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感染护理工作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护理工作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护理工作控制措施

(一)加强护理管理,减少医院感染

1、加强组织领导和健全监督检查

2、改善建筑机构和增添必要的设备

3、加强教育培训和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4、严格病人管理和做好健康教育

5、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6、消毒隔离措施的贯彻与落实

(二)、常见医院感染在护理方面的预防

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基础护理

1、坚持通风换气,湿式清扫,不在室内及走廊内抖动被单等。

2、护理病人前后均应洗手。

3、鼓励、指导并协助术后病人勤咳、深咳、深呼吸、采取体位引流及扣背手法助病人排痰;控制影响病人术后咳嗽、深呼吸引起的疼痛。

4、接触黏膜和呼吸道分泌物是必须戴手套。

5、每接触两个病人之间;在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后及接触另一个病人、物品和周围环境表面前;在接触人体污染和清洁部位之间,应更换手套和洗手。

6、原则上吸痰管只能提拉一次。

7、直接接触下呼吸道黏膜的物品必须灭菌或用高效消毒法处理。

8、雾化器中使用无菌溶剂。在同一个病人每次雾化后,须对雾化器消毒并用无菌水冲洗,或空气干燥。不同病人使用同一雾化器前,须对雾化器进行灭菌或高效消毒法处理。9、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每天消毒,内盛无菌液体每天更换。备用的氧气湿化瓶干燥保存,每周消毒一次。

10、使用中的呼吸机管路应定期更换。管路上湿化及雾化用水必须使用无菌液体。正确调整冷凝水收集瓶的位置,防止冷凝水流入气道。

11、尽可能早地拔除气管内插管,在拔除插管或解除气囊前,须将气囊以上的气管分泌物清除干净。

12、进行胃肠内营养的患者,抬高床头30°-45°;确保胃肠营养管放置正确。

13、有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不应直接护理高危病人。

14、对于气管切开的病人,切开部位及其周围应保持清洁干燥;在气切部位的一切操作均应采用无菌技术;覆盖切开部位的双层无菌纱布应保持干燥。

15、树立“待气管如血管”的观念。

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措施

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措施 1.建立完善的院内感染管理组织:适应院内感染管理发展的需求,有效地控制医院内感染发生率,要在转变管理行为上下功夫,首先将医院感染管理列为护理管理中一个重要内容,在护理系统成立预防医院感染的“消毒隔离管理小组”,由总护士长任组长,成员包括各科室护士长。 2.在各科室中建立以科主任、护士长和1~2名护理骨干组成的领导小组,突出“人本”管理核心,对院内感染监控工作实施“全员、全程、全面”的组织与领导。加大宣传,组织培训:提高感染监控管理意识和防控技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护理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克服护理人员“与己无关”的思想,树立“主人翁”意识;克服“可控可不控”错误倾向,树立“非控不可”意识。 3.护士长加大对科室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力度,面对在控制院内感染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让护理人员都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员积极参与感染监控管理,发挥群体最佳效应。护理部一要组织全员培训,二要加大对护理管理人员的培训,三要与各科室护士长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 4.各科护士长结合本科工作实际以及科室护士的不同文化层次,从基础抓起,实施目标教学与管理,做到月有计划、周有安排、季有考核,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并纳入学分管理,形成激励机制。 5.院内感染监控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相关理论知识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等。通过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观察、监测水平和动手能力,掌握感染性疾病患者预后的综合评价,及时发现院内二重感染的先兆,手术后伤口愈合等级判断等。对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必须突出相关理论知识的针对性,实践技能的实用性。 6.改善护理基础设施,增加“八室”、“四房”的空气净化设备,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引言: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由医疗机构或医护人员引起、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感染。感染控制措施旨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 生和传播,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本文将从医院环境、手卫生、设备消毒、废物处理以及医疗行为规范等方面,详细介绍医院感染控 制措施。 一、医院环境规范 为保障医疗区域的洁净,并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医院应采取以下 措施: 1. 空气净化:医疗区域应配备过滤器,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微生 物和尘埃,减少感染源的存在。 2. 病房布局:医院应合理布局病房,确保床位之间的间距充足,避 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 温湿度控制:医疗区域室温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湿度应控制在 合理水平,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存活和传播。 4. 水源管理:医院应建立健全的饮用水管理制度,确保水源的安全 和无菌。 5. 垃圾处理:医院应设立专门的垃圾分类处理区域,并按照规定进 行垃圾分类和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通过垃圾传播。

二、手卫生规范 手是医务人员最常接触病人和设备的部位,正确的手卫生措施对于控制医院感染至关重要。以下是手卫生的规范措施: 1. 勤洗手:医务人员应在接触患者前后、进食前后以及使用洗手间后,进行手部清洁。 2. 使用洗手液:使用符合标准的洗手液,并按照正确的洗手方法进行洗手,包括搓手背、指尖、指关节、手掌等部位。 3. 干手方式:干手时应使用纸巾或干燥器,避免直接用手擦拭或摩擦干燥。 4. 手套使用:医务人员在进行有可能接触体液的操作时,应正确佩戴手套,并遵循正确的佩戴和脱除手套的方法。 5. 手部皮肤护理:医务人员应保持手部皮肤的洁净、健康,避免皮肤损伤和感染的发生。 三、设备消毒规范 医院设备是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必备工具,正确的设备消毒措施能够有效遏制感染传播,保护医疗安全。以下是设备消毒的规范措施: 1.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设备类型和材质,选择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消毒,确保灭菌效果和设备的安全性。 2. 按照规定消毒时间:不同的消毒剂有不同的消毒时间,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消毒,确保消毒效果。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1.基础性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1)手卫生 1)定期开展手卫生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医务人员知晓手卫生知识与方法。 2)手卫生设施、种类、数量和安置的位置等应符合WS/T313的要求。 3)对手卫生工作有检查、总结与反馈,能达到持续质量改进。 (2)清洁、消毒与灭菌 1)基本要求: ①有医院清洁、消毒制度,并落实。 ②环境、物体表面无尘、无污渍。 ③医务人员知晓本岗位的清洁、消毒知识与技能。 ④医院的清洁、消毒工作符合WS/T367的要求。 ⑤对重点部门清洁、消毒和/或灭菌工作有定期的检查、总结分析与反馈,提出改进措施。 2)消毒药械的管理: ①应有感染管理部门对医院购置消毒药械的审核意见。 ②医院配备有满足消毒或灭菌要求的设施、设备与消毒剂。 ③消毒、灭菌产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证件齐全,质量和来源可追溯。

④定期对消毒、灭菌设备的消毒效果或运行参数进行检测。 ⑤定期对使用中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或灭菌效果等进行监测。 ⑥对消毒药械管理工作有定期的自查、检查、总结分析与反馈,能做到持续质量改进。 (3)隔离 1)有符合医院特点的隔离工作制度,并落实。 2)医务人员知晓本岗位的隔离知识与技能。 3)医院的隔离工作应符合WS/T311的要求。 4)对重点部门隔离工作有定期的检查、总结分析与反馈,提出改进措施。 (4)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 1)有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流程,有相关记录。 2)采购、使用、储存、发放、使用后处理等工作规范。 3)有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与程序,有改进措施并得到落实。 4)有定期自查、检查、总结分析与反馈,能做到持续质量改进。 (5)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 1)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组织、制度,包括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及具体措施,并落实。 2)有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共同监管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协作机制,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 3)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监测,定期分析、评估、

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3篇)

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室安置,病房按时开窗通风;特殊呼呼道感染病人,执行标准预防;对于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 (二)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半卧位,并尽早下床活动。 (三)训练手术后患者(尤其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正确咳嗽排痰方式,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四)昏迷患者取平卧位时,头偏向一侧。 (五)绝对卧床患者每____小时翻身、拍背一次。 (六)吞咽异常的病人经口喂食宜量少、缓慢,以防误吸。 (七)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症,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如要插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 (八)对气管插管或切开病人,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九)注意患者口腔卫生,使用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____小时____次。 (十)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____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及时更换;湿化器内添加灭菌水,每天更换。

(十一)冷凝器应始终保持在最低位,冷凝水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 (十二)一次性气管插管、吸痰器、呼吸机螺纹管严禁重复使用。 (十三)呼吸机外表面清洁消毒每日一次,包括界面、键盘、万向臂架、电源线、高压气源管路等。污染严重和呼吸机用毕终末消毒时,须用____%医用酒精擦拭触摸屏式操作面板,擦拭时应避免液体进入呼吸机内部。 (十四)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尽量减少机械通气和插管天数。在拔插管或解除气囊前,需将插管气囊以上的气管分泌物清除干净。 (十五)呼吸机各部件消毒后,应干燥后保存备用,保存时间为一周,过期应重新清洗消毒。 (十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时送检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十七)严格按____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支气管镜。 (十八)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范,减少经手传播造成的交叉感染。 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医院感染护理工作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护理工作控制措施 (一)加强护理管理,减少医院感染 1、加强组织领导和健全监督检查 2、改善建筑机构和增添必要的设备 3、加强教育培训和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4、严格病人管理和做好健康教育 5、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6、消毒隔离措施的贯彻与落实 (二)、常见医院感染在护理方面的预防 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基础护理 1、坚持通风换气,湿式清扫,不在室内及走廊内抖动被单等。 2、护理病人前后均应洗手。 3、鼓励、指导并协助术后病人勤咳、深咳、深呼吸、采取体位引流及扣背手法助病人排痰;控制影响病人术后咳嗽、深呼吸引起的疼痛。 4、接触黏膜和呼吸道分泌物是必须戴手套。 5、每接触两个病人之间;在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后及接触另一个病人、物品和周围环境表面前;在接触人体污染和清洁部位之间,应更换手套和洗手。 6、原则上吸痰管只能提拉一次。 7、直接接触下呼吸道黏膜的物品必须灭菌或用高效消毒法处理。 8、雾化器中使用无菌溶剂。在同一个病人每次雾化后,须对雾化器消毒并用无菌水冲洗,或空气干燥。不同病人使用同一雾化器前,须对雾化器进行灭菌或高效消毒法处理。9、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每天消毒,内盛无菌液体每天更换。备用的氧气湿化瓶干燥保存,每周消毒一次。 10、使用中的呼吸机管路应定期更换。管路上湿化及雾化用水必须使用无菌液体。正确调整冷凝水收集瓶的位置,防止冷凝水流入气道。 11、尽可能早地拔除气管内插管,在拔除插管或解除气囊前,须将气囊以上的气管分泌物清除干净。 12、进行胃肠内营养的患者,抬高床头30°-45°;确保胃肠营养管放置正确。 13、有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不应直接护理高危病人。

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实施方案(5篇)

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实施方案(5篇)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医务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也是医院生存发展和医务人员自身安全的需要。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需要多学科及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参与。XXX根据国家及相关法规、标准,修 订完善了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控制实施方案。医院感染管理科具体负责方案的实施、监督和评价,包括重点科室、部门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医疗废物管理、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法定传染病管理、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职业暴露处理管理,以及感染科、手术室等重点部门及高危科室的管理,协助质控、药剂科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管理。 一、医院感染管理机构 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二级管理,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感染预防、控制专职人员,各临床医技科室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 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包括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实行全面综合性监测,临床各科室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和报告,由感染科专职人员收集感染卡片进行统计分析。计划用一年时间完成院感基础发病率调查,为目标性监测做准备。如果病区发生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物品监测,确定是否为流行,找出流行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检验室遇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应在两个小时以内向医院感染委员会报告并承担相关的监测工作。 2.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检验科完成采样工作,细菌的分离或培养由感染科送出检测,一般每三到六个月监测一次,纳入质量控制考核标准。 3.毒剂、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使用中的浓度监测由科室 完成,并做好记录。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主要是高压锅、戊二醛的监测,每年由供应室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抽查。 三、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规范管理。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 一、隔离技术的预防措施 隔离技术与措施比较复杂,主要是为了针对病原体的传播而设置的,被称为屏障护理。在实施时应根据每种病原体的传播途径进行选择。 1、隔离区域的划分 为了保证消毒隔离能够顺利进行,符合质量管理要求,隔离区域应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各区的物品必须严格分开,未经消毒处理者不得混用。在此区域内活动的人们应遵循一定的规则。 2、隔离室

设置隔离室的目的是将感染源与易感者从空间上分开,减少病原体经任何途径传播的机会,并提醒医务人员注意执行隔离常规。隔离室有单人隔离室和同室隔离两种。隔离室要有卫生设施,室外要有缓冲区,有必需的隔离用物。 3、探视者的管理 探视者进入隔离的病人房间之前要报告护士站,医务人员要指导其正确使用口罩、手套及隔离衣,并督促执行其他预防隔离措施。 4、口罩、帽子、面罩和护目镜的使用 各种类型的口罩、帽子、面罩和护目镜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以提供屏蔽保护。戴口罩可以防护口、鼻吸入气溶胶。口罩、面罩和护目镜可阻止感染性血液和体液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黏膜。口罩应盖住口鼻部,用过的口罩应及时处理,脱口罩后应立即洗手。不可将口罩存放在口袋内或挂在颈上、胸前反复使用。

5、卫生洗手 洗手是重要的预防感染技术之一。为了保护病人和自己,必须认真坚持洗手。洗手分为卫生洗手和外科洗手,目的是去除手上污垢和暂居微生物。 洗手指征包括:(1)接触病人前后,尤其是在接触有破 损的排放、黏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2)接触血液、体液和 被污染的物品后。(3)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4)进入与离开隔离病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5)在同一病人身上,当 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之间。(6)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 洗手程序包括:(1)双手掌心相互搓擦;(2)手指掌面和手掌搓擦;(3)一手手掌覆盖于另一手的手背,双手手指、手指两侧及指蹼交叉摩擦,同时一手手掌搓擦另一手手背,然后交换;(4)双手互握,一手手掌搓擦另一手指背,然后交换;(5)一手的拇指放于握拳状的另一手掌中转动搓擦,然 后交换;(6)一手的指尖放于另一手的手掌搓擦,然后交换;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一、标准预防的定义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用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者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二、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一手卫生 1、在以下情况下应洗手或者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1 直接接触每一个患者先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挪移到清洁部位时; 〔2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者伤口先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 穿脱隔离衣先后,摘手套后; 〔4 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 处理药物或者配餐前。

2、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1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者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3、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当手部有血液或者其它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二戴手套 1、在以下情况下应戴清洁手套: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时、接触污染物品时。 2、在以下情况下应戴无菌手套: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时;为病人进行诊疗技术等无菌操作时;接触病人破损皮肤、粘膜时。 3、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如手部皮肤破损,应戴双层手套。 〔三正确使用口罩、护目镜或者防护面罩 1、普通诊疗活动、手术室工作或者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者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

院感控制具体措施

院感控制具体措施 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包括隔离技术和探视者管理等。隔离技术需要根据病原体的传播途径选择相应的措施,如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等。设置隔离室可以将感染源和易感者从空间上分开,减少病原体传播机会。探视者进入隔离病人房间之前需要报告护士站,正确使用口罩、手套和隔离衣等。口罩、帽子、面罩和护目镜的使用可以提供屏蔽保护,防止感染性血液和体液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黏膜。洗手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技术之一,需要认真坚持卫生洗手和外科洗手。手的消毒可以去除暂居微生物及破坏或抑制部分常居微生物。 1.在进行任何接触前,必须进行卫生洗手。可以使用消毒剂或速效型手消毒剂,双手揉搓10-15秒,待自然干燥。 7.进入隔离病房或可能被污染时,必须穿着特定规格的隔离衣。隔离衣应该是一次性的或橡胶围裙,避免被污染。避免双手接触下面的纸片或掀页撕取,使用避污纸来操作或拿取物品,然后将其扔进污物桶内。 8.手套在感染控制中很重要。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洗手保洁,就可以避免暂居菌的污染。应该使用一次性清洁或无菌手套,用过后放入污物袋内。

9.血压计和听诊器需要适当消毒,以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传染病病人使用过的体温计,需要进行低温高效灭菌后才能用于下一个病人。 10.敷料应该尽量避免接触污染,并放入污物袋内,标记 并送出病房。用过的被服也应该装入污物袋内,做好标记,运出病房,并在消毒前不要清点。 11.污物袋应该放置在病室门口,用于存放用过的敷料和 被服等污染物品。这些污染物品需要在消毒前进行标记,并在消毒后进行焚烧处理。 首先,必须正确使用污物袋收集废弃物或需要经消毒灭菌后重复使用的物品。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建立严格的污染物入袋制度,不同类别的污染物分别用不同颜色或标记的污物袋分开收集。污物袋应该结实、不透水。对于不再回收的废弃物,应分类处理,以焚烧为主。 其次,对于感染毒力强或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体的病人,只在必要时才离开住室。病人及运送人员应该有一定的防护,以防其病原体播散。在病人到达之前,应事先通知接收者到达时间及预防隔离要求,以免传播给其他病人和污染环境。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预防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坚持监控制度,健全监督检查,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施行其责。 二、加强培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对医务人员重点进行院感知识培训I,学习医院有关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并定时考核逐渐强化院感知识教育,牢固树立医院感染防护意识。 三、健全消毒隔离质量标准要求: (一)无菌操作: 1、无菌物品使用操作程序方法正确,每周检查无过期。 2、无菌物品放置专柜,距离地面50Cm以上,灭菌物与一次性物品分开放置。 3、注射、针灸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 4、止血带一用一消毒,用后清洗消毒、清洗、晾干备用。 5、治疗、换药操作前均应洗手,戴口罩、帽子,必要时用消毒剂抹手。 6、器械消毒液每周检测有效浓度并更换,消毒钳、各种消毒容器每周更换后清洗、消毒、清洗、晾干再高压灭菌。 7、酒精、碘酒瓶保持密闭,每周更换、清洗、浸泡消毒、清洗后晾干高压灭菌备用。 8、使用无菌物品有开启时间,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9、每科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备无菌蒸储水若干瓶,并在有效期内使用,过期重新灭菌。 10、持续用氧时,氧气湿化瓶液应每天更换一次,氧气湿化瓶及接管备用状态时每周浸泡清洁晾干备用,湿化瓶要干燥待用。 (二)、消毒供应室的管理: 1、供应室布局按规范布局设计,工作人员应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明确目标落实职责,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检查管理,以达到条理化、规范化、科学化。 2、物品包装:用双层平纹细布,每次使用后清洗包布,包装体积小于30x30x25cm,

松紧适宜,包内有指示卡,包外有斑马试纸,写有名称、日期、打包人代号。3、收、发物品:专人下收、专人下送,无菌物品用无菌物品专用密封车运送,污物用污物专用密封车收取。 4、器械处理:擦洗干净、浸泡消毒、清洗干净、晾干或烘干、包装后2小时内高压消毒。 (三)、注射室、治疗室、换药室: 1、每天专用拖把、拖桶用消毒液拖地一次,拖把、拖桶要有标记,用后清洁悬挂晾干,一周消毒一次。 2、治疗台每天用消毒液抹拭一次,一次性物品及无菌物存放柜每周清洁一次,并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3、清洁、消毒、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标签明显。 4、治疗车、换药车每天清洁一次。 5、治疗室、换药室无私人物品,地面干净无垃圾,污物桶加盖。 6、急救车物品保持消毒灭菌有效(吸痰管、开口器、压舌板、舌钳及一次性无菌物品等),确保应急状态,治疗盘铺消毒治疗巾。 7、使用悬吊式紫外线灯管,按室内每IOm2安装30w紫外线灯管一支的要求,每天消毒2次并记录,每季监测其照射强度,少于每平方厘米70UW即更换。 8、每季进行一次空气细菌监测。 (四)、冰箱的管理: 每月清洁一次,专人负责,无私人物品和过期物品,备用的冰水等要有名称、日期、定时更换。 (五)、病人床单位用物: 1、床头柜每天用消毒液抹一次,并一桌一巾一用一消毒。 2、出院、转科的床架用消毒液擦拭,床上用品(被、枕芯、床垫)紫外线照射消毒1小时,若是死亡病人床单位病室还需要苍术消毒。 3、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XX少换一次,随脏随换,换后放指定污衣袋,送洗衣房浸泡消毒清洗干净。 4、地面每天扫二次,消毒液拖地一次。 5、氧气架、瓶、输液架每周清洁一次。 6、水壶盖每天更换后高压消毒。

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

控制医院感染管理措施(2017年试行) 目前,医院感染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首要问题,有关感染知识的培训,病房空气、护理用品、非医疗器械的消毒,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处置室的管理,拖把抹布的规范使用及监测制度的落实等,对预防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其管理措施为以下几点。 一.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教育提高广大医务人员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感染的知识培训,同时,对非医护人员也要进行教育,如清洁工、司机、收费员。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具体措施。 二.病房的空气消毒 临床抢救室一般都安装紫外线灯并定时消毒,而普通病房应备有移动紫外线灯,并不定时的进行消毒;在夏、冬季要注意开窗通风,2次/d,0.5h/次;物体表面、桌椅、门窗、墙壁及地面用0.5%有效氯消毒液擦试,1次/周;平时每日用清水擦试。减少或控制陪侍、陪护人员;做好病房空气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三.护理用品的消毒 临床上的一次性治疗用品已广泛应用,从根本上避免了交叉感染,但还有未被一次性用品取代的用具必须严格消毒,氧气湿化瓶、血压

计、听诊器、体温表等的消毒要落实到位。湿化瓶用0.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1次/d,清洗凉干备用。血压计、听诊器在每个患者使用后用乙醇擦试,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使用后用0.5%有效氯消毒液擦试;体温表应每人专用,用0.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清洗后擦干备用。 四.医务人员手的消毒 用流动水清洗,双手充分浸湿,肥皂均匀涂抹手掌、手背、手指、指缝,按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 五.非医疗用品的消毒 其主要是床单元的消毒。床上用物如床单、被罩、枕套等用0.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床头桌、床、地面等用0.5%有效氯溶液擦试,彻底清除感染,通风换气使空气新鲜,然后进行空气消毒。 六.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处置室的管理 1、室内清洁区、污染区划分明确;无菌物品放置专柜,有效期≤7天,应有流动水洗手池、非手触式水龙头、肥皂或皂液、干手设施及速干手消毒剂。 2、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戴口罩,治疗前后需洗手,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3、室内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每次30分钟至一小时,每周用95%酒精擦拭紫外线灯管一次,地面每日湿式清扫,所有台面及门把手每日常规清洁一次,当受到分泌物、血液等污染时,及时用含有效氯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标准预防措施 一、标准预防的定义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全部患者和医务人员采纳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含手卫生,依据预期可能的裸露采纳手套、间隔衣、口罩、护目镜或防范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含衣着适合的防范用品办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件与医疗器材。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含汗液)、非完好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二、标准预防的详尽措施 (一)手卫生 1、在以下状况下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挪动到 洁净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坏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以后; (3)穿脱间隔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洁净、无菌物件从前; (5)接触患者四周环境及物件后。 (6)办理药物或配餐前。

2、在以下状况时应先洗手,而后进行卫新手消毒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 染的物件后。 (2)直接为传得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办理传染患者污 物以后。 3、洗手与卫新手消毒应依据以下原则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余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或 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取代洗手。 (二)戴手套 1、在以下状况下应戴洁净手套: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呕吐物时、接触污染物件时。 2、在以下状况下应戴无菌手套: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时;为病人进行 诊疗技术等无菌操作时;接触病人破坏皮肤、粘膜时。 3、诊疗护理不一样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可以代替洗手,必需时进行手消毒。操作时发现手套破坏时,应及时更换。戴无菌手套时,应防范手套污染。如手部皮肤破坏,应戴双层手套。 (三)正确使用口罩、护目镜或防范面罩 1、一般诊疗活动、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 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流传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

院感防控落实措施

院感防控落实措施 目录 一、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 二、下呼吸道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三、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防控措施 四、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防控措施 五、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 六、皮肤软组织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七、医务人员手卫生与监管措施 八、消毒灭菌隔离措施 九、无菌操作原则 十、检验科院感控制措施 十一、血液净化中心流程的感染控制措施十二、口腔科门诊院感控制落实措施 十三、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落实措施 十四、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 十五、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十六、ICU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 十七、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十八、产房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 十九、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 一、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 1、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减少耐药菌产生的首要因素 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加强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的送检,指导临床合理应用药物,可很大程度的减少或延缓耐药菌的产生。 2、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情况是决定耐药菌在院内传播的重要环

节 大量循证医学证明,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经济、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3、实施严格的消毒隔离是预防耐药菌传播的重要措施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的患者实施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及时脱去手套并洗手。 4、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是避免耐药菌传播的重要因素 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管、放置引流管等侵入性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发生。 5、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证清洁有序的医疗环境是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有效措施 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认真落实每日的清洁,定期的消毒,能够保证医疗环境的清洁,为医疗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特别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建议使用专用的医疗、清洁物品,用后进行及时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表面,坚持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 耐药菌的防控需要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每一个环节都是重点,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有责任,每一个步骤都不可缺少。让我们携起手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各项措施,为多重耐药菌的防控尽职尽责。 二、下呼吸道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1、抬高床头30度,有力于分泌物的排出,预防误吸导致的坠积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随着科技和医疗设施的不断发展,现代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治疗手段得到了飞速 的提升,但同时也增加了医院感染的风险。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患者感染上层次或局部护理的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所引起的疾病。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医院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感染控制措施。本文将探讨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措施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管理机制 医院感染的治理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首先,医院应设立专门的感染 控制科室,负责感染控制工作的规划、组织、统筹和监督。其次,需要建立科学的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包括感染控制规范、隔离措施、疫情报告、药物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和操作流程。同时,医院还应加强对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确保医护人员掌握相关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二、严格的洗手和消毒措施 洗手和消毒是感染控制的基本措施之一。医院应落实洗手制度,确保医护人员 在进入病房、接触患者前后、以及处理感染原料等情况下都进行必要的手卫生。医院还应配备合适的洗手设施,提供洗手液和消毒剂,确保洗手和消毒物品的充足供应。同时,医院还应定期对医疗设备、表面、床铺等进行消毒,以杀灭在环境中滋生的病原体。 三、科学的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废物是医院感染的潜在来源之一。医院应建立科学的医疗废物分类和处理 制度,将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和非感染性废物,并对其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置。感染性废物需要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非感染性废物则需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处理方式。医院还应加强对医疗废物管理人员的培训,确保废物的正确处置和安全运输。

四、合理的用药管理 医院感染的防控还需要合理的用药管理,以减少抗生素滥用和抗菌耐药的风险。医院应制定严格的用药规范和监管制度,明确抗生素的使用适应症和使用原则,并加强对医护人员用药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医院还应加强对药品供应、采购和储存的管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五、加强患者隔离措施 对于已经感染或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医院需要加强隔离措施,防止疾病的 传播。医院应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策略,明确患者隔离的管理程序和隔离区域的标准,包括单间隔离、空气传播隔离和接触隔离等不同类型的隔离方式。同时,医院还应加强对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提高个体的防控意识和行为。 六、加强环境卫生控制 医院的环境卫生是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医院应加强对病房、手术室、检验室 等区域的清洁与消毒,确保环境的卫生和无菌状态。医院还应加大对环境清洁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环境清洁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此外,医院还应加强对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治理,以及对废弃物排放和噪音的控制。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手段。医院应建立 完善的管理机制、严格的洗手和消毒措施、科学的医疗废物管理、合理的用药管理、加强患者隔离措施以及加强环境卫生控制。同时,医院还应加强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和能力。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感染控制措施,才能实现医院感染的有效防控,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1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1、自然通风换气对流通风,每天两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可显著减少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是最简便有效的空气净化手段。 2、空气过滤(1)层流净化(2)空调净化 3、空气消毒 (1)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2)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3)熏蒸或喷雾消毒(二)污物、污水的处理1、污物的处理 医院污物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医疗垃圾必须经过消毒毁形后方可运出医院(直接送焚烧者除外,条件是储存及运送容器必须可防渗漏并耐刺)。 3、污水处理 医院污水必须经过消毒后方能排放。医院污水消毒常用氯化消毒法或臭氧消毒法。 六、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 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 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一、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

二、各诊室要有流动水洗手设备,或各有手消毒设施。 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普通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一、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二、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三、患者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四、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感染时即刻消毒。 五、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走廊、病房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六、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七、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八、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管理。九、餐具、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十、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十一、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十二、治疗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凉干,定期消毒。

护理院感染控制工作计划5篇

护理院感染控制工作方案5篇 护理院感染控制工作方案篇1 为将护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使护理工作更系统更年轻化,抓好工作质量,特做出护理工作方案:第一方面、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按护士标准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护理部工作方案上半年以强化根底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各科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方案,每年组织考试、考核23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根底。 3、根本技能考核:属于标准化培训对象的护士,在年内16项根本技能必须全部达标,考核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抽考。其他层次的护士个人工作方案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二次。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况。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 1、组织学习医院效劳礼仪文化,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先在护士长层次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方案。 安排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职业效劳礼仪。开展护士礼仪竞赛活动,利用5.12护士节期间掀起学礼仪、讲素养的活动月,组织寓教寓乐的节日晚会。 (三)、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开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工程及特殊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预防隔离技术 隔离的技术和措施比较复杂,一般是针对病原体的播散而设置,称为屏障护理。在实施时应根据每种病原体的传播途径选择 1、隔离区域划分 为了保证消毒隔离能顺利进行,符合质量管理要求,在隔离区域应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各区的物品必须严格分开,未经消毒处理者,不得混用。人们在此区域内活动应遵循一定规则。 2、隔离室 设置隔离室的目的是将感染源和易感者从空间上分开,减少病原体经任何途径的传播机会,也提醒医务人员注意执行隔离常规。有单人隔离室和同室隔离两种。 隔离室要有卫生设施,室外要有缓冲区,有必需的隔离用物。 3、探视者的管理 探视者进入隔离的病人房间之前要报告护士站,医务人员要指导其正确使用口罩、手套及隔离衣,并督促执行其他预防隔离措施。 4、口罩、帽子、面罩和护目镜的使用 各种类型的口罩、帽子、面罩和护目镜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以提供屏蔽保护。戴口罩可以防护口、鼻吸入气溶胶。口罩、面罩和护目镜可阻止感染性血液和体液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黏膜。口罩应盖住口鼻部,用过的口罩应及时处理,脱口罩后应立即洗手。不可将口罩存放在口袋内或挂在颈上、胸前反复使用。 5、卫生洗手 洗手是重要的预防感染的技术之一。为保护病人、保护自己,必须认真坚持洗手。洗手分为卫生洗手和外科洗手,洗手目的去除手上污垢和暂居微生物 洗手指征(1)接触病人前后,尤其是在接触有破损的排放、黏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2)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3)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4)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5)在同一病人身上,当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之间。(6)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

院感控制具体措施

院感控制具体措施 第一篇:院感控制具体措施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预防隔离技术 隔离的技术和措施比较复杂,一般是针对病原体的播散而设置,称为屏障护理。在实施时应根据每种病原体的传播途径选择 1、隔离区域划分 为了保证消毒隔离能顺利进行,符合质量管理要求,在隔离区域应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各区的物品必须严格分开,未经消毒处理者,不得混用。人们在此区域内活动应遵循一定规则。 2、隔离室 设置隔离室的目的是将感染源和易感者从空间上分开,减少病原体经任何途径的传播机会,也提醒医务人员注意执行隔离常规。有单人隔离室和同室隔离两种。 隔离室要有卫生设施,室外要有缓冲区,有必需的隔离用物。 3、探视者的管理 探视者进入隔离的病人房间之前要报告护士站,医务人员要指导其正确使用口罩、手套及隔离衣,并督促执行其他预防隔离措施。 4、口罩、帽子、面罩和护目镜的使用 各种类型的口罩、帽子、面罩和护目镜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以提供屏蔽保护。戴口罩可以防护口、鼻吸入气溶胶。口罩、面罩和护目镜可阻止感染性血液和体液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黏膜。口罩应盖住口鼻部,用过的口罩应及时处理,脱口罩后应立即洗手。不可将口罩存放在口袋内或挂在颈上、胸前反复使用。 5、卫生洗手 洗手是重要的预防感染的技术之一。为保护病人、保护自己,必须认真坚持洗手。洗手分为卫生洗手和外科洗手,洗手目的去除手上污垢和暂居微生物 洗手指征

(1)接触病人前后,尤其是在接触有破损的排放、黏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2)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3)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4)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5)在同一病人身上,当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之间。(6)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 洗手程序 (1)双手掌心相互搓擦;(2)手指掌面与手掌搓擦;(3)一手手掌覆盖于另一手的手背,双手手指、手指两侧及指蹼交叉摩擦,同时一手手掌搓擦另一手手背,然后交换;(4)双手互握,一手手掌搓擦另一手指背,然后交换;(5)一手的拇指放于握拳状的另一手掌中转动搓擦,然后交换;(6)一手的指尖放于另一手的手掌搓擦,然后交换;(7)一手手指掌面及手掌包绕另一手的腕部转动搓擦,然后交换。 6、手的消毒 目的去除暂居微生物及破坏或抑制部分常居微生物。指征 (1)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2)诊查、护理、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病人之前。(3)接触每例传染病人和多重耐药菌株定植或感染者之后。(4)接触感染的伤口和血液、体液之后。(5)接触致病微生物污染物品之后。(6)双手需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程序 首先进行卫生洗手,然后用消毒剂泡手2分钟或速效型手消毒剂双手揉搓10-15秒,待自然干燥。 7、穿、脱隔离衣: 凡进入隔离单位,接触隔离病人时,或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污染工作服时,需穿特定规格式样的外衣,即隔离衣。隔离衣有大中小之分,长应过膝,遮住工作服,领高3~4cm,质稍硬以便吊挂,前身正中的腰带长约150cm。提倡使用一次性隔离衣或橡胶围裙。 8、避污纸的使用:避污纸即为备用的清洁纸片。病室门口备避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