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8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doc

第18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doc

第18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导入新课

以英国工业革命前后不同生产方式图片导入

二、学习目标:

1、了解工业革命的在英国兴起的原因和发展,掌握主要工业革命主要科技发明(重点),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

2、在学习中让学生树立“论从史出”的学习理念。

3、通过对工业革命影响的探究,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三、思读(自主学习,梳理基础知识)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

1、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_____国的__________兴起。

2、开始标志:1764年英国_____________发明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1)、__________制度确立;(2)、__________需求不断扩大

(二)、主要技术发明

1、棉纺织业:1764年____________发明____________;1768年阿克莱特发明____________;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__________;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___________。

2、动力革命:__________改良蒸汽机;__________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交通运输:1807年发明__________轮船;1814年___________发明火车。

(三)、发展

1、完成标志:19世纪40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工业革命在英国基本完成。

2、19世纪80年代英国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

四、思究:(小组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城市在不断扩大,英国农村人口逐渐减少,17世纪中期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0%,19世纪中期45%;在工业革命后,伦敦成为“雾都”,泰晤士河成为伦敦公共污水沟成为一条臭水

沟……

材料三:工业革命期间,英国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已有200也工人,无产阶级正式形成;资产阶级为获取利润,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尤其是对童工和女工的残酷压榨……——教参P199

阅读材料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大大促进了____________发展;

启示:

2、加速了________________,但也造成了严重_______________;

启示:

3、社会日益分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对立阶级。

五、展示(自主学习个人展示,合作探究小组展示)

六、小结:略

七、课堂检测:

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________的棉纺织业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2、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珍妮纺纱机发明

B、蒸汽机的使用

C、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D、现代工厂制度出现

3、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了

A电气时代 B蒸汽时代 C铁器时代 D信息时代

4、“旅行者号”的发明者是()。

A 瓦特

B 富尔顿

C 哈格里夫斯

D 史蒂芬孙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高三历史)

第三课时第一次工业革命 [循着线索·理一理] [由表及里·想一想] 1.“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我们应如何理解《共产党宣言》中这一句话? [提示]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导致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手工工场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要,因此需要工业技术与模式的革命。 2.为什么说英国工业革命既是技术革命也是社会革命?

[提示]①技术革命:引起生产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②社会革命: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大变革,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3.1835年托克维尔谈论曼彻斯特时说道:“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成了野蛮人。”如何理解“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成了野蛮人”?应该怎样正确应对文明转型? [提示]理解:工业文明在取代农业文明的过程中,资产阶级不断加紧剥削工人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和破坏。应对:加快科技进步与新技术发展;建立新的资源配置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史论术语·背一背](先填后背) ①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②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③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到各地,冲击着旧制度、旧思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④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18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doc

第18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导入新课 以英国工业革命前后不同生产方式图片导入 二、学习目标: 1、了解工业革命的在英国兴起的原因和发展,掌握主要工业革命主要科技发明(重点),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 2、在学习中让学生树立“论从史出”的学习理念。 3、通过对工业革命影响的探究,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三、思读(自主学习,梳理基础知识)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 1、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_____国的__________兴起。 2、开始标志:1764年英国_____________发明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1)、__________制度确立;(2)、__________需求不断扩大 (二)、主要技术发明 1、棉纺织业:1764年____________发明____________;1768年阿克莱特发明____________;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__________;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___________。 2、动力革命:__________改良蒸汽机;__________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交通运输:1807年发明__________轮船;1814年___________发明火车。 (三)、发展 1、完成标志:19世纪40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工业革命在英国基本完成。 2、19世纪80年代英国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 四、思究:(小组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城市在不断扩大,英国农村人口逐渐减少,17世纪中期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0%,19世纪中期45%;在工业革命后,伦敦成为“雾都”,泰晤士河成为伦敦公共污水沟成为一条臭水

第18课 两次工业革命

第18讲 两次工业革命 明备考方向 握主旨精要 课程标准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 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本讲主要讲述了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两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现了由工场手工业到机 器大工业的转变,工厂、公司、垄断组织成 为最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世界市场最终形 成。一方面,向全世界传播了先进科学技术 和文化,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把亚非拉国家变成了资本主义国 家的经济附庸 考纲要求 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背景 政治前提 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政局较稳定 雄厚的资本 海外殖民扩张与掠夺、圈地运动、黑奴贸易 充足的劳动力 圈地运动(使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 巨大的市场 圈地运动、海外殖民扩张与掠夺(18世纪中期最大的殖民国家) 技术 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英国本土煤铁资源丰富、殖民掠夺 2.过程 (1) 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棉纱顿时供不应求,结果促成了纺纱技术的革新。 (2) 主要发明: ①动力领域: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 解决了动力问题,使机器普遍应用于生产生活部门。(工业化) ● 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能集中在城市中。(城市化) ②交通运输业:富尔顿(美)—汽船(1807)、史蒂芬孙(英)—蒸汽机车(火车)(1814) (3) 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3.影响 ⑴ 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⑵ 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手工工场与机器生产都是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生产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在手工工场里,生产仍以手工技术和手工劳动进行,而机器生产是使用机械化劳动;手工工场的规模要小于机器生产;手工工场是大机器生产的过渡形式。 ⑶ 社会经济结构: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 ⑷ 阶级关系: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分化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⑸ 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兴起,逐渐取代了重商主义思潮。 ⑹ 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初步形成。 欧美列强成为工业生产的中心,亚非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拓展:各国工业革命起始时间 英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叶

历史17 18课导学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1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型:新授课 组别:三年级历史 执笔:陈德先 审核:陈德先 学习目标 1.记住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国家和标志。 2.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及其成就。 3.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英国最早进行丁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中各环节的相互促进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为主,辅以讨论法、列表法、图示法、问题探究法。 学习活动 1、导入:你知道世界上第一辆火车和轮船出现在哪国?是什么模样?它们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2、 根据目标,通读全文,勾画要点,完成以下知识建构: 第 最早开始的国家和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叶) 一 最先开始的行业: 次 主要标志: 进入 时代 工 纺织机的发明:飞梭(凯伊) 珍妮纺纱机( ) 骡机 水利织布机 业 动力机: 改良蒸汽机 革 新交通工具的发明: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建造第一艘 (克莱蒙号)。 命 1814年,英国人 发明第一辆火车(旅行者号)。 (1)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 。 (2)直接导致了 形式的出现。 (3)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人口的增长。 (4) 等国在工业革命后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3、合作探究 (1)说一说: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 (2) 评一评:到19世纪上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已完成,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些什么影响? 材料1: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 材料2:1801年——1831年,英国曼切斯特等城市人口增长了两倍多。到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达到 总人口的54%。1870年进一步达到70%。 材料3: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进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 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甚至 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4、巩固练习 完成天下通 5、课堂小结 (1).学了本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你还有什么疑问? 发生的原因 (2)国外 不断扩大 (1)英国 迅速发展 进程 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优质课教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二)地位: 1.在九年级上册中,承上启下:新航路的开辟、早起殖民扩张以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英国率先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与发展,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马克思主义在此背景下诞生。 2.在整个世界史中,开启工业化时代:工业革命开辟了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进程,世界逐渐成为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整体。认识到发展科技的同时,要趋利避害,保护环境。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 2.了解珍妮机、改良蒸汽机、蒸汽机车的发明史实。 3.理解工业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工厂制度的产生。 4.认识到发展科技的同时,要趋利避害,保护环境。 三、教学重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成果和影响。 四、教学难点 工厂制度的产生和工业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探究新知 老师:请同学们观看课件上给出的材料,这是我们课本上第七单元单元提示上的内容。我们可以从材料中获得那些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呢? 学生:讨论发言 老师:根据材料中显示的信息,我们来思考这三个问题? 1.为何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2.工业革命的进程如何? 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这些正是我们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通过预习以及单元提示,同学们和我一起来完善内容,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 开始国家:英国 开始领域:棉纺织业 先看第一个大问题: 1.为何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师:预习的同学会发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绝大多数都是来在英国,难道是英国人比其他国家的人聪明吗? 生:谈论发言。。。。。。 师:同学们跟我一起阅读材料: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优质教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构成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瓦特改造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2、意义: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它解决了工厂对水力能源的依赖问题。 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最终确立。 3、工厂与工场的区别: 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工场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工业革命正是以“工厂”取代“工场”,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示范教案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材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本课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本课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进程,阐述了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及成就,掌握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及意义,分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分析材料,提升自己的材料分析能力。 3.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难点】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1851年英国万国工业品博览会英国馆中陈列的机器

教师:在这次博览会上,当时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女王在大会开幕词的讲话中反复使用一个词语,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在日记中对那一天的感受的记载:“我们历史上最隆重的日子,最美丽最荣耀的日子”。为什么英国女王说这次博览会给英国带来了无上的荣光?从中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英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然后通过教师的讲解,展示英王的语言,引发学生对英王“荣光”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课程引入】第一次工业革命情境导入”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的背景 展示材料: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材料二:“奴隶贩子的贸易路线一般是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详细教案

第—次工业革命〔详细教案〕 师:工业革命虽然是叫革命,但与传统意义上的革命不一样:一没有刀光剑影,二没有血雨腥风,却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学们在初中就接触过这一课,对于第—次工业革命的史实有了肯定的了解,所以请同学们先用5分钟的时间自己自主学习本节课的第—和第二局部。 好,时间到了,首先问大家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大家一起答复,工业革命发生在哪国? 生:英国 师:什么时间? 生:18世纪60年代 师:英国为什么能在该时期发生工业革命呢?〔学生陷入思考〕不焦急,我们先来思考一下18世纪60年代的中国,通过复习18世纪60年代的中国情况来探究英国的时代特征。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开展工业需要哪些硬性条件? 师:同学们的答复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制度保证等要素。〔板书这五个方面〕那么老师又有问题问大家,请思考:十八世纪60年代中国当时正值“康乾盛世〞,当时的中国是否具备这些条件?为什么?英国具备不具备?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这些条件?〔板书问题〕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商量,我将大家从左往右分为五组,依次商量这五个要素,要求每组同学选一位主要发言人,组员间相互协作,积极探讨,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过会儿我们看哪组同学答复得好。好!开始。 师:我们首先请第—小组的发言人来说一下“资本〞这一要素。第—组的发言人说的是,中国没有资本或资本雄厚,英国靠殖民掠夺获得资本。 师:什么是资本?钱多就是资本吗?要看钱用来干什么,钱用来投资,钱生钱才叫资本。同学们刚刚也说当时中国有钱。清朝时中国民间哪些人有钱?

对,商人。比方最著名的地域性商人群体是谁?对!晋商和徽商。咱们在讲晋商徽商时曾讲过,为什么他们没有开展成为资本雄厚、规模庞大的资本家?对,就是因为受封建制度的制约和重农抑商观念的影响,他们把大量钱财用来买房置地,影响了资本累积和扩大再生产。再说英国,它不仅仅是通过殖民侵略去猎取资本,而且通过正常的海外贸易也猎取了巨额的财富,这些为英国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和技术革新奠定了物质根底。〔板书填写表格“资本〞栏:中国:封建制度及思想束缚,买房置地等因素影响资本累积;英国: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等方法猎取资本〕 师:下面我们请第二小组的发言人谈一谈“劳动力〞这一要素。好,请坐,第二组的同学认为中国劳动力丰富,英国通过黑奴贸易猎取劳动力,因为上节课刚讲完黑奴贸易,有的同学就想到这点。 师:大家都了解,要进行工业生产,必须有人身自由的工人,即自由劳动力。中国封建社会自由劳动力多不多?对!中国自古就是人口大国,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最多的是那些人?农民。但是封建社会中国的农民自由吗?不自由!我国封建社会主要经济形态是什么?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就决定了农民局限于土地上,劳动力不自由。 而英国呢?是通过黑奴贸易猎取劳动力的吗?不是,三角贸易把黑奴由非洲运到哪儿了?〔齐答:美洲〕是啊!黑奴没有往欧洲运,英国工业生产的自由劳动力从哪儿来呢?通过什么运动?〔齐答:圈地运动〕 师:什么是圈地运动?课本P30“历史纵横〞有一些介绍。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学生读完,教师设问〕英国的地主们为什么纷纷圈地?〔提问,学生答复,教师总结〕对!因为当时广阔的殖民地使英国呢绒出口剧增,呢绒用什么纺成的?羊毛!所以地主们热衷于圈地养羊以猎取更多利润,英国的气候也有利于牧草的生长。 师:圈地运动有什么影响?〔提问,学生答复,教师总结〕圈地运动得到

世界近现代史中考复习导学案【第二课时:第1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近现代史中考复习导学案 【第二课时: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1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习目标】 1、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 来临的历史意义。 2、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 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 温馨提示:反复阅读教材P107---117 【第二环节:预习展示重要知识点记忆活动】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17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 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 2、工业革命的时间、实质和最早发生的行业: (1)时间: 18 世纪 60 年代;(2)实质:代替 (3)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的业。 3、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 (1)飞梭:发明者凯伊;(2)珍妮纺纱机:发明者; (3)改良蒸汽机:研制者; (4)轮船: 1807年美国人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莱蒙”号;(5)火车: 1814 年英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火车“旅行者”号。 4、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 产力,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5、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原因及标 19 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 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科技革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6、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 (1)电磁感应现象: 1831 年,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电磁学理论。至19世纪70年代初发电机、电动机被发明出来。 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从时代跨入了。 (2)电话: 1876 年,定居美国的英国人贝尔发明。 (3)电报:19世纪 90 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 (4)内燃机: 1883 ,德国人戴姆斯发明汽油机; 1892 ,德国人狄塞尔发明汽油机。 (5)汽车: 1885 年,德国人发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1896 年,美国人发明四轮汽车。 (6)飞机: 1903 年,美国人制造出第一架飞机。 7、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以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 命,推动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8、爱迪生: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生中获得 1000 次发明专利权,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导学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备课人:李磊 一、学习目标(我需要知道、了解、背诵的内容) 1、我要理解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的纺织部门开始的原因。 2、我要记住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主要标志。 3、我要了解瓦特改良蒸汽机、工厂制度确立和新式交通工具产生的影响及意义。 4、我要简述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提前预习 1、自主阅读,圈点勾画,清除障碍 2、梳理知识点(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课内容知识点)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原因: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2、进程: (1)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2)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这一

发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带动其他生产部门发明、制造机器,把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背景:(1)早期的发明的蒸汽机很不完善。早期的工厂基本上都是用水作动力,工厂一般都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而不是城市。 2、改进蒸汽机:(1)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来源。 (2)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3、工厂制度的确立 (1)前提: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工厂设置摆脱自然条件限制,规模也更大。 (2)确立: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三、火车与铁路 1、发明:1825年,史蒂芬孙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2、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课题:第一次工业革命课时:第一课时 一、展示解析“学习目标”。 1.掌握工业革命交通运输领域的重大发明;(重点) 2.认识蒸汽机车以及蒸汽机的图片,知道它们的发明对人类的意义。 3.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启示。(难点) 二、学习、达成“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时间为8分钟) 自学教材94-95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及结束的时间:开始于__世纪__年代的,结束于__世纪__年代。 2.发生国家及部门:工业革命最早发生于___国的___部门。 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765年英国的______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_____,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成为工业革命的开端) 4.工业革命的动力及能源:工业革命以___(人)改良的___为动力。使用的能源是___,将人类带入到___(时代)。 5.举例说明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交通运输) ①1825年___国的___发明了___,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②1803年___国的___发明了___。 6.工业革命结束的标志:__世纪__年代,英国完成大机器生产,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传统的___逐渐被___替代,______确立起来。 7.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关键的发明是瓦特改良的____。 8.第一次工业革命以____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2)合作交流:给同学们12分钟时间,完成下列3个问题。 1.铁路时代的到来有什么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2.工业革命的影响? 3.工业革命给你带来的启示或认识是什么?

三.检测“学习目标” 1.在“解放”手的发明中,第一台成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是() A.飞梭 B.珍妮纺纱机 C.水力织布机 D.蒸汽机 2.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与使用,最早出现于() A.棉纺织业 B.毛纺织业 C.采矿业 D.交通运输业 3.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大工业”。通过改进蒸汽机为新的工具提供动力的人是() A.莱特兄弟 B. 卡尔·本茨 C. 史蒂芬孙 D. 瓦特 4.某国“在1825年建成世界上地一条铁路,1850年基本形成全国干线铁路网”,率先进入“铁路时代”。这个国家是()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5.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美国人发明了轮船 B.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 C.瓦特改良蒸汽机 D.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 6.某中学九年级同学以“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变化”为题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也参与其中: 【搜集资料】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有的向专家学者请教,有的去图书馆……他们搜集了材料、图片等:

历史必修二7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1

2010学年高一历史必修 1导学案 编号:7使用时间:2011-02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2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外经营的重点是 A 、 从非洲贩卖黑奴 B 、从殖民地掠夺贵重金属 C 、 加强同殖民地的贸易 D 、抢占商品市场、原料产地 ()9、第一次工业革命“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是指 A 、工业革命确立了欧美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B 、 工业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 C 、机器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 D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0、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它形成的必要技术条件是 A 、工业革命的完成 B 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 C 世界贸易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D 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 ()5、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A 、机器在冶金、采矿、交通业中广泛应用 B 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解决工业革命的动力 C 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一一工厂制度的产生 D 、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 ()7、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A 、物美价廉的商品 B 、炮舰 C 、军队 D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6、图中的发明中对工业城市的形成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的是 A B C 课后反思: 【当堂检测】 ()1、工业革命开展的必然因素主要是 A 、资产阶级已经上升为统治阶级 C 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 、飞梭出现 B C 改良蒸汽机出现 ()3、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 A 、冶金业 B C 、棉纺织业 D ()4、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的成就是 A 、珍妮纺纱机出现 B C 蒸汽轮船出现 D B 、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突破 D 、英国积累了大量资本 、珍妮纺纱机出现 D 轮船出现 、采煤业 、造船业 、改良蒸汽机出现 、蒸汽机车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13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得国家与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顿制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得基本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得作用与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得巨大影响。分析工业革命得影响,提高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搜集瓦特等发明家得资料,寻找她们成功得轨迹。使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运用材料得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得发展需要技术革命。伟大得发明创造来源于刻苦钻研、大胆实践与不懈努力,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进取得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蒸汽机得改进;工业革命得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中各环节得相互促进与工业革命得影响。 三、课型 新授课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

教师首先介绍工业革命得概念。工业革命就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得一个飞跃。这场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得英国,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随英国之后,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请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完成导学案上得内容。 活动二:学生展示成果 1、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英国首先确立资产阶级得统治,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得资金。 2、工业革命中得发明与运用有哪些? 教师一边点评一边讲解、板书重点内容。依次有:⑴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得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得开始。⑵珍妮机、水力纺纱机、骡机得相继出现,大大提高了纺纱得效率,棉纱堆积如山,促进织布业得技术革新;为克服水力作为动力得局限性,瓦特又改良了蒸汽机。⑶蒸汽机得广泛使用成为工业革命得重要标志,就是物质生产进入机械化时代得标志,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⑷蒸汽机得广泛使用促进了工业得大机器生产,并促进了交通工具得革新。总之在工业革命得进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含 答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 【自主学习】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背景: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经济迅速发展,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需求增长。 2.表现: (1)1733年,凯伊发明了,提高了织布速度。 (2)1765年,英国的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标志性发明: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进了。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受到广泛欢迎。 2.影响: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提高了,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手工工场被所代替,现代最终确立。 三:火车与铁路 1.铁路与火车:19世纪初,“铁路”路轨是木制的,由马匹拉动;年,设计了蒸汽火车试行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1851年,英国建成了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2.工业革命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 工业革命的扩展:世纪后期起,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合作探究】 观察下面工业革命时三种机器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机器的发明者是谁?它的技术突破体现在哪里?说说它的出现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2)图二所示机器的发明者是谁?说说它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3)图二所示机器与图三所示机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4)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当堂达标】 1.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圈地运动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C.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D.国外市场不断扩大,商品需求量增加2.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生产领域出现了革命性变化.“变化”首先开始于() A.交通运输业B.采矿冶金业C.棉纺织业 D.制呢业 3.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英国的许多棉纺织厂陆续从交通不便的河谷地带搬到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C.史蒂纷孙发明了火车D.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 4.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与英国进行的这场革命有关的是() ①人文主义思潮流行②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③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以下是近代英国城乡入口变迁表,导致出现这种变迁现象的主

《工业革命》导学案.doc

《工业革命》导学案 紫金中学张文娟 【课标要求】 1、讲述发明珍妮纺纱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2、知道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中的作用。 3、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知道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国家、标志、标志性发明。 2、识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交通技术革新。 3、分析工业革命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的影响 【学习重点】 1、瓦特与蒸汽机; 2、工业革命的影响。 【学习难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寻源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生产的阶段。 二、走进工业革命 (一)自主学习: 1、开始: 1)开始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始的行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始的标志:18世纪60年代,发明了,引发了生产领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工业革命开始。 【综合探究1】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最早发生在英国?(请结合所学知识及教材P82上面小绿字部分。) 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 1)背景:机器动力是水力,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不能广泛的使用机器。 2)时间:1785年以后,改良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 3)影响:瓦特的蒸汽机在许多生产部门使用,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标志 ""的到来。4)、轮船的产生:1807年,美国人首先造出了以蒸汽作动力的轮船。 5)、火车的产生:1814年,英国工程师发明了蒸汽机车,1825年试车成功。

[K12学习]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 第18课 第一次工

第18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知识管理】 知识点1珍妮机的发明 蒸汽机改进:1782年,英国的仪器修理工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制成了大工业普遍适用的动力机——蒸汽机。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使用,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人类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火车发明:1814年,英国煤矿工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改进后不仅能运货,也能载客,极大地便利了物资和人员的流动。 铁路发展:火车出现后,英国掀起了兴办铁路交通事业的高潮。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已经建成了一个有相当规模的铁路网。 知识点3现代工厂制度的出现 工业革命的扩展: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18世纪晚期—19世纪前半期,工业革命传播到法国、德国、美国等国。1870年后,俄国和日本也开始了工业化运动。 工业革命的影响:①工业革命促进了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飞跃。18世纪晚期,现代工厂制度在英国出现,到19世纪中叶,在西欧、北美,大机器工厂基本取代了手工工场。②工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生产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和便捷。大众消费品极大地丰富了市场,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社会人口快速增长。这一切加速了城市化进程。③工业革命促进了新的社会阶级的形成。工业革命后,社会上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日益明显和尖锐。 【基础过关】 知识点1珍妮机的发明 1.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C) A.交通运输业 B.冶金采矿业 C.棉纺织业 D.电话通信业 2.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技革命,它是用机器生产系统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工业革命开始于下列哪个图片中事物的发明(B)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题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素养培养与思维拓展导学案 公主岭市第一中学校邵凤丽 课标要求: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究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核心素养:1、历史解释的科学性; 2、知识的“酶化”(消化、吸收、敏感); 3、史料的综合运用; 4、历史价值观的养成(从“故事”中增长智慧,明辨事非) 思维导图:层出不穷的发明-----走进“新时代” 革新缘起英国---- -感受“新生活” 改变成为必然----- 体会“新世界” 自主探究: 一、发明层出不穷-----走进“新时代” 展品时间发明人及职业国别 手摇纺纱机(珍妮机) 水力纺纱机 水力织布机 骨瓷餐具 联动式蒸汽机(万能蒸汽机)汽船 蒸汽机车1765 1769 1785 1812 1785 1807 1814 哈格里夫斯(织工) 阿克莱特(理发师) 卡特莱特(理发匠) 韦奇伍德(陶工) 瓦特(修理工) 富尔顿(工程师) 史蒂芬孙(矿工)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美国 英国 归纳以上材料反映的信息点。 二、革新缘起英国---- -感受“新生活” 情景材料一: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即“欧洲奇迹”,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 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新大陆的关系这两项“根 本性的突破”,才使西欧胜出。--------摘编自加州大学教授彭慕兰《大分流》 情景材料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 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 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 革命。----摘编自兰德斯《国富国穷》 情景材料三:早在1624年,英国议会就制定专利法(当时称为“垄断法”)规定,第一发明 人对其新发明拥有正当的财产权利,提供不超过14年的独占保护,垄断法终止了王权在创造 专利上的特权。 情景材料四:能爆裂一门大炮的水蒸气,如果按静力学规律加以控制,使其处于负荷与平衡 的限度内,那么它就会像良马一样负担起重责-----摘编自莫兰(1685) 归纳以上材料反映的信息点。 情景材料一:马拉火车 合作探究 三、改变成为必然----- 体会“新世界” 小组讨论:结合教材及相关信息,谈谈工业革命都带来了什么? 材料1:工业革命后,农业、工业在英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示意图:

【学习实践】《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 课 件www.5y https://www.doczj.com/doc/2e19355929.html, 【课标要求】 ⑴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⑵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⑶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

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史实,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开放性观点; 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重点难点】 一、重点:英国最早进行丁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难点:工业革命中各环节的相互促进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述为主,辅以讨论法、列表法、图示法、问题探究法。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年新编)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课题: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培养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2.能够理解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对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创造者,培养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学习重难点】 重点:工业革命的成就 难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自主学习】 课前阅读课文正文,参考学习目标,独立标识提纲并勾画重点后填空、熟记所填内容: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原因: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的改进和的发明。 二.进程 1.导火线:1733年,凯伊发明了提高了织布速度。 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765年,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标志性发明: 改进蒸汽机。意义: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4.工厂制度的确立: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替代, 制度最终确立。 三、火车与铁路 1.发明:1825年,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2.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的交通,使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3.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水平,人类进入“”。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 4.工业革命范围扩大:从18世纪后期起,、、德国等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材料二 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受地点、季节等条件限制,需要发明一种“万能”动力机。1763年,瓦特为格拉斯哥大学修理机器,同时旁听了理论课程。经过深入思考和反复实践,瓦特改进了蒸汽机。由于有了这种动力装置,曼彻斯特地区的棉纺厂从18世纪80年代初的2家发展到1830年的99家。1785年瓦特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为英国的发明家树立了榜样。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纺织工业、采矿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要,这种运输工具可以运送大宗的煤和矿石。1830年以后,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铁路的挑战。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所有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的政治体制,并说明该体制的确立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分析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原因及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