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国顺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子汤,28天治好多年胃痛

唐国顺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子汤,28天治好多年胃痛

唐国顺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子汤,28天治好多年胃痛

很多老胃病,常年被胃痛折磨,肚子饿、吃了刺激的食物、受凉等都有可能会引起胃痛,简直让人抓狂。

43岁的魏女士就被胃痛折磨了多年,镜检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后来经人推荐,魏女士找到唐国顺医生。

唐国顺早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西中班,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及医学情报研究,曾任上海中医文献馆情报研究室主任,现任上海中药创新研究中心顾问,岳阳医院名医特诊部专家。

大约是因为长期接触文献的关系,无论是治学还是治病,唐国顺主任都非常认真、严谨。

他推崇王清任“活血化瘀”观点,擅治冠心病、严重失眠、过敏性疾病、脂肪肝、顽固性便秘、抑郁症及老年病。

这些年来,经他妙手治好的患者不计其数。就连斯琴高娃也每年都来找他开膏方调理身体。

经过诊断,魏女士的症状为胃痛胃胀,食后加重,心情不畅,全身乏力,嗳气吞酸,时有恶心。舌淡红,苔白,脉弦细。

唐国顺认为她证属肝胃不和,脾失健运。

治宜疏肝和胃,健脾益气,可以用柴胡疏肝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柴胡10g、白芍10g 陈皮10g、枳壳10g、香附10g、川楝子10g、元胡9g,内金6g,谷麦芽各30g干姜6g 茯苓10g。

魏女士服本方7剂诸症减轻,守原方加减,继进28天康复。

【方剂名】柴胡疏肝散

【组成】陈皮醋炒、柴胡各二钱(各6g),川芎、香附、枳壳麸炒、芍药各一钱半(各5g),甘草炙五分(3g)。

【用法】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功效】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脘腹胀满,脉弦。

【方解】本方所治为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郁血滞,横逆犯胃所致。肝失疏泄,经气不利,则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脉弦;肝气不疏,横逆犯胃,则脘腹胀满。根据“木郁达之”之旨,治宜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方以柴胡为君,调肝气,散郁结。臣以香附专人肝经,既疏肝解郁,又理气止痛;川芎辛散,开郁行气,活血止痛,二药助柴胡疏肝理气止痛。佐以陈皮理气行滞和胃,醋炒以增入肝行气之功;枳壳理气宽中,行气消胀,与陈皮相伍以理气行滞调中;白芍、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炙甘草又调和诸药,兼作使药。诸药合用,能理肝气、养肝血,和胃气,诚为疏肝理气解郁之良方。本方是四逆散加陈皮、川芎、香附而成。而四逆散中四药等量,侧重调畅气机,疏理肝脾;本方重用柴胡,轻用甘草,将枳实改为枳壳,再加陈皮、川芎、香附重在行气疏肝,兼以和血止痛,为治肝郁血滞之良方。

【方剂名】香砂六君子汤

【组成配方】人参1钱,白术2钱,茯苓2钱,甘草7分,陈皮8分,半夏1钱,砂仁8分,木香7分。

【方解】四君子气分之总方也。人参致冲和之气,白术培中宫,茯苓清治节,甘草调五脏,胃气即治,病安从来。然拨乱反正,又不能无为而治,必举夫行气之品以辅之,则补品不至泥而不行,故加陈皮以利肺金之逆气,半夏以疏脾土之湿气,而痰饮可除也。加木香以

行三焦之滞气,缩砂以通脾肾之元气,膹郁可开也。四君得四辅,而补力倍宣,四辅有四君,而元气大振,胡须而益彰者乎。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2钱,水煎服。

【功能主治】疏补化痰,益气健脾,和胃。主治中虚气滞,痰湿内阻,胸中满闷,食难运化,呕恶腹疼,肠鸣泄泻。

【临床适应症】慢性胃肠炎,胃下垂,胃弛缓,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幽门痉挛,妊娠反胃,胃下垂等之呕吐,胃肠功能减退,消化不良等病。另可作老人虚弱者,中风者养生药用。

唐国顺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子汤,28天治好多年胃痛

唐国顺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子汤,28天治好多年胃痛 很多老胃病,常年被胃痛折磨,肚子饿、吃了刺激的食物、受凉等都有可能会引起胃痛,简直让人抓狂。 43岁的魏女士就被胃痛折磨了多年,镜检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后来经人推荐,魏女士找到唐国顺医生。 唐国顺早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西中班,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及医学情报研究,曾任上海中医文献馆情报研究室主任,现任上海中药创新研究中心顾问,岳阳医院名医特诊部专家。 大约是因为长期接触文献的关系,无论是治学还是治病,唐国顺主任都非常认真、严谨。 他推崇王清任“活血化瘀”观点,擅治冠心病、严重失眠、过敏性疾病、脂肪肝、顽固性便秘、抑郁症及老年病。 这些年来,经他妙手治好的患者不计其数。就连斯琴高娃也每年都来找他开膏方调理身体。

经过诊断,魏女士的症状为胃痛胃胀,食后加重,心情不畅,全身乏力,嗳气吞酸,时有恶心。舌淡红,苔白,脉弦细。 唐国顺认为她证属肝胃不和,脾失健运。 治宜疏肝和胃,健脾益气,可以用柴胡疏肝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柴胡10g、白芍10g 陈皮10g、枳壳10g、香附10g、川楝子10g、元胡9g,内金6g,谷麦芽各30g干姜6g 茯苓10g。 魏女士服本方7剂诸症减轻,守原方加减,继进28天康复。 【方剂名】柴胡疏肝散 【组成】陈皮醋炒、柴胡各二钱(各6g),川芎、香附、枳壳麸炒、芍药各一钱半(各5g),甘草炙五分(3g)。

【用法】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功效】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脘腹胀满,脉弦。 【方解】本方所治为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郁血滞,横逆犯胃所致。肝失疏泄,经气不利,则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脉弦;肝气不疏,横逆犯胃,则脘腹胀满。根据“木郁达之”之旨,治宜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方以柴胡为君,调肝气,散郁结。臣以香附专人肝经,既疏肝解郁,又理气止痛;川芎辛散,开郁行气,活血止痛,二药助柴胡疏肝理气止痛。佐以陈皮理气行滞和胃,醋炒以增入肝行气之功;枳壳理气宽中,行气消胀,与陈皮相伍以理气行滞调中;白芍、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炙甘草又调和诸药,兼作使药。诸药合用,能理肝气、养肝血,和胃气,诚为疏肝理气解郁之良方。本方是四逆散加陈皮、川芎、香附而成。而四逆散中四药等量,侧重调畅气机,疏理肝脾;本方重用柴胡,轻用甘草,将枳实改为枳壳,再加陈皮、川芎、香附重在行气疏肝,兼以和血止痛,为治肝郁血滞之良方。 【方剂名】香砂六君子汤 【组成配方】人参1钱,白术2钱,茯苓2钱,甘草7分,陈皮8分,半夏1钱,砂仁8分,木香7分。 【方解】四君子气分之总方也。人参致冲和之气,白术培中宫,茯苓清治节,甘草调五脏,胃气即治,病安从来。然拨乱反正,又不能无为而治,必举夫行气之品以辅之,则补品不至泥而不行,故加陈皮以利肺金之逆气,半夏以疏脾土之湿气,而痰饮可除也。加木香以

六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六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胃 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六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本院收治慢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中医症状积 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慢性胃炎病人接受六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疗效高,对患者症状积 分改善理想,值得运用。 【关键词】:六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慢性胃炎(CG)作为胃病中患病概率最高的一种疾病,致病原因为长时间不 平衡饮食、生活节奏加快等,上述原因均会将直接地引起慢性胃炎发生。病人症 状表现多为呕吐、恶心、上腹部胀以及嗳气等。在症状较轻的时候,病人重视度 并不高,若是治疗不够及时,还可能会有疼痛难忍、吐血以及癌变表现。西药治 疗效果不够理想,需分析中医治疗方式[1-2]。此研究将分析六君子汤合柴胡疏肝 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本院收治慢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 组平均年龄(55.16±6.28)岁;对照组平均年龄(55.14±6.24)岁,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西药治疗:组内患者接受潘立酮药物治疗,每日口服药物三次,每次用药剂 量控制在10mg,于餐前服药。加之,口服一定剂量的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药物,将 初始的用药剂量控制于每日2-3g间,分为三次到四次服药。若是患出现显著不 适感,可把药物剂量控制在每日4-6g间。若是患者的肠病临床症状被改善之后,可把用药剂量调节至维持量,每日每天在1.5-2g之间,连续进行6个疗程治疗。 1.2.2实验组 六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疗法:柴胡疏肝散基础方剂为白芍30 g、麸炒枳壳 12g、赤芍10 g、陈皮6 g﹑香附10 g﹑柴胡10 g、郁金10 g﹑川楝子10 g、 旋覆花10 g、醋延胡索10 g﹑焦三仙10 g、炙甘草6 g、川芎6 g,每天一剂, 水煮之后取出药汁,分成早晚两次服用;六君子汤中药方,药方具体是:炙甘草 4 g,半夏l0 g,茯苓l6 g,党参16 g,白术13 g,陈皮6 g。若是患者出现胃 酸症状,则在其中加入海螵蛸16 g,若是胃痛,则在其中加入大枣16 g、生姜 10 g,若是消化不良、嗳气,则可以在其中加入木香5 g、砂仁5 g。用水将上 述药方进行煎熬,要求患者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显效:症状全部消失,胃镜下胃粘膜病变全部好转;有效:症状 基本消失,胃镜下胃粘膜病变情况基本好转;无效:症状没有任何变化,反而加重。中医症状积分:恶心、反酸、腹胀。 1.4数据处理 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临床治疗效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n/%)

2014年胃痛考试试题

胃痛考试试题 一、A1型题(本大题27小题.每题1.0分,共27.0分。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 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患者李某,45岁,胃部隐隐作痛,遇寒、饥饿、饮食生冷则疼痛加重,按之则舒,温熨,进食可使疼痛缓解。经治未愈,胃痛加重,并见呕吐肢冷,可选用何方治疗 A 大建中汤 B 香砂六君子汤 C 黄芪建中汤 D 六君子汤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患者,男,45岁,近来胃脘疼痛,黑便一周,伴见心悸少气,多梦少寐,体倦纳差,唇白舌淡,脉虚弱者。可选用 A 以上都不是 B 香砂六君子汤 C 归脾汤 D 四物汤 E 六君子汤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患者张某,男,27岁,聚餐后出现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想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治宜选用

A 大承气汤 B 小承气汤 C 藿香正气丸 D 半夏泻心汤 E 保和丸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患者,男,45岁,胃脘疼痛日久,疼痛有定处而拒按,食后痛甚,舌质紫暗,脉涩。其辨证为 A 瘀血停滞 B 肝气犯胃 C 饮食停滞 D 以上都不是 E 肝胃郁热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患者昨晚突然出现胃脘疼痛,畏寒喜暖,不思饮食,嗳气频频,形寒,身热,舌淡苔白,脉弦紧。治宜选用 A 良附九 B 香苏散 C 生姜汤 D 良附丸合生姜汤 E 良附丸合香苏散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中医内科学)胃痛、头痛 (1)

[真题] (中医内科学)胃痛、头痛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胃痛肝气犯胃证的临床特征是 A.胃脘胀痛,嗳腐吞酸 B.胃脘灼痛,痛势急迫 C.胃痛隐隐,心烦嘈杂 D.胃脘胀痛,连及两胁 E.胃脘刺痛,痛有定处 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肝气郁结犯胃,故见胀痛。胁为肝之分野,故痛连及两胁。 第2题: 某女,40岁,近4天来胃脘胀痛,攻撑作痛,连及两胁,嗳气频频,舌苔薄白,脉弦。其辨证为 A.气滞血瘀 B.肝胃郁热 C.肝郁化火 D.肝气犯胃 E.饮食停滞 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3题: 肝胃郁热胃痛的特点是 A.灼痛 B.刺痛 C.隐痛 D.暴痛 E.胀痛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4题:

患者刘某,男,50岁,胃脘疼痛反复发作20年,近2天因进食生冷后胃脘疼痛加剧,疼痛隐隐,进食后缓解,喜抚慰和温熨,治疗最佳方剂为 A.保和丸 B.香苏散合良附丸 C.化肝煎 D.附桂理中丸 E.香砂六君子汤 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5题: 寒邪犯胃之胃痛的脉象多为 A.弦脉 B.浮紧脉 C.弦紧脉 D.浮脉 E.革脉 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6题: 患者胃脘刺痛,痛有定处而拒按,食后痛甚,舌质紫暗,脉涩。其证候是 A.食积气阻 B.气机阻滞 C.血瘀血虚 D.气虚血瘀 E.瘀血停滞 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胃脘刺痛,痛有定处而拒按,舌质紫暗,脉涩。为瘀血停滞之征。 第7题: 胃痛的病理特点是 A.肝胃不和,胃气郁滞 B.脾胃不和,气机郁滞 C.胃气上逆,失于和降 D.肝郁化火,胃气郁滞 E.胃气郁滞,失于和降

中医内科学(胃痛)-试卷1

中医内科学(胃痛)-试卷1 (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5,分数:10.00) 1.最常引起胃脘痛的外邪是 (分数:2.00) A.风 B.寒√ C.湿 D.燥 E.火 解析:解析:外感寒、热、湿诸邪,内客于胃,皆可致胃脘气机阻滞,不通则痛。其中尤以寒邪为多。 2.与胃痛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 (分数:2.00) A.肝、脾、胆 B.肝、脾、胃√ C.肝、脾、肾 D.肺、脾、胃 E.肺、肝、胃 解析: 3.胃脘痛的多发年龄为 (分数:2.00) A.少年 B.青年 C.中青年√ D.中老年 E.老年 解析: 4.胃痛的治疗,主要是 (分数:2.00) A.调肝理气止痛 B.调肝和胃止痛 C.理气和胃止痛√ D.调理脾胃止痛 E.调肝理脾止痛 解析: 5.下列哪项不是胃痛脾胃虚寒证的表现 (分数:2.00) A.胃痛隐隐,喜温喜按 B.空腹痛甚,得食痛减 C.手足不温 D.遇寒痛增,暴作√ E.泛吐清水 解析: 二、 A2型题(总题数:3,分数:6.00)

6.患者,男,45岁,胃部隐隐作痛,遇寒、饥饿、饮食生冷则疼痛加重,按之则舒,进食可使疼痛缓解。经治未愈,胃痛加重,并见呕吐、肢冷。可选用何方治疗 (分数:2.00) A.大建中汤√ B.香砂六君子汤 C.黄芪建中汤 D.六君子汤 E.归脾汤 解析: 7.患者,男,50岁。胃脘疼痛反复发作10年,近2天因饮食生冷后胃脘疼痛加剧,疼痛隐隐,进食后缓解,喜抚按和温熨,治疗最佳方剂为 (分数:2.00) A.大建中汤 B.养胃汤 C.化肝煎 D.黄芪建中汤√ E.香砂六君子汤 解析: 8.患者,男,45岁,胃脘疼痛日久,疼痛有定处而拒按,食后痛甚,舌质紫暗,脉涩。其辨证为 (分数:2.00) A.肝气犯胃 B.肝胃郁热 C.瘀血停滞√ D.饮食停滞 E.寒邪客胃 解析: 三、 A3型题(总题数:1,分数:12.00) 某男,28岁,平素嗜食辛辣,一个月前因饮酒过度引起上腹部疼痛,多方治疗效果不佳。现病人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嘈杂,口燥咽干,口渴欲饮,体瘦,大便偏干,舌红无苔而干,脉细。(分数:12.00) (1).其辨证为(分数:2.00) A.饮食伤胃 B.肝气犯胃 C.湿热中阻 D.胃阴亏耗√ E.胃热嘈杂 解析: (2).治法为(分数:2.00) A.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B.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C.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D.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E.清热化痰,和中止痛 解析: (3).宜选何方(分数:2.00) A.益胃汤 B.麦门冬汤 C.柴胡疏肝散 D.清中汤 E.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中医内科学)胃痛、头痛模拟题

[ 真题] (中医内科学)胃痛、头痛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 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 题:胃痛肝气犯胃证的临床特征是 A. 胃脘胀痛,嗳腐吞酸 B. 胃脘灼痛,痛势急迫 C. 胃痛隐隐,心烦嘈杂 D. 胃脘胀痛,连及两胁 E. 胃脘刺痛,痛有定处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肝气郁结犯胃,故见胀痛。胁为肝之分野,故痛连及两胁。 第2 题: 某女,40 岁,近4 天来胃脘胀痛,攻撑作痛,连及两胁,嗳气频频,舌苔薄白,脉弦。其辨证为 A. 气滞血瘀 B. 肝胃郁热 C. 肝郁化火 D. 肝气犯胃 E. 饮食停滞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第3 题:肝胃郁热胃痛的特点是 A. 灼痛 B. 刺痛 C. 隐痛 D. 暴痛 E. 胀痛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第4 题:患者刘某,男,50岁,胃脘疼痛反复发作20年,近2 天因进食生冷后胃脘疼痛加剧,疼痛隐隐,进食后缓解,喜抚慰和温熨,治疗最佳方剂为 A. 保和丸 B. 香苏散合良附丸 C. 化肝煎 D. 附桂理中丸 E. 香砂六君子汤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第5 题:寒邪犯胃之胃痛的脉象多为 A. 弦脉 B. 浮紧脉 C. 弦紧脉 D. 浮脉 E. 革脉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第6 题:患者胃脘刺痛,痛有定处而拒按,食后痛甚,舌质紫暗,脉涩。其证候是 A. 食积气阻 B. 气机阻滞 C. 血瘀血虚 D. 气虚血瘀 E. 瘀血停滞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胃脘刺痛,痛有定处而拒按,舌质紫暗,脉涩。为瘀血停滞之征第7 题: 胃痛的病理特点是 A. 肝胃不和,胃气郁滞 B. 脾胃不和,气机郁滞 C. 胃气上逆,失于和降 D. 肝郁化火,胃气郁滞 E. 胃气郁滞,失于和降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第8 题: 李某,女,36 岁。胃脘胀痛经治疗后未见好转,而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而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苦黄,脉弦数。治疗宜 A. 柴胡疏肝散 B. 大柴胡汤 C. 逍遥散 D. 养胃汤 E. 化肝煎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第9 题: 周某,男,18 岁,前日进食过饱后即胃脘胀痛,嗳腐吞酸,大便不畅,苔厚腻,前医曾用保和丸不效,现胃脘痛而便闭,当用保和丸合下列何方治疗为最佳 A. 小承气汤 B. 大承气汤 C. 枳实导滞丸 D. 小陷胸汤 E. 理中汤

中医内科学(精选5附答案)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 1、消渴病的病理主要是 A.劳累过度,伤肺损脾 B.劳欲过度,损伤元气 C.饮食不节,食积化热 D.燥热偏胜,阴津亏损 E.气郁化火,消灼阴津 【答案】D 2、厥证与中风的鉴别中,主要的区别是 A.患者的年龄 B.发病时有无四肢厥冷 C.神昏时间的长短 D.醒后有无后遗症 E.发病时有无牙关紧闭 【答案】D 3、李某,男,35岁。发热1天,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胸闷脘痞,鼻塞,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治疗宜选用 A.藿香正气散 B.参苏饮 C.新加香薷饮

D.荆防败毒散 E.加减葳蕤汤 【答案】C 4、积证的辨证要点包括 A.辨部位 B.辨病因 C.辨积证初.中.末三期 D.辨气血寒热 E.辨标本缓急 【答案】A C E 5、患者因恼怒致头痛而眩,心烦易怒,夜眠不宁,两胁胀痛,面红口苦,苔薄黄,脉弦有力。治法宜 A.疏散风热 B.平肝潜阳 C.养阴补肾 D.化痰降逆 E.祛风胜湿 【答案】B 6、关于胸痹说法正确的是 A.胸痹临床表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B.张仲景明确提出了“胸痹”病名 C.《证治准绳》用失笑散等治疗 D.《时方歌括》以丹参饮治疗心腹诸痛 E.《医林改错》以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 【答案】A B C D E 7、突发呕吐,伴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胸脘满闷,苔白,脉濡,治疗选用 A.荆防败毒散 B.新加香薷饮 C.藿香正气散 D.半夏厚朴汤 E.保和丸 【答案】C 8、患者,女,32岁。平素嗜食生冷。近期心下坚满,自利,利后反快,虽利,心下继续坚满,肠间沥沥有声,腹满,便秘,口舌干燥,舌苔黄腻,脉沉弦。本病的证候诊断是 A.痰饮脾阳虚弱证 B.痰饮饮留胃肠证 C.悬饮邪犯胸肺证 D.悬饮饮停胸胁证 E.支饮脾肾阳虚证

香砂六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76例

香砂六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胃 炎76例 【关键词】香砂六君子汤;黄芪建中汤;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腹胀”、“嘈杂”、“心下痞”等范畴,发病多与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倦过度、禀赋不足有关。2005年12月—2006年12月,笔者应用香砂六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患者76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2例病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腹胀、腹痛、早饱、嗳气、反酸、烧心感等,并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经B超、生化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152例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92例;年龄21~63岁,平均46.2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0年,平均3.8年;上腹疼痛者138例,饱胀者104例,嗳气者96例,食欲减退者78例。随机将15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症状均无差异。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香砂六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减。基本方:木香12 g,砂仁7 g,陈皮14 g,党参10 g,白术15 g,茯苓12 g,炙甘草10 g,黄芪20 g,白芍15 g,桂枝10 g,生姜10 g,大枣4枚,饴糖(兑,分冲)20 g。加减:胃中痛如针刺者加鸡血藤、川楝子;呕吐胃酸者加瓦楞子、乌贼骨、吴茱萸;胃痛隐隐,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者加乌药、沉香、干

姜、附子;口干口苦,纳呆恶心,舌苔黄腻者加竹茹、栀子;便秘者加大黄、火麻仁;纳呆者加鸡血藤、焦三仙;呃逆者,舌苔白润,脉迟者加丁香、柿蒂;嗳气者加沉香、旋覆花。水煎分2次温服。连服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甲氰咪胍0.2 g,每日3次,连服2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1] 主要观察治疗前后上腹疼痛、饱胀、嗳气、食欲减退变化情况。轻者:有症状,不明显,不影响工作;重者:症状明显,影响工作;中者介于二者之间。每一症状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显效:症状积分下降大于75%;有效:症状积分下降>25%,但<75%;无效:症状积分下降<25%或进一步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2组样本之间单症状有效率比较用u检验,总有效率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1、表2)表1 2组慢性胃炎患者症状疗效分析(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下同)。表2 2组慢性胃炎患者总体疗效比较(略) 3 讨论 饮食不节和脾胃虚弱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而情志所伤、劳逸过度、六淫燥邪所侵,则是其重要的发病因素。饮食不节包括饮食不洁、腐败和细菌污染的食物,都可损伤脾胃,化湿生热,导致脾胃运化失常,久治不愈,必成慢病;过饥则脾胃失养,有损胃黏膜屏障;过饱则虽纳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摘要】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在临床中可从肝胃不和,湿热中阻,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胃络瘀阻等方面进行辨证治疗。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脘痛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 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胃脘痛”“腹胀”“嘈 杂”“痞满”等范畴,中医治疗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有效改善症状,因此,为了进一步总结中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经验,探索更有效的防治方法,现将近年中医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辨证治疗概述于下。 1 辨证分型治疗 1.1 肝胃不和型余恒先等[1]认为本病与患者情绪变化密切相关,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2]。情绪变化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胃平滑肌痉挛、胃液分泌增加、胃肌运动以及胃部血管舒缩异常,致使食物在胃内消化不良,胃粘膜磨损增加,导致充血和炎症,并形成恶性循环[3]。故运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方:柴胡12 g,白芍12 g,香附10 g,木香6 g,延胡索12 g,川楝子12 g,佛手6 g,青皮6 g,陈皮6 g,枳壳10 g,郁金6 g,紫苏梗6 g,川芎10 g,丹参15 g,蒲公英15 g,炙甘草6 g。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治疗本病21 例,取得良好疗效。张俊巍[4]等运用金红片(古方金铃子散加入木香、红花、八角叶等组成)疏肝解郁,理气活血,和中止痛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325例,疗效满意。邹燕燕[5]运用疏肝和胃汤:柴胡6 g,白芍15 g,郁金12 g,茯苓15 g,丹参15 g,蒲公英15 g,甘草6 g。治疗本病68例,结果痊愈35例(占51.5%),有效23例(占33.8%),无效10例(占14.7%),总有效率85.3%。张学英[6]等认为本病的病机关键在于肝胃失调,气机不畅,故运用疏肝行气汤治疗本病,亦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2 湿热中阻型陶春晖等[7]认为本病多由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或脾胃素虚、兼感外邪,导致脾胃升降失调,湿浊内生而致。脾虚失运、湿阻中焦为本病的主要病机。采用藿朴夏苓汤加减:藿香、厚朴、法半夏、白蔻仁、枳实、白术、麦芽、谷芽各10 g,茯苓、全瓜蒌各15 g。治疗本病30例,结果显效14 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86.7%。潘相学[8]等认为本病以湿热阻胃为标,胃气虚弱为本,而成标实本虚证,运用黄连益胃灵片剂口服,药物由黄连、蒲公英、白术、吴茱萸、陈皮、仙鹤草、甘草7味药组成,其药量按 3∶5∶4∶1∶2∶3∶2加工制成片剂,每片重0.25 g,每次4片,每日3次。治疗HP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取得较好疗效。杨大坚[9]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因素,脾胃素虚,外邪湿热影响胃失通降;脾失运化,湿困中焦,日久蕴热,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湿热内生发为本病,运用三仁汤加味治疗,处方:杏仁10 g,

探究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探究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胃脘痛”“腹胀”“嘈杂”“痞满”等范畴,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在临床中可从肝胃不和、湿热中阻、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胃络瘀阻等方面进行辨证治疗。 标签: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脘痛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 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胃脘痛”“腹胀”“嘈杂”“痞满”等范畴,中医治疗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有效改善症状。为了进一步总结中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经验,探索更有效的防治方法,现将近年中医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辨证治疗概述于下。 1 辨证分型治疗 1.1 肝胃不和型 余恒先等认为本病与患者情绪变化密切相关,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情绪变化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胃平滑肌痉挛、胃液分泌增加、胃肌运动以及胃部血管舒缩异常,致使食物在胃内消化不良,胃粘膜磨损增加,导致充血和炎症,并形成恶性循环。故运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方:柴胡12 g,白芍12 g,香附10 g,木香6 g,延胡索12 g,川楝子12 g,佛手6 g,青皮6 g,陈皮6 g,枳壳10 g,郁金6 g,紫苏梗6 g,川芎10 g,丹参15 g,蒲公英15 g,炙甘草6 g。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治疗本病21例,取得良好疗效。 张俊巍等运用金红片(古方金铃子散加入木香、红花、八角叶等组成)疏肝解郁,理气活血,和中止痛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325例,疗效满意。 1.2湿热中阻型 陶春晖等认为本病多由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或脾胃素虚、兼感外邪,导致脾胃升降失调,湿浊内生而致。脾虚失运、湿阻中焦为本病的主要病机。采用藿朴夏苓汤加减:藿香、厚朴、法半夏、白蔻仁、枳实、白术、麦芽、谷芽各10 g,茯苓、全瓜蒌各15 g。治疗本病30例,结果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86.7%。 潘相学等认为本病以湿热阻胃为标,胃气虚弱为本,而成标实本虚证,运用黄连益胃灵片剂口服,药物由黄连、蒲公英、白术、吴茱萸、陈皮、仙鹤草、甘草7味药组成,其药量按3∶5∶4∶1∶2∶3∶2加工制成片剂,每片重0.25 g,每次4片,每日3次。治疗HP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取得较好疗效。 1.3脾胃虚弱型

香砂六君子汤合平胃散治疗胃痛验案

香砂六君子汤合平胃散治疗胃痛验案 笔者长期生活工作在西北地区。因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寒冷,因此易患脾胃病,且大多偏虚偏寒,饮食减少,舌苔白腻,脉沉细。笔者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和平胃散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 典型病例 病例1患者,女,32岁,2005年8月5日就诊。胃脘部胀痛不适1年余。自述脘腹胀痛,嗳气反酸,饮食量减少,食生冷食物后腹部胀痛明显加重,同时伴有轻度恶心,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曾做胃镜检查,黏膜结构正常,无异常发现。曾服西药吗丁啉片10 mg,rid,雷尼替丁胶囊150 mg,bid,胃脘部仍胀痛不适,遂来就诊。辨证属脾胃虚弱,寒湿困脾,拟香砂六君子汤和平胃散加减。 处方: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0g,木香8g,砂仁8g,苍术10g,厚朴8g,陈皮8g,半夏10g,良姜10g,香附8g,甘草6g。水煎服。5剂后患者自述脘腹痛明显减轻,饮食亦增加,嗳气反酸好转,在上方基础上给予焦三仙各15g,继服5剂诸症消失。 病例2患者,男,58岁,2005年9月10日就诊。自述胃部不适5年余,隐痛,绵绵不温,倦怠无力,大便溏薄,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软弱无力。证属脾胃虚寒,寒凝气滞,治以温中健脾、益气活血。 处方: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木香8g,砂仁6g,陈皮10g,半夏8g,苍术10g,厚朴10g,蒲黄10g,五灵脂10g,甘草6g。水煎服。服3剂后上腹部疼痛减轻,饮食增加,仍不敢食生冷之物,继在前方基础上加良姜10g,香附8g,服5剂后上述症状明显好转。三诊,在原方基础上去陈皮、半夏8g,加焦三仙各15g,5剂后而诸症消失。

讨论 胃痛的治疗以理气和胃为大法,旨在疏通气机,通而痛止,即所谓的“通则不痛”。然在使用理气和胃之法时,必须根据不同的证候,采取相应的治法。如实证者,应区别寒凝、气滞、胃热、血瘀,分别给予散寒止痛,疏肝解郁、清泄肝胃、通络化瘀治法,临证者当辨虚寒与阴虚,分别给予温胃健中或滋阴养胃。(

胃脘痛门诊病历模板

病例1 主诉:胃脘胀满疼痛伴眩晕3天。 现病史:患者自述以往有胃病史,未系统诊疗。3天前出现胃脘胀满疼痛伴眩晕,形体清瘦,纳差,泛酸口苦,尿黄,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滑。既往史:既往慢性胃炎多年。 辅助检查:胃镜检查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中医诊断:胃脘痛,湿热中阻证。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方药:温胆汤加减 药物组成:制半夏10 g,陈皮10 g,茯苓10 g,枳壳10 g黄芩10 g,黄连6 g,竹茹6 g,川楝子10 g,延胡索10 g,乌贼骨10 g,炒莱菔子15 g,栝楼皮10 g,连翘20 g,鸡内金10 g,荷叶15 g,生甘草10 g,薏苡仁30 g。7付,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服。 讨论:本例患者胃脘胀痛,为湿热郁阻于胃脘,影响胃气升降所致;反酸口苦为胆热犯胃,胃气上逆所致;眩晕为湿热上扰清窍所致,结合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不难辩证为湿热中阻证。治以温胆汤清热化湿,理气和胃。温胆汤首见于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原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亦载温胆汤,但比原方多茯茯一味,主治热呕吐苦水,虚烦不眠、惊悸、痰气上逆。本人临症常用温胆汤加减治疗湿热中阻型胃脘痛患者,疗效显著。 病例2主诉:胃脘疼痛伴呕吐5天。

现病史: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疼痛伴呕吐,,经西医抗生素、止呕药等治疗,呕吐止,但仍恶心,胃痛阵发,伴头昏重、嘈杂、嗳气频、口干口臭、纳差、心烦少寐,大便溏,舌暗红苔厚腻,脉濡数。既往史:慢性胃炎病史2年余。 辅助检查:胃镜检查诊为慢性胃炎,胃息肉。 中医诊断:胃脘痛湿热中阻证。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方药:温胆汤加减 药物组成:制半夏10 g,陈皮10 g,茯苓10 g,枳壳10 g,旋覆花10 g,竹茹6 g,白术10 g,连翘20 g,炒莱菔子15 g,鸡内金10 g,薏苡仁30 g,代赭石30 g(先煎),生甘草10 g,生姜3片,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服。 讨论:慢性胃炎常见上腹隐痛,空腹时嘈杂,食后腹胀,伴呕恶或嗳气,多因情绪变化而加重,或伴嗜睡或失眠,舌质暗或红,苔滑腻,脉弦滑或弦细,属中医胃脘痛范畴。中医辨证多属痰湿中阻,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方用温胆汤加味,方中半夏为君,燥湿化痰,降逆和中止呕,消痞散结;竹茹为臣,清热化痰,止呕除烦;佐以枳实行气消痰,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利湿;甘草为使,加生姜、大枣益脾和胃而协调诸药。方中枳实与半夏配合,化痰降逆之功更著;竹茹与陈皮配合,和胃理气之效更强。诸药合用可使湿热得清,痰热得化,郁滞得消,气机得畅,纳运调和,升降有序。同时随症加减,故治胃脘痛每获良效。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 果 【摘要】目的:探析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对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对实验组给予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胃镜疗效。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胃镜疗效对比中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疗效更加明显。结论: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香砂六君子汤;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胃镜疗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Gastric cancer,SC)有着密切的联系,属于癌前病变。一般情况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1]。在西药治疗中,抗幽门螺杆菌以治疗此疾病,能够促动患者的胃动力,这种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其也有不好的方面,这种治疗方案的毒副作用非常大,具体的治疗效果也会根据个体的差异有所缺陷[2]。经研究发现,中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上有很好的疗效,在中医学中,将此病归入“胃脘痛”范畴,其中最典型的汤方就是香砂六君子汤。因此本文主要探索香砂六君子汤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具体疗效和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24~68岁,平均(43.28±2.11)岁;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痛体会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痛体会 摘要】香砂六君子汤运用于临床已三百多年,其功效、适应症,已为众医家所 肯定。对于脾胃虚弱之证,临床每多选用,且疗效明显。本文仅就该方用治脾胃 虚弱型胃痛之证进行讨论,其它如寒邪客胃,肝气犯胃等类型不属香砂六君子汤 的适应症范围,则不作阐述。 【关键词】香砂六君子汤运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331-01 根据中医谨守病机、有是病用是药的原则,临证时选取证属脾虚胃弱型胃痛 二十四例,随证加减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就此谈谈本人的粗浅体会。 本文所述之香砂六君子汤载于清汪昂所著的《医方集解》,由人参、白术、 茯苓、甘草、生姜、大枣、陈皮、半夏、木香、砂仁组成,谓其可治虚寒胃痛或 腹痛泄泻之症。本方具健脾和胃,理气止痛之功,主治脾胃气虚,寒湿滞于中焦 之纳呆、暖气、脘腹胀痛或疼痛、呕吐、泄泻等证。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具体用法根据临床表现随证加减。 加减:疼痛剧者加川栋子、元胡、台乌;胃脘闷胀者加厚朴、枳壳;寒象明 显者加干姜、良姜、台乌;久痛入络者加失笑散;胃酸多者加乌贝散、煅瓦楞子、吴茱萸;胃中灼热者加蒲公英、竹茹。 典型病例: 例1,李某某、男性48岁,工厂职工,于1996年5月11日初诊。 患者胃痛3年余,症见:胃脘疼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得食痛减, 纳差,神疲,舌淡苔白,脉细弱。证属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给香砂六君子汤加 乌贝散、干姜。随证加减共进12剂,近无胃痛发生,纳食增加,精神好转,舌 淡红、苔薄白,脉无力。嘱其继续服用本方,防止复发。 例2,张某,女,24岁,导游。 患者2年前感胃脘部不适,时有疼痛。1996年1月8日初诊。患者平素喜食 酸冷,进食无规律,胃痛时作时止,痛时喜温喜按,纳差,手足不温,大便时溏,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属脾虚胃弱,中气不足。给香砂六君子汤加干姜、良姜、 炒扁豆。随证加减连进16剂,并嘱其忌食生冷,尽量做到按时进食。现胃痛已止,进食增加,大便成形。因其工作性质,嘱其继续服用香砂养胃丸善后。 例3,刘某某,男,53岁,银行职工。1996年6月5日初诊。胃痛数年,证 见胃痛时作时止,时轻时重,得食痛减,纳差,神疲乏力,舌质淡暗,舌边有痰点,脉细弱。证属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并有久痛入络之象。给香砂六君子汤合 失笑散、乌贝散。服十余剂后,诸证减轻,此后根据证情继续用香砂六君子汤随 证加减服用半年余。近来已未发现胃痛,舌质淡红,脉细,精神已佳。胃镜检查,嘱其继续服药,以免病情复发。 体会: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临床较为多见,证型亦多,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临证时必须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实证以祛邪 为主,虚证宜养正为先,虚实互见还需邪正兼治。 脾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运化水谷。若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过食生冷 和寒凉药物,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伤等,均能引起脾气不足,中焦虚弱,

李振华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浅表性胃炎验案一则

李振华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浅表性胃炎验案一则 春暖花开胃痛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本病证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本病病因,初则多由外邪、饮食、情志不遂所致,病因多单一,病机也单纯,常见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脾胃湿热等证候,表现为实证;久则常见由实转虚,如寒邪日久损伤脾阳,热邪日久耗伤胃阴,多见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等证候,则属虚证。因实致虚,或因虚致实,皆可形成虚实并见证,如胃热兼有阴虚,脾胃阳虚兼见内寒,以及兼挟瘀、挟食、气滞、痰饮等。本病的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也与胆肾有关。基本病机为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西医学中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症、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当其以上腹部胃脘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均可参照本章辨证论治。浅表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黏膜浅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在胃镜检查中约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左右。本病的发病高峰年龄为31〜50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基本病变是 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增生与固有膜内炎性细胞浸润,有时可见到表面上皮及小凹上皮的肠上皮化生,不伴固有腺体 的减少。病变部位常见胃窦明显,多为弥漫性,胃镜检查为胃黏膜充血、水肿及点状出血与糜烂或伴有黄白色黏液性渗出物。目前国内按

炎性细胞浸润黏膜层的深浅将本病分为轻、中、重三度。凡浸润黏膜浅层1/3 者为轻度;涉及中1/3 者为中度;超过黏膜层2/3 者为重度。大多数浅表性胃炎患者缺乏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常有上腹部胀闷、嗳气、吐酸、食欲减退,或无规律上腹隐痛,食后加重等诸多表现。慢性浅表性胃炎经治疗多能痊愈;若失于治疗,则可进一步发展,固有腺体因炎症破坏而减少,可以转化为萎缩性胃炎。李振华验案患某,女,30 岁,干部。1986 年10 月18 日入院。胃脘胀痛 5 年余,经服中药行气疏利之品效不显,于是加强行气之力,胀痛更甚,初病时食后加重,现不食亦胀。1985 年5 月作胃镜诊断“浅表性胃炎”。现症:脘腹满闷胀痛,胀甚于痛,以午后傍晚为甚,口淡黏腻,纳差食少,食后不化,形体消瘦,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质胖淡,有齿痕,苔厚腻,脉濡缓稍弦。诊断:中医:胃脘痛(脾胃气虚、气滞湿阻证);西医:浅表性胃炎。治法:健脾补中,行 气化湿。方剂: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党参15g ,白术10g ,茯苓15g,半夏10g,陈皮12g,木香10g,砂仁10g,枳壳10g,神曲12g,川厚朴10g,佩兰10g,炙甘草3g。每日 1 剂,水煎服。服药一周后,满闷胀痛略减,稍思饮食。半月后,胀痛减轻,已不满闷,口不黏腻,腻苔渐退,饮食增加。以后在此方基础上适当增减。二个月后,胀痛基本消失,饮食正常,即使稍多饮食,亦不作胀,形体渐感有力,复查胃镜提示,胃黏膜正常。【按语】脾胃气虚型浅表性胃炎,胃脘隐隐久痛,按之则舒;食少纳呆,食后饱胀,腹胀以

胃痛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胃痛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3型题 2. A3型题 3. A1型题 4. B1型题 患者男性,45岁,胃脘疼痛日久,疼痛有定处而拒按,食后痛甚,舌质紫暗,脉涩。 1.此时辨证为何型胃痛( ) A.肝气犯胃 B.肝胃郁热 C.瘀血停滞 D.饮食停滞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胃痛 2.若见吐血便黑,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淡,脉弱无力,治疗选用( ) A.四君子汤 B.六君子汤 C.黄土汤 D.补中益气汤E.四物汤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胃痛 3.若失血日久,症见心悸少气,多梦少寐,体倦纳差,唇白舌淡,脉虚弱者,可选用( ) A.六君子汤 B.香砂六君子汤 C.四物汤 D.归脾汤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胃痛 钱某,男,16岁,近日因饮酒饱食后出现胃脘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大便不通舌苔厚腻。脉滑。 4.此时辨证属于( ) A.肝气郁结,气郁化火 B.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C.饮食停滞,腑气不通 D.外有风寒,内有食滞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胃痛 5.治法宜用( )

A.疏肝理气,清热泻火 B.疏肝理气,理气活血 C.消食导滞,通里攻下 D.疏散风寒,消食导滞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胃痛 6.前医予保和丸无效,现最佳方剂为( )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保和丸 D.大柴胡汤E.凉膈散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胃痛 男性,29岁,近3天因生气后出现胃脘胀痛,攻窜不定,暖气频作,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7.此时辨证属于( ) A.肝气犯胃 B.瘀血停滞 C.肝胃郁热 D.饮食停滞E.寒邪客胃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胃痛 8.治法以下列何者最宜( ) A.疏肝理气 B.调和脾胃 C.理气和胃 D.理气活血E.益气健脾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胃痛 9.最佳方剂为( ) A.逍遥散 B.化肝煎 C.柴胡疏肝散 D.大柴胡汤E.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胃痛 患者李某,胃部隐隐作痛,遇寒、饥饿、饮食生冷则疼痛加重,按之则舒,温熨、进食可使疼痛缓解。 10.此时治疗应用何法(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