰。
总之,管拔后观察要点包括呼吸情况、氧饱和度、意识状态、疼痛情况、咳痰情况、饮食
及营养情况、心理状况等。
医护人员应该及时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
保患者的安全。
胆道术后T型管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介绍护理T型管的经验方法。
方法根据T型管引流患者置管期间及拔管前后的病症特点,总结出各阶段的护理要点及方法。
回顾本院近两年28例胆道术后T型管引流患者护理资料。
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如预期拔除引流管,治愈出院。
结论做好患者在置T管引流的各期护理,大大缩短了手术后的康复期,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胆道手术;T型管引流;护理
于胆道手术时应用T型引流管使胆汁经引流管进入人肠道或分流至体外,以利于胆道切口的愈合,同时可促进炎症的消退,防止胆道狭窄、胆道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
我们本着以患者为中心,认真实施了全方位的T型引流管护理及健康教育。
现将本院28例胆道术后应用T型管引流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一共收治了28例胆道术后应用T型管引流患者,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32~84岁,疾病类型:胆总管囊肿3,胆结石24例,空肠胆总管roux-en-y吻合术1例,患者均如期治愈出院。
2.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胆道系统疾病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
患者心里负担重,对疾病产生恐惧情绪较高。
把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带到实际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运用医学护理知识,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以科学的态度、恰当的方法、要患者了解有关疾病的知识、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
2.2 T型管护理:①严格无菌操作技术:术后引流口处保持无菌,周围皮肤每日用75%酒精消毒,观察引流口周围有无液体渗出,如有渗出及时更换敷料,预防引流液刺激伤口周围的皮肤,必要时引流管周围的皮肤敷上凡士林纱布或涂氧化锌软膏加以保护,确保护皮肤的完整性。
每日更换引流袋一次,注意接头处用络合碘消毒。
应严格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②妥善固定。
做护理操作或患者活动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向外脱出,以免胆汁流入腹腔引起胆汁性腹膜炎,以至手术失败;患者术后绑腹带,以利于固定。
如T型管一旦脱出,立即报告医生,重新施行置术;
③保持引流通畅。
护理中要注意随时调整引流管的位置,以免发生折叠、扭曲等现象。
应经常挤捏,保持畅通。
引流管要有残留结石或血块堵塞时不可用空针冲洗,可用空针向外抽吸。
④引流袋放置:当患者平卧时,引流袋不能高于腋中线,活动、下床时应低于腹部切口。
⑤密切观察引流液并做好记录。
准确观察记录颜色、气味、性质和量。
术后胆汁引流正常情况是:逐渐增多后又逐渐减少;引流量手术后1~2d在200~250mL,以后渐多至400~600mL,lOd后远端胆总管水肿消退,部分胆汁直接流入十二指肠;引流量会逐渐减少,一般每日不超过200mL;有血性引流液提示胆道有出血;若有严重感染颜色或较浓稠时提示感染,若胆汁颜色提示异常或引流量突然增多或突然少,应及时告知医生,配合处理。
同时要观察患者体温及腹痛大小便及黄疸消退情况。
⑥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胆道手术患者需要营养支持,早期以静脉为主,通过静脉给予补充电解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
早期鼓励患者适当活动防止肠粘连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排气排便后指导患者少食多餐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饮食。
⑦拔管前后护理。
T管拔除之前应该先试验性夹管1~2d,让胆汁顺正常胆道系统走行后,无不良反应,然后到医院做T管造影,造影显示T管上下段胆总管无梗阻后,方可拔除。
给予患者适当安慰和鼓励,转移注意力,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生顺利拔管。
拔管后窦道可用凡士林纱布填塞;拔管后患者卧床休息3~4h,不宜立即运动。
拔管后一周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食欲,大、小便色泽,有无腹痛、腹胀、发热、黄疸等情况。
同时注意是否有胆漏现象的发生。
3.讨论
通过对以上病例的分析,充分体现了胆道术后T管引流的护理在胆道T管引流术后的重要性,它能及时提供病情动态变化,引流的顺畅也是胆道恢复必要基础、手术成功的关键。
同时胆道术后患者T型管引流的护理作为外科护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
为了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及痊愈率,正确指导其在置管前及置管后的护理尤为重要。
本组患者的经过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应用合理的的护理措施,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
在临床中,护理人员通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的技术操作、热情的服务、细致耐心的心理护理才能取得患者信任,患者才会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才能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