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性决策中的情绪反应及其神经机制

社会性决策中的情绪反应及其神经机制

社会性决策中的情绪反应及其神经机制
社会性决策中的情绪反应及其神经机制

传统经济学假设人是拥有完备信息并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近几十年,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开始质疑自利人假设。行为经济学家认为人类的决策行为并非完全自利,而是带有一定的社会偏好(Social Preference),而情绪反应恰恰是社会偏好的主要动因之一。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脑成像以及其他神经记录技术的改进,神经经济学研究者开始从神经层面探讨情绪反应与社会偏好的关系。

1认知-情绪双系统模型

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强调双系统的视角,其中最重要的双系统理论是认知-情绪双系统模型[1]。认知-情绪双系统模型认为人的决策行为受认知和情绪两个系统支配,情绪系统是直觉的、自发的、快速的;而认知系统是慎思的、控制的、缓慢的。情绪系统通过自发的情绪反应(如恐惧、愤怒、快乐等)影响决策行为。人们通过情绪反应判断应该接近和应该逃避的目标。选项的信息,即使只是文字性质的,也可能会激活杏仁核、脑岛等与情绪相关的脑区。这些脑区通过神经递质影响注意和运动输出系统。与之相反,前额叶被认为是自上而下对情绪进行控制管理的脑区。比如,在最后通牒博弈里,反应者看到不公平的分配方案时会有拒绝的冲动,这可能是因为反应者的脑岛得到了激活,如果此时反应者的前额叶得到极强的激活,那么这种冲动就极有可能被抑制住——

—他(她)考虑到拒绝不公平的方案将使自己一无所获,权衡之后反应者可能最终还是选择了接受不公平的分配方案以获得一定的利益[2]。脑损伤研究发现,腹内侧前额叶受损的病人在决策时表现得非常短视,他们对即时的收益和损失高度敏感,并漠视长远的收益和损失[3]。

2社会性决策的研究范式

社会偏好是指在决策时考虑他人利益的得失和他人的观点(心理理论)的倾向[4]。研究者把带有社会偏好的决策行为称作社会性决策(Social Decision Making)。目前,关于决策的社会偏好研究主要集中于合作(Cooperation)、公平(Fairness)、利他(Altru-ism)和信任(Trust)等领域,其范式主要有囚徒困境博弈(Prisoner’s Dilemma Game)、公共物品博弈(Public Good Game)、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独裁者博弈(Dictator Game)和信任博弈(Trust Game)等。

2.1合作的研究范式

合作的博弈形式主要有囚徒困境博弈和公共物品博弈。

囚徒困境博弈起源于1950年,此后囚徒困境博弈因明确反映了自我利益最大化与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冲突,成为了研究者研究合作的经典范式。经典的囚徒困境博弈有两位玩家(甲、乙),两位玩家都有两个选项——

—合作或者背叛。对于个人而言,无论对方选择合作或是背叛,选择背叛的利益总是更高。然而,对于集体而言,双方互相合作的共同利益最大,而双方互相背叛的共同利益最小。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正是困境的含义所在。根据传统经济学的基于自利的理性人假设,囚徒困境的稳定策略是双方都选择背叛,这意味着个体的理性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然而,无论是实验室研究还是现实生活都证实了合作行为的存在(合作率在20%~50%),尤其是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的实验结果直接对传统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产生了威胁。

社会性决策中的情绪反应及其神经机制

刘金婷周玉芹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871)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神经经济学领域著名的认知-情绪双系统模型和社会性决策的主要研究范式,接着回顾并总结了社会性

决策中涉及情绪的神经科学研究,最后指出了该领域的局限,并对该主题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做了进一步展望。

关键词:社会性决策;情绪反应;神经机制

通讯作者:刘金婷,女,博士研究生。Email:aislingljt@https://www.doczj.com/doc/9816329107.html,

心理研究Psychological Research2011,4(1):3-73

公共物品博弈由囚徒困境演变而来,由于公共物品博弈能够量化合作行为,因此受到多数研究者的青睐。公共物品博弈一般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玩家。博弈规则是,每个人决定自己放到公共箱里的钱的数量,这笔钱会升值,升值后的钱平均分给所有的玩家。博弈论称捐钱的人为合作者,未捐出一分钱的人为搭便车者。根据传统经济学预测,玩家的最优策略是不拿出一分钱,即搭便车。然而,实验数据表明人们通常更多地表现为合作者。公共物品博弈一般用于研究群体内的合作行为,捐钱数目表现了合作的程度,它的变式有资源困境游戏和社会困境游戏。2.2公平的研究范式

最后通牒博弈由Güth首次提出,此后最后通牒博弈因明确反映了自我利益最大化与公平寻求之间的冲突,因此成为研究公平的经典范式[5]。经典的最后通牒博弈包括两个玩家:建议者(Proposer)和反应者(Responder)。博弈的规则是双方玩家被赋予一笔钱,首先由建议者提出分配的建议,然后由反应者决定是否接受这一提议。如果反应者接受,则双方按照建议者的提议方案来分配这笔钱;如果反应者拒绝,则双方各无所获。按照传统经济学理性人自我利益最大化假设,反应者应该接受任何大于0的分配提议,因为聊胜于无;而提议者知道反应者的这一倾向,他所提议的分给对方的部分应无限接近0。然而,实际研究结果却发现,提议者平均提议分给对方的部分在30%到40%之间,低于10%的提议不到3%。低于20%的提议通常会被拒绝。拒绝行为造成了个人利益的减少,却达到了与对方的公平。自利动机与公平寻求的权衡影响最终的决策行为。

独裁者博弈起源于最后通牒博弈,它主要用来研究个体分配行为中的公平和利他现象。由于在最后通牒博弈中,反应者有拒绝分配方案的权利,因此有人指出,该游戏中体现的公平寻求现象,只是提议者和反应者的游戏策略。为了有效控制这些混淆因素,更有针对性地研究公平现象和利他行为,1986年,Kahneman等人提出了独裁者博弈范式[6]。在独裁者博弈中,双方玩家分别被称为独裁者(Dictator)和接受者(Receiver)。博弈的规则是双方玩家被赋予一笔钱,独裁者具有对金钱的完全支配权,可以自由决定分配方案,接受者则只能接受该方案。由于在该游戏中不涉及独裁者和接受者的策略因素,因此研究者认为该游戏可以有效地研究个体的公平和利他行为。独裁者分配给接受者的金额反映了利他和公平的程度。根据理性经济人模型,独裁者在游戏中应选择占有所有金额,以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但在实际研究中,只有约20%的独裁者选择独占金钱,另有20%的独裁者选择平分利益。

2.3信任的研究范式

信任博弈起源于囚徒困境博弈,由Berg首次提出[7],主要用来研究风险决策中的信任行为。在信任博弈中,双方玩家分别被称为投资者(Investor)和受托者(Trustee)。博弈的规则是投资者被赋予一笔钱并需要决定投资给受托者的金额,接着这笔钱会翻3倍,再由受托者决定返还给投资者的金额。投资的金额反映了投资者对受托者的信任程度,返还量反映了受托者值得信任的程度。依据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模型,受托者的返还量应为0,投资者的投资金额也应为0。然而,实际研究中,投资额一般为初始金额的50%,返还量一般在30%以上。

3社会性决策中的情绪反应

3.1合作

一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们一致认为道德情绪能够驱动合作[8~10]。Frank认为合作的个体体验到了强烈的情绪,比如同情、怜悯、内疚和羞愧,这些情绪反应能够阻止他们的背叛行为[8]。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内疚是最主要的驱动合作的道德情绪。内疚规避理论认为,背叛会产生内疚情绪,人们为了避免内疚而选择合作[11]。这一理论得到许多研究的支持。Ketelaar等人让实验组回忆并写下过去的内疚体验,接着重复进行囚徒困境博弈,结果发现,与控制组相比,实验组的合作率提升了14%(53%vs.39%),这种效应在自利的个体身上最明显[12]。Miettinen等人的研究发现,人们只有在自己背叛而别人合作的情况下才会体验到内疚情绪,并且如果博弈前双方已达成合作的承诺,单方背叛者的内疚程度会显著增加。另外,作者还发现,对单方背叛者的惩罚可以减轻背叛者自身的内疚感[13]。De Hooge等人采用了和Ketelaar等人相同的范式,比较了羞愧和内疚对合作的影响。结果发现,羞愧情绪并没有对合作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只有内疚情绪能够增加合作行为,这表明并非所有的道德情绪都能驱动合作行为[14]。

Rilling等人考察了合作的神经机制,结果发现,双方合作的结果与眶额叶和纹状体的激活有关,而单方背叛的结果与纹状体的激活相关。他们还调查

心理研究4

了被试对各个选项的满意度,发现双方合作是个人最满意的结果,虽然单方背叛获得的利益是最大的,但是这种利益是以对方的损失为代价的,因此个体会产生内疚体验[15]。

3.2公平

大量研究表明,愤怒等负性情绪是反应者拒绝不公平分配方案的主要动因之一。Pillutla等人测量了反应者面对分配方案时的情绪以预测反应者的反应,结果发现愤怒情绪较之不公平知觉能更好地预测反应者的拒绝行为[16]。Bosman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分配方案越不公平,反应者的负性情绪反应越激烈,这些情绪包括生气、蔑视、恼怒、嫉妒和悲伤。他们发现这种情绪与反应者的预期呈正相关,负性情绪的强度显著增加了对分配方案的拒绝率。他们还进一步指出,这种负性情绪和拒绝行为并没有受间隔时间长短的影响[17]。Harlé等人的研究为上述结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他们通过让被试观看电影片断诱发快乐或悲伤情绪,结果发现,悲伤情绪越强烈,对不公平分配方案的拒绝率越高,而快乐情绪对拒绝率没有影响[18]。Xiao等人发现,如果给予反应者表达情绪的权利,反应者的拒绝行为会显著减少[19]。Xiao等人将2005年所做的实验的范式由最后通牒博弈改为独裁者博弈,比较了接受者有权力表达情绪和无权力表达情绪时提议者的分配额。结果发现,在公平的分配方案中,接受者会传递出较多的正性情绪,而在不公平的分配方案中,接受者会传递出较多的负性情绪,在情绪表达组中,独裁者的分配额较高。研究者认为,正性情绪表达的作用类似于金钱奖赏,而负性情绪表达则类似于金钱惩罚[20,21]。

后悔是另一个被大量研究的与公平决策有关的情绪,研究发现,预期和体验到的后悔是提议者提出不公平分配方案的主要情绪诱因。Zeelenberg等人的实验通过利用告诉提议者他们做出提议后是否会获得反应者的最小可接受量的信息来操纵预期后悔程度。结果发现,预期反馈条件下提议者提出的分配额更少,预期后悔程度越强,提出的配额就越少。同时,研究者还发现,实际得到最小可接受量的信息以及实际体验到后悔,都会让提议者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提出更少的分配额。当研究者把体验后悔程度作为协变量进行分析时,反馈信息对后续行为的影响不复存在,它表明体验后悔是真正影响后续行为的因素[22]。

Sanfey等人最早使用fMRI技术探讨了最后通牒游戏中反应者决策时的大脑机制,发现不公平的分配方案会激活与认知控制和目标维持相关的背外侧前额叶和与情绪加工有关的前脑岛;前脑岛激活最强的被试更容易拒绝不公平的分配方案,这表明不公平的分配方案引发了认知上追求利益与情绪上不愉快之间的冲突,当厌恶情绪超过利益所带来的效用时,被试倾向于拒绝,当背外侧前额叶有效抑制了厌恶情绪时,被试倾向于接受[2]。腹内侧前额叶被认为是情绪管理与调节的重要脑区之一。病人研究表明,腹内侧前额叶受损的病人在作为反应者时,更可能拒绝不公平的分配。作者认为这个负责情绪调节的区域受损,使不公平提议引起的负性情绪得不到抑制,从而使得接受率下降[23]。

3.3信任

信任博弈中投资者需要选择是否信任受托者。研究者发现,即使是单轮的信任博弈,投资者选择信任微笑的受托者的比例显著高于中性表情的受托者(69%vs.55%)[24]。与常识相反的是,多个研究都发现,实验情境诱发的坏心情比好心情更能促进投资者信任他人[25,26]。

信任博弈中受托者需要选择是否回馈投资者。内疚规避理论假定,人们在未达到他人的预期时会感到内疚,并想为之做出补偿。Charness等人发现受托者为了达到投资者的预期而表现得非常值得信任,他们认为这是受托者为了避免内疚[27]。Tadelis 也认为,投资者之所以投资是预期到若受托者辜负了投资者的信任,他(她)会产生羞愧情绪[28],但作者承认他没有明确区分内疚与羞愧。但是,Ellingsen等人通过大样本研究发现,了解到投资者的预期并没有对受托者的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他们认为受托者的行为并不是为了规避内疚[29]。

关于信任的机制研究主要聚焦于催产素。Kos-feld等人发现当投资者被喷射催产素后,即使受托者多次违约,辜负了他们的信任,他们仍然选择相信受托者[30]。Baumgartner采用fMRI扫描,结果发现,催产素降低了与恐惧相关的杏仁核和中脑、以及与加工反馈信息有关的背侧纹状体的功能[31]。

4批评与展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出发看待社会性决策中的情绪研究:(1)研究的社会偏好,包括合作、公平、利他和信任;(2)研究的情绪,包括伴随情绪、诱发情绪和预期情绪;(3)研究的手段,包括行为研究、fMRI研究和脑损伤病人研究。这些研究可以

刘金婷等:社会性决策中的情绪反应及其神经机制5

从以下方面得到改进和拓展:

(1)对正性情绪的研究偏少。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内疚、后悔、愤怒等负性情绪与社会性决策的关系,忽略了社会性决策中的感激、快乐、满足等正性情绪。

(2)没有把情绪的各个成分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Phelps认为情绪包括主观体验、面部表情、躯体反应和动作偏向四个子成分[32]。目前研究主要采用主观报告形式研究情绪,并没有考虑情绪的其他子成分,更勿论把这些子成分作为整体来研究了。

(3)对社会性决策中的双方研究偏少。社会性决策涉及到人际互动,以往研究主要关注一方的感受,比如最后通牒博弈研究基本上只关注反应者;独裁者博弈基本上只关注独裁者;信任博弈基本上只关注投资者,忽略了另一方的情绪反应。将来的研究可以关注双方的情绪反应,并建立因果模型。

(4)神经机制的研究偏少。对于社会性决策的情绪反应的神经机制研究非常地少,而且目前尚未有严格操纵情绪以观察神经活动变化的研究,多数是通过脑区激活逆推个体可能有的情绪反应,由于脑区与情绪并非严格地一一对应,所以这种逆推法本身就存在逻辑谬误。Poldrack认为可从三个方面增加结果的可信度:a.脑区与特定情绪反应的选择性,如果两者存在很强的联结能够增加结果的可信度;

b.一系列脑区能够形成网络回路,情绪可能是由某一特定的相互联系的脑区网络的共同激活引起的;

c.感兴趣区域的大小。如果感兴趣区域越小,那么结果的可信度越高[33]。

参考文献

1Frank M J,Cohen M X,Sanfey A G.Multiple sys-tems in decision making:A neurocomputational per-

spective.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9,18(2):73-77

2Sanfey A G,Rilling J K,Aronson J A,Nystrom L E,Cohen J D.The neural basis of economic deci-

sion-making in the ultimatum game.Science,2003,300(5626):1755-1758

3Bechara A,Tranel D,Damasio H.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ecision-making deficit of patients with ventrome-

dial prefrontal cortex lesions.Brain,2000,123(11):2189-2202

4Fehr E,Camerer C F.Social neuroeconomics:The neural circuitry of social preferences.Trends in Cogni

tive Sciences,2007,11(10):419-427

5Güth W,Schmittberger R,Schwarze B.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ultimatum bargaining.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Organization,1982,3(4):367-388

6Kahneman D,Knetsch J L,Thaler R H.Fairness and the assumptions of economics.The Journal of Busi-ness,1986,59(4):285-300

7Berg J,Dickhaut J,McCabe K.Trust,reciprocity,and social history.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1995,10(1):122-142

8Frank R H.Passions within reason:The strategic role of the emotions.Norton New York,1988

9Ketelaar T.Ancestral emotions,current decisions:Us-ing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to explore the role of e-motions in decision-making.Evolutionary psychology,public policy and personal decisions,2004:145-168 10Smith A.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Oxford[Ox-ford shire];New York:Clarendon Press;Oxford Uni-

versity Press,1976

11Battigalli P,Dufwenberg M.Guilt in game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7,97(2):170-176 12Ketelaar T,Au W T.The effects of feelings of guilt on the behavior of uncooperative individuals in repeat-ed social bargaining games:An affect-as-information interpretation of the role of emotion in social interac-

tion.Cognition&Emotion,2003,17(3):429-453

13Miettinen T,Suetens S.Communication and guilt in a prisoner’s dilemma.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2008,52(6):945-960

14De Hooge I E,Zeelenberg M,Breugelmans S M.Moral sentiments and cooperation:Differential influ-ences of shame and guilt.Cognition&Emotion,2007,21(5):1025

15Rilling J K,Gutman D A,Zeh T R,et al.A neural basis for social cooperation.Neuron,2002,35(2):395-405

16Pillutla M M,Murnighan J K.Unfairness,anger,and spite:Emotional rejections of ultimatum offers.Organi-

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6,68(3):208-224

17Bosman R,Sonnemans J,Zeelenberg M.Emotions,rejections,and cooling off in the ultimatum game.Unpublished manuscript,University of Amsterdam,2001

18HarléK M,Sanfey A G.Incidental sadness biases social economic decisions in the Ultimatum Game.E-motion,2007,7(4):876-881

心理研究6

19Xiao E,Houser D.Emotion expression in human punishment behavior.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5,102(20):7398-7401

20Xiao E,Houser D.Emotion expression and fairness in economic exchange.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2007 21Xiao E,Houser D.Avoiding the sharp tongue:Antic-ipated written messages promote fair economic ex-change.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2009,30(3):393-404

22Zeelenberg M,Beattie J.Consequences of regret aver-sion2:Additional evidence for effects of feedback on decision making.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7,72(1):63-78

23Koenigs M,Tranel D.Irrational economic decision-making after ventromedial prefrontal damage:Evidence from the ultimatum game.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7,27(4):951-956

24Scharlemann J P,Ecke C C,Kacelnik A,Wilson R K.The value of a smile:Game theory with a human face.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2001,22(5):617-640

25Capra C M.Mood-driven behavior in strategic interac-tion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94(2):

367-372

26Kirchsteiger G,Rigotti L,Rustichini A.Your morals might be your moods.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Organization,2006,59(2):155-172

27Charness G,Dufwenberg M.Promises and partnership.Econometrica,2006,74(6):1579-1601

28Tadelis S.The power of shame and the rationality of trust.Unpublished manuscript,2008

29Ellingsen T,Johannesson M,Tj○tta S,Torsvik G.Testing guilt aversion.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2010,68(1):95-107

30Kosfeld M,Heinrichs M,Zak P J,et al.Oxytocin increases trust in humans.Nature,2005,435(7042):673-676

31Baumgartner T,Heinrichs M,Vonlanthen A,et al.Oxytocin shapes the neural circuitry of trust and trust adaptation in humans.Neuron,2008,58(4):639-650

32Phelps E A.The study of emotion in neuroeconomics.In Neuroeconomics:Decision making and the brain,2009

33Poldrack R A.Can cognitive processes be inferred from neuroimaging data?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6,10(2):59-63

Neural Mechanism of Emotional Response in Social Decision Making

Liu Jinting,Zhou Yuqi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

Abstract:The present paper first introduced the famous emotion-recognition system in the Neuroeconomics and the main research paradigms in social decision making,and then reviewed the neuroscience research related to emotional response in social decision making.Finally,the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and new trends in this area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social decision making;emotional response;neural mechanism

刘金婷等:社会性决策中的情绪反应及其神经机制7

幼儿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

幼儿情绪发展的大凡趋势 幼儿情绪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化、丰盛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一)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幼儿最初的情绪和情感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幼儿的成长,情绪情感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因此,情绪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情感的发展过程。社会化是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种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⒈情绪中社会性交往成分不断增加 幼儿情绪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例如,美国心理学家爱姆斯利用两年的时间,对幼儿交往中的微笑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从1岁半到3岁,非社会性微笑的比例下降,社交性微笑的比例则有所增长。法国心理学家列鲁阿·布斯旺类似的研究表明,在同一情况下,8岁儿童比4岁幼儿在看电影时的情感交往次数有所增加;4岁幼儿看电影时主要同教师交往,而8岁儿童则主要同邻近儿童交往。 以上两个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幼儿的社会性交往情感表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幼儿与老师的情感交往多于与同伴的情感交往。 ⒉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⒊表情的社会化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有的表情是生物学性质的本能表现,而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 面部表情是情绪生理过程的一部分,但它又与社会性认知有密切的联系。掌握社会性面部表情有赖于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而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是社会性认知的严重标志。表情所提供的信息对幼儿和成人交往的发展与社会性发展起着特别严重的作用。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解释面部表情和运用表情手段的能力都有所增长。黄煜锋的研究表明,幼儿园小班孩子已能辨认到别人的表情,对愤

怒表情的识别,则大约在幼儿园中班开始。前苏联的雅可布松认为,婴儿的特点是毫不保留地表露自己的情绪。以后则根据社会的要求调节真实情绪的表现方式。幼儿从2岁开始已经能够用表情手段去影响别人,并学会在例外场合下用例外的方式表达同样的情感。 情绪的深化,是指它指向的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例如,被成人抱起来,较小的孩子感到亲密,较大的孩子会感到难以为情;年小幼儿对父母的依恋,主要由于父母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年长的幼儿则已经包括对父母劳动的尊崇和爱戴等内容。 (三)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⒈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年小的幼儿常常处于激烈的情绪状态,这与其生理因素主要是大脑皮质的兴奋简易扩散、皮质对皮下中枢的控制能力发展不够相关。随着幼儿的发育以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幼儿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起初是被动的,由于服从成人的要求而控制自己的情感。 直到幼儿晚期(5-6、7岁),幼儿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才逐渐发展。成人经常不断的教育和要求,以及幼儿的集体活动和集体生活的要求,都有利于他们逐渐养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减少冲动性。 ⒉情绪的安定性逐渐提高 婴幼儿的情绪非常不安定,具有情境性、易变性、易受感染的特点。婴幼儿的两种对立情绪,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相互转换,随着情境的变化而迅速变化。幼儿晚期情绪较少受大凡人的感染,但仍然易受家长和教师的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加强,情绪逐渐趋于安定。 ⒊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情绪加工老化效应的神经机制_李鹤

心理科学进展2009, V ol. 17, No. 2, 356–361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情绪加工老化效应的神经机制* 李鹤丁妮董奇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摘要行为学研究发现,老年人对消极情绪的辨别、注意和记忆都有所下降,而对积极情绪并未表现出类似的现象。情绪加工老化效应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老年人在情绪加工过程中边缘系统(尤其杏仁核)的激活强度低于年轻人,但额叶皮层区域的激活却有所增强。研究者对该结果提出了两种假说,一种是功能代偿假说,另一种是策略改变假说。功能代偿假说认为老年人额叶皮层区域的激活增强是为了弥补边缘系统功能的下降,反映了大脑功能的代偿;策略改变假说认为老年人主动使用了不同于年轻人的策略,情绪加工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两组人群大脑活动的差异。未来这方面研究可以从研究层面、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等方面逐步完善。 关键词情绪加工;老化效应;边缘系统;额叶皮层;功能代偿;策略改变 分类号 B845 随着全球老龄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各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许多研究者纷纷将目光聚焦到了老年人这个群体上。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在记忆、注意、空间、推理等多种认知能力方面都有明显衰退(Hedden & Gabrieli, 2004)。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这些能力的下降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和认知老化相比,研究者对于老年人情绪加工的关注较少。那么,情绪加工是否也会伴随老化而衰退?它的衰退模式是否和认知老化趋势一致?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概述近年来有关健康老年人情绪加工的国内外研究,重点从神经影像学的角度探讨情绪加工的老化效应,并对当前两种主要的理论观点进行总结和阐述。 1 情绪加工老化效应的行为学研究 1.1 情绪辨别能力的老化效应 情绪辨别能力对于个体能否快速准确地识别他人的情绪状态至关重要,在人际交往中十分关键。目前考察老年人对面孔表情辨别能力的研究比较一致地发现,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对于愤怒、悲伤和恐惧等消极情绪的辨别能力有所下降,而在积极情绪辨别方面没有明显的老化效应(Phillips, 收稿日期:2008-07-10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新医药学科群项目(XK100270569) 通讯作者:董奇,E-mail: dongqi@https://www.doczj.com/doc/9816329107.html, MacLean, & Allen, 2002; Calder et al., 2003; Sullivan & Ruffman, 2004; Sullivan, Ruffman, & Hutton, 2007; Suzuki, Hoshino, Shigemasu, & Kawamura, 2007)。 那么对于消极情绪辨别的老化效应和哪些因素有关呢?有研究证明,老年人对于消极情绪辨别能力的下降与一般认知能力的衰退有关(Phillips et al., 2002; Phillips & Allen, 2004),同时也和消极情绪体验的减少有关(Phillips & Allen, 2004)。最近一项研究(Suzuki et al., 2007)考察了老年人一般认知能力(言语能力和视觉空间能力)、积极和消极情绪经历、面孔辨别能力与面孔表情辨别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被试对于面孔表情的辨别能力与其视觉空间能力相关,而对于悲伤情绪的辨别能力与其消极情绪体验相关。目前这一研究结论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1.2 情绪加工过程中的记忆和注意偏向 除了情绪辨别能力外,研究者也很关注老年人对于情绪刺激的记忆和注意情况。 一些研究表明,伴随老化,个体更关注对情绪信息的记忆。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倾向回忆带有情绪色彩的故事(Carstensen & Charles, 2004),更容易记住那些承诺产品可提供情绪奖赏的广告信息(Fung & Carstensen, 2003)。当然,也有研究发现老年人并非对所有情绪信息的记忆都具有倾向性,他们对积极情绪刺激(图片或面孔)的记忆好于对消极情绪刺激的记忆,但年轻人并未表现出这种记

幼儿情绪及社会性发展量表

中国幼儿情绪性及社会性发展量表(CITSEA) 量表介绍 中国幼儿情绪及社会性发展量表(CITSEA),引进美国耶鲁大学的“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评估量表( ITSEA)”,适用于1~3岁的幼儿。,量表则由幼儿的抚养人填写。原量表包括171项条目,调整后的量表包括146 个条目。量表包含4个领域:外化行为域(活动性/冲动性、攻击性/反抗性和同伴攻击性三个因子)、内化行为域(忧郁/退缩、焦虑、恐惧、强迫、分离焦虑和对新鲜事物退缩六个因子)、失调域(睡眠、负性情绪、饮食和感官敏感性四个因子)和能力域(依从性、注意力、模仿/游戏、掌握动机、移情和亲社会同伴关系六个因子)。量表条目采用三级评分法:0(不符合或极少符合),1(部分符合),2(非常符合)。评分方法为:先计算每个域的原始总分,得出均分再转化为相应T分。 全国常模为:问题维度(外化维度、内化维度和失调维度) T分> 63分为阳性,能力维度T分<37分为阳性(阳性表示在这一方面可能存在问题)。下面为每一领域中各维度的正常范围值: 量表内容 根据幼儿最近1个月的反应,对下列陈述选择最符合该幼儿的选项,0表示不符合或极少符合,1表示部分符合,2表示非常符合。

量表解释 一、外显行为域 包括活动度/冲动性、攻击性/反抗性及同伴攻击三个维度。 【活动度/冲动性】 活动度指小儿在日常生活中身体活动的数量。活动度高表现为不分场合,活动过多、无明显目的性,如易兴奋,好哭闹,平时手脚动个不停,显得格外活泼等;冲动性是指儿童的情感活动不能受理性控制而发作性的扰乱现象,如克制力差、容易激惹,易受外界刺激而兴奋等特点。 《建议》:对活动度较高的小儿可适当安排活动量大、接触外界的活动;还应要求他们保持一定的安静时间(在需要时),但是时间不宜过长,以同龄小儿的标准为限。预防小儿的冲动行为,应从婴儿期就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逐渐学会“等待”;对于盛怒状态的孩子,可采用“冷处理”的方法,使其冲动行为暂时被忽视;父母或教师应避免对小儿冲动、随意性的惩罚,使儿童不断学习用理智控制自己的行为。 【攻击性/反抗性】 攻击性是指小儿伤害某个想逃避此种伤害的个体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反抗性是小儿在受到他人伤害或干扰后进行的攻击,属报复还击。小儿的攻击性/反抗性,通常发生在父母或他人对其施加权威以阻碍或限制他们时,由于挫折和愤怒而对父母或他人表现出攻击性/反抗性。表现为不听话、爱发脾气、霸道及打、咬、踢父母等行为。 《建议》:对于经常具有攻击性/反抗性行为的小儿,在其发生攻击/反抗性行为之后,首先应采取一贯、连续性的、而且具有一定强度的厌恶惩罚刺激。惩罚必须在攻击行为发生后尽可能快地执行。实施惩罚时,必须分析被惩罚者的攻击动机,注意被惩罚者的个性以及惩罚强度。另外,还可以让愤怒的小儿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情绪宣泄,如运动、游戏等。家长如果能为具有攻击性/反抗性行为的小儿提供良好的教养方式,并对其进行良好社会交往技能的培养,均可减少小儿攻击性/反抗性行为的发生。 【同伴攻击】 小儿的攻击性以伤害某个想逃避此种伤害的同伴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主要表现是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咬人、踢打同伴或采取取笑、捉弄别人等敌意性攻击行为。

自动情绪调节的神经机制及其可塑性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Vol. 22, No. 1, 9–13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4.00009 9 ·研究构想(Conceptual Framework)· 自动情绪调节的神经机制及其可塑性* 张 晶1 周仁来2,3 李永娜1 韦庆旺1 胡 平1 刘 珂1 (1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 100872) (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3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摘 要 自动情绪调节无需意识决定、注意加工及有意控制, 改变着情绪轨迹。迄今为止, 研究仅限于证实其确能低耗高效地改变情绪过程, 尚未对其如何改变情绪过程进行研究。以自动情绪调节的神经机制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可操作性, 可从行为和心理生理层面, 对自动情绪调节改变情绪过程的机制进行实验研究。研究问题包括:1)通过EEG 技术检验自动情绪调节是否影响预备阶段行为反应倾向; 2)自动情绪调节对注意的注意觉醒、注意朝向和注意执行三个阶段的作用机制; 3)自动情绪调节对评价和反应的作用机制; 4)自动情绪调节的可塑性在脑活动上的体现。最终确定自动情绪调节的加工规律, 构建其预备-注意-评价-反应模型, 并为有效控制情绪紊乱和研究出高效的情绪调节干预方案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关键词 自动情绪调节; 神经机制; 可塑性; 事件相关电位 分类号 B842 1 背景及意义 Mauss, Bunge 和Gross (2007)提出了自动情绪调节(Automatic Emotion Regulation, AER), 认为自动情绪调节是无需意识决定、注意加工及有意控制, 对情绪各方面进行的目标驱动变换, 即自动情绪调节基于对目标的自动追求来改变情绪轨迹。现有研究中外显行为和电生理两个层面的数据都表明, 自动情绪调节能够有效地控制情绪的发生, 尤其是愤怒、恐惧等负性情绪。 生活中, 在情绪发生的同时, 我们会根据具体的情境无意识地去改变情绪的强弱程度或方 收稿日期:2013-08-2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0845, 7127215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87)、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12XNLF10)、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建设计划“北京市吸毒人员情绪调节能力的评估与训练”、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解释水平视角下道德情绪对道德心理许可的影响研究” (13YJA190007)。 通讯作者:张晶, E-mail: psymoon@https://www.doczj.com/doc/9816329107.html, 向。这种改变并不需要获得外界的指令, 是一个自动的过程。而以往大量的研究关注的是对情绪的有意调节, 即人们是如何根据指令、遵循一系列步骤或者技巧进行情绪操控。鉴于自动情绪调节对探索情绪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本课题将对自动情绪调节的机制进行研究。 目前, 虽有研究能够证实自动情绪调节确实能改变情绪, 但是, 对自动情绪调节起作用的机制鲜有研究。自动情绪调节是如何改变情绪过程的?即, 自动情绪调节对情绪的影响发生于何时?它是如何影响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评价和反应?如果个体通过训练提高了调用自动情绪调节的能力, 是否情绪的加工过程会因此而改变?因此, 本课题拟设计一系列基于行为和脑电的实验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2.1 自动情绪调节对情绪的积极影响 自动情绪调节可促进老年人记忆和注意的正性偏向。Carstensen 和Mikels (2005)认为老年人有意的情绪调节机制已经衰弱, 自动的情绪调节过

青少年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青少年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1、爆发性和冲动性 青少年学生对各种食物比较敏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心理行为自控能力较弱,一旦情绪爆发如火山般猛烈,伴随着明显的冲动性,严重者甚至伴随着攻击行为。 2、不稳定性和两极性 青少年学生情绪虽然强烈,但波动剧烈,两极性明显,很不稳定,情绪很容易从一个极端剧烈地转向另一个极端,他们对事物看法较片面,很容易产生偏激反应。 3、外露性和内隐性 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增强,他们逐渐学会控制情感及反应,一方面既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情感反应,一方面又能掩饰、压抑自己的情绪,使这种情绪的表露有时带有很大的文饰性,并逐渐学会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4、心境性和持久性 青少年学生的情绪体验呈现明显的心境化色彩,具有弥散性和感染性的特点。 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1、确立教学中的情感目标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教育目的中应包括情感目的。他认为:“情感目的包括那些描述兴趣、态度和价值变化的目的,以及发展评价和适应调节的目的。” 2、创设问题情境,挖掘个体学科知识内在的情感成分,丰富学生理智感。 理智感使学生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意愿是否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教学应激发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包括激发理智感、感受学科美、应对和避免产生对学习的冷漠厌恶感。 3、实行愉快教育,缓解情绪紧张 “愉快教育”的主要做法是教师要端正教学思想,转变教学主体观,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之中主动地学习。 4、克服不良情绪,提高自我管理情感情绪的能力 也就是进行所谓的“情商”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情绪规则,恰当表达情绪,学会心理调整,保持快乐心境,学会自我调节,控制不良情绪。常见的健康情绪调节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认知调节法 (2)合理宣泄法 (3)意志调节法 (4)转移注意法 (5)幽默法

婴幼儿情感和社会性

婴幼儿情感和社会性、 语言与认知能力的培养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南京市儿童保健所 童梅玲 心理 ?心理是指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称。它包括感觉、知觉、语言、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兴趣、动机、性格、能力等心理现象。 ?心理是客观事物在脑中的反应,也就是说脑是产生心理现象的生理器官。 ?心理是脑的机能。 儿童心理发育 ?儿童心理发育包括动作、语言、认知、情绪、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 ?婴幼儿神经心理的发育大量地反映为日常的行为,此期的发育也称之为行为发育。 ?儿童心理发育正常与否可以从发育的各个方面去作判断和评价。 心理发育基础:大脑神经系统 左右脑 儿童心理发育 ?包括感知觉、运动、语言、认知、情绪、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 脑发育的可塑性 情感和社会性 情绪(feeling)和情感(emotion) 新生儿 新生儿就有最初的情绪反应,情绪的状态主要决定于需要满足的情况和健康的情况。一般吃饱、睡足就有愉快的肯定的情绪,相反当饥饿、瞌睡和身体不适时就会哭闹。 情绪(feeling)和情感(emotion) 婴儿 ?2~3个月的婴儿产生了和成人接触的需要,因而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决定于是否有人跟他玩。 ?4~5个月以后的婴儿更进一步产生了摆弄物体的需要,因此是否有鲜明的玩具供他摆弄也常是他情绪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8~10个月的婴儿由于对照料他的成人的依恋,会因成人的离去或因自己被单独留在屋里而哭起来,或者表现出似乎疯狂地去寻找母亲,这就是最早出现的焦虑情绪。 ?1岁时,婴儿还会表现出最简单的“同情感”,这种最简单的“情感共鸣”是高级社会情感的基础。 情绪(feeling)和情感(emotion) 幼儿 ?基本具备各种形式的情绪和情感。 ?社会情感开始能萌芽。

神经系统和情绪

说人有感情,这似乎是个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事情。可感情是什么,答案就不是那么显而易见能够明白描述出来了。为了让这个问题更易解决一些,心理学把感情这个概念先划分为2个层面,那就是情感和情绪。 可感情这个东东并不是块豆腐,划分也不能象刀子那样整齐划一,并且各家有各家标准无法统一,这也就是出现了如此众多情绪定义的原因,也是各派之间争吵不休起点。不过,尽管大家的标准并不统一,但毕竟有共同认可的地方,那就是: 1, 情绪涉及身体的变化,会在生理(血压,心跳频率,呼吸频率,腺体分泌)和行为(面部表情,肌体语言,行为模式)上表现出来。 2, 情绪和外部或内部刺激(S)有关,也是生物体应激反应或行为(R)的准备阶段。 3, 情绪更多和意识中的潜意识部分关联,但也不排除有意识部分。比如,当我们高兴时,我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在高兴;但只要我们主动注意,又能体验到自己在高兴这个状态。 (这点很重要,表明情绪有自己独有的产生运行机制,否则按照2,情绪就纯粹是S-R的中转站了) 4, 情绪涉及到了认知成分,和事物(内在或外在)的评价有关,但又不象思维认知那样明确更多是一种潜意识的状态。 (这点把情绪和情感做了初步的界定,比如,一些人怕蛇却不怕蜘蛛,而一些人怕蜘蛛却不怕蛇(当然有人蛇和蜘蛛都怕)。某个人为什么会怕蛇或怕蜘蛛,某个男人为什么喜欢这个女人而不是那个女人,这是情感方面的内容;而无论是蜘蛛还是蛇,无论是这个女人还是那个女人,也就是说无论对象如何变换,恐惧和喜欢本身则有很大的共同点,这就落入情绪定义范围内。) 按照这个描述性定义,心理学家对文学家和社会学家对感情的描述做出了分类,确定了一批属于情绪范围的形容词。这些形容词数量很多,一些只是某种特定情绪量上的不同表达,比如“微笑”“开怀大笑”都是不同程度高兴的面部表情描述。当然,还有一些是无法归于强度变化的则先归为不同的分类,比如“微笑”和“皱眉”显然是不同情绪在面部表情上的不同表达方式。这些不同的特定情绪数量还有很多,心理学家又提出了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这些概念认为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组合而来。对于基本情绪的定义是幼体一出生就具有的情绪,至于到底是哪些,一般说来不同教科书和不同流派就不太一样了。对于人类,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

(完整版)第三章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

知识目标: 1、把握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以及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2、了解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发展状况。 技能目标: 1、能够辨别并分析学前儿童情绪、情感。 2、能初步设计促进学前儿童良好的情绪、情感发展的活动方案。

一、基本情绪的发展 ?1、哭 哭代表着不愉快的情绪。人出生时,最明显的情绪表现就是哭。新生儿的哭是生理性的,以后逐渐带有社会性(有了需要性的哭。饿了会哭,尿布湿了会哭,冷了会哭)。 生理性的啼哭: 心理性啼哭: ?2、笑 笑是愉快情绪的表现,儿童的笑比哭发生的晚。笑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自发性的笑,婴儿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是一种生理表现,不是社交的表情手段。这种自发性的笑会在3个月以后逐渐消失。二是诱发性的笑,它与自发性笑不同,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比如温柔地碰碰幼儿的脸颊,就会出现诱发性的笑,也是反射性的笑。三是社会性的微笑,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有差别的微笑。婴儿只对亲近的人笑,或者对熟悉的人脸比对不熟悉的人脸笑得更多。这是最初的社会性微笑。 婴儿的笑发展阶段: 自发的微笑(0-5周)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 ?3、恐惧 幼儿的恐惧分化经历一下几个阶段: (1)本能的恐惧。恐惧是婴儿天生就有的情绪反应,甚至可以说是本能的反应。最初的恐惧不是由视觉刺激引起的,而是由听觉、肤觉、机体觉等刺激引起的,如刺耳的声音,从高处摔下等。 (2)与直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婴儿从4个月左右开始,出现与直觉发展相联系的恐惧。引起过不愉快经验的刺激会激起恐惧情绪。也是从这时开始,视觉对恐惧的产生渐渐起主要作用。

(3)怕生。怕生是对陌生刺激物得恐惧反应,怕生与依恋同时产生,一般在6个月左右出现,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越强,怕生情绪也越强烈。 ?4、依恋 依恋是幼儿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绪。有研究认为幼儿依恋突出表现为三个特点:幼儿园以与依恋对象在一起,与其在一起时感到愉快;在幼儿痛苦、不安时,依恋对象比任何其他人都更能抚慰幼儿;依恋对象使幼儿具有安全感,当依恋对象在身边时,幼儿较少害怕,当幼儿害怕时,总要寻找依恋对象。 二、情绪的社会化 (一)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学前儿童的情绪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醉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学前儿童交往中的微笑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儿童自己玩的高兴时的微笑; 第二类,儿童对教师微笑; 第三类。儿童对小朋友微笑。 这三类中,第一类不是社会性情感的表现,后两类则是。从1岁到3岁儿童对自己微笑的比例下降,对小朋友和教师微笑的比例增长,即儿童非社会性交往微笑的比例下降,社会性微笑的比例则不断增长。 (二)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 引起情绪反应的原因,成为情绪动因。 1~3岁的儿童情绪反应的动因,除了与满足生理需要有关的食物外,还有大量与社会性需要有关的事物。如,婴儿喜欢被人抱。抱,使其身体舒适,满足了他的生理需要,又使婴儿直接与成人接触,又能满足他的社会性需要。因此,当婴儿饥饿时,成人把他抱起来,也能使他安静一会儿,这是因为满足了他的社会性需要。但总的来说,3岁前儿童情绪反应动因中,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是主要动因。 3~4岁幼儿,情绪的动因处于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例如,刚入园的幼儿喜欢老师牵他的手,愿意让老师摸一摸、亲

社会性情绪发展及其特征——婴儿情绪和社会性

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的孩子常常很小就被要求去学习各种知识与技能,家长们都望子成龙,而且我们也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无以伦比的上帝赐予我们的礼物,不过,我们在关注孩子智力开发的时候,也应该意识到关注孩子心灵的重要性。婴儿从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一开始就从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发展,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化,即学习一些社会行为技能、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他人建立关系,以适应生活,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发展过程。包括三个主要内容:情绪的发展、社会性依恋、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情绪的发展 在心理学上,对情绪的认识、评价和协调管理能力被称为“情商”(EQ)。美国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认为,EQ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事实证明,情商高的孩子更容易获得快乐,他们在挫折面前能更快地调整和驾驭自己的心态与情绪,一种健全的人格和自尊也会让他们更快走向成功,并领悟和享受到生活本身的乐趣。人类婴儿天生具有情绪反应的能力,出生后即有情绪表现,这里介绍三种基本情绪:笑、哭和恐惧。 (一)微笑 1、自发性微笑(0-5周):自发微笑又称为反射性微笑。指的是婴儿不自觉的微笑。是一种肌肉的收缩。婴儿一出生就会笑,就像婴

儿一出生就会哭一样。这种笑是自发的,通常在婴儿睡眠时或者感到困倦时出现,持续时间很短,而且一般都是没有声音的笑,这种笑常常在没有任何外部刺激的时候发生。待婴儿稍微长大一些,在他清醒的时候抚摸他的脸颊、腹部,甚至抓着他的手让他拍手,婴儿也会出现笑容,但在这时候,他的笑也是反射性的,并不是对人们的回应,不具有任何交流的意义。 2、无选择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起):具有社会性功能,对人的脸和声音都容易引起婴儿微笑。一直到3个月左右,婴儿对父母都没有特别的偏爱,他们还不会认生;他们对所有的人都不加区分的微笑,不管是陌生人还是自己最亲近的父母;只要他看见的是人脸的正面,那么,不管这张脸的表情如何,生气也好,高兴也罢,他们都一样会报以微笑。 3、有选择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开始能认出熟悉的个体,能对不同个体作出不同反应。这种微笑增加了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依恋。婴儿对经常照顾自己的母亲笑得最多、最频繁,其次是对经常看见的其他家庭成员,对陌生人笑得最少。 有研究表明,逗笑出现越早的孩子智力发展的越好,所以父母要使劲浑身解数逗孩子笑。 (二)哭的发展 学会语言之前,哭是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研究表明,所有婴儿啼哭的规律都是相同的,有一项研究历经4年,对3000多个不同人种的婴儿进行研究,总结出婴儿啼哭的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

8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及神经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2010, Vol. 18, No. 12, 1899–1908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及神经机制* 袁加锦汪宇鞠恩霞李红 (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重庆 400715) 摘要已有研究表明, 情绪加工存在显著性别差异。这主要表现为女性人群具有情绪识别优势, 更好的情绪记忆能力与更强的负性情绪易感性。此外, 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也表现为情绪调节过程的不同:相比男性, 女性更善于抑制情绪行为, 却较难通过认知策略调节负性情绪。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有重要生理基础, 与情绪脑结构, 荷尔蒙水平的男女差异有关。同时, 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同女性更高的情绪障碍易感性有着密切联系:不善于调节负性情绪, 及更强的消极情绪易感性可能是女性更易患情绪障碍的重要原因。从情绪加工角度探讨情绪障碍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 对于情绪障碍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情绪加工; 性别差异; 神经机制 分类号 B842; B845 1 引言 不管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文化中, 女性都被 认为是一个更“情绪化”的性别(Belk & Snell, 1986)。人们很早就意识到情绪加工存在性别差异。但是因为技术手段的局限, 直到上世纪六七 十年代这一问题才得到实证研究。其中Hall (1978) 的行为研究揭示女性在面部表情, 姿势, 声调等 非言语情绪信息识别上具有优势, 这一结果产生 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随后情绪加工 的性别差异得到了大量实验证实(Kirouac & Dore, 1985; McClure, 2000; Proverbio, Brignone, Matarazzo, Zotto, & Zani, 2006a, 2006b; Proverbio, Matarazzo, Brignone, Zotto, & Zani 2007)。尤其是 近十年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将神经成像技 术运用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使人们对情绪加工 性别差异的神经机制逐渐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关于情绪加工, 可以从信息加工进程的角度 将其分为情绪知觉和情绪评价; 也可以从其与注 意关系的角度, 分为前注意阶段和注意阶段(Adolphs, 2002; Vuilleumier, 2005)。但就内容而言, 目前有关情绪加工的研究多集中在情绪识别、情 绪记忆、情绪易感性、情绪影响认知、及情绪调 收稿日期:2010-06-0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30970897)。 通讯作者: 袁加锦, E-mail: yuan_jiajin@https://www.doczj.com/doc/9816329107.html, or yuanjiaj@https://www.doczj.com/doc/9816329107.html, 节等方面。本文通过对情绪加工相关文献的系统回顾, 发现在情绪识别、情绪记忆、情绪易感性与情绪调节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别差异(Proverbio et al., 2006b, 2007; LaBar & Cabeza, 2006; Li, Yuan, & Lin, 2008; McRae, Ochsner, Mauss, Gabrieli, & Gross, 2008; Mak, Hu, Zhang, Xiao, & Lee, 2009)。同时, 有研究表明情绪对言语加工和音乐加工的影响因性别而不同(Collignon et al., 2009; Gutiérrez et al., 2009)。此外, 已有研究提示, 情绪加工的特点与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的易感性密切相关, 如对负情绪事件的反复思考(rumination)与对负情绪的抑制控制往往是抑郁障碍的重要来源(Mak, Hu, Zhang, Xiao, & Lee, 2009; Hoeksema, 2001; Campbell-Sills, Barlow, Brown, & Hofmann, 2006)。相应的, 有证据提示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对情绪障碍易感性的性别差异具有预测作用(Yuan et al., 2009)。而另一方面, 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有着深刻的脑-生理基础:皮层体积的大小, 半球间的信息沟通, 以及荷尔蒙水平变异等因素均与该差异有着直接联系(Gur, Dixon, Bilker, & Gur, 2002; Altemus, 2006)。因此, 本文主要从三个层次对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及神经机制进行阐述:1)通过对已有行为及神经成像研究的分析, 总结情绪加工性别差异的具体表现及相应神经机制; 2)分析男女性情绪加工的特点与其情绪障碍易感性的关系; 3)从

4第四章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第四章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一、名词解释 1.情绪 2.情感 3.情绪智力 4.心境 5.激情 6.应激 7. 二、填空题 1.情绪与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 2.情绪与情感由三种成分构成: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外部反应。 3.情绪情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信号功能、感染功能、动机功能。 4.表情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面部表情、体态表情、言语表情。 5.小学生的情绪情感表现比较外露,容易激动,具有很大的冲动性。 6.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趋势是:以外显为主向以内隐为主发展,从情绪体验的内容看,是以冲动为主向以自制为主发展,从情绪体验的内容看,是以生理需要为主向以社会性需要为主转变,从情绪体验的时间和内容上看,情绪体验的持续性延长,体验丰富。 7.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应该遵循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则,即:以诚相待、互助互利、待人如待己、相互理解、具有宽容精神、不可轻信别人,也不应该猜疑所有的人。 三、判断题 1.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 2.人类的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种形式。(√) 3.小学生的情绪情感在总体上是平静而愉快的。(√) 4.儿童道德情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了量变与质变、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5.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儿童道德情感显示出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趋势,转折年龄主要集中在约8 – 9岁之间。(√) 6.小学生的情绪容易发生,但具有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中学生对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增强,情绪 1

发生的频率降低,情绪发生的延后时间增长,情绪具有来得快、去得慢的特点。(√) 7.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他们在违反自己所接受的行为准则时,就会引起痛苦的过失感。(√) 8.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的三水平六阶段的品德发展理论,高中生的道德判断大致处于“后习俗水平”中的“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四、选择题 1.情绪与情感是影响人身心活动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其功能表现在:( ABC ) A 信号功能 B 感染功能 C 动机功能 D迁移功能 2.情绪的两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BCD ) A 快感度 B紧张度 C 强度 D 激动水平 3.随着情绪、情感的发生,有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ABCD ) A 呼吸系统 B 循环系统 C 消化系统 D 腺体活动 4.情绪的外部表现可分三个方面:( ABC ) A 面部表情 B 体态表情 C 言语表情 D 精神状态 5.情绪状态主要有三种,即:( ABC ) A 激情 B 心境 C 应激 D 冲动 6.情感的种类有三种:( ABC )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责任感 7.小学情感发展的特点表现在:( ABCD ) A 表现形式不断变化 B 内容不断丰富 C 深刻性逐步增加 D 稳定性增强 8.中学生情绪发展的一向特点表现在:( ABCD ) A 情绪体验迅速 B 不稳定性和两极性交替 C 外露性和内隐性并行 D 体验时间延长,出现心境化特点 9.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表现在:( ABC ) A 自尊心强烈而敏感 B 情感的社会性增强 C 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丰富和深化 D 责任感进一步发展 10.情绪智力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 A 认识自身情绪 B 妥善管理情绪 C 自我激励 2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九章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习目标 ?认识情绪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掌握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趋势及特点。 ?了解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和高级情感的发展,掌握幼儿依恋的特点。 基础知识 1、情绪和情感: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行为反应(态度)和(相应的行为反应)。如幼儿见到妈妈高兴,见到医生恐惧。 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为(人和动物)所共有,而情感只有(人类)才有。 (2)情绪是(外现的、暂时的) 如:快乐、愤怒、恐惧、悲哀等。 情感是(内隐的、稳定的)。 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 二、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情绪是儿童心理活动的激发者。 ?如:情绪愉快,儿童愿意学习。 情绪是儿童认知和行为的唤起者与组织者,也就是说情绪对婴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动机和激发作用。婴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情绪色彩非常浓厚。情绪直接指导、调控着儿童的行为。 ?(二)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推动幼儿的认知活动。 ?情绪是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和发展。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 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如: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喜欢观察猴子。 不同情绪状态对智力操作的影响(孟昭兰,1984,1985): ?1情绪状态对婴幼儿智力操作有不同的影响. ?2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与惧怕之间浮动。愉快情绪有 利于婴幼儿的智力操作及效果,而痛苦、惧怕等对婴幼儿智力操作不利。 ?3愉快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倒U字相关,即适中的愉快情绪能使智力操作 达到最优。 ? 4 痛苦、惧怕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直线相关,即痛苦、惧怕强度越大,操 作效果越差. ? 5 强烈的激情状态或淡漠无情,都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探究活动,兴趣和愉快的交替,是 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惧怕和痛苦对儿童智力发展不利. (三)情绪对意识产生的作用----情绪促进了意识的产生、发展和复杂组织的形成。 ?婴儿最初的情绪体验就是最初的意识。 (四)情绪对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是儿童交往的重要手段。如:用表情(情绪的外部表现)与人交往。 ?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之一,特别是在婴幼儿与人的交往 中占特殊、重要的地位。 ?婴幼儿掌握语言之后,表情仍然是婴幼儿重要的交流工具,它与语言一起共同实现 着儿童的人际交往。 (五)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的作用--------影响个性的形成。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第一部分:学前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 (一)对情绪的识别 幼儿能够通过面部表情识别他人的内心世界。 3 岁左右的大多数幼儿已经能够正确命名“快乐”的表情 3-4 岁的幼儿开始学会识别“伤心”和“生气” 4-5 岁的幼儿逐渐学会使用“害怕”这个情绪标签 研究表明,西方幼儿识别“伤心”早于“生气”,相反,中国幼儿识别“生气”早于“伤心”。研究者认为,这和中国父母的情绪表达习惯是相吻合的。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父母更重视自身的权威性,愤怒更容易维护个人权威,而伤心则被认为是内心脆弱的表现,因此父母更倾向于表现愤怒而非伤心,这样,中国幼儿接触愤怒的生活情境相对较多,对于?愤怒”的识别也相对较好。(二)对情绪的理解 情绪理解是指幼儿看不到表情也能够理解在一个具体情境下他人的情绪感受。例如,问一名幼儿:“妈妈给小明买了一盒巧克力,小明会有什么感受?大多数幼儿能够理解小明的情绪。这种情绪理解能力在幼儿阶段发展迅速。5一6岁的幼儿已经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体验给出合理的解释,而且与表情识别不同,幼儿对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与生活中消极情绪更容易引起成人和幼儿的讨论有关。 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

情绪表达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出生时婴儿会表现出好奇、痛苦、厌恶和满足。两个月时,婴儿开始展露社会性微笑。2—7 个月出现的其他基本情绪是愤怒、悲伤、快乐、惊讶和恐惧。2 岁时,婴儿开始表现出复杂的情绪,例如尴尬、害羞、内疚、嫉妒和骄傲,这些情绪又被称为自我意识的情绪,都是在自我评价过程中产生的。最初这些情绪只有在成人在场观察他们的行为时才会产。例如:一个3 岁的孩子在一个高高的滑滑梯上独自玩耍并不会产生自豪感,但是当父母在旁边时,他便会很得意地对父母说:“看,我高不高! ”而父母故作激动的表情会让孩子感到非常满足,他会乐此不疲地滑下爬上向父母显示自己的本领。在父母的引导和强化下,幼儿逐渐将成人的评价标准内化,直到学龄阶段才能够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羞愧或内疚。 三、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一)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 1. 幼儿的自我情绪调节 初生婴儿的情绪调节比较困难。他们只能通过将身体从引起不愉快的物体旁边移开或是通过不断吸吮的方式减少某些不愉快的冲动,大部分时候他们只能通过哇哇大哭来发泄自己的情感2—3 个月的婴儿能够采用控制视觉注意的方法来调节情绪。例如:父母在逗宝宝时,宝宝乐不可支,但是突然会把视线移开几秒钟,宝宝的这一举动其实是为了获得片刻的休息,调节一下情绪,然后还想继续玩下去。 当婴儿够爬行或走路时,则会更加积极主动地采用接近或回避的方式调节情绪,如当看到一个发出较大声响的电动机器人时可能会表现出警觉,并爬到一边远远地看着 2—3 岁的幼儿通常采取独自游戏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体验,因为在独自玩物游戏的过程

婴儿情绪和社会性发展图文稿

婴儿情绪和社会性发展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五节婴儿情绪和社会性发展 一、婴儿情绪发展 (一)婴儿的先天性情绪表达能力 1、华生 新生儿有三种非习得性情绪:爱、怒、怕。 2、布里奇斯(,加拿大,1932 ) 新生儿的情绪只是一些弥散性的兴奋或激动,是一些杂乱无章的未分化的反应。 3、伊扎特 婴儿出生时已具有五种面部表情:惊奇、苦恼、厌恶、微笑、感兴趣。 4、孟昭兰 婴儿有8—10种从中总进化中获得的情绪,情绪的发生有一定的时间和诱因 (二)婴儿的情绪识别能力 克林勒特和坎佩斯的研究: 1、无面部知觉(0~2月) 2、不具备情绪理解的面部知觉(2~5月) 3、对表情意义的情绪反应(5~7月) ? 4、在因果关系参照中确认情绪信息(7、8~10月) (三)婴儿情绪的社会化 1、社会性微笑 ? ?约5周始,大人的声音、面孔特别容易引起婴儿的微笑,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 ?4个月开始,婴儿开始对不同的人报以不同的微笑,出现有差别、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 2、陌生人焦虑 ?陌生人焦虑一般在婴儿6~8个月时发生。 3、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在婴儿6~7个月时产生,随着母—婴依恋的建立而同时发生。 4、情绪的社会性参照 ?当婴儿处于陌生的、不能肯定的情境时,他们往往从成人的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然后决定自己的行动。这一现象我们即称做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婴儿的情绪社会性参照能力是婴儿成长到七八个月时才发生的。 二、婴儿的社会性发展

婴儿的社会性发展主要体现在亲子依恋、同伴交往、亲社会行为和自我发展等几个方面。 (一)婴儿依恋 依恋理论的创始人是英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1、定义指婴儿与经常接触的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强烈、持久、亲密的情感联系。 3、婴儿依恋的发展过程(鲍尔比)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月) ?第二阶段:有差别(选择性)的社会反应阶段(3-6月) ?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月-2岁) ?第四阶段: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时期 indiscriminate responsiveness to humans ?出生到8-12周。这一阶段以婴儿所发出的各种信号的发展为标志。 ?婴儿从出生起开始使用哭泣这种有效的信号来发动与他人的联系,第2个月开始,他又用微笑来进行这种联系。 ?由于这个时候的婴儿还缺乏辨别不同个体的能力,还没有表现出对任何人的偏爱,而只是在物体和人中表现的更喜欢人,并表现出特有的兴奋。 选择性的社会性反应时期focusing on falimiar people ?3~6个月。婴儿形成分辨与他们接触的成人的能力。他们更频繁的对熟悉的面孔微笑、发声,而对陌生人的微笑则相对减少,甚至消失。 ?婴儿开始能辨认并偏爱所熟悉的人,他们喜欢与熟悉的人进行接触。婴儿所熟悉的人也往往更容易安慰孩子,能更迅速、更广泛、更频繁地引出婴儿的微笑和发声。这时期的婴儿并不拒绝熟悉的人离开。 特殊的情感联结期active proximity seeking ?6个月-2岁。由于婴儿开始获得新的运动技能,他们开始到处爬动。这使他们有了更强的探索外部环境的能力,并开始主动接触父母,表现出有意识的社会行为。 ?婴儿对不同对象的反应出现巨大的差别,对依恋对象的存在极为注意。当婴儿所依恋的对象离去时,开始通过哭泣表示抗议。这时,依恋对象成为婴儿探索的安全基地。他们对陌生人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警惕、戒备和退缩。开始出现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 .目标调整的参与期partnership behavior ?2以后。婴儿的有目的的行动、语言的交往和进行适宜反应等能力越来越成熟。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和社交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越来越主动的进行各种接触,开始理解依恋对象的目的,情感和特点,并以此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出较多的灵活性。他们也能容忍与依恋对象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并且逐渐善于与同伴和不熟悉的人进行交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