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设计史演变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设计史演变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设计史演变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设计史演变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设计史演变

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其产生受艺术评论家约翰·拉斯金、建筑师a. w. pugin等人的影响,参考了中世纪的行会制度。运动的时间大约从1859年至1910年。得名于1888年成立的艺术与手工艺展览协会。

其起因是工业化进程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使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各种社会危机,手工作坊为主的生活方式基本上被机器生产所代替。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的艺术家对底层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抱有极大同情,他们反对机械生产,崇尚手工制作,但始终无法阻挠工业革命的洪流。艺术家选择了中世纪风格来作为理想中的典范。针对装饰艺术、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等,因为工业革命的批量生产所带来设计水平下降而开始的设计改良运动。当时大规模生产和工业化方兴为艾,工艺美术运动意在抵抗这一趋势而重建手工艺的价值。主要成员是威廉·莫里斯、察尔斯·马金托什、c·f·a·沃塞和拉菲尔前派等。由沃尔特·克兰和c·r·阿什比传到美国。工艺美术运动是英国19世纪末最主要的艺术运动。

在设计创作中,在对工业文明过热发展的无奈心态下,艺术家选择了设计改革,事实上传达的思想发人深省:人,机械工业文明,大自然之间的隔阂是难以沟通的,悲伤油然而生。在19世纪机械文明发展下,在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发展下演变导致了新的精神危机。工艺美术运动中的艺术家们运用哥特式文化的震慑力,清醒地提醒着世人自然,人类之间四伏的危机和险象。

英国是第一个经历工业革命的国家,却成为工艺美术运动的发源国。工艺美术运动在这个国家开出了独特的天才之花,这意味着到20世纪,英国又成了国际上新的设计思想的中心.威廉·莫里斯,是这场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与领导者。

工艺美术运动另一个重要影响是日本的时尚。美国海军上尉佩里的舰队于1854年到达日本,炮火结束了德川家康幕府造成的长达250年的闭关自守。欧洲对日本的影响结束了日本原来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大量日本家具、漆器、印刷物和瓷器进人了欧洲。西方的设计师开始意识到日本的设计文化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审美趣味,同样地,他们逐渐又对一些原始文化感兴趣,虽然很少有人尝试把这些文化形式综合成该世纪的设计,但一些有趣的试验后来成了20世纪更重要的力量。

在中世纪的手工生产中存在着高度的标准化。许多英制度量单位在这一时期就已固定下来,从12世纪早期起,英尺就一如今天所用的那样。这自然会影响到建筑物的形状和比例以及许多标准家用品的尺寸。中世纪手工业是有一定组织化的,一般是按不同的行业成立同业行会,并在行会内制定了设计标准。在英国,陶业制定了一个标准的形态系列,同样的形状又有大小不同的尺寸系列。所有的陶制品都做有标志,以表明生产者对质量负责。

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手工制品不多,但中世纪对设计的态度依然出现于17-18世纪的手工工场中。

世纪的铁制烛台

哥特式风格家具的典型——马丁王银座,制于1410年

哥特式教堂内景

巴黎圣母院

中世纪设计的最高成就是哥特式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都是哥特式建筑设计的杰出代表。

设计与生产过程相分离是工业设计的显著特点。随着中世纪后期以手工生产为基础的早期资本主义的出现,设计的专业化不断得到加强。中世纪商业的增长是向专业化演进的重要阶段,在西欧发达的都市,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纽伦堡等地,大型工场发展起来,以满足宫廷、教堂和富有的商人对于高档产品的需要。虽然传统的技巧和手艺仍是主要的,但它们已更加专业化。这些城市手工艺人所生产的不少作品都具有很高的水平,艺术家与手工艺人之间的界限已经很模糊,他们的差别仅在于发展的程度不同,而其训练和技艺的基础是相同的。这些都为即将来临的文艺复兴运动打下了基础。

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手工艺设计,而且随着技术革新步伐的加快,建立起了许多新的工业,这些工业将机械化过程应用到大量新产品的生产上。如果按传统的艺术准则来衡量,这类工业产品应被排除于美学考虑的范畴之外,一些工程师和设计师在新工业中也同样有意排斥传统美学的影响,否认美学在其作品中的任何作用。

现藏于伦敦科学博物馆的一架瓦特蒸汽机产生于19世纪初,整个机器简洁而朴素,没有任何附加的装饰,其结构形态能真实反映出各部分的实际功能,显示了设计者对于自己创造的充分自信。工业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精度要求,因此数学成了基本的工具,几何学提供了获得必要的精确性所需的三度空间形式,因而产生了一种新的设计语言。但是,尽管有机械功能和使用上的限制,形式的处理和安排仍有多种可能性,这就为美学判断甚至装饰提供了机会。因此,也有一些机器设计带有时尚的烙印。如图4-3所示新古典风格的蒸汽机,使用古典柱式作为早期蒸汽机的框架,就很难说是机器功能的必然体现。设计师认为这类具有几何特点的流行形式作为一种装饰手段是合适的,它并不会有损于实用功能。

19世纪初的瓦特蒸汽机

1867年建造的新古典风格的蒸汽机

但是,设计是特定需求的反映,特别是对于产生这种需求的时代、地域和社会条件的反映。如果以这种思想来全面考察19—20世纪初的设计,有一点是很清楚的,大量的工业产品并不是偏重于美学或实用价值,而是寻求两者的协调。

【中华书局版】2019秋九年级历史上册习题:第18课_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练习

第18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知识管理】 知识点1珍妮机的发明 蒸汽机改进:1782年,英国的仪器修理工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制成了大工业普遍适用的动力机——蒸汽机。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使用,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人类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火车发明:1814年,英国煤矿工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改进后不仅能运货,也能载客,极大地便利了物资和人员的流动。 铁路发展:火车出现后,英国掀起了兴办铁路交通事业的高潮。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已经建成了一个有相当规模的铁路网。 知识点3现代工厂制度的出现 工业革命的扩展: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18世纪晚期—19世纪前半期,工业革命传播到法国、德国、美国等国。1870年后,俄国和日本也开始了工业化运动。 工业革命的影响:①工业革命促进了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飞跃。18世纪晚期,现代工厂制度在英国出现,到19世纪中叶,在西欧、北美,大机器工厂基本取代了手工工场。②工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生产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和便捷。大众消费品极大地丰富了市场,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社会人口快速增长。这一切加速了城市化进程。③工业革命促进了新的社会阶级的形成。工业革命后,社会上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日益明显和尖锐。 【基础过关】 知识点1珍妮机的发明 1.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C) A.交通运输业 B.冶金采矿业 C.棉纺织业 D.电话通信业 2.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技革命,它是用机器生产系统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工业革命开始于下列哪个图片中事物的发明(B) 知识点2蒸汽机和铁路交通的发展 3.将人类从手工工场时代推进到“蒸汽时代”作出了最大贡献的人物是(D) A.富尔顿 B.史蒂芬孙 C.牛顿 D.瓦特 4.乔治·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乔治·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B)

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题及答案

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研究成果在生产领域的应用 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 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 D.生产技术知识的不断积累 2.电话的发明者是A.法拉第 B.爱迪生 C.赫兹版本D.贝尔 3.世界上第一台汽车发明于() A.英国 B.法国C.德国 D.美国 4.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着的成就是 A.电的发明和应用 B.化学工业的兴起 C.石油工业的兴起 D.钢铁工业的发展 5.下列重要发明的先后顺序是①汽油内燃机②汽车③飞机④柴油机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 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是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美国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垄断组织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B.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D.资本家对企业的兼并和联合 8.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 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 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局部调整 D.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了变化 9.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列属于后者的发明是①蒸汽机②汽车③骡机④电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展从一国到多国 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 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 1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④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 A.经济走向全球化的结果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3. 19世纪末引起交通领域里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 A.蒸汽机的改造和利用B.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 C.发电机的制造成功 D.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1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B.人类跨入电子计算机时代 C.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应用于生产 15. 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精品优质课教案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内容。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以及人们对东方“遍地”黄金的渴求,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首先开始海上探险活动,开辟了新航路,在这之后欧洲的其他国家如荷兰、英国和法国加入了这一探险行列,纷纷踏上了海外探险的道路,这一个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使得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而随着世界市场雏形的

逐步发展,进行海洋探险的国家对新发现的大陆和其他大陆进行了殖民扩张,其中英国最为显著,该国先是抢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位置,之后又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先后在与荷兰、法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虽已经是世界的霸主了,但英国人仍然没有满足要发展的欲望,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1.工业革命概念 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它是一场以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劳动的生产力革命,以及由此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它首先是生产力内部的革命,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2.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标导学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 阅读教材,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

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 姓名:丁胜 学号:1003607008 目录: 一、工业革命前,中国和西欧经济的对比 二、“韦伯疑问”和“李约瑟之谜”的辨析 三、林毅夫教授观点的思考与感悟 四、文化、政治制度因素对资本主义的影响 内容摘要: 17世纪的中国和西欧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甚至略强于西方,但工业革命却发生在了西欧,这是什么原因呢?本文将从韦伯疑问和李约瑟之谜出发,结合林毅夫教授的观点,将历史对比,从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各方面综合分析,论证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的必然性。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掌握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同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此后工厂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赖人力与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机发明后被机械化生产取代。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其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前,中国和西欧经济的对比 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它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这使英国长时间以现代工业的鼻祖自居,从而令许多世界大国汗颜,其中就包括我们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在赞叹英国人的开创精神的同时,我们不禁扪心自问: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呢?先来分析一下工业革命产生时中国与西欧的不同 在15、6世纪欧洲形成了以一批科学家为主导的科学热潮,到16、7世纪,以哥白尼的“日心说”为代表,初步形成了与中世纪神学与经验哲学完全不同的新兴科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后经开普勒、伽利略,特别是牛顿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的推动,建立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正是这些以发现、发明为主的科学家的引导,形成了一种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明的科学浪潮,之后与资本家结合,使这种浪潮引起巨大的产业效应,之后大批资本家跟进、利用,甚至发明各种生产方式,以致生产方式的彻底改变,即工业革命发生。 那么,工业革命发生时的中国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朝乾隆皇帝的统治时期,是整个清朝的全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时期。其实在明朝中后期,中国民间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这只出现在个别地区和生产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到了明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揽朝政,残酷地迫害异己、镇压人民。土地集中达到惊人的地步。统治者不断加重对人民的赋税剥削,加上灾荒连年,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环境下资本主义萌芽自然不会得到发展。后来随着农民起义和清兵入关,朝代的更迭势不可挡。连年的战火,使得中国的经济濒临崩溃,所以清朝的前几位君主要做的是恢复农业经济,而不是现实地去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韦伯疑问”和“李约瑟之谜”的辨析

2018秋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8课《工业革命》练习题 (1)

第18课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 1.十九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这说明 A. 电力在英国被广泛应用 B. 人们附醉于工业革命成就 C. 发展工业必须破坏环境 D. 工业革命成果扩展到全球 2.科技发明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 史蒂芬孙一电灯 B. 瓦特一火车 C. 爱因斯坦一汽车 D. 菜特兄弟-飞机 8.“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据此可知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的原因是 A. 煤炭资源缺乏 B. 劳动力较丰富 C. 海外市场广阔 D. 追逐更大利润 3.在这个时期,“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生产能力,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开创了新兴的工厂制度,“它”推动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下列四个选项中最能代表这个“它”的一项是 A. 文艺复兴运动 B. 瓦特改良蒸汽机 C. 新航路的开辟 D. 爱迪生发明电器 4.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 A. 致力于长期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实力从而和平崛起 B. 强化国家军事实力,通过战争手段奠定强国的地位 C. 通过革命或改革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提升综合国力 D. 建立先进自由民主理念提高世界影响力确立强国地位 5.为了纪念瓦特,人们把功率计算单位定为“瓦特”(Watt)。下列有关瓦特蒸汽机问世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有助于提供工业生产的新动力②有利于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③推动人类向“蒸汽时代”过渡④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2017年10月1日,新建福厦铁路全线开工,未来福州只要不到1小时就能到厦门!饮水思源,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 练习题

第12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归纳和整理 基础训练 1.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生产技术的积累 B.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C.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D.海外市场需求的增加 2、工业革命是( ) A.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重大变革B.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重大变革 C.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D.雇佣关系代替依附关系的重大变革 3.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 ) A.毛纺业B.棉纺织业 C.造船业D.机器业 4.英国工业革命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发明制造是( ) A.凯伊发明飞梭 B.珍妮纺纱机 C.瓦特改良蒸汽机D.水力织布机 5.京九铁路、青藏铁路等大动脉的建成,大大加快了我国经济建设步伐。而人类社会最早的火车机车是( ) A.蒸汽火车 B.内燃机车 C.电气列车 D.磁悬浮列车 6.第一次工业革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1850年,英国棉纺织老板可以( ) A.使用汽船运输产品 B.在电灯下制作棉衣样品 C.用电话谈生意 D.驾驶汽车欣赏泰晤士河夜景 7.近代交通工具首先突破于(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8.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 ) A.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建立的君主立宪制 C.英国首先开始的工业革命 D.英国无产阶级进行的宪章运动9.“1801—1831年,英国曼彻斯特等城市人口增长两倍多。到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达总人口的54%,1870年进一步达到70%。”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殖民扩张 D.宪章运动 10.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工业革命后果的是( ) A.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人口不断流向农村,农民大量失业C.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D.工厂遍及城乡,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拓展训练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70年一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 材料二: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 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1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构成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瓦特改造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2、意义: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它解决了工厂对水力能源的依赖问题。 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最终确立。 3、工厂与工场的区别: 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工场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工业革命正是以“工厂”取代“工场”,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浅谈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启示

浅谈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启示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起源于英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它以机器取代了人力,以大规模的工厂化劳动取代了个体工场的手工劳动,史无前例地解放了人类的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使人们摆脱了靠人力和畜力进行劳作的方式,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同时也改变了社会的生产关系。凭借这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一些开始工业化的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原材料市场,倾销其工业品,走上资本主义强国的道路。 自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近半个世纪,发达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通过所谓的再工业化不断占领制造产业发展制高点,主导世界产业发展大势。这一阶段使世界统一了起来,因为工业革命需要的资源和劳动力是可流动的,所以促使一些外国人在中国这个资源丰富、劳动力不缺的国家开设工厂,发展产业,这使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还给中国国际竞

争力的提升形成巨大压力,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中国要成为产业革命的赢家,要成为先进发达的世界强国、世界大国,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成为世界制造强国。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应对德国工业4.0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浪潮的顶层设计和行动路线图,是建设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计划,以信息化与工业化 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十大领域,推出中国创造、中国质量和中国品牌,这也是一个世界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 1.拥有核心技术和质量体系。 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中国应该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质量体系。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在战略性、 前沿性制造领域,中国应该掌握整机或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于这些产品价值链的高端和产业链的 核心环节,同时建立起世界领先地位的生产技术参数体系,构筑国际公认的制造品质量标准体系;在高端制造和主流制造品方面,建立起“中国质量”信誉,打造“中国制造”标签,引领制造领域重要行业的发展方向。 2.拥有享誉全球的著名企业和著名品牌。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构成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之我见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之我见 15世纪末开始,西欧国家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欧美国家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突破了世界各地自然经济的防线,把全世界都囊括在市场经济中。中国在西方殖民者冲击下被迫打开大门,被动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同时,中国近代工业艰难起步,在三座大山挤压下创造出一些业绩,但不断遭受挫折。同时,西方近代文明也对中国人的物质生活、交通、通讯、社会习俗及大众传媒产生影响。工业革命给当时封建统治的中国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工业革命对中国来说具有破坏性 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为了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先是在中国东南海域骚扰,进而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被打开,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列强蜂拥而至。 一、政治上,列强对中国的主权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的破坏。如:从割占土地到强辟租界,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外国兵船可任意在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领事裁判权"的规定,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破坏了中国的贸易自主权。列强还不断加强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和控制。如: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使清朝中央政府直接处于列强的监视之下;通过总理衙门的设立,控制清朝的内政和外交;列强还帮助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二、经济上,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想把中国变为它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他们对中国的侵略以经济侵略为主。为此他们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使中国丧失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机会,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缺少充足的资金;不断增开通商口岸,侵略势力从中国东南沿海扩大到整个沿海,进而沿长江深入内地;英国人还长期控制中国海关的管理权,确保他们的工业品倾销中国市场和大肆掠夺中国的廉价原料;在中国农民大量破产的情况下,列强还诱骗掠拐华工,贩卖到海外充当苦力。 三、精神上,通过传教布道的方式,进行侵略渗透,想从精神上麻醉中国人民,腐蚀中国人民的反抗斗志。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门户洞开,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西方传教士。许多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通过传教布道的方式,进行侵略渗透,想从精神上麻醉中国人民,腐蚀中国人民的反抗斗志,以配合其政治方面的侵略,巩固其在华的利益。 列强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侵略和破坏,使得中国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独立不断遭到破坏,中国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工业革命对中国也具有所谓的“建设性” 一、客观上加强了清朝与外国的联系。我们都知道:鸦片战争之前,清朝自诩为"天朝上国",视其他国家为蛮夷,盲目排外,所以政府内没有常设的外交机构,但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增多和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冲击着清朝统治者的华夷观念,西方列强不愿以外夷身份与清朝打交道,强烈要求清朝设立专门的外交机构,这样总理衙门建立了,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它的设立客观上加强了清朝与外国的联系。

最新1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汇编

1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力的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 (一)、电力的发明与应用 (二)、电讯技术的兴起(电话、无线电报的发明) 二、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一)、动力----内燃机的发明 (二)、汽车、飞机的发明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发明大王”----爱迪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 (1).新能源(2).新机器和新产品(3).新交通运输工具(4).新通讯技术和设备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电 交通工具的新动力:内燃机(新能源:石油) 德国的卡尔·本茨——汽车之父 卡尔·本茨先生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1844-1929),是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被称为“汽车鼻祖”。 辨一辨:汽车发明的利弊?美国的莱特兄弟——1903年发明飞机 三、“发明大王”爱迪生 他最伟大的发明:电灯(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著名发明有:留声机、活动电影机、电报、电话、第一架实用打字机…… 发明数量多:正式注册的有1300种 三. 影响 从经济角度看----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社会生活看: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促使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从国家来讲(历史教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从学生个人讲: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高科技知识,努力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从经济学上讲: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充分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 发明来源:科学与技术结合的更加紧密。 2 范围不同: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超出一国范围,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3开始部门不同:开始于重工业,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4 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飞机制造业、电讯业、石油化工工业等 5 进程不同: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如日本、德国 不同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起止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 开始部门从棉纺织业开始从重工业变革开始 主要标志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使用 生产部门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电力、汽车飞机、电讯、石油化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本课所学的知识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作为新能源被人类所利用,标志着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电讯技术的兴起,汽车飞机的发明,极大地提升了人类战胜自然的能力,大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类之

高中历史教案:第一次工业革命

高中历史教案: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 ⑴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 发明; ⑵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理解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⑶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 巨大影响。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 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 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 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 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二、水平与方法 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 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水平。 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动 的理解,培养学生使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科学态度; 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学习,相 互促动的史实,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动的开放性观点;

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理解到社会发 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重点难点】 一、重点:英国最早实行丁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 造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难点:工业革命中各环节的相互促动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述为主,辅以讨论法、列表法、图示法、问题探究法。【教具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图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设问引导)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和轮船吗?你们知道它们 发明于什么时候?谁为它们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学生回答后教 师过渡)这两种重要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 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工业 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板书课题,引 入新课) 学习新课: (教师过渡)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 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重要阶段。那么,工业革命是怎样兴起的呢? 我们先探究第一个问题。(板书第一标题)

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 1.对垄断组织的形成,表述错误的是 A.是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 B.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C.避免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一定范围内缓和了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 A.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 B.石油成为新的能源 C.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D.电力取代蒸汽机广泛用于生产 3.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对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是 A.电 B.水力 C.石油 D.太阳能 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带来交通工具革命的重大发明是 A.飞机的发明和使用 B.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 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D.电力的广泛应用 5.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A.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调整 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 C.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 D.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了变化 6.第二次科技革命爆发的背景是 A.英国资产阶级的革命的胜利 B.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C.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胜利 D.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7.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进步,主要是指 A.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增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C.克服了生产的无计划性 D.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8.两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 A.亚非拉国家大都成为殖民地或保护国 B.资本主义国家地位提高,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C.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D.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不平衡加剧 9.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B.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C.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D.轻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10.导致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B.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D.垄断组织的出 11.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②化学工业的建立③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④新通讯手段的发明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下列关于垄断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 B.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是其主要形式 C.是对生产关系作了根本性的调整 D.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快了侵略扩张步伐 13.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影响上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B.社会财富大大集中 C.西方各国加紧扩张 D.工业国家差距拉大 14.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经济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重工业开始占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逐步上升 C.交通运输业获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1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A.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 B.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广泛运用于生产 C.人类跨入电子计算机时代 D.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16.制成世界上第一部发电机的是 A.比利时的格拉姆 B.德国的西门子 C.英国的汉斯 D.德国的卡尔·本茨 17.与第一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④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过程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瓦特改造蒸汽机

樊君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中国和世界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中国和世界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 一.考试说明:(明确考什么)——学生板演,老师完整,归纳出阶段特征、历史发展规律、近代化含意、社会转型。 二.经典考题:(明确如何考)——点明考点、设问角度、能力要求 1、(2012年江苏单科3分)左图是十八世纪七 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 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已的见解。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

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已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蓝剑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突顶的图景。——马克等《世界史考史》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暧,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9分)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13分) 材料二: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 1750年(%)1830年(%)1860年(%)1900年(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目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及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认识电力的应用是其的重要标志。理解科技的推动作用及人类迈进电气时代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发展过程及工业革命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科技的推动作用,使学生再次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及探索精神。 【预习导学】 一、电力的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 1.下半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2.电磁学理论的提出:1831年,英国著名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电磁学理论。19世纪70年代初,发电机、电动机被发明出来,成了带动机器的新能源。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从跨入了。 3.1876年,发明了电话;19世纪90年代,发明了无线电报。 二、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1.的创制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提供了条件。 2. 1885年,德国人利用驱动车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1896 年,美国人制造出更加先进的四轮汽车。 3. 1903年,美国人兄弟利用内燃发动机驱动螺旋桨,进行飞行实验。迈出了人类航空技术的第一步。 三、“发明大王”爱迪生 1.爱迪生的主要发明有、、、等,最重要的发明是,它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照明方式。 【问题探究】探究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系。 【例题精析】 例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 )

A.内燃机创制和使用B.电力广泛应用 C.电讯事业迅速发展 D.交通运输业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考察的是“显著”特点,四项内容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但最显著的是B项,因为在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并得到广泛应用,把人类历史带入了“电气时代”。答案应选B。举一反三:1.下列科学家中,不属于在电力方面做出贡献的人物是()A.爱迪生 B.卡尔·本茨 C.西门子 D.法拉第 2.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的是 ( ) A.水力 B.蒸汽 C.电力 D.原子能 【目标检测】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是() A.新交通工具创制B.电力广泛应用 C.化学工业建立 D.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2.当汽车已成为当今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时,当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轮子上行走如风的快乐时,我们不应忘记汽车的发明者是 ( ) A.哥白尼 B.富尔顿 C.本茨 D.史蒂芬孙 3.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国发明家终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使用价值的电灯。从此,这位发明家的名字就像他发明的电灯一样,走入了千家万户。他就是( ) A B C D 4.19世纪晚期,在交通领域里引起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 A.蒸汽机的投入使用 B.电动机车的运转 C.汽车的制造使用 D.内燃机的发明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B.电力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C.电机的发明和应用,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信息时代 6.下列用于工厂机械的主要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中考历史专题练习:第一次工业革命

专家诠解考点趋势 考点趋势诠解】——把握规律有旳放矢 知识网络看点】——夯实基础扎实备考 考点1:珍妮机旳发明与英国工业革命 基础知识篇 1.含义: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旳一个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旳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旳一次革命,它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旳必然结果 . 2.原因:手工业旳生产不能满足日益扩大旳市场需求. 3.概况(18世纪 60年代19 世纪 40年代) ( 1)开始标志:珍妮纺纱机旳发明 . ①发明: 18 世纪 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旳手摇纺纱机他用自己女儿旳名字把这种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 . ②意义:珍妮机是真正意义上旳近代化机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旳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先进旳纺织机器 . 这一系列工作机旳发明和应用,使人类直接参加劳动旳“手”被解放出来,完成了人类在物质生产领域中旳一次巨大飞跃 . (2)主要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 ①时间: 1785 年(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旳限制)(动力和能源) ②影响:蒸汽机旳效率远远超过畜力和水力,而且不受地区和季节旳限制 . 蒸汽机旳强大动力为机器大生产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旳深入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旳步伐,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 . (3)现代化交通工具旳发明: 1807 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轮船; 1814 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 4.工业革命旳完成: 1840 年前后,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完成标志),后扩展到法、美等国 . 5.工业革命旳影响 ( 1)使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旳变化; ( 2)建立了大工厂制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