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

遗传物质》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自从摩尔根提出基因的染色体理论以后,基因在人们的认识中不再是抽象的“因子”,而是存在于染色体上的一个个单位。但是基因到底是什么呢?摩尔根在他的《基因论》一书的末尾说:“我们仍然很难放弃这个可爱的假设:就是基因之所以稳定,是因为它代表着一个有机的化学实体。”这个假设能成立吗?本章按照这样的科学史顺序展开,揭秘基因的化学本质,解析DNA的优美螺旋,验证DNA的精巧复制,测读ATGC的生命长卷;并引导学生再次体会“观察——提出假说——实验验证"的科学思维方法,领略科学家严谨务实的求知态度和大胆假设、富于想象的创新思维。本章内容包括三节: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节《DNA的结构》、第3节《DNA的复制》和第4节《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本节课内容阐述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揭秘基因的本质的第一步,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3.1 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3.1.1 概述多数生

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包括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证明——两个经典实验等部分内容构成。本节是在学习了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亲代和子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并且了解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的基础上,从分子层面上认识遗传物质的本质,为学习DNA的复制,为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突变打下了基础。本节课以"问题探讨"的形式呈现了曾经在科学界争议了很长的问题:" DNA 和蛋白质究竟谁是遗传物质?"然后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最后教材通过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说明有些病毒体内的核酸只有RNA没有DNA,其中的RNA就是它的遗传物质,进一步归纳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本节教材设了多种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分析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2.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通过分析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逻辑思维能力得以提高。

(二)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通过学习遗传物质主要是DNA,也有RNA,强调了生命

的物质性,有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生命物质观。

2.科学思维:教材中两个生物学经典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概念,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3.科学探究:通过总结DNA是遗传物质的科学探索过程,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对真理追求不懈的科学精神,以及“思考与讨论”活动可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

4.社会责任: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认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原理和过程;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

2.教学难点:分析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五、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遗传学的前面部分内容,已经对遗传物质的概念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所以对于本节的内容,接受起来应该比较容易接受;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本阶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问题的思考分析能力也达到了较强的一个阶段。但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教师要进行充分的预设,并做好应对意外生成的准备。

六、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问题启发、合作探究法、创设情境教学法、假说演绎法。教学可基于由表及里的原则,借助教材中的问题串,逐步引领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归纳与演绎,最终构建知识体系。

七、教学准备。

生课前查阅资料;教师制作本节内容的教学课件。

八、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回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师设问,生回顾学过的知识:

1.19世纪中期,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向人们证明了性状是受什么控制的?

2. 20世纪初期,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证明,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3.科学家们从细胞水平研究发现,染色体在亲子代的遗传上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4.到了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究竟哪一种才是遗传物质呢?

5.作为遗传物质至少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二)引导学生思考并启发学生产生疑问,带领学生总结出遗传的特点,导入新课。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1.早在20世纪,人们对遗传物质的猜测也有很多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的猜测。

2.师带领学生快速浏览课本中“对遗传物质的早起猜测”这一栏目,

并在PPT中凝练两种主要观点。

3.总结: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处于主导地位。过渡:直到20世纪40年代以后,科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才以确凿的事实证明了生物体内遗传物质主要是DNA,而不是蛋白质。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当时科学家们的实验。

(二)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指导学生看课本,讲述并投影两种菌落的比较;

2.投影细菌转化实验的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分析以下问题:

(1)对比分析第一,二组说明什么?

(2)对比分析第二、三组说明什么?

(3)在第四组中是谁导致小鼠死亡?

(4)第四组小鼠体内能分离出S型活细菌,是怎么来的?会不会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死而复活了?

过渡:S菌中含有转化因子促使活的R菌转变为活的S菌,那么S菌的化学成分很多,这种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物质呢?

3.艾弗里及其同事就设计很巧妙的实验,他们对S菌中的物质进行了提纯和鉴定。并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菌的培养基中。他所进行的是体外实验。

展示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

带领学生分析三组实验的结果,着重对比第一组和第三组实验。并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出结论:

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DNA 是转化因子。

由此看来,S菌的DNA使得R型细菌转化成S菌并产生了稳定的可遗传的变异,DNA 是遗传物质。

(三)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过渡:两位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材料完成实验,该实验将DNA和蛋白质彻底分离开,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讲述并投影:T2噬菌体的结构模式图,说明其结构特点、物质(元素)组成、寄生和繁殖方式。

2.讲述DNA和蛋白质彻底分离开的方法及过程。

(四)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1.过渡:是不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呢?

投影演示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结果。

生观看幻灯片回答。

2.生思考: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3.师投影并讲述:大量科学研究证明: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环节三:全课总结。

九、说板书设计。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NA是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优质课)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第3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首先是以“问题探讨”的形式呈现了曾经在科学界争议了很长的问题:“ DNA 和蛋白质究竟谁是遗传物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接着介绍了20世纪早期人们对于遗传物质的推测,在此基础之上教材详细讲述了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引导学生重温科学家的探究历程,领悟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 本节是在学习了遗传的细胞基础、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等内容之后,从分子层面上认识遗传物质的本质,为学习DNA的复制,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突变打下了基础。本内容的两个生物学经典实验,不仅向学生展示了生物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更重要的是其中的科学思维和方法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的重要的作用。 课标对本内容的要求为“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近几年的高考考纲知识点为“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要求为II级。课标和考纲对此均做了较高的要求,其原因与本节课的内容有关。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总结两个经典实验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②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含义 确立依据:本节内容的课程标准是“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本节内容包括两个人类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的两个经典实验。此外,本节课的结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重要的生物学事实,应当让学生理解。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两个经典实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2021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2019)必修二教案:第3章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含解析)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案 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知道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 分子上,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 分子上,根据上述要求和建议,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 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2. 分析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并得出DNA 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教学实际思路 首先让学生思考“问题探讨”中遗传物质是DNA 还是蛋白质,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接下来讲解人们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引出经典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来证明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最后补充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 分子上。 情景引入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遗传物质是DNA 还是蛋白质 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 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进一步排除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可能性,充分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 质。 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

思考:(1)分析第一、二步说明什么?第二、三步说明什么? 第一、二步说明了R型细菌不具有致死性,S型细菌具有致死性; 第二、三步说明了死亡的S型细菌不具有致死性; (2)第四步小鼠为什么死亡? S型活细菌。 (3)S型活细菌如何产生的? R型活细菌转化成了S型活细菌。 (4)为什么能转化? 结论:S型细菌中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寻找转化因子:分析S型细菌的物质组成。 思考:究竟谁才是遗传物质?如果你是科学家,你觉得该怎么设计接下来的实验思路? 学生讨论、回答:将DNA与多糖、脂质、蛋白质、RNA分开,分别直接、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1944年,美国的科学家艾弗里的格里菲斯的实验基础上进行了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并获得了成功。实验步骤:

(完整)一轮复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说课稿

一轮复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是人教版新课程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1节的内容,是继前两章学习了“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后,对有关染色体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来学习的,本章既是第1章、第2章的延续,又为第4、5、6章打下基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一直把蛋白质作为遗传物质,那么,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教材在此埋下伏笔,然后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 二、复习目标 《生物课程标准》本节具体内容标准为:分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得出相应的结论;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原理过程,得出相应的结论;说出“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得出相应的结论;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并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认同科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在探索遗传物质过程中的作用。 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实际,体现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节教学内容的复习目标设定如下:(1)知识目标 ①总结“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②分析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③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实验的能力,对科学实验的方法、原理、设计做进一步的理解,提升实验设计的可操作性,同时领会实验技术进步对遗传物质探索的重要作用 三、复习重点和难点: 在研究生物的遗传物质的过程中,人们做了很多的实验进行探究,其研究方法和设计思路在今天和以后的生物学实验中仍有借鉴意义,所以两大经典实验的过程仍是复习的重点。 重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原理和过程 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四、复习教学策略的选择与依据 4.1学情分析 尽管学生已学过这部分内容,也在高二阶段已体会了探究科学史的发现过程,但学生对于科学发现过程中,科学方法的选择、科学思维的形成以及科学实验的设计这些方面的能力需待训练和提高,对于同位素标记法在必修一的光合作用实验中涉及到,但在本节教学中,同样要用到同位素标记法,但用什么标记,怎样标记,同学们仍然不是很清楚. 4。2复习设计 因为是高三第一轮复习,所以我采用以下的复习模式:基础知识梳理--拓展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典型例题解析——学生自主演练。基础知识梳理采用多媒体和实验流程图解来理解两大经典实验。 五、复习过程设计 (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1)时间、人物: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 (2)实验材料:R型细菌、S型细菌 (3)实验过程: ①将R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名师课堂)高中生物 第3章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本节教材分析 (1)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取的方法是 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3.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能力目标: 1.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2.用“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 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能力。 3.通过图文转换,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遗传物质主要是DNA,也有RNA,这从遗传和变异的角度,强调了生命的物质性,有利于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 (2)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3)教学难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资料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4)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主要是阐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引导学生对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进行推测,然后引导学生寻找证据,据教材提供的三个经典实验的资料分析,形成对生物体遗传物质的认识。本节课则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学习,为学生再现科学家们探索基因是什么的漫长历程拉开了序幕。教材以“遗传物质的本质”作为核心,架构一条明线和一条暗线,明线是:科学家探索遗传物质本质的历史事件;暗线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两条线中都蕴含着探索遗传物质本质的实验设计思路,也就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各自的作用。 在介绍实验时以“问题引导呈探究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提出质疑→引入下一个实验”的教学程序,使各个实验一环扣一环,认识到科学实验在一步一步地完善,最后才得出最具说服力的结论,并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学生可采用观察、阅读、讨论,比较法,归纳法等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学生已经学习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知识,知道蛋白与核酸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生殖过程等。教师可以承上启下,以此导入新课学习。 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出示“父子图”、“母女图”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谚语等来说明生物的遗传现象。引导学生分析:作为遗传的物质具有什么特点?那遗传物质又是什么?遗传物质它在哪里?(让学生回顾有性生殖过程和细胞核组成成分——染色体)教师出示染色体动画图,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中蛋白质和DNA哪个是遗传物质?或者两个都是?如何证明?这样导入不仅复习了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中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而且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发展性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

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目标 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3.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 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建议下载使用视频:【情境素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呢? 二、讲授新课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2页“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回答问题。 1.20世纪20年代 (1)观点: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理由: ①它是由大约20种的氨基酸组成的。 ②氨基酸有多种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有遗传信息。 2.20世纪30年代 (1)观点:DNA是遗传物质的观点占主导地位。 (2)对DNA分子的认识: ①DNA分子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②脱氧核苷酸有四种,化学组成包括磷酸、碱基和脱氧核糖。 那么,科学家是如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呢?接下来,我们将跟着科学家的步伐,重走科学探究之路。 (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 1.肺炎链球菌体的转化实验(体内) 教师展示R型细菌和S型细菌的菌体和菌落图,让学生指出何者是R型菌体?何者是S型菌体?菌落各是怎样?毒性呢?以加深学生对两种细菌的了解。 S型菌(左)具有多糖类荚膜,具有保护作用,菌落光滑、有毒性;R型菌(右侧),菌落粗糙、无毒性。 教师引导总结S型菌和R型菌的区别: 教师展示肺炎链球菌体的转化实验图,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案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2.通过学生自己设计验证性实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突破:使用挂图、投影仪或展示平台等进行直观教学。然后图文对照阅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列表展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事例列举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 学法:阅读分析、列表比较、讨论归纳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中关村的DNA标志图片、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用激光打造的DNA双螺旋结构的经典场景图片、DNA银饰图片、DNA芯片

模型图片、格里菲思的实验的动画资料、Powerpoint课件的制作学生准备:预习,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创设情境,设疑引入课题 通过亲子鉴定,引出遗传物质是DNA,但是DNA是遗传物质的探究是一个艰辛而有趣的过程,从而引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问〗1.20世纪20年代,人们为什么会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到20世纪30年代呢? 〖答〗略。 探究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通过确凿的实验证据首先向遗传物质是蛋白质的观点提出挑战的是美国科学家艾弗里,而艾弗里的实验又是在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请看这个著名的经典实验: 出示R型细菌和S型细菌的菌体和菌落图,让学生对图指出何者是R型菌体?何者是S型菌体?菌落各是怎样?毒性呢?以加深学生对两种细菌的了解。 〖问〗1.两种肺炎双球菌有什么不同? 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分哪几个步骤?各看到哪些现象?第四组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3.艾弗里及其同事继续研究,实验的关键思路是什么?最后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P43~P44,边看书边看图解,回答上述问题。 〖答〗1.略 2.体内转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课题: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的第一节,其内容不仅与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密切关联,更是对高中生物必修2前两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的继承和发展,是今后学习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与重组、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以及基因工程等内容的重要基础。 本节内容以科学家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为线索进行编排,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方法的认识过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对科学本身的推动作用,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很好材料。 二、学情分析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实际,对学生已具备的与本课时相关的学习基础分析如下:知识基础初中学习基础: 1.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2.七年级上册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高中学习基础: 1.必修1,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氨基酸 及其种类、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2.必修1,第2章第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核酸的种类和结 构)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过程

么?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格里菲思实验(1)了解实验材料: 呈现两种不同类型的肺炎双球菌图片,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二者各自的特 征,并以表格的形式比较二者的区别。 (2)呈现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过程及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实 验,探究问题。 (3)师生就问题回答交流,教师指导学 生归纳总结格里菲思实验步骤、现象及 结论。 学生阅读教 材内容并回 答问题 学生带着问 题分析观察 实验,分组 讨论探究 学生回答交 流并归纳总 结 培养学生获取信 息、分析比较信息 的能力。 通过对图文、资料 的分析,培养学生 对信息的分析、推 理、比较、归纳能 力及语言表达能 力。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2.艾弗里实验(1)教师引导: ①格里菲思实验有没有证明了S型菌中 到底是哪一种成分是“转化因子”?如 果你是格里菲思,想继续实验证明了S 型菌中到底是哪一种成分是“转化因 子”,你将如何设计实验?你的设计思 路是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②格里菲思当年为什么没有继续进行实 学生分组探 究,探讨实 验设计思路 学生分享实 验设计思路 学生思考回 答 落实知识目标3: 分析证明DNA是 主要的遗传物质 的实验设计思路。 训练学生科学逻 辑思维能力。 落实情感态度价 值观目标3:实验 技术在科学研究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合格考达标练 1.下列有关探究生物遗传物质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处理过的S型细菌的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格里菲思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艾弗里实验中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加到R型菌的培养基上,最后生存的细菌都是S 型菌 D.T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S存在于DNA中,P几乎全部存在于蛋白质中 2.下图甲、乙表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杂种病毒丙”的核酸来自乙病毒,而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由于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时,发挥作用的是乙病毒的核酸,所以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均与乙病毒相同。 3.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DNA;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中也有分布;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含S元素;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初步水解后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 4.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内噬菌体与细菌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噬菌体增殖所需的原料、酶、能量均来自细菌 B.在O~t1时间内噬菌体一定还未侵入到细菌体内 C.在t1~t2时间内,由于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导致细菌大量死亡 D.在t2~t3时间内噬菌体因失去寄生场所而停止增殖 ,必须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增殖,模板是亲代噬菌体的DNA,原料、酶、能量均由细菌提供,A项正确;在O~t1时间内噬菌体可能已侵入到细菌体内,但没有大量繁殖,B项错误;在t1~t2时间内,因为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导致细菌大量死亡,C项正确;在t2~t3时间内被侵染的细菌已裂解,所以噬菌体因失去寄生场所而停止增殖,D项正确。 5.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以下对于沉淀物中含有少量放射性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经搅拌与离心后有少量含35S的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上 B.离心速度太快,含35S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 C.T2噬菌体的DNA上含有少量的35S D.少量含有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 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DNA中不含有3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能进入大肠杆菌内,但能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造成一定的实验误差。 6.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 B.除部分病毒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细胞中DNA较多,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只有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7.下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断() 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TMV的蛋白质和RNA B.TMV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烟草细胞中 C.侵入烟草细胞的RNA可转化为DNA D.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教材分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高中新课程(人教版)生物必修2的第3章第1节。本节教材主要讲述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本小节的引言部分,首先联系前面所学知识,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再通过对染色体化学成分分析,指出DNA和蛋白质都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一个曾经在科学界争议了很长时间的问题:“DNA与蛋白质究竟谁是遗传物质?”这样既点出了本小节要研究的主题,又可以引起学生探究这一问题的兴趣。在讲述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时,为了加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教材采用了先交代科学家对实验的设计思想,即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的作用;然后再讲述实验过程的方法。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教学难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简述科学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 (2)阐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能力目标 (1)从生殖过程、染色体化学组成以及遗传物质存在部位划分来分析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2)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的能力。情感目标 (1)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2)进一步激发学生树立唯物辩证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讨论【讨论探索】学生讨论总结四点为当时科学家们分析作为一种遗传物质,应该具备什么特能准确的进行自我判断DNA 和蛋白建构点?复制,传递给下一代。质哪个更适合做概念多媒体显示当时科学家对DNA和蛋白质要有储存大量遗传遗传物质提供依追根的认识水平: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沿

2019-2020年高中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16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16 新人教版必修2一、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因此,本节课以“自主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切实落实主体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2第3章第1节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分析了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一直把蛋白质作为遗传物质,那么,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教材在此埋下伏笔,然后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2.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是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用的方法,也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检测):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Word版含答案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基础巩固 1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原理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混合,共同观察它们的作用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解析:孟德尔并没有弄清楚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DNA是遗传物质是艾弗里首先在实验中证明的。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并没有把DNA和蛋白质进行分离提纯,而是使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将DNA和蛋白质分别标记进行研究,说服力更强。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只能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不能说明其他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RNA。答案:B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 ) A.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B.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C.细胞里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D.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 解析:一切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既含有DNA也含有RNA,但遗传物质是DNA。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DNA,只有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B 3格里菲思进行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哪一项不是格里菲思实验的意义?( ) A.提出了“转化因子”的概念 B.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C.奠定了艾弗里实验的基础 D.开辟了用微生物研究遗传学的新途径 解析:1928年,格里菲思完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提出细菌体内有一种转化因子,它可使原本对小鼠无毒的细菌(R型)变成有毒的细菌(S型),但并没有证实这种物质是DNA。后来,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证明了该物质是DNA。 答案:B 41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在艾弗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的重新组合 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分别对蛋白质与DNA进行研究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只有在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才能检测到放射性同位素32P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由于部分噬菌体还未侵染大肠杆菌,或最先被侵染的大肠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离心后的上清液中也能检测到少量放射性同位素32P。 答案:D 5将分离后的有荚膜的S型肺炎双球菌的蛋白质与无荚膜的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不死亡,从其体内分离出来的仍是R型肺炎双球菌。将分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与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白鼠体内,则小白鼠死亡,并从体内分离出了有荚膜的S型肺炎双球菌。以上实验说明( ) A.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可以互相转化 B.S型菌的蛋白质可诱导R型菌转化为S型菌 C.S型菌的DNA可诱导R型菌转化为S型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D.S型菌的DNA可使小白鼠死亡 答案:C 6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首先将大肠杆菌放到用含有放射性14C 和18O标记的有机物配制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用未被标记的T2噬菌体去感染上述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细菌体内分离出T2噬菌体,则此T2噬菌体的DNA 分子和蛋白质分子中能检测到放射性物质的情况是( ) A.都能检测到14C和18O B.只有DNA分子中能检测到14C和18O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新课标)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新课标) 第3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设计理念 根据新程理念,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因此,本节以“自主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切实落实主体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是新标教材人教版必修2第3第1节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分析了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的基础上学习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一直把蛋白质作为遗传物质,那么,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教材在此埋下伏笔,然后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2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是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用的方法,也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 2.能力目标 (1)分析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秀教学设计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第3章第1节的内容。本部分内容之前已经接受了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比之前的实验更具说服力的一个实验,我们以引导学生重温科学家的探究历程,领悟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最终得出科学结论。本内容是从分子层面上认识遗传物质的本质,为学习DNA的复制,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突变打下了基础。 二、学习对象分析 高一学生对细菌与病毒,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都有了深入的了解,明确知道病毒是一种寄生的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可以简要介绍大肠杆菌与噬菌体,及其组成分子中元素的介绍。高中没有成熟的实验条件提高学生亲自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因此我利用了直观生物模型道具形象的展示科学探索历程。引导学生的思路再现一遍科学家的实验探究历程,达到发展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策略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应该为一个探究性实验,但不少教师将它处理为验证性实验,因此,这节课主线是探究。由“格里菲思和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不足之处引入新内容,让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了解科学家当年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兴趣,着重以模型教具来阐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通过重温科学家的探究历程,领会实验选材的巧妙、思维的严谨和实验方法的科学;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探究实验过程; (2)分析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3)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过程与方法: (1)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协作的实验探究能力; (2)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高中生物人教(2019)必修2学案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早期猜想。2.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过程及结论。3.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方法、过程及结论。4.说明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原因。 知识点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01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02DNA的重要性,但是认为□03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链球菌类型 易漏边角 2.格里菲思的实验——体内转化实验

(1)实验过程及现象 问题探究肺炎链球菌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 提示:肺炎链球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问题探究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活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从死亡小鼠中是否只分离出S型活细菌? 提示:不是,分离出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且R型活细菌数量多。 (2)结论: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16R型活细菌转化为□17S 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18转化因子。 3.艾弗里的实验——体外转化实验 (1)自变量:不同处理的细胞提取物 因变量:培养基中活细菌的种类 (2)实验过程及现象 ①预处理: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破碎,去除□19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 ②

③分析细胞提取物的□25理化特性,发现这些特性与DNA的极为相似。 (3)结论 □26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三、自变量控制的原理 1.加法原理 与常态比较,人为□01增加某种影响因素。如“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分别作加温、滴加FeCl3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处理,就利用了加法原理。 2.减法原理 与常态相比,人为□02去除某种影响因素。如“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就利用了减法原理。 特别提醒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实验,其中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体内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但并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哪种物质,而艾弗里的实验则证明了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体内的DNA。 特别提醒细胞提取物+DNA水解酶+R型活菌培养基中只有R型细菌生长,该实验是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是为了证明DNA的水解产物——脱氧核苷酸不是遗传物质,尽管此实验可以证明该问题,但这不是该实验的实验目的。 [例1]格里菲思用肺炎链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关于实验的结论错误的是() A.说明了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B.说明了R型活细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

统编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学习目标: 1.初步形成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生命观念) 2.认同科学结论获得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实证,提升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思维) 3.体验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运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归纳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科学探究) 教材导读: 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链球菌的特点 种类 S型细菌R型细菌 项目 菌落表面光滑表面粗糙 菌体 致病性有无 2.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的实验 (1)原理:S型细菌可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2)实验过程及现象 (3)结论:已经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

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3.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的实验 (1)原理:只有加入DNA时,R型细菌才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 (2)过程 (3)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T2噬菌体的结构 2.T2噬菌体的代谢与增殖 (1)代谢:能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不能独立地进行新陈代谢。 (2)增殖: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 3.实验过程

4.实验结果及结论 寄主细胞 子代噬菌体实验结论亲代噬菌体 内 32P标记的DNA 有有DNA 35S标记的蛋白质无无 是遗传物质 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 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项目 多数病 真核生物原核生物 少数病毒 毒 核酸种类DNA和RNA DNA和RNA DNA RNA 遗传物质DNA DNA DNA RNA 2.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1课时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标要求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 考点一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分析 1.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1)实验材料:S型和R型肺炎链球菌、小鼠。 项目S型细菌R型细菌 菌落光滑粗糙 菌体有多糖类荚膜无多糖类荚膜 致病性有,可使人和小鼠患肺炎,小鼠并发败血症死亡无 注: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可抵抗小鼠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有利于细菌在小鼠体内生活并繁殖。 (2)实验过程与结果 (3)实验分析 a.实验①②对比说明R型细菌无致病性,S型细菌有致病性。 b.实验②③对比说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无致病性。 c.实验②③④对比说明R型细菌能转化为S型细菌。

d.如果没有实验③,能否得出格里菲思的结论?为什么? 提示否。因为无对照实验,不能说明加热致死后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成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活菌的转化因子。 e.在实验④中是否所有的R型细菌都转化成了S型细菌? 提示不是,发生转化的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 (4)实验结论 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2.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1)实验过程及结果 (2)结果分析 a.第①组实验表明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可以促进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b.第②③④组实验表明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用蛋白酶、酯酶或RNA酶处理后仍然具有转化活性。 c.第⑤组实验表明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经DNA酶处理后失去转化活性。 (3)实验结论:细胞提取物中含有转化因子,其很可能是DNA。 (4)后续研究:艾弗里等人分析了细胞提取物的理化性质,发现这些特性都与DNA极为相似,于是艾弗里提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在格里菲思第④组实验中,小鼠体内S型细菌、R型细菌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1)ab段R型细菌数量减少的原因是小鼠体内形成大量的抗R型细菌的抗体,致使R型细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