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病你就是半个中医了(精髓)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子汤

会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病你就是半个中医了(精髓)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子汤

会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病你就是半个中医了(精髓)柴胡疏

肝散、香砂六君子汤

临床治疗脾胃病,最常用半夏泻心汤、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子汤,我将其称之为“脾胃三方”。三方分别针对脾胃病最常见的三种病机:脾胃湿热、肝胃(脾)不和、脾虚气滞。半夏泻心汤虽然属于传世经方,但对其方证病机的解释及临床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对于寒热互结与寒热并用的传统观点,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

一、原文旨义分析

第149条云:“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本条以误治为起因,以结胸为对比,论述半夏泻心汤方证,所以原文只扼要地谈及“痞”的临床特征,即“但满而不痛”。结合《金匮要略》“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以及第157条生姜泻心汤证、第158条甘草泻心汤证,可知半夏泻心汤证除心下痞硬外,尚有呕吐、下利、肠鸣、嗳气诸症。仲师鲜论舌苔,结合临床经验,“苔腻”(无论厚薄、白黄)当为半夏泻心汤证重要的临床指征。

仲师论痞之形成,皆为误治所致,尤其误下,易损伤脾胃。由此致脾胃呆滞,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阻滞气机,故心下痞硬;升降失常,气机逆乱,则肠鸣;清气不升,则下利;浊阴不降,则呕吐;湿浊中阻,则舌苔必腻。综上所述,半夏泻心汤证之病机,应为脾胃呆滞,湿浊中阻,升降失常。

二、寒热错杂问题

由于仲师述证简洁,所以以方测证是学习《伤寒论》的方法之一。因此,后世医家均以半夏泻心汤干姜(之热)与黄连、黄芩(之寒)同用,推测其病机当为“寒热错杂”;更以“痞”乃邪结之病,又进而推测其病机为寒热互结。以上推理,均属于惯性的常法分析思维,

若认为凡中医组方配伍,用寒药就必定治热,用热药就必定治寒,则陷于线性分析思维的框框里,所以对半夏泻心汤的认识,应当从变法思维的角度进行推理。若从病脉证治、理法方药一线相贯的角度看待半夏泻心汤证,就会发现:病证→痞硬;治法→消痞;方剂→泻心;药物→半夏、干姜之辛开,黄芩、黄连之苦降。由此可知,仲师之本意,是通过辛开苦降以泻心,通过泻心以消痞,可知对此方配伍的认识应着眼于“泻”心下之邪、“消”心下之痞,而不应着眼于黄芩、黄连的寒以治热,干姜的热以治寒。因寒热互结而成痞的推论,本身就存在思维问题,试问:寒与热如同水火,水火不能相容,何以互结?何况第158条仲师明言:“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既然“此非结热”,当然亦非结寒,所以就更谈不上什么“寒热互结”了。

半夏泻心汤的临床运用更能说明问题。根据我的临床验证,半夏泻心汤证大致有四种情况。

其一,偏于湿热。以苔黄、口苦、嘈杂、吞酸为主要临床特征,此型最为常见,治用半夏泻心汤原方原量即可。因为半夏泻心汤原方用黄芩、黄连两味苦寒药,且药量亦较干姜多一两,所以原方原量适宜于脾胃湿热。明代戴元礼亦明确提出泻心法治湿热最为妥当。清代叶天士亦以泻心法治中焦湿热,并指出:“苦寒能驱热除湿,辛通能开气宣浊。”叶氏的“驱”“除”“开”“宣”,阐明了“泻心”之旨。

其二,偏于寒湿。以苔白、怕凉、腹痛、下利为主要临床特征,此型较为少见。治用半夏泻心汤需酌减黄芩、黄连用量,或黄芩、黄连只用一味或加重干姜用量即可。

其三,临床还有一种情况比较常见,既无热象,又无寒象,更无寒热错杂之象,属非寒非热,但以胃脘痞硬为主,仍当治以半夏泻心汤原方。若执凿寒热之治,偏热者,干姜何用?偏寒者,黄芩、黄连何用?而此种非寒非热证型之治,干姜与黄芩、黄连就更谈不上什么寒而治热、热而治寒了。

其四,胃热脾寒。临床的确有寒热错杂的情况,只是比较少见。

患者既有苔黄、口苦、吞酸的胃热证,又有腹痛、下利、不敢纳凉饮冷的脾寒证。这种复杂的病机,往往非属西医学的单纯性胃病,而常见于胃炎伴十二指肠溃疡或胃炎伴肠炎的复杂情况。此型可根据胃热与脾寒的偏轻偏重,灵活加减运用半夏泻心汤中的寒热之药。唯一与前几型不同的是,此型的干姜与芩、连之治,既辛开苦降,泻心消痞;又寒以清热,热以祛寒。

三、舍性取用配伍

中药既有寒、热、温、凉四气(性),又有辛、甘、酸、苦、咸五味(用)。所以,中医组方关于寒热药的运用旨义,除寒以治热、热以治寒的基本的、常规的运用外,尚有一种特殊的配伍意义,即舍性(气)取用(味)法。而半夏泻心汤既然以“泻心”为主治,那么,方中黄芩、黄连与干姜寒热药的运用之旨,就应着眼于此。干姜辛以开之,兼以祛痰;黄芩、黄连苦以降之,兼以燥湿。如此辛开苦降,以达到泻心消痞的治疗目的。这提示我们:治疗中焦痞满之证,在理气消痞的常规治法之外,还有另一种舍性取用的变法用药配伍思路。仲师善于运用这种舍性取用的配伍方法,除半夏泻心汤外,尚有其他方剂可为佐证。如治阴黄的茵陈术附汤,阴黄本属寒湿发黄,茵陈又为寒凉之药,显然此方用茵陈,绝非用其寒凉之性,而是用其归经肝胆、苦降渗利、善于利湿退黄的药用功能。又如治寒结的大黄附子汤,寒结本属寒性便结,大黄为大寒之药,显然此方用大黄,绝非用其寒凉之性,而是用其苦味泻下、通便破结的药用功能。再如治喘证的麻杏甘石汤,此喘属肺热壅盛,麻黄为温性之药,显然此方用麻黄,绝非用其温热之性,而是用其味辛轻清、宣肺平喘的功能。

关于舍性取用法,古代医家亦有论及。丹波元坚就指出方药有“性”与“用”之别,其云:“凡药物寒、热、温、凉谓之性,补、泻、汗、吐谓之用。但用凉泻,或用温补,即为性用兼取。又攻补同用,而治虚实相错;寒湿并行,而治冷热不调,亦为性用兼取。有病但冷但热,而用药寒温并补者,一取其性,一取其用。”并解释大黄附子汤云:“大黄得附子、细辛,但有荡涤之用,借以逐寒实,是以附子、细辛取性,而大黄取用之意。”半夏泻心汤治痞之胃热脾寒,

则属丹波氏的“性用兼取”;治痞之偏热、偏寒,则属丹波氏的“一取其性,一取其用”;而治痞之非寒非热,则纯属舍性取用。

综上所述,对半夏泻心汤寒热药用的认识,应当常变分析,全面理解。痞证既然有偏热、偏寒与胃热脾寒的情况,那么,方中干姜与芩、连就不可避免地含有寒以治热、热以治寒之旨。之所以对“寒热互结”的传统观点持有异议,关键在于:一要打破寒以治热、热以治寒的常规治疗思维;二要打破以方测证的线性分析思维。

四、半夏泻心汤之用

所有的理论分析和学术观点,都应该验证于实践,服务于临床,否则任谁说的如何规范(如经证腑证),如何漂亮(如白虎四大症),都应该抛弃或否定,从舍性取用法认识半夏泻心汤亦是如此。因为这样认识问题,就会从辨证用药思维的角度开拓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

1治疗胃脘痞满胀痛,用理气药不效,当用姜连辛开苦降法

胃脘的痞满病用理气药行气消胀除满,属于治法之常,然而临床有时运用理气药,疗效并不理想,此时若改用或兼用辛开苦降法,则往往取得意外之效。如某女,以胃脘撑胀就诊(患有胃窦炎病史),前医屡用理气消胀药不效,据苔腻而改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二诊他医因患者急躁易怒而复改用疏肝理气法,三诊时患者称初诊之药尚好,二诊之药无效,复又处以半夏泻心汤10余剂而获愈。

2半夏泻心汤之用,不可限于治痞,更不可限于寒热错杂

虽然仲师原文以心下痛和不痛作为鉴别结胸与痞的指征,但临证当灵活辨证。“痞”虽为辨证论治之要点,但临床不必局限于“痞”,胃脘的胀、满、闷、痛、嘈杂等症,都可用半夏泻心汤。关键在于辨准病机,而病机之辨,自然不必着眼于“寒热错杂”,而应主在“气滞湿阻”,重在“苔腻”之辨。只要抓住脾胃呆滞,湿浊中阻的基本病机,就可用半夏泻心汤。

3当注意半夏泻心汤的临床活用

由于痞证病机有偏热、偏寒、胃热脾寒及非热非寒几种不同情况,所以半夏泻心汤的寒热药之用,当灵活加减。首先应仔细体会仲师原方原量之旨义,即为什么要多用一味寒性药,多用一两寒性药?此与

湿浊中阻,郁久化热密切相关,故痞证最多湿热,原方属常法之治。当病机偏寒或胃热脾寒时,则应适当调节黄芩、黄连与干姜的比例,否则易生变故。如某男,患胃脘痞满(胃肠炎病史),予半夏泻心汤,其中黄连、黄芩、干姜分别用9g,药后胃脘痞满稍轻,但却增腹泻,每日2~3次。知凉药过重,遂去黄芩,三诊非但痞满消失,腹泻亦愈。胃肠炎而属胃热脾寒的情况,有时脾寒并无表象,而一旦寒药过重,即出现虚寒便溏之征,医者尤当注意之。

4当注意病因之辨,善于合方之用

痞证常见湿热、肝郁、脾虚三大病机,而半夏泻心汤最适用于脾胃湿热者。何况三种病机又常交互为病,非单纯的半夏泻心汤所能治。所以,临证治痞,辩证思维当灵活。首先要注意病因之辨,《伤寒论》的痞证多为误下,或邪气内陷,或伤损脾胃所致。而后世痞证则多为饮食不节,或情志不遂所致。饮食不节致痞,每每适宜用半夏泻心汤。而情志不遂致痞,则为肝气犯胃(脾),当用柴胡疏肝散。肝胃(脾)不和常夹气滞湿郁为病,此时最宜疏肝法与泻心法合用。如某女,患胃脘痞满,嗳气嘈杂(有胃窦炎、胆囊炎病史),每因情志不遂发作或加重,前医单用疏肝法疗效不明显。查舌苔黄腻,知兼夹湿热壅阻,处以半夏泻心汤合柴胡疏肝散,数剂而轻,10余剂临床治愈。

五、人参、大枣、甘草补益之意

心下痞硬本属实证,可是半夏泻心汤中为什么用人参、大枣、甘草补益呢?一般都笼统地认为半夏泻心汤为攻补兼施之剂,问题是泻心消痞为什么要攻补兼施?

所以,仅仅理解为攻补兼施,未尽仲师组方用药之意。

我们联系黄连汤、旋覆代赭汤、小柴胡汤三方会通分析,就会发现半夏泻心汤与三方主证虽然有别,但均为治中焦病之方,均是七味药组方,均是四味药祛邪、三味药扶正,均用人参、大枣、甘草补中健脾。如此诸多的巧合,绝对是仲师有意为之的。我们研读以上诸方,就是探寻仲师的本意究竟何在?通过会通分析,我们发现,人参、大枣、甘草虽然同是补中健脾,但其治疗主旨又有所区别:半夏泻心汤,通过补中健脾,以运化湿浊,畅达气机,即通过扶正以泻心消痞;黄

连汤,通过补中健脾,以升降气机,交通上下,即通过扶正以消除寒格;旋覆代赭汤,通过补中健脾,以运化痰湿,条畅气机,即通过扶正以和胃降逆;小柴胡汤,通过补中健脾,以畅达枢机,和解表里,即通过扶正以祛邪。可知凡中焦之病与少阳之病,不论虚实如何,均应重视补中健脾法。此时扶正与祛邪两者,往往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因果关系,是扶正以祛邪,即以扶正为手段达到祛邪之目的。由此可知,仲师“保胃气”的意义,并非只着眼于正气,有时也意在邪气。中医之祛邪,并非只有“泻”法,有时也“补”以祛邪,这就是变法辨证论治思维。

附1:柴胡疏肝散,中医方剂名。为理气剂,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肋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者。

歌诀: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立能消。

组成: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

用量:陈皮(醋炒)、柴胡6g,川芎、香附、枳壳(麸炒)、芍药各4.5g,甘草(炙)1.5g。

用法:水一盅半,煎八分,食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方义: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其经脉布胁肋循少腹。若情志不遂,木失条达,则致肝气郁结,经气不利,故见胁肋疼痛,胸闷,脘腹胀满;肝失疏泄,则情志抑郁易怒,善太息;脉弦为肝郁不舒之征。遵《内经》“木郁达之”之旨,治宜疏肝理气之法。方中以柴胡功善疏肝解郁,用以为君。香附理气疏肝而止痛,川芎活血行气以止痛,二药相合,助柴胡以解肝经之郁滞,并增行气活血止痛之效,共为臣药。陈皮、枳壳理气行滞,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

配伍特点:以疏肝理气为主,疏肝之中兼以养肝,理气之中兼以调血和胃。

运用:本方为疏肝解郁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以胁肋胀痛,脉弦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若胁肋痛甚者,酌加郁金、青皮、当归、乌药等以增强其行气活血之力;肝郁化火者,可酌加山栀、黄芩、川榛子以清热泻火。

禁忌:本方芳香辛燥,易耗气伤阴,不宜久服。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医学统旨》:“治怒火伤肝,左胁作痛,血苑于上……吐血加童便半盅。”

2.方论选录《谦斋医学讲稿》:“本方即四逆散加川芎、香附和血理气,治疗胁痛,寒热往来,专以疏肝为目的。用柴胡、枳壳、香附理气为主,白芍、川芎和血为佐,再用甘草以缓之。系疏肝的正法,可谓善于运用古方。

附2.香砂六君子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古今名医方论》卷一引柯韵伯方。具有疏补化痰之功效。主治气虚肿满,痰饮结聚,脾胃不和,变生诸证者。

歌诀:香砂六君参术甘,苓半陈姜共水煎;脾胃气虚痰气阻,脘腹胀痛呕吐痊。

组成:人参一钱(3g)、白术二钱(6g)、茯苓二钱(6g)、甘草七分(2g)、陈皮八分(2.5g)、半夏一钱(3g)、砂仁八分(2.5g)、木香七分(2g)。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二钱(6g),水煎服。

功用:疏补化痰。

主治:气虚肿满,痰饮结聚,脾胃不和,变生诸证者。

方义:本方由六君子汤加砂仁、木香组成。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半夏、陈皮、砂仁、木香理气化痰。

配伍特点:健中有消,行中有补。

运用

1、本方是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所致之证的方剂。以脘腹胀满痛,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腻为据。

2、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胃肠功能紊乱,支气管扩张,慢性萎缩性胃炎,糖尿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肠病,肾性贫血(本方加味)等属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者。

加减化裁:若脘腹痛甚者,加吴茱萸、高良姜;寒湿甚者,加肉桂、干姜;泛酸者,加煅瓦楞子、海螵蛸。

使用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附方

名称:香砂六君子汤

组成:六君子加香附、藿香、砂仁

主治:脾胃虚寒而致饮食少进,或肢体肿胀,肚腹作痛,或大便不实,体瘦面黄,或胸膈虚痞,痰嗽吞酸

出处:《明医杂著》卷六

名称:香砂六君子汤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藿香、甘草、宿砂仁

用法:上加生姜,水煎服

主治:脾胃虚寒,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或口舌生疮

出处:《口齿类要》

名称:香砂六君子汤

组成:香附、砂仁、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木香、白豆蔻、厚朴、益智仁、甘草

用法:上锉一剂。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主治:脾虚不思饮食,食后倒饱

出处:《回春》卷二

名称:香砂六君子汤

组成:香附子、缩砂仁、橘皮、白术、半夏、茯苓、人参、甘草

用法:上㕮咀。加生姜五片,水煎,食前服

主治:脾胃不和,恶心懒食,虚寒胃痛,或腹痛泄泻

出处:《杏苑》卷四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均由四君子汤加味而成,皆有益气健脾之功;配伍的共同点均为补气药与行气化痰药相配,使补气而不滞气,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气滞痰湿中阻之证。但异功散中加陈皮,功兼行气化滞,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气滞证;六君子汤配半夏、陈皮,功兼和胃燥湿,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痰湿证;香砂六君子汤伍半夏、陈皮、木香、砂仁,功在益气和胃,行气化痰,适用于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

会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病你就是半个中医了(精髓)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子汤

会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病你就是半个中医了(精髓)柴胡疏 肝散、香砂六君子汤 临床治疗脾胃病,最常用半夏泻心汤、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子汤,我将其称之为“脾胃三方”。三方分别针对脾胃病最常见的三种病机:脾胃湿热、肝胃(脾)不和、脾虚气滞。半夏泻心汤虽然属于传世经方,但对其方证病机的解释及临床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对于寒热互结与寒热并用的传统观点,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 一、原文旨义分析 第149条云:“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本条以误治为起因,以结胸为对比,论述半夏泻心汤方证,所以原文只扼要地谈及“痞”的临床特征,即“但满而不痛”。结合《金匮要略》“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以及第157条生姜泻心汤证、第158条甘草泻心汤证,可知半夏泻心汤证除心下痞硬外,尚有呕吐、下利、肠鸣、嗳气诸症。仲师鲜论舌苔,结合临床经验,“苔腻”(无论厚薄、白黄)当为半夏泻心汤证重要的临床指征。 仲师论痞之形成,皆为误治所致,尤其误下,易损伤脾胃。由此致脾胃呆滞,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阻滞气机,故心下痞硬;升降失常,气机逆乱,则肠鸣;清气不升,则下利;浊阴不降,则呕吐;湿浊中阻,则舌苔必腻。综上所述,半夏泻心汤证之病机,应为脾胃呆滞,湿浊中阻,升降失常。 二、寒热错杂问题 由于仲师述证简洁,所以以方测证是学习《伤寒论》的方法之一。因此,后世医家均以半夏泻心汤干姜(之热)与黄连、黄芩(之寒)同用,推测其病机当为“寒热错杂”;更以“痞”乃邪结之病,又进而推测其病机为寒热互结。以上推理,均属于惯性的常法分析思维,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 功效作用 半夏泻心汤是中医方剂名,为和解剂,主要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甘草制成。通常取适量水煎服即可。半夏泻心汤具有调和肝脾、降逆止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功效。1、调和脾胃半夏泻心汤具有调和肠胃的功效,临床上治脾胃病常用半夏泻心汤、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子汤,合称称之为'脾胃三方'。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病中的脾胃湿热效果较好。2、降逆止呕半夏有化痰的作用,而黄芩、黄连有清上热的作用,干姜和甘草有温下寒的效果。因此对于上热下寒、胃热气逆的呕吐、脾寒气陷的腹泻,半夏泻心汤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3、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半夏泻心汤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疾病,适宜中气虚弱、寒热错杂者饮用。 营养价值 半夏泻心汤含挥发油、少量脂肪(其脂肪酸约34%为固体酸、66%为液体酸)、淀粉、烟碱、粘液质、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β-氨基丁酸等,具有寒热平调、消痞散结的作用,可以治疗寒热错杂之痞证,患者多表现为心下痞,但满而不痛、呕吐、肠鸣下利。 适宜和禁忌 适宜:胃肠疾病者半夏泻心汤是中医方剂,对呕吐患者有辅助治疗功效,尤其肠胃不舒服时,可以适量饮用半夏泻心汤。此外,半夏泻心汤还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肥厚性胃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肠疾病。 禁忌: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半夏泻心汤主治虚实互结证,阴虚燥咳、津伤口渴、出血症及燥痰者,禁服半夏泻心汤。 母婴宜忌 孕妇应谨慎食用。 孕妇食用半夏泻心汤有可能会致流产,因此孕妇应谨慎食用。 婴幼儿应谨慎食用。

半夏泻心汤的功效在于补益中气,同时调和寒热,婴幼儿体质较弱,不可擅自饮用,应根据婴幼儿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饮用。 温馨提示 半夏泻心汤宜温服,不可冷服。服用期间忌食生冷、甜腻食物,同时应禁忌饮酒。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半夏泻心汤(古代经典名方1007)

半夏泻心汤(古代经典名方1007) 半夏泻心汤方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第149条文和《金匮要略》第17条。 半夏泻心汤是脾胃名方,本方的特点是“辛开、苦降、甘调”,辛开胃滞(法半夏、干姜),导滞止痛,和胃气,散寒滞;苦降胆火(黄连、黄芩)清胆泄热;甘调脾虚(人参、大枣、炙甘草),健脾益气。 慢性胃病病人,多数是寒热并见,虚实夹杂,少有纯寒纯热的情况。往往既有口干口苦、咽部充血,胃脘烧灼,舌红,胃黏膜充血、糜烂、水肿等热象;又有胃脘怕凉、喜按、疼痛等寒象。“热在胆腑,寒在胃腑,虚在脾脏”,集中反映了本病的基本规律。 浅表性胃炎病人多见舌苔厚浊,可把“法半夏”扩充为温胆汤,增强和胃化浊之力;把“干姜”丰富成干姜、香附、川芎,增强辛开、化瘀、止痛之力。 紧扣“胆、胃、脾”三个环节,靶向用药,目标明确。胆热、胃滞仅仅是本病的“标象”,当这些问题解决了之后,最后一环是健脾、补肾、扶正气,只有走到这个环节,把机体的“本”培植好了,才能有远期的疗效保证。 会用半夏泻心汤,你就是半个中医了! 应用半夏泻心汤,应重点掌握寒热虚实四要点。一为虚:脾气虚、胃阳弱而见乏力便溏、泄泻;二为实:气机升降失常而见胃脘痞满、腹胀,经常是胃口不好,吃一点就容易饱;三为寒:胃阳不足而常见恶食生冷、脘腹冷痛;四为热:脾胃运纳不健、食积化热上蒸而见口舌生疮、口干口苦等。当然也不一定以上各种症状都有。 临床治疗脾胃病,最常用半夏泻心汤、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子汤,称之为“脾胃三方”。三方分别针对脾胃病最常见的三种病机:脾胃湿热、肝胃(脾)不和、脾虚气滞。 除了半夏泻心汤,伤寒论还有两个泻心汤兄弟方,从证候上来说,这三个泻心汤都可以调谐寒热,并治疗下利。

香砂六君子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功能性消化不良

香砂六君子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功能性消化不良 广木香10g、砂仁10g、太子参15~20g、甘草6g、茯苓10g、白术10g、法半夏10g、陈皮10g、黄连6~9g、黄芩8~10g、炮姜3~5g 加减:若胀闷较甚者,加枳实15g,与白术形成枳术丸方;若纳差较甚者,加焦三仙( 麦芽、谷芽、山楂) 各10g;若便秘较甚兼便干者加熟军6g,若便秘较甚兼便软者加冬瓜仁15g,莱菔子15g;若大便不成形,可加山药15g;若恶心呕吐甚者,易法夏为姜夏,或兼泛酸较甚者加入吴茱萸3g,与黄连形成左金丸方,或兼便溏加乌贼骨,或兼便结加象贝母;若嗳气频繁者,加旋复花10 g;若胃脘怕冷较甚者,可易炮姜为干姜,加制附片3~5g;若舌苔黄白相间者,全方取寒热药物剂量相当,若苔偏白者,减少芩、连用量,或可增加炮姜用量,若苔偏黄着,加重芩、连用量,或可减少炮姜用量。 脾胃气滞型:心下痞满,食少纳呆,体倦乏力,食后胀痛,恶心欲吐,口中泛酸,嗳气不爽,胃脘怕冷,舌质淡苔白或黄白相间,脉弦细。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中医学归属为“ 痞满” 等范畴,中医治疗痞满病首辨虚实。脾虚气滞型治疗在益气健脾的基础上,合辛开苦降、调理中焦气机,使升降协调。治疗脾胃病,讲求以和为度,以平为期,蒲辅周老先生亦云“ ⋯⋯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衰偏盛归于平复,寒热并用,补泻合剂,苦辛分消⋯⋯"。在治

疗痞满病时,二方合用,其妙在于,一者和胃理气,一者辛开苦降,二方刚柔相济,动静结合,攻补兼施,从而虚实同理,阴阳兼顾,达到脾胃升降有序,病势才能迎刃而解,诚如《温病条辨》所言“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脾胃位居中焦,升降相因,为一身气机升降之枢纽,因此顾护脾胃之气尤显重要。香砂六君子汤由四君子汤衍化而来,较之四君,增木香、砂仁、陈皮、半夏,更适宜于脾胃气虚,中焦气滞之胃脘胀痛。其中砂仁长于行气化湿,木香长于行气止痛,陈皮、半夏均能燥湿化痰,理气健脾,降逆止呕,二者无论是痰湿中阻型,还是脾虚气滞型均能发挥作用,于脾虚气滞型中运用,能防止因脾虚失运,中焦化生痰浊等病理产物而进一步加重中焦气机受阻。伴口中泛酸者宜用法半夏,伴恶心呕吐者宜用姜半夏。诸参皆能补益,唯太子参兼能除痞满,方中取太子参之性平柔润,补气养胃而无壅塞之嫌。如兼有寐差者,可易茯苓为茯神。“ 胃不合则卧不安” ,临床确实可见许多胃病患者睡眠欠佳。如胃脘痞闷较甚者,加一味枳实,与白术配伍益气消积。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全方寒热并用,升降协调,是治疗脾胃升降失调的代表性方剂,原方中半夏、干姜与芩、连辛开苦降,调中散痞。然以炮姜代替干姜,是以胃喜润恶燥,炮姜温里作用缓和而持久,不似干姜之辛燥,特别对于年老体弱或者病程较长的患者,其脾胃虚弱太甚,若猛投辛燥恐生他变。但若患者脾虚气滞日久,脾阳虚明显,胃脘冷痛症状尤甚者,仍应取干姜之温中守而不走。若泛酸兼有便溏加乌贼骨,兼有便结加象贝母。若吐酸甚者,可添吴萸与方中黄连形成左金丸。若嗳气频频较甚者,可加旋复花。若纳差甚者,可加焦三仙。药物剂量,一般以10 g左右,补虚与行气并用,至于方中炮姜与芩、连之剂量,临床可见舌苔黄白相间而黄偏甚者,则增加芩、连的用量,以增强清热之力,若舌苔白黄相间而偏白腻者,增加炮姜的用量。此以药物之寒热调脏腑之寒热。

千古脾胃病第一方:半夏泻心汤辨析中国中医研究院,时振声

千古脾胃病第一方:半夏泻心汤辨析中国中医研究院,时振声 半夏泻心汤是张仲景治疗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导致邪结心下,变为痞证的方剂。 一痞之为病,如钱潢所言:“阴阳参错,寒热分争,虚实更互,变见不测,病情至此,非唯治疗之难,而审察之尤不易也。”就半夏泻心汤证而言,亦是如此。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运用该方,如能心为辨析,谨察病机,则不仅可以治疗痞证,还可以治疗其他病证。 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应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寒热交结:寒热之致,可因外邪入里化热,苦寒攻里伤阳,热自外入,寒自内至,结于胃脘。但又不可拘于外邪内陷之说,临床所见,多因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而致。脾升胃降,枢机运转,清阳上升,浊阴下降。 反之,脾胃戕伤,升降失司,中焦阻滞。就脾胃生理特点而言,脾恶湿,易为湿困而伤阳,阳虚则内寒;胃恶燥,阳明经多气多血,易于化热,因此寒热互见是中焦病变的特点;寒热互结,气机不畅,又是导致痞证的重要原因。其二是虚实夹杂:结胸与痞证虽同为误下所致,但结胸属实,为热与水、痰互结,痞为虚中夹实,其结为轻。 如方有执所说:“结胸乃其变之重者,以其重而结于胸,故从大陷胸汤;痞则其变之轻者。 以其轻而痞于心,故用半夏泻心汤。”那么,半夏泻心汤证所夹之邪又指何而言?我从临床实践中观察,半夏泻心汤可治湿热内蕴,阻于中焦,气机不畅,脾胃升降失常而致痞者。曾治一湿热发热,久延不愈,兼见心下痞满症状的患者,用本方迅速收到痞消热退之效,由此联想到李东垣之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与本方有许多相似之处。 从药味组成来看,二者基本上皆以苦、辛、甘为主,半夏泻心汤以黄芩、黄连苦降泄热,用半夏、干姜辛开通痞,伍人参、甘草、大枣甘温益气,是方寒热并用,补兼开泄,正是针对脾胃本虚,升降失常,寒热夹杂而设,补脾胃以治本,中气得和,上下得通,则痞消热已;半夏、干姜之辛能散结,芩、连之苦能泄热,虽为药之能,而实胃气之使也,益中气则可助其药力。

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病临床应用体会

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病临床应用体会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49条,《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脉证 并治》中也提到: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治之”。可见,仲景先师运用本方是治疗柴胡汤证误下,痰气互结,升降失常,心下痞满不疼,呕吐不利等,其方为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本方以半夏为君,和胃降逆止呕,散结消痞,臣以干姜温中阳而散阴寒;芩、连苦寒降泻,清热和胃;以人参、大枣、甘草为佐,甘温益气,补脾胃助运化以复 其升降之职,甘草更有调和诸药之用,兼为使,诸药相合,寒温并用,辛开苦降,补消兼施,和胃消痞;笔者近年临床运用多种病症,每每取效,现例举如下: 1.反流性食管炎 患者,男,50岁,2012年10月18日初诊。上腹部胀满不适、有烧灼疼痛感,进食后 及情绪波动时加剧2年,时有烧心,吐少量苦水,伴有咽部灼热,间断服用奥美拉唑、西米 替丁等抑酸药,停药后复发,症见畏食寒凉,食冷受凉后胃痛加重,食欲不振,形体消瘦, 心烦少寐,大便三日一行、质干,舌红,苔黄腻、根部厚浊,脉略弦。 诊断为胃痛,辨证属胆胃郁热、胃失和降。治以苦辛通降、和胃降逆,兼佐平肝。以半 夏泻心汤合左金丸化裁:半夏20g黄连10g干姜6g黄芩10g党参10 g瓦楞子20柴胡10枳 实10吴茱萸6g香附 10附子10g(先煎)甘草 6 大枣6g,7 剂,每日 1 剂,水煎,早晚温服。患者服3剂后胃脘烧灼疼痛感,1周后吐酸苦水明显缓解,但餐后仍有胃脘胀满感,咽部灼 热有所减轻,食欲转佳。遂以上方加厚朴12g,丹参10g,继服 7 剂,诸症渐减。后随证加减,并嘱平时注意饮食卫生,忌食生冷辛辣食物,戒烟酒等。2 个月后患者已无明显胃脘不适症状,复查胃镜,黏膜炎症消失。 按:患者见心下痞满,胃脘痛、吐酸与木气偏胜、肝胃失和有关。此患者胃脘胀痛,吞 酸嘈杂,口苦便干,一派热象,但食冷受凉后胃痛加重,属寒热夹杂、虚实并存之象。半夏 泻心汤清上温下,平调寒热,治疗本病最为适宜。而且现代研究发现半夏泻心汤有增加胃肠 蠕动,增强幽门括约肌张力,抑制胆汁反流,保护胃黏膜,促进炎症恢复等功能。 2.消化性溃疡 患者,女,38岁,2013年5月8日初诊。上腹部疼痛不适,食后胀满、嗳气、食物不 香5年,加重1个月。患者平素饮食、作息不规律,近年经常出现胃痛、胃胀、呕吐、嗳气、反酸,1年前行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幽门螺杆菌(HP)阳性,予抑酸、保护胃黏膜、抗 HP治疗,疗效尚可,但停药则反复,遂求治于中医。刻下:胃脘胀痛,餐后尤甚,伴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烧心,大便日一行、偏干,小便调,食欲不振,形体消瘦,舌质淡,苔 薄白,脉细弦。诊断为胃痛,乃寒热错杂、胃失和降。治宜辛开苦降、平调寒热、益气和胃,兼以活血。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10g干姜10g黄芩10g黄连6g黄芪30g生蒲黄15g五灵脂10炒白术20g炒枳实10g炒陈皮10g海螵蛸10g蒲公英10g白花蛇舌草10g甘草6g等。 患者服用3剂而痛减,后守方服用10余剂,症情缓解大半,继服中药3月而愈。 按:本案患者中虚邪阻、升降失调致胃脘胀满、烧心、反酸、嗳气;邪留日久,气滞血瘀,络脉损伤,故见胃脘疼痛,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半夏泻心汤扶中祛邪,开痞散结;加 炒陈皮、炒枳实理气行滞、和胃降逆;生蒲黄、五灵脂化瘀生肌;乌贼骨解痉止痛、止酸敛疮;蒲公英解毒消痈。药后正复邪去,血运畅通,络脉得养,溃疡自愈。 3.反胃 患者,男,53岁,2011年4月20日初诊。患者食物后1小时即吐,突出物为胃内容物,伴有酸苦水已经2月,症见中晚痞满,而疼痛不甚,大便数日一行,甚至有时一周一次,纳 呆乏力,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滑,证属胃气上逆,寒热中阻,治宜:和胃降逆,寒热并用,

治疗胃肠病的第一方——半夏泻心汤

治疗胃肠病的第一方——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所撰《伤寒论》,是古代治疗痞证的专方。该方为和解剂,由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甘草、大枣、人参七味 药组成,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 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反流性胃炎、溃疡性结 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另外还用于治疗头痛、失眠症、口疮、疱疹等。 现代研究表明该方具有消炎、抑菌、双向调节胃肠动力功能的作用,能促进胃肠局部生长表达,促进相关激素、蛋白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 半夏泻心汤因其组方精妙,疗效显著,被广大医家所推崇。是苦辛开降、寒热(湿热)并用、补泻兼施、升降有序的代表方,是治疗脾胃 病的总方,被誉为脾胃病第一方。 在此,就个人学习与运用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的体会,作一简述,以 飨读者。 1 很多医家认为半夏泻心汤是 胃肠天下第一方 半夏泻心汤的条文大家都很熟,我们认为半夏泻心汤的主证是古代的痞病。 “痞”的原意是《易经》里面的“否”卦,就是上下不通的否,否极泰来。中医里面的“痞”也就是“不通”的意思。 从临床上来讲,最常见的就是心下痞,而心下痞大部分就是胃脘部的不适。 呼吸科与消化科疾病是门诊当中最多的病类,在肠胃不调病症中,特别是胃炎的治疗中,半夏泻心汤证出现的概率是最高的,所以很多医家都认为半夏泻心汤是胃肠天下第一方。 2 半夏泻心汤“去滓再煎”效果好

半夏泻心汤原文: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依它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宜半夏泻心汤。(149条) 半夏泻心汤方: 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 半夏半升(洗)黄连一兩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方里提到一个“去滓再煎”,《伤寒论》里总共有七首方提到用这种煎煮方法,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张仲景采用这种方法呢? 一般来讲,去滓再煎药性可能会更纯和、口感会更好,同时有一定的浓缩作用。 因为胃炎的病人,胃不舒服时,如果喝下去的东西多,胃的张力高,胃就会更不舒服。 所以很多时候张仲景考虑得更全面,这些经验本身就是从实践当中筛选出来的。 3 哪些人群适合用半夏泻心汤? 我今天主要是讲我们在临床上怎么来用这个方。我们研究经方和运用经方,从临床的角度来看,发现符合使用此方,或者说出现此方的适用症概率很高的这些人,他们有共同的一些特征,我们是把人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体系,把一个人立在这里的。 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呢?打个比方,流感来了,同样的病毒,但一

临床实战干货:半夏泻心汤合方18法

临床实战干货:半夏泻心汤合方18法 临床实战干货:半夏泻心汤合方18法 一半夏泻心汤18法 根据《伤寒论》条文,并结合诊治实践,河南省中医院毛德西教授总结出半夏泻心汤应用指征十六言:胸脘痞满,纳呆气逆,苔腻舌红,脉象弦滑。 具体症状为:上腹部不适,或痞满,隐痛,或呃逆,嗳气,或反酸,胃灼热;舌苔腻,或白腻,或黄腻,舌质黯红;脉象弦滑,或有数象。 常用于慢性胃炎、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半夏泻心汤的作用机制在于:寒热互用以除湿热,辛开苦降以序升降,补泻同施以扶正祛邪,简言之:升清降浊,平调阴阳。 现依据门诊病例,总结出临床应用18法,供同道参考。 1.半夏泻心汤加吴茱萸(或肉桂) 主治慢性胃炎伴有反酸、呕恶者,方中黄连与吴茱萸(3克)配伍,为左金丸,有抑肝和胃制酸之功效。具体应用时,黄连与吴茱萸的用量比例为2:1。若改为肉桂(3克),与黄连相伍,为交泰丸,有交通心肾、清心安神之效。应用时,黄连与肉桂的用量比例亦为2:1。如果是少年,吃东西不消化,还可加6克胡黄连,以助消除积滞。 2.半夏泻心汤加夏枯草 主治慢性胃炎伴有头痛、失眠者,方中半夏与夏枯草(12克)为对药,半夏五月而生,夏枯草五月而枯,阴阳交替,引阳入阴,颇宜失眠症,夏枯草还可解肝经郁热之头痛。国医大师朱良春在此基础上加入珍珠母,以入肝安魂,用于多种肝病所致之顽固性失眠。 3.半夏泻心汤加藿香三味 藿香三味,即藿香10克,佩兰10克,砂仁6克(后下),此三味均有芳香气味,具有醒脾开胃、化湿进食之功。合用之,主治湿浊中

阻,阻遏纳运,五谷不馨,口腻而黏,或时有黏沫吐出,舌苔细腻。具体应用时,藿香三味以后下为宜,特别是砂仁不宜久煎,煎煮几分钟即可。 4.半夏泻心汤加四神丸 四神丸,即补骨脂16克,肉豆蔻8克,五味子4克,吴茱萸4克。与半夏泻心汤合用,主治慢性胃肠炎,湿热中阻,寒湿下注,上见痞满,下见泄泻,并见腹部隐隐作痛,舌苔白腻而滑。具有清上温下、除寒止泻之功。五味子用量宜小,量大有作酸之虞。 5.半夏泻心汤加木香、九香虫 取木香、九香虫各6克,木香可以醒脾祛湿,九香虫善于散郁止痛,两味配伍,又有通络开窍之效,有人以此代替麝香,用于脑中风,也是经验一得。此两味加入半夏泻心汤中,主治湿热中阻,胃气不降,郁而作痛者,亦可用于痰湿阻络之中风后遗症,症见语言謇涩、神志蒙昧者。 6.半夏泻心汤加三花 即厚朴花10克,代代花10克,佛手花10克(均宜后下),三花具有辛香开胃、健脾化湿的功效。主治慢性胃炎,湿热阻中,气机不利,引起胃脘不舒,时时胀满,尤以午后为甚,或伴有呃逆,舌面有淡白腻苔,脉象沉滞者。 7.半夏泻心汤加防风、荜茇防风各10克

泻心汤——治疗脾胃病真的很好用!

泻心汤——治疗脾胃病真的很好用! 图中国中医科学院望脾胃病科科主任魏玮教授 辛开苦降法,属于“和法”范畴,是临床常见的中医学治法之一。 魏玮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首都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望脾胃病科科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 从医3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认为《伤寒论》中泻心汤,是辛开苦降配伍法的代表方剂,理法方药各方面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 今天小师妹就将魏玮教授临床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经验和验案分享如下。 花几分钟时间阅读一下文章,了解一下魏玮教授临床经验,带着问题听课,事半功倍哦~ 脾与胃气机升降的根本

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嗔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吴医汇讲·辨脾胃升降》中记载:“胃宜降则和”,“脾宜升则健”。 因此,无论何种原因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都会引起脾胃病。 魏玮教授认为,脾与胃一脏一腑,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升清,升腾精微。 胃主降浊,下降糟粕,两者一升一降,协同完成摄纳水谷精微以供养机体的任务。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气,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 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转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 他强调谷气上升的作用,认为不少疾病是由于脾胃的升清降浊机能失常所致, 提出“谷气上升,春夏行令,故其人寿。谷气下流,收藏行令,故其人夭。”认为五脏发病是由于升降浮沉的失常,治疗方法为调节脾胃升降。 胃为腑属阳,主受纳、腐熟而降浊,喜滋润而恶刚燥;

脾为脏属阴,主运化而升清,喜燥而恶湿。脾胃同居中焦,通达上下,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说明脾升胃降,运转枢机,对气机的升降出入至关重要。 魏教授指出:辛开苦降法首创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是以辛温祛寒药与苦寒清热药两种截然不同性味药物配伍使用,从而达到辛以散结、苦以降气目的的治疗方法,又称寒热并用法。 辛开苦降同时具有寒热并调的含义,其理论基础是脏腑寒热错杂理论。 魏教授在治疗脾胃病时常用《伤寒论》中的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 原文: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方组: 半夏黄芩 干姜人参 黄连大枣 甘草 方解: 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半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

半夏泻心汤合方18法

半夏泻心汤合方18法 2022-04-07 根据《伤寒论》条文,并结合诊治实践,我总结出半夏泻心汤应用指征十六言:胸脘痞满,纳呆气逆,苔腻舌红,脉象弦滑。具体症状为:上腹部不适,或痞满,隐痛,或呃逆,嗳气,或反酸,胃灼热;舌苔腻,或白腻,或黄腻,舌质黯红;脉象弦滑,或有数象。常用于慢性胃炎、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半夏泻心汤的作用机制在于:寒热互用以除湿热,辛开苦降以序升降,补泻同施以扶正祛邪,简言之:升清降浊,平调阴阳。现依据门诊病例,总结出临床应用18法,供同道参考。 1.半夏泻心汤加吴茱萸(或肉桂) 主治慢性胃炎伴有反酸、呕恶者,方中黄连与吴茱萸(3克)配伍,为左金丸,有抑肝和胃制酸之功效。具体应用时,黄连与吴茱萸的用量比例为2:1。若改为肉桂(3克),与黄连相伍,为交泰丸,有交通心肾、清心安神之效。应用时,黄连与肉桂的用量比例亦为2:1。如果是少年,吃东西不消化,还可加6克胡黄连,以助消除积滞。 2.半夏泻心汤加夏枯草主治慢性胃炎伴有头痛、失眠者,方中半夏与夏枯草(12克)为对药,半夏五月而生,夏枯草五月而枯,阴阳交替,引阳入阴,颇宜失眠症,夏枯草还可解肝经郁热之头痛。国医大师朱良春在此基础上加入珍珠母,以入肝安魂,用于多种肝病所致之顽固性失眠。 3.半夏泻心汤加藿香三味藿香三味,即藿香10克,佩兰10克,砂仁6克(后下),此三味均有芳香气味,具有醒脾开胃、化湿进食之功。合用之,主治湿浊中阻,阻遏纳运,五谷不馨,口腻而黏,或时有黏沫吐出,舌苔细腻。具体应用时,藿香三味以后下为宜,特别是砂仁不宜久煎,煎煮几分钟即可。 4.半夏泻心汤加四神丸四神丸,即补骨脂16克,肉豆蔻8克,五味子4克,吴茱萸4克。与半夏泻心汤合用,主治慢性胃肠炎,湿热

半夏泻心汤方证表达呕吐、下利、...

半夏泻心汤方证表达*呕吐、下利、... 半夏泻心汤。一首胸怀天下的方。 心下痞,痞闷了,对周围人谁都不客气。心胸中没有容量,有那口痰堵胸口上,半夏泻心汤把胸口痰一化掉。 哇,开口笑了,肚量也大了,也包容了。 所以老师用这个方子治了相当多的慢性胃炎、胃病。 与其说慢性胃炎,胃病。不如他对生活对工作对学习的不满,心胸中有东西堵在那里,叫心下痞。 张仲景多会形容啊,叫心下痞,就说痞是痞塞不通,总有东西梗在那里。 临床治疗脾胃病,最常用半夏泻心汤、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子汤,我将其称之为“脾胃三方”。 三方分别针对脾胃病最常见的三种病机:脾胃湿热、肝胃(脾)不和、脾虚气滞。 半夏泻心汤虽然属于传世经方,但对其方证病机的解释及临床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对于寒热互结与寒热并用的传统观点,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 一、原文旨义分析 第149条云:“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本条以误治为起因,以结胸为对比,论述半夏泻心汤方证,所以原文只扼要地谈及“痞”的临床特征,即“但满而不痛”。 结合《金匮要略》“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以及第157条生姜泻心汤证、第158条甘草泻心汤证,可知半夏泻心汤证除心下痞硬外,尚有呕吐、下利、肠鸣、嗳气诸症。仲师鲜论舌苔,结合临床经验,“苔腻”(无论厚薄、白黄)当为半夏泻心汤证重要的临床指征。

仲师论痞之形成,皆为误治所致,尤其误下,易损伤脾胃。由此致脾胃呆滞,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阻滞气机,故心下痞硬;升降失常,气机逆乱,则肠鸣;清气不升,则下利;浊阴不降,则呕吐;湿浊中阻,则舌苔必腻。综上所述, 半夏泻心汤证之病机,应为脾胃呆滞,湿浊中阻,升降失常。 二、寒热错杂问题 由于仲师述证简洁,所以以方测证是学习《伤寒论》的方法之一。因此,后世医家均以半夏泻心汤干姜(之热)与黄连、黄芩(之寒)同用,推测其病机当为“寒热错杂”;更以“痞”乃邪结之病,又进而推测其病机为寒热互结。以上推理,均属于惯性的常法分析思维,若认为凡中医组方配伍,用寒药就必定治热,用热药就必定治寒,则陷于线性分析思维的框框里,所以对半夏泻心汤的认识,应当从变法思维的角度进行推理。若从病脉证治、理法方药一线相贯的角度看待半夏泻心汤证,就会发现:病证→痞硬;治法→消痞;方剂→泻心;药物→半夏、干姜之辛开,黄芩、黄连之苦降。由此可知,仲师之本意,是通过辛开苦降以泻心,通过泻心以消痞,可知对此方配伍的认识应着眼于“泻”心下之邪、“消”心下之痞,而不应着眼于黄芩、黄连的寒以治热,干姜的热以治寒。因寒热互结而成痞的推论,本身就存在思维问题,试问:寒与热如同水火,水火不能相容,何以互结?何况第158条仲师明言:“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既然“此非结热”,当然亦非结寒,所以就更谈不上什么“寒热互结”了。 半夏泻心汤的临床运用更能说明问题。根据我的临床验证,半夏泻心汤证大致有四种情况。 其一,偏于湿热。以苔黄、口苦、嘈杂、吞酸为主要临床特征,此型最为常见,治用半夏泻心汤原方原量即可。因为半夏泻心汤原方用黄芩、黄连两味苦寒药,且药量亦较干姜多一两,所以原方原量适宜于脾胃湿热。明代戴元礼亦明确提出泻心法治湿热最为妥当。清代

▲半夏泻心汤:千古脾胃病专方,枢转中焦升降

▲半夏泻心汤:千古脾胃病专方,枢转中焦升降 前言: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也是我临床常用之方,可以广泛用于治疗脾胃消化系统之类疾病,多获良效。 一、初识半夏泻心汤 记得刚上临床时,对经方只有理论上的印象,根本不会运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一位老师,是他教会了我使用半夏泻心汤。那个老师虽然已经是主任中医师了,但仍然手不释卷,非常爱学习,对我也是毫无保留。 记得在一次跟诊时,有一个胃病患者来复诊,说吃了上次的方子后症状明显改善了,老师随即翻开病历,指着上次的就诊的记录说,你看看这个方,就是半夏泻心汤,要学会用。他接着说道:“半夏泻心汤是个寒热并用的方,可以理解为胃热脾寒。”这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我一下子有了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们在学习方剂时,一般都说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寒热平调,消痞散结,治疗寒热错杂之痞证;但怎么个寒热错杂,情况总是一知半解;如果理解为胃热脾寒就简单明了、特点突出多了。在后来的临床实践中,我不断用这个方并反复思考领悟,进而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体会。 二、半夏泻心汤深度解析 组方:半夏泻心汤组成: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 方解:对方中药物解读如下: •半夏——降逆化饮,散结除痞; •黄芩、黄连——清热泻火,可清胃热; •干姜——温脾阳(脾寒); •人参、大枣、炙甘草——健脾益气和中。 这可不就是治疗胃热脾寒的方吗?! 评述:要学会用这个方,还要深刻理解脾与胃的生理和病理联系。 脾胃位于中焦,是一对关系十分密切的脏腑。在生理上,胃喜润恶燥,胃气以下降为顺;脾喜燥恶湿,脾气以上升为健。这一升一降,

维持着人体正常的气机升降秩序;又由于它们均位于人体中部(中焦),所以被认为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当这种升降态势出现异常时,则会出现胃气不降反升,脾气不升反降,气机升降秩序就会紊乱,例如中焦会痞塞不通,从而出现《伤寒论》所说的“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的病证。这种症状其实非常常见,有的患者会说我的胃不消化,像什么东西堵住一样,但按下去又是软的,这就是“痞”。这种看起来像消化不良的症状,单纯进行消食健胃治疗,有时效果很差;我们还得从恢复脾胃的根本升降功能着手治疗;因此,就要用到半夏泻心汤。 那胃热脾寒又是怎么回事?按照五行理论,脾胃五行皆属土,但胃为腑为阳土,脾为脏为阴土;所以从病理上讲,胃容易热(胃火亢),而脾容易寒(阳气虚)。胃火亢,因“火性炎上”,则胃气不降,表现为口干、口苦、口腔溃疡、牙痛,吃热性东西容易上火等症状;脾阳虚,因升清无力,则表现为腹胀滞满;虽然胃口尚好能吃(胃热),但不易消化,头晕,乏力,吃凉的东西又容易腹泻等症状,这就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寒的局面;这一系列症状正好是用半夏泻心汤的适应证。 三、半夏泻心汤辩证灵活运用要点 临床上每个患者体质不一样,胃热有轻有重,脾寒也有程度不同,要仔细辨别才能灵活运用。例如:胃热重的可加重黄连用量,或减轻干姜用量;脾寒重的要减黄芩、黄连用量,或增加干姜用量。 1、方中的人参: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变化选用: a 经济条件差的,可用党参代替, b 兼有阴伤的,改为太子参或南沙参; c 脾阳虚明显的,可用红参。 2、半夏泻心汤方的加味用法简介: •胃病反酸明显的----可加海螵蛸、煅牡蛎,以制酸; •疼痛明显的----可合用失笑散(五灵脂、生蒲黄); •湿重的----可加茯苓、薏苡仁健脾祛湿; •气滞重者----加枳实、厚朴行气;

胃肠疾病奇方-半夏泻心汤

胃肠疾病奇方-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是半夏类方中治疗胃病的专方,它在泱泱中华大地上久经考验,因为中国本就是一个胃病大国嘛。半夏泻心汤的方证可以简略到用六个字就能概括,哪六字?那就是“上呕、中痞、下肠鸣”。这是一张治疗上消化道炎症的古方。 遥想仲景当年,军阀混战,饥荒连年,百姓生活极端困苦。饮食不调,颠沛流离,惊恐不安,患有胃病的人必定很多。临床多表现为上腹部痞痛、或食欲不振、或呕吐腹泻等。这就是古代所说的痞症。张仲景经验,凡呕吐而肠鸣,心下痞者,都可用半夏泻心汤。因为本方能较快地消除心下痞的症状,所以名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说:“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伤寒论》说:“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149)”这些条文,就明确地提示半夏泻心汤可以治疗消化道疾病。上呕、中痞、下肠鸣,病变在整个胃肠道。呕吐是本方证的主要特征,往往患者见饮食物无食欲,或有恶心感,甚至入口即吐,或者进食不久以后,上腹部发胀,或者消化液返流。这种饮食不下出现上反。所谓痞,表现为上腹部不适,但按压后并不是硬满如石,也不是腹满如覆瓦,相反很软。现在许多上消化道炎症均可表现为“心下痞”。肠鸣,多伴有大便次数增加,或不成形等。 胃病是中国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而半夏泻心汤也是一张常用方、久经实践检验的古方。但是,现在能用半夏泻心汤原方治疗胃病者却不多。大多自拟一大方,其中有辛香药一队,草头药几把,虫类药几样,矿物药一堆,美其曰此方能消炎、止痛、制酸、抗变。临床疗效不能说没有,但总不如半夏泻心汤来得快捷,口感也没有半夏泻心汤那样苦得爽口。所以,我真心希望读者们多用此方,因为千百年来,有无数的医生用过这张方,而治好的胃病患者更是天文数字!中医不可能有动物试验,古人就是在人身上试出了这张配方。因而,这张配方更显得珍贵。[组成用法] 半夏10~15g、黄连3~5g、黄芩5~10g、干姜5~10g、甘草5~10g,人参5~10g、大枣12枚。水

脾胃病奇效良方总汇

脾胃病奇效良方总汇 古典医籍中对胃病的论述较多,《炅枢·邪气脏腑病形》中说:“胃病者,腹真胀,胃脘当心而痛。”并较早认识到胃痛发病与肝郁有关,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木郁发之,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古代文献中常称本病为心痛,如《外台秘要·心痛篇》曰:“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壮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这里所说的胃心痛即包括胃。一、病因病机(一)、肝气犯胃证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腕痛连胁,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得嗳气,矢气则缓,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苔薄白,脉弦。多由情志不遂,忧思恼怒,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治疗之法当以疏肝和胃为要,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药物柴胡、芍药、川芎、香附、枳壳、郁金、陈皮、木香等。若肝胃郁热则加入黄连、竹茹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而行气药大多辛温香燥,每易好气伤阴,故用量不宜过大,也不可久用。对气阴不足者,宜用旋复花、佛手花、厚朴花、苏梗、苏叶、枇杷叶等质轻气薄之品,以达降逆不伤中,理气不破气之妙。胃脘胀痛较甚者加炒川楝、荔核。(二)、脾胃虚寒证见胃脘冷痛,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多由饥饱失常,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损,均能引起脾胃虚弱,中焦虚寒;或过服寒凉药物,或嗜食寒凉饮品而损伤脾胃阳气,导致中焦虚寒。治疗之法,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为治疗原则,方用理中丸合良附丸加减。常用药物:干姜、人参、炒白术、甘草、高良姜、乌药、制香附等,泛吐清水者加半夏、旲茱萸、陈皮;泛酸者加乌贼骨、煅瓦楞子;痉挛性疼痛加白芍、甘草。本型多由素体阳虚或久病失治误治发展而来,治疗颇为棘手。且温热药多为辛温燥烈之品,应用时必须掌握尺度,中病即止。待症状缓解后,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和胃安中。如能配合艾灸中脘、天极、足三里,每曰一次,效果更佳。(三)、湿浊中阻证见胃脘痞满,窒塞不适,呕恶少食,倦怠懒言,舌淡苔腻,脉缓。多

脾胃病奇效良方

脾胃病奇效良方 1.柴芍六君汤: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主治:胃食管反流病 方;柴胡10炒白芍15陈皮6半夏12党参30白术10茯苓10炙甘草3生姜10红枣10 加减:烧灼感,泛酸严重加黄芩10栀子10海螵蛸12牡蛎粉30;上腹痛疼不适加良姜10干姜10川楝子10元胡10;上腹部胀气闷甚加神曲山楂内金砂仁后下各10。 2,和胃汤:治胃食管反流病 功用:疏肝和胃理气降逆益气养阴 方;旋复花代赭石陈皮半夏黄连枳壳厚朴皮吴茱芋肉白芍各10, 3,黄芪建中汤:胃食管反流病 功用;益气建中行气止痛 方;黄芪15白芍30桂枝9炙甘草15高良姜6木香6砂仁6丹参9海螵蛸30生姜9大枣4, 癔球病: 和胃涤痰汤:治癔球病 功用:降逆行气化痰 方;半夏10旋复花包10白术10浙贝母10海浮石先煎15夏枯草15全瓜蒌20白芥子6厚朴10茯苓15,

脾胃虚寒去夏枯草加干姜砂仁。 胃阴不足去白芥子半夏减量加石斛芦根各10 思虑过渡劳心伤脾加合欢皮10远志10 肝郁气滞加预知子15广郁金10 久病入络瘀血阻络加丹参15红花6 急性胃炎 1,柴胡疏肝散加减 疏肝理气 方,柴胡15白芍香附枳壳各10陈皮15川芎5白术15茯苓10木香5砂仁10甘草5。 口干舌苔黄加沙参黄连各10。 呕吐加竹茹15旋覆花10 大便不畅加大黄10。 胃痛加元胡10 2,小柴胡汤加减 解郁和中辟秽去浊 方;柴胡8半夏10黄芩10枳壳10元胡10川楝子10藿香6生姜10生甘草3, 枳滞重者加大黄气虚者加党参10 3,清胃饮清热燥湿理气止痛 方;黄连黄芩栀子各10甘草8石膏50公英30元胡枳壳青皮香附各12,

胃阴虚加沙参麦冬 呕吐加半夏 慢性浅表性胃炎 1胃活通络散 化湿导滞,理气和中 方;黄芪20元胡15五灵脂10白芍10三七粉6枳壳6茯苓10炙甘草6乳香6没药10黄连6, 气滞血瘀者加柴胡木香香附。 胃火盛者加芦根 胃寒者加高良姜吴茱芋肉。 湿盛者加半夏佩兰砂仁 气虚血瘀者加党参白术山药 2,养胃清阴汤 疏肝和胃养阴清热 方;沙参15玉竹15丹皮10黄连5青皮10白芍15栀子10柴胡15公英30甘草5, 3,胃痛要方 健脾疏肝行气止痛 方;泡参30茯苓20白术15柴胡木香白芍青皮佛手元胡桃仁防风各10吴茱芋肉6黄连3甘草5, 脾胃虚寒去黄连重用吴茱芋肉加黄芪30高良姜10。 寒湿重去黄连加薏苡仁15白豆蔻6砂仁6

脾胃病奇效良方

脾胃病奇效良方 1、柴芍六君汤:(治胃食管反流病,功效: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方组:柴胡10克、炒白芍15克、陈皮6克、半夏12克、党参3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3克、生姜10克、红枣10克。 加减: 烧灼感,泛酸严重,加:黄芩10克、栀子10克、海螵蛸12克、牡蛎(粉)30克。 上腹痛疼不适,加:良姜10克、干姜1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 上腹部胀气闷甚,加:神曲、山楂、内金砂仁(后下),各10克。 2、和胃汤:(治胃食管反流病,功效:疏肝和胃,理气降逆,益气脾)。 方组:旋复花、代赭石、陈皮、半夏、黄连、枳壳、厚朴皮、吴茱芋肉、白芍,各10克。 3、黄芪建中汤:(治胃食管反流病,功效:益气建中,行气止痛)。 方组:黄芪15克、白芍30克、桂枝9克、炙甘草15克、高良姜6克、木香6克、砂仁6克、丹参9克、海螵蛸30克、生姜9克、红枣10克。 4、癔球病: 自拟和胃涤痰汤:(治癔球病,功效:和胃降逆,行气化痰)。 方组:半夏10克、旋复花(包煎)10克、白术10克、浙贝母10克、海浮石(先煎)15克、夏枯草15克、全瓜蒌20克、白芥子6克、厚朴10克、茯苓15克。 加减: 脾胃虚寒,去:夏枯草,加:干姜、砂仁。 思虑过渡,劳心伤脾,加:合欢皮10克、远志10克。

肝郁气滞,加:预知子15克、广郁金10克。 久病入络,瘀血阻络,加:丹参15克、红花6克。 胃阴不足,去:白芥子、半夏减量,加:石斛、芦根,各10克。 急性胃炎: 1、柴胡疏肝散加减:(功效:疏肝理气)。 方组:柴胡15克、白芍、香附、枳壳,各10克、陈皮15克、川芎5克、白术15克、茯苓10克、木香5克、砂仁10克、甘草5克。 加减: 口干、舌苔黄,加:沙参、黄连,各10克。 呕吐,加:竹茹15克、旋覆花10克。 大便不畅,加:大黄10克。 胃痛,加:元胡10克。 2、小柴胡汤加减:(功效:解郁和中,辟秽去浊)。 方组:柴胡8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枳壳10克、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藿香6克、生姜10克、生甘草3克。 加减: 枳滞重者,加:大黄。 气虚者,加:党参10克。 3、清胃饮:(功效:清热燥湿,理气止痛)。 方组:黄连、黄芩、栀子,各10克、甘草8克、石膏50克、浦公英30克、元胡、枳壳、青皮、香附,各12克。 加减: 胃阴虚,加:沙参、麦冬。 呕吐,加:半夏。 慢性浅表性胃炎: 1、胃活通络散:(功效:化湿导滞,理气和中)。 方组:黄芪20克、元胡15克、五灵脂10克、白芍10克、三七粉6克、枳壳6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乳香6克、没药10克、黄连6克。 加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