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瑞春专集柴胡汤类方

陈瑞春专集柴胡汤类方

柴胡汤类方是和法的具体运用,此类方药其组织原则与泻心汤类方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两者均属于和法的范围。但所不同者,前者柴胡类其作用重在和解半表半里的寒热往来;后者泻心类则重在调和脾胃同病的寒热夹杂,这又是同中之异。

小柴胡汤的运用,王挚峰认为:有通调三焦的作用,即上焦不纳而呕吐作,中焦不化则生腹胀满痛,下焦排泄水谷功能失司就会清浊不分,二便不调,是为升降功能紊乱之故。柴胡升清阳,半夏降浊阴,生姜佐柴胡能升阳,佐半夏则能降浊,更以黄芩去湿除郁热,党参益气生津,枣、草和诸药则升降自如。其治气郁腹胀,属胃肠气机郁滞,不畅者则用本方。如虫痛者,其气亦多郁滞,以本方加雷丸、鹤虱、芜荑、榧子以杀虫解郁。食滞腹痛亦可用此方加陈皮、内金之类消滞解郁。其治外感发热,常用此方加葛根为主,审邪之寒热而权衡姜、芩,察体之虚实而去参、枣。其治诸杂病发热,调和脏气,不论其属余热未清或复感外邪,或是劳复和脏气未平,宜以小柴胡汤调整。其治热入血分,以本方加丹皮、地骨皮治热入血分而夜热较甚,手脚心热之证。李克绍治1例原因不明的低热,西医检查找不出病因、病灶,经2个月治疗,用激素等无效,病者低热,兼微觉头痛,饮食二便正常,脉象稍显弦细,用小柴胡汤原方,主药柴胡用24g,共服2剂,低热全退,自觉全身舒适而恢复工作。耿培尧治一妇热入血室,病者外感高热,月经适来,每至夜晚妄见妄闻,恐惧烦躁,语无伦次,胸闷难支。服安定、冬眠灵等无效。询其证时冷时热,头痛头闷,纳呆口干,饮后干呕,小溲黄涩,舌质红,苔白而兼黄,脉弦略数,左尺尤甚,按其腹部疼痛。用小柴胡汤加味,2剂后腹有响动,月经来潮,初见大量灰色黏液,后下多量小血块,4天后服第三剂,药后一切如常,予归脾汤、定坤丹调理(按:本案所用小柴胡汤,是仿张锡纯经验,以茵陈、生麦芽代柴胡,以竹茹代半夏,以玉竹代党参,并加生地、知母、丹参)。汤万春用本方治1例往来寒热兼咳喘,原方去党参加五味,2剂痊愈。另1例寒热而兼湿痰胸闷不舒,以柴胡桂枝汤加苍术、草果。1剂后改干姜、五味,再剂则愈。又1例主症腹胁胀痛,胸中满闷,咳痰如水,食欲不振,头晕便燥,作呕发热,脉弦缓,用小柴胡加减,柴胡、黄芩、制半夏、干

姜、五味子、青陈皮、当归身、甘草等,1剂而愈。

大柴胡汤是少阳兼阳明里实方,近世多用其治胆道疾患。岳美中用本方加味治慢性胆囊炎1例,病者右季肋部有自发痛与压痛,常有微热,并见恶心、食欲不振、腹部膨满、鼓肠嗳气,以柴胡、白芍、枳实、川军、黄芩、半夏、姜、枣、金钱草、滑石、鸡内金等,7剂后食欲见佳,鼓肠嗳气大减,又4剂胁痛减轻,微热未退,后改小柴胡汤加鳖甲、青蒿、郁金等调治。岳氏还以本方治慢性肝炎,病者1年余,仍轻度黄疸不退,谷丙转氨酶高达1570U,自述胁微痛,脉左关浮弦,右脉滑大,舌中部有干黄苔,用大柴胡汤治少阳蕴热之黄疸与阳明痞结之胀满,并辅以涤热散结等开心下苦闷之小陷胸汤。柴胡9g,枳实6g,白芍9g,川军6g,法半夏、黄芩各9g,生姜12g,大枣4枚,糖瓜蒌30g,川黄连3g,7剂后舌苔见退,弦滑脉减,痞满稍舒,谷丙转氨酶降至428U,又进10剂谷丙转氨酶正常出院。

柴胡桂枝汤方为少阳兼有太阳的主方,是治疗体虚外感的良药,临床用于透发三阳之热亦每收捷效。陈伯涛治疗3例发热待查,疗效称著。①男性,27岁,病者发热头痛,上午热轻,午后转剧,无疟疾史,无肺结核、伤寒及肝炎史。体温40~C,查血象、疟原虫、肥达反应、脑脊髓液及大便检查,均未发现发热原因,先后用葡萄糖盐水、维生素B、奎宁丸、苯巴比妥(鲁米那)、阿托品、氯丙嗪(冬眠灵)等罔效。证如前述,脉略浮按之弦,用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桂枝、白芍、白芷、蔓荆子、杭菊、青蒿等,2剂得微汗,发热渐减,于原方中加甘露消毒丹,又2剂发热头痛呕逆唇干口苦均大减,守方再2剂痊愈。

②5岁女孩,高热惊厥,经西药各种处理,并多次检查疟原虫以及肥达反应,未能查明原因。发热已8天,体温37.2—40~C,上午低热,下午热高,每发热前往往肢寒,热无定时,有时夜亦发高热,脉弦无力,苔薄中略黄边尖俱剥,质红。处方:柴胡、桂枝、黄芩、党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白芍、青蒿、荷叶,2剂热退至38T,再2剂体温归于正常,共服6剂而

愈。③体温持续在37~40~C,亦经多种检查以及用各种西药罔效,而予柴胡桂枝汤加减。1剂得汗,再以原方追踪获愈。洪湖人民医院中医科运用柴胡桂枝汤治感冒1例,服本方4剂而愈;治疟疾1例,用本方加常山、草果、乌梅两剂而愈;治泄泻1例,服本方两剂寒热已解,大便已正常,但神疲纳呆,改用六君子汤加减2剂而愈;治疝气1例,本方去姜枣加川楝子、小茴香、炒桔梗,3剂而愈。

柴胡加龙牡汤主治少阳兼涉厥阴,叶橘泉用本方治精神分裂症,男性,22岁,精神错乱,恐怖惊疑,不食不眠,目直神呆,情绪抑郁,时时叹息等症,投柴胡加龙牡合温胆汤加减,先后进11剂而愈。钱元龙用本方治三例:①惊悸证1例:患者因路遇病尸受惊,当夜心惊肉跳,夜寐不安,乃至彻夜不眠,举阳遗精,甚则日夜数次。是属肝气郁结,胆气不宁,惊悲伤肾,相火妄动,肾阴被劫,先泻其有余,以解郁泻火宁神。药用柴胡、黄芩、龙胆草、生大黄、半夏、龙骨、牡蛎、茯苓、泽泻、枳实、瓜萎。5剂夜寐较稳,原方去大黄加礞石滚痰丸、白金丸,又6剂精神渐振,诸恶向安。前方去黄芩、龙胆草合杞菊地黄丸加减,调治而愈。②郁证:因产后流血过多,一度咳嗽发热,痰中带血,情绪紧张,时有癫痫样发作,先以疏泄肝胆、清化热痰治其标,再以养肝和阴、解郁安神以固本,用本方增损获益。③怔仲证:因悲伤过度,心惊跳动,喉间梗塞,甚则胸闷,彻夜不寐,用本方合半夏厚朴汤加减,5剂诸症减,继则原方合归脾汤加减调理而愈。岳美中治一顽固性癫痫病,一女孩11岁,从2—3岁开始有神志发呆,4岁即为非典型性癫痫,8岁多又发作,每次发作长达半小时,每日10次左右,主症手足乱颤、两眼直视、角弓反张、喊叫、昏迷等,证属阳痫,不可强制,宜取和解。予柴胡、黄芩、桂枝、白芍、半夏、党参、生龙骨、生牡蛎、茯苓、生川军、生姜、大枣,服20剂后发作减少,时间缩短,原方加紫贝齿,增龙、牡,生军易熟军。又5剂癫痫基本停发。后减其量维持,中途小有反复,后以甘麦大枣汤合百合知母地黄汤加味调理。3年后随访,在校念书,精神正常。

四逆散方虽出自《伤寒论·少阴病篇》,实为阳郁而厥所设,是疏肝理脾、肝脾同治之方。李加璞用本方治肝胆疾患取效:①时邪胁痛(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用四逆散加龙胆草、鸡骨草、败酱草、丹参、麦芽、大枣,先后服12剂,肝大回缩至正常范围,肝功能检查转阴。②阳黄(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用本方合菌陈蒿汤加减,先后服18剂获愈。③慢性腹泻(慢性肠炎),每大便时少腹拘急腹坠疼痛,泻后痛减,大便日3~4次,用四逆散合痛泻要方,并合附子理中汤意,先后12剂缓解症状,后每两日1剂,继3剂善后。④治口香症(神经官能症),病者因生气引起胁痛腹胀,口生香气2年余,每食则感香气自咽上冲,呃气而出,甚则恶心呕吐,心悸失眠乏力,舌苔白腻,脉沉弦等。用四逆散合平胃散加减:柴胡、白芍、枳实、陈皮、川朴、苍术、郁金、山楂、枣仁、寒水石、甘草等,2剂后口香已除,继

原方加养血安神、滋阴清热药又进6剂而痊愈,2年后未发。⑤肝胆郁热(胆囊炎),右上腹阵发性疼痛,甚则牵引肩背,胆囊区压痛明显。用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减:柴胡、白芍、枳实、甘草、川楝子、焦楂、蒲公英、茵陈、元明粉、广木香,2剂后痛止热退,食增,再6剂巩固疗效。随访未发。陈源生运用四逆散极为广泛,其治胃脘痛分三型,一者肝胃不和,痛游走不定,牵及胸背,用本方加青皮、陈皮、香附、郁金。若脘及胸胁窜痛甚者,加金铃子散;口干心烦易怒,加夏枯草、栀子、川楝、川连;泛酸嘈杂者加乌贼骨(鸡蛋壳代亦可)、鸡内金、煅瓦楞;泛酸胃冷痛者加丁香、红豆蔻;泛酸胃灼热者加左金丸;吐血者加白及、藕节、仙鹤草;便秘或便不畅者加草决明;呕吐清涎沫,胃中有水声者,合小半夏汤加茯苓;痰多,湿浊蕴结,合温胆汤;食滞纳呆者加焦楂、神曲、麦芽;郁结不舒合越鞠丸;胸

窝痛甚加丹参饮。二者肝脾不和,胃脘多隐痛,闷胀不舒,空腹痛感,食后得缓,便溏,舌淡苔白腻脉细,用本方合香砂六君子汤;若冷痛得温则缓者加良附丸;胃胀喜按,神倦乏力合黄芪建中汤或理中汤加减。三者肝郁气滞,血瘀胃络,痛有定处,拒按,食则痛剧,痛如针刺,或见吐血便血,脉弦,用本方合失笑散。其治腹痛,一是寒痛,用本方去枳实,加官桂或四七汤;二是气痛,用本方合天台乌药散;三是瘀血痛,用本方合手拈散;四是食积痛,用本方合保和汤。若腹泻稀水,合香连丸;若痛而即泻,泻而痛缓者合痛泻要方。其治痢疾,下痢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尿赤,脉弦或浮弦,本方合香连丸。若下痢赤色加地榆;若下痢白色加桔梗。其治疝气,属热者本方加金铃子、栀仁、橘核;属寒者本方加官桂、乌药、胡芦巴、橘核。其治急腹症、阑尾炎可加红藤、薏苡仁、败酱草、蒲公英;胆囊炎可加郁金、茵陈、金铃子散、鱼腥草、栀子、金钱草、过路黄等。胆结石可加虎杖、金钱草、栀子、郁金、鸡内金、焦楂、芒硝、玉米须、琥珀等;胰腺炎加金铃子散或化裁大柴胡汤。其治肝炎、肝硬化属肝胃不和,以本方加梅花、鱼鳅串为基本方,发黄加茵陈、栀子;便秘加虎杖,甚者加大黄;小便黄赤加车前草、茅根;肝区痛加金铃子散;痛而胀加郁金、佛手片;慢性肝炎合三花汤(梅花、玫瑰花、佛手花)。肝硬化或肝脾肿大、肝区痛,有肝胃不和诸症,以本方加丹参、鳖甲、鸡内金、莪术(体弱者以鸡矢藤易莪术)等。若痛随情绪而异加玫

瑰花、佛手片、梅花;若伴见咳嗽,咳痰气急(胸膜炎)加瓜蒌皮、薤白、冬瓜仁、半夏、茯苓。气滞血瘀的胸痛为主、本方加味,化裁为血府逐瘀汤;胁痛为主、拒按加丹参、鳖甲、归尾、瓜蒌仁(体虚者以泽兰易鳖甲)。其治妇科病,月经延后,属气滞血瘀用本方合

桃红四物汤;兼气虚合四君子汤。月经无定期,属肝郁气滞,四逆散化裁为逍遥散;兼失眠、烦躁加丹参、柏子仁、夜交藤、合欢皮。痛经属气滞血瘀合失笑散或手拈散,盆腔炎气滞者本方加败酱草、泽兰、蒲公英、益母草;血瘀本方加桃仁、五灵脂、泽兰。其治颈淋巴结核者,初期痰凝气滞,本方加夏枯草、半夏、七叶一枝花;兼低热属颈淋巴结核者,合消瘰丸加律草、首乌。梁仁瑞用四逆散加味治疗痛乳15例,方药及用法是:柴胡、枳实,青皮、白芍各9g,炙甘草6g,每日1剂,加米汤100mL或水酒各半煎服,用1—2剂取效。作者特别强调以酒煎至为重要,认为本方目的在于透解郁热,调畅气机,促进乳汁排泌。陈酒调煎,能增强通阳化气之力。沈养吾用四逆散加减,即加槟榔、使君子、苦楝皮、青皮、香附、延胡等,治疗胆道蛔虫亦获效。以上柴胡类方之运用概括起来,凡属病在半表半里者,肝胆不和、脾胃同病、虚实兼有、寒热并存的疾病,非表法可以,非攻之所宜,只有图和解而取效,这就只有从柴胡类方中,随证择方。

柴胡类方

柴胡类方 一.小柴胡汤 37、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 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 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分 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98、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 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 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 胡汤主之。 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104、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

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144、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 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229、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230、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231、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266、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37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394、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二.大柴胡汤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

小柴胡汤的运用体会和看法

浅述柴胡汤方的加减和运用 一、摘要: 小柴胡汤为仲景名方,出自《伤寒论》第96条, 曰:"伤寒五六日中风,往來寒热,胸胁苦滿,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其主要组成为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临床上小柴胡汤主要用于少阳证,主和解少阳,调整机枢,解半表半里之邪。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杂病的治疗,如黄疸病,疟疾,内科杂病,以及妇科杂病如妇人热入血室等。小柴胡汤作为底方,可以被灵活地加减运用,或是与其它方剂组成复方,以适应不同的病症,临床疗效也是非常显著。 二、小柴胡汤的运用 小柴胡汤证,在伤寒六经辩证属少阳,可以由太阳失治、误治,亦可由阳明病转入。主要包括两组病证,一为往来寒热,代表病在半表的病机反应;一为口苦、咽干、目眩,实包括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肝胆火郁证,代表病在半里的病机反应。然不论其病因为何,只要有邪在半表半里的病机,“但见一证便是”,皆可投以小柴胡汤,尤其在外感热病中,小柴胡汤可外达透邪,起转枢的作用,疗效显著。 不仅如此,小柴胡汤治疗杂病,更是具有灵活性。在《金匮要略》中,小柴胡汤被用以治疗黄疸,“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必小柴胡汤。”在呕吐哕下利病篇中,“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妇人产后病篇,“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妇人在草褥,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妇人杂病篇,“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瘧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以上各篇,均体现了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

《伤寒论》113方——小柴胡汤,典型医案

《伤寒论》113方——小柴胡汤,典型医案 1往来寒热——刘渡舟医案 沈某,女,42岁。始因志怒伤肝而心胸发满,不欲饮食。继而又外感风寒邪气,往来寒热,休作有时伴胸胁苦满,头痛身疼。脉弦,舌苔白滑。此少阳受邪,气郁不舒,枢机不利之证。柴胡12克黄芩9克半夏9克生姜9克党参6克大枣7枚炙甘草6克服药一剂,则寒热俱减,又服一剂后诸证皆消。解说;寒热往来是小柴胡汤的主证之一,也是少阳病枢机不利,正邪交争的典型临床表现。先有恶寒,后见发热,恶寒时不发热,发热时不恶寒,二者交替发作,所以称之为“休作有时”。临床凡见到往来寒热,就应该首先考虑用小柴胡汤治疗。《临证指南》 2寒热往来——赵守真医案 泥工陈天保,前以工毕夜归,途中大雨滂沱,衣履尽湿,到家易衣即寝。次日微感不适,然以食齿之繁,殊不欲以是而惮劳也,仍勤于工。未几日,突而发热身痛,胸闷咳嗽,口干不渴,二便如常。医用人参败毒散治之,二剂,身疼、咳嗽得稍已,旋又寒热往来,心下胀闷,再改柴胡桂枝汤与之,数授病仍不解。患者由兄弟伴来就诊,切脉弦滑而细,询之,彼谓:“口苦咽干,胸胁痞满,往来寒热,心烦不思食。”吾思此少阳证也,服小柴胡汤不效,当另有故。试以手按其心下,则觉痛甚,症之脉滑,又属有痰,此非柴胡桂枝汤证,乃柴胡小陷胸汤之合病。《伤寒论》有:'心下痞,按之痛者,小陷胸汤主之。”参合前说,更可确定无疑。因书柴陷汤服之。柴胡七钱,半夏三钱,黄芩、党参各二钱,甘草一钱,蒌实五钱,黄连八分。并谓三帖可愈,不必易方。逾数日,复来云:“药后病如失,果如先生言,现唯口乏味,身委顿而已。”按脉和平,属于病后虚弱,疏予归芪异功散加神曲、山药,益气血,补脾胃,以培元气。(《治验回忆录》)《经方直解》论:人参败毒散,是救太阳坏病的,逆挽舟之法,或补里虚而肝脾之气陷的。此方义,与桂枝新加汤,比较接近。但外感病是有传经的,表闭肺逆,又有结胸变象。所以人参败毒散不愈,小柴

重读陈老(陈瑞春)医案之荨麻疹心病——来源:经方人生的新浪博客

重读陈老(陈瑞春)医案之荨麻疹心病——来源:经方人生的 新浪博客 •荨麻疹: 陈老有陈柴胡之称,对于小柴胡汤及其加减,应用发挥颇多。其中,对于柴胡桂枝汤一方,陈老就认为乃虚人调和营卫/表里之佳方,常用于中老年人的疾病。而《伤寒实践论》中荨麻疹的第一案,就是一个老年女性,气血不足,营卫不充,乃至发病。用柴胡桂枝汤,加防风、秦艽、路路通,疏风外达,乃陈老治疗之惯例。 而第二例,则是青年女性,面部/手臂/胸腹部散见疱疹,搔痒异常,难以入睡;脉缓浮弦,舌淡润苔薄腻。用柴胡温胆汤,调和表里,疏泻肝胆,加味僵蚕/防风/路路通,疏风透表。 •冠心病: 陈老对于冠心病的治疗,与动辄活血化瘀不同,而侧重益气通阳,以下为陈老在"中医治疗疑难病的思路与方法"中对于治瘀的论述:冠心病,属中医胸痹证范畴,西医用扩张血管药(相当于活血化瘀法)治疗。然而,从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来看,胸痹一证有痰、有瘀、有痰瘀交阻,而且有气虚胸阳不足之证,如病人胸痹特甚、气不足息、疲软无力等。因此,治疗本病,补气是主要的,辅以通阳活血化瘀,疗效更好。常用方为桂枝甘草汤加黄芪、党参(实即参桂保元汤以肉桂易桂枝)加郁金、川芎、丹参、橘络、玄胡、香附等。全方是在益气通阳、活血化瘀法指导下所组成的。其中黄芪是主药,用 30g~80g,其他药为 10g~15g的常用量。方中突出补气为先,辅以活血化瘀,临床疗效是满意的。这里有两点体会:一是补气即是活血,气血同源,气行则血行,故重用黄芪补气;二是本病以气虚为本(多数病者均为老年),血瘀为标,故不用桃仁、红花破血行血之品,而代之郁金、川芎、丹参之类,即有活血化瘀之功,而无伤血耗气之弊。临床多年的探索,这样的治法有百利而无一弊,既符合中医的治则,又符合临床实际。笔者的第一位研究生,以益气通阳法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有效率达70%,其临床疗效是肯定的。

陈瑞春经方肝病治疗实践各家经方

陈瑞春经方肝病治疗实践各家经方 陈瑞春经方肝病治疗实践 常见肝病的证治思考 1.常见肝病证治撮要 (1)急性肝炎,本病来势凶猛,眼目及全身黄染,饮食乏味,厌油恶心,腹胀闷,肝区有压痛,或无明显疼痛,小便短赤,大便溏而不爽,或便秘,舌苔黄膩,脉弦缓。治疗大法应以疏肝利胆,清利湿热为主。方以小柴胡汤合四逆散加味:柴胡、黄芩、半夏、太子参、炙甘草、虎杖、茵陈、郁金、川楝子、炒谷芽、炒麦芽、青皮、陈皮、赤芍、厚朴、枳壳。每日1剂,水煎分2次,宜稍凉服。本方旨在疏肝利胆,肝气舒畅,胆汁分泌正常,退黄快,饮食恢复较好。适当加茵陈、虎杖,使湿热之邪有出路。若转氨酶高者,可适当配以护肝药,但不宜大量输液。液体过多,滋生内湿。本病治则重在疏肝利胆,佐以清利湿热,不宜过用通利水湿药,如四苓散等,以免利水伤阴。如见舌红或绛,应即改滋养肝阴之药,以一贯煎加减。 例1:刘××,男,46岁。1995年4月6日就诊。患者发热2天后,即见全身性黄疸,食纳差,厌油恶心,大便溏而不爽,腹胀气滞,小便短赤灼热,尿三胆强阳性,SG-PT6001.2nmol·s-1/L,厂医予以输液、护肝治疗未见明显缓解。刻诊:精神疲惫,两目及全身黄染,恶心嗳气,食纳差,夜寐不宁,腹胀,大便日2~3次,便溏不爽,小便短赤,复查尿三胆强阳性,SG-PT7 668.2nmol·s-1/L,舌苔黄白厚腻,脉弦数。诊断为急性黄疽性肝炎。方用小柴胡汤加味。处方:柴胡、半夏、黄芩、郁金、枳壳、川楝子、炒黑栀子、炒谷芽、炒麦芽、青皮、陈皮各10g,太子参、虎杖、白马骨各15g,茵陈20g,每日2剂,水煎2次取汁,每隔4小时服一次。3天后,小便转清,全身黄疸明显消退,精神好转,食纳增加,恶心止,大便通畅,腹中无不适,舌苔薄黄白相兼徽膩,脉缓稍弦。上方去黑栀子、虎杖,加山药、扁豆,10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药后黄疽消退,尿三胆转阴,SG-PT2 500.5nmol·s-1/L。病去八九,仍宜巩固治疗。处方:党参、

11首由经方+时方化裁的传世名方作者陈瑞春

11首由经方+时方化裁的传世名方作者陈瑞春 1.桂枝汤合玉屏风散 这个方,原方不要加减,治疗营卫不和表虚证。如果气虚比较明显的,你就用桂d枝汤合补中益气汤。这个方子经常会用到,后来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变出来的。所以这些方子我们务必要把它吃透,为什么?因为现在这种生活节奏,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耗气伤津的病人不少。特别是刚才我讲到的,临床上的失治误治太多了。 我有两个特别典型的病例,一个从春节开始病,到五一劳动节,另一个从五六月份病到国庆节。我们南方到了五一劳动节基本上穿衬衫啊,他还是羽绒服,戴帽子。我问你是怎么了,他说我就是怕冷,吹了一点风,一身都是凉的。一看病人以前用过的方子,全是补药,什么都补了,就是没有很好的透表。我就是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几剂药下去就把羽绒服脱掉了,一个礼拜后复诊就穿衬衫了,这个都是因为前面“误治失表”啊。 还有一个,国庆节就穿得很厚,戴个帽子,说从5、6月份感冒后一直没好过,我也是开了桂枝汤,加了一点防风、葛根之类的药,就开两剂。第三天来复诊,衣服帽子就脱了一大半,他说你这个药真厉害、真管用。 所以我们治病,头脑要清醒,别人该补的都补过了,轮到你开什么药呢,你也跟着补吗?补肺、补血、补阴、补阳,都补了还补什么?所以我们看病,一定要擦亮眼睛,把前面所有的治疗过程很好的审视一遍,找出他以前为什么没有效,要走一条新路,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2.桂枝汤合二陈汤 这个方子也是临床上很常用的,老慢支、肺气肿,经常容易感冒,一感冒痰就多的不得了。《伤寒论》里面有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化痰的作用不是很好,而桂枝汤合二陈汤效果很好。《伤寒论》里面有些

专功的方子和后世一些专功的方子,疗效是肯定的、准确的。 比如说肾着汤治疗腰痛,《金匮》里面讲的“腰重如带五千钱”“腰中冷,如坐水中”,描述的非常准确,男女都可以用。我最近看了一个小姑娘,她讲她的腰特怕冷,我就开了一个肾着汤,痛经,月经来时腰痛更甚,就合了一个当归芍药散,吃了五六剂药腰就不痛了。桂枝汤合二陈汤,合二陈汤的目的是平喘,更重要的是化痰,因为是外感引动了宿病。 3.桂枝甘草汤加党参、黄芪合瓜蒌薤白半夏汤 我最早治疗冠心病就是用的这个方子,我第一个硕士研究生就是拿这个做的课题。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有气虚的加黄芪、党参,如果没有气虚的,就加瓜蒌、薤白、半夏,瓜蒌薤白汤、瓜蒌薤白半夏汤也行。另外,适当加一些橘络、丹参,活血化瘀药,或者是磁石、龙牡之类的都可以,这个很有临床疗效。 但要注意的是,有时候,炙甘草的量要比桂枝大一倍,期前收缩多的效果更好,加大炙甘草的用量。前面我讲过,炙甘草汤不好用,为什么,阴阳并补,如果有瘀热,有内热的不好用,桂枝甘草汤比较好,这个临床上是可以兑现的。 4.芍药甘草汤合四妙散加味 这个我前面讲了,治疗风湿相搏的痹证。据30多年临床观察,芍药甘草汤合四妙散对于腰以下的疼痛疗效很好,并且临床中经常用到。比如腰椎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椎炎、坐骨神经痛等。 有些同志会不太相信,为什么呢?我们说过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在我们那个地区,湿热都重,即便你是腰椎增生,还是要清湿热。对于腰椎增生这个病来说,我可以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就是如果湿热清的差不多了,要大量吃六味地黄丸。 这就是中医的道理,补肾,为什么年纪大的就会有增生、骨质疏松呢?这个病主要特点是两个脚跟痛,脊椎是督脉循行的地方,脚跟是肾经循行的地方,要吃六味地黄丸补肾,但是可能时间要比较长,因为肾虚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补好的,个人认为一般要3个月。对腰椎增生也有用,但是要配合祛风、胜湿、养血的药。如果风湿热清得

精彩分享柴胡类方治精神痴呆、慢性肝炎、糖尿病、胆结石、胆囊炎、黄疸……

精彩分享柴胡类方治精神痴呆、慢性肝炎、糖尿病、胆结石、 胆囊炎、黄疸…… 江湖名,中医道,中医的江湖愿你我砥砺前行、 引子 本文摘录了陈瑞春、赵守真、岳美中、朱炳林、大塚敬节等名家医案,柴胡类方可广泛用于治精神痴呆、慢性肝炎、糖尿病、胆结石、胆囊炎、黄疸……读后必有新的体会和收获! 柴胡汤类方治验(二) 7.小柴胡汤合温胆汤治疗精神痴呆 陈瑞春治验: 女性,16岁。精神呆滞,眼神不宁,少言寡语,时而烦躁,甚则夜间出走,纳谷少,舌苔黄腻,脉象弦实略数,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加减治之。 方药: 柴胡10克,太子参15克,黄芩10克,黄连3克,法半夏10克,郁金10克,茯苓15克,枳壳10克,竹茹15克,陈皮10克,石菖蒲6克,炙远志6克,虎杖15克,胆南星6克。每日1剂,分两次水煎,稍凉服。随症加减,治疗半年余,病愈复学。 注释: 此例为女性学生,16岁,学习成绩优良,因家庭经济困顿而苦恼,渐之形成抑郁症。陈瑞春诊为胆胃湿热、肝郁化火证,拟上方治之。10剂即明显见效,后随症加入绿萼梅、合欢皮、夜交藤,或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半年后复学,随访半年,未复发。此方名为柴胡温胆汤,即小柴胡汤去姜、枣合温胆汤(或黄连温胆汤)而成。是方可以治疗由肝胆湿热、肝郁化火所致的烦躁、失眠、耳鸣、惊悸、期前收缩、精神抑郁等疾患。 约言: 肝胆湿热不解,郁而伤神,精神呆滞,少言寡语,苔腻脉弦者,小柴胡汤合温胆汤治之。

8.大柴胡汤加郁金、栀子等治疗肝胃燥热证 赵守真治验: 女性。每不如意,即性情急躁,胸胁胀痛,心下痞硬,按之即痛,口苦舌燥,尿黄便结,此肝燥胃热也,宜大柴胡汤加调气药治之。 方药: 柴胡12克,炒白芍12克,炒枳实10克,黄芩10克,清半夏10克,生大黄10克(后下),生姜10克,大枣5枚(擘),炒香附10克,青皮10克,郁金10克,栀子1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服后顿觉心胸朗爽,须臾大便数行,呕痛顿失。 注释: 《伤寒论》103条云:“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即愈。”此条为少阳病兼里实之证。当和解少阳并通里实治之。赵守真先生认为,若是杂病,当用解郁疏肝、清热调胃法,并在其《治验回忆录》中有案例佐证。对于方中是否应用大黄,笔者认为,既是通腑泻实,就应当有大黄,且大黄为解除热邪之要药,不可偏废。 约言: 胸胁胀痛,心下痞硬,溲黄便结,此肝燥胃热也,大柴胡汤加调气药治之。 9.大柴胡汤加金钱草、滑石等治疗胆囊炎 岳美中治验: 女性,李某。右季肋部有自发痛与压痛感,常有微热,并出现恶心,食欲不振,腹部胀满,鼓肠嗳气,脉象弦大。西医诊为“胆囊炎”,要求用中药治疗。脉证合参,系胆府不通、阳明壅热所致,大柴胡汤加金钱草、滑石治之。 方药: 柴胡12克,白芍9克,枳实6克,生川大黄6克,黄芩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大枣4枚(擘),金钱草24克,滑石12克,鸡内金12克。服7剂,食欲好转,鼓肠、嗳气大减。再进4剂,胁痛

陈瑞春经方讲解摘编

陈瑞春经方讲解摘编 半夏泻心汤——东垣化裁成清暑益气汤。 小柴胡汤——吴又可化裁成达原钦。 叶天士用附子:《临证指南医案》用温药多得是。 有心求证,临床观察每一个经方的疗效: 妇科大名医的“二个散一碗汤:当归芍药散、逍遥散、四物汤。妇科病全包了。四物汤可变20多个方子。 如1当归芍药散:白带多:加利水收涩药:芡实、米仁。 不孕:腰痛,白带多,性欲淡漠,体质差,加一点点郁金疏肝及仙茅、仙灵脾。如2芍药甘草汤:(1)。对平滑肌的疼痛疗效都很好(2)。对经前的头痛、肝血不足的头痛好。(3)。合四妙散:湿热痹证腰以下的疼痛:加点通络的藤类药,很快止痛。赤白芍合药:以10克开始——60克。(4)。合四金汤治肾结石,或合六味地黄丸化石。。百病起于表!用药要抓时机。 1.外感吊水后坏病才来找中医:辛温解表要注意加化湿。2.表证阶段失手应以辛温为主。3.老年人、小孩子注意:辛凉为主则陷表失表误表!案如儿童医院住院半个月发烧:小柴胡加葛根、防风;后以健脾益气冲剂(玉屏风加参苓白术散)善后。4.小柴胡合茵陈蒿汤治急肝黄疸有表要加透表药。抓住肝胆脾胃的湿热、气滞:加草药

如蛇舌草,垂盆草,白马骨2-3再加健胃药。酶下来后最少要吃3个月药。 5.肝硬化:1同样用上方;2消化吸收功能恢复以后加鳖甲、姜黄、三棱、莪术。3注意脾胃消化功能,能吃能化,易治!用药的时机:肝硬化胃口好,才可加三棱,莪术。 6.三阳转阴的问题:有二种情况下可转:1。10岁以下的小孩;2。第一次来看病的。 1。胃脘痛治肝:叶天士舒肝和胃案很多。 2。皮肤瘙痒:脾虚生风——五味异功能散加风药。 3。口唇肿胀,发裂,口疮:脾开窍于口——五味异功散加胡黄连,竹叶,连翘 五苓散的前提:口渴无伤津的现象,气不布津,津不上承,舌质淡白嫩。 1。非糖尿病的口渴:加杏仁,桔梗。 2。中老年妇女常尿路感染:舌苔白,润,滑者效速。 3。前列腺炎,年纪大的配金匮肾气丸,疗效提高。 4。小儿遗尿:要加远志、石菖蒲通阳化气。 5。尿崩症:加桑蛸、芡实、智仁、金樱子中的2-3味。

陈瑞春活用小柴胡汤经验概要

陈瑞春活用小柴胡汤经验概要 一、有关小柴胡汤的几个问题 1、精辨病机细审汤证 考《伤寒论》以柴胡命名的共有七方。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 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以上七个柴胡汤,加上四逆散以及小柴胡汤七个或然证,应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所以了解柴胡汤的加减诸方,必须正确理解小柴胡汤证。先生认为:小柴胡汤证,明确提出,“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 ? ”,病机为半表半里,寒热虚实夹杂。在三阳表证的病机变化中,它可以外达出表,亦可内陷入里。所以。它的两组主证;一为往来寒热,代表病在半表的反应;一为口苦、咽干、目眩、代表病在半里的病机反应( 风木郁火) 。小柴胡汤在外感热病中所起的外达透邪,阻断病邪入里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其次小柴胡汤具有“三焦枢转之机”的功能,其疗效可以通过“上焦得通.津得下,胃气因和”语得以印证,这是扩大小柴胡汤证适用范围的又一途径。再其次从小柴胡汤主治半表半里,寒热虚实夹杂证的功用看,引申其治疗杂病则更是天地宽广,通治百病。( 对先生近几年来门诊337份柴胡汤证病案分析,其中大部分为治疗杂病案占83.38%)。 2、深究方规化裁古方 深究方规则做到和而不滥,有规有矩。化裁古方能临证变通,圆机活法。杂病中某证虽有 和法临证之机.然不明寒热虚实,不晓化裁古方之理,甚至古方、时方互化之理。则难“效如桴鼓”。如先生在外感病中用小柴胡汤时多不去姜、枣以仿效桂枝汤用姜枣鼓舞胃气,祛邪外达,而在内伤杂病中较为灵活。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有别于《伤寒论》中柴胡加龙牡汤:原方有桂枝、大黄、铅丹、茯苓为治伤寒下后烦悸谵语的病证,先生

(十)小柴胡汤——咳嗽,悬饮,胸膜炎

(十)小柴胡汤——咳嗽,悬饮,胸膜炎 102咳嗽——胡希恕医案 宣肺化痰皆无效和解少阳建奇勋 何某,女,34岁,病案号493816初诊日期1965年3月12日:咳嗽断续2年。2年前感冒后患咳,四季皆作,冬重夏轻,咳嗽为阵发性,且以上午10点、午后3~4点、晚上8点为著,上月曾在某中医院服中药30余剂(多为宣肺化痰,如杏仁、桔梗、清半夏、瓜蒌、枇杷叶、前胡等)皆未见效。近咯吐白泡沫痰,恶心,咽干,无汗,两胁胀满,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既往史:62年患肺结核。胡老与小柴胡汤加减:柴胡三钱,党参三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大枣四枚,炙甘二钱,生姜三钱,桔梗二钱,白芍二钱。 结果:上药服六剂,咳减。上方去白芍,加枳实二钱、生龙牡各四钱,服六剂后两胁胀满已。继服半夏厚朴汤加减十余剂,咳平。 按;咳嗽多因痰饮上犯,肺失宣降,因此治疗宣肺化痰是其大法。但依法治疗,有时疗效难尽人意,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辨证不确切,方药不对证。有一些咳嗽患者,病邪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而是在半表半里,这种咳嗽如用宣肺化痰、解表化饮法治疗,当然不能见效,而应用和解少阳的方法,却能很快治愈。此在《伤寒论》已有明确记载,如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或咳者,是说许多出现小柴胡汤证者,不一定有咳嗽症,但具有典型的小柴胡汤证兼有咳嗽时,这种咳嗽则适用小柴胡汤治疗。因此,胡老常用本方治疗咳嗽。 附剪辑摘要:以上所述,是以五个病例、五个方证介绍了胡老治疗咳嗽的主要经验。胡老是辨方证的,用于治疗咳嗽的方法是很多的,如桂枝加厚朴杏仁汤、麻杏石甘汤、桑菊饮、麻杏薏甘汤、泻心汤、麦门冬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等,即遇到什么方证时,就用什么方药治疗,不拘于一方一法,这里不再一一列举。《经方专家》

小柴胡汤类方分析

小柴胡汤类方分析 小柴胡汤类方分析 所谓柴胡类方,是柴胡为君药,小柴胡汤为母方,包括经典柴胡类方及衍化柴胡方的一类方剂。 如何把握柴胡类方的内在联系?如何以和解少阳,疏利气机为先,灵动活用诸法,达到用方精准之境界? 一切从小柴胡母方的和法本意拓展开来: 1 小柴胡汤母方之和法 辨证:识少阳之实质 姚老认为,小柴胡汤的主要病位是手少阳三焦经。 因为三焦腑,居躯壳之内、脏器之外,乃胸膈腹膜之腔器,故其外连腠理、内裹脏腑,为水火气机内外出入之通道,独居表里上下之半而为转关之枢机。 正是三焦之腑的大腔构造与枢纽地位,使得少阳与其它五经存在广泛多样的联系,造就了少阳病机与诸经表里相兼为病的发病基础,从而为柴胡类证类方的丰富衍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立法:明和解之关键 小柴胡汤作为少阳主方,其和解少阳的关键在于:疏气转枢,且能兼顾

诸法。其立法以三焦转枢不利,气机水火输布失调为要! 基于少阳为枢的特点,立法以“和”统之。即其能和表里,是少阳之位本于焦膜。能和寒热是少阳感邪易动相火、易停水,常同扰水火两气。能和虚实是三焦既为气机升降出入之通道,又为元气之别使,且中焦之气必以脾胃肝胆为其转枢之动力直接相关。 1 少阳和法的关键,是在疏气转枢,进而带动寒热表里虚实的双调。 配伍:核心之架构 小柴胡汤有七味,关键药物是柴胡、黄芩、半夏。 柴胡:疏利气机,转利枢机。小柴胡汤要重用柴胡,所以小柴胡汤没有重用柴胡的话,那就不是柴胡治法,可能是四逆散的治法。

黄芩、半夏:在调气机的同时,同时调水火。黄芩以泻火,半夏以散水,所以黄芩、半夏配伍非常妙,升降水火,又调和胆胃,一举双得。 全方配伍:方中以柴胡辛平轻清,疏利气机,以宣少阳外郁之邪;黄芩苦寒重浊清热除烦以平熄少阳内积之火;半夏辛温干燥,开结化饮,以散水和胃;更以人参、甘草甘味安中,扶益元气:生姜、大枣助营卫,以逐外寒。 疏利膜腠以和表里,分解水火以和寒热,益气驱邪意和虚实,故为治和之至也。 1 柴胡类方的精选列举 经典柴胡方 1基本方-小柴胡汤 。 2加减方-柴胡加芒硝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加龙牡汤 3合用方—柴胡桂枝汤 4变通方—大柴胡汤 古代衍变类方

陈瑞春谈临床常用的13张柴胡类方

陈瑞春谈临床常用的13张柴胡类方 重要小贴士 为进一步提高期刊论文质量和水平,更为深度的传承和传播名医经验,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研发团队联合中药大品种联盟将于2020年7月24-26日在贵阳举办中医药科研论文与SCI写作培训会议。该培训班围绕名医学术思想、经验总结、毕业论文设计与期刊论文发表等相关内容,从名医传承者和研究生实用的角度对撰写相关论文与申请相关项目的经验进行广泛交流。报名直接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 ⊙作者:陈瑞春 ⊙编辑:一墨 01小柴胡汤 运用本方治外感热病,是非常贴切的。从少阳的病机看,外可兼太阳,一般风寒感冒太阳、少阳合病者甚多,用小柴胡汤酌加防风、葛根之类透达即可。 从临床实际看,时下市售的感冒药,大多数是辛凉药,有的还夹有西药发汗,如强力银翘片、复方感冒灵等。如外感初期即用上药治疗,一是发汗过甚,一是辛凉郁遏,如此治疗,若体质素虚者,必然导致在表之卫气损伤,在里之脾胃受累,其结果就是表里含混,寒热并存,虚实兼有。所以,再用中药解表、西药发汗就不相宜了。取小柴胡汤的调和寒热、透达外邪则是很合拍的。 【案一】鄢某,男,36岁。因外感服用强力银翘片两天,又服用消炎药汗出热不退,体温38.9度,血象正常,中性不高。恶寒欲衣被,身痛酸软,头疼紧束,口不渴,舌苔薄而白腻,脉浮弦数。方用小柴胡汤加味: 柴胡10g,党参15g,黄芩、法半夏、防风各10g,葛根15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服第一剂后,体温下降至38.3℃,恶寒罢,身体舒适,热退脉静,食纳增,服3剂痊愈。

目前,临床上中西药杂用,对病情不利者屡见不鲜。如上所述,其弊端就在于打乱了表里传变的正常秩序,使之表里不清,寒热夹杂,虚实并存。此时,如能正确运用小柴胡汤的调和作用,切中病机,可以转败为胜。不然,则酿成仲景所谓的“坏病”,病机变化多端,治疗的难度就非常大。 02柴胡桂枝各半汤本方冶虚人外感,可与补中益气汤媲美,前者偏表里不和,而后者偏气虚兼表。 【案二】一妇人,年40左右,因感冒发热恶寒,既用解表药,又用清热药,并用西药消炎抗感染,病延六七日。其主症恶寒发热,身痛不休,无汗或微汗热不退,体温37.5—38.9℃,不欲饮食,口淡乏味,二便尚可,脉虚浮数,舌薄白润。投: 柴胡、桂枝各10g,党参15g,法半夏、黄芩、白芍各10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3枚。 服1剂微汗出,热退,精神好;食纳增,头不疼。再剂一切恢复正常,后予补中益气汤3剂而痊愈。 柴胡桂枝各半汤,既具备小柴胡汤的调和表里等功能,又具备桂枝汤调和营卫的功能,合二方为一方,可以通治老年经常感冒,身痛不已,若再以本方合玉屏风散,有病可治,无病可防,实属保健良方。 此外,还可用治风湿身痛、关节酸痛、肌肉掣动。在南方春雨连绵之日,身体素质较差而兼有风湿者,用柴胡桂枝汤调和营卫气血,透达风寒湿邪,加防风、秦艽、威灵仙祛风胜湿,功效尤著。若与九味羌活汤、羌活胜湿汤相比,彼则一味攻邪,耗伤正气,此则攻补兼施,发中有收,功效殊不相同。 03柴胡二陈汤此方即小柴胡汤原方合二陈汤。用于慢性气管炎患者,颇为有效。因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多有肺气不足,经常罹患外感,一味解表发汗有伤肺气,只能以调和寒热的小柴胡汤发中有收,攻中有补以祛外邪。而内有痰饮,用二陈汤理气化痰,或加葶苈子、苏子、五味子降气而敛肺气。柴胡二陈合用,可谓是安内攘外,各建

运用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感冒的临床体会

运用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感冒的临床体会 柴胡桂枝汤出自于《伤寒论》,原文谓:“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桂枝汤方:桂枝一两半(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劈)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 本方为小柴胡汤与桂枝汤计量各半而成,为调和营卫气血,和解表里之常用方,为太少表里双解之轻剂。笔者常用于治疗感冒属于风寒型、气虚型均有较好的疗效。临床表现为: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不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者,或素体气虚,复感外邪,邪不易解,而兼上述诸证者。笔者临床常加葛根15-24克,效果更佳。 患者刘某,男,29岁,我科同事,主诉:畏寒、头痛、咽痛1天。病人于昨日因受凉后感恶寒,自觉不发热,测体温37.8℃,伴头昏痛,咽痛,乏力,纳差,二便正常,腹无所苦,查体:咽部充血,舌苔薄白,脉浮紧。病人因不想输液治疗,要求喝中药,遂处上方柴胡24 黄芩15克半夏15 党参15 生姜15 大枣10 桂枝15 白芍15 葛根15 炙甘草6 防风10。水煎温服,每日3次。患者服药2副,症状明显改善,唯有咽痛,嘱多饮水,遂停药而愈。 感冒一病临床较为常见,教科书上目前风寒型常选用荆防败毒散、气虚型用参苏饮治疗。而柴胡桂枝汤中,桂枝、白芍相须为用,解肌发汗、调和营卫,柴胡、黄芩疏邪透表、和解少阳;半夏和胃降逆,散结消痞,党参、生姜、大枣、炙甘草益胃气,生津液,和营卫,扶正以祛邪,更加葛根以解肌泄热。故用于风寒型、气虚型效果较好。陈瑞春教授认为:本方用于上呼吸道咳嗽,鼻塞流涕和轻微寒热等证,且病程较长,体气偏虚的患者;并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胃脘痞满等症状,皆有较好疗效。治疗虚人外感、可与补中益气汤媲美。本方还可以通治老年经常感冒,身痛不已,若再以本方合玉屏风散,有

(六)柴胡桂枝汤——痹证

(六)柴胡桂枝汤——痹证 43身体疼痛——陈瑞春医案 李某,男,65岁,退休工人。1983年4月10日初诊。病者经年累月,自觉诸身不适,肩背胀痛,关节酸胀,胸闷不快,遇阴雨低温,四肢沉重酸痛,精神疲惫,饮食尚可,二便正常。脉缓而软,舌苔薄白润。血象正常,抗'0'、血沉正常,心电图正常,血压138/80mmHg。前医治以补益气血药、滋阴补肾药、养血祛风药,均未能达到治疗目的,患者依然终日感觉身体不爽,体态不如常人。仔细询问,病者家况尚好,退休生活安定,又无人际关系不睦。查体亦无阳性体征。改从调和表里,调和营卫入手。处方:柴胡10g 党参15g法半夏10g桂枝10g白芍10g 黄芩10g郁金10g 生黄芪15g炒谷芽炒麦芽各10g炙甘草5g 姜3片大枣3枚ints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服前方7剂后,自谓半年来,唯有此次服药的疗效好。服

药后感觉诸身清爽,精神舒畅,心胸开朗,食量增加。病者誉为神药。 察其脉舌如常,血压平稳,无明显阳性体征,病者要求继服前药。遂嘱其守原方再进7剂,仍每日1剂,水煎分服。 俟后,病者三四个月未来诊。约过年之后,病者来诊,诉其每月服7剂,已坚持半年多,自觉精神振作,体态轻盈,食欲正常,睡眠良好,血压正常,脉息平和,要求赐药浸酒,以调理气血。拟用首乌、枸杞子、鸡血藤、杜仲各等分,浸白酒常饮。 随访至今,病者已年逾七旬,每月服上药5~7剂,并用药酒佐餐。面色红润,精神颇佳,饮食、二便、睡眠匀正常。病者喜称,先生所赐“保健良方”,不是补药,胜似补药。《伤寒实践论》 论:寒性收缩,表寒不解,则凝滞而束缚,必经年累,而诸身不适。肩背胀痛,关节酸疼,胸闷不快,这是太阳伤寒,表证失解之后的证状。表不解则汗不出,而有汗者,又不能自止,表不解则经阳之气,不能化汗外泄,内郁为湿而痹着,故遇阴雨低温,郁其经阳,不能外达,则沉重酸痛,全身不适。柴胡桂枝汤,还是解表为主。加黄芪,补肝脾之气,以行营卫。表解营卫行,则诸证得解。 只要治不解表,那补益气血,滋阴补肾,养血祛风所有的治法,都是徒劳。还是那句话,善治者,治其皮毛。还是那话句,这就是穿着马甲的外感病。 44体痛——刘文壅医案 王某,男,42岁,2014年3月14日初诊。3个月前淋雨后出现恶寒、发热、周身关节疼痛,就诊于个体诊所,用中西药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遂来诊。症见汗出恶风,四肢关节及周身疼痛,伴咽干,欲饮水,恶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体痛(太阳少阳合病)。处方:柴胡12g,黄芩12g,桂枝10g,炒白芍12g,当归12g,清半夏10g,生姜10g,大枣5枚,党参12g.3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2剂后汗出、恶风、恶心、四肢疼痛即缓解,病情向愈。《经方临证实践录》

?毛德西四 柴胡汤类方治验

毛德西四柴胡汤类方治验 四柴胡汤类方治验 1.小柴胡汤加大黄治疗经期高热 治验: 女性,34岁。经期因被雨淋,当晚突然高热,体温40.0℃,即服复方磺胺甲[插图]唑片、复方阿司匹林、羚翘解毒丸、藿香正气水等,均无效。汗多,汗出后仍然恶寒发热,多半为先寒后热,发热仍可达40.0℃,伴有恶心、口苦、头晕、食欲不振、头顶部疼痛。大便二日未排,尿深黄,时值经期来临5天,舌质红、苔薄黄稍腻,脉象弦滑而数。拟小柴胡汤加味。 方药: 柴胡20克,黄芩10克,半夏12克,甘草3克,生姜10克,大枣4枚(去核),白芍12克,香橼10克,酒大黄5克。每日煎1剂,分2次服用。服第一煎后,体温下降至正常,翌晨排大便一次,连服3剂后,除感乏力外,余无不适。 来源: 王占玺等.伤寒论临床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50-151. 注释: 《伤寒论》144条云:“妇人中风八九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他症如恶心、口苦、食欲不振、头顶痛,乃为邪热客于少阳经脉,气机不畅所致。故以小柴胡汤治之。所加香橼为之理气,所加大黄为之泄热,热邪无郁结之地,症状自然逃遁。 约言: 经期高热,大便数日不解,苔黄,脉数者,小柴胡汤加大黄治之。 2.小柴胡汤治疗变态反应性亚败血症 治验:

女性,36岁。住院前,曾患过慢性特发性黄疸、风湿性关节炎。入院时:慢性病容,皮肤巩膜黄染,发热达41℃,每次发热持续4~6小时,退热后体温降至正常,四肢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全身反复出现一过性皮疹,奇痒,舌质淡,苔厚腻、少津,脉缓无力。查体:心肺无异常,肝肋下可触及,脾不大,浅表淋巴结不大。化验:白细胞14.4×109/L,嗜中性粒细胞66%,淋巴细胞32%,嗜酸性粒细胞2%,血培养阴性。布氏杆菌凝集试验1∶40。红斑狼疮细胞阴性。类风湿因子阴性。肝功正常。骨质及关节间隙无明显变化。经用清瘟败毒散、清骨散、清开灵等治疗无效。病至3月,正值经期,又发高热41℃,寒热往来,神昏谵语,全身满布猩红热样皮疹,四肢关节肿痛不可屈伸,舌红、苔黄厚,脉细数。诊为热入血室,投小柴胡汤治之。 方药: 小柴胡汤原方,柴胡、黄芩、半夏、太子参、甘草、生姜、大枣(原文未写分量)。一日服2剂,每4小时服一次。患者上午10时服药,1小时后体温降至37.2℃,2小时后降至35.6℃,继服6剂,体温未再升高。改用橘皮竹茹汤调理,后又用当归芍药散加牛膝调治,后两次月经来潮,均未发热,病情稳定,予以出院。 来源: 房定亚等.应用小柴胡汤退疑难发烧的点滴体会[J].辽宁中医杂志,1980(1):8. 注释: 此例是经用西药又经用中医名方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改用小柴胡汤而治愈的,所以显得平静中有神奇,轻灵中有精义。房定亚先生原是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院长,精通经方,思路敏捷,善于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此例可谓佐证。病人所表现的不定时寒热往来,特别是就诊时的经期高热,符合“热入血室”证,仅据此就可以放胆用小柴胡汤治疗。《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云:“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来,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本篇还有两条言及热入血室证,均以少阳经邪热不解而拟法,小柴胡汤为首先之方。笔者每遇经

陈瑞春柴胡类方的灵活运用举例-中华医学-国学复兴文化论坛国学文化、文化复兴、古籍...

陈瑞春柴胡类方的灵活运用举例-中华医学-国学复兴文化论坛 国学文化、文化复兴、古籍... 一)柴胡茵陈汤——治肝炎胁痛——加茵陈郁金法 王X X,男,43岁,干部。1987年 4月 10日初诊。 患者因急性黄疸型肝炎,住院治疗40多天,病情稳定出院。 自觉症状:胁痛,腹胀气滞,大便时稀时干,小便量中等,食欲不振,胃口不香,纳食不多,精神欠佳,四肢软弱,夜寐不宁,脉缓而软,舌根部黄腻,舌尖偏红。转氨酶400,其他正常。病者于住院期间用护肝药,输液,又大剂服用清热解毒药,尿三胆阴转,黄疸消退,转氨酶亦降至240,余症为肝郁气滞。 拟用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0g,黄芩10g,法半夏10g,党参15g,茵陈 15g,郁金10g,川楝子10g,青、陈皮各10g,炒谷、麦芽各10g,炒鸡内金10g,甘草5g,白花蛇舌草15g。水煎每日l剂,分2次温服。 二诊:1987年4月16日。服上药5剂后,精神好转,胁痛消失,腹无所苦,大便成形日一次,小便清长,食量大增,舌淡润,薄白苔,脉缓有力。拟守原方加山药15g、扁豆’10g,嘱继服15剂,以平余波。5月10日,复查肝功,转氨酶正常,已上班工作。遂停药观察。约国庆节前相遇,病者称:一切如常,未再服药。临床痊愈。 按:急性黄疸型肝炎,用西药护肝,输液适量,中药用清利湿热是理所当然的,但不宜过量,有的动辄用苦寒之品200多克,一剂药500多克,如此用法,不出三五天,胃口败坏,脾胃损伤,绝非良策。故在临床中如何把握清湿热药非常重要。若已见脾胃不足,进补不宜峻补,如补之过甚,补之壅滞,有失偏颇,这是肝炎用药的大要。 本例肝炎后胁痛,以小柴胡汤疏肝理脾,稍佐疏肝理气,清热解毒药。是病药合机,不偏不倚,处处固护脾胃,调达肝气,故病情较快得以痊愈。 (摘自陈瑞春《伤寒实践论》)

【新提醒】陈瑞春谈经方临证体会

【新提醒】陈瑞春谈经方临证体会 经方为群方之冠。近贤岳美中说,非经方不能治大病。笔者幼承庭训,受父辈熏陶,师长教诲,对经方情有独钟。从医执教50多年,本着“读伤寒、写伤寒、用伤寒”的治学之道,几十年在伤寒园地里耕耘,有苦涩,有甘甜,现就粗浅体会,见诸笔端,以飨读者。 (1)辨析病机 临床运用经方,首先必须“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以动态的恒动观辨析病机。临床上碰到一例类风湿的女患者,初则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川乌、草乌等,疗效不错,晨僵消失,疼痛缓解。但经服药三个多月,两手腕、两脚踝关节却漫肿不消,影响功能活动。有一次,患者诉背部怕冷,痰多,白带多,据此,改为苓桂术甘汤合二陈、防己黄芪汤加味,服药一周,病者背冷等症状明显改善,手足漫肿有所缓和,继服前药三个月,漫肿全消,步履正常,怕冷,痰多等症状均消,可称临床痊愈。 本案两易其方,所据者病机也。前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祛风湿痹阻,取得应有的疗效;后者苓桂术甘汤合二陈防己黄芪汤,从中焦饮邪入手,其效更显。如果执定类风湿的病机就是风湿热痹,经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虽取近效,但病无进展。这势必要推究病机的变化,动态地观察疾病,无疑会提高临床疗效。 再以方为例,桂枝汤能治许多不同的病症,如虚人感冒,夏日腹泻,鼻塞流涕(过敏性鼻炎),自汗盗汗,颈项强痛(颈椎增生),风湿身痛等,但病机都是营卫不和,肺气不足,脾胃失衡等,所以都可用桂枝汤调理,异病同治。换言之,桂枝汤是调和营卫之方,因而无论用在什么病,只要营卫不和者皆能取效,这就是辨析病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绝不可以病对方,方药对应的方法来用经方,把活生生的经方按几个适应症,分几个症型,那是用不好经方的。 (2)抓住主证 主证就是主要证候。伤寒六经各有主证,细化分析,各经之下每病有主证,每方有主证。比如桂枝汤发热恶风汗出即为主证,桂枝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