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1

软件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1

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及措施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及措施 XXX 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教师职业也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教师职业不再如20世纪60年代中期,许多国家对教师“量”的需求。教师职业逐渐被提高教师“质”的需求所代替。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则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良好的教师素质,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内容,是有效的教育工具或手段。教师的品格意志、道德面貌、情感态度、学识能力和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教师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我,才能肩负起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二、个人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1.教学现状:优势: 五年的语文教学使我积累了相对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也让我具备了较强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气氛的掌控能力,课堂教学效果的把握能力。在我的教育教学中,一直非常注重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2.教研现状:优势: (1)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掌握了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加之我是一个善于总结反思的人,因此,在教学之余形成理论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 (2)五年来先后有一些教学设计、经验总结、优质课等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并参予省重点课题的讨论,积累了一定的教科研经验。 (3)不足之处在于,平日静心思考,专心写作的意识不强,同时也缺乏专业理论的支撑,所以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是我的期盼。 3.管理现状:优势: 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我积累了较多的课堂管理经验,能了解大多数学生各方面的特长和不足,有针对性的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善于动脑思考,乐于与人沟通,在经营好自己课堂的同时,能与其他教师很好的合作,与学生课堂内外的关系十分融洽,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 三、个人专业发展三年总目标: 2017-2018学年度 1.在这三年里,积极参加每一次教育理论学习,珍惜每一次培训的机会,用心完成每一次的培训作业。抓住这一个良好的契机,提升自我的理论水平。同时利用空余时间,坚持阅读和

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 一) 、课程的性质 《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是旅游三部计算机应用专业、会计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是职业能力课程中的职业基础课程, 主要培养学生数据库管理和应用的能力, 以及结合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动态网站开发的能力, 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动态网站开发数据库课程的基础。 ( 二) 、课程定位 本课程以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 根据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应用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 以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主线, 以本专业应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 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实验项目或工作情景, 以具体的项目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 以典型实际问题设备为载体, 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叙述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 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以及课程类型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 该门课程以形成数据库管理能力和利用高级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库编程能力为基本目标, 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 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要求的相关性,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贯彻”技能培养为主, 知识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 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岗位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选取项目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 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以数据库系统开发流程与典型的项目为载体, 使工作任务具体化。 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述。”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 ”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 ”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三、内容标准 按照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相应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内容( 学习单元) 。 ( 一) 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 1、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根据计算机应用及工程师、程序员等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申报材料 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Hainan College of Software Technology 二〇一一年十月

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项目负责人: 王弗雄(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系系主任,副教授,海南省高等学校软件技术特色专业负责人,省级教学团队软件技术Web应用系统教学团队成员) 项目组主要成员: 钟声(海南大学,教授,计算机系主任) 胡赟(中山大学软件工厂,副教授,博士,总经理) 吴毅(海南在线,高级工程师,程序架构师,技术总监) 朱志(海南天涯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杨淳至(海南生态软件园,总经理) 林挺然((日本)海南领信株式会社,总经理) 一、专业建设基础 1.行业背景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新形势下,省委、省政府提出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要求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全力推动两个信息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一南一北两大园区:海南生态软件园和三亚创意产业园。《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加快建设海南生态软件园和三亚创意产业园,鼓励和吸引国内外知名信息技术企业向园区集聚,根据国家软件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基地建设总体布局,积极支持海南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逐步形成软件产业基地”。2009年底,海南省政府专门出台了《海南省鼓励软件产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政策》,设立了每年2000万元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投融资、税收、风险投资引导激励、政府资助与奖励、人才引进和“一企一议”等多方面鼓励扶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还拿出1亿元工业发展资金用于海南生态软件园基础设施配套,并在新增的中央投资相关项目中划拨7200万元用于支持软件园建设,全方位给软件企业在海南发展创

《软件测试》课程标准 软件技术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073011 课程总学时:36 课程学分:2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软件技术 制定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制定时间:2014年8月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 《软件测试技术》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是针对软件测试员或程序员岗位的任职要求所设置的具有综合性质的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软件测试基础理论、技术方法、流程管理和使用自动化工具实施项目测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完整的软件测试的工作过程,能对完整的项目进行测试的实施工作,从而实现与测试技能要求的无缝连接。 前导课程:《C#程序设计》、《面向.NET的WEB应用程序开发》、《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后续课程:《项目开发》、《Android应用开发》、《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2.设计思路 本课程紧紧围绕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岗位能力需要,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基于任务导向来组织教学,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按照软件测试的知识体系,组织成“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白盒测试”、“黑盒测试”、“单元测试”、“测试管理”五个部分。针对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职业岗位需求,设计真实测试项目案例,以典型实际问题为载体,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训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在考核方式的设计上,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实施过程化、能力导向的综合评价。

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表现也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强调过程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成绩考核主要采取了课堂表现、实验实训记分、考试等方式。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理论知识,掌握主流的测试技术和方法,能承担软件测试的工作任务,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测试计划的制定能力、测试用例的设计能力、测试代码及文档编写能力、较强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对学生今后从事软件编码、软件测试以及其他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知识目标: (1)理解软件测试的模型和分类; (2)了解解软件测试的原则、策略、流程; (3)掌握软件测试的过程; (4)掌握白盒测试用例的设计; (5)掌握黑盒测试用例的设计; (6)掌握JUnit单元测试技术; (7)了解测试项目管理; (8)了解测试计划、测试总结的编写。 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应用常用测试方法,完成对应用系统的测试工作; (2)能够独立编写简单测试计划; (3)能够独立编写简单测试总结; (4)能够独立进行常用测试用例的设计; (5)能够使用软件测试的相关技术,针对某个项目进行完整的测试活动。 素质目标 (1)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4)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 (5)具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终极版)

项目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项目组负责人: 刘文娟计算机信息技术工程系主任教授物联网开发高级工程师 高健德州财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软件工程高级工程师 项目组成员: 张克瑜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软件设计师 孙育红电脑美术教研室主任教授平面设计师 李春辉网络技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网络工程师 祝瑾恵计算机公共基础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硬件维修工程师 刘伟信息中心主任副教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石朝晖骨干教师副教授硬件维护工程师 孙凤庆骨干教师副教授数据库管理工程师崔宁骨干教师讲师软件设计师 李娟骨干教师讲师硬件维护工程师 牟艳霞骨干教师讲师硬件维护工程师 许华信息中心技术科科长讲师软件设计师 刘涛专任教师讲师网络工程师 李颖专任教师讲师数据库管理工程师张静专任教师讲师软件设计师 刘洪涛德州财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软件工程高级工程师王保东工商银行德州分行信息中心主任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继珍德州天嘉电子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信息系统监理师

杨士海德州同联科技有限公司网络部网络集成高级工程师 一、建设基础 (一)专业建设背景 1.行业背景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产业是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是具有高额附加值、高投入高产出、无污染、低能耗的绿色产业。计算机应用产业的发展将推动知识经济的进程,促进从注重量的增长向注重质的提高方向发展,是典型的知识型产业。 德州市委、市政府这些年始终高度重视信息化的建设,一直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重大举措,使城市整体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德州市推出的“10+3”主导产业集群计划,将电子信息产业列入三大新兴产业,与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就“智慧德州”建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今后5年内投资35亿元,建设以互联网、物联网、通信网、无线宽带网“四网合一”为基础的智能型城市。德州市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华东、华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处鲁西北、冀东南经济区域带。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德州市唯一一所国办高职院校。利用地理上的优势,计算机系与德州市以及齐鲁软件园、苏州软件园、中关村软件园等区域内的大量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深入的交流和合作,一方面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能力训练机会。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2.人才需求分析

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二○一一年十月

目录 一、建设背景与人才社会需求分析 (4) (一)建设背景 (4) (二)人才需求 (6) 二、专业建设基础 (7) (一)现有基础 (7) (二)专业优势 (7) (三)专业特色 (9) (四)存在的主要差距 (10) 三、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11) (一)专业建设发展总目标 (11) (二)人才培养目标 (12) (三)教学质量与监控目标 (12) 四、建设内容 (13) (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13)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5) (三)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 (17) (四)教学团队建设 (26) (五)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30) (六)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设 (32) (七)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与辐射能力建设 (33) (八)校企合作,探索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 (34) 五、改革举措 (35) (一)与软件行业协会、软件研发企业建设互惠多赢的长效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 35 (二)突出职业能力养成,确定校企“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35) (三)实施教学改革,构建“岗位引领、项目导向”的课程体系 (36) (四)实施四大工程,提高师资队伍质量 (36) (五)整合资源,系统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37) (六)统筹设计,客观评价 (37) (七)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与辐射能力建设 (37) (八)联合企业,探索中高职衔接的人才系统培养 (38) 六、建设进度与预期绩效 (39) 七、项目建设资金预算 (41) 八、保障措施 (42)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 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项目组组长: 徐翠娟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项目副组长: 杨文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带头人副教授 韩建军哈尔滨鑫联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世宽黑龙江中软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项目组成员: 王琼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副教授 张春波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 吴奇英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宋磊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初世波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宿佳宁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助教 李晓会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助教 李强哈尔滨鑫联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软件部经理于天哈尔滨鑫联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刘伟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工程公司软件部部长沙宁黑龙江省瀚博软件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锦州市机电工程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目录 一、课程简介 (3) 二、课程设计思路 (3) 三、课程目标 (4)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5) 五、课程实施建议 (9) 六、岗位职业能力标准 (15)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应用》 学时:90 授课对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 课程性质:电子技术是一门中职学校电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电类专业学生所学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三部分,应用性很强,因此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后续专业课程与顶岗实习实际,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在教学中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同时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先导课程:电工技术应用 后续课程:电子CAD 二、课程设计思路 电子技术是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三方面知识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其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为体现其特点,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分模块教学的方法,每一模块安排其对应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逐步递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专业教师授课,加大实践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熟悉模拟电路的基本元器件、掌握基本单元放大电路与集成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应用等等。教学中着重于各种电路的应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实用电子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等环节才能转化为专业能力。

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2011-2015)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它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互依托,成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专业对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效益将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高等教育自身改革的需要,科学规划专业结构体系,有计划的做好专业建设工作势在必行。根据软件学院发展战略和定位,为了逐步落实专业建设规划,拓宽专业口径,优化专业资源,突出专业特色,进一步加强学院教学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2011-2015年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现状分析 (一)专业特点及国内发展现状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今天,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也是各国争夺科技、经济、军事主导权和制高点的战略性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家信息化建设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软件产业是21世纪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已成为发达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世界各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软件产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目前,我国软件高级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如何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已经成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当务之急。在中国,国内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每年高达80万人,而院校毕业生中的软件工程人才还很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的极度短缺。尽快培养起适合信息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已经成为信息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二)专业建设基础

CADCAM软件应用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CAD/CAM软件应用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CAD/CAM软件应用技术基础》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学生具备了《机械制图》、《AutoCAD》平面绘图、《数控编程技术》(含工艺)等基础知识后开设的课程。该课程是学生掌握三维数字建模和计算机辅助编程的重要理实一体化教学环节,教学时数为144学时。《CAD/CAM软件应用技术基础》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二维曲线的绘制与编辑、实体建模、曲面建模、工程制图、装配、二维线框铣加工、平面铣加工、三维定铀铣加工、点位加工、多轴加工及UG软件的机床后置处理技术和程序仿真验证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掌握CAD/CAM的基础知识,具有CAD/CAM软件应用的基本技能,能够利用UG软件进行一般复杂程度零件的设计与制造,为适应机械产品三维设计及加工等岗位作准备。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以工作任务导向以及典型零件数控加工的实际工作项目活动,使高等职业学院的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了解数控技术专业的学习领域和工作领域等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与专业技术等,培养学生具备产品数控技术的实际工作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专业方面实际工作的能力奠定基础。 (一)知识目标 1)掌握UG软件三维数字建模的相关知识;2)掌握UG软件装配设计的相关知识;3)掌握UG软件工程图的相关知识;4)掌握UG软件自动编程的相关知识。(二)能力目标 1)能熟练使用UG软件完成典型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工作;2)能熟练使用UG软件完成中等复杂装配体的三维装配设计工作; 3)能熟练使用UG软件完成由三维模型生成符合国标的工程图纸的工作; 4)能够熟练使用UG软件完成较复杂机电产品的自动编程,并能生成后处理程序上机操作。 5)能熟悉多轴自动编程6)能了解多轴加工7)能了解在线加工 (三)素质目标 1)良好的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2)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3)良好的工程意识。 三、教学课时:120 学时 四、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并掌握一种软件的操作,能独立运用软件完成轴类零件的平面造型及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三维造型。在具备金属切削基本理论,机械制造工艺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根据工件材料、加工要求等各种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刀具,确定切削用量等各种工艺参数,会后置处理、生成数控加工程序,并在数控机床上完成零件的加工。 职业能力目标: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2017年-2020年)

XXXXX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2017-2020年) 二0一七年四月

专业建设是提高办学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切实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依据国家、教育部、广东省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有关文件精神和学院“十三五”建设与发展规划,制定本专业建设规划。 第一章“十二五”发展的回顾 本专业于2004年设立,当年招生155人,现在校生414人。本专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如下: 一、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二是努力探索并实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和“并行排课,技能优先;专业集中,基础模块”的教学模式。如以“校中厂”、“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等形式,开设各类教学实验班,培养具有较强职业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努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制定符合人才培养新模式下的课程改革体系,对于专业课已经形成“认识实习——理论——环境模拟——顶岗实习——交流总结——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六元一体的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体系,突出的是教学模式的职业性和实践性,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将职业技能鉴定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校企合作为工作平台,以专业改革为切入点,开展课程建设、基地建设和团队建设等一系列教学改革工作,先后建立“大学生IT创业孵化基地”、“多迪网络工作室”,取得了可喜成绩。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专业理论课与实习实训课的“一体化”教学,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并与传统的直观教学、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相结合,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积极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增加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比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加

学年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学年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鲁迅外国语学校孙华君 “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我校的育人理念。为此我将在追求优质课堂,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培养学生成为与时俱进的新型人才作为年度的个人发展目标。特拟定个人学年专业发展规划。 一、自我分析 (一)、个人专业发展优势 、工作积极认真、热爱学生、责任心强,有一颗不断追求上进的心。 、对待事物乐观,对待同事热情,环境适应能力强,与同事和睦相处。 、能够以充沛的精力、严谨的治学态度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善于观察、勇于实践,并已初步养成在实践中思考的习惯。 (二)、个人专业发展不足: 、个人学习:文化底蕴不够丰厚,在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上有许多不足,乐于从事教学科研,但往往停留在感性经验的层面。 、课堂管理:如何让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扎实做得不好,综合学科能力不强。、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的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对问题的反思和重构的能力还不强。 4、教科研水平:对于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有过一定的思考,也想过一些方法加以解决。但缺乏深入、长期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缺少理论支撑。 二、发展目标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住平时的点滴时间进行阅读,长期有效的学习,增强理论底蕴,做个学习型教师; 、重视对有效课堂的研究、实践,用心思考,凡事多思多想,反思教学事物中的得与失,总结经验,找出成长的方向,做个反思型、研究型教师; 、利用现代化设备,借鉴网络资源,加强对教材体系的梳理能力,多看名师课堂实录,多听名师上课,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

、结合自身的科学教学,积极加入新课程的研究。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并力争发表或获奖。 三、发展途径 、做一个好读书的老师 养成经常阅读的好习惯,在不断地阅读中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一名有较高科学素养的科学教师。 、做一个勇于课堂实践的老师。 课堂是老师能力检测的一个大舞台,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不仅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发展教育就是要让老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自己的教育行为,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科研型的、学者型的教师。 、做一个爱学生,懂教育规律,勇做新时代的好老师,让自己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 虽然生动的课堂、精湛的专业素养,都不是一日之功,我不敢奢望自己一下子成为一位名师,但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会一直朝着心中的梦想迎风起航,虽一路风风雨雨,但是我一定坚持不懈,尽心尽力……

《软件工程》课程标准

《软件工程》课程标准 表1 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软件工程》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工程性基础课程,在软件工程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软件开发是建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重要环节,人们通过软件工程学把软件开发纳入工程化的轨道,而软件工程学是用以指导软件人员进行软件的开发、维护和管理的科学。《软件工程》已成为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体系中的一门核心课程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开发软件项目的工程化的方法和技术及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准则、标准和规范等;学生应能掌握开发高质量软件的方法,以及有效地策划和管理软件开发活动,为学生参加大型软件开发项目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开设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软件项目开发和维护的一般过程,掌握软件开发的传统方法和最新方法,能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参与软件项目的分析、设计、实现和维护,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从事软件工程的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1. 知识目标 (1)教授以软件工程的发展、主要方法、常用工具的使用为主线。包括: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常用的软件管理方法、常用的建模工具等。 (2)关键的知识讲授阶段有:软件需求获取方法、需求规格说明撰写与评审方法、软件设计的基本概念、结构化设计方法、体系结构设计、面向对象UML的软件分析方法、UML 建模方法、软件测试基本理论等。 (3)通过该课程的教授,学生应具备软件工程基本理论知识。 2. 能力目标

(1)运用软件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开发与维护软件的能力 (2)编写相关技术文档的能力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工作交流能力。 3. 素质目标 (1)职业素养的培养:对软件开发领域常见的职业要求、团队合作精神进行培养与灌输。 (2)专业素养的培养:对软件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能够予以准确判断,明确解决思路。 (三)参考学时 64(理论:32\实验:32 )学时。 (四)课程学分 3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理论64学时) 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从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工程管理和软件工程环境等几个方面了解如何将系统的、规范化的和可以度量的工程方法运用于软件开发和维护中。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基本掌握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等软件开发技术,初步了解软件复用的概念及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同时对软件工程管理和环境等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表2 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表

软件工程专业群建设规划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群建设规划方案 一、软件工程专业群现状 软件工程专业群包括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同时与物联网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密切联系,并对两个专业建设提供师资基础(电子信息产业中软、硬件密切结合)。 滇池学院于2007年开设软件工程专业,本专业在校学生191名,累计毕业学生251名。理工学院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2011年成立了云南省高等学校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2012年11月软件工程专业成功申报云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建设,下设八个实验室:软件实验室、基础电路实验室、组成原理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软件实训实验室、杨林软件实验室、杨林基础电路实验室。与加拿大达内IT培训集团、中软国际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培训协议,建立了两个培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软件人才培养基地,作为理工学院学生实训基地,旨在培养国内一流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培养学生6个方面的能力,工具的使用与实验技能、工程设计与实现能力、评审测试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过程管理与控制能力和面向领域的应用能力。 滇池学院于2001年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专业在校学生193名,累计毕业学生838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9年立为学院特色专业。理工学院不断探索课程改革,计划在新的课程中开设嵌入式课程开发,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当前社会急需的热门技术,实现与就业单位需要间的无缝链接。

依托母体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加大自身师资培训力度,不定期开展专题技术培训。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加大校内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制订青年教师学历层次提高计划,鼓励和安排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学习、访问,有计划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各种高级研讨班的学习保证专业教师梯队的连续性与合理性,提高学历层次及业务水平;让部分老师参与到软件企业的实际项目开发,培养双师型教师。理工学院有专任教师60余人,具有教授、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占52.3%,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占77.8%。专业群内兼职教师3个,企业指导教师10余人。聘请学术带头人2人、学术骨干1个、同时有计划的提拔、培养青年骨干教师。 教师承担省级、国家级课题10余项,在各类各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获“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获省级以上有关荣誉、奖励、成果16项。 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分别与加拿大·达内科技培训集团、中软国际达成合作培养协议,2010年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室”,2012年建立“软件人才培养基地”,作为理工学院学生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软件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将把工程师培养分为校内学习实训和校外实训两个培养阶段。在项目实训阶段,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在项目实训学习期间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和相应的培养体系。 从2010年3月开始软件工程专业与国内知名软件公司合作,每年针对软件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开始了为期四个月左右的在校实训。 在培训的过程中学生不外出实训,由知名软件企业提供实训案例和项目资源,派项目经理及老师到校内实训基地指导,利用学院的实训场地设备对学生完成实训教学。实训中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提升,对教师的理论素养、个人素质及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观念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觉得自己先要成为一名主动学习者,做学习型的教师,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符合高品位要求的教育者,我针对自己的特点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如下: 一、自我分析 1、成长的历程和现在所处的阶段 我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十二年,热爱教师职业,认真踏实工作,善于引导学生,积极辅导学困生,循循善诱,热情、主动。认真钻研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方法,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不同的发展。能注意感受教育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学生的发展和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我始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时刻提醒自己用脑子工作,努力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教师。 2、专业知识方面的分析 自工作以来,我大部分时间从事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在不断的学习和努力中,积累了一些教学上的经验,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不断从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的网络、报刊、杂志、书籍中汲取营养。

在从教的日日夜夜里,我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健康、活泼的成长;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自己播种的理想的种子在学生身上开花结果。 3、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能力方面的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能不断的学习新课改的理念,学习科学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备课时,不仅能备教材而且备学生,且能注意课堂的生成,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4、职业道德及个性特征的分析; 能积极参与政治理论学习,使自己具备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爱岗敬业,依法执教,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以身作则。在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中,能坚持正面教育,与学生交流沟通,用爱心去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个人优势和不足。 我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科研意识也有所增强,科研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工作负责的人,平时无论做任何事都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但我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我很重视课堂教学实践,却相对忽视了教师自身学科专业知识的发展。首先,我感到在学习上对自己有所放松,以工作代替了学习,导致自己迷失了发展方向。同时,学习上的欠缺,也造成了理论功底不扎实,缺乏理论积淀,使自己的学科专业能力大多停留在实践层面,无法提升到理论层面上。

《软件开发基础》课程标准

《软件开发基础》课程标准 表1 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软件开发技术》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在软件工程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软件开发是建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习和训练,加深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加强程序设计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软件开发基础》已成为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在操作系统、数据库、多媒体、网络等应用环境中软件的基本开发方法及技术,以及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解决的数据结构与常用算法的实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在上述环境中开发软件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开发方法和常用开发技术,为今后结合实际应用开发软件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软件工程概念与流程、数据结构概念与算法,并且结合数据库知识具有一定的软件系统设计能力。 1. 知识目标 (1)教授以软件开发的发展、主要方法、常用工具的使用为主线。包括:软件开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常用的软件管理方法、常用的建模工具等。 (2)关键的知识讲授阶段有:软件需求获取方法、需求规格说明撰写与评审方法、软件设计的基本概念、结构化设计方法、体系结构设计、面向对象UML的软件分析方法、UML 建模方法、软件测试基本理论等。 (3)通过该课程的教授,学生应具备软件开发基本理论知识。

2. 能力目标 (1)运用软件开发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开发与维护软件的能力 (2)编写相关技术文档的能力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工作交流能力。 3. 素质目标 (1)职业素养的培养:对软件开发领域常见的职业要求、团队合作精神进行培养与灌输。 (2)专业素养的培养:对软件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能够予以准确判断,明确解决思路。 (三)参考学时 64(理论:32\实验:32 )学时。 (四)课程学分 3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理论64学时) 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从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工程管理和软件工程环境等几个方面了解如何将系统的、规范化的和可以度量的工程方法运用于软件开发和维护中。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基本掌握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等软件开发技术,初步了解软件复用的概念及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同时对软件工程管理和环境等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表2 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表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负责人: 系主任: 教务处长: 主管院长: 信息工程系 In fomatio n Engin eeri ng Departme nt 二O 一O年四月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学习形式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学制:3年 学习形式:全日制 二、培养模式 服务计算机领域高技能人才需求,依托北京、武汉、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与软件企业、电子商务企业高度融合,以软件开发员、软件测试员、软件销售、客户服务岗位技能要求为重点,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形成课堂与企业、实训与岗位”产学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成为 在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销售、客户服务方面学生操作技能突出的专业。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北京、武汉、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服务IT行业领域,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销售与服务的能力,主要从事程序员、测试员、网页美工设计师、信息编辑及SEO操作 员、客户服务及技术支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职业范围 本专业学生职业范围主要涉及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销售及服务等领域。具体从事的就业岗位如下: 五、人才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 掌握大学英语基础知识,通过普通高校专科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通过国家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办公应用四级认证考试; 取得与本专业工种相关的1个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具备数据库设计、维护及编程能力; 具备网页设计及网页制作能力; 具备基于三层架构开发模式的程序开发能力; 具备软件测试能力; 具备网站资源维护能力; 具备搜索引擎优化能力;

软件专业建设方案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 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1 软件专业的背景和依据 1.1 软件专业的社会背景、行业背景 信息产业是二十一世纪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而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引擎。自从中国国务院于2002年7月24日公布著名的《振兴软件产业行动计划》以来,教育部及各部委关于发展我国软件产业,大规模培养计算机软件人才已推出了多方面举措,2003年下半年又在全国范围启动了试办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 建设,旨在大规模培养软件银领。随着软件行业逐步走向产业化,需要大量从事软件技术的人才,2004年,国务院6部委联合发文,将软件人才确定为技能型 紧缺人才。 高职软件人才教育应该以培养多方位、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软件人才为目标;按照企业和领域需求确定培养方向,形成灵活的课程体系,动态的教学计划;全面加强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借鉴国际软件人才培养经验,努力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教学内容创新,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切实面对软件企业的需求,按照工程化的培养方向,改革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软件人才培养力度和速度。 对高职软件专业的开办要区别于本科教育。本科与高职不仅仅是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而且是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其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就业方向等都有所不同。 本科软件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开发与系统运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按照计算机科学的体系来设置课程,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研发和运行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对于高职软件专业学生的培养,不可能循重理论厚基础的思路,相反应该以其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为目标。应该追求用较短的时间和正规的教育,系统培养从事编码、测试、系统维护方面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综上所述,一方面国家大力倡导培养软件人才;另一方面,对于包含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环节在内的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关

个人专业发展成长规划

个人专业发展成长规划 为持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促动自身专业化成长,使自己成为适合时代的要求、学生喜爱的初中教师,根据旬阳县教育局印发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规划》,结合个人实际,特制定此规划。 一、个人现状分析 ⒈个人基本信息 王忠强,男,1967年10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安康师范学校(普师专业),1992年取得专科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2004年取得本科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教于赵湾初级中学,担任数学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学高级教师。 ⒉自我剖析 (1)个人专业发展优势: ①热爱本职工作,对于自己所学专业和工作有着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学生有一颗爱心。从教多年,积累了较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②有较扎实的初中数学学科素养和教学基本功,注重对新理念、新方法的学习,教育教学观点能紧跟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善于搜集并利用各方面的信息资源丰富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较为娴熟,并能积极使用,能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在教学上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喜爱,同事赞誉。 ③能独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乐意与同事分享互助。 ④接受新事物水平较强,善于观察、勇于实践,并已初步养成在实践中思考的习惯,有一定的反思、著述水平。 (2)个人专业发展劣势 ①个人年龄偏大,思想保守,工作中缺乏敢为人先,争做标兵的勇气和胆识。缺乏勇敢展示自我、张扬自我的勇气和胆略。 ②整个初中各年级数学教学教材体系还没能全面把握(教材持续变化),课堂教学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独特高效的教学风格,虽积极学习先进课改理念与教学方法,却不能做到每节课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③在教育管护学生、促动每一位孩子全面健康发展方面还缺乏经验,工作措施有待进一步优化。 ④自我认为自己的专业成长不够理想,也越来越感到知识的欠缺,深感压力。 二、发展目标 (一)成长总目标: ⒈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在持续的综合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素养,成为一个有内涵的教师。依法执教,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成为政治素养过硬、职业道德崇高的师德楷模。 ⒉注重课堂有效性的研究和实践,善于思考、发现、反思、著述,严谨治学,教有专长,教育科研成果显著,争取成为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的县内知名教师。 ⒊积极锻炼自己,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基本功以及做人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能在动态的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持续提升自己的理念和素质,发挥自己的潜质,做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二)专业发展目标: ⒈专业道德

软件工程课程标准

《软件工程》课程标准 煤炭管理干部学院 计算机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2012.06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定位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主要容包括软件工程概述、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编码、软件质量与质量保证、项目计划与管理。本课程教学是既要侧重软件开发的方法、原理的讲解,又要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设计和开发软件的能力,两者并重、相互结合。 根据培养计算机高级理论与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软件项目开发和维护的一般过程,掌握软件开发的传统方法和最新方法,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从事软件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企业调研,与企业专家座谈,了解企业需求,梳理岗位任务,构建适应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容。通过企业调研,深入了解软件开发企业的需求,分析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容,设计学习情境,摒弃传统的从结构设计角度学习本课程的方法,从软件项目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的角度将整个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若干学习情境,以完成岗位任务所需知识和能力选取教学容,使其符合企业真实的工作程序、技术标准。 以行动导向组织实施教学。课程教学遵循“计划、调研、设计、实施、测试、发布与维护”这一“行动”过程序列;在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根据该情境设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制定设计方案,实践操作,最终总结汇报形成成果,

整个过程以学生动手“工作”为主要学习过程。学生在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的这一“工作”过程中,开展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将知识用于完成项目任务的“工作”,最后通过相互的成果展示和阶段评审达到知识的更新、职业能力的巩固和升华。 建立多元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突出过程与成果结合评价,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评价模式,包括课堂讲评、实践操作、阶段评审、成果展示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将课程考核与企业的岗位需求融合在一起,形成多元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四、课程目标 (一)能力目标 1. 能够按照规的软件项目开发流程来设计、开发软件; 2.能够规地编写软件项目开发各阶段的文档; 3.能够使用Project工具软件进行软件项目管理; 4.能够使用Rose或Viso等工具软件进行项目辅助设计; 5.能够准确地设计测试用例,进行软件项目测试; 6.能够规地发布项目并制定合理的后期维护计划。 (二)知识目标 1.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2.掌握软件工程各个阶段的目的与任务; 3.掌握软件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 4.掌握结构化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设计建模方法; 5.掌握软件测试的常用方法和选取测试用例的原则; 6.掌握软件发布的正规操作流程; 7.掌握软件后期维护的原则和方法。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规的系统设计、开发思路 2.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岗位意识和岗位适应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