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

王卿曦地理1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运动包括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两种基本形式。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轴简称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单位是1日。由于在计算自转周期时,选定的参考点不同,一日的时间长度略有差别,名称也不同。如果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为23小时56分4秒,叫做恒星日。如果以太阳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是24小时,叫做太阳日。

地球自转速度可以用角速度和线速度来描述。根据地球自转周期,可以算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约为15*每小时。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则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公转。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单位是一年,时间长度约为365天6时9分10秒,叫做恒星年。

地球公转的轨迹叫做公转轨道,它是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年一月初,地球距离太阳近,这个位置叫做近日点,其公转速度快。每年七月初,地球距离太阳远,这个位置叫做远日点,公转速度慢。

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围绕太阳公转。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叫做赤道平面,地球公转的平面叫做黄道平面。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夹角,叫做黄赤交角。目前的度数为23*26′。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的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太阳垂直照射地表的点是有变化的。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达到23*26′N,最南达到23*26′S。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纬23*26′,之后太阳直射点逐点南移。到了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返。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到了夏至日,太阳再次直射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这也被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365天5时48分46秒,叫回归年。

三.昼夜交替和时差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射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天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晨昏线(圈)把经过的纬线分割为昼弧和夜弧。

由于地球不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影响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此,太阳日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晚之分。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

1仅供圣贤教育学生免费使用

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使用地方时很不方便。在1884年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上,人民决定按统一的标准划分全球的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

为了避免日期的凌乱,1884年的国际经度会议,还规定了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经线叫做“国际日界线”。地球上新的一天从东边开始,从西边结束。

实际上,在分区计时的基础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采用了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有的国家根据领土跨越经度广的实际,不同的时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有的国家为了国内各地联系方便,统一采用首都所在地的区时;还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将本国东部区时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为标准。

四.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在赤道上没有偏转。这种现象在风和水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我们把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上产生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与作用于水平运动的大气或水体的其他作用力比较,地转偏向力很小,但是其作用不可低估。

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促使地球表面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描述。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时一日之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

*昼夜长短的变化自春分日至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也是北半球获得日照时间最长的季节。在此期间,北半球个维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出现了极昼现象。其中,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也是北半球获得日照时间最短的季节。在此期间,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小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其中,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则相反。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获得日照时间相等,都是12小时。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有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太阳辐射最强;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太阳辐射最弱。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太阳辐射最弱。春分日和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南、北半球太阳辐射强度相当。

六.四季更替和五带

由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使得太阳辐射既有时间变化,也有空间的分异。全球各纬度(除赤道外),太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全球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的递减,据此可划分为五带。

*四季更替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冬季是一年白昼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小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春季和秋季是冬季和夏季的过渡季节。

为了是季节划分与气候变化相符合,现在北温带的许多国家在其后统计上一般把3、4、5月划分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南半球与北

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

*五带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可以把地球表面粗略地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共5个热量带。五带反映了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

地球的运动知识归纳

地球的运动知识归纳 1、地球自转的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4、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的更替。 5、晨昏线: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他们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 7、地球的公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8、地球公转的周期:一年。 9、地球公转的特征: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10、地球绕日公转的姿势很独特,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倾斜度是不变的,而且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及其这一特点,是形成太阳光热在不同纬度地带分布和地球上存在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 11、由于地轴相对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角为66.5°,所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最北界线是23.5°N,当太阳直射在这一纬线上时,正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夏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就返回向南移动。所以北纬23.5°这条纬线,这条纬线被称为北回归线。当太阳向北再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是春分日(第二年的3月21日前后)。如此往复,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12、随着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在北纬66.5°以北和南纬66.5°以南的地区,会出现一天中太阳不升(极夜)或不落(极昼)的现象,因为这一现象只会出现在这两个范围内,所以,把这条纬线分别称为北极圈和南极圈。只有极圈内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13、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为23.5°,极圈的纬度数为66.5°,两数之和为90°。回归线是热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共10篇)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共10篇)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一):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光照图,怎样算昼长,以及光照图中的北京时间怎么求 昼长就是用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即光照图中昏线所在地方时减去晨线时间(记住两个都是以昏线地方时为标准) 光照图中找到太阳直射经线并计算出他的经度,一般来说光照图中都是标出0°经线(不会计算的话追问我)算出直射经线与北京时间经度(120°)的差值除以15得出相差时间.然后东加西减,算出北京时间.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二):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规律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第一章地球的运动部分一些规律的总结 比如说,画太阳周日视运动图时顺序和方向、影子朝正北或正南时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几种情况等等 希望有经验的哥哥姐姐们提供一下、就是平时做题积累起来的那种规律、再做题时就可以直接用的、、、 你是走高考吧,那就把你们省份近五年的高考真题的地球运动部分题目研究下就行. 平时考试的考点跟高考不一样,要掌握平时所有的知识点就比较繁琐而且也没有太大必要. 一般来说高考考察时区计算比较多,太阳高度角计算几乎不考,时区计算往往是晨昏线四个点(与赤道交点6和18点,与纬线圈切点0和12点)和两条日界线(0点所在经线和180°经线);日出为夏季东北升西北落,冬季东南升西南落,日影与日出方向相反. 多做你们省份近五年高考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三):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光照图,怎样算昼长昏线所在地方时,晨线时间怎么算呢,以及光照图中的北京时间 但直射经线怎么算呢昏线所在地方时,晨线时间怎么算呢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是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18点,直射点的经线是12点也就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是12点,平分夜半球的经线所在时间是0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四):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汇总,表格 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 1、\x09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自转、公转. 2、\x09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期) 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3、\x09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近日点(一月初):最快;远日点(七月初):最慢 周期: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意义:①昼夜长短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③四季更替和五带. 4、\x09太阳直射点运动:①黄赤交角:23°26′②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 王卿曦地理1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运动包括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两种基本形式。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轴简称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单位是1日。由于在计算自转周期时,选定的参考点不同,一日的时间长度略有差别,名称也不同。如果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为23小时56分4秒,叫做恒星日。如果以太阳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是24小时,叫做太阳日。 地球自转速度可以用角速度和线速度来描述。根据地球自转周期,可以算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约为15*每小时。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则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公转。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单位是一年,时间长度约为365天6时9分10秒,叫做恒星年。 地球公转的轨迹叫做公转轨道,它是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年一月初,地球距离太阳近,这个位置叫做近日点,其公转速度快。每年七月初,地球距离太阳远,这个位置叫做远日点,公转速度慢。 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围绕太阳公转。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叫做赤道平面,地球公转的平面叫做黄道平面。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夹角,叫做黄赤交角。目前的度数为23*26′。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的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太阳垂直照射地表的点是有变化的。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达到23*26′N,最南达到23*26′S。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纬23*26′,之后太阳直射点逐点南移。到了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返。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到了夏至日,太阳再次直射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这也被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365天5时48分46秒,叫回归年。 三.昼夜交替和时差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射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天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晨昏线(圈)把经过的纬线分割为昼弧和夜弧。 由于地球不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影响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此,太阳日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晚之分。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 1仅供圣贤教育学生免费使用

【必背知识清单】主题二地球的运动

主题二地球的运动 / 课程标准/ 地球自转 ●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地球公转 ●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 知识体系/ 知识点1 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更替: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 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 ●时间差异: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不断更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 异。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即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知识点2 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2)公转特征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3)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 ✓一年中,当地球从②→③→④运动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太阳高度越来越低,物体的影子越来越长。当地球从④→①→②运动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太阳高度越来越高,物体的影子越来越短。南半球与之相反。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与之相反;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与之相反。当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时,全球昼夜相等。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太阳能够直射1次,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太阳能够直射2次。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无太阳直射现象,夏至时,北半球太阳照射角度最大;冬至时,北半球太阳照射角度最小;南半球与之相反。 ●季节变化与昼夜长短变化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春季和秋季。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地球公转与四季的变化(北半球) 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季节及月份 ①春分3月21(22)日赤道中间昼夜相等春季(3、4、5) ②夏至6月22(21)日北回归线最高昼(最)长,夜(最)短夏季(6、7、8) ③秋分9月23(22)日赤道中间昼夜相等秋季(9、10、11) ④冬至12月22(23)日南回归线最低昼(最)短,夜(最)长冬季(12、1、2)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地球是我们所生活的星球,它以多种方式运动着。了解地球的运动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以及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本文将总结地球运动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以自西向东的方向自转,完成一次自转所需的时间为24小时。地球自转的速度不同,赤道上的自转速度最快,约为每小时1670公里;两极附近的自转速度最慢,约为每小时0公里。地球的自转带来了日 夜交替的现象,使我们能够感受到昼夜变化。 二、地球的公转 地球围绕太阳以近乎椭圆的轨道进行公转,完成一次公转所需的时 间为365.25天,即一年的长度。地球的公转轨道被称为黄道,而根据 黄道的倾角,我们也能够观察到季节的变化。当地球接近太阳时,夏 季来临;当地球离太阳较远时,冬季到来。 三、地球的倾斜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之间形成一个约23.5度的倾斜角度,被 称为地球的倾斜。这个倾斜导致了地球不同地区季节的交替变化。当 太阳直射地球的北半球时,北半球经历夏季;而当太阳直射地球的南 半球时,南半球经历夏季。 四、地球的黄道倾角

地球的公转轨道与地球赤道面之间形成一个约23.5度的角度,被称 为黄道倾角。黄道倾角的存在使得我们在观测天空时能够看到太阳、 月亮和行星在天空中的不同位置。 五、地球的潮汐现象 地球的运动还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潮汐是由于地球与月球和太阳 的引力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海水周期性升降的现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对潮汐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六、地球的地理坐标系统 为了精确定位地球上不同地点的位置,人们引入了经度和纬度的概念,形成了地球的地理坐标系统。经度表示东西方向上的位置,纬度 则表示南北方向上的位置。通过这种坐标系统,我们能够准确地表示 和定位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 总结: 地球的运动是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自转和公转导致了日夜交替、季节变化等现象。地球的倾斜和黄道倾角也对地球上的气候产生了重 要影响。此外,地球的运动还与潮汐现象有关,并通过地理坐标系统 帮助我们准确定位地球上的位置。了解地球的运动知识有助于我们更 好地理解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以及与之相关的现象。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六年级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六年级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 地球是我们所在的家园,它以自身独特的方式运动着。了解地球的运动对我们理解自然界的现象和地理知识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 1. 自转运动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身的轴线旋转。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每小时约1670公里,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白天和黑夜交替的原因。自转运动使得地球呈现出昼夜交替的现象,同时也导致赤道和极地区域的温差巨大。 2. 公转运动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行。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且轨道上离焦点最近的地点称为近日点,离焦点最远的地点称为远日点。地球的公转速度约每秒30公里,公转运动决定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3. 倾斜轴 地球的轴线不是垂直于公转轨道,而是倾斜的。地球的倾斜轴 使得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太阳照射角度不同,导致了温 度和季节的变化。地球的倾斜轴也是引起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原因。 4. 极昼和极夜 地球的倾斜轴导致了在北极圈和南极圈附近发生极昼和极夜现象。在北极圈的夏至时,北极圈内一段时间内太阳始终不落山, 形成连续的极昼;而在冬至时,北极圈内一段时间内太阳始终不 升起,形成连续的极夜。南极圈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5. 春分和秋分 春分和秋分是地球公转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时刻。春分时,地球 的南北半球受到的阳光照射相等,昼夜长短也相等;而秋分时, 南北半球受到的阳光照射仍然相等,昼夜长短也相等。春分和秋 分标志着昼夜交替的变化。 6. 地球轨道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为椭圆的轨道,这个椭圆的中心处于一个虚构的点,称为“太阳”。地球在运行过程中,遵循椭圆轨道,使得地球和太阳的距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以上就是地球的运动知识点,通过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自然现象和地理变化,进一步加深对地球的认识。祝大家在学习地球知识的过程中取得进步!

关于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关于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1、x09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自转、公转。 2、x09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期) 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3、x09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近日点(一月初):最快;远日点(七月初):最慢 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意义:①昼夜长短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③四季更替和五带。 4、x09太阳直射点运动:①黄赤交角:23°26′②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23°26′S————0°————23°26′N(即南北回归线之间)③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①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②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5、x09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特点:①平分地球,其所在平面经过地心。②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并且平分赤道。 ③晨昏线不断西移,西移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一致。④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⑤晨昏线与经线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时,为夏至日、冬至日。 6、x09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时间。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经度相差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地方时相差4分钟。 地方时计算: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最后转化成小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原则:东加西减 7、x09时区:全球划分24个时区,每时区跨15°经度,相邻两时区相差一小时。 时区=经度/15°余数>7.5为商+1;余数

地球的运动教案(精选14篇)

地球的运动教案(精选14篇) 地球的运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状况,四季的划分 2.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3.昼夜交替的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 力量目标 通过观看地球自转时地球上消失昼夜更替现象和地球公转时地球上不同纬度消失昼夜长短的变化,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和分析力量。 德育目标 1.通过地球运动的学习,了解地球上的很多自然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而不是神的力气,从而对同学进行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教育。 2.通过对地球运动规律的学习,使同学熟悉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以及它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四季的形成和变化 教学方法 地球仪教学用图 课时支配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处在一刻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中的。 地球,作为一个星球也不例外。一方面,地球内部的组成物质在不断地变化运动着,例如火山喷发就是地球内部组成物质变化达到肯定程度的结果;另一方面,地球作为一个整体,也在进行着有规律的运动。大家在前面已经知道了,地球一方面自身在自西而东的在进行着自转运动,另一方面,它还围着太阳进行着自西而东的公转运动。 今日,我们首先来学习地球的自转运动。 二.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 ( 阅读p9~p10) (板书) 其次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定义:绕地轴转动 2.方向:自西而东 3.周期:一天(24小时) 4.昼夜更替现象 二.地球的公转 1.定义:绕太阳运动 2.方向:自西而东 3.周期:一年 4.轨道:椭圆轨道 5.特征:地轴总是倾斜的,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 6.5°的夹角。 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四周。(地轴的指向不变) 6.季节的变化 (师): 地球始终处在不停的有规律的运动之中。对于这一点,过去的人却不是这么认为的,他们观察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认为地球是静止的,只是这些日月星辰在运动,并且有人认为这些自然现象是神、是上帝在主宰着的。直到后来,人们才

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整理

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整理 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整理 上学的时候,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整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整理篇1 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 (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整理篇2 1、x09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自转、公转. 2、x09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期) 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3、x09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近日点(一月初):最快;远日点(七月初):最慢 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意义:①昼夜长短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③四季更替和五带. 4、x09太阳直射点运动:①黄赤交角:23°26′②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23°26′S----0°----23°26′N(即南北回归线之间)③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①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②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5、x09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特点:①平分地球,其所在平面经过地心.②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并且平分赤道.③晨昏线不断西移,西移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一致.④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⑤晨昏线与经线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时,为夏至日、冬至日. 6、x09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时间.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经度相差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地方时相差4分钟. 地方时计算: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x4分钟(最后转化成小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原则:东加西减 7、x09时区:全球划分24个时区,每时区跨15°经度,相邻两时区相差一小时. 时区=经度/15° 余数>7.5 为商+1;余数 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整理篇3 1.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周期为365.2422天 2.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

地球的运动的知识点知识点的结构: 地球 自转 自转方向:经纬网、北极上空、南极上空(规律:从0度经线到东经,东经的时间来 的比西经早;速度:角速度、线速度 A、B相对的方位:经线代表的方向、纬线代表的方向 周期的类型:太阳日(24小时)、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 昼夜交替:与昼夜现象区分好 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方时:与区时区分好,地方时的计算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南半球、赤道 公转 周期的类型:太阳年(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恒星年(365天6时9分) 方向:自西向东;速度:近、远日点和二分日、二至日的特点及区别 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其变化的影响 公转的地理意义 (产生现象的原因)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回归运动的关系,晨昏 线、与地方时的关系。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太 阳直射点 四季的更替:表现、各纬度的区别 绕转中心轨道面方向速度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地轴赤道面自西向东(侧视)线速度、角速度………….. 地球公转太阳黄道面北逆南顺(俯视)近日点、远日点……………. 地球自转——中心、方向、速度、——地球公转 ↓↓ 地轴倾斜(方向不变)公转轨道面 ↓(水平) 赤道面↓ ↓∣ —————黄赤交角(会变)—————— ↓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回归年、二分二至… ↓ (昼长、夜长、直射点)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直射点、纬度、季节) ↓↓ —————————————— ↓ 四季五带:昼(夜)长、直射、极昼(夜)、纬度

1、地球的自转 定义:地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旋转。 角度不同的自转:极点俯视:北逆南顺;跨0度经线:自转从西经到东经;跨180度经线:从东经到西经。 极点判断自转方向的记忆方法; 从南极上看地球自转为顺时针,从北极上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记忆方法:左手代表南半球,右手代表北半球,双手作握拳状,从上往下看,手上的向中心的漩涡则为各半球的自转方向。如下: 左手(顺时针)右手(逆时针) 自转的周期: 昼夜更替的周期: 一个太阳日(24小时)定义:以太阳为参照物,太阳两次经过中午的时间间隔。 自转的真正周期: 一个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定义:恒星日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考系是地球自转360度的周期。 自转速度:角速度和线速度: 除了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相等为15°/h,极点的角速度为0;;线速度由赤道到南北两侧递减,赤道的线速度为1670km/h,其他纬度的线速度=(40000kmcosA)/24,极点的线速度为0。(纬度60度的纬线的线速度等于赤道的一半) 经纬网: 同一个经线圈,纬度差一度,经线线段差111km,经线圈的长度都相同为40000km,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半圆弧垂直纬线,任何一个经线圈将地球平分成两个部分,越往东,经线值越大的是东经,值越小的是西经。

地球的运动与四季变化

地球的运动与四季变化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而地球的运动是四季变化的原因之一。本文将从地球公转与自转的角度探讨地球的运动如何导致四季变化, 并且探讨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点。 1. 地球的公转运动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运动,公转一周约365.25天。地球绕太阳的轨道呈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以近 似圆形轨道运行,因此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 发生改变。 由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不同,地球的接收太阳辐射的强度也会 随之变化。当地球距离太阳较近时,太阳辐射更为集中,能量更强, 气温较高,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夏季;而当地球距离太阳较远时,太 阳辐射较为弥散,能量较弱,气温较低,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冬季。 2. 地球的自转运动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自转一周约24小时。地球 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同时也是影响四季变化的重要因素。 由于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倾斜,使得地球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接 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也有所不同。当北半球的倾斜面向太阳时,北半球 将进入夏季,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北半球白昼时间较长,气温升高,进入夏季;而南半球则正好相反,进入冬季。当北半球的 倾斜背离太阳时,北半球将进入冬季,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

上,北半球白昼时间较短,气温降低,进入冬季;而南半球则正好相反,进入夏季。 3. 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点 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地球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点也有所不同。我们可以将地球的纬度分为赤道、低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和极地四个区域进行讨论。 赤道地区位于赤道附近,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最为集中,因此气温较高,常年热带雨林气候。低纬度地区位于赤道与副热带之间,气温相对较高,但与赤道地区相比稍有变化,常年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中纬度地区位于副热带与温带之间,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冬季寒冷,常年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极地地区位于北极圈和南极圈附近,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最弱,因此气温极低,常年以冰雪覆盖为主。 总结: 地球的运动包括公转和自转,这些运动导致了不同季节的变化。地球的公转决定了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进而决定了夏季和冬季的气温差异。地球的自转则决定了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从而形成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现象。不同纬度地区由于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气候特点也有所不同,包括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低纬度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中纬度地区的温带季风气候以及极地地区的冰雪覆盖气候。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地球上的四季变幻多样,造就了我们多彩的世界。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2、*09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期〕 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3、*09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近日点〔一月初〕:最快;远日点〔七月初〕:最慢 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意义:①昼夜长短改变②正午太阳高度改变③四季更替和五带。 4、*09太阳直射点运动:①黄赤交角:23°26′②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23°26′S————0°————23°26′N〔即南北回来线之间〕③周期:回来年365日5时48分46秒 ①假设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假设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②假设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久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逝。 5、*09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特点:①平分地球,其所在平面经过地心。②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并且平分赤道。 ③晨昏线不断西移,西移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全都。④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⑤晨昏线与经线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时,为夏至日、冬至日。

6、*09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涌现的时间。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经度相差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地方时相差4分钟。 地方时计算: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最末转化成小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原那么:东加西减 7、*09时区:全球划分24个时区,每时区跨15°经度,相邻两时区相差一小时。 时区=经度/15°余数7.5为商+1;余数

初中地理知识点地球的运动

初中地理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关于地球自转的各种理论目前都还是假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地 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转是均匀的。 晨昏线: 指地球上迎着太阳的昼半球与背着太阳的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也称晨昏圈。晨昏圈把它所通过的纬线圈分成昼弧和夜弧,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可表示该纬线圈昼夜长短的状况。由于地球不停地以1个太阳日为周期的自转, 晨昏圈在地面上不断地移动,其周期也为1个太阳日(24小时),从而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地球公转过程中各纬线圈上昼弧与夜弧的长度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北半球的春分日、秋分日,晨昏圈同某一经线圈相重合,全球各地昼弧与夜弧等长,即昼夜平分。在北半球的夏至日、冬至日,晨昏圈同经线的交角为最大,夏至日,北半球各纬线圈上的昼弧为一年中最长,即白昼为最长,南半球各纬线圈上的夜弧为一年中最长,即黑夜为最长。冬至日,反之。晨昏圈是地球上的大圈,但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等,在日出以前和日没以后天空仍较明亮,因此它实际上要比大圈略小些。 地球自转的特点: 1.地球围绕地轴转动; 2.地球的自转是自西向东的转动; 3.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变化和时差变化。 自转产生的现象:

1.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光照亮的半球成为昼半球,相对应的称为夜半球。 2.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导致各地见到日出的时间不同,东边要先看到日出,东边时刻早于西边时刻。https://www.doczj.com/doc/ff19238999.html,/ 地球公转: 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的旋转成为公转,周期为365.25天。 黄赤交角: 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称为黄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同时进行,黄道和赤道之间的夹角始终为23°26′,黄赤交角的存在决定了地球四季的变化。 回归线: 地球上南、北纬23°26′的两条经纬圈。北纬23°26′称为北回归线,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的最北界线。南纬23°26′称为南回归线,是阳光在地球上直 射的最南界线。回归线,是太阳每年在地球上直射来回移动的分界线。南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南北温带间的分界线。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为热带,这里太阳终年直射,获得的热量最多;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北纬)之间的地区 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南纬66°34′)之间的地区为南温带。温带地区太阳终年斜射,获得的热量适中。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内,属于温带气候。 地球的公转的特点: 1.地球公转是以太阳为中心,自西向东的旋转; 2.地球的公转轨道同赤道的夹角为23°26′; 3.地球公转的时间为365.25天;

地理地球的运动背诵要点

专题2 地球的运动(早读背诵要点) 1、地球的运动包括两种形式:自转和公转。 2、自转:(1)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演示时自左向右转动地球仪);(2)周期:一天(24小时); (3)产生的现象 ①昼夜更(交)替②时差(东早西晚)③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3、公转: (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一年(365天); (3)产生的现象: ①四季变化、(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③昼夜长短的变化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影子的变化)⑤五带的划分。 5、当北京处在白天时,纽约正处于黑夜。 6、坐地日行八万里是坐在赤道上。 7、某人要建一个四面朝北的房子,应该建在南极点。 8、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转,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转。 9、北京迎来日出,新疆繁星满天是因为地球的自转。 10、二分二至日: (1)春分日:3月21日前后;(2)夏至日:6月22日前后;(3)秋分日:9月23日前后;(4)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11、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1)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这一天称为春分日,春风日前后的3、4、5月是北半球的春季; (2)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称为夏至日,夏至日前后的6、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 (3)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这一天称为秋分日,秋风日前后的9、10、11月是北半球的秋季; (4)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称为冬至日,冬至日前后的12、1、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12、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23.5°N-23.5°S) 13、直射次数: (1)南北回归线上(23.5°N和23.5°S)1次(2)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每年直射2次(3)其他地区0次。 14、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方向): (1)向北移动:①和④; (2)向南移动:②和③。 15、二分二至日昼夜长短情况: (1)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2)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 (3)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 16、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为例) (1)记忆口诀:点北北长;点南南长(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直至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过程,就是北半球昼增长的过程) (2)以秋分日为界,秋分日之前昼长夜短,秋分日之后昼短夜长 (3)昼渐长夜渐短:①和④;昼渐短夜渐长:②和③。 17、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为例): (1)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影子越短;夏至日影子最短 (2)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影子越长;冬至日影子最长。 1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

1.3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运动方式 围绕地轴转动 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 上空为顺时针。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数增大,西经度数减小。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运动速度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 不同纬度与赤道线速度大小成cos 余弦关系,如60°N 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线速度的一半。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 )。 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最快 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最慢 运动周期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 分10秒 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 5时48分46秒 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产生四季和五带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针对训练: 关于右图中晨昏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弧线ABC 是晨线 B .弧线AB C 是昏线 C .弧线AB 是晨线 D .弧线BC 是晨线 答案:C 解析:此题突破口在于根据经度大小的变化判断出来自转方 向为顺时针,然后再根据自转法,判读晨昏线。AB 为晨线,BC 为昏线。 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 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 < 0°,晨昏线上 =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24小时 针对训练: 晨昏线是地球上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下列有关晨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晨昏线上时刻相同 B .晨昏线上日期相同 C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相同 D .晨昏线上区时相同 答案:C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 地球有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心说”与“日心说” 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已成为人们熟悉的天文现象,然而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以“地心说”和“日心说”最具影响力。 “地心说”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托勒密在前人的基础上,认为地球位于宇宙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其他星体都围绕地球运动。这种说法与基督教教义有契合之处,长期为教会所利用。尽管“地心说”把地球当做宇宙中心是错误的,但它承认地球是“球形”,并把行星从恒星中区别出来,标志着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一大进步。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阿里斯塔克就提出过“日心说”。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30多年的观测和研究,系统论述了“日心说”体系。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与其他行星绕太阳转动,并写出了《天体运行论》一书。哥白尼的“日心说”遭到了教廷的反对,他的著作被列为禁书。后来许多科学家为了证明地球的运动,前仆后继,最终取得了胜利。 1)在暗室里,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到地球仪上,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与夜半球。 2)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观察: (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转动?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会怎样?

(2)在地球仪上找到家乡的大致位置,看一看家乡在地球自转过程中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 (3)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纽约的位置,看一看,当北京是中午时,纽约是白天还是夜晚? 3)在地球仪上,指出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的纬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