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自转运动的特点

地球自转运动的特点

第一单元宇宙环境基础知识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一)、宇宙中的地球

1.普遍性:质量、体积、平均密度、运动特征有自己的特点,但并不特殊,特别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有很大的相似性。

2.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条件、安全的空间);②地球自身的条件( 距离适中,适中,原始大洋形成,即具备、、等条件)。

(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太阳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反应,其方程式为:。

2.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2)太阳辐射能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的能量来源,工业生产大量使用的、等化石燃料也都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指太阳大气的变化,其主要类型有光球层 (太阳活动的标志,周期约为年);色球层 (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2.对地球的影响

(1)影响气候: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与黑子活动周期相关性非常明显。

(2)影响地球电离层:太阳耀斑爆发时产生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引起电离层扰动,从而导致衰减或中断。

(3)影响地球磁场: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现象。

(4)产生极光现象:在地区,带电粒子流被地球磁场捕获与大气摩擦,产生发光现象。

二、地球运动:

(一)、地球自转运动的特点

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向下俯视,地球呈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时针方向旋转。

2.自转周期:地球自转一周360º,所需时间为,叫做一个日。

3.自转速度

(1)角速度:每小时;南北极点角速度为O,其他任何地点角速度相等。

(2)线速度:从向逐渐减小。赤道最大,为每小时1679千米,两极点线速度为O。

(二)、昼夜交替

1.昼夜的成因:①地球,。②太阳的

2.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与太阳光线。

3.昼夜交替的周期:太阳日。为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某地上中天的时间间隔,时间为小时。

4.昼夜交替的意义:其周期(一个太阳日)时间不长,使整个地球表面和不致于过分剧烈,从而保证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三)、地方时

1.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比较而言,偏东的地点时刻要_________一些。

2.时区和区时:为统一标准。国际上规定每隔经度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个时区。各个时区都以本区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称为区时。相邻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

3.北京时间:我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四)、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移规律: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沿地表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偏转,在南半球向_______偏转,纬度越高偏转越明显,赤道上不发生偏移。

2.地转偏向力:促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移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它只改变物体运动 ,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物体水平运动方向___________ 。

3.意义:对气流(风)、洋流、河流的流动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一)、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

1. 地球公转的方向及轨道: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向下看,地球呈_____方向绕太阳运转。地球公转的轨道为近似于正圆的_____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上。

2.公转周期:地球公转一周360º,所需时间为,这叫做。

3.公转速度:地球的公转速度与距太阳的远近有关,地球在近日点时( 月初)公转速度较,在远日点时( 月初)公转速度较。

(二)、黄赤交角及影响

1.黄赤交角: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交角,目前为。

2. 黄赤交角的影响: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地球在绕日公转时是斜着身子公转的,即地轴与公转轨道之间的交角为 ,且的空间指向不变。由于此公转特征的存在;从而产生了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南北移动,其移动的范围在和

之间,移动的周期为,叫一个回归年。

(三)、利用晨昏线确定时间与季节

1.确定地方时:

①赤道在任何时刻晨线上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昏线是。(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②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上的地方时为时。与之相对的另一条经线为时。

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是。

确定日期与季节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可断定:这一天是日或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晨昏线与经线夹角为23º26ˊ,北极圈内皆为昼弧。可断定这一天是前后,北半球日,北半球为季,南半球为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晨昏线与经线夹角为23º26ˊ,北极圈内皆为夜弧,可断定这一天是前后,北半球日,北半球为季,南半球为季。

(四)、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1.时空分布规律:

(1)同一地点,不同季节:

①夏季昼夜,冬季昼夜

②当太阳直射点向北半球移动时,北半球昼不断,夜不断;当直射点移到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长最,夜最,反之亦然

③赤道上终年昼夜

(2)不同地点,同一时期:

①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北半球纬度越的地点昼越,夜越;反之亦然。

②全球昼夜等长的日期为日与日。

2.影响:

昼越长,接受的太阳光热热,气温越。越利于农作物;反之亦然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纬度变化规律

(1)春秋分日,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从向递减。(2)夏至日,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从向递减

(3)冬至日,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从向递减。

结论: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其两侧的高纬度与低纬度。即离太阳直射点愈近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愈大,反之也然。

季节变化规律

同一纬度地区,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较,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较。当太阳直射点向这个地点移动时,这个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反之也然。

夏至日,地区,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

冬至日,地区,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

(五)、四季

I.划分:

(1)天文学划分的明季:以和的大小来划分。

(2)气候统计上的四季:

(3)我国农历上的四季:以为起点来划分。

(4)注意:南北半球日期相同,相反

2.更替原因:地球绕日、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周年移动,

使和周年变化。

(六)、五带的划分

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纬度是,每年太阳直射次,直射的日期是

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是,纬度是,每年太阳直射次,直射的日期是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太阳直射次

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是,北极圈上一年出现天极昼,日期是,

一年出现天极夜,日期是。北极点上极昼的时间是从至共天。南极圈上一年出现天极昼,日期是,一年出现天极夜,日期是。南极点上极昼的时间是从至共天。

五带的分界线: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寒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热带内(有、无)阳光直射现象,(有、无)极昼极夜现象。寒带内(有、无)阳光直射现象,(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四、地球、地图:

(一)、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的划分

1.南、北半球的划分

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2.东、西半球的划分

以和这两条相对的经线将地球分成东、西两半球。从20ºw向东,过Oº经线到160ºE,为半球;从20ºw向西,过180º经线到160ºE,为半球。

3.高、中、低纬的划分

低纬度:纬度;中纬度:纬度;高纬度:纬度

(二)、地图上的方向

在地图上:判定方向,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一般地图上,面对地图,可按照“ ”的方法定向。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应根据定向: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

(三)、地图上的比例尺

1.定义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就是:比例尺= 2.表示方式

(1)直线式:

(2) 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成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3) 式:用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或表示为1:10000000或一千万分之一。

3.比恻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通常所说的比例尺的大与小.是指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间比值的大与小.比值越大,比例尺就越大;比值越小,比例尺就越小。

一般来说,在地图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地图所表示的区域,地图内容越;比例尺,地图所表示的区域范围,地图内容越。

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1节第1课时自转特征、昼夜交替和偏转规律教案选择性高中选择性地理教案

第1课时 自转特征、昼夜交替和偏转规律 1.方向 自西向东(甲图)⎩ ⎪⎨⎪⎧北极俯视:逆时针方向旋转(乙图)南极俯视:顺时针方向旋转(丙图) 甲图 乙图 丙图 2.周期⎩⎪⎨⎪⎧太阳日:以太阳为参照物,自转360°59′,用时24 小时恒星日:以恒星为参照物,自转360°,用时23小 时56分4秒 3.速度 (1)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大约为15°/时。 (2)线速度:由于纬度不同而有差异,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1)昼夜现象

①成因⎩ ⎪⎨⎪⎧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照射 ②昼夜半球: 下图甲、乙两处中,甲所在半球为夜半球,乙所在半球为昼半球。 ③昼夜界线:AB 线为晨昏线。 (2)昼夜交替 ①原因:地球不停地自转。 ②影响: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又称“生物钟”)。 (1)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2)表现:在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在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赤道上不发生偏转。 (1)同纬度地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一定相同。 ( ) (2)假如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则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 ) (3)晨昏线在地表表现为自西向东运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 ) (4)判断地转偏向力偏转方向时,要面对着物体运动方向观察。 ( ) (5)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 ) A .地球是个球体 B .地球不停地自转 C .太阳的东升西落 D .黄赤交角的存在 [提示] (1)× 地球自转线速度除受纬度影响外,还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2)× 假如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也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 (3)× 晨昏线在地表表现为自东向西运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4)× 判断偏转方向时,一定要顺着物体的运动方向观察。 (5)B [由于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产生了昼夜现象,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自转的速度 材料一 送瘟神 毛泽东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地球自转运动的特点

第一单元宇宙环境基础知识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一)、宇宙中的地球 1.普遍性:质量、体积、平均密度、运动特征有自己的特点,但并不特殊,特别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有很大的相似性。 2.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条件、安全的空间);②地球自身的条件( 距离适中,适中,原始大洋形成,即具备、、等条件)。 (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太阳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反应,其方程式为:。 2.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2)太阳辐射能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的能量来源,工业生产大量使用的、等化石燃料也都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指太阳大气的变化,其主要类型有光球层 (太阳活动的标志,周期约为年);色球层 (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2.对地球的影响 (1)影响气候: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与黑子活动周期相关性非常明显。 (2)影响地球电离层:太阳耀斑爆发时产生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引起电离层扰动,从而导致衰减或中断。 (3)影响地球磁场: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现象。 (4)产生极光现象:在地区,带电粒子流被地球磁场捕获与大气摩擦,产生发光现象。 二、地球运动: (一)、地球自转运动的特点 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向下俯视,地球呈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时针方向旋转。 2.自转周期:地球自转一周360º,所需时间为,叫做一个日。 3.自转速度 (1)角速度:每小时;南北极点角速度为O,其他任何地点角速度相等。 (2)线速度:从向逐渐减小。赤道最大,为每小时1679千米,两极点线速度为O。 (二)、昼夜交替 1.昼夜的成因:①地球,。②太阳的 2.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与太阳光线。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1章地球的运动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1 - 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 7 - 第一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 7 - 第二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 14 -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如下面三幅图中的箭头指向)。 A B C 4.自转周期 名称1日长度参照物 恒星日23时56分4秒遥远的恒星 太阳日24时太阳 5.自转速度 (1)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为0外,其余各地均约为15°每时。

(2)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赤道最大,两极最小。 [微思考]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做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 [提示]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易误提醒]地球自转周期中的太阳日是人们日常的计时单位,是指太阳东升西落再东升的周期,对人类活动影响明显,而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1.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到两极有什么变化规律? 提示:从教材图1.3中显示的信息去归纳总结即可。 2.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是多少? 提示:从教材图1.3中显示的信息去分析即可。 二、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如图中“→”所示。 3.公转周期 名称参照物1年的长度特点 回归年太阳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 恒星年其他恒星365日6时9分10秒公转的真正周期 :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5.公转速度 图中位置时间速度公转位置 A点1月初最快近日点 B点7月初最慢远日点 [微思考] [提示]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思维过程一 地球的自转

思维过程一 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自转 1.概念:地球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 2.特点: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3.方向:自西向东。 ⎩⎨⎧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 向转动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4.速度 说明:(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由于地球是固体球,球面上的各点自转时在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相同。由于地球自转周期大约为24小时,自转角度为360°,故角速度每小时大约为15°。(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于纬线圈的长度由赤道向两极减小,赤道处纬线圈最长,自转线速度最快,每小时转1670千米,到了南北纬60°,纬线圈周长缩短约一半,故自转线速度也约为赤道的一半。(3)南北极点由于位于地轴上,故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4)地球上任何一点(纬度为ϕ)的自转线速度V ϕ=V 赤 cos ϕ。 即随纬度的升高,地球自转线速度逐渐减小。 5.周期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1)昼和夜的形成 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 (2)晨昏线(圈)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晨昏圈是地球上的一个大圆,其中,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向昼半球更替的弧线是晨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半球向夜半球更替的弧线是昏线。 (3)昼夜交替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地球表面的晨昏线不断向西移动,地球表面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 (4)昼夜交替的周期 昼夜交替的周期即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也就是一个太阳日。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不太长,使地表昼夜温差较小,保证地球上生命的存在与发展。 说明:(1)地球上的晨昏线是一个大圆,晨线、昏线各占一半。实际上由于大气的散射等作用,地球上的某地虽然位于晨昏线上,这时地面并不黑暗。 (2)昼夜之分、昼夜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含义是不同的。昼夜之分是一静态概念,它是由“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造成的;昼夜更替是一动态概念,主要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是指白昼时间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除赤道以外,其他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都随地球公转而产生周期性变化。 2.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移的规律是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向,当观察者顺运动方向看时,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在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偏转,这是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 注意:①随着纬度的升高,偏向现象愈加明显。 ②可以借助物理上的“左右手定则”原理来判断南、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具体如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原物体的运动方向,拇指的偏向即为水平运动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北半球用右手定则,南半球用左手定则。 说明:根据牛顿的惯性定律:任何物体在运动时都有惯性,总是力图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 为什么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向?因为任何物体在运动时都有惯性,总是力图保持原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导学案 【学习目标】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并说明地球的运动规律 【学习重点】 地球运动的方向和速度 【学习难点】 地球自转的两个周期 【学习方法】 通过画图、析图,应用空间思维、发散思维,突破恒星日和太阳日等知识难点 【知识链接】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说明地球无时无刻不在运动,那么地球运动的规律是怎样的呢? 【学习过程】 一.地球自转运动的特点(学习教材P13的内容) 1)方向:自____向____,北极上空俯视呈____________,南极上空俯视呈_________. 2)周期:恒星日时间长度为___________,旋转360°;太阳日的时间长度为24小时,旋转了 __________. 3)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都为__________,线速度由___________递减. 【合作探究】 1.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分别从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观察地球运动的方向,并用三幅图画出地球运动的方向(提示:侧视图以及从北极和南极上空的俯视图)(B级) 2.观察地轴的北端的指向,并说明北极星附近的星辰绕北极星按什么时针运动?(B级) 3.教师做地球,一名同学做太阳,另一名同学做恒星,教师与两名同学面对面站成一条线,做

恒星的同学距离较远,并在活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始终与教师保持一定直线,教师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观察教师下一次先面对“恒星”还是“太阳”,为什么?(C级) 4.结合教材图1.16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总结纬线长的计算公式,进而总结线速度和角速度的计算公式,归纳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归纳提升。 ①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零 ②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线速度相同 ③60°纬度上的线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二.地球公转的特点 1)地球公转的方向________,北极上空俯视___________,南极上空俯视__________ 2)轨道形状是近似正圆的__________,地球在近日点的时间是__________,在远日点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 3)速度:近日点_________,远日点_________,平均角速度为__________,平均线速度是_______ 【合作探究】 开普勒第二行星定律:行星的向径(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在近日点附近,地球的向径短,公转的距离长,公转的角度大。因此在单位时间内地球公转的速度会快一些,而在远日点附近则相反。请同学们给图并标出近日点和远日点。 【作业布置】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它的运动轨迹决定了我们所处的时间 和季节的变化。地球的主要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它们共同影响着我 们的日常生活和地球上的各种现象。 1. 自转的概念与影响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身的轴线旋转。它以地球的中心为轴线,每天一周,即24小时。自转带来了昼夜的交替,使得地球表面的不同 地区出现日夜交替的现象。 自转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自转产 生了地球的地理时区,使得不同地区的时间有所差异。这是由于地球 自转速度在不同纬度上有所差异,导致东、西半球的时间存在时差。 其次,自转是形成自然景观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地球自转的 存在,地球表面会出现日出日落、昼夜交替,从而形成了日光照射的 不同角度和强度,促使了气候和植被的分布差异。 2. 自转的原理与速度差异 地球的自转是由于地球的不均匀物质分布所导致的。由于地球内部 的铁磁性物质的存在,自转时形成了磁场,同时也产生了自转的力矩。地球的自转速度在赤道处相对较快,约为1670千米/小时,而在极地附 近相对较慢。 地球的自转速度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微小的变化,这是由于多种因素 的影响,包括地球内部岩石的流动、地球大气层和海洋对地球自转的

影响等。这些微小变化使得我们需要进行定期的时间校准,以确保全球时间的准确性。 3. 公转的概念与影响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动的轨迹。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轨道是一个椭圆形,被称为椭圆轨道。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称为一年,约为365.25天。 公转使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有所变化,从而导致了地球上的季节变化。当地球距离太阳较远时,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弱,寒冷的气温和较短的日照时间使得出现冬季;而当地球距离太阳较近时,太阳辐射能量较强,气温升高,日照时间延长,从而出现夏季。 公转的周期性变化也会影响到地球上的其他现象,例如天体观测、农作物生长季节以及动植物的迁徙等。 4.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相互依存的。地球的自转决定了地理时区和昼夜交替,而地球的公转则决定了季节变化。二者共同影响着地球上的气候、生物分布以及人类的生活方式。 尽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我们应该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和脆弱性。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地球运动及影响

地球运动及其影响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思考:说出地球是不断在自转的证据或实验。 落体偏东实验;傅科摆实验;天体的周日视运动;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 2.地轴:地球自转轴的简称,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自转方向:自西到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 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如右图) 4.自转周期: 地球自转360o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日, 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地球自转360o59′所需要的时间为一个太阳日,时间是24小时,这是昼夜更替的周期。 思考:导致恒星日与太阳日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在公转,而且运动方向相同。 小结:当自转与公转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当自转与公转不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恒星日永远是23小时56分4秒。 5.自转速度: 角速度:每小时转过的角度。ω=360 o /24小时,即15 o /小时,1 o /4分钟,除南北极点外,地表任何地点都相等。 线速度:每小时转过的弧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V= 2πcosΦ R(周长)/ 24小时(周期)南北极点线速度、角速度都为零。 例题1.算出赤道、北纬30 o、北纬60 o处的自转线速度。 V(赤道)=2πR/24=1670千米/小时 V(30 o N)=2πcos30 o R/24=1447千米/小时 V(60 o N)=2πcos60o R/24=837千米/小时 思考:1.下列城市,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珠海 B.北京 C.哈尔滨 D.上海 2.“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城市是( ) A.珠海 B.武汉 C.伦敦 D.新加坡 二、地球的公转 1.地球的公转:指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公转轨道:地球公转的路线。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也就产生了近日点(1月初)、远日点(7月初)。 3.公转方向:自西向东,一般用逆时针表示。 4.公转速度:平均角速度大约1°/d,平均线速度大约30km /s;无论角速度、线速度,每年1月初(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而7月初(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思考:1.为什么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时快,在远日点时慢? 在近日点前后,地球受到太阳的引力大;在远日点附近则小。 2.为什么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186天长于冬半年的时间179天?(或:为什么北极点的极昼天数186天比南极点的极昼天数179天长7天) 冬半年地球较为接近太阳,受太阳引力较大,公转速度较快,花费时间较短。 5.公转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1恒星年。(比回归年长)

地球的运动初步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运动初步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运动:初步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我们生活的星球,它孕育了生命、赋予了我们生息的环境。 然而,你是否好奇过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初 步认识地球的两种重要运动——自转和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那么,地球每天围绕着自己 的轴线旋转多少次呢?答案是一天旋转一次。事实上,地球的自转周 期为24小时,所以我们才有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东转。由于地球绕 自身轴线的速度相对较快,大约每小时1670公里,所以我们常常无法 感知到自转带来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还带来了一个重要的现象——地球的地理经线和时区。 地理经线是指连接地球南北两极的无限多条曲线,而时区则是以经线 为基准,将地球划分为24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相差一小时的时间。例如,当我们在亚洲迎来新的一天时,美洲的人们还在度过前一天的 晚上。 二、地球的公转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椭圆轨道,被称为地球的公转轨道。公转周期为一年,大约为365.25天,因此我们才有了闰年。 地球的公转轨道还带来了四个重要的现象:季节的变化、昼夜时间的变化、黄道与赤道的关系以及地球的倾斜角。 首先,地球公转轨道的椭圆形状导致了季节的变化。当地球离太阳较近时,即地球靠近椭圆轨道的一边时,光线的照射较为集中,这样就形成了夏季;而当地球远离太阳时,即地球靠近椭圆轨道的另一边时,光线照射较为分散,这样就形成了冬季。 其次,地球的公转轨道也决定了昼夜时间的变化。当地球某一半面对着太阳时,该半球就会处于白天;而当该半球背离太阳时,该半球就会处于夜晚。同时,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也导致了昼夜时间的不同长度,例如极夜和极昼。 第三,地球的公转轨道与黄道和赤道有关。黄道是太阳光线在地球上经过一年所形成的轨迹,而赤道是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相交的圆线。它们之间存在一个黄道与赤道相交的两个位置,即春分和秋分点。这两个点决定了我们常说的春分和秋分。 最后,地球公转轨道导致了地球的倾斜角。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为23.5度,这就是地球的倾斜角。它是导致地球存在季节和极昼极夜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球自转的自然现象

地球自转的自然现象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这就导致了多种自然现象的产生。 1. 日夜交替 地球自转引起了日夜交替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当地球的一半面向太阳时,另外一半就背向太阳,因此造成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由于地球的自转,每个地方都会经历日出、中午、日落和黑夜,从而保证了各地的居民都能享受到适量的阳光和温暖。 2. 地方时差 地球自转导致了不同地方之间的时间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自转的线速度不同,因此各地的日出、日落时间也有所不同。这也是为什么不同地方的人们要设置不同的时区来协调时间的原因。此外,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不同季节的地方时变化也会有所不同。 3. 地球形状 地球自转对地球形状有一定的影响。地球并不是完全球形的,而是略微扁平的椭球形。这是因为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地球上的物质会被甩向赤道,导致赤道周围的半径增大,而极地附近的半径减小。这种偏向力被称为科里奥利力,它会导致海岸线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4. 极昼极夜 地球自转会导致极昼极夜现象的出现。在极地附近,由于地球的

自转,太阳只会出现在地平线以上或者以下,从而造成了极昼或极夜现象。这种现象对极地生态系统有着极大的影响,因为它们需要适应极端的气候条件和光照周期。 5. 季节变化 地球自转引起了季节变化。这是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相互作用导致的。地球公转时,阳光直射点在南半球和北半球之间移动,导致各地受到的热量不均,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变化。此外,地球自转轴倾斜也加剧了季节变化。 6. 气流运动 地球自转对气流运动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和压力分布不均,会导致各地形成不同的气流。当这些气流在地球表面移动时,它们会被科里奥利力所影响而发生偏转,这种偏转被称为科里奥利力效应。科里奥利力效应导致了大气环流的形成,进而产生了各种气候现象,如季风、信风等。此外,气流运动还会影响温度和降水的分布。 7. 洋流运动 地球自转对洋流运动有一定的影响。洋流是指海洋中的水流运动,它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洋流的形成和运动与地球自转密切相关。由于地球自转,洋流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科里奥利力的影响而发生偏转,这种偏转导致了洋流在南北半球之间的流动。此外,洋流还会受到地球偏向力和重力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洋流运动的方向和强度。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的讲解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的讲解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的讲解 一、基础知识梳理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形式 项目自转公转 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旋转中心地轴太阳 运动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 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地球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 地球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周期1恒星日(23时56分4秒)1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速 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角速度处处相等,即15°/小时平均1°/日 (近日点速度快,远日点速度慢)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由快变慢(南北两极点无线速度)平均约30km/s (近日点速度快,远日点速度慢)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昼夜的形成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2)昼夜交替的产生:由于地球的自转 (3)昼夜交替的周期及意义: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 (4)晨昏线(圈) ①定义: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

②分类 晨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 昏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 ③晨昏线的特点 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故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晨昏线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在春秋分时与经线重合;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最低纬度之和等于90(如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出现极夜的最低纬度为70N,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为70S)。 小编搜集了大量初中地理的知识点以供同学们参考,下面是关于2014年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指导汇总,需要同学们认真掌握下面的知识。 2014年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指导汇总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气温与气温分布变化知识点多变的天气知识点七年级地理海陆的变迁知识点总结大洲和大洋知识点地图知识点 相信通过上面对2014年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指导汇总,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后面我们进行更多的知识点内容讲解学习哦。欢迎阅读! 2、产生时差 (1)地方时 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早。同一经线地方时一定相同。 (2)时区与区时 ①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为15°,因此相邻两个时区相差一小时。②区时: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3)日界线 国际上规定180°经线作为日期的分解线,叫国际日期变更线。地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点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点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我们研究太阳系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自转和公转是指地 球绕自身(自转)和绕太阳(公转)公转的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会导致很多现象,如每 天白天黑夜变换、季节变化以及各种自然现象。本文将深入讨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 运动特点及影响。 从定义上来讲,地球自转是指它沿同一方向,由北极点指向东边而转动的运动;地球 公转也叫做黄道公转,指的是地球绕太阳轨道转动的运动。具体来说,地球以双椭圆路径 行进,朝南或朝北,每天运行一圈。 地球自转是地球周围物质粒子由北极点沿着同一方向运动所产生的结果,它是一种抛 物线运动,定义为北极点从高纬度开始自转所需的或静止的时间。地球的自转速度每小时 约为465.1英里,即每小时公认的1,600千米。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的运动。与地球自转不同的是,地球的公转运动是 角运动,既不改变运动物体的形状又能使它沿椭圆轨道运行。地球公转的速度约为每天30英里/小时(每小时51.84英里),但是这个速度会随着地球离太阳的距离而变化。 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星体学观点上看,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于地球来说同样重要。它们 构成了一种稳定的运动状态,是一种自发节律,维持着太阳系中的秩序,控制着天空中星 星的位置和季节的变化。由于地球的自转,它的地表沿着一个方向转动并产生日夜更替的 变化。公转,又因地球绕太阳公转,使日区发生变化,提供能量给地球,也是季节性节奏 的形成的重要原因。 总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太阳系内生命持续存在的重要支柱,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虽然和其他行星相比,地球自转速度比较慢,但我们研究中心还未完全理解地球自转和公 转的影响与它们构成的复杂系统的力量。

地球运动特点及意义

学案1 地球运动的特点及意义 【考试说明解读】 1.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2.理解造成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和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原因。 3.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变化规律及原因。 4. 分析昼夜交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知识梳理】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的自转 ①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地轴北端始终指向______附近。 ②方向:从侧面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从北极上空俯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俯视,时针方向旋转 ③周期: ④速度:角速度:除了,其它各地都相等,约等于。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级,极点的线速度为。 2.地球的公转 ①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②方向:同地球自转的方向。 从侧面看,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从北极上空俯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俯视,时针方向旋转 ③轨道:概念:地球公转的轨迹 形状:近似正圆的轨道 对地球的影响:近日点:时间;远日点:时间。 ④速度:近日点的速度较,远日点的速度较。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产生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分界线: 周期: 2.地方时:概念:因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与时间的对应关系:经度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 经度相差15秒,地方时相差 时区:划分目的:避免地球上无数个地方时给人们活动带来的不便 划分标准:全球共分24各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度,东、西十二区各跨经 度7.5度,合为一个时区。 区时:每个时区的的地方时称为这个时区的

计算方法: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 国际日界线:人为规定原则上以经线作为日界线。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偏,南半球偏,赤道上偏。 应用:大气运动、洋流的运动等。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叠加自转:赤道面 夹角23.26‘黄赤交角 公转:黄道面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 周期:一个回归年 过程:3.21 6.22 12.22 3.21(在箭头上标上运动方向)赤道赤道 3.昼夜长短的变化: 赤道: 北半球夏至日:昼夜长短随着空间(纬度)的变化规律: 北半球冬至日:昼夜长短随着空间(纬度)的变化规律: 春秋分: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时间变化过程及规律:随直射点南北移动而改变 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由直射点向 5.四季的划分 天文四季: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春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思维训练】 1.能不能画图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侧视图和俯视图)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在什么纬度地区最适合? 3.你能否判断当地球处于图中A、B、C、D四点时北半球的节气?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4.假如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还有没有昼夜交替现象?如果有,昼夜交替的周期如何?

地球的自转运动知识点

地球自转: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关于地球自转的各种理论目前都还是假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转是均匀的。 晨昏线: 指地球上迎着太阳的昼半球与背着太阳的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也称晨昏圈。晨昏圈把它所通过的纬线圈分成昼弧和夜弧,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可表示该纬线圈昼夜长短的状况。由于地球不停地以1个太阳日为周期的自转,晨昏圈在地面上不断地移动,其周期也为1个太阳日(24小时),从而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地球公转过程中各纬线圈上昼弧与夜弧的长度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北半球的春分日、秋分日,晨昏圈同某一经线圈相重合,全球各地昼弧与夜弧等长,即昼夜平分。在北半球的夏至日、冬至日,晨昏圈同经线的交角为最大,夏至日,北半球各纬线圈上的昼弧为一年中最长,即白昼为最长,南半球各纬线圈上的夜弧为一年中最长,即黑夜为最长。冬至日,反之。晨昏圈是地球上的大圈,但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等,在日出以前和日没以后天空仍较明亮,因此它实际上要比大圈略小些。

1.地球围绕地轴转动; 2.地球的自转是自西向东的转动; 3.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变化和时差变化。 自转产生的现象: 1.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光照亮的半球成为昼半球,相对应的称为夜半球。 2.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导致各地见到日出的时间不同,东边要先看到日出,东边时刻早于西边时刻。

【必背知识清单】主题二地球的运动

主题二地球的运动 / 课程标准/ 地球自转 ●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地球公转 ●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 知识体系/ 知识点1 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更替: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 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 ●时间差异: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不断更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 异。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即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知识点2 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2)公转特征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3)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 ✓一年中,当地球从②→③→④运动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太阳高度越来越低,物体的影子越来越长。当地球从④→①→②运动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太阳高度越来越高,物体的影子越来越短。南半球与之相反。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与之相反;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与之相反。当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时,全球昼夜相等。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太阳能够直射1次,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太阳能够直射2次。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无太阳直射现象,夏至时,北半球太阳照射角度最大;冬至时,北半球太阳照射角度最小;南半球与之相反。 ●季节变化与昼夜长短变化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春季和秋季。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地球公转与四季的变化(北半球) 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季节及月份 ①春分3月21(22)日赤道中间昼夜相等春季(3、4、5) ②夏至6月22(21)日北回归线最高昼(最)长,夜(最)短夏季(6、7、8) ③秋分9月23(22)日赤道中间昼夜相等秋季(9、10、11) ④冬至12月22(23)日南回归线最低昼(最)短,夜(最)长冬季(12、1、2)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是地球固有的运动之一,也是地球运动的基础之一。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的运动,也称为地球日自转。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24小时,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一天。地球自转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地球自转造成了一天和一夜的交替。当地球自转使得太阳从东方升起时,我们进入白昼;而当地球自转使得太阳消失在西方时,我们进入黑夜。这种交替的现象是因为地球自转将地球表面的不同地区暴露于太阳的光线下,使得我们能够感受到白天和黑夜的变化。 地球自转还造成了地球表面的风。地球自转使得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空气温度不同,进而形成了气压差,引起了大气的运动。这种运动产生了风,它不仅对我们的天气产生了影响,也对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地球自转还对地球的重力场产生了影响。地球自转使得地球非球体化,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这种非球体化的结果是地球的重力场不均匀,进而影响到地球上的物体和水的运动。地球自转还会引起地球的潮汐现象,使得海洋的潮汐起伏,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海岸线的形成产生影响。 地球自转还直接影响到导航和天文观测。地球自转使得我们能够通过观测太阳的位置来确定方向。而地球自转也使得我们能够观测到星星的运动,从而研究宇宙的演化和天体的性质。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在赤道上,地球自转的速度最快,每小时约1670千米;而在极点上,地球自转的速度几乎为零。这是因为地球是旋转椭球体,赤道半径较长,极半径较短,导致赤道上的点比极点上的点绕轴线旋转的距离更远。 地球自转的速度也逐渐减慢。这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球的形状变化、地球内部的地壳运动、洋流和大气运动的摩擦等。每年地球的自转速度减慢约0.002秒。这意味着未来地球的一天将会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