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逐条解读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逐条解读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逐条解读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对《中华人民共和

国保险法》的解释性文件,对保险法的具体条款进行了解释和补充。以下是对保险法司法解释二逐条进行解读:

1. 第一条,明确了保险法的适用范围和目的,即保护保险消费

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2. 第二条,规定了保险合同的定义和要素,包括保险人、被保

险人、受益人等主体,以及保险标的、保险责任、保险费等要素。

3. 第三条,明确了保险合同的订立原则,包括自愿原则、平等

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保护了各方的合法权益。

4. 第四条,对保险合同的订立方式进行了规定,可以通过书面、口头、电子等形式进行,保护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5. 第五条,明确了保险合同的生效条件,包括要求保险人和被

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真实情况进行告知,保障了保险合同的有效性。

6. 第六条,规定了保险人对虚假告知的处理方式,包括解除合同、不承担赔偿责任等,防止保险欺诈行为的发生。

7. 第七条,明确了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损失的赔偿责任,保障了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8. 第八条,规定了保险人对保险金的支付方式和期限,保护了受益人的权益。

9. 第九条,对保险人拒绝承保的情况进行了规定,包括合理的拒保范围和程序,保护了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10. 第十条,对保险合同解除的情况进行了规定,包括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解除权利和程序,保护了各方的权益。

以上是对保险法司法解释二逐条进行的简要解读。这些解释对于保险合同的订立、生效、履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保险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保险合同法解释

保险合同法解释 。 篇一:保险法司法解释(一、二、三)。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2009年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3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9〕1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已于2009年9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九年九月二十一日。 为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现就人民法院适用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保险法施行后成立的保险合同发生的纠纷,适用保险法的规定。保险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发生的纠纷,除本解释另有规定外,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当时的法律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保险法的有关规定。 认定保险合同是否成立,适用合同订立时的法律。 第二条对于保险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适用当时的法律认定无效而适用保险法认定有效的,适用保险法的规定。 第三条保险合同成立于保险法施行前而保险标的转让、保险事故、理赔、代位求偿等行为或事件,发生于保险法施行后的,适用保险法的规定。 — 1/3 — — 1/3 —

第四条保险合同成立于保险法施行前,保险法施行后,保险人以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申报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为由,主张解除合同的,适用保险法的规定。 第五条保险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下列情形下的期间自2009年10月1日起计算:。 (一)保险法施行前,保险人收到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保险法施行后,适用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三十日的;。 (二)保险法施行前,保险人知道解除事由,保险法施行后,按照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行使解除权,适用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三十日的;。 (三)保险法施行后,保险人按照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请求解除合同,适用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二年的;。 (四)保险法施行前,保险人收到保险标的转让通知,保险法施行后,以保险标的转让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为由请求按照合同约定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适用保险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三十日的。 第六条保险法施行前已经终审的案件,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的案件,不适用保险法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2013年5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7次会议通过)。 为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就保险法中关于保险合同一般规定部分有关法律适用问题解释如下:。 — 2/3 —

新保险法司法解释

保监会网站24日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已于2009年9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司法解释的出台,有效衔接了新旧两法的适用性。 第一条保险法施行后成立的保险合同发生的纠纷,适用保险法的规定。保险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发生的纠纷,除本解释另有规定外,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当时的法律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保险法的有关规定。认定保险合同是否成立,适用合同订立时的法律。 第二条对于保险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适用当时的法律认定无效而适用保险法认定有效的,适用保险法的规定。 第三条保险合同成立于保险法施行前而保险标的转让、保险事故、理赔、代位求偿等行为或事件,发生于保险法施行后的,适用保险法的规定。 第四条保险合同成立于保险法施行前,保险法施行后,保险人以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申报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为由,主张解除合同的,适用保险法的规定。 第五条保险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下列情形下的期间自2009年10月1日起计算: (一)保险法施行前,保险人收到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保险法施行后,适用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三十日的; (二)保险法施行前,保险人知道解除事由,保险法施行后,按照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行使解除权,适用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三十日的; (三)保险法施行后,保险人按照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请求解除合同,适用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二年的; (四)保险法施行前,保险人收到保险标的转让通知,保险法施行后,以保险标的转让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为由请求按照合同约定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适用保险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三十日的。 第六条保险法施行前已经终审的案件,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的案件,不适用保险法的规定。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征求意见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征求意见稿) 为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人民法院适用保险法的有关问题作出如下解释: 第一条【保险人已预收保险费但未及时作出是否承保的意思表示之前,发生保险事故的处理】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投保人交付投保单,保险人已预收保险费但未及时作出是否承保的意思表示之前,发生保险事故的,按下列情形处理:(1)符合承保条件,被保险人、受益人要求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不符合承保条件,保险人未及时作出是否承保的意思表示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缔约过失责任。投保人要求保险人返还保险费及相应的利息,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是否符合承保条件,由保险人举证。 第二条【临时保险单的效力】保险人向投保人签发正式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之前发生保险事故,当事人以临时保险单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投保人已经收到

保险人取消临时保险单通知的除外。 临时保险单是正式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签发之前,保险人向投保人签发的临时保险凭证。 第三条【投保人死亡后,其权利义务的继承】财产保险合同中,投保人死亡后,投保人的继承人主张行使保险合同权利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发生保险事故的,投保人与被保险人是同一人时,投保人的继承人主张行使保险金请求权,符合保险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人身保险合同中,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不是同一人时,投保人死亡后,投保人的继承人主张行使保险合同权利义务,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投保人的继承人不符合保险法第十二条、第三十一条规定的除外。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合同,未经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的继承人主张行使保险合同权利义务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人身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继承人主张解除保险合同的,应当通知被保险人、受益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在投保人的继承人指定的期限内,向其支付了相当于保险单现金价值的款项后,投保人的继承人仍主张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四条【如实告知义务】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的事项,限于保险人向投保人提出询问

最高院关于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9条的答复

最高院关于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9条的答复 最高院关于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9条的答复 1. 背景介绍 在保险法领域,发布了司法解释二,其中第9条针对了保险合同的最 低内容要求进行了规定。这一司法解释对于保险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具 有重要意义,也引发了行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最高院对于此次 司法解释的答复,则显得尤为重要。 2. 司法解释二第9条内容解读 我们需要对司法解释二第9条的内容进行深度解读。该条款主要规定 了在保险合同中必须包含的最低内容,包括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确定、保险标的的确定、保险责任和免责情形的约定等。这些内容的规定, 对于保险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最高院的答复 在最高院的答复中,他们强调了司法解释二第9条的重要性,并对该 条款的适用和解释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他们指出,该条款的目的是 为了保护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保险合同的内容,维护 市场秩序。最高院也对于该条款的具体适用做出了一些解释,明确了 一些含糊不清的概念和要求,为相关法律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4. 个人观点 我认为,最高院关于司法解释二第9条的答复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保险合同作为一种特殊的合同形式,其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完备性和 保障性。司法解释二第9条的制定和最高院的答复,为保险合同的订 立和履行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也有利于规范市场行为,维护行业 的健康发展。在将来的实践中,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适用这一 条款,为保险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5. 总结 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对于最高院关于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9条的答 复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司法解释的出台和最高院的答复,将 对于保险法的适用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为保险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提供 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我们希望在未来的实践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 和应用这一条款,为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根据上述 内容,最高院关于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9条的答复可以看出,该司法 解释对于保险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保险市场的 健康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扩写,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最高院关于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9条的答复的相关 内容。 我们可以从保险法的角度来分析最高院的答复。保险法是调整保险合 同关系的法律规范,对于保险合同的订立、履行以及合同争议的解决

【保险】保险法司法解释二

【关键字】保险 最高法保险法司法解释(二)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人民共和国保障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已于2013年5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7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6月8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3年5月31日 法释〔2013〕14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2013年5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7次会议通过) 为正确审理保障合同纠纷案件,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就保障法中关于保障合同一般规定部分有关法律适用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财产保障中,不同投保人就同一保障标的分别投保,保障事故发生后,被保障人在其保障利益范围内依据保障合同主张保障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条人身保障中,因投保人对被保障人不具有保障利益导致保障合同无效,投保人主张保障人退还扣减相应手续费后的保障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条投保人或者投保人的代理人订立保障合同时没有亲自签字或者盖章,而由保障人或者保障人的代理人代为签字或者盖章的,对投保人不生效。但投保人已经交纳保障费的,视为其对代签字或者盖章行为的追认。 保障人或者保障人的代理人代为填写保障单证后经投保人签字或者盖章确认的,代为填写的视为投保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但有证据证明保障人或者保障人的代理人存在保障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一条相关规定情形的除外。 第四条保障人接受了投保人提交的投保单并收取了保障费,尚未作出是否承保的意思表示,发生保障事故,被保障人或者受益人请求保障人按照保障合同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障金责任,符合承保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不符合承保条件的,保障人不承担保障责任,但应当退还已经收取的保障费。 保障人主张不符合承保条件的,应承担举证责任。 第五条保障合同订立时,投保人明知的与保障标的或者被保障人有关的情况,属于保障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的内容。 第六条投保人的告知义务限于保障人询问的范围和内容。当事人对询问范围及内容有争议的,保障人负举证责任。 保障人以投保人违反了对投保单询问表中所列概括性条款的如实告知义务为由请求解

解读《保险法司法解释(二)》:四大亮点力护投保人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对保险利益、代签名的法律后果、保险承保的确认及承保前保险事故的处理方法、保险合同的说明与如实告知义务以及合同撤销权、解释权、代位求偿权等24个法律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加大了对投保人权益的保护力度。记者就其中几大亮点请业内和法律专家进行解读。 亮点一 是否如实告知由保险人举证 条款:合同成立后,保险人知道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继续收取保险费或者给付保险金,又以未如实告知为由主张解除合同或者请求返还保险金的;保险人以投保人违反了对投保单询问表中所列“其他”等概括性条款的如实告知义务为由要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不为同一人时,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及于被保险人。对同一事实,其中一人已经如实告知的,视为投保人已经履行告知义务。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告知内容不一致,保险人仍同意承保的,不得解除合同。 解读:北京市律协保险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李记华说,订立合同时,保险公司询问的事项,投保人有如实告知的义务。也就是说没有询问的,投保人可以不说。但是,保险公司在投保单询问表中往往都有“其他”等字样的兜底条款,这个条款往往成了保险公司拒赔的挡箭牌。同时,针对保险公司的书面询问表,投保人往往持有的观点是已通过口头形式就未告知事项进行了告知。投保人的口头告知是否有效,也常常引起争议。此外,在人身险中,产生纠纷时,投保人一方已经通过体检能否作为投保人如实告知的证明,法律需要明确。 江苏省法院针对该省2009年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的一项调研发现,保险案件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免责条款的范围、保险人是否履行了明确说明义务和投保人是否履行了如实告知义务。“这个条款对投保人是有利的,也体现了保险法的立法精神。”李记华认为。 亮点二 代签名保险合同无效 条款: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时应当亲笔签字(捺手印)或签章。保险人或其代理人代投保人签字的,除投保人追认外,保险合同不生效。保险代理人代为填写保险单证后经投保人签名确认的,代为填写的内容视为投保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但有证据证明保险代理人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除外。 解读:李记华说,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代客户填单签名的事经常发生。今后,除了投保人追认外,代签名的合同均被认为是无效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投保人的利益。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帮一些年龄大的或嫌麻烦的投保人代填保单,最后由投保人签名就行。目前一旦客户自己签名,合同就被视为有效。但《保险法司法解释(二)》提出,如果投保人能提供证据证明保险代理人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合同仍可认定无效。“不过,如果不能举证则不利后果由投保人承担,所以投保人要谨慎对待签名。”李记华说。 亮点三 核保超时视为同意承保 条款:保险人同意承保,是指保险人以书面或其他形式作出接受投保人投保要求的意思表示。保险人未在合理期间完成核保并通知投保人,视为同意承保。合理期间参照保险行业同种类保险的一般期间确定。 解读:国浩律师集团律师詹昊说,生活中不时会出现投保人交了保费后发生保险事故却因保险人未承保、保单未生效而拒赔的情况,所以,承保这个程序实践上确实会有问题。如果保险公司怠工拖延,会使投保人的保险利益保障处于真空状态,损害投保人的利益。所以,提出“超时核保视为同意承保”很有必要。同时,《保险法司法解释(二)》对处于合理期间内且未作出承保的保险事故如何审理给出了明确意见,并要求保险人承担是否符合承保条件的举证责任,加大了对投保人的保护力度。 亮点四 明确界定免责条款范围 条款:保险合同责任免除条款包括除外责任条款、免赔额、免赔率、比例赔付、解除或中止合同等部分或全部免除或限缩保险人责任的条款。 解读:詹昊说,《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了保险公司对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要有“足以引起投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条文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条文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共有二十条条文,分别是: 1.在财产保险中,不同投保人分别对同一保险标的进行保险。保 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在保险利益范围内按照保险合同主张保险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2.在人身保险中,人民法院应当支持被保险人因被保险人没有保 险利益而无效的保险合同。 3.但被保险人已缴纳保险费的,视为对代理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认 可。如果保险人或保险人的代理人在填写保险文件后由投保人签字或盖章确认,则填写的内容视为投保人的真实意图。但有证据证明保险人或者保险人代理人有保险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一条有关规定的除外。 4.保险人声称不符合承保条件的,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5.投保人的通知义务仅限于保险人询问的范围和内容。当事人对 询问范围和内容有争议的,保险人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6.保险人以投保人违反如实告知投保单询问表中所列一般条款的 义务为由,请求终止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7.保险合同约定被保险人住院期间支出的医疗费用在免赔额以下 的,保险人不承担支付保险金的义务。被保险人因意外事故住

院治疗而支出的医疗费用超过免赔额的,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约定的给付比例进行支付。 8.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或者根据被保险人的请求,认为确有必要对保险合同是否存在、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约定事项进行鉴定的,可以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9.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或者根据被保险人的请求,认为确有必要对涉及保险合同的效力及履行情况等与案件审理有关的事项进行审计、评估或者鉴定的,可以决定采取相应的审计、评估 10.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决定采取相应的审理措施。或者鉴定措施。 11.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决定采取相应的审理措施。或者鉴定措施。 12.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决定采取相应的审理措施。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 第11条 理解与适用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11条理解与适用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11条规定,保险合同订立时,保险人在投保单或者保险单等其他保险凭证上,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以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文字、字体、符号或者其他明显标志作出提示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履行了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提示义务。保险人对保险合同中有关免除保险人责任条款的概念、内容及其法律后果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常人能够理解的解释说明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保险人履行了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明确说明义务。 在理解与适用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示和明确说明义务:保险公司对保险合同中免除其责任的条款,需要在投保单或保险单等其他保险凭证上以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方式进行提示。同时,保险公司还需要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对免责条款的概念、内容及其法律后果向投保人作出常人能够理解的解释说明。

2.提示和明确说明的对象:提示和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保险合同中的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这些条款可能包括责任免除、限制责任、特别约定等。 3.提示的标准:保险公司应以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方式对免责条款进行提示。这包括使用明显的文字、字体、符号或其他标志。 4.解释说明的标准:保险公司对免责条款的解释说明应达到常人能够理解的程度。这里的“常人”应理解为普通外行人,即具有一般知识和智力水平的保险外行人。解释的内容应包括免责条款的概念、内容和法律后果。 5.特殊情况下的解释说明:如果保险公司明知或应知特定的相对人的认识水平或理解能力低于一般人的,则应以更大的勤勉予以解释说明。例如,对于智力程度较低、知识水平不高或认识能力有限的投保人,保险公司应作出更详细的解释说明。 6.特殊主体的说明:尽管解释的条文本身很难看出针对特殊主体还应特别说明,但根据司法实践,对于一些特殊主体,如文盲、致力欠缺、盲人等,保险人的解释说明义务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理解与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理解与适用 版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理解与适用撰稿人员名单 •前言 •【第一部分·条文全本】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二部分·新闻问答】 •妥善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促进保险业健康稳定发展——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答记者问•一、请谈一谈制定该司法解释的出发点? •二、该解释在制定过程中遵循了哪些原则? •三、起草司法解释条文坚持什么指导思想? •四、加强对保险消费者的保护是2009年《保险法》修订的基本原则,也是近些年来保险监管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请问司法解释是如何体现这一原则的? •五、商事审判与市场经济联系最为密切。保险法司法解释如何体现服务市场经济这一原则?

•【第三部分·条文释义】 •第一条财产保险中,不同投保人就同一保险标的分别投保,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在其保险利益范围内依据保险合同主张保险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主旨】 •【释义】 •一、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二、理论基础及法理分析 •三、域外相关立法考察 •四、观点之争与立场选择 •【适用】 •一、正确适用保险利益原则 •二、正确理解“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三、正确理解同一保险标的上的不同保险利益 •四、正确处理与保险利益不对应的保险合同 •五、正确处理保险竞合问题 •第二条人身保险中,因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导致保险合同无效,投保人主张保险人退还扣减相应手续费后的保险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主旨】 •【释义】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四条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四条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四条规定了保险合同解除的情形和标准。根据该规定,保险合同可以在以下情况下解除:一、投保人未按照约 定支付保险费的;二、被保险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违反了合同约定的; 三、被保险人对于风险不实际存在或者构成保险欺诈的。 保险合同是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的法律文件,具有法律效力。根 据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四条的规定,保险合同在以上情况下可以解除,说明了保险合同的稳定性和诚实信用原则。投保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保 险费,违反了合同约定,可以解除保险合同。被保险人故意或者重大 过失违反了合同约定,或者对于风险不实际存在,构成了保险欺诈行为,属于严重违约行为,同样可以解除合同。这些规定旨在维护保险 合同的公平性和合法性,保护保险市场的正常运行。 保险合同的解除必须符合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解除的程序和程序 必须合法、合规。符合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四条规定的解除合同的情形,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解除,使其合法有效。解除保险合

同后,保险人将按照合同规定的方式退还投保人已支付的保险费,并 且不再承担与该保险合同相关的保险责任。 保险合同的解除要求保险人和投保人、被保险人依法依规进行协商,并且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进行解除。解除保险合同后,双方 都有权获取应有的权利和利益。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可以获得已支付的 保险费,保险人则不再承担与保险合同相关的保险责任。这其中体现 了公平和合法性的原则。 保险合同的解除需要依据合同法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同时,合同 的解除也需要遵守市场规则和行业管理制度。保险公司需要根据《保 险法》、《合同法》,以及有关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进行解除操作, 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此外,保险公司需要遵守行业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符合市场规则的合规操作。只有在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 制度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才能进行保险合同的解除操作,从而保障双 方的合法权益。 保险合同的解除需要符合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的合理性和合规性。解除保险合同需要有事实依据,合理合法。只有在投保人未按照约定 支付保险费,被保险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违反了合同约定,或者对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20年修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20年修正)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法院 •【公布日期】2020.12.29 •【文号】 •【施行日期】2021.01.01 •【效力等级】司法解释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保险 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 的解释(二) (2013年5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7次会议通过,根据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3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破产企业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应否列入破产财产等问题的批复〉等二十九件商事类司法解释的 决定》修正) 为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就保险法中关于保险合同一般规定部分有关法律适用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财产保险中,不同投保人就同一保险标的分别投保,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在其保险利益范围内依据保险合同主张保险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条人身保险中,因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导致保险合同无效,投保人主张保险人退还扣减相应手续费后的保险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条投保人或者投保人的代理人订立保险合同时没有亲自签字或者盖章,而由保险人或者保险人的代理人代为签字或者盖章的,对投保人不生效。但投保人已经交纳保险费的,视为其对代签字或者盖章行为的追认。 保险人或者保险人的代理人代为填写保险单证后经投保人签字或者盖章确认的,代为填写的内容视为投保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但有证据证明保险人或者保险人的代理人存在保险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一条相关规定情形的除外。 第四条保险人接受了投保人提交的投保单并收取了保险费,尚未作出是否承保的意思表示,发生保险事故,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请求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符合承保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不符合承保条件的,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但应当退还已经收取的保险费。 保险人主张不符合承保条件的,应承担举证责任。 第五条保险合同订立时,投保人明知的与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有关的情况,属于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的内容。 第六条投保人的告知义务限于保险人询问的范围和内容。当事人对询问范围及内容有争议的,保险人负举证责任。

保险法司法解释及司法观点全编

保险法司法解释及司法观点全编版权页 •编写说明 •一、法律规定、司法解释、司法文件篇 •(一)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保险合同 •第三章保险公司 •第四章保险经营规则 •第五章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人 •第六章保险业监督管理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二)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法释〔2009〕12号 •【解读】解读《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链接】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就《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答记者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13〕14号 •【解读】解读《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链接】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就《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答记者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法释〔2015〕21号 •【解读】解读《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链接】妥善审理保险合同纠纷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就《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答记者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四)法释〔2018〕13号 •【解读】解读《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链接】妥善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促进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就《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答记者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出口信用保险合同纠纷案件适用相关法律问题的批复法释〔2013〕13号

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有重大过失保险人可以免责吗

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有重大过失保险人可以免责吗 一、保险人就免责条款对投保人的提示或明确说明义务 《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 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 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 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十一条规定:“保险合同订立时,保险人在投保单或者保险单等其他保险凭证上,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 人责任的条款,以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文字、字体、符号或者其 他明显标志作出提示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履行了保险法第十七 条第二款规定的提示义务。保险人对保险合同中有关免除保险人责 任条款的概念、内容及其法律后果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 出常人能够理解的解释说明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保险人履行了保 险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明确说明义务。 第十三条规定:“保险人对其履行了明确说明义务负举证责任。投保人对保险人履行了符合本解释第十一条第二款要求的明确说明 义务在相关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以其他形式予以确认的,应当认 定保险人履行了该项义务。但另有证据证明保险人未履行明确说明 义务的除外。” 保险人如欲援引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存在重大过失这一免责条款进行免责,被保险人很可能主张保险人并未就该免责条款向投保人进 行提示或明确说明,该免责条款不产生效力。因而,保险人首先需 要证明的就是其已经就该免责条款对投保人进行了提示或明确说明,而这也是一般的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中争议最多的问题之一。如果保 险人未能证明其已就免责条款向投保人进行了提示或明确说明,那 么免责条款就不产生效力,其适用的前提就不存在。关于保险人已

保险合同的司法解释

保险合同司法解释一、关于保险合同的一般问题 第一条(保险利益)保险法第十二条所称保险利益,即可保利益,应当是可以确定的 经济利益。 除保险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外,投保人对因下列事由产生的经济利益具有保险利益: (一)物权; (二)合同; (三)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不同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的,可以在各自保险利益范围内投保。 第二条(保险利益的时效)财产保险合同订立时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但 保险事故发生时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财产保险合同订立时被保险人 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但发生保险事故时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人应当依法承担保险责 任。 人身保险合同订立时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人身保险合

同订立时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但是保险事故发生时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不因此影 响保险合同的效力。 第三条(保险合同的形式)保险单及其他保险凭证是载有保险合同内容的书面文件。 保险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保险单及符合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形式的其他保险凭 证。 第四条(缔约过失责任)财产保险的投保人向保险人交付投保单后,保险人未及时签 发保险单或者表示拒绝承保的,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承担责任。 第五条(投保人交费与保险人承担责任的关系)根据保险法第十四条的规定,保险合同 成立后,投保人未按照约定交付保险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 承担保险责任,但是保险法另有规定或者保险合同另有约定除外。保险合同生效后,投保人未按约定的期限交付保险费,但是约定有交费宽限期的,保险 人对在宽限期间内发生的承保损失承担保险责任。 保险人因以上两款情形承担保险责任时,可以从保险赔款中扣除未交的保险费及相应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