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收藏)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7
肝胆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引流管留置是肝胆外科手术中的常见措施,在手术后的恢复期间,引流管有助于排出体内的血液和淤血,使患者更快地康复。
但是,引流管的留置也需要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
引流管的护理不当,会导致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引流管护理能够减少手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那么在术后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引流管的护理呢?今天就来一起详细了解吧!一、什么是引流管?引流管在是腹部外科手术中常用的工具,它可以用于引流胆汁、腹腔积液以及手术区域的渗液。
引流管的使用可以预防组织损伤、腹腔感染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比如腹腔积液、脓肿、感染等。
在胆道手术中,T管的使用更加重要,胆道手术中需要切开胆管,如果不及时引流胆汁,就会出现胆汁渗漏等问题。
而T管可以有效地引流胆汁,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而且T管还可以达到引流残余结石,解除梗阻,防止胆管内压增高致使胆汁渗漏,控制胆管感染,支撑胆管防止胆管狭窄,保证胆管切口的愈合等作用二、肝胆手术后引流管该如何护理?1、妥善固定术后如果未妥善使用和固定引流管,导致引流管的脱出就非常容易导致感染、延缓伤口愈合、增加患者痛苦。
T形管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引流管,可以有效引流胆汁,减少胆漏,促进胆管创口愈合。
使用T形管时需要注意,应该确保引流管的末端放置于创口的深处,以避免胆汁滞留。
而且在固定引流管时,也应该考虑到T形管的特殊形状,确保其不会被扯出。
可以使用胶布、弹力胶布、别针或夹子等方法来固定引流管。
注意不要固定过于紧,以避免压迫引流管或影响患者的舒适度。
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保护好引流管,避免拉扯。
2、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术后必须保障引流管通畅,在引流管使用过程中,需要做到密切观察引流管的情况,避免它扭曲、受压或折叠导致的引流管阻塞。
患者应该明确掌握引流管的使用方式,以免使用不当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并发症。
在变换体位或者做运动时,患者要注意引流管的位置并及时调整,避免牵拉使得引流管被挤压。
胆道引流管在肝胆疾病中的应用和治疗效果比较胆道引流管是一种用于治疗肝胆疾病的医疗器械,其作用是通过引流管的插入,将胆汁导流至外部。
本文将比较胆道引流管在不同的肝胆疾病中的应用和治疗效果。
一、胆道引流管在胆囊炎和胆结石中的应用胆道引流管在胆囊炎和胆结石中的应用主要用于引流胆汁,减少胆汁的滞留和积聚,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它能够有效降低胆囊炎和胆结石的发作频率,并减少复发的风险。
通过引流管的插入,胆管内的胆汁可以顺畅流出,这对于预防胆结石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胆道引流管在胆管炎和胰腺炎中的应用胆道引流管在胆管炎和胰腺炎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这两种疾病常常导致胆汁的阻塞和积聚,引发疼痛和炎症反应。
通过胆道引流管的插入,胆汁得以畅通引流,减轻胆管和胰腺的压力,从而缓解疼痛和炎症。
胆道引流管还可以帮助排出炎性渗出物,减少感染的风险,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三、胆道引流管在胆管癌和胰腺癌中的应用胆道引流管在胆管癌和胰腺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这两种癌症常常导致胆管的阻塞和肿瘤的生长,进而影响胆汁的正常流动。
通过引流管的插入,可以缓解胆管的阻塞,减轻患者的黄疸症状,同时,引流营养液的导入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此外,胆道引流管还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配合手术或化疗,提高治疗效果。
四、胆道引流管与其他治疗方式的比较相比于传统手术切除或胆道支架的治疗方式,胆道引流管具有以下优势:1. 非手术治疗:胆道引流管的插入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式,相对而言更加安全和简便。
2. 减少创伤:与传统手术相比,胆道引流管的插入只需要小切口,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恢复期。
3. 可逆性:胆道引流管可以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调整或拆除,具有可逆性的特点。
然而,胆道引流管在治疗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操作复杂、引流管脱落、感染等。
因此,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综合考虑。
综上所述,胆道引流管在肝胆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胆汁的流动,提高治疗效果。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及操作标准。
各種引流管的護理及操作標準。
普通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一目的: 1.引流气体,液体(消化液,腹腔液,脓液,切口渗出掖)至体外,降低局部压力,减少粘连,促进癒合 2.作检测,治疗途径。
二用物:治疗车,治疗盘,血管钳,把,别针,只,一次性引流袋(瓶)1只,污物桶1只,消毒弯盘2只(内放消毒纱布1块,镊子1把)5%PVP碘液,棉签。
三,操作步骤:1.戴口罩,洗手。
2.将所备用物放置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冬天关好门窗,安置病人体位(低半卧或平卧位)3.检查伤口,暴露引流管,松开别针,注意保暖。
4.检查无菌引流袋是否密封,过期。
打开外包装,检查引流袋有无破损或管子扭曲,将引流管挂于床沿,再将引流袋外包装垫在引流管接口下面。
5.挤压引流管,用血管钳夹注引流管尾端上,厘米处。
6.用PVP碘棉签消毒引流管连接处,先以接口为中心,环行消毒,然后向接口以上及以下各纵形消毒2.5厘米。
7.用左手取消毒纱布捏住连接处的引流管部分,脱开连接处。
8.再用PVP碘棉签消毒引流管的管口。
9.连接无菌引流袋,松开血管钳,并挤压引流管,观察是否通畅,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
10.整理用物,妥善安置病人。
11.严格记录引流液量和性质。
四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袋位置低于引流部位,引流袋可1周更换1-2次(引流液有性状,颜色改变的需每日更换)。
2.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
3.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与病情是否相符,每日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4.引流管妥善固定,以防滑脱,病人活动时勿将引流管拉脱。
5.负压引流瓶更换方法相同。
胸腔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一目的:排出胸膜腔内气体,液体,重建负压,使肺复张。
二用物:治疗车,治疗盘,治疗巾,消毒水封瓶,弯盘2只(一底一盖),内装无齿镊2把,PVP碘棉球3颗(或2%碘酒,75%酒精棉球各3颗,纱布一块),血管钳2把,外用生理盐水,开瓶器,胶布,别针,污物桶三操作步骤:1.戴口罩,洗手。
肝胆外科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一)【关键词】肝胆外科引流管护理并发症在肝胆外科手术中,引流管的放置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对于保证手术效果,防止胆管狭窄、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选用合适的引流管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甚至避免再次手术,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是肝胆外科病人能否顺利康复出院的重要因素1]。
我科2008年1月-2008年12月共护理肝胆手术后病人8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08年1月-2008年12月共护理肝胆手术带管病人80例。
年龄22-79岁,其中男53例,女27例。
其中单纯放置腹腔管者32例,同时放置腹腔管和T管者48例。
2引流管的护理2.1腹腔引流管①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引流管应低于出口平面,防止逆行回流造成感染。
观察引流口周围有无引流液外漏,皮肤有无红肿,破损。
②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色、质、气味,手术前期正常色泽为淡红色,后期为黄色,清亮液,每日0-100ML,若每小时大于50ML,持续3小时且呈红色则为异常,或颜色混浊均为异常,应立即告诉医生2]。
如引流量突然减少,病人感到腹胀,伴发热,应及时检查引流管有无堵塞或脱落。
③要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压,折叠。
在病人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将床头抬高,使其体位高于引流管,以利于引流。
④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评估疼痛原因和性质,引流口疼痛是引流管过紧压迫或引流液刺激所致。
引流后其他部位疼痛,可能继发感染或迁移脓肿所致。
剧烈腹痛突然减轻,应怀疑脓腔或脏器破裂,即使报告医生。
⑤.一般情况下,引流管在引流停止后24小时拔除,通常是在术后2-3天可拔除腹腔引流管。
2.2T管①T管一般置于胆总管下段,由戳口穿出后缝于腹壁。
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通畅,防止扭曲,受压,折叠。
引流袋的位置在活动时应低于腹部切口的高度,平卧时不能高于腋中线,防止胆汁反流引起逆行感染,但也不能过低以免胆汁流失过度。
如T管堵塞,术后5-7天内禁止加压冲洗引流管。
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措施发布时间:2021-06-03T01:42:44.075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5期作者:陈燕[导读] 肝胆外科主要是研究肝细胞癌症、肝胆管结石、肝炎后肝硬化以及重型肝炎所导致的急性肝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
肝胆外科主要检查和诊治的疾病包括肝脓肿、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门静脉高压、胆结石、胆囊炎、胆管炎、胆囊息肉、先天性胆道闭锁和胆总管囊肿、胆道出血、胆囊癌、胆管癌、肝脾破裂、脾功能亢进等肝胆系统疾病。
陈燕平昌县人民医院 636400肝胆外科主要是研究肝细胞癌症、肝胆管结石、肝炎后肝硬化以及重型肝炎所导致的急性肝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
肝胆外科主要检查和诊治的疾病包括肝脓肿、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门静脉高压、胆结石、胆囊炎、胆管炎、胆囊息肉、先天性胆道闭锁和胆总管囊肿、胆道出血、胆囊癌、胆管癌、肝脾破裂、脾功能亢进等肝胆系统疾病。
病人一般会有明显的右上腹疼痛,通常会在进食油腻的食物之后,会使得这种右上腹的疼痛症状加重,在发作时除了疼痛,还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1.什么是引流管?引流管是一种在临床外科用于引流的一种医疗器械,它可以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液、血液及其他液体引流至体外,还可以防止病人发生术后感染、促进病人伤口愈合及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临床上需要用到外科引流管的部位有很多:(1)导尿、(2)胸腔、(3)脑腔、(4)胃肠道、(5)胆道等。
引流管是利用虹吸或负压吸引的原理,将引流管的一端放置在人体的手术区或体腔内,经过皮肤的切口将管道穿出体外,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液、渗出的血液、组织液及其他液体引流至体外。
根据放置引流管的目的不同,可以将引流管分为治疗性引流管以及预防性引流管两种。
2.肝胆外科手术后为什么要用引流管?肝胆外科手术后使用引流管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用于观察手术部位的变化,通过每日检查引流液的量、性质等可以发现手术部位是否发生出血、化脓等异常情况;第二个作用是可以将手术后的渗出组织液、血液及脓液等液体引流至体外,从而防止积液、感染的发生。
外科负压引流管的护理外科负压引流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主要用于手术后恢复期的管道引流。
常见于肝胆外科、胸外科、骨科和泌尿科等外科手术中,对于减轻手术部位的血肿和渗出液,减少感染和炎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负压引流管与传统引流管相比,不仅可以引流外部的液体,同时可以在手术部位施加负压,刺激伤口早期愈合,加快恢复速度。
因此,外科负压引流管的护理非常重要,这不仅可以确保器械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还可以有效的预防感染和其他潜在的并发症。
以下是外科负压引流管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1.术后贴附位置在手术后24小时内,负压引流管应贴附于清洁干燥的手术部位,以确保尽可能多的引流。
负压引流管的贴附位置应尽可能与手术部位接肤接近,通常要求负压管贴附位置应该比伤口周围宽1-2厘米的范围,采用透明胶布的固定方式。
2.定期检查引流情况在外科负压引流管使用期间,需要定期检查其引流情况,包括颜色和量的变化。
引流的液体应该保持在一个稳定的量,并且液体的颜色应该清澈或略带黄色。
如果引流液的量持续减少,或者液体的颜色从清澈变为混浊或者带有浑浊物体,则需要及时通知医生或者护士。
3.定期更换引流罐外科负压引流管中的引流罐需要定期清洗和更换。
在换引流罐的时候,应先关闭管道,拆卸引流罐并进行清洗和消毒,之后再装上新的引流罐。
换罐的过程中要避免将引流管拉缩或撞击,以免引起疼痛和流出污染的液体。
4.检查负压引流管的温度负压引流管的正常工作温度一般在36℃左右。
如果负压引流管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伤口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引流设备和周边环境的温度,确保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行。
5.针对特殊情况做好准备在负压引流管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的状况,例如突然引流液量增加、引流管脱落或者阻塞等情况。
当遇到这类情况时,护理人员应该采取及时的措施,例如检查引流管的接口处是否有松动,清理引流管的内部,对换血管贴附区域进行敷贴处理等。
6.引流管的护理无论何时,在进行任何种类的护理前,都必须先做好手卫生和引流管的局部消毒,以保持管道的无菌。
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首先,引流管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外科常见的引流管主要有胸腔引
流管、腹腔引流管、膀胱导尿管等。
不同的引流管适用于不同的病情和手术,护士需要根据医嘱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引流管,并确保引流
管的材质和尺寸符合患者的需要。
其次,保持引流管的管路畅通是引流管护理的关键。
护士要确保引流
管的连接处牢固可靠,不得有漏气或漏液。
同时要定期观察引流液的情况,将引流液适时倒置,促进引流管内液体和气体的流动。
避免引流管被压迫
或扭曲,防止管路堵塞。
第三,引流液的判断和记录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护士要经常观察
引流液的颜色、量和质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正
常的引流液颜色应为淡黄色或带血性,量和质地应与病情相适应。
如发现
引流液量明显减少或停止、颜色异常、质地变稠或有异味等情况应立即报
告医生并进行处理。
最后,定期更换引流管也是引流管护理的重要环节。
引流管的定期更
换可减少滋生细菌和感染的风险,并保持引流管的畅通。
一般来说,引流
管的更换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误操作和感染的发生。
更换引流管时,护士要做好病区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清洁消毒的物品和患者的精
神和肢体的准备,以减少痛苦和感染的风险。
总之,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是外科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护
士要选择适合患者的引流管,保持引流管的管路畅通,及时判断和记录引
流液的情况,定期更换引流管。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
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胆囊引流管护理措施
1. 观察引流液:定期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和气味,如果有异常情况(如颜色异常、异味等),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2. 定期清洁引流管口:每天至少清洁一次引流管口,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指示的清洁液进行清洁,并保持引流口的干燥。
3. 固定引流管:确保引流管的固定牢固,避免引流管的脱落或移位。
4. 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被压迫或扭曲,保持引流管通畅,如发现引流管被扭曲或阻塞,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5. 防止感染:注意手卫生,定期更换引流袋和引流包,避免污染引流管口。
6. 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体温变化、腹部疼痛、引流液量和性状等,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7. 给予适当的疼痛缓解:根据医生的嘱托,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舒缓患者的胆囊引流管相关的疼痛。
请注意,以上措施仅供参考,具体的护理措施应根据医生的嘱托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