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条文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条文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条文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共有二十条条文,分别是:

1.在财产保险中,不同投保人分别对同一保险标的进行保险。保

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在保险利益范围内按照保险合同主张保险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2.在人身保险中,人民法院应当支持被保险人因被保险人没有保

险利益而无效的保险合同。

3.但被保险人已缴纳保险费的,视为对代理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认

可。如果保险人或保险人的代理人在填写保险文件后由投保人签字或盖章确认,则填写的内容视为投保人的真实意图。但有证据证明保险人或者保险人代理人有保险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一条有关规定的除外。

4.保险人声称不符合承保条件的,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5.投保人的通知义务仅限于保险人询问的范围和内容。当事人对

询问范围和内容有争议的,保险人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6.保险人以投保人违反如实告知投保单询问表中所列一般条款的

义务为由,请求终止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7.保险合同约定被保险人住院期间支出的医疗费用在免赔额以下

的,保险人不承担支付保险金的义务。被保险人因意外事故住

院治疗而支出的医疗费用超过免赔额的,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约定的给付比例进行支付。

8.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或者根据被保险人的请求,认为确有必要对保险合同是否存在、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约定事项进行鉴定的,可以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9.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或者根据被保险人的请求,认为确有必要对涉及保险合同的效力及履行情况等与案件审理有关的事项进行审计、评估或者鉴定的,可以决定采取相应的审计、评估

10.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决定采取相应的审理措施。或者鉴定措施。

11.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决定采取相应的审理措施。或者鉴定措施。

12.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决定采取相应的审理措施。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征求意见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征求意见稿) 为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人民法院适用保险法的有关问题作出如下解释: 第一条【保险人已预收保险费但未及时作出是否承保的意思表示之前,发生保险事故的处理】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投保人交付投保单,保险人已预收保险费但未及时作出是否承保的意思表示之前,发生保险事故的,按下列情形处理:(1)符合承保条件,被保险人、受益人要求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不符合承保条件,保险人未及时作出是否承保的意思表示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缔约过失责任。投保人要求保险人返还保险费及相应的利息,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是否符合承保条件,由保险人举证。 第二条【临时保险单的效力】保险人向投保人签发正式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之前发生保险事故,当事人以临时保险单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投保人已经收到

保险人取消临时保险单通知的除外。 临时保险单是正式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签发之前,保险人向投保人签发的临时保险凭证。 第三条【投保人死亡后,其权利义务的继承】财产保险合同中,投保人死亡后,投保人的继承人主张行使保险合同权利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发生保险事故的,投保人与被保险人是同一人时,投保人的继承人主张行使保险金请求权,符合保险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人身保险合同中,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不是同一人时,投保人死亡后,投保人的继承人主张行使保险合同权利义务,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投保人的继承人不符合保险法第十二条、第三十一条规定的除外。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合同,未经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的继承人主张行使保险合同权利义务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人身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继承人主张解除保险合同的,应当通知被保险人、受益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在投保人的继承人指定的期限内,向其支付了相当于保险单现金价值的款项后,投保人的继承人仍主张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四条【如实告知义务】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的事项,限于保险人向投保人提出询问

【保险】保险法司法解释二

【关键字】保险 最高法保险法司法解释(二)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人民共和国保障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已于2013年5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7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6月8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3年5月31日 法释〔2013〕14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2013年5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7次会议通过) 为正确审理保障合同纠纷案件,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就保障法中关于保障合同一般规定部分有关法律适用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财产保障中,不同投保人就同一保障标的分别投保,保障事故发生后,被保障人在其保障利益范围内依据保障合同主张保障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条人身保障中,因投保人对被保障人不具有保障利益导致保障合同无效,投保人主张保障人退还扣减相应手续费后的保障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条投保人或者投保人的代理人订立保障合同时没有亲自签字或者盖章,而由保障人或者保障人的代理人代为签字或者盖章的,对投保人不生效。但投保人已经交纳保障费的,视为其对代签字或者盖章行为的追认。 保障人或者保障人的代理人代为填写保障单证后经投保人签字或者盖章确认的,代为填写的视为投保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但有证据证明保障人或者保障人的代理人存在保障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一条相关规定情形的除外。 第四条保障人接受了投保人提交的投保单并收取了保障费,尚未作出是否承保的意思表示,发生保障事故,被保障人或者受益人请求保障人按照保障合同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障金责任,符合承保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不符合承保条件的,保障人不承担保障责任,但应当退还已经收取的保障费。 保障人主张不符合承保条件的,应承担举证责任。 第五条保障合同订立时,投保人明知的与保障标的或者被保障人有关的情况,属于保障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的内容。 第六条投保人的告知义务限于保障人询问的范围和内容。当事人对询问范围及内容有争议的,保障人负举证责任。 保障人以投保人违反了对投保单询问表中所列概括性条款的如实告知义务为由请求解

2016年最新保险法司法解释(一、二、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已于2009年9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九年九月二十一日 为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现就人民法院适用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保险法施行后成立的保险合同发生的纠纷,适用保险法的规定。保险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发生的纠纷,除本解释另有规定外,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当时的法律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保险法的有关规定。 认定保险合同是否成立,适用合同订立时的法律。 第二条对于保险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适用当时的法律认定无效而适用保险法认定有效的,适用保险法的规定。 第三条保险合同成立于保险法施行前而保险标的转让、保险事故、理赔、代位求偿等行为或事件,发生于保险法施行后的,适用保险法的规定。 第四条保险合同成立于保险法施行前,保险法施行后,保险人以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申报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为由,主张解除合同的,适用保险法的规定。 第五条保险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下列情形下的期间自2009年10月1日起计算:(一)保险法施行前,保险人收到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保险法施行后,适用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三十日的; (二)保险法施行前,保险人知道解除事由,保险法施行后,按照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行使解除权,适用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三十日的; (三)保险法施行后,保险人按照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请求解除合同,适用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二年的; (四)保险法施行前,保险人收到保险标的转让通知,保险法施行后,以保险标的转让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为由请求按照合同约定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适用保险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三十日的。 第六条保险法施行前已经终审的案件,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的案件,不适用保险法的规定。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13条的说明义务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13条的说明义务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13条规定了保险公司在说明保险条款义务方面的具体要求。这一条款的制定旨在保护投保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其了解保险条款的内容和影响,以便做出理性的决策。下面将详细阐述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13条关于说明义务的具体内容。 首先,根据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13条的规定,保险公司必须向投保人提供明确、全面和准确的保险条款。保险条款是保险合同的核心内容,它规定了保险责任、保险金的给付条件和范围等重要信息。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或引发争议,保险公司应当详细说明保险条款的内容,使投保人充分理解和知悉保险合同的具体条款。 其次,保险公司在说明保险条款义务方面应当注意使用清晰易懂的语言。保险条款通常包含法律、金融等专业术语,对于一般投保人来说不易理解。作为专业机构,保险公司应当以投保人的阅读能力为依据,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保险条款。这样可以提高保险合同的透明度,减少投保人对保险条款理解的困难,从而增加投保人对保险合同的信任。

第三,保险公司在说明保险条款义务方面还应当重点说明与投保人权益相关的特别约定。特别约定是指针对具体情况或特定保险产品而特别制定的额外约定条款。保险公司应当将这些特别约定清楚地告知投保人,并明确约定的权益和责任。这样可以避免投保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因为不了解或理解不足而导致的争议和纠纷。 第四,保险公司在说明保险条款义务方面还应当以书面形式向投保人提供保险条款。书面形式可以增加保险条款的证据效力,确保保险条款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险公司应当将保险条款以书面形式提供给投保人,并确保投保人已经收到并理解了保险条款的内容。这样可以为未来保险索赔时的争议解决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五,保险公司在说明保险条款义务方面还应当为投保人提供询问和咨询的机会。保险条款往往比较复杂,投保人可能对其中的某些内容存在疑问。保险公司应当为投保人提供便捷的咨询途径,回答他们关于保险条款的疑问,解释条款的具体含义。这样可以及时消除投保人的疑虑,减少纠纷的发生。 总之,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13条规定了保险公司在说明保险条款义务方面的具体要求。保险公司应当提供明确、全面和准确的保险条

保险合同的司法解释

保险合同司法解释一、关于保险合同的一般问题 第一条(保险利益)保险法第十二条所称保险利益,即可保利益,应当是可以确定的 经济利益。 除保险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外,投保人对因下列事由产生的经济利益具有保险利益: (一)物权; (二)合同; (三)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不同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的,可以在各自保险利益范围内投保。第二条(保险利益的时效)财产保险合同订立时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但 保险事故发生时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财产保险合同订立时被保险人 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但发生保险事故时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人应当依法承担保险责 任。 人身保险合同订立时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人身保险合 同订立时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但是保险事故发生时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不因此影

响保险合同的效力。 第三条(保险合同的形式)保险单及其他保险凭证是载有保险合同内容的书面文件。 保险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保险单及符合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形式的其他保险凭 证。 第四条(缔约过失责任)财产保险的投保人向保险人交付投保单后,保险人未及时签 发保险单或者表示拒绝承保的,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承担责任。 第五条(投保人交费与保险人承担责任的关系)根据保险法第十四条的规定,保险合同 成立后,投保人未按照约定交付保险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 承担保险责任,但是保险法另有规定或者保险合同另有约定除外。 保险合同生效后,投保人未按约定的期限交付保险费,但是约定有交费宽限期的,保险 人对在宽限期间内发生的承保损失承担保险责任。 保险人因以上两款情形承担保险责任时,可以从保险赔款中扣除未交的保险费及相应的 利息。 第六条(保险人的解除权)投保人在财产保险合同成立后未按照约定交纳全部或者部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条文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条文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共有二十条条文,分别是: 1.在财产保险中,不同投保人分别对同一保险标的进行保险。保 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在保险利益范围内按照保险合同主张保险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2.在人身保险中,人民法院应当支持被保险人因被保险人没有保 险利益而无效的保险合同。 3.但被保险人已缴纳保险费的,视为对代理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认 可。如果保险人或保险人的代理人在填写保险文件后由投保人签字或盖章确认,则填写的内容视为投保人的真实意图。但有证据证明保险人或者保险人代理人有保险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一条有关规定的除外。 4.保险人声称不符合承保条件的,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5.投保人的通知义务仅限于保险人询问的范围和内容。当事人对 询问范围和内容有争议的,保险人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6.保险人以投保人违反如实告知投保单询问表中所列一般条款的 义务为由,请求终止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7.保险合同约定被保险人住院期间支出的医疗费用在免赔额以下 的,保险人不承担支付保险金的义务。被保险人因意外事故住

院治疗而支出的医疗费用超过免赔额的,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约定的给付比例进行支付。 8.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或者根据被保险人的请求,认为确有必要对保险合同是否存在、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约定事项进行鉴定的,可以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9.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或者根据被保险人的请求,认为确有必要对涉及保险合同的效力及履行情况等与案件审理有关的事项进行审计、评估或者鉴定的,可以决定采取相应的审计、评估 10.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决定采取相应的审理措施。或者鉴定措施。 11.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决定采取相应的审理措施。或者鉴定措施。 12.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决定采取相应的审理措施。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四条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四条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四条规定了保险合同解除的情形和标准。根据该规定,保险合同可以在以下情况下解除:一、投保人未按照约 定支付保险费的;二、被保险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违反了合同约定的; 三、被保险人对于风险不实际存在或者构成保险欺诈的。 保险合同是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的法律文件,具有法律效力。根 据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四条的规定,保险合同在以上情况下可以解除,说明了保险合同的稳定性和诚实信用原则。投保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保 险费,违反了合同约定,可以解除保险合同。被保险人故意或者重大 过失违反了合同约定,或者对于风险不实际存在,构成了保险欺诈行为,属于严重违约行为,同样可以解除合同。这些规定旨在维护保险 合同的公平性和合法性,保护保险市场的正常运行。 保险合同的解除必须符合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解除的程序和程序 必须合法、合规。符合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四条规定的解除合同的情形,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解除,使其合法有效。解除保险合

同后,保险人将按照合同规定的方式退还投保人已支付的保险费,并 且不再承担与该保险合同相关的保险责任。 保险合同的解除要求保险人和投保人、被保险人依法依规进行协商,并且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进行解除。解除保险合同后,双方 都有权获取应有的权利和利益。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可以获得已支付的 保险费,保险人则不再承担与保险合同相关的保险责任。这其中体现 了公平和合法性的原则。 保险合同的解除需要依据合同法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同时,合同 的解除也需要遵守市场规则和行业管理制度。保险公司需要根据《保 险法》、《合同法》,以及有关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进行解除操作, 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此外,保险公司需要遵守行业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符合市场规则的合规操作。只有在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 制度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才能进行保险合同的解除操作,从而保障双 方的合法权益。 保险合同的解除需要符合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的合理性和合规性。解除保险合同需要有事实依据,合理合法。只有在投保人未按照约定 支付保险费,被保险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违反了合同约定,或者对于

保险法司法解释三 第二条

保险法司法解释三第二条 根据《保险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保险合同的效力是指该合同自合同成立之日起产生的法律效力。在保险法司法解释三中,对《保险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的涵义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解释。 一、保险合同成立的要件 根据《保险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的规定,保险合同成立须具备以下要件: 1. 投保人的申请和买卖保险的意愿; 2. 承保人的承诺; 3. 合同成立的约定事项。 在保险法司法解释三中,进一步明确了保险合同成立的要件的具体内容。其中,投保人的申请和买卖保险的意愿需要表现为书面形式,或者通过其他可以确定意愿的方式进行表达。承保人的承诺可以通过发出保险单或者承保函等方式进行表示。合同成立的约定事项包括保险的标的、保险金额、保险期间等重要条款。 二、保险合同成立的时间 保险合同的成立时间是指该合同具备成立要件并且生效的时间点。根据保险法司法解释三第二条的规定,保险合同成立的时间为承保人接到投保人的申请和买卖保险的意愿后,经批准、核准或者确认后,保险合同即为成立。

在实际操作中,保险合同的成立时间通常是在投保人缴纳保险费后,承保人向投保人发出保险单或者承保函的时间点。保险合同一旦成立,对于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并且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 义务。 三、保险合同效力的保护 保险合同的效力是指该合同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对双方具有法律约 束力。根据保险法司法解释三的规定,一旦保险合同成立,保险人即 应当依法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支付保险金或者给付保险赔偿。 保险合同的效力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且双方都应当诚实信用地履行 合同义务。保险人无权以合同形式之外的事由拒绝承担合同责任,保 险人也不能将保险合同效力的变更或解除强加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 四、保险合同效力的解除 保险合同的效力可以通过解除方式终止。根据保险法司法解释三的 规定,保险合同的效力解除有以下情形: 1.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2. 投保人有正当理由要求解除合同,并且保险人同意解除; 3. 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违反合同义务,致使保险人无法承担保险责任。

保险法司法解释及司法观点全编

保险法司法解释及司法观点全编版权页 •编写说明 •一、法律规定、司法解释、司法文件篇 •(一)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保险合同 •第三章保险公司 •第四章保险经营规则 •第五章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人 •第六章保险业监督管理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二)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法释〔2009〕12号 •【解读】解读《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链接】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就《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答记者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13〕14号 •【解读】解读《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链接】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就《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答记者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法释〔2015〕21号 •【解读】解读《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链接】妥善审理保险合同纠纷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就《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答记者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四)法释〔2018〕13号 •【解读】解读《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链接】妥善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促进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就《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答记者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出口信用保险合同纠纷案件适用相关法律问题的批复法释〔2013〕13号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 第11条 理解与适用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11条理解与适用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11条规定,保险合同订立时,保险人在投保单或者保险单等其他保险凭证上,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以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文字、字体、符号或者其他明显标志作出提示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履行了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提示义务。保险人对保险合同中有关免除保险人责任条款的概念、内容及其法律后果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常人能够理解的解释说明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保险人履行了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明确说明义务。 在理解与适用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示和明确说明义务:保险公司对保险合同中免除其责任的条款,需要在投保单或保险单等其他保险凭证上以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方式进行提示。同时,保险公司还需要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对免责条款的概念、内容及其法律后果向投保人作出常人能够理解的解释说明。

2.提示和明确说明的对象:提示和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保险合同中的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这些条款可能包括责任免除、限制责任、特别约定等。 3.提示的标准:保险公司应以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方式对免责条款进行提示。这包括使用明显的文字、字体、符号或其他标志。 4.解释说明的标准:保险公司对免责条款的解释说明应达到常人能够理解的程度。这里的“常人”应理解为普通外行人,即具有一般知识和智力水平的保险外行人。解释的内容应包括免责条款的概念、内容和法律后果。 5.特殊情况下的解释说明:如果保险公司明知或应知特定的相对人的认识水平或理解能力低于一般人的,则应以更大的勤勉予以解释说明。例如,对于智力程度较低、知识水平不高或认识能力有限的投保人,保险公司应作出更详细的解释说明。 6.特殊主体的说明:尽管解释的条文本身很难看出针对特殊主体还应特别说明,但根据司法实践,对于一些特殊主体,如文盲、致力欠缺、盲人等,保险人的解释说明义务可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三条第一款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三条第一款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三条第一款规定了保险合同中的无责任条款使用的限制。该条款的确立是为了保护保险消费者的权益,防止保险公司在合同中设置不公平的无责任条款,从而推动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对该法律条款进行解读,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保险合同无责任条款主要指的是保险公司在合同中规定的对于特定事故或损失不负责任的条款。这些条款常见于一些保险公司的标准合同中,通常被称为“免责条款”或“豁免条款”。无责任条款的存在导致保险消费者承担了不公平的风险,降低了购买保险的意愿,甚至导致保险欺诈行为的出现。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三条第一款对无责任条款的使用做出了以下规定:保险公司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如果对于保险责任存在明显不公平或者过于苛求的无责任条款,使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规范保险业的行为,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险公司作为经济实体,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需要履行社会责任。合理的无责任条款可以帮助保险公司避免不必要的风险,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营。然而,过度设置无责任条款将对购买者的权益造成损害,加剧了市场不公平竞争现象的发生。 根据该条款的规定,对于经营保险业务的机构来说,合同中的无责任条款应当合理、公正,不得严重损害保险消费者的合法

权益。那么,如何判断一个无责任条款是否存在明显不公平或者过于苛求呢? 首先,无责任条款的使用应当符合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即平等自愿原则。合同双方应当在平等的地位上自愿达成合作协议。保险消费者作为相对弱势的一方,可能对合同的内容了解不够充分,需要保险公司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解释。如果无责任条款存在不合理的部分,保险公司应当通过交流和解释将其调整为合理的状态。 其次,无责任条款的使用应当考虑到保险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利益保护需求。保险合同应当明确告知消费者无责任条款的内容,并且对于一些重要范围和风险,保险公司应当提供充分的解释和建议,帮助保险消费者做出明智的选择。只有在充分了解了无责任条款的影响和后果后,保险消费者才能够自主决定是否接受这样的条款。 最后,无责任条款的使用应当经过法律合规的检验和监管。保险监管部门应当对保险合同的无责任条款进行审查,并对不合规的条款予以警示和处罚。同时,保险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投诉机制和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发现保险合同中存在明显不公平或苛求的无责任条款,可以寻求相关法律机构的帮助。 综上所述,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三条第一款规定了保险合同中无责任条款的使用限制,旨在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险公司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合理、公正地设置无责任条款,不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20年修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20年修正)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法院 •【公布日期】2020.12.29 •【文号】 •【施行日期】2021.01.01 •【效力等级】司法解释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保险 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 的解释(二) (2013年5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7次会议通过,根据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3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破产企业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应否列入破产财产等问题的批复〉等二十九件商事类司法解释的 决定》修正) 为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就保险法中关于保险合同一般规定部分有关法律适用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财产保险中,不同投保人就同一保险标的分别投保,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在其保险利益范围内依据保险合同主张保险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条人身保险中,因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导致保险合同无效,投保人主张保险人退还扣减相应手续费后的保险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条投保人或者投保人的代理人订立保险合同时没有亲自签字或者盖章,而由保险人或者保险人的代理人代为签字或者盖章的,对投保人不生效。但投保人已经交纳保险费的,视为其对代签字或者盖章行为的追认。 保险人或者保险人的代理人代为填写保险单证后经投保人签字或者盖章确认的,代为填写的内容视为投保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但有证据证明保险人或者保险人的代理人存在保险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一条相关规定情形的除外。 第四条保险人接受了投保人提交的投保单并收取了保险费,尚未作出是否承保的意思表示,发生保险事故,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请求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符合承保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不符合承保条件的,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但应当退还已经收取的保险费。 保险人主张不符合承保条件的,应承担举证责任。 第五条保险合同订立时,投保人明知的与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有关的情况,属于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的内容。 第六条投保人的告知义务限于保险人询问的范围和内容。当事人对询问范围及内容有争议的,保险人负举证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 干问题的解释(二)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法院 •【公布日期】2013.05.31 •【文号】法释[2013]14号 •【施行日期】2013.06.08 •【效力等级】司法解释 •【时效性】已被修改 •【主题分类】保险 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已于2013年5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7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6月8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3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 的解释(二) (2013年5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7次会议通过) 法释〔2013〕14号 为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就保险法中关于保险合同一般规定部分有关法律适用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财产保险中,不同投保人就同一保险标的分别投保,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在其保险利益范围内依据保险合同主张保险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条人身保险中,因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导致保险合同无效,投保人主张保险人退还扣减相应手续费后的保险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条投保人或者投保人的代理人订立保险合同时没有亲自签字或者盖章,而由保险人或者保险人的代理人代为签字或者盖章的,对投保人不生效。但投保人已经交纳保险费的,视为其对代签字或者盖章行为的追认。 保险人或者保险人的代理人代为填写保险单证后经投保人签字或者盖章确认的,代为填写的内容视为投保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但有证据证明保险人或者保险人的代理人存在保险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一条相关规定情形的除外。 第四条保险人接受了投保人提交的投保单并收取了保险费,尚未作出是否承保的意思表示,发生保险事故,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请求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符合承保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不符合承保条件的,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但应当退还已经收取的保险费。 保险人主张不符合承保条件的,应承担举证责任。 第五条保险合同订立时,投保人明知的与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有关的情况,属于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的内容。 第六条投保人的告知义务限于保险人询问的范围和内容。当事人对询问范围及内容有争议的,保险人负举证责任。 保险人以投保人违反了对投保单询问表中所列概括性条款的如实告知义务为由请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该概括性条款有具体内容的除外。 第七条保险人在保险合同成立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仍然收取保险费,又依照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人

关于保险法司法解释一2016

关于保险法司法解释一201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已于 2009年9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 年10月1日起施行。 为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现就人民法院适用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保险法施行后成立的保险合同发生的纠纷,适用保险法的规定。保险法施行 前成立的保险合同发生的纠纷,除本解释另有规定外,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当时的法律 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保险法的有关规定。 认定保险合同是否成立,适用合同订立时的法律。 第二条对于保险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适用当时的法律认定无效而适用保险法 认定有效的,适用保险法的规定。 第三条保险合同成立于保险法施行前而保险标的转让、保险事故、理赔、代位求偿 等行为或事件,发生于保险法施行后的,适用保险法的规定。 第四条保险合同成立于保险法施行前,保险法施行后,保险人以投保人未履行如实 告知义务或者申报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为由,主张解除合同的,适用保险法的规定。 第五条保险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下列情形下的期间自2009年10月1日起计算: (一)保险法施行前,保险人收到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保险法施行后,适用保 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三十日的; (二)保险法施行前,保险人知道解除事由,保险法施行后,按照保险法第十六条、第 三十二条的规定行使解除权,适用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三十日的; (三)保险法施行后,保险人按照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请求解除合同,适用保 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二年的; (四)保险法施行前,保险人收到保险标的转让通知,保险法施行后,以保险标的转让 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为由请求按照合同约定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适用保险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三十日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