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情绪及其神经基础

音乐情绪及其神经基础

音乐情绪及其神经基础
音乐情绪及其神经基础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4, 4, 738-747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4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4217420545.html,/journal/ap

https://www.doczj.com/doc/4217420545.html,/10.12677/ap.2014.46098

Musical Emotion and Its Neural Basis

Lu Wang, Xu Chen*, Jianling Ma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Email: wl2580@https://www.doczj.com/doc/4217420545.html,, *chenxu@https://www.doczj.com/doc/4217420545.html,

Received: Sep. 11th, 2014; revised: Sep. 24th, 2014; accepted: Oct. 13th,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4217420545.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Musical emotion, refers to music-evoked emotion, and reflects the value of music. Different from daily emotional stimuli, music often induces individual experience of happiness. Functional neuroimaging studies show that musical emotion can modulate activity in virtually all limbic and paralimbic brain structures, hypothalamus, insula,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hippocampus and prefrontal cortex, espe-cially orbitofrontal cortex, nucleus accumbens and amygdale. Moreover, varieties of neurotransmit-ters, including dopamine, ar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ing of musical emotion. Those regions and neu-rochemicals are highly overlapped with reward system, which may explain why music induces plea-sure. Researches in future can focus on standardization of music materials, and effect factors such as personality, control of culture, and neural interactions between subcortical and cortical regions.

Keywords

Musical emotions, Accumbens Nucleus, Amygdala, Orbitofrontal Cortex, Dopamine

音乐情绪及其神经基础

王璐,陈旭*,马建苓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Email: wl2580@https://www.doczj.com/doc/4217420545.html,, *chenxu@https://www.doczj.com/doc/4217420545.html,

收稿日期:2014年9月11日;修回日期:2014年9月24日;录用日期:2014年10月13日

摘要

音乐情绪是指音乐诱发的情绪,是音乐价值的集中体现。与日常情绪刺激不同,音乐往往诱发了个体的*通讯作者。

快乐体验。脑成像的研究表明音乐情绪调节了几乎所有的大脑边缘及旁边缘结构的活动,负责自主神经系统唤醒的下丘脑、脑岛和前扣带回皮层、形成记忆的海马区以及涉及复杂认知活动的前额叶皮层,尤其是眶额叶皮层、伏隔核和杏仁核。此外,包括多巴胺在内的多种神经递质也参与了音乐情绪的加工。这些脑区和神经化学物质与奖赏系统高度重合,为音乐诱发快乐体验提供了神经基础。未来的研究可在实验材料的标准化,影响因素如人格、文化的控制和神经网络交互作用等方面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音乐情绪,伏隔核,杏仁核,眶额叶,多巴胺

1. 引言

情绪一直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尽管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视觉刺激(面孔、身段表情、视觉场景等)如何诱发情绪,听觉情绪刺激也日渐受到关注。近几十年来,音乐诱发情绪的研究成为新的热点(Cross, 2012)。学者们采用了音乐情绪(musical emotion)的概念表示音乐诱发的情绪,以区别于一般的日常情绪(Juslin & Vastfjall, 2008)。目前,学术界趋于认同大多数人听音乐是因为音乐能够诱发或调节个体情绪(Gabrielsson & Lindstr?m, 2010; Juslin & Vastfjall, 2008; Lundqvist, Carlsson, Hilmersson, & Juslin, 2009; Perlovsky, 2010),但是,与传统情绪刺激(如表情)的功能不同,音乐没有显著的生存或繁衍价值(Salimpoor, Benovoy, Longo, Cooperstock, & Zatorre, 2009),音乐情绪也缺少动因成分和目标关联,不能促进或阻碍个体达到某一目的(Juslin & Vastfjall, 2008)。基于此,本文聚焦于音乐为何能够诱发个体的情绪体验,即音乐情绪的神经基础,归纳总结已有发现,以期为音乐情绪的产生提供神经生物依据,同时为音乐在临床疾病与脑损伤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2. 音乐情绪诱发快乐体验

Goldstein(1980)首次报告了由音乐情绪诱发的特殊生理现象——“颤栗”,表现为皮肤电反应增加,类似于鸡皮疙瘩或沿着脊柱传导的战栗感,通常是被音乐深深打动而产生的令人愉悦甚至陶醉的审美情绪反应,伴随着快乐的高峰体验。问卷调查研究也支持了音乐带来快乐体验的发现。Zentner,Grandjean 和Scherer(2008)选取了262名在校大学生,要求他们就音乐情绪与日常情绪对146个情绪词的发生频率进行4点评分。结果发现,相比于日常情绪,音乐情绪中很少体验到罪恶感、羞愧、妒忌、厌恶、轻蔑、难堪、愤怒和恐惧等消极情绪。著名的瑞典音乐心理学家Juslin等人(2011)的大范围调查结果显示:85%的听众出于放松的目的听音乐,80%的听众出于娱乐的目的,快乐、平静、怀旧、爱、兴趣和渴望是最为常见的音乐情绪。跨文化研究也说明音乐带来的积极情绪体验具有世界范围的普遍性和一致性(Fritz et al., 2009)。从劳动号子到广告的背景再到音乐会上的钢琴曲,音乐带给人们的欢乐并不局限于特定的教育程序和社会文化背景(Overy & Molnar-Szakacs, 2009)。

不仅如此,Gabrielsson(2002)和Kallinen(2006)的研究发现:即使是恐惧和悲伤的音乐仍然可以诱发积极的情绪体验。Kone?ni,Brown和Wanic(2008)比较了快乐、中性、悲伤的音乐和由自传体记忆诱发的情绪状态,发现悲伤音乐诱发的悲伤强度明显低于悲伤记忆诱发的悲伤,而快乐音乐诱发的快乐强度与记忆诱发的相当。音乐自身的情绪效价并不足以决定人们是否喜欢某首音乐,令人悲伤或悲喜交集的乐曲同样令人沉迷。对这一发现,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观点。部分学者立足于音乐不具有对个体目标或愿望的实际影响力,称体验到消极情绪的听者实际上是将音乐中表达的情绪与其自身感受到的情绪相混淆(Kone?ni, 2008)。Zentner等人(2008)认为听音乐时,被试通常会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将现实世界的利

益和威胁都抛于脑后。Salimpoor和Zatorre(2013)也赞同这一观点,认为在音乐环境中产生的负性情绪是“安全”的,无论音乐本身表达的情绪是快乐还是悲伤,音乐诱发的情绪都可以是愉悦的。而Huron(2011)通过大脑的快通路与慢通路机制来解释人们享受悲伤音乐的原因:音乐通过快通路诱发出了一种所谓的“假痛”,但是稍后大脑意识到现实环境中并不存在威胁,从而感到放松,因此产生的净效应就是快乐。尽管学者们的观点莫衷一是,但都认可了音乐情绪不仅依赖于对音乐自身的特征,如调式(tempo)、节奏(rhythm)的自下而上加工,也依赖于个体自身音乐偏好、音乐经验的自上而下加工。

3. 音乐情绪的脑机制

近几十年来,神经科学家开始关注音乐情绪(Koelsch, 2010)。脑电研究的主要发现集中于以下两点:一是发现音乐诱发的积极情绪在大脑左侧半球的优势(Davidson, 2004; Flores-Gutiérrez et al., 2007),二是在要求被试对音乐进行分类判断的任务中,不喜欢的音乐诱发了更大的晚期正向波(Late Positive Potential, LPP) (Istók, Brattico, Jacobsen, Ritter, & Tervaniemi, 2013),而晚期正向波被认为与情绪的强度正相关(Hajcak, MacNamara, & Olvet, 2010)。已报告的脑电研究寥寥可数,更多的发现主要采用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技术。脑成像发现,音乐几乎调节了所有的大脑边缘及旁边缘结构(Koelsch, 2010),负责自主神经系统唤醒的下丘脑、脑岛和前扣带回皮层(Blum et al., 2010),形成记忆的海马区以及涉及复杂认知活动的前额叶皮层(Salimpoor & Zatorre, 2013),而研究的主要焦点在于眶额叶、伏隔核和杏仁核。

3.1. 眶额叶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 OFC)

Blood等人(1999)最早采用PET技术观察到眶额叶参与音乐情绪的加工。实验要求非音乐家被试听6段不熟悉的音乐,每段长30秒,6段音乐的和谐程度递减,从非常和谐到完全不和谐。每段音乐结束后,要求被试对主观情绪体验进行评级。PET结果显示:双侧眶额叶、内侧胼胝体下扣带区和双侧额叶对和谐音乐的活动增强,而不和谐音乐与右侧旁海马回及楔前叶的活动增强相关。比较6段音乐中最和谐的音乐与最不和谐的音乐发现,右侧旁海马回的活动显著增强,右侧眶额叶皮层和内侧胼胝体下扣带区的活动随不和谐程度的增加而降低。Menon和Levitin(2005)也采用了与此研究类似的设计,收集到fMRI 的数据:被试在听和谐音乐时,双侧额下回、左侧眶额叶皮层、前扣带皮层、小脑蚓部和脑干的活动增强。有效性连接分析表明,以腹侧被盖区为中介调节的伏隔核与下丘脑、脑岛和眶额叶皮层的交互作用显著。同时,眶额叶也与其他边缘结构具有紧密的功能连接,在音乐诱发的积极体验中,眶额叶与伏隔核的功能性连接显著增强。Trost等人(2012)在一项新近的研究中报告:只有在诱发低唤醒度正性情绪(如惊奇和温柔)时,观察到被试内侧眶额叶皮层的活动增强,而在高唤醒度正性情绪(如力量和快乐)时,在脑岛处观测到活动的增强。这一发现支持了正性情绪在高唤醒和低唤醒不同维度上的神经活动分离的假设(Zentner et al., 2008):音乐诱发的不同的积极情绪也许具有不同的神经基础(Bechara, Damasio, Tranel, & Damasio, 2005)。

3.2. 伏隔核(Accumbens Nucleus, Nacc)

关于音乐情绪中伏隔核活动的探索始于Blood和Zatorre(2001)首次采用PET技术观测音乐家在“颤栗”反应时的脑机制研究。实验以被试自选最喜爱的古典音乐作为实验材料,以他人喜爱的音乐和两组在波幅上匹配的噪音和静音为对照。PET测量结果表明主观报告的“颤栗”反应强度的增加与左腹内侧纹状体、左背内侧中脑及右侧丘脑活动的增强有关。这一研究说明腹侧纹状体(包括伏隔核)在加工主观体验强烈的愉悦情绪中具有重要作用。Mitterschiffthaler等人(2007)采用fMRI的研究也支持了早期的发现:聆听西方古典音乐所产生的正性情绪反应伴随大脑两侧纹状体腹部和左侧纹状体背部、左侧扣带前回以

及左侧旁海马回的激活,而负性情绪反应则与海马和杏仁核激活有关。

在近期的一项研究中,Salimpoor等人(2011)同时采用了fMRI和PET技术探讨了听众在产生“颤栗”反应时的脑区活动。同Blood(2001)的研究相同,被试自选愉悦音乐作为实验材料,中性的音乐为对照组材料,记录被试对每段音乐的情绪维度评级并报告体验到的“颤栗”次数,同步采集相关电生理数据。在肯定了Blood(2001)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颤栗”反应激活的脑区在时程上的分化。fMRI扫描结果显示:在右侧的背侧纹状体(尾核)和腹侧纹状体(伏隔核)发现随时序变化的BOLD (blood-oxygen-level-dependent)信号分别与预期(“颤栗”反应前)和高峰体验(“颤栗”反应时)相关,在“颤栗”的高峰体验阶段,伏隔核的活动显著增强,而在“颤栗”反应前的预期阶段,尾核的活动显著增强。随后,Salimpoor等人(2013)又设计了拍卖情境实验,更为巧妙且直接地证实了音乐情绪的奖赏功能与伏隔核活动的关联。实验以被试不熟悉的音乐片段为实验材料,要求被试根据喜爱程度对每段音乐出价,同时结合主观评级和电生理测量。研究结果发现:最高的出价与最高的愉悦度和唤醒度呈正相关。相比于最低出价的音乐,听出价高的音乐时,被试的伏隔核和腹内侧前额叶皮层的功能性连接随着奖赏价值的增加而增强。fMRI数据显示纹状体的活动强度,尤其是伏隔核的活动能对出价高低做出最好的预测。被试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的同时,伏隔核与上颞回、右侧额下回的功能性连接得到增强。

临床研究也证实音乐情绪诱发了伏隔核的活动。Hosseini等人(2013)探究了音乐治疗在分娩阵痛和初次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数据分析显示:音乐降低了疼痛的感觉。而鉴于伏隔核涉及减少疼痛的感觉,这一效果很可能是通过调节伏隔核的活动达到的(Mavridis, 2013)。最近,Mantione等人(2014)报告了一位60岁的病例,他在接受针对伏隔核的大脑深部刺激后,突然产生了对Johnny Cash(一位著名的美国乡村音乐人)特殊的音乐偏好,说明对伏隔核刺激可以直接改变个体的音乐偏好,而不需要外在的强化,证实了伏隔核涉及音乐评估的假设(Mavridis, 2014)。

3.3. 杏仁核(Amygdala)

早期的研究发现杏仁核参与加工不愉悦的音乐,且在音乐诱发的悲伤情绪中受到激活(Mitterschiffthaler et al., 2007),而在听快乐的音乐时,活动强度降低(Blood & Zatorre, 2001)。然而,也有研究显示,杏仁核涉及积极的情绪体验。Fritz和Koelsch(2005)首次使用和谐与不和谐音乐作为材料,发现随着情绪效价的升高,在杏仁核中央部分(外侧和基底节区域)显示出BOLD信号的减弱,而在杏仁核的上部(包括无名质)显示BOLD信号的增强。更重要的是,发现了杏仁核的中央部分与颞极、海马、旁海马回有功能上的连接,杏仁核上部与腹侧纹状体及眶额叶皮层存在功能上的连接。这暗示了杏仁核不同部分可能涉及调节不同的情绪网络。Ball等人(2007)进一步探索了人类杏仁核的子区域在加工听觉刺激时的不同功能。这一研究使用原创的钢琴片段作为愉快刺激,同一音乐的乱序版本作为负性刺激,采用fMRI技术记录两种刺激中杏仁核的信号变化。结果显示:在两种音乐中,均在杏仁核基底外侧区观察到BOLD信号的增强,在杏仁核的上部区域观察到信号的减弱。

在Koelsch等人(2013)的最新的研究中,愉悦的音乐材料采用了Fritz(2009)研究中验证的能够诱发愉悦情绪的音乐片段,恐怖音乐选自游戏或电影的原声带。每段音乐材料控制在30秒钟。fMRI结果显示:相比于恐怖音乐,被试在听愉悦音乐时,双边杏仁核浅表区和听觉皮层的活动增强,反之,相较于愉悦音乐,被试在听恐怖音乐时,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的活动增强。将每段音乐的fMRI数据分成前后两个15秒的片段,对比观察到杏仁核浅表区、听觉皮层和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的时间动态激活:杏仁核浅表区的平均激活说明在愉悦和恐惧条件下均出现增强信号,但涉及的子区域和时程不同。在愉快音乐播放10秒钟后双侧浅表区的信号达到最强,而听恐怖的音乐时,只在右侧浅表区观测到增强的信号,听愉悦的音乐时,观测到在双边听觉皮层和左侧浅表区的信号显著增强。右侧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在两种音乐初始时

均出现下降信号,随后在恐怖的音乐中诱发了强烈的增强信号。这一结果与Koelsch(2006)的研究相左。因而Koelsch进一步采用了“小世界”网络分析了音乐愉悦体验下的大脑功能联接,发现杏仁核浅表区对具有社会情感意义的信号特别敏感,并激发趋近性行为。相比于音乐诱发的恐惧,音乐诱发的快乐在浅表区诱发了更强的BOLD信号。浅表区与伏隔核的功能性连接以及浅表区和中背侧丘脑的功能联接也在听愉悦音乐时更强。这暗示了伏隔核、杏仁核浅表区和中背侧丘脑组成的脑网络能够调节对具有社会情感意义刺激的趋近和回避行为。杏仁核中央内侧区是杏仁核内声音信息和其他感觉信息输入的主要结构,涉及对正性和负性刺激的评价和学习,以及对强化物产生期待以引导对刺激的目标导向行为。

4. 音乐情绪的神经化学机制

4.1. 多巴胺

对于音乐情绪的神经化学机制,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多巴胺。前文中报告的腹侧纹状体(包括伏隔核)在音乐情绪中的激活的研究(Blood & Zatorre, 2001; Brown, Martinez, & Parsons, 2004; Menon & Levitin, 2005)也反映了多巴胺能的变化:伏隔核部分地受到多巴胺能脑干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腹侧被盖区和黑质中)的支配,包括从外侧下丘脑经过前脑内侧束到中脑边缘多巴胺路径。Salimpoor等人(2009)的研究显示强烈愉悦的音乐情绪(“颤栗”反应)会导致伏隔核内多巴胺合成量的增加。而在Brown(2004),Koelsch(2005)和Menon(2005)这三项研究中,被试并没有报告“颤栗”反应,PET结果仍然显示多巴胺路径的激活,这说明包括伏隔核在内的多巴胺能路径一旦知觉到音乐中的愉悦,即使尚未达到“颤栗”反应的强烈程度,也能够被激活(Koelsch, 2010)。来自临床的证据表明,采用音乐在帕金森症充当多巴胺替代物,引起了患者的“被动歌唱”行为,暗示音乐促进多巴胺的释放(Bonvin, Horvath, Christe, Landis, & Burkhard, 2007)。一项关于多巴胺基因多态性对中脑边缘奖赏激活影响的研究也发现:音乐对快感缺乏症患者的作用类似于一剂强有效的间接D2受体激动剂,并且可能对快感缺乏症患者及药物滥用的相关行为有重要的治疗效果(Blum et al., 2010)。

Salimpoor等人(2011)进一步探讨了多巴胺释放的时程与空间变化。实验采用被试自选的能够诱发“颤栗”反应的音乐,对照组为中性情绪的音乐。在PET扫描过程中,向被试体内注入11 C雷氯必利(raclopride,多巴胺拮抗剂)(一种放射性的标记配体)与内源性多巴胺在纹状体内竞争与D2受体的结合。PET扫描的结果显示:快乐的主观体验增强与11 C雷氯必利在纹状体内结合的降低,即多巴胺的释放增多有关,尤其是在右侧尾状核和右侧的伏隔核。为了获得更多关于时间进程的信息,研究还使用fMRI技术采集了同批被试和实验材料的数据。结果发现:多巴胺的释放可以被分为两个部分:期待阶段(在主观报告“颤栗”反应前的15秒内)和“颤栗”反应阶段。在期待阶段,尾状核多巴胺释放量增加,而在“颤栗”反应阶段,纹状体多巴胺释放量增加。多巴胺与受体的结合程度与被试的主观评级相匹配,伏隔核的多巴胺释放量与“颤栗”反应的强度正相关,尾状核的多巴胺释放量与“颤栗”反应次数正相关。这一结果说明多巴胺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释放涉及不同的加工阶段。

4.2. 其它神经递质

听音乐时诱发的强烈愉悦情绪也对其他神经递质产生了影响,包括血清素、内啡肽、内源性类鸦片内活性肽和催乳素。血清素通常与预期结果的满足感相关,一项对快乐或不快乐音乐中神经化学反应的研究报告,当被试暴露于他们喜爱的音乐中时,体内的血清素水平显著升高(Evers & Suhr, 2000)。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Goldstein(1980)曾观察人体在发生颤栗时神经系统化学物的变化,发现音乐引起颤栗时,会使人体释放出内啡肽,产生类似于吗啡和鸦片剂一样的止痛效果和欣快感;反之由音乐产生的“颤栗”

反应会受到阿片类拮抗剂纳洛酮的阻碍。内源性类鸦片内活性肽能产生鸦片剂一样的止痛和快感,临床研究中听音乐降低了患者因手术后疼痛而对鸦片类药物的需求,说明音乐可能刺激了大脑内源性类鸦片内活性肽的释放(Cepeda, Carr, Lau, & Alvarez, 2006)。Mori和Iwanaga(2013)认为在聆听悲伤音乐时诱发的快乐体验可能与个体内催乳素的分泌有关。催乳素是一种可以引发平静和放松感觉的肽类激素。当个体在经历真正的痛苦时,催乳素的释放有助于缓解痛苦,带来平静。由悲伤音乐诱发的“假痛”促使催乳素的释放,在没有真正痛苦体验的环境中,催乳素的增多带给了个体愉悦的体验(Huron, 2011)。

对于音乐情绪的神经化学研究目前并不充分,今后的研究应当明确音乐情绪的诱发过程是否能够解析成不同的神经化学机制,分别对应于不同的诱发阶段,如期待阶段和“颤栗”反应阶段。

5. 音乐情绪——奖赏

如前文所述,音乐诱发的快乐体验是大多数人听音乐的主要原因,那么,音乐为什么能诱发快乐呢?随着音乐情绪神经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音乐情绪的神经机制与奖赏系统存在高度重合(Koelsch, 2014),而奖赏系统的激活能够给个体带来快乐体验,如获得食物与性行为(Berridge & Kringelbach, 2008)。奖赏系统是一种古老的大脑机制,包括一系列与不同神经生物机制相联系的复杂心理活动。近期学者主要将其划分为“渴望”(wanting)、“喜爱”(liking)和“学习”(learning)三个子成分,每一个成分又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个水平(Berridge & Kringelbach, 2008)。奖赏被认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通过激发个体从事对生存具有重大意义的行为来改善物种的存活几率(Berridge & Kringelbach, 2013)。然而,随着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构造上的不断复杂化,其他因素也开始变得对生存至关重要,在人类社会中,奖赏分为两类:初级奖赏(如食物、性)和次级奖赏,又称“美学奖赏”(如艺术、音乐和诗歌) (Sescousse, Caldú, Segura, & Dreher, 2013)。

5.1. 眶额叶皮层与奖赏

早期脑成像研究发现中部眶额叶皮层对奖赏的效价进行编码(Berridge & Kringelbach, 2008),并与包括杏仁核、腹侧纹状体和海马在内的边缘系统存在紧密联系(Kringelbach & Berridge, 2009)。已报告的音乐诱发的快乐激活了眶额叶皮层的研究,暗示眶额叶皮层或许是有意识“喜爱”体验的重要神经基础(Kringelbach, 2005)。尽管有证据证明个体在跨文化音乐中体验到的快乐依赖于一定的音乐特征(Fritz et al., 2009),但是音乐带来的快乐情绪并不是普遍同一的,它在不同文化间,同一文化的不同个体间具有显著差异。有研究者提出,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所谓“音乐图式”,表征个体在生命中听过所有音乐信息的存储系统,包括与先前经历有关的声音和音乐结构的语法规则(Salimpoor & Zatorre, 2013),帮助个体更好地分类和理解声音信息(Peretz & Coltheart, 2003)。而眶额叶皮层在美学奖赏加工过程中的作用,体现了个人经验、信息整合与更高层次的价值评估机制的特殊作用(Zatorre & Salimpoor, 2013)。

5.2. 伏隔核与奖赏

伏隔核是人类大脑中最为重要的快乐中心,主宰着整个奖赏系统(Berridge & Kringelbach, 2011; Ma-vridis, 2014)。伏隔核对奖赏和动机敏感,产生并激励获得奖赏的行为(Koelsch, 2014)。在性行为、吸食毒品、吃巧克力和在脱水状态下喝水时都能够观测到伏隔核的活动增强(Koelsch, 2010)。此外,它还被认为参与了形成预期和奖赏误差的评估,即计算实际结果与预期间的误差(O’Doherty, 2004; Pessiglione, Sey-mour, Flandin, Dolan, & Frith, 2006)。先前有人提出伏隔核的活动与主观快乐体验相关,但是更多关于伏隔核功能的信息尚有待确定(Koelsch, 2010)。伏隔核的活动变化是音乐情绪激活中脑边缘奖赏系统的最直接证据(Zatorre & Salimpoor, 2013)。在熟悉音乐中,伏隔核内的血流动力学活动与不断增强的预期体验相关,并在代表着高峰体验的“颤栗”反应出现时达到顶峰。相关研究报告伏隔核与涉及加工、处理和检

测情绪的大脑皮层下边缘系统(包括杏仁核与海马)密切联系,同时它也与涉及控制自主神经系统的下丘脑、脑岛和前扣带回密切相关(Haber & Knutson, 2009)。最后,伏隔核还与参与高级情绪加工皮层(包括眶额叶和腹内侧额叶)的信息整合(Chib, Rangel, Shimojo, & O’Doherty, 2009)。这些区域涉及分配和维持对刺激的奖赏价值,也许在评价我们认为愉悦的美学刺激的重要性中起到关键作用。

5.3. 杏仁核与奖赏

杏仁核是边缘和旁边缘神经回路的中心结构。动物研究发现杏仁核的损伤严重影响了老鼠在完成奖赏价值判断任务中的表现(Baxter & Murray, 2002)。Everitt等人(2003)也报告了杏仁核中央核损伤的老鼠难以表现出趋近行为。近期发表的一项元分析研究指出,杏仁核同样涉及奖赏与厌恶行为的加工(Sescousse et al., 2013)。迄今的研究暗示杏仁核的基底外侧区参与积极和消极刺激的评估,杏仁核中央区域涉及对刺激产生行为上的、自动的和内分泌反应(Koelsch & Skouras, 2013);杏仁核浅表区和内侧核,对具有社会意义的信息敏感,并且调节对此类信息的趋近–回避行为(Bzdok, Laird, Zilles, Fox, & Eickhoff, 2013; Koelsch, 2014)。这也与音乐情绪研究中杏仁核不同区域的功能分离相一致。

5.4. 多巴胺与奖赏

多巴胺是中脑边缘奖赏系统中最为重要和广为关注的神经递质,被誉为大脑中的“奖赏中心”,在性行为与获得食物的活动中,均能观察到大脑中的多巴胺释放量增加(Berridge & Kringelbach, 2008)。多巴胺与引导音乐奖赏的预测和期待线索有关,同时参与对“颤栗”的编码和体验,当预期与实际结果一致时,多巴胺释放,产生愉悦体验,对预期加工的准确性予以强化(Salimpoor & Zatorre, 2013; Zatorre & Salimpoor, 2013)。研究者推测期待阶段对应奖赏的“渴望”,“颤栗”反应对应奖赏消耗即“喜爱”。但是新的观点认为多巴胺并不是引起奖赏和享乐体验的直接原因,而只是预测动机和注意成分,内源性类鸦片内活性肽(opioid)才是诱发个体奖赏与快乐体验真正热点(Berridge & Kringelbach, 2008)。Peci?a和Smith(2010)也认为内源性类鸦片内活性肽(opioid)对“渴望”和“喜爱”阶段都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相关研究的缺乏,这一点在尚未在音乐情绪的诱发中完全证实。

弗洛伊德将快乐与奖赏等同,认为两者或许具有相同的脑机制,奖赏的来源即获得快乐或逃避痛苦。近期有学者提出音乐中的快乐源于皮层上回路与皮层下奖赏系统的相互作用,前者是个体对声音模式产生预测和期待,后者负责奖赏和评价(Zatorre & Salimpoor, 2013)。Kringelbach和Berridge(2009)甚至认为皮层下结构参与无意识的奖赏或内隐的“喜欢”加工,而皮层上结构参与奖赏主观体验或有意识的“喜欢”加工。这一课题的讨论将对我们理解音乐情绪的神经基础非常重要(Koelsch, 2014),同时也增进我们对一级奖赏与二级奖赏相互关系的探讨。

6. 小结与展望

本文中呈现的研究表明音乐情绪的诱发基于大脑中感觉、情绪与认知区域间的功能连接,包括皮层下人类与其它动物共有的奖赏网络,如伏隔核、杏仁核和多巴胺能系统,以及进化末端具有复杂认知功能的大脑皮层,如眶额叶。音乐情绪激活的脑区与奖赏系统高度一致,这也解释了音乐能够诱发个体快乐体验的原因。但是由于大脑奖赏机制本身和音乐情绪的神经基础都很模糊,笔者认为未来还可在以下方面展开进一步研究:

首先,平衡音乐材料的选择方法带来的差异。Blood和Zatorre(2001)和Salimpoor等人(2011)的实验采用被试自选的高愉悦音乐,这种做法保证了音乐能够有效地诱发快乐体验,但音乐材料间的差异较大,导致脑成像研究结果中引入由于音乐声学线索不一致而带来的无关变量;而另一部分研究采用了主试选择的音乐作为材料,虽然较严格地控制了实验条件的一致性,但是由于被试间音乐偏好的巨大差异,难

以保证被试都能体验到同样强烈程度的愉悦。这也是造成以往不同研究结果出现分歧的原因之一。目前,在音乐情绪与奖赏的研究中,研究者倾向于选用被试自选的音乐作为诱发材料,以保证奖赏的有效唤起。此外,我国也有研究者致力于中国本土化的音乐材料库的编制(李冬冬,程真波,戴瑞娜,汪芬,黄宇霞,2012),将为今后本土化的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其次,重视音乐情绪研究中的个体差异,将人格、经验等影响因素纳入研究中来。音乐的“美学奖赏”与初级奖赏的巨大差异之一在于:前者对不同个体不具有同等价值。已有上百项研究关注音乐情绪,但其中涉及个体差异者寥寥。个体对音乐偏好及快乐情绪的差异性使得研究者很难对某种音乐稳定地诱发所有个体特定的生理心理反应下定论,也说明在使用音乐刺激时应考虑到自上而下加工途径的重要性,例如,已有研究发现:在大五人格量表中神经质(Barrett et al., 2010)和开放性(Nusbaum & Silvia, 2010)得分较高的个体能够体验到更为强烈的音乐情绪。人格因素、社会文化影响和个体需求及其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应当在测量音乐情绪时纳入考虑的范围(Salimpoor & Zatorre, 2013),从而为揭示普遍意义上音乐情绪的神经基础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再次,深入研究“预期”在乐情绪及美学奖赏中的作用。前文的研究发现,在“颤栗”反应前的预期阶段与“颤栗”反应的高峰体验阶段有明显不同的大脑活动模式(Salimpoor et al., 2011)。当预期与实际结果相符时,伏隔核活动增强,多巴胺释放量增加,激活奖赏系统。这说明对音乐的预期引导着高峰体验的发生,反之,高峰体验也强化了个体对音乐的预期。预期的产生依赖于大脑高级皮层,包括听觉皮层的信息存储和额叶对过去未来的时间认知(Salimpoor & Zatorre, 2013)。预期是否是音乐情绪中皮层上与皮层下联系的纽带?促进人类对听觉信息的准确预期是否才是音乐情绪的生物进化意义?这一议题的深入探讨对本领域研究将具有重大意义。

最后,注重皮层上与皮层下的神经网络之间的连接。已有研究多从大脑区域入手,重点观测某区域在音乐愉悦情绪体验中的活动情况,因而难以得到全面的脑区间功能性连接数据,而皮层上回路与皮层下的复杂交互作用或许才是“美学奖赏”的真正来源(Salimpoor & Zatorre, 2013)。Koelsch和Skouras(2013)首次采用了数据驱动,“小世界”网络模型分析fMRI数据,预示着今后的脑成像研究将采用更为复杂的算法,更大限度地利用数据构建音乐情绪中的神经网络,进一步揭开人类“美学奖赏”的神秘面纱。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李冬冬, 程真波, 戴瑞娜, 汪芬, 黄宇霞(2012). 情绪音乐库的初步编制与评定.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7期, 552-556. Ball, T., Rahm, B., Eickhoff, S. B., Schulze-Bonhage, A., Speck, O., & Mutschler, I. (2007). Response properties of human amygdala subregions: evidence based on functional MRI combined with probabilistic anatomical maps. PLoS ONE, 2, e307.

Barrett, F. S., Grimm, K. J., Robins, R. W., Wildschut, T., Sedikides, C., & Janata, P. (2010). Music-evoked nostalgia: Af-fect, memory, and personality. Emotion, 10, 390.

Baxter, M. G., & Murray, E. A. (2002). The amygdala and reward.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3, 563-573.

Bechara, A., Damasio, H., Tranel, D., & Damasio, A. R. (2005). The Iowa Gambling Task and the somatic marker hypothe-sis: some questions and answer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9, 159-162.

Berridge, K. C., & Kringelbach, M. L. (2008). Affective neuroscience of pleasure: Reward in humans and animals. Psycho-pharmacology, 199, 457-480.

Berridge, K. C., & Kringelbach, M. L. (2011). Building a neuroscience of pleasure and well-being. Psychology of Well-Being, 1, 1-26.

Berridge, K. C., & Kringelbach, M. L. (2013). Neuroscience of affect: brain mechanisms of pleasure and displeasure.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23, 294-303.

Blood, A. J., & Zatorre, R. J. (2001). Intensely pleasurable responses to music correlate with activity in brain regions impli-cated in reward and emo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98, 11818-11823.

Blood, A. J., Zatorre, R. J., Bermudez, P., & Evans, A. C. (1999). Emotional responses to pleasant and unpleasant music

correlate with activity in paralimbic brain regions. Nature Neuroscience, 2, 382-387.

Blum, K., Chen, T. J., Chen, A. L., Madigan, M., Downs, B. W., Waite, R. L., & Giordano, J. (2010). Do dopaminergic gene polymorphisms affect mesolimbic reward activation of music listening response? Therapeutic impact on Reward Defi-ciency Syndrome (RDS). Medical Hypotheses, 74, 513-520.

Bonvin, C., Horvath, J., Christe, B., Landis, T., & Burkhard, P. R. (2007). Compulsive singing: Another aspect of punding in Parkinson’s disease. Annals of Neurology, 62, 525-528.

Brown, S., Martinez, M. J., & Parsons, L. M. (2004). Passive music listening spontaneously engages limbic and paralimbic systems. Neuroreport, 15, 2033-2037.

Bzdok, D., Laird, A. R., Zilles, K., Fox, P. T., & Eickhoff, S. B. (2013).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structural, connectional and functional subspecialization in the human amygdala. Human Brain Mapping, 34, 3247-3266.

Cepeda, M. S., Carr, D. B., Lau, J., & Alvarez, H. (2006). Music for pain relief.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 Art. No. CD004843.

Chib, V. S., Rangel, A., Shimojo, S., & O’Doherty, J. P. (2009). Evidence for a common representation of decision values for dissimilar goods in human 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9, 12315-12320.

Cross, I. (2012). Cognitive science and the cultural nature of music. Topics in Cognitive Science, 4, 668-677.

Davidson, R. J. (2004). Well-being and affective style: Neural substrates and biobehavioural correlate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359, 1395-1412.

Everitt, B. J., Cardinal, R. N., Parkinson, J. A., & Robbins, T. W. (2003). Appetitive behavior.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985, 233-250.

Evers, S., & Suhr, B. (2000). Changes of the neurotransmitter serotonin but not of hormones during short time music percep-tion. European Archives of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 250, 144-147.

Flores-Gutiérrez, E. O., Díaz, J.-L., Barrios, F. A., Favila-Humara, R., Guevara, M. á., del Río-Portilla, Y., & Corsi-Cabrera, M. (2007). Metabolic and electric brain patterns during pleasant and unpleasant emotions induced by music masterpie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65, 69-84.

Fritz, T., & Koelsch, S. (2005). Initial response to pleasant and unpleasant music: An fMRI study. Proceedings of the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11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Organization for Human Brain Mapping (HBM), Toronto, 13-16 June 2005. Fritz, T., Jentschke, S., Gosselin, N., Sammler, D., Peretz, I., Turner, R., & Koelsch, S. (2009). Universal recognition of three basic emotions in music. Current Biology, 19, 573-576.

Gabrielsson, A. (2002). Emotion perceived and emotion felt: Same or different? Musicae Scientiae, 10, 191-213. Gabrielsson, A., & Lindstr?m, E. (2010). The role of structure in the musical expression of emotions. In P. N. Juslin (Ed.), Handbook of music and emotion: Theory, research, applications (pp. 367-40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oldstein, A. (1980). Thrills in response to music and other stimuli.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8, 126-129.

Haber, S. N., & Knutson, B. (2009). The reward circuit: Linking primate anatomy and human imaging.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35, 4-26.

Hajcak, G., MacNamara, A., & Olvet, D. M. (2010).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motion, and emotion regulation: An integra-tive review. Developmental Neuropsychology, 35, 129-155.

Hosseini, S., Bagheri, M., & Honarparvaran, N. (2013).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music on labor pain and progress in the active stage of first labor. 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17, 1479-1487.

Huron, D. (2011). Why is sad music pleasurable? A possible role for prolactin. Musicae Scientiae, 15, 146-158.

Istók, E., Brattico, E., Jacobsen, T., Ritter, A., & Tervaniemi, M. (2013). “I love Rock ‘n’ Roll”—Music genre preference modulates brain responses to music. Biological Psychology, 92, 142-151.

Juslin, P. N., & Vastfjall, D. (2008). Emotional responses to music: The need to consider underlying mechanism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1, 559-575.

Juslin, P. N., Liljestr?m, S., Laukka, P., V?stfj?ll, D., & Lundqvist, L. O. (2011). Emotional reactions to music in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Swedish adults prevalence and causal influences. Musicae Scientiae, 15, 174-207.

Kallinen, K., & Ravaja, N. (2006). Emotion perceived and emotion felt: Same and different. Musicae Scientiae, 10, 191-213. Koelsch, S. (2010). Towards a neural basis of music-evoked emotion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4, 131-137. Koelsch, S. (2014). Brain correlates of music-evoked emotions.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15, 170-180.

Koelsch, S., & Skouras, S. (2013). Functional centrality of amygdala, striatum and hypothalamus in a “Small-world” net-work underlying joy: An fMRI study with music. Human Brain Mapping, 35, 3485-3498.

Koelsch, S., Fritz, T., Müller, K., & Friederici, A. D. (2005). Investigating emotion with music: An fMRI study. Human Brain Mapping, 27, 239-250.

Koelsch, S., Fritz, T., Müller, K., & Friederici, A. D. (2006). Investigating emotion with music: An fMRI study. Human Brain Mapping, 27, 239-250.

Koelsch, S., Skouras, S., Fritz, T., Herrera, P., Bonhage, C., Küssner, M., & Jacobs, A. (2013). The roles of superficial amygdala and auditory cortex in music-evoked fear and joy. Journal Title NeuroImage, 81, 49-60.

Kone?ni, V. J. (2008). Does music ind uce emotion? A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nalysis.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2, 115-129.

Kone?ni, V. J., Brown, A., & Wanic, R. A. (2008). Comparative effects of music and recalled life-events on emotional state. Psychology of Music, 36, 289-308.

Kringelbach, M. L. (2005). The human orbitofrontal cortex: Linking reward to hedonic experience.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6, 691-702.

Kringelbach, M. L., & Berridge, K. C. (2009). Towards a functional neuroanatomy of pleasure and happines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3, 479-487.

Lundqvist, L. O., Carlsson, F., Hilmersson, P., & Juslin, P. N. (2009). Emotional responses to music: Experience, expression, and physiology. Psychology of Music, 37, 61-90.

Mantione, M., Figee, M., & Denys, D. (2014). A case of musical preference for Johnny Cash following deep brain stimula-tion of the nucleus accumbens. 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8, 152.

Mavridis, I. N. (2013). Stereotactic neurosurgical anatomy of the nucleus accumbens: Four-year outcomes. Surgical and Ra-diologic Anatomy, 35, 637-638.

Mavridis, I. N. (2014). Music and the nucleus accumbens. Surgical and Radiologic Anatomy, 1-5.

Menon, V., & Levitin, D. J. (2005). The rewards of music listening: Response and physiological connectivity of the meso-limbic system. NeuroImage, 28, 175-184.

Mitterschiffthaler, M. T., Fu, C. H., Dalton, J. A., Andrew, C. M., & Williams, S. C. (2007). A functional MRI study of happy and sad affective states induced by classical music. Human Brain Mapping, 28, 1150-1162.

Mori, K., & Iwanaga, M. (2013). Pleasure generated by sadness: Effect of sad lyrics on the emotions induced by happy mu-sic. Psychology of Music, 42, 643-652.

Nusbaum, E. C., & Silvia, P. J. (2010). Shivers and timbres: Personality and the experience of chills from music.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Published Online.

O’Doherty, J. P. (2004). Reward representations and reward-related learning in the human brain: Insights from neuroimaging.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14, 769-776.

Overy, K., & Molnar-Szakacs, I. (2009). Being together in time: Musical experience and the mirror neuron system. Music Perception, 26, 489-504.

Peci?a, S., & Smith, K. S. (2010). Hedonic and motivational roles of opioids in food reward: Implications for overeating disorders. Pharmacology Biochemistry and Behavior, 97, 34-46.

Peretz, I., & Coltheart, M. (2003). Modularity of music processing. Nature Neuroscience, 6, 688-691.

Perlovsky, L. (2010). Musical emotions, cognitive science and art of music. Physics of Life Reviews, 7, 49-54. Pessiglione, M., Seymour, B., Flandin, G., Dolan, R. J., & Frith, C. D. (2006). Dopamine-dependent prediction errors under-pin reward-seeking behaviour in humans. Nature, 442, 1042-1045.

Salimpoor, V. N., & Zatorre, R. J. (2013). Neural interactions that give rise to musical pleasure.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7, 62-75.

Salimpoor, V. N., Benovoy, M., Larcher, K., Dagher, A., & Zatorre, R. J. (2011). Anatomically distinct dopamine release during anticipation and experience of peak emotion to music. Nature Neuroscience, 14, 257-262.

Salimpoor, V. N., Benovoy, M., Longo, G., Cooperstock, J. R., & Zatorre, R. J. (2009). The rewarding aspects of music lis-tening are related to degree of emotional arousal. PLoS ONE, 4, e7487.

Salimpoor, V. N., van den Bosch, I., Kovacevic, N., McIntosh, A. R., Dagher, A., & Zatorre, R. J. (2013).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nucleus accumbens and auditory cortices predict music reward value. Science, 340, 216-219.

Sescousse, G., Caldú, X., Segura, B., & Dreher, J.-C. (2013). Processing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rewards: A quantitative meta-analysis and review of human functional neuroimaging studies.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37, 681- 696. Trost, W., Ethofer, T., Zentner, M., & Vuilleumier, P. (2012). Mapping aesthetic musical emotions in the brain. Cerebral Cortex, 22, 2769-2783.

Zatorre, R. J., & Salimpoor, V. N. (2013). From perception to pleasure: Music and its neural substrat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0, 10430-10437.

Zentner, M., Grandjean, D., & Scherer, K. R. (2008). Emotions evoked by the sound of music: Characteriz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Emotion, 8, 494-521.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考试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神经元的概念、结构、功能与种类,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其传导过程,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掌握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与结构,特殊通路、非特殊通路和环形通路,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的概念区别,经典性条件反射与工具性条件反射的概念和关系;掌握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联系,能正确区分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熟悉中枢神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掌握非条件性抑制(外抑制、超限抑制)和条件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的概念并且能正确进行区分;掌握扩散和集中与相互诱导(正诱导、负诱导)的概念并能根据具体事例进行区分;能联系实际分析强化时程表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大纲内容与重点】 第一节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种类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神经系统由大量神经元组成。神经细胞的大小、形状和它们的具体功能均有不同,但在构造上基本由三部分所组成: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细胞体为神经系统提供能量。树突较短,负责接受来自其他神经元的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轴突比树突长,也称神经纤维。轴突的作用是将神经冲动由细胞体传至远处,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肌肉与腺体。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机能。通常,通过树突及细胞体接受传来的信息,细胞体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 神经元按其功能特性,可分为感觉(传人)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三种。感觉神经元收集和传导身体内、外的刺激,到达脊髓和大脑;运动柙经元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联络神经元又称中间神经元,介于前两者之问,起联络作用,是把信息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传向另一部分的神经元。 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即两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信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突触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它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方向、范围和作用。

[音乐欣赏,情感,音乐]谈音乐情感在音乐欣赏中的体现

谈音乐情感在音乐欣赏中的体现 音乐是艺术的一个品种,它带给人们的是美感和幸福,是表达或寄托人们感情的艺术语言,它比一般的语言更直接地传达情感,并且它始终与美感结合在一起。它不受人种、民族、国家、地域、时代、阶层、职业等的限制,但存在一些微小的个别差异及各自特色。音乐是通过人的感官刺激才使人感知到美,并产生了生活联想及艺术想象,从而又发展了美感。音乐不以说理方式来传播,而是更多地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内涵着及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即使以叙事为主的歌唱,音乐也并不全依靠语义来传达内容,而必定会用赋有感情的音乐语言和赋予美的因素来表达或烘托或寄托感情,即使是附有歌词的声乐曲,其表达感情主要的仍是音乐本身。在综合艺术中(如戏剧、舞蹈、影视等),也总是当需要抒发感情之时,就常常让音乐来负担,借音乐的抒情性能,把情感表露出来,并有所渲染、强调、夸大。 音与音之间连接或重叠,就产生了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断连等等,它与人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等有一定的关联。特别是对人的心理,会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形容的影响作用。语言和文字尚需通过符号,或带感情起伏的语气语调信号,来传达感情或思想、内容,且语言及文字有时因民族不同而尚须翻译,那就麻烦了。而音乐,它可以直接地来反映人们内心感情的起伏及复杂的情绪,且不受人种、民族、国家、地域等等限制。因此,不论什么民族、国家、地城、阶层的人民,虽语言不通,却都能通过音乐直接感受这种真挚朴素的感情。因此音乐是真正的世界语音乐是感情的语言,音乐无国界,这些近百年来已得到全世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即乐与情通。本文就是讲述了音乐情感在音乐欣赏中各方面的体现及要素。 音乐欣赏中情景(场面)变化要渗透音乐要素的变化 当人们打开音像资料第一遍欣赏音乐,首先听到的是音乐的旋律,其次是音乐的力度是强还是弱、速度是慢还是快,然后才是考虑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在对力度、速度这一要素的欣赏中,只是注重了音乐所表现的场面,而不去挖掘音乐的要素。通过对乐曲慢与快的比较,轻与重的比较体会出音乐的强与弱、快于慢的音乐要素的变化。充分体现了音乐欣赏的根本是音乐场面、情境的变化是音乐要素变化的真理。 音乐欣赏的情绪、情感变化中要渗透音乐要素变化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情绪与情感是密切相关又相互区别的两种心理形式。但从关联范围来说,情绪比情感要更广泛。虽然当我们体验到某种情感时,总会感到具有一定的情绪色彩,但这种情绪色彩远不如情感那样稳定和持久。情感有强度和深度之分、有高低层次之分。情绪与情感是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对音乐教学来说,不仅尤为突出,而且还有特殊的表现内容。从音乐美的本质来说,音乐进行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情感的展示与变化过程。同时也是音乐要素发展变化的过程,音乐作为情感的载体,虽无语义,但却是最生动的心灵语言,常言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就艺术形式来说,音乐的表现力远远胜过其他艺术门类,其特质就是情感抒发、情感的撞击、情感宣泄、情感交流和情感审美。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不能仅仅停留在外表的层面上,更需要内心深处的体验,寻求那种动人心魄的、使人感到震撼的艺术效果与境界。通过对乐曲舒展与紧张而终情绪的比较,体会出音乐快与慢的音乐要

4 情绪管理题库

第四章情绪管理 一、单选 1、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体验是指(b) A 态度 B 情绪 C 感觉D能力 2、音乐对人的情绪有(b)作用 A 治疗 B 调节 C 抑制D刺激 3、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是ABC理论,其中A代表的是(b) A 不合理信念 B 诱发事件 C 行为结果D情绪反应 4、因为一件事情没有做好,就给自己定义“我是笨蛋”,是一种(c)不合理思考方式 A 灾难化 B 二分法 C 乱贴标签 D 情绪化 5、“眼泪是上帝珍贵的礼物”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释放不良情绪可以通过(d)方法 A 大声喊叫 B 日记写信 C 亲近自然 D 放声痛哭 6、摔打橡皮人是一种(c)的情绪宣泄方法 A 大声喊叫 B 日记写信 C 摔打东西 D 放声痛哭 7、到空旷的山野给自己拟定一个遐想目标大声喊叫以宣泄心中怨气的情绪宣泄方法是(a) A 大声喊叫 B 日记写信 C 亲近自然 D 放声痛哭 8、阳光可以改善抑郁患者的病情是利用的(c)的情绪宣泄方法 A 大声喊叫 B 日记写信 C 亲近自然 D 放声痛哭 9、在重大面试前焦虑时,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表明情绪有其(a) A 生理反应 B 内心感受 C 行为表现 D 面部表情 10、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会有幸福愉快感。这说明情绪有其(b) A 生理反应 B 内心感受 C 行为表现 D 面部表情 11、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愁容满面,说明(a)反映着人的情绪状态 A 面部表情 B 语音语调 C 体态行为 D 生理反应 12、高兴时手舞足蹈,失望时垂头丧气,说明(c)反映着人的情绪状态 A 面部表情 B 语音语调 C 体态行为 D 生理反应 13、化悲痛为力量说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有(b)的特点 A 一成不变 B 相互转换 C 先天遗传 D 后天形成 14、人处于危险境地时,恐惧的情绪反应会使人更快地脱离险境。这说明情绪有(d)

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社会比较作为人类生活中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是指人们在 对自己的社会特征(例如能力、收入、情绪等)进行定义时,往往不是根据纯粹的客观标准, 而更多是通过和周围他人的比较, 从而是在一种比较性的社会环境中获得个体意义的。在一定程度上, 个人与他人的比较对个体本身的自我概念、情绪状态以及对未来的期望都起着决定作用, 因此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已经变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结合中国国情,由于受传统文化背景“中庸”思维的影响,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中庸是我们中国人的立身之道, 而传统的两人比较主要聚焦于简单上行, 下行或平行比较方向上的差异,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在比较方向上既有上行(比上不足)又有下行(比下有余), 从而将中庸的人生态度汇聚成了复杂的更具有生态学效度的社会比较, 丰富了社会比较内容。对这种复杂社会比较加工过程的神经机制进行探讨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庸之道的本质。另外, 中庸之道不仅体现在比较方向的选择上,还存在一个“度”的问题。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社会比较机会,但人们无法将所有的信息全部和自己联系起来, 因此,人们在社会比较活动中是有选择性的。这也就延伸出了现实生活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些人表现出更喜欢与他人进行对比, 而另外一些人则不喜欢与他人比较, 因此在社会比较中还普遍存在着个体差异的问题。引入与他人在比较中强度和频率的个体差异, 为社会比较过程的功能增加了更多的信息。以往虽然有研究者对社会比较倾向产生的原

因进行了探索, 但都只是从动机因素或者信息差异理论等进行外在描述, 对相关因素影响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还不清楚。事实表明,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 人们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已经越演越烈。因此, 系统探讨社会比较的神经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对于解释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比较偏向, 社会比较类型与自我评价、情绪体验和主观幸福感等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一分析了社会比较加工过程中的神经机制。实验1 中, 通过―猜测-反馈-奖励-评价II范式,模拟三人(两名一假被试II与一名真被试)共同参与一个点图猜测任务, 从而创设出三人比较的情境, 根据模拟的行为反馈结果向真被试提供自己和两名一假被试I的奖赏情况(包括预期一致: 个体获得正确反馈并得到奖励; 预期不一致: 个体获得正确反馈却没有获得奖励), 利用时间相关电位(event-relatedbrainpotential,erp)记录分析被试在相同反应的反馈条件下(正确)加工不同比较信息时的大脑时程变化特点, 从而探索个体在复杂社会比较加工过程中的时间进程。结果发现预期不一致比预期一致在早期阶段出现了一个p3 晚期正成分的差异(p400-700), 结合源定位分析结果(后扣带posteriorcingulatecortex,pcc)表明三人社会比较过程中个体在面对比较信息的早期阶段对预期的监测和控制, 而在比较的晚期阶段, 预期不一致与预期一致之间n1000-1500 的差异以及定位结果(海马旁回parahippocampalgyrus)表明当预期出现违背时可能会诱发被试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实验2 中为进一步探讨这种复杂社会比较情境中(特别是个体在预期一致

情绪调节与减压放松自测

情绪调节与减压放松自测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 5 题,每题 6 分) 1 . 情绪绑架的症象,不包括()? A.强烈的情绪反应 ? B.突然的攻击 ? C.事前周密的思考 ? D.事后为自己的行为后悔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2 . 情绪触发点,不包括() ? A.引起你心烦、恼怒、急躁的事情? B.那些别人用来激怒你的东西? C.有时是一些关于你自己的事情? D.有人耐心听我说话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3 . “ABCDE模式”中的A代表()? A.触发事件 ? B.(非理性)信念

? C.反驳、质疑(非理性信念) ? D.(新的)结果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4 . “ABCDE模式”中的C代表() ? A.(非理性)信念 ? B.触发事件 ? C.非理性信念的后果(行为、情绪)? D.(新的)结果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5 . 压力下的即时身体反应,不包括()? A.血压升高 ? B.心跳加快 ? C.呼吸急促 ? D.语速放慢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多选题(共 5 题,每题 8 分) 1 . 情绪的特征包括() ? A.由某件事物所引起 ? B.主观感受 ? C.生理变化 ? D.行为表现 我的答案: ABCD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暂无 2 . 触发职场情绪绑架的因素有() ? A.瞧不起我,不尊重我 ? B.受到不公正对待 ? C.不感激、不肯定我的努力 ? D.逼我在不可能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我的答案: ABCD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暂无 3 . 下列说法属于常见的非理性想法的是()? A.我必须被每一个认识的人喜欢 ? B.事情应该按我的愿望发生 ? C.我必须帮别人解决问题

浅谈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浅谈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论文 题目:浅谈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作者:王辉亚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音乐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其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我从欣赏者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体验的深浅这一角度出发进行论证,得出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这一结论。 关键词:音乐欣赏感情体验基本要求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专业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对于音乐专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见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一位有经验的英国音乐教育家曾告诫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们经常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①他还说:除非你也重新抓住了激动过贝多芬写这一作品(指Waldstein)钢琴奏鸣曲—引者注)的同样感觉,或是认为你也有这种情感,你才有权利说你欣赏他。②音乐是一种羞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例如,我们听到这样一些音乐主题: 例1:快速地 郑路、马洪业:《北京喜讯到边塞》 我们自然会从这个由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跃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 例2:慢速的 《江河水》 当在钢琴上响起了这个在左手持续不断地上下滚动的音型衬托下,由右手奏出的号角般铿锵有力的音乐动机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 例3:肖邦《C小调练习曲》 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 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我在为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所做的课

音乐心理训练课程

音乐EAP系列课程简介 音乐被称之为心灵修复的先行者,由于音乐是非语言的,属形象思维的形式,与人的深层意识距离最近的特征,使它直接跨越了年龄和语言限制,故无论男女老幼、智力高低、或懂得音乐与否,都可从音乐中获益。而在心理学里音乐治疗学又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故此,音乐治疗的应用很广泛,受治者无论大人或孩子都愿意接受,被称为“享受疗法”。 音乐在日常中最常见的作用于繁忙都市人的压力舒缓和情绪平衡,研究也证实了音乐对提升人的各方面的能力:如沟通技巧、情绪控制、认知以及社交能力等,另外音乐还有助于提升个人心理能量,促成个人成长。并且非常适合于企业团队建设。 鉴于此我们引入音乐心理培育的概念,立足于我们国家的文化特异性,做了本土化的改进,针对我们中国文化中的集体无意识特点,以及仪式化差异性,量身定制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心理学框架下的企业音乐心理训练系列课程,帮助企业、员工达到团体和个人的参训目标。本培训对团体和个人都具有极其实用的价值 【音乐EAP系列课程】 课程名称课时培训费用培训对象人数要求 1. 音乐管理心理培育2-3天8000元/天(12000元/天) 企业中高层管理限30人以内 2. 音乐压力管理1-2天5000元/天( 8000元/天) 企业所有员工限30人以内 3. 音乐情绪管理1-2天5000元/天( 8000元/天) 企业所有员工限30人以内 4. 音乐团队建设1-2天5000元/天( 8000元/天) 企业所有员工限30人以内 5. 音乐亲密关系1-2天5000元/天( 8000元/天) 企业所有员工限20人以内 6. 音乐心理训练1-2天8000元/天(12000元/天) 企业所有员工限30人以内 7. 音乐儿童心理教育2天5000元/人3-8岁儿童限20人以内 8. 个人音乐心理顾问按小时计500元/小时

神经系统和情绪

说人有感情,这似乎是个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事情。可感情是什么,答案就不是那么显而易见能够明白描述出来了。为了让这个问题更易解决一些,心理学把感情这个概念先划分为2个层面,那就是情感和情绪。 可感情这个东东并不是块豆腐,划分也不能象刀子那样整齐划一,并且各家有各家标准无法统一,这也就是出现了如此众多情绪定义的原因,也是各派之间争吵不休起点。不过,尽管大家的标准并不统一,但毕竟有共同认可的地方,那就是: 1, 情绪涉及身体的变化,会在生理(血压,心跳频率,呼吸频率,腺体分泌)和行为(面部表情,肌体语言,行为模式)上表现出来。 2, 情绪和外部或内部刺激(S)有关,也是生物体应激反应或行为(R)的准备阶段。 3, 情绪更多和意识中的潜意识部分关联,但也不排除有意识部分。比如,当我们高兴时,我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在高兴;但只要我们主动注意,又能体验到自己在高兴这个状态。 (这点很重要,表明情绪有自己独有的产生运行机制,否则按照2,情绪就纯粹是S-R的中转站了) 4, 情绪涉及到了认知成分,和事物(内在或外在)的评价有关,但又不象思维认知那样明确更多是一种潜意识的状态。 (这点把情绪和情感做了初步的界定,比如,一些人怕蛇却不怕蜘蛛,而一些人怕蜘蛛却不怕蛇(当然有人蛇和蜘蛛都怕)。某个人为什么会怕蛇或怕蜘蛛,某个男人为什么喜欢这个女人而不是那个女人,这是情感方面的内容;而无论是蜘蛛还是蛇,无论是这个女人还是那个女人,也就是说无论对象如何变换,恐惧和喜欢本身则有很大的共同点,这就落入情绪定义范围内。) 按照这个描述性定义,心理学家对文学家和社会学家对感情的描述做出了分类,确定了一批属于情绪范围的形容词。这些形容词数量很多,一些只是某种特定情绪量上的不同表达,比如“微笑”“开怀大笑”都是不同程度高兴的面部表情描述。当然,还有一些是无法归于强度变化的则先归为不同的分类,比如“微笑”和“皱眉”显然是不同情绪在面部表情上的不同表达方式。这些不同的特定情绪数量还有很多,心理学家又提出了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这些概念认为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组合而来。对于基本情绪的定义是幼体一出生就具有的情绪,至于到底是哪些,一般说来不同教科书和不同流派就不太一样了。对于人类,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

情绪调节与减压放松自测

情绪调节与减压放松自测
单选题(共 5 题,每题 6 分)
1 . 情绪绑架的症象,不包括( )
?
A.
强烈的情绪反应
?
?
B.
突然的攻击
?
?
C.
事前周密的思考
?
?
D.
事后为自己的行为后悔
?
我的答案: 未做答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暂无
2 . 情绪触发点,不包括( )
?
A.
引起你心烦、恼怒、急躁的事情
?
?
B.
那些别人用来激怒你的东西
?
?
C.
有时是一些关于你自己的事情
?
?
D.
有人耐心听我说话
?
我的答案: 未做答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暂无
3 . “ABCDE 模式”中的 A 代表( )
?
A.
触发事件

?
?
B.
(非理性)信念
?
?
C.
反驳、质疑(非理性信念)
?
?
D.
(新的)结果
?
我的答案: 未做答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暂无
4 . “ABCDE 模式”中的 C 代表( )
?
A.
(非理性)信念
?
?
B.
触发事件
?
?
C.
非理性信念的后果(行为、情绪)
?
?
D.
(新的)结果
?
我的答案: 未做答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暂无
5 . 压力下的即时身体反应,不包括( )
?
A.
血压升高
?
?
B.
心跳加快
?
?
C.
呼吸急促

心理学知识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心理学知识-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1.脑的进化: (1)神经系统的发生: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变形虫)——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感受器官和效应器官。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水螅,海蜇,水母)――有了专门接受刺激的特殊细胞,形成了专门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同时出现了协调身体的神经系统,组成了网状神经系统。水螅已经具有了高等动物的反射弧的雏形,这也是神经系统的最初形态。 (2)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蚯蚓-出现了神经节,头部神经节发达,称为发头现象。发头现象的出现为脑的产生准备了条件。蚯蚓的神经系统是链索状的,称为链状神经系统。昆虫-形成了三个大的神经节:头部、胸部和腹部。它们的神经系统称为节状神经系统。 (3)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体内背侧有一条脊柱骨,称脊椎。脊椎动物是管状神经系统且其神经组织是空心的。管状神经系统的前端膨大部分形成脑泡(前脑、间脑、中脑、延脑、小脑)。爬行动物出现了大脑皮层。

(4)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哺乳动物-(啮齿类、食肉类、灵长类)。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更加完善,大脑半球开始出现沟回,脑的各部位的机能也日趋分化。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 2.从低等脊椎动物到高等脊椎动物脑得进化: (1)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脑指数 (2)皮层相对大小的变化——皮层指数 (3)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脑的功能区 3.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1)神经元——1891年,瓦尔岱耶提出。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有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胞体:最外是细胞膜,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有神经原纤维、尼氏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其中神经原纤维和尼氏体是神经元特有的结构。树突——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轴突——较长,包含平行排列的神经原纤维。轴突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去,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神经元按突起的数目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

最新对音乐的赏析

最新对音乐的赏析 最新关于对音乐的赏析 对音乐的赏析篇一:论情感对音乐赏析的影响 摘要: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情感是技术与感受、理解的融合,这种有别于自然状态的乐感需要天赋,更需要培养。 关键词:乐感理解:来源;培养 乐感是指人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与理解能力。通常表现为人在音乐欣赏或音乐表现时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感受能力。前者的表现是隐性的,潜在于人的内心活动;而后者则将这种内心活动付诸音响传达出来。 一、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 二、乐感需要天赋,更需要培养 在音乐欣赏中,一个人若难以或不能真切地感受到音乐的美,便认为他的乐感不好;同样,在音乐表现中,一个人若难以或不能贴切地传达音乐的美,我们也会认为他的乐感不好,因而乐感这一概念的涵义应当包括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两方面。 三乐感的培养 (1)首先要注重文化知识与中外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文化与艺术方面的修养。文化修养与对外部事物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直接有关。文化修养不足的演奏者,在表达作品意境、诠释作品内涵的程度必然受到一定局限。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有着相同之

处,在产生背景、社会功效、创作与欣赏均需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许多钢琴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有 关甚至是直接受文学作品启迪而创作的。古今中外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奇、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精华。 (2)其次要注重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音乐理论的学习,不 断提高宏观把握、微观分析钢琴音乐作品的能力。钢琴是和声与复 调类的乐器,钢琴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是乐队作品的浓缩。如同指挥 家指挥乐队(无论管弦乐队还是民族乐队)需要音乐理论这一基础知 识一样,钢琴家驾驭钢琴同样离不开音乐基本理论。否则,便无法 通晓钢琴作品的和声配置、复调形式、织体特点、曲式结构,便无 法做到胸有成竹,不仅直接影响对具体作品的感受、理解与表达, 而且还会影响钢琴演奏整体水平的提高。。 (3)要注重对于一切优秀音乐作品,包括中外钢琴音乐、交响音乐、民族民间音乐的欣赏,特别要注重对于优秀钢琴演奏家的演奏 的欣赏,以便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逐步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演奏 风格。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运用听觉器官大量欣赏,可以直接有效 地吸取艺术精华、培养良好的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领略作 品的韵味与内涵、洞悉作品的情绪与意境。欣赏优秀的钢琴音乐, 可以深入地体味作品处理方面的细微差异;欣赏中外管弦乐与民族 管弦乐,可以有益于发挥钢琴演奏和声与复调的独特作用;欣赏民 族民间音乐,可以更准确地表现中国钢琴音乐的东方神韵。而当今 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传播媒介,则为音乐作品的传播普及开辟了 多种途径。录音录相、广播电视、舞台演出、电影放映等形式使音 乐欣赏成为举手之劳。 总之,乐感,需要一定的天赋,更需要经过专业技术的训练与培养,我认为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首先对音乐表现为感性上 的直接体验,其次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 在含义。换句话说,欣赏者要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 的感情内涵,这是欣赏者在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当然,我又认为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音乐欣赏者的欣赏能力各 不相同,而且每个欣赏者都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生活经验来体验乐

情绪的理论

情绪化行为研究平台(群号170941219,)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1.情绪的外周理论——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n James,1842-1910)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Carl Lange),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后人称他们的理论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学说。 詹姆斯根据情绪发生时引起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机体变化提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他指出,“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它的原因纯粹是身体的。”又说:“人们的常识认为,先产生某种情绪,之后才有机体的变化和行为的产生,但我的主张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当一个情绪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立刻会引起身体的某种变化,激起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情绪。在詹姆斯看来,悲伤乃由哭泣而起,愤怒乃由打斗而致,恐惧乃由战栗而来,高兴乃由发笑而生。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情感,假如没有身体的属性,就不存在了。”“血管运动的混乱、血管宽度的改变以及各个器官中血液量的变化,乃是激丨情的真正的最初原因。”兰格以饮酒和药物为例来说明情绪变化的原因。酒和某些药物都是引起情绪变化的因素,它们之所以能够引起情绪变化,是因为饮酒、用药都能引起血管的活动,而血管的活动是受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的。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作用加强,血管扩张,结果就产生了愉快的情绪;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减弱,血管收缩或器官痉挛,结果就产生了恐怖。因此,情绪决定于血管受神经支配的状态、血管容积的改变以及对它的意识。 兰格与詹姆斯在情绪产生的具体描述中虽有不同,但他们的基本观念是相同的,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斯-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的争议。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Cannon,1927)首先反对这一理论,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2.坎农-巴德学说 坎农对詹姆斯-兰格理论提出了三点疑问:第一,机体上的生理变化,在各种情绪状态下并无多大的差异,因此根据生理变化很难分辨各种不同的情绪。第二,机体的生理变化受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支配,这种变化缓慢,不足以说明情绪瞬息变化的事实。第三,机体的某些生理变化可由药物引起,但药物(如肾上腺素)只能使生理状态激活,而不能产生情绪。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如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瞳孔放大、内分泌增多和肌肉紧张等。使个体生理上进入应激准备状态。例如,某人遇到一只老虎,由视觉感官引起的冲动,经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处,在此更换神经元后,同时发出两种冲动:一是经过体干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到达骨骼肌和内脏,引起生理应激准备状态。二是传至大脑,使某人意识到老虎的出现。这时某人的大脑中可能有两种意识活动:其一,认为老虎是驯养动物,并不可怕。因此,大脑即将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并转而控制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使应激生理状态受到压抑,恢复平衡;其二,认为老虎是可怕的,会伤害到人,大脑对丘脑抑制解除,使植物性神经系统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的应激生理反应,并采取行动尽快逃避,于是产生了恐惧,随着逃跑时生理变化的加剧,

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关键字:情感体验了解音乐创作背景梁祝歌剧魅影 摘要:情感的体验是音乐欣赏中的重要环节。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对音乐的欣赏,最重要的就是对它情感的体验。只有了解音乐想要诉说什么,才能真正的听懂它。 这学期选修了“音乐基础与名曲欣赏”这门课程。通过这几周的学习,听了很多的歌曲,也有很多的感悟.在我看来,对音乐的欣赏,最重要的就是对它情感的体验。只有了解音乐想要诉说什么,才能真正的听懂它。 音乐是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人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1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种心理要素。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是“观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 柏拉图曾说:“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做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2音乐艺术自身就应是美的化身。节奏平稳,节奏缓慢,节奏鲜明,节奏富于民族特色,因此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是声音在时间上的组织。节奏的变化使情绪有很大的差异,节奏缓慢时心情平和或沉重或压抑,节奏鲜明则一般情绪高涨、激动。节奏的快慢也会使生理、心里产生变化,情感体验不相一致。节奏快心跳加快,动感增强,如非洲的音乐,高度发达的节奏快速,复杂多变,多层次这样的节奏代表了非洲部落成员的共同感情和意志;节奏慢则心平气和,稳重,在音乐作品中多用于叙事,抒情等。 本学期我们听了很多的音乐,比如“高山流水”“百鸟朝凤”“黄河大合唱”“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梁祝”等,还看了音乐剧“歌剧魅影”在这里,挑选我最喜欢的“梁祝”和“歌剧魅影”来和大家谈谈我的体验。 梁祝: 想听懂梁祝,就必须得知道它背后的故事。我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因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得,那段缠绵凄美的爱情,造就了我们今天的名曲。全曲大概二十六分钟,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 曲子一开始,节奏比较欢快,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可以感受到一开始是快乐的学校生活,生活充满了新奇,后来,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也出现了,两人情意绵绵,大小提琴和鸣奏著主题,情绪轻快,笛声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风光明媚三月天两人春游。小提琴展现技,风华绝代。相聚虽好总有分别,快乐情绪之后就是离情依依十八相 1https://www.doczj.com/doc/4217420545.html,/ArticlePart.aspx?titleid=yiha20070628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2 https://www.doczj.com/doc/4217420545.html,/chinaartnews/2005-02/05/content_3691638.htm

音乐赏析中的情感体验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音乐赏析中的情感体验 姓名 唐雯学号2012531330351 系部音乐舞蹈系 专业音乐教育 指导教师刘小君职称讲师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2) 一、音乐欣赏与情感体验的内涵及关系 (3) (一)、什么是音乐欣赏 (3) (二)、什么是情感体验 (3) (三)、音乐欣赏和情感体验的关系 (4) 二、如何在音乐欣赏中进行情感体验 (5) (一)、从感性认识中进行音乐欣赏的情感体验 (5) (二)、从标题、文字中进行音乐欣赏的情感体验 (5) (三)、从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中进行音乐欣赏的情感体验 (6) (四)、从音乐作品的创作个性和风格中进行音乐欣赏的情感体验 (6) 致谢 (8) 参考文献 (8)

音乐赏析中的情感体验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唐雯 指导教师刘小君 摘要: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都能表现感情并以此感染欣赏者。音乐通过它独特的方式——声音在时间的运动和声音的强弱、节奏来表现其感情。音乐情感体验是一种审美的过程,也是审美活动的归宿,它能使欣赏者感受到作曲者的心境、情感和思想,使欣赏者了解音乐之美并向往美好事物。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情感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只有在对乐曲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的领会作品的情感内涵。相反,音乐中的情感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人们发自内心情感世界的对音乐的认识、欣赏、感悟的结合。 关键词:音乐欣赏;情感;艺术 Abstract:Music is a good performance and stimulate the emotional art, and other art like this infection can express feelings and appreciators. Music through its unique way - the sound of movement in time and intensity of sound, rhythm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Music is an emotional experience aesthetic process, but also the fate of aesthetic activity, which enables the viewer to feel the composer's mind, emotions and thoughts, so that the viewer understand the beauty of music and longing for the good things. Whether it is for ordinary music listeners, or for music specialists,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 of music appreciation are indispensable during a psychological factor, and only on the basis of thought and life of music produced after have a relatively clear understanding is it possible to gain a deeper, more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emotional content of the work. Instead, the emotional content of music is caused by certain social life, and a certain idea and is linked. In the course of music appreciation emotional heartfelt emotions people experience the world of music understanding, appreciation, perception combination. [ key word]: Music appreciation; emotion; Art

心理神经生理基础

第三节条件反射 神经系统通过反射活动来控制和调节机体的生理过程,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并与环境保持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平衡。 一、反射和反射弧 (一)什么是反射 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例如手遇火时即刻缩回,物体刺激眼睛角膜时产生眨眼,驾车时遇到红灯立即停车等都是反射活动。 (二)反射弧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特定神经结构,是执行反射活动的生理基础。典型的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当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沿着传入神经纤维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后,再由传出神经把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做出反应。 任何复杂的反射活动都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每次反射活动都不是一次完成的单方向传导过程,而是在神经中枢和效应器之间多次返回传递与联系的过程。以人的反射活动来说,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后,神经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递到神经中枢,再沿传出神经至效应器引发活动,此时反射活动并不停止,效应器的反应又作为新的刺激返回作用于感受器,进而通过神经中枢的调节影响效应器的活动,再次引起神经兴奋并传向神经中枢,这个过程称为反馈联系(或称返回联系)。反馈联系具有两种作用:反馈信息产生并增强中枢神经活动的输出称为正反馈、抑制或减弱中枢神经活动的输出称为负反馈。比如,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反馈作用将学习结果及时提供给学习者以增进学习效果。 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并非仅是反射弧,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环路,这样有机体的活动才能准确与完整。反射弧的神经兴奋传入通路有两条:特异性传入通路和非特异性传入通路。特异性传入通路是指特定感受器与特定传导路径传递某种特定信息,并将神经兴奋传至大脑皮层特定区域。非特异性传入通路是指神经兴奋弥漫性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使有机体处于清醒状态。反射弧的神经兴奋传出通道也有两条:锥体系和锥体外系。锥体系由大脑皮层调节和控制有机体精确、复杂的运动,锥体外系参与调节有机体的肌肉紧张与协调肌肉的运动等。 二、反射的类型 按照反射的不同发生方式,把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一)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本能就是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和防御反射等。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称为无条件刺激,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称为无条件反应,如狗吃肉会流唾液,是无条件反射,其中“肉”是无条件刺激,“流唾液”是无条件反应。针刺手,手即缩回,“针”是无条件刺激,“手缩回”是无条件反应。有机体的无条件反射主要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内脏反射、朝向反射和性反射。 无条件反射对个体来说是不学而能的,其反射弧是与生俱来的固定的神经联系,主要由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部位实现,是个体生长与发育的先天基础,它对维持有机体的生存、延续种系繁衍具有重要意义,但人的无条件反射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由于无条件反射具有刻板的性质,使有机体不能适应极其复杂和频繁变化的现实情境。因此,有机体在客观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下,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条件反射。 (二)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习得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建立起来的反射,其神经联系是暂时的。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叫

浅谈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浅谈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摘要:大学生在这一年龄段中特有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有着极其敏锐的感知力,他们也很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所以采用音乐教育方式会比传统的理论教育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运用音乐教育的方式,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非常重要。除此之外,音乐对于调节大学生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完善自我人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音乐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目录 摘要 (1) 一、音乐有调试情绪的心理作用 (3) 二、音乐审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4) 三、音乐的文化传播功能培养大学生良好情操 (5) 四、音乐治疗促进心理健康的案例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8)

一、音乐有调试情绪的心理作用 在听音乐的时候,我们最直接的感受都是来自于内心来自于自己心中的情感的。听音乐的整个过程就是音乐创作者的内心告白,是人们内心情感和心理活动的再现。所以音乐的播放过程与人们心中的情感流露是极其相似的。在理解音乐作品内涵的同时,听者自身也会有着属于自我的情绪体验,会被音乐感染甚至是走入音乐的世界难以自拔,由此产生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共鸣,是其它种类的艺术形式难以超越的。 很多情况下,人们内心的情感并不是自发的,而是由客观环境引起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源自于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态度变化。情感和内心的情绪不仅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情绪对于人的发展可以产生积极影响,也可以产生消极的影响。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会有一些负面的情绪,比如:伤感、焦虑等等,偶尔产生的这种情绪并不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伤害,但是如果经常处于过度兴奋的状态,超过了情感的负荷限度,也会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因此,情绪能够产生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的临界点就是“度”的掌握。[1]极度焦虑和过度兴奋的情绪都能够对人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相反,乐观、开朗这些适度愉悦的情绪是人们治愈疾病的良方。因此,学会如何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而音乐对人们内心情感和情绪的表达是非常直接的,因为音乐自身就是创作者情感和情绪的产物。这种音乐在当代大学生的身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