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专业建设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28.81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

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1 软件专业的背景和依据

1.1 软件专业的社会背景、行业背景

信息产业是二十一世纪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而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引擎。自从中国国务院于2002年7月24日公布著名的《振兴软件产业行动计划》以来,教育部及各部委关于发展我国软件产业,大规模培养计算机软件人才已推出了多方面举措,2003年下半年又在全国范围启动了试办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

建设,旨在大规模培养软件银领。随着软件行业逐步走向产业化,需要大量从事软件技术的人才,2004年,国务院6部委联合发文,将软件人才确定为技能型

紧缺人才。

高职软件人才教育应该以培养多方位、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软件人才为目标;按照企业和领域需求确定培养方向,形成灵活的课程体系,动态的教学计划;全面加强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借鉴国际软件人才培养经验,努力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教学内容创新,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切实面对软件企业的需求,按照工程化的培养方向,改革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软件人才培养力度和速度。

对高职软件专业的开办要区别于本科教育。本科与高职不仅仅是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而且是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其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就业方向等都有所不同。

本科软件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开发与系统运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按照计算机科学的体系来设置课程,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研发和运行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对于高职软件专业学生的培养,不可能循重理论厚基础的思路,相反应该以其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为目标。应该追求用较短的时间和正规的教育,系统培养从事编码、测试、系统维护方面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综上所述,一方面国家大力倡导培养软件人才;另一方面,对于包含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环节在内的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关

键问题上,我们尚处于摸索阶段。所以,对于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教学改革事关重大、迫在眉睫。

1.2 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

一直以来我国软件人才结构不合理是大家的共识。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软件企业中,开发人员基本上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系统分析员、软件项目经理等,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需求分析、需求管理和控制以及结构设计;第二类是程序设计师: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详细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第三是进行程序编码的程序员。这三类人员构成一个金字塔形状的结构,即越高级的工作,从事的人员越少,而底层的开发人员要占据绝大部分。软件开发各类从业人员的结构及比例关系如下图所示:

目前我国软件人才却呈橄榄型。即使是像著名的微软研究院,其高层的项目经理、中层开发人员、底层测试人员比例也分别为5%、31%、64%。由此,我国急需培养两头的软件人才——系统架构师一类的高级软件人才以及大批量的软件编码人才。高职高专的软件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处于该结构的底层,也就是需求量最大的一层,这一层人才素质的高低将极大地影响所开发的软件的质量,因此,如何高质量的输出这类人才对发展国家信息产业有重要的意义。

2 专业建设目标和指导思想

虚心使人进步。我们应该向诸如印度等软件产业发展良好的国家学习,吸纳和借鉴他们的经验。就象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的彩电工业,大量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线,而到如今,我国已成为国际上彩电生产和研发大国。改革开放,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引进好的培养模式,对高职软件人才教育不走或少走弯路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结合行业需求及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把握课程设置的涵盖范围及深度;借鉴我们业已进行几年与印度NIIT合作的成功经验,迁移基于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专业教学中;学习其教材编写的思路,开发适合于本土软件专业的教材。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渐进地扩展我们的专业设置,做到“走一步则成功一步”;同时,将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我们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总的来说,我们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1)借鉴国际先进的培养模式,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的IT职业教育的经验和模式,紧跟技术发展,根据行业及地区特点,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做精、做强本专业;

(3)将传统的“知识学习”的教学观念转换为新型的“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训练的力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三年制培养为主,积极开展二年制教改探索实践,根据二年制及生源情况,,改革公共课程与专业基础课设置,进一步优化整合课程,灵活运用案例驱动教学方法;

(5)强调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干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嵌入国际认证课程,推行“一学两制”。

(7)建设以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有企业经验的教师为骨干,以有创新精神的年青教师为后续力量的教师队伍。

同时我们也不可能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我们打算通过合作和学习,壮大自己,形成基于我们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我们的教学改革的目标是:适应社会对软件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受社会欢迎的、高质量的软件人才,打造我们自己的专业品牌。

3 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3.1 办学特色

办学方式:在嵌入式NIIT合作模式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自身的需要和特点,形成独特的办学模式。

课程设置:关注相关专业领域最新技术发展,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研究NIIT专业课程体系,与本省本行业的新技术同步,形成明确地按技术路线走的课程体系。

根据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实用性,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和更新(NIIT公司约两年更新一次),目前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目前两个主流技术:即Microsoft公司Visual Studio开发技术和Sun公司的Java开发技术;编程所必须的支撑课程: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UML、XML;以及专业技能提高和扩展课程:软件工程、网络技术。

另外,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专业技术课程的内容,还开设了操作系统和数据结构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方法:采用NIIT基于榜样的学习模式,深化以目标为驱动的案例教学,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指导下,以适量理论教学,重点问题分析与实践能力训练为原则,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将学生参加实际项目开发作为我们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使我们的学生“未走出校门已走入社会”,实现与企业需求的无缝接轨。

职业能力培养:通过NIIT的信息搜索与分析能力(ISAS)等课程,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分析能力,对新知识的敏感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准确性,掌握与人合作、沟通的技巧,训练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综合实训课程:实训内容与教学相辅相成,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训课程,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该学期所学知识内容的能力,打通各门知识的内在联系,逐步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考核方式:探索并综合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具体包括:笔试、答辨、提交项目、平时成绩、演示、演讲等,并加大答辨、提交项目、演示、演讲在考核总成绩中比例,以达到“能力培养”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