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胆管引流术护理(ENBD)
- 格式:ppt
- 大小:28.68 MB
- 文档页数:26
鼻胆管引流护理常规鼻胆管引流(ENBD)是在十二指肠镜引导下,以胰胆管逆行造影(ERCP)为基础所实施胰胆管疾病辅助临床治疗的技术,能够解除胆管梗阻,通过引流达到减压、减黄、消炎等目的。
【护理评估】要点1、评估既往病史,有无肝胆系统疾病。
了解起病前患者睡眠、饮食状况。
2、评估患者有无腹痛、发热,皮肤、粘膜颜色的改变,腹痛的程度和性质。
3、了解实验室等检查结果,如血常规、CT、B超等。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心理状态。
【常见护理问题】1、有电解质失衡的危险与留置鼻胆引流管有关。
2、潜在并发症:感染与留置鼻胆引流管逆行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出血与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可能损伤血管有关。
4、自理能力缺陷与患者治疗后卧床输液有关。
5、知识缺乏:患者缺乏疾病及内镜下治疗的相关知识。
6、恐惧或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或害怕内镜下治疗引起痛苦有关。
【护理措施】1、休息与活动:鼻胆管引流期间应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防止导管脱落、扭曲、折叠和受压。
2、饮食护理:术后常规禁食1-2天,根据引流量,遵医嘱静脉补液,补充液体及电解质,然后可逐渐进流质和半流质饮食。
3、管道护理(1)妥善固定鼻胆管,保证引流通畅:使用3M贴将鼻胆管妥善固定,如与鼻翼两侧加耳廓处双固定,注意留有足够的体外鼻胆管长度便于患者活动,同时标记好鼻胆管的刻度,预防移位,接无菌引流袋于床旁。
定期更换固定用的胶布。
加强巡视,指导并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常用的护理技巧及固定方法。
做好交接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引流量:每日更换引流袋,注意观察胆汁的颜色、性状及量的变化,有助于帮助患者病情的判断。
清亮无渣、深绿色或棕色为正常胆汁。
术后第1~2天内鼻胆管引流液可能混有少许絮状物,一般3~4d逐渐转为棕黄或淡黄色,引流的量一般由多到少,颜色由深变淡。
胆汁引流量通常>300ml/d,一般24h分泌量800~1000ml,如过少,则应考虑是否堵塞,予以冲洗,必要时可经X线透视或重新置管。
鼻胆管引流的护理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ERCP(经内镜逆行性胆道造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胆道胰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ENBD(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常用内镜胆道引流方法,通过引流达到减压、退黄、消炎的目的,能够迅速有效地解除胆道梗阻。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方法ENBD操作过程:病人取左侧位,先用ERCP导管沿胆管方向插入十二指肠乳头行胆胰造影判断引流范围,插导丝至胆管理想引流区,将鼻胆管顺导丝插入预定位置,然后退出导丝,在X线监视下进鼻胆管退出十二指肠镜,最后将鼻胆管从鼻腔引出,建立胆汁体外引流途径,妥善固定后接无菌引流袋。
护士在密切观察病情的同时,针对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和相应健康宣教.2 ENBD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ERCP、ENBD具有创伤性和潜在危险性,无论患者知识水平高低均因担心手术效果及预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
护士应根据患者知识水平差异,采取相对适宜的交流方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主述,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做好健康宣教。
向患者介绍此项技术的安全性、优越性、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操作者的情况及成功先例,讲解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配合技巧,解释术前准备的必要性。
2.1.2 术前准备①了解患者身体状况(有无出血倾向、感染史、药物过敏史等),抽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淀粉酶。
②告知患者术前8h禁饮食。
③遵医嘱给予碘造影剂过敏试验并记录,对于过敏者应选用不含碘的造影剂。
④术前20min肌注解痉剂(如山莨菪碱10mg)、镇静剂,并建立静脉通路。
⑤术前5分钟服2%利多卡因胶浆咽部麻醉。
⑥做好抢救准备,以防意外发生。
⑦清楚交待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在手术同意书签字,避免医疗纠纷。
2.2 术中护理配合协助患者更换适合造影要求的衣服提前进入造影室,介绍注意事项,术中主要由内镜室护士配合医生进行操作,责任护士协助,术中注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意识表情、面色等,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进行抢救。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经内镜逆行胆道造影(ERCP)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胆道胰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鼻胆管引流术(ENBD)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常用内镜胆道引流方法,是在内镜下将细的聚乙烯管经十二指肠乳头插至胆道系统再由鼻腔引出体外。
对于胆道结石或胆胰系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化脓性胆管炎可迅速降低胆道内压力,减轻黄疸,改善肝脏功能,为手术及其他治疗创造条件,并可不失时机地进行胆道造影、胆汁取样培养、抗生素液冲洗、药物溶石及抗癌药物灌注等检查和治疗,是目前治疗胆胰系疾病的一种简便安全又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
我科2006年1月—2008年11月有55例胆胰疾病住院病人行ERCP后通过鼻胆管引流术,均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龄40岁~72岁,平均56岁;其中胆管结石38例,胆瘘5例,胆源性胰腺炎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4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心、呕吐、黄疸、腹痛等症状。
1.2 方法ENBD操作过程:病人取左侧位,先用ERCP导管沿胆管方向插入十二指肠乳头行胆胰造影判断引流范围,插导丝至胆管理想引流区,将鼻胆管顺导丝插入预定位置,然后退出导丝,在X线监视下进鼻胆管退出十二指肠镜,最后将鼻胆管从鼻腔引出,建立胆汁体外引流途径[1],妥善固定后接无菌引流袋。
护士在密切观察病情的同时,针对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和相应健康宣教。
2 结果本组55例病人经住院行ENBD后,发热、腹痛、黄疸、食欲不振等症状均明显缓解,血淀粉酶逐渐恢复正常,治愈出院,住院时间4 d~15 d,平均9.5 d,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3 护理3.1 术前护理3.1.1 心理护理ERCP、ENBD具有创伤性和潜在危险性,无论病人知识水平高低均对ENBD既有期待又有疑虑,担心插管的安全性、痛苦程度等。
对此在治疗前后对病人及家属反复宣教告知ENBD属先进微创技术,能迅速缓解症状,改善并减轻黄疸,使肝功能恢复,帮助病人渡过重症胆管炎、胰腺炎等急性期等。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进展近年来,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作为一种微创胆道治疗手段被国内外广泛应用。
本文介绍了ENBD围手术期的护理进展包括术前护理、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护理。
标签:鼻胆管引流;围手术期;护理鼻胆管引流术(ENBD)是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断技术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胆道治疗技术,采用一根细长的塑料管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入胆管中,另一端经十二指肠、胃、食管、咽等从鼻孔引出体外,建立胆汁的体外引流途经[1],从而达到迅速降低胆管内压力,减轻黄疸,为手术及其他治疗创造条件,是目前治疗各种良、恶性病变引起的胆道梗阻的简单、可靠、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
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在术前、术中、术后针对性地对患者采取个体化的健康宣教和相应的护理措施。
现将ENBD围手术期的护理进展总结如下。
1 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对于患者来说,即使是创伤最轻、痛苦最小的手术,也存在了一定的恐惧感,何况操作过程是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进行的。
而十二指肠平滑肌是否松弛,会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功率,而患者的精神状态、情绪及对施术者的信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十二指肠平滑肌的活动度[2]因此手术前应首先向患者及家属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十分必要。
告知患者及家属ENBD是较先进的微创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痛苦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恢复快等特点;用通俗易懂的措辞说明插管的大概操作过程及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请做过ENBD的患者现身说法,交流感受和心得,介绍成功治疗的实例,使患者了解检查治疗的必要性,以保持术前和术中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是决定操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前提[3]。
1.2术前准备①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如空腹血糖,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血尿淀粉酶、腹部B 超或CT、胸片、心电图。
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②了解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有无胃镜禁忌证;③做碘过敏实验并记录,对于过敏者应选用不含碘的造影剂;④饮食准备:术前禁食4~6h,胃动力障碍者可延长禁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