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情绪与心境障碍的神经基础

情绪与心境障碍的神经基础

情绪与心境障碍的神经基础
情绪与心境障碍的神经基础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考试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神经元的概念、结构、功能与种类,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其传导过程,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掌握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与结构,特殊通路、非特殊通路和环形通路,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的概念区别,经典性条件反射与工具性条件反射的概念和关系;掌握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联系,能正确区分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熟悉中枢神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掌握非条件性抑制(外抑制、超限抑制)和条件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的概念并且能正确进行区分;掌握扩散和集中与相互诱导(正诱导、负诱导)的概念并能根据具体事例进行区分;能联系实际分析强化时程表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大纲内容与重点】 第一节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种类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神经系统由大量神经元组成。神经细胞的大小、形状和它们的具体功能均有不同,但在构造上基本由三部分所组成: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细胞体为神经系统提供能量。树突较短,负责接受来自其他神经元的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轴突比树突长,也称神经纤维。轴突的作用是将神经冲动由细胞体传至远处,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肌肉与腺体。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机能。通常,通过树突及细胞体接受传来的信息,细胞体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 神经元按其功能特性,可分为感觉(传人)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三种。感觉神经元收集和传导身体内、外的刺激,到达脊髓和大脑;运动柙经元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联络神经元又称中间神经元,介于前两者之问,起联络作用,是把信息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传向另一部分的神经元。 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即两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信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突触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它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方向、范围和作用。

2018年自考《精神障碍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精神障碍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1.木僵常见于下列哪些疾病?( ) A 精神分裂症 B 抑郁症 C 神经衰弱 D 急性应激障碍 正确答案:ABD 多选题 2.下列属于错觉的表现是( )。 A “太阳围着地球转” B “草木皆兵” C “杯弓蛇影” D “听到肚子里有人说话”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03.对于自知力的完整理解包括( )。 A 是指患者对于自己精神障碍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B 自知力缺乏是重性精神病常有的表现 C 神经症患者一般都有完整的自知力 D 自知力就是有病感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04.下例属于夸大妄想的表现是( )。 A 认为自己是国家主席 B 认为自己犯了滔天大罪 C 认为自己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D 认为有人在饭中放了毒要害自己 正确答案:AC 多选题 5.不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状态常见于( )。 A 精神分裂症 B 躁狂症 C 谵妄状态 D 痴呆 正确答案:ACD 多选题 6.关于情感淡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指面部没有表情 B 指对与自身利益有关的事情漠不关心 C 指患者内心体验减弱或缺乏 D 常见于抑郁症 正确答案:ABC 单选题 7.对于暴饮暴食者的护理中,错误的是( )。

A 适当限制患者入量 B 限制患者进餐的速度及数量 C 可采用单独进餐的方式 D 鼓励集体进餐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8.拒食患者的护理,正确的是( )。 A 对被害妄想者,宜单独用膳 B 对木僵者,宜在光线明亮的环境中试进食 C 对被幻听吸引者,在患者耳旁以较大声音劝导提醒 D 对罪恶妄想者,应将饭菜分开进食 正确答案:C 多选题 9.常见的睡眠障碍有( )。 A 入睡困难 B 早醒 C 昏睡 D 易醒且醒后入睡困难 正确答案:ABCD 单选题 10.精神科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核心为( )。 A 心理护理

4 情绪管理题库

第四章情绪管理 一、单选 1、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体验是指(b) A 态度 B 情绪 C 感觉D能力 2、音乐对人的情绪有(b)作用 A 治疗 B 调节 C 抑制D刺激 3、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是ABC理论,其中A代表的是(b) A 不合理信念 B 诱发事件 C 行为结果D情绪反应 4、因为一件事情没有做好,就给自己定义“我是笨蛋”,是一种(c)不合理思考方式 A 灾难化 B 二分法 C 乱贴标签 D 情绪化 5、“眼泪是上帝珍贵的礼物”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释放不良情绪可以通过(d)方法 A 大声喊叫 B 日记写信 C 亲近自然 D 放声痛哭 6、摔打橡皮人是一种(c)的情绪宣泄方法 A 大声喊叫 B 日记写信 C 摔打东西 D 放声痛哭 7、到空旷的山野给自己拟定一个遐想目标大声喊叫以宣泄心中怨气的情绪宣泄方法是(a) A 大声喊叫 B 日记写信 C 亲近自然 D 放声痛哭 8、阳光可以改善抑郁患者的病情是利用的(c)的情绪宣泄方法 A 大声喊叫 B 日记写信 C 亲近自然 D 放声痛哭 9、在重大面试前焦虑时,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表明情绪有其(a) A 生理反应 B 内心感受 C 行为表现 D 面部表情 10、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会有幸福愉快感。这说明情绪有其(b) A 生理反应 B 内心感受 C 行为表现 D 面部表情 11、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愁容满面,说明(a)反映着人的情绪状态 A 面部表情 B 语音语调 C 体态行为 D 生理反应 12、高兴时手舞足蹈,失望时垂头丧气,说明(c)反映着人的情绪状态 A 面部表情 B 语音语调 C 体态行为 D 生理反应 13、化悲痛为力量说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有(b)的特点 A 一成不变 B 相互转换 C 先天遗传 D 后天形成 14、人处于危险境地时,恐惧的情绪反应会使人更快地脱离险境。这说明情绪有(d)

神经系统和情绪

说人有感情,这似乎是个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事情。可感情是什么,答案就不是那么显而易见能够明白描述出来了。为了让这个问题更易解决一些,心理学把感情这个概念先划分为2个层面,那就是情感和情绪。 可感情这个东东并不是块豆腐,划分也不能象刀子那样整齐划一,并且各家有各家标准无法统一,这也就是出现了如此众多情绪定义的原因,也是各派之间争吵不休起点。不过,尽管大家的标准并不统一,但毕竟有共同认可的地方,那就是: 1, 情绪涉及身体的变化,会在生理(血压,心跳频率,呼吸频率,腺体分泌)和行为(面部表情,肌体语言,行为模式)上表现出来。 2, 情绪和外部或内部刺激(S)有关,也是生物体应激反应或行为(R)的准备阶段。 3, 情绪更多和意识中的潜意识部分关联,但也不排除有意识部分。比如,当我们高兴时,我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在高兴;但只要我们主动注意,又能体验到自己在高兴这个状态。 (这点很重要,表明情绪有自己独有的产生运行机制,否则按照2,情绪就纯粹是S-R的中转站了) 4, 情绪涉及到了认知成分,和事物(内在或外在)的评价有关,但又不象思维认知那样明确更多是一种潜意识的状态。 (这点把情绪和情感做了初步的界定,比如,一些人怕蛇却不怕蜘蛛,而一些人怕蜘蛛却不怕蛇(当然有人蛇和蜘蛛都怕)。某个人为什么会怕蛇或怕蜘蛛,某个男人为什么喜欢这个女人而不是那个女人,这是情感方面的内容;而无论是蜘蛛还是蛇,无论是这个女人还是那个女人,也就是说无论对象如何变换,恐惧和喜欢本身则有很大的共同点,这就落入情绪定义范围内。) 按照这个描述性定义,心理学家对文学家和社会学家对感情的描述做出了分类,确定了一批属于情绪范围的形容词。这些形容词数量很多,一些只是某种特定情绪量上的不同表达,比如“微笑”“开怀大笑”都是不同程度高兴的面部表情描述。当然,还有一些是无法归于强度变化的则先归为不同的分类,比如“微笑”和“皱眉”显然是不同情绪在面部表情上的不同表达方式。这些不同的特定情绪数量还有很多,心理学家又提出了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这些概念认为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组合而来。对于基本情绪的定义是幼体一出生就具有的情绪,至于到底是哪些,一般说来不同教科书和不同流派就不太一样了。对于人类,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

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社会比较作为人类生活中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是指人们在 对自己的社会特征(例如能力、收入、情绪等)进行定义时,往往不是根据纯粹的客观标准, 而更多是通过和周围他人的比较, 从而是在一种比较性的社会环境中获得个体意义的。在一定程度上, 个人与他人的比较对个体本身的自我概念、情绪状态以及对未来的期望都起着决定作用, 因此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已经变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结合中国国情,由于受传统文化背景“中庸”思维的影响,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中庸是我们中国人的立身之道, 而传统的两人比较主要聚焦于简单上行, 下行或平行比较方向上的差异,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在比较方向上既有上行(比上不足)又有下行(比下有余), 从而将中庸的人生态度汇聚成了复杂的更具有生态学效度的社会比较, 丰富了社会比较内容。对这种复杂社会比较加工过程的神经机制进行探讨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庸之道的本质。另外, 中庸之道不仅体现在比较方向的选择上,还存在一个“度”的问题。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社会比较机会,但人们无法将所有的信息全部和自己联系起来, 因此,人们在社会比较活动中是有选择性的。这也就延伸出了现实生活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些人表现出更喜欢与他人进行对比, 而另外一些人则不喜欢与他人比较, 因此在社会比较中还普遍存在着个体差异的问题。引入与他人在比较中强度和频率的个体差异, 为社会比较过程的功能增加了更多的信息。以往虽然有研究者对社会比较倾向产生的原

因进行了探索, 但都只是从动机因素或者信息差异理论等进行外在描述, 对相关因素影响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还不清楚。事实表明,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 人们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已经越演越烈。因此, 系统探讨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对于解释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比较偏向, 社会比较类型与自我评价、情绪体验和主观幸福感等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一分析了社会比较加工过程中的神经机制。实验1 中, 通过―猜测-反馈-奖励-评价II范式,模拟三人(两名一假被试II与一名真被试)共同参与一个点图猜测任务, 从而创设出三人比较的情境, 根据模拟的行为反馈结果向真被试提供自己和两名一假被试I的奖赏情况(包括预期一致: 个体获得正确反馈并得到奖励; 预期不一致: 个体获得正确反馈却没有获得奖励), 利用时间相关电位(event-relatedbrainpotential,erp)记录分析被试在相同反应的反馈条件下(正确)加工不同比较信息时的大脑时程变化特点, 从而探索个体在复杂社会比较加工过程中的时间进程。结果发现预期不一致比预期一致在早期阶段出现了一个p3 晚期正成分的差异(p400-700), 结合源定位分析结果(后扣带posteriorcingulatecortex,pcc)表明三人社会比较过程中个体在面对比较信息的早期阶段对预期的监测和控制, 而在比较的晚期阶段, 预期不一致与预期一致之间n1000-1500 的差异以及定位结果(海马旁回parahippocampalgyrus)表明当预期出现违背时可能会诱发被试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实验2 中为进一步探讨这种复杂社会比较情境中(特别是个体在预期一致

精神障碍护理学题库

精神障碍护理学题库 第一章绪论 测试题 一、填空题 1.精神障碍护理工作范围包括保健性、治疗性、、。2.精神障碍护理学是应用医学知识和技能从生物、、方面研究和帮助精神障碍病人恢复健康。 3.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良好的和的能力和状态,以减少疾病发生。 4.为保障人群心理健康,以减少和预防各种或问题的发生。 二、简答题 1.国内精神障碍护理学的定义是什么? 2.简述精神障碍护理学体现的5个观点。 3.精神障碍护理人员的角色功能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康复性健康教育 2,心理社会 3.承受应激适应社会 4.心理行为 二、简答题 1.精神障碍护理学是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研究和帮助精神障碍病人恢复健康;研究和帮助健康人群预防疾病,保持心理健康的护理学科。2.①强调了人是生物、心理、社会整体的人。②重视环境与人的健康关系。 ③护理的职能不是护士单方面的照顾病人,而是“研究和帮助病人恢复健康”。④精神障碍护理工作应扩展到社区。⑤为了达到最佳护理目标,不仅靠护理工作者,同时要与医生、心理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协作,共同为提高精神障碍病人和健康人群的生活质量作出贡献。 3.管理者角色,治疗者角色,教育、辅导者角色,协同者的角色,研究者的角色。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分类 测试题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精神病性症状指 A.感觉增强 B.幻觉 C.体感异常 D.错觉 E.感觉过敏 2.精神障碍的分类原则是依据 A.发病 B.病因 C.诱因 D.家族史 E.性格特点 多选题 1.社会功能受损表现在 A.不能胜任原工作 B.学生不讲礼貌 C.孤僻不与他人交往 D.衣着不整 E.不遵守劳动纪律 2.精神病性症状有 A.妄想 B.强迫思维 C.思维形式障碍 D.紧张症性行为 E.情感暴发 二、填空题 1.精神症状是精神障碍病人在认知、情感和等方面的。2.精神障碍的致病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类是。 三、名词解释 1.社会功能 2.心理素质

最新精神障碍护理学自考题目及答案资料

精神障碍护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杯弓蛇影”是() A. 感觉障碍 B. 错觉 C. 幻觉 D. 感知综合障碍 2.意向倒错多见于() A. 抑郁症 B.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C. 癔症 D. 精神分裂症 3.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情感障碍是() A. 情绪不稳 B. 情感高涨 C. 易激惹 D. 情感淡漠 4.不属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是() A. 肾性脑病 B. 癫痫性精神障碍 C. 麻痹性痴呆 D. A D 5.表示可能已出现锂中毒的血锂浓度是() A. 超过0.8mmol/L B. 超过1.2 mmol/L C. 超过1.4mmol/L D. 超过2.0 mmol/L 6.单纯型精神分裂症与神经衰弱主要鉴别是前者 ( ) A.发病与精神刺激关系不密切 B.病程较长 C.起病缓慢 D.对疾病无自知力 7.智能障碍是下列哪个病的临床特征? ( ) A.精神分裂症 B.感染伴发精神障碍 C.慢性脑器质性精神病 D.神经衰弱 8.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情感障碍是 ( ) A.情感淡漠 B.焦虑 C.情感高涨 D.情绪不稳 9.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最重要的是 ( ) A.锥体外系症状 B.过敏反应 C.心率及心电图改变 D.便秘 10.诊断癔症最重要的是 ( ) A.症状呈阵发性 B.排除器质性疾病 C.暗示治疗有效 D.常有癔症性格 11.精神自动症综合征多见于() A. 慢性酒精中毒 B. 反应性精神障碍 C. 强迫症 D. 精神分裂症 12.引起精神依赖不引起躯体依赖的物质是() A. 烟草 B. 海洛因 C. 可卡因 D. 速可眠 13.关于惊恐发作正确的说法是() A. 属于恐怖症 B. 属于焦虑症 C. 属于广泛性焦虑 D. 属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14.“病理性谎言”可出现在() A. 表演型人格障碍 B. 强迫型人格障碍 C.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D. 分裂样人格障碍 15.盐酸万拉法新应归类于() A. SSRIs B. SNRIsC. MAOIs D. TCAs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6.下列物质中属于精神活性物质的是() A. 哌替啶 B. 烟草C. 果酒 D. 汽油 E. 海洛因 17.定向力障碍常见于() A. 抑郁发作 B. 意识障碍 C. 痴呆 D. 惊恐发作 E. 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18.归于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症状的是() A. 思维不连贯 B. 强制性思维 C. 思维鸣响 D. 情感倒错 E. 思维松弛 19.属于癔症转换型障碍的是() A. Ganser综合征 B. 鬼神附体 C. 立行不能症 D. 偏侧感觉麻木 E. 多重人格 20.属于神经症的是() A. 惊恐发作

音乐心理训练课程

音乐EAP系列课程简介 音乐被称之为心灵修复的先行者,由于音乐是非语言的,属形象思维的形式,与人的深层意识距离最近的特征,使它直接跨越了年龄和语言限制,故无论男女老幼、智力高低、或懂得音乐与否,都可从音乐中获益。而在心理学里音乐治疗学又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故此,音乐治疗的应用很广泛,受治者无论大人或孩子都愿意接受,被称为“享受疗法”。 音乐在日常中最常见的作用于繁忙都市人的压力舒缓和情绪平衡,研究也证实了音乐对提升人的各方面的能力:如沟通技巧、情绪控制、认知以及社交能力等,另外音乐还有助于提升个人心理能量,促成个人成长。并且非常适合于企业团队建设。 鉴于此我们引入音乐心理培育的概念,立足于我们国家的文化特异性,做了本土化的改进,针对我们中国文化中的集体无意识特点,以及仪式化差异性,量身定制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心理学框架下的企业音乐心理训练系列课程,帮助企业、员工达到团体和个人的参训目标。本培训对团体和个人都具有极其实用的价值 【音乐EAP系列课程】 课程名称课时培训费用培训对象人数要求 1. 音乐管理心理培育2-3天8000元/天(12000元/天) 企业中高层管理限30人以内 2. 音乐压力管理1-2天5000元/天( 8000元/天) 企业所有员工限30人以内 3. 音乐情绪管理1-2天5000元/天( 8000元/天) 企业所有员工限30人以内 4. 音乐团队建设1-2天5000元/天( 8000元/天) 企业所有员工限30人以内 5. 音乐亲密关系1-2天5000元/天( 8000元/天) 企业所有员工限20人以内 6. 音乐心理训练1-2天8000元/天(12000元/天) 企业所有员工限30人以内 7. 音乐儿童心理教育2天5000元/人3-8岁儿童限20人以内 8. 个人音乐心理顾问按小时计500元/小时

情绪的理论

情绪化行为研究平台(群号170941219,)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1.情绪的外周理论——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n James,1842-1910)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Carl Lange),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后人称他们的理论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学说。 詹姆斯根据情绪发生时引起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机体变化提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他指出,“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它的原因纯粹是身体的。”又说:“人们的常识认为,先产生某种情绪,之后才有机体的变化和行为的产生,但我的主张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当一个情绪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立刻会引起身体的某种变化,激起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情绪。在詹姆斯看来,悲伤乃由哭泣而起,愤怒乃由打斗而致,恐惧乃由战栗而来,高兴乃由发笑而生。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情感,假如没有身体的属性,就不存在了。”“血管运动的混乱、血管宽度的改变以及各个器官中血液量的变化,乃是激丨情的真正的最初原因。”兰格以饮酒和药物为例来说明情绪变化的原因。酒和某些药物都是引起情绪变化的因素,它们之所以能够引起情绪变化,是因为饮酒、用药都能引起血管的活动,而血管的活动是受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的。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作用加强,血管扩张,结果就产生了愉快的情绪;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减弱,血管收缩或器官痉挛,结果就产生了恐怖。因此,情绪决定于血管受神经支配的状态、血管容积的改变以及对它的意识。 兰格与詹姆斯在情绪产生的具体描述中虽有不同,但他们的基本观念是相同的,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斯-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的争议。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Cannon,1927)首先反对这一理论,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2.坎农-巴德学说 坎农对詹姆斯-兰格理论提出了三点疑问:第一,机体上的生理变化,在各种情绪状态下并无多大的差异,因此根据生理变化很难分辨各种不同的情绪。第二,机体的生理变化受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支配,这种变化缓慢,不足以说明情绪瞬息变化的事实。第三,机体的某些生理变化可由药物引起,但药物(如肾上腺素)只能使生理状态激活,而不能产生情绪。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如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瞳孔放大、内分泌增多和肌肉紧张等。使个体生理上进入应激准备状态。例如,某人遇到一只老虎,由视觉感官引起的冲动,经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处,在此更换神经元后,同时发出两种冲动:一是经过体干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到达骨骼肌和内脏,引起生理应激准备状态。二是传至大脑,使某人意识到老虎的出现。这时某人的大脑中可能有两种意识活动:其一,认为老虎是驯养动物,并不可怕。因此,大脑即将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并转而控制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使应激生理状态受到压抑,恢复平衡;其二,认为老虎是可怕的,会伤害到人,大脑对丘脑抑制解除,使植物性神经系统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的应激生理反应,并采取行动尽快逃避,于是产生了恐惧,随着逃跑时生理变化的加剧,

心理学知识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心理学知识-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1.脑的进化: (1)神经系统的发生: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变形虫)——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感受器官和效应器官。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水螅,海蜇,水母)――有了专门接受刺激的特殊细胞,形成了专门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同时出现了协调身体的神经系统,组成了网状神经系统。水螅已经具有了高等动物的反射弧的雏形,这也是神经系统的最初形态。 (2)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蚯蚓-出现了神经节,头部神经节发达,称为发头现象。发头现象的出现为脑的产生准备了条件。蚯蚓的神经系统是链索状的,称为链状神经系统。昆虫-形成了三个大的神经节:头部、胸部和腹部。它们的神经系统称为节状神经系统。 (3)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体内背侧有一条脊柱骨,称脊椎。脊椎动物是管状神经系统且其神经组织是空心的。管状神经系统的前端膨大部分形成脑泡(前脑、间脑、中脑、延脑、小脑)。爬行动物出现了大脑皮层。

(4)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哺乳动物-(啮齿类、食肉类、灵长类)。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更加完善,大脑半球开始出现沟回,脑的各部位的机能也日趋分化。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 2.从低等脊椎动物到高等脊椎动物脑得进化: (1)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脑指数 (2)皮层相对大小的变化——皮层指数 (3)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脑的功能区 3.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1)神经元——1891年,瓦尔岱耶提出。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有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胞体:最外是细胞膜,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有神经原纤维、尼氏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其中神经原纤维和尼氏体是神经元特有的结构。树突——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轴突——较长,包含平行排列的神经原纤维。轴突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去,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神经元按突起的数目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

自考精神障碍护理学试题及答案四

精神障碍护理学 一单项选择 1.某病人自己感到一伸手就可以触到屋顶,这一症状应是( ) A.体感异常B.幻触 C.感知综合障碍D.错觉 2.“蜡样屈曲”这一症状最常见于( ) A.抑郁症B.精神分裂症 C癔症D.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3.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思维障碍是( ) A.思维迟缓B.思维鸣响 C、思维奔逸D.强制性思维 4.最常见于急性症状性精神病的精神症状是( ) A.意识障碍B.幻觉妄想 C.遗忘综合征D.人格改变 5.氯丙嗪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 ) A.流涎B.闭经CT.nD.体位性低血压 6.病人自感一伸手就可摸到屋顶,这一症状很可能是() A.夸大妄想 B.非幻觉性知觉障碍 C.错觉 D.幻觉 7.在记忆力障碍中,遗忘的发展最初主要表现为() A.顺行性遗忘

C.远事遗忘B.逆行性遗忘 D.近事遗忘 8.关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不正确的说法是() A.青少年起病 B.起病多较急 C.常见思维形式障碍 D.行为多幼稚愚蠢 9.对强迫症进行心理治疗,一般宜选用() A.冲击疗法 C.暗示疗法B.厌恶疗法 D.森田疗法 10.关于森田疗法,不正确的说法是() A.由日本人森田正马创立 B.主要适用于治疗神经症 C.一般分为4期 D.第1期为卧床期 11.诊断症状性精神病首先应考虑的是() A.意识障碍B.有恐怖性错觉和幻觉C.有躯体疾病的症状及体征D.起病急剧 12.青年病人,近1年来对家人亲友冷淡,对个人生活不关心,对家里和周围发生的事情表现无所谓。这些表现属于() A.情绪不稳B.情感淡漠C.情感低落D.情感迟钝 13.哪组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最有意义?() A.思维迟缓,情感低落,企图自杀B.意识朦胧,伴有错觉幻觉C.意识清晰,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D.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动作14.下述哪个症状属于知觉障碍?()

自考精神障碍护理学复习题完整版

自考精神障碍护理学复习题完整版

科目:精神障碍护理学名词解释题目录 1.1.精神障碍护理学 1.2.心理护理 2.1.精神障碍 2.2.精神症状 2.3.精神病性症状 2.4.心理因素 3.1.认知障碍 3.2.感觉过敏 3.3.知觉 3.4.错觉 3.5、幻觉 3.6.功能性幻觉 3.7.非幻觉性知觉障碍

3.8.抽象思维 3.9.思维奔逸 3.10.病理性赘述 3.11.思维贫乏 3.12.妄想 3.13.强迫观念 3.14.主动注意 3.15、遗忘症 3.16.逆行性遗忘 3.17.错构症 3.18.虚构 3.19.精神发育迟滞3.20.痴呆 3.21.定向力 3.22.自知力 3.23.情感活动 3.24.焦虑 3.25.意志活动 3.26.蜡样屈曲 3.27.人格解体 3.28.幻觉妄想综合征3.29.情感综合征

3.30.遗忘综合征 4.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4.2.脑衰弱综合征 4.3.谵妄状态 4.4.痴呆综合征 4.5.多发梗死性痴呆4.6.匹克病 4.7.癫病性精神障碍4.8.体因性精神病 4.9.席汉病 4.10.库欣综合征 4.11.艾迪生病 5.1.精神活性物质 5.2.戒断综合征 5.3.药物的交叉依赖性5.4.醉酒反应 5.5.震颤谵妄 6.1.精神分裂症 6.2.思维破裂 6.3.词的杂拌 6.4.阳性症状 6.5.阴性症状

7.1.情感性精神障碍7.2.谵妄性躁狂 7.3.抑郁心境 7.4.抑郁木僵 7.5.快速循环型 8.1.恐怖症 8.2.对视恐怖 8.3.焦虑症 8.4.强迫性神经症8.5.抑郁性神经症8.6.癔症 8.7.双重人格 8.8.管视 8.9.疑病症 8.10.神经衰弱 9.1.心因性精神障碍 9.2.心因性遗忘 10.1.进食障碍 10.2.神经性厌食症10.3.体相障碍 10.4.神经性贪食症10.5.神经性呕吐

心理神经生理基础

第三节条件反射 神经系统通过反射活动来控制和调节机体的生理过程,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并与环境保持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平衡。 一、反射和反射弧 (一)什么是反射 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例如手遇火时即刻缩回,物体刺激眼睛角膜时产生眨眼,驾车时遇到红灯立即停车等都是反射活动。 (二)反射弧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特定神经结构,是执行反射活动的生理基础。典型的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当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沿着传入神经纤维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后,再由传出神经把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做出反应。 任何复杂的反射活动都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每次反射活动都不是一次完成的单方向传导过程,而是在神经中枢和效应器之间多次返回传递与联系的过程。以人的反射活动来说,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后,神经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递到神经中枢,再沿传出神经至效应器引发活动,此时反射活动并不停止,效应器的反应又作为新的刺激返回作用于感受器,进而通过神经中枢的调节影响效应器的活动,再次引起神经兴奋并传向神经中枢,这个过程称为反馈联系(或称返回联系)。反馈联系具有两种作用:反馈信息产生并增强中枢神经活动的输出称为正反馈、抑制或减弱中枢神经活动的输出称为负反馈。比如,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反馈作用将学习结果及时提供给学习者以增进学习效果。 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并非仅是反射弧,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环路,这样有机体的活动才能准确与完整。反射弧的神经兴奋传入通路有两条:特异性传入通路和非特异性传入通路。特异性传入通路是指特定感受器与特定传导路径传递某种特定信息,并将神经兴奋传至大脑皮层特定区域。非特异性传入通路是指神经兴奋弥漫性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使有机体处于清醒状态。反射弧的神经兴奋传出通道也有两条:锥体系和锥体外系。锥体系由大脑皮层调节和控制有机体精确、复杂的运动,锥体外系参与调节有机体的肌肉紧张与协调肌肉的运动等。 二、反射的类型 按照反射的不同发生方式,把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一)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本能就是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和防御反射等。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称为无条件刺激,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称为无条件反应,如狗吃肉会流唾液,是无条件反射,其中“肉”是无条件刺激,“流唾液”是无条件反应。针刺手,手即缩回,“针”是无条件刺激,“手缩回”是无条件反应。有机体的无条件反射主要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内脏反射、朝向反射和性反射。 无条件反射对个体来说是不学而能的,其反射弧是与生俱来的固定的神经联系,主要由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部位实现,是个体生长与发育的先天基础,它对维持有机体的生存、延续种系繁衍具有重要意义,但人的无条件反射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由于无条件反射具有刻板的性质,使有机体不能适应极其复杂和频繁变化的现实情境。因此,有机体在客观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下,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条件反射。 (二)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习得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建立起来的反射,其神经联系是暂时的。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叫

《精神障碍护理学》练习题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精神障碍护理学》练习题 姓名: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一、简答题 1.精神医学的发展,经历了的革新运动包括哪些? 2.精神障碍的病因包括哪些? 3.判断某种精神活动是否属于病态,应从哪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4.感觉与知觉的概念及其关系 5.幻觉的概念与特征 6. 妄想的概念与特征 7. 思维迟缓与思维贫乏的概念与临床意义 8.情感低落与情感淡漠的概念与临床意义 9. 神经症的概念与共同特征 10. 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哪些? 二、案例题 1.患者,男性,31岁,1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多疑、敏感,认为邻居在背后议论他,说他 的坏话。感到马路上的人也议论他,诋毁他的名誉。近1个月病情加重,认为邻居收买了公安局的人派人跟踪监视他,想害死他,并用高科技仪器控制他的脑子、让他头痛,使他生不如死。为此,患者多次拿刀找邻居,被家人及时制止。近 3 天,患者拒食,听到有声音告诉他:“饭里有毒,不能吃。”医生与其交谈时,患者表情变化不明显,语声偏低,反应慢,很少抬头看医生,否认自已有病。问题:请列出症状的名称、疾病诊断、护理措施 2.患者,男,19岁,大学生,未婚。半年前患者开始睡眠差,头痛头胀,上课听讲注意力 不能集中,学习成绩有所下降,以后失眠逐渐加重,曾到神经内科求治,诊断为“神经衰弱”,予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后以重度“神经衰弱”休学。近三个月来,常常半夜起来,独自外跑去向不明。多次在家打母亲,砸玻璃,说有人要害他,不听劝说。 有时在家裸体,乱蹦乱跳,常自言自语,言语极为不连贯,对亲人和外界漠不关心,家人问话,问东答西,颠三倒四。 问题:请列出症状的名称、疾病诊断、护理措施 3.某女,30岁,已婚,高中文化,工人。现病史:3年前分到新楼房,住顶层。因对门邻 居养鸽子、小鸟、占楼梯走廊,患者为此不满,嫌邻居弄的自家门口周围又脏又臭,并多次找居委会,甚至找当地派出所,未被理采。此后,患者常失眠、心烦、认为邻居故意干扰自己的好日子。有时称其姐下毒害她,将送来的食物扔掉,不去上班,曾一次走到“某电影院”往里闯,说邻居妹妹在里面(实无),警卫问话表现言语零乱,但能说出家里电话号码,警卫通知家属将其领回家。送住院。出院后一个月与丈夫争吵,骂丈夫,

浅谈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浅谈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摘要:大学生在这一年龄段中特有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有着极其敏锐的感知力,他们也很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所以采用音乐教育方式会比传统的理论教育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运用音乐教育的方式,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非常重要。除此之外,音乐对于调节大学生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完善自我人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音乐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目录 摘要 (1) 一、音乐有调试情绪的心理作用 (3) 二、音乐审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4) 三、音乐的文化传播功能培养大学生良好情操 (5) 四、音乐治疗促进心理健康的案例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8)

一、音乐有调试情绪的心理作用 在听音乐的时候,我们最直接的感受都是来自于内心来自于自己心中的情感的。听音乐的整个过程就是音乐创作者的内心告白,是人们内心情感和心理活动的再现。所以音乐的播放过程与人们心中的情感流露是极其相似的。在理解音乐作品内涵的同时,听者自身也会有着属于自我的情绪体验,会被音乐感染甚至是走入音乐的世界难以自拔,由此产生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共鸣,是其它种类的艺术形式难以超越的。 很多情况下,人们内心的情感并不是自发的,而是由客观环境引起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源自于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态度变化。情感和内心的情绪不仅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情绪对于人的发展可以产生积极影响,也可以产生消极的影响。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会有一些负面的情绪,比如:伤感、焦虑等等,偶尔产生的这种情绪并不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伤害,但是如果经常处于过度兴奋的状态,超过了情感的负荷限度,也会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因此,情绪能够产生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的临界点就是“度”的掌握。[1]极度焦虑和过度兴奋的情绪都能够对人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相反,乐观、开朗这些适度愉悦的情绪是人们治愈疾病的良方。因此,学会如何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而音乐对人们内心情感和情绪的表达是非常直接的,因为音乐自身就是创作者情感和情绪的产物。这种音乐在当代大学生的身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生

情绪的神经生物研究

情绪的神经生物研究 摘要:情绪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要领域,同时由于情绪的复杂性,使得情绪的研究具有相当的难度。近年来脑成像技术(fMRI PET)和事件相关电位(ERP)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情绪与认知的神经生理基础的研究。本文从情绪的评定标准、被试的选取、实验材料的编制以及研究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情绪神经生物基础研究的基本方法;叙述了情绪刺激加工中情绪活动中,大脑半球的偏侧化效应,脑成像研究中发现正负效价情绪的加工由大量重叠神经通道负责,而不同性质的面部表情由不同的神经通道负责。论文关键词:情绪,神经生物,研究方法,脑机制 情绪是人类非常重要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主要包括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个成分。其中生理唤醒即情绪产生的生理反应,涉及了广泛的神经结构,不仅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还包括内外分泌系统。具有非常复杂的神经生理基础。并且不同的情绪、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同的。情绪还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动态性、多成分等特征。基于情绪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限制,情绪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难点。但是随着近年来脑成像技术(fMRI PET)和事件相关电位(ERP)等技术的发展,对情绪的神经生理基础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情绪与认知过程相互作用情绪与认知关系及其潜在的神经基础,在近年逐渐成为认知神经科学的热点研究领域,并形成“情感认知神经科学”这一分支。这个领域的研究不经回答了情绪的起源、功能、本质

等科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将为情绪调节和情绪障碍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1]。 2、情绪神经生物基础研究的基本方法 2.1情绪的评定标准 研究情绪的神经生物基础,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什么是情绪,如何评定情绪的问题。这关系到被试的情绪体验、情绪诱发的刺激材料等问题。目前主要存在着两种标准:基本情绪论和情绪维度论。 基本情绪论认为情绪在发生上有原型,即存在着数种跨文化的基本情绪类型,每种情绪类型各有其独特的体验特征、生理唤醒模式和外显模式,其不同形式的组合形成了所有的人类情绪[2]。Ekman[3]的许多开创性的研究为基本情绪理论奠定了基础。对于有哪些基本情绪则有不同看法。模式分类分析显示除了厌恶以外,不同情绪类型都显示了特定的自主神经活动模式。但是,并没有足够证据证明个基本情绪具有各自不同的神经生理机制[4]。对于面部表情识别来说,其识别的基础也并不是基本情绪类型,而是面部表情在情绪体验的双极维度上的位置,或者是面部表情诱发的行为预备模式等[5]。 维度理论认为几个维度组成的空间包括了人类所有的情绪。维度论把不同的情绪看作是逐渐的、平稳的转变,不同情绪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根据彼此在维度空间中的距离来显示的[1]。维度模式常为两个维度组成:①效价或者愉快度,其理论基础是正负情绪的分离激活; ②唤醒度或者激活度,至于感情状态系相联系的集体能量激活的程度,唤醒的作用是调动集体的技能,为行动做准备。目前的研究大多

第2章心理活动神经生理基础.

第2章心理活动神经生理基础 朱新秤 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 一、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也称无条件反射,是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屮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主要右五种:食物反射、内肌反射、防御反射、朝向反射、性反射。 非条件反射活动的调节中枢在脊髓和脑干等低级中 枢,具特点是快速和不随意。 非条件反射主耍有五种:食物反射、内脏反射、防御反射、朝向反射、性反射等。

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 2、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 是何时性的神经联系。建立的基木条件是, 无关的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 这个过程为强化。要形成条件反射除需要多次强化外,还需耍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有两种左要类型: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形成过程如下: 食物(US) ---------- 唾液(UR) 铃声+ (致物)--------- 唾液 铃声(CS) ---------- 唾液(CR) 形成条件:无关刺激与IF?条件刺激在时间止的结合, 这个过程称之为强化。 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就是脑的高级神经活动,其生理机制是在在脑皮层建立fV吋神经联系的接通。

斯金纳的操作积极条件反射 实验工具:斯金纳箱。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通过动物H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0能得到强化形成的条件反射。它也依赖于强化过程。 强化:每次强化、定比间隔强化、定时间隔强化、不定比间隔强化、不疋时间隔强化。 W种条件反射比较: 无条件刺激的明确性 实验中的『I市活动稗度 非条件应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屮不是由强化刺激引起的,相反非条件反应引发以强化刺激,经典条件反射刚好与之相反。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其基本过程屮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用。抑制可分为两大类: 1、非条件抑制 仃机体牛.來具令的先天性抑制,它包插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外抑制:外界新颖刺激出现,使正在进行屮的条件反射产生的抑制。外抑制是神经过程的同时性负诱导。 超限抑制是山相対过强的刺激所引起的抑制。超限抵制使人脑皮层的细胞免受超强刺激所引起的过度兴奋而损伤,W此乂叫保护性抑制。超限抑制是神经过程的继时性负诱导。

2018年10月自考03009精神障碍护理学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精神障碍护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3009)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餐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是 A.错觉 B.幻觉 C.感知综合障碍 D.感觉过敏 2.患者用“%”代表离婚,这一症状是 A.虚构 B.象征性思维 C.语词新作 D.视物交形 3.属于紧张症候群的精神症状是 A.强迫意向 B.刻扳动作 C.强迫动作 D.意向倒错 4.精神自动症综合征患者可见于 A.AD B.PTSD C.精神分裂症 D. 酒依赖 5.以下属于护患沟通的基本原则的是 A.以患者为中心 B.提高护理依从性 C.增强患者康复信心 D.避免护患纠纷 6.了解遗传度最有效的办法是 A.寄养子研究 B.家系调查 C.双生子研究 D.流行病学调查 7.患者受精神刺激后,表现幼稚,把周围人称“叔叔”“阿姨”,这一症状是 A.Ganser综合征 B.错觉 C.童样痴呆 D.刻板言语 8.Turner综合征的特异性临床特征为 A.宽短掌 B.头发浅黄 C.大睾丸 D.卵巢缺如 9.厌恶疗法用于治疗 A.进食障碍 B. 酒精依赖 C.儿童行为问题 D.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康复 10.社会康复是指 A.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B.正确认识疾病

音乐情绪及其神经基础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4, 4, 738-747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4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f95741652.html,/journal/ap https://www.doczj.com/doc/f95741652.html,/10.12677/ap.2014.46098 Musical Emotion and Its Neural Basis Lu Wang, Xu Chen*, Jianling Ma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Email: wl2580@https://www.doczj.com/doc/f95741652.html,, *chenxu@https://www.doczj.com/doc/f95741652.html, Received: Sep. 11th, 2014; revised: Sep. 24th, 2014; accepted: Oct. 13th,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f95741652.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Musical emotion, refers to music-evoked emotion, and reflects the value of music. Different from daily emotional stimuli, music often induces individual experience of happiness. Functional neuroimaging studies show that musical emotion can modulate activity in virtually all limbic and paralimbic brain structures, hypothalamus, insula,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hippocampus and prefrontal cortex, espe-cially orbitofrontal cortex, nucleus accumbens and amygdale. Moreover, varieties of neurotransmit-ters, including dopamine, ar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ing of musical emotion. Those regions and neu-rochemicals are highly overlapped with reward system, which may explain why music induces plea-sure. Researches in future can focus on standardization of music materials, and effect factors such as personality, control of culture, and neural interactions between subcortical and cortical regions. Keywords Musical emotions, Accumbens Nucleus, Amygdala, Orbitofrontal Cortex, Dopamine 音乐情绪及其神经基础 王璐,陈旭*,马建苓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Email: wl2580@https://www.doczj.com/doc/f95741652.html,, *chenxu@https://www.doczj.com/doc/f95741652.html, 收稿日期:2014年9月11日;修回日期:2014年9月24日;录用日期:2014年10月13日 摘要 音乐情绪是指音乐诱发的情绪,是音乐价值的集中体现。与日常情绪刺激不同,音乐往往诱发了个体的*通讯作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