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 行针基本手法

3.1 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3.2 捻转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

4. 补泻手法

4.1 补法:进针慢而浅,提插轻,捻转幅度小,留针后不捻转,出针后多揉按针孔。多用于虚证。

4.2 泻法:进针快而深,提插重,捻转幅度大,留针时间长,并反复捻转,出针后不按针孔。多用于实证。

4.3 平补平泻法:进针深浅适中,刺激强度适宜,提插和捻转的幅度中等,进针和出针用力均匀。适用于一般患者。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 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

4. 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 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6. 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一般留针10~20分钟。

7. 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滯针等情况。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

8. 起针: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9.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

10.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 妇女怀孕3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若怀孕3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如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刺。

3. 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4. 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 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 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如刺胸、背、腋、胁、缺盆等部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都有伤及肺脏的可能,使空气进入胸腔,导致创伤性气胸,轻者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呼吸不畅;甚则呼吸困难,唇甲发绀、出汗、血压下降等症。因此,医者在进行针刺过程中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令患者

选择适当的体位,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角度,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7. 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8. 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二、三棱针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三棱针古称锋针,三棱针刺法具有开窍泄热,活血祛瘀,疏经通络,治疗顽固性痹证的作用,既适用于实证和热证,也可用于寒实证。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高热、中暑、中风闭证、急性咽喉肿痛,目赤红肿,顽癣、疖痈初起、扭挫伤、疳疾、痔疮、久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

【用物准备】

治疗盘、三棱针、0.5%碘伏、棉签、弯盘等。

【操作方法】

常用刺法有以下几种:

1. 腧穴点刺

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使血聚集穴部,常规消毒皮肤、针尖后,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0.3 cm,立即出针,轻轻按压针孔周围,使出血数滴,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

2. 刺络

用三棱针缓慢地刺入已消毒的较细的浅静脉,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止血。

3. 散刺

又叫豹纹刺,按不同疾病有两种不同刺法:

3.1 顽癣、疖肿初起(未化脓),严密消毒后可在四周刺出血。

3.2 扭伤、挫伤后局部瘀肿,在瘀肿局部消毒后如豹纹般散刺出血。

4. 挑刺

左手按压施术部位的两侧,或夹起皮肤,使皮肤固定,右手持针,将经过严密消毒过的腧穴或反应点的表皮调破,使出血或流出粘液;也可再刺入0.5 cm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提高,挑断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局部消毒,覆盖敷料。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配合。

2. 患者取合理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施针部位,进行皮肤消毒。

3. 右手拇、食两指持住针柄,中指扶住针尖部,露出针尖1~2分许,以控制针刺深浅度,针刺时左手捏住指(趾)部,或夹持、舒张皮肤,右手持三棱针针刺,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刺法。

4. 在施针过程中,应观察患者面色、神情,询问有无不适反应,预防晕针。

5. 操作完毕后,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三棱针刺激颇强,治疗时须注意患者体位舒适,并须与医生配合,还须注意预防晕针。

2. 由于三棱针针刺后针孔较大,必须严密消毒,防止感染。

3. 点刺、散刺必须做到浅而快,切勿刺伤动脉、出血不宜过多,一般以数滴为宜。

4. 身体虚弱,气血两亏,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易止住的患者,不宜使用。

5. 每日或隔日针治1次,3~5次为一疗程。急症也可每日治两次。如治疗需出血较多者,每周治疗1~2次为宜。

三、敷药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敷药法是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穴位的治疗方法,古时又称贴敷。使用时将所需药物研成粉加适量赋型剂制成糊状敷贴患处。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适用于外科的疖、痈、疽、疔疮、流注、跌打损伤、肠痈等病。内科的哮喘、肺痈、高血压等病也适用此法。

【用物准备】

治疗盘、盐水棉球、药物、油膏刀、无菌棉垫或纱布、棉纸、胶布或绷带;若需临时配制药物,备治疗碗、药物、调和剂(如麻油或饴糖、水、蜜、凡士林)等。

常用药物:青敷膏、金黄膏、伤科消炎膏等。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患处,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3. 需临时调制药物时,将药末倒入碗内,将调和剂调制成糊状。

4. 取下原敷料,以盐水棉球擦洗皮肤上的药迹,观察创面情况及敷药效果。

5. 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或薄胶纸,用油膏刀将所需药物均匀地平摊于棉纸上,厚薄适中。

6. 将摊好药物的棉纸四周反折后敷于患处,以免药物受热溢出污染衣被,加盖敷料或棉垫,以胶布或绷带固定。

7. 若为肿疡,敷药面积应超过肿势范围,一是防止毒邪扩散,起箍毒作用;二是通过药物作用以束毒邪,提脓拔毒。

8. 敷药后,注意观察局部情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9. 协助衣着,整理床单位。

10.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皮肤过敏者禁用。

2. 敷药的摊制厚薄要均匀,太薄药力不够,效果差;太厚则浪费药物,且受热后易溢出,污染衣被。

3. 对初起有头或成脓阶段的肿疡,以中间留空隙,围敷四周为宜,不宜完全涂布,以免阻止脓毒外泄。特殊部位如乳痈敷药时,可在敷料上剪孔或剪一缺口,使乳头露出,以免乳汁溢出污染敷料。

4. 夏天以蜂蜜、饴糖作赋型剂时,宜现配现用或冷藏保存。

四、熏洗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熏洗疗法是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熏蒸或浸浴,以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作用等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疮疡、筋骨疼痛、目赤肿、阴痒带下、肛门疾病等。

【用物准备】

治疗盘、药液、熏洗盆(根据熏洗部位的不同,也可备坐浴椅、有孔木盖浴盆及治疗碗等)、水温计、必要时备屏风及换药用品等。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根据熏洗部位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熏洗部位,必要时屏风遮挡,冬季注意保暖。

3. 眼部熏洗时,将煎好的药液趁热倒入治疗碗,眼部对准碗口进行熏蒸,并用纱布熏洗眼部,稍凉即换,每次15~30分钟。

4. 四肢熏洗时,将药物趁热倒入盆内,患肢架于盆上,用浴巾或布单围盖后熏蒸。待温度适宜时,将患肢浸泡于药液中泡洗。

5. 坐浴时,将药液趁热倒入盆内,上置带孔木盖,协助患者脱去内裤,坐在木盖上熏蒸。待药液不烫时,拿掉木盖,坐入盆中泡洗。药液偏凉时,应更换药液,每次熏洗15~20分钟。

6. 熏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协助患者卧床休息。

7. 熏洗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衣着,安置舒适卧位。

8.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月经期、孕妇禁用坐浴。

2. 熏洗药温不宜过热,一般为50℃~70℃,以防烫伤。

3. 在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时,按无菌技术进行。

4. 包扎部位熏洗时,应揭去敷料。熏洗完毕后,更换消毒敷料。

5. 所用物品需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目的】

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用手指搓捏成圆锥状,小者如麦粒大;中者如半截枣核大;大者高约1 cm,炷底直径约0.8 cm,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一种疗法。此法利用温热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传导,以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从而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适用于各种虚寒性病症,如胃脘痛、腹痛、泄泻、风寒痹证、阳痿、早泄、疮疡久溃不愈等症。

【用物准备】

治疗盘、艾炷、火柴、凡士林、棉签、镊子、弯盘、酌情备浴巾、屏风等。间接灸时,备姜片、蒜片或附子饼等。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配合。

2. 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3. 根据情况实施相应的灸法。

3.1 直接灸(常用无瘢痕灸)

先在施灸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放置艾炷后点燃,艾炷燃剩至2/5左右,患者感到灼痛时,即用镊子取走余下的艾炷,放于弯盘中,更换新炷再灸,一般连续灸5~7壮。

3.2 间接灸(常用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和隔附子饼灸)

施灸部位涂凡士林,根据病情,放上鲜姜片或蒜片或附子饼1片(事先将鲜姜或独头蒜切成约0.6 cm厚的薄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附子饼是附子研末以黄酒调和而成,厚约0.6~0.9 cm,中心处用粗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或患者感到灼痛时,则更换新炷再灸,一般灸3~7壮。达到灸处皮肤红晕,不起泡为度。

4. 艾炷燃烧时,应认真观察,防止艾灰脱落,以免灼伤皮肤或烧坏衣物等。

5. 施灸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元,安置舒适体位,

酌情通风。6.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凡实证、热证、阴虚发热以及面部大血管附近,孕妇胸腹部和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2. 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

3.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4. 熄灭后的艾炷,应装入小口瓶内,以防复燃,发生火灾。

【目的】

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形柱形的艾条,点燃后在人体表面熏烤的一种疗法。适用于各种虚寒性病症,如胃脘痛、腹痛、泄泻、风寒痹证、阳痿、早泄、疮疡久溃不愈等症。

【用物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合作。

2. 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冬季注意保暖。

3. 根据病情,实施相应的灸法。

3.1 温和灸:点燃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穴位皮肤3 cm左右处进行熏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

3.2 雀啄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部位2~5 cm之间,如同鸟雀啄食般,一下一上不停地移动,反复熏灸,每处5分钟左右。

3.3 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距施灸部位3 cm左右,左右来回旋转移动,进行反复熏灸,一般可灸20~30分钟。

4. 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体位不适。

5. 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烧伤皮肤及烧坏衣物。

6. 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清洁局部皮肤后,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7.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2. 施灸过程中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

3. 熄灭后的艾条,应装入小口瓶内,以防复燃,发生火灾。

七、拔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适用于风湿痹证,如肩背痛、腰腿痛;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胃肠疾病,如脘腹胀痛、胃痛、呕吐及腹泻等。

【用物准备】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火柴、小口瓶、必要时备毛毯、屏风、垫枕。根据拔罐方法及局部情况备纸片、凡士林、棉签、0.5%碘伏、镊子、干棉球、三棱针或梅花针、纱布、胶布等。

【操作方法】

1. 点火

选用下列方法之一,将火罐吸附于所选部位上。

1.1 闪火法:是用长纸条或用镊子夹95%酒精棉球一个,用火将纸条或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中段绕一周(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将火退出,立即将罐按扣在所选部位或穴位上。

1.2 贴棉法:是用大小适宜的95%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中段(不要过湿),点燃后迅速按扣在应拔的部位。

1.3 投火法:是用易燃烧纸片或95%酒精棉球(拧干)一个,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按扣在应拔的部位,此法适用于侧位横拔。

2. 拔罐

根据病情需要,可分为下列几种拔罐方法。

2.1 坐罐法:又名定罐法,将罐吸附在皮肤上不动,直至皮肤呈现瘀血现象为止,一般留置10分钟左右,此法适用于镇痛治疗。

2.2 闪罐法: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多用于局部肌肤麻木、疼痛等症。

2.3 走罐法:又称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及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取下。此法宜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症。

2.4 刺血拔罐法:在患部常规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后,再行拔罐,留置5~10分钟,起罐后消毒局部皮肤。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

3. 起罐

右手扶住罐体,左手以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下,待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

【操作程序】

1. 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3. 根据部位不同,选用合适火罐,并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

4. 根据拔罐部位及所备用物,选用不同的点火方法。

5. 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方法。

6. 起罐后,如局部有水泡或拔出脓血,应清洁局部皮肤,作常规消毒,外涂所需药物,必要时覆盖消毒敷料。

7. 操作完毕,协助病人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8.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病人;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2. 拔罐时应采取适当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3. 拔罐过程中随时观察检查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4. 防止烫伤和灼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如拔罐局部出现较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外涂龙胆紫,保持干燥,必要时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

5. 凡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清洁消毒,擦干后备用。

七、推拿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推拿疗法又称按摩疗法。术者运用各种手法于病人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具有扶正祛邪、散寒止痛、健脾和胃、导滯消积、疏通经络、滑利关节、强筋壮骨等作用;更具有保健强身,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适用于发热畏寒、头痛身痛、咳喘并作、脘痛纳呆、腹胀泄泻、痹证、痿证、中风后遗症、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腰伤腿痛、关节不利、痈肿疮疖,以及骨折后遗症等。

【用物准备】

治疗巾或大浴巾。

【操作程序】

1. 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取适宜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

3. 在治疗部位上铺治疗巾,腰、腹部进行按摩时,先嘱病人排尿。

4. 按确定的手法进行操作,操作时压力、频率、摆动幅度均匀,动作灵活。常用操作方法有:

4.1 推法: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接摩擦。用指称指推法;用掌称掌推法;用肘称肘推法。操作时指、掌、肘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缓慢而均匀,以能使肌肤深层透热而不擦伤皮肤为度。此法可在人体各部位使用。能提高肌肉的兴奋性,促使血液循环,并有舒筋活络作用。

4.2 一指禅推法:用拇指指腹或指端着力于推拿部位,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做屈伸活动。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操作时要求达到患者有透热感。常用于头面、胸腹及四肢等处。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健脾和胃、祛瘀消积的功能。

4.3 揉法: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拇指指腹着力,腕关节或掌指做轻柔缓和的摆动。操作时压力要轻柔,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一般速度每分钟120~160次。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具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

4.4 摩法:用手掌掌面或手指指腹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此法操作时肘关节自然弯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此法刺激轻柔,常用于胸腹、胁肋部位。具有理气和中、消食导滯、调节肠胃蠕动等作用。

4.5 擦法(平推法):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进行直线来回摩擦。操作时手指自然伸开,整个指掌要贴在患者体表治疗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带动手掌做前后或上下往返移动。动作要均匀连续,推动

幅度要大,呼吸自然,不可屏气,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此法用于胸腹、肩背、腰臀及四肢。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健脾和胃等作用。

4.6 搓法:用双手掌面夹住一定部位,相对用力做快速搓揉,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操作时双手用力要对称,搓动要快,移动要慢。手法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位,一般作为推拿结束时手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作用。

4.7 抹法:用单手或双手指指腹紧贴皮肤,做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操作时用力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滯。本法适用于头面及颈项部。具有开窍镇静、醒脑明目等作用。

4.8 振法: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体表,前臂和手部肌肉静止性强力地用力,产生振颤动作,操作时力量要集中在指端或手掌上,振动的频率较高,着力较重。此法多用单手操作,也可双手同时进行。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和穴位。具有祛瘀消积、和气理气作用。

4.9 按法:用拇指端、指腹、单掌或双掌(双掌重叠)按压体表,并稍留片刻。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掌按法适用于腰背及腹部。具有放松肌肉、活血止痛的作用。

4.10 捏法:用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将患处皮肤、肌肉、肌腱捏起,相对用力挤压。操作时要连续向前提捏推行,均匀而有节律。此法适用于头部、颈项部、肩背及四肢。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活血作用。

4.11 拿法:捏而提起谓之拿,即用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提捏。操作时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突然用力,动作要和缓而有连贯性。临床常配合其他手法使用于颈项、肩部及四肢等部位。具有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作用。

4.12 弹法:用一手指指腹紧压住另一手指指甲,受压手指端用力弹出,连续弹击治疗部位。操作时弹击力要均匀,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此法可用于全身各部,尤以头面、颈项部最为常用。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散寒的作用。

4.13 掐法:用拇指指甲重刺穴位。掐法是强刺激手法之一,操作时要逐渐用力,达渗透为止,不要掐破皮肤。掐后轻揉皮肤,以缓解不适。此法多用于急救和止痛,常掐合谷、人中、足三里等穴。具有疏通血脉、宣通经络的作用。

5. 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对手法治疗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操作,以防发生意外。

6. 操作手法轻重快慢适宜,用力需均匀,禁用暴力。每次推拿时间,一般15~30分钟。

7. 操作完毕后,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操作者在治疗前须修剪指甲,以免伤及病人皮肤。

2.孕妇的腰骶部与腹部、妇女经期均忌用。

3. 年老体衰、久病体虚、或极度疲劳、剧烈运动后、过饥过饱、醉酒均不宜或慎用推拿。

4. 严重心脏病、各种出血性疾病、结核病、肿瘤、脓毒血症、骨折早期(包括颈椎骨折损伤)、截瘫初期、烫伤、皮肤破损部位及溃疡性皮炎的局部禁推拿。

八、耳穴埋豆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耳穴埋豆是采用王不留行籽(或菜籽)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痛证、失眠等。

【用物准备】

治疗盘、探针、棉签、0.5%碘伏、镊子、王不留行籽、胶布、剪刀、弯盘等。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

3. 术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另一手持探针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常规消毒。

4. 埋籽:将王不留行籽粘于7 mm × 7 mm胶布中间,贴于所选穴位上,并用食指指腹按压。

5. 一边按压一边询问病人有无酸、胀、痛等“得气”感。

6. 教会病人或家属按压的方法,根据需要留籽2~3天。

7. 撤籽:撤除胶布和王不留行籽,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并及时给予处理。

8. 操作完毕,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耳廓有炎症、冻伤或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2. 动作轻巧,按压力度适中,使病人有“得气”的感觉即可。

3. 胶布潮湿,脱落应及时更换。

【目的】

刮痧是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物,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斑的一种疗法。此法可疏通腠理,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达到治疗的目的。适用于夏秋之间的各种急性疾患。如中暑、霍乱、痢疾等病证,以及感冒、胸闷、头痛等。民间广泛流传于治疗发痧(中暑)、绞肠痧、吊绞痧等证。

【用物准备】

治疗盘、刮具(牛角刮板、瓷匙等)、治疗碗内盛少量清水或药液、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刮痧部位,冬季注意保暖。

3. 根据病情,确定刮痧部位。常用部位有头颈部、背部、胸部及四肢。

4. 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以免划破皮肤。

5. 手持刮具,蘸水或药液,在选定的部位,从上至下刮擦皮肤,要向单一方向,不要来回刮。用力要均匀,禁用暴力。

6. 如刮背部,应在脊椎两侧沿肋间隙呈弧线由内向外刮,每次刮8~10条,每条长6~15 cm。

7. 刮动数次后,当刮具干涩时,需及时蘸湿再刮,直至皮下呈现红色或紫红色为度,一般每一部位刮20次左右。

8. 刮治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及时调节手法力度。

9. 刮痧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

10.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病人体形过于消瘦、有皮肤病变、出血倾向者均不宜用刮痧疗法。

2. 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

3. 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饮食要清淡,忌生冷油腻之品。

【目的】

换药法是对疮疡、跌打损伤、虫咬伤、烫伤、烧伤、痔瘘等病症的伤面进行清洗、用药处理、包扎等操作的方法。其目的是观察伤口变化,保持引流通畅,控制局部感染,保护并促进新生上皮和肉芽组织生长,使伤口顺利愈合。通过换药,药物直达病位,可起到清热解毒、提脓祛腐、生肌收口、镇痛止痒等作用。

【用物准备】

治疗盘、0.5%碘伏、生理盐水、双氧水、换药碗、弯盘、镊子、剪刀、探针、纱布、无菌干棉球、油纱条、胶布;相应药液或各种散、膏、丹等外用药,必要时备药捻;酌情备绷带、橡皮单、治疗巾等。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伤口,垫橡皮单、治疗巾,必要时屏风遮挡。

3. 置弯盘于治疗巾上,揭去外层敷料、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及引流条。如分泌物干结粘着敷料,可用盐水浸润后再揭下,以免损伤肉芽组织和新上皮。脓液多时用弯盘接取,然后擦净脓液。

4. 观察疮面,用镊子夹0.5%碘伏棉球消毒疮口周围皮肤。

5. 更换生理盐水棉球清洗疮面,去除脓腐。窦道深的瘘管可用药液或盐水冲洗;疮面较深者还需用探针试探。疮面要清洁干净,勿损伤新肉芽组织。

6. 根据疮面的性质选择用药,覆盖伤口,胶布固定,酌情包扎。

7. 一般伤口每日换药1次,脓腐较多的伤口每日换药1~2次。

8.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9.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保持换药室的清洁,室内每日消毒。

2.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先处理无菌伤口、再处理感染伤口,防止交叉感染。

3. 药粉需均匀撒在疮面或膏药上,散剂调敷干湿适宜。敷布范围要大于病变部位1~2 cm。

4. 对汞剂过敏者禁用丹药;眼部、唇部、大血管附近的溃疡以及通向内脏的瘘管均不用腐蚀性强的丹药,上丹药时需保护周围血管,不使丹药撒于疮面外。

5. 颜面部的疔疖勿挤压,以防脓毒扩散。

6. 痔瘘患者每次便后均需清洗肛门并换药。

7. 外敷药必须贴紧疮面,包扎固定要注意松紧适度,固定关节时要注意保持功能位置。

十一、穴位按摩法

一、目的、适应症

1、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2、通过穴位按摩、局部刺激,可疏通经络,调动机体抗病能力、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

二、操作程序

1、物品准备:治疗巾。

2、评估患者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患者体质、按摩部位皮肤情况、心理状况。

3、患者准备: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合理体位,松开衣着,暴露穴位按摩部位,保暖。

三、穴位按摩的手法

临床中按摩的手法很多,常用于穴位按摩的手法有:推法、一指禅推法、揉法、摩法、按法、掐法。

1、推法

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摩擦。用指称指推法;用掌称掌推法;用肘称肘推法。操作时指、掌、肘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缓慢而均匀,以能使肌肤深层透热而不擦伤皮肤为度。此法可在人体各部位使用。能提高肌肉的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并有舒筋活络作用。

2、一指禅推法

用拇指指腹或指端着力于推拿部位,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做屈伸活动。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操作时要求达到患者有透热感。常用于头面、胸腹及四肢等处。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健脾和胃、祛瘀消积的功能。

3、揉法

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拇指指腹着力,腕关节或掌指做轻柔缓和的摆动。操作时压力要轻柔,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一般速度每分钟120~160次。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具有宽胸理气、消积倒滞、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

4、摩法

用手掌掌面或手指指腹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此法操作时肘关节自然弯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此法刺激轻柔,常用于胸腹、胁肋部位。具有理气和中、消食导滞、调节肠胃蠕动等作用。

5、按法

用拇指端、指腹、单掌或双掌(双掌重叠)按压体表,并稍留片刻。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掌按法适用于腰背及腹部。具有放松肌肉、活血止痛的作用。

6、掐法

用拇指指甲重刺穴位。掐法是强刺激手法之一。操作时要逐渐用力,达深透为止,不要掐破皮肤。掐后轻揉皮肤,以缓解不适。多用于急救和止痛,常掐合谷、人中、足三里等穴。

具有疏通血脉、宣通经络的作用。

四、护理及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2、各种出血性疾患、女性经期、孕妇腹部和腰骶部以及皮肤破损处、瘢痕处禁用此法。

3、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按摩时局部出现酸胀的感觉

十二、湿敷法

一、目的:减轻局部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

二、操作程序

1、物品准备: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液、敷布数块(无菌纱布制成)、凡士林、镊子、弯盘、橡胶单、中单、纱布等。

2、评估患者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患者体质、湿敷部位皮肤情况、心理状况

3、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4、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

5、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并倒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透,挤去多余药液后敷于患处。

6、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保持湿润及温度。

7、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

8、整理用物,做好记录。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

症状时,

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注意药液温度,防止烫伤;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湿敷。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注射疗法 用具及常用药液 它就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得治疗作用,结合近代医药学中得药物药理作用与注射方法而形成得一种独特疗法. 1、用具:使用消毒得注射器与针头。根据使用药物得剂量大小及针刺得深度选用不同得注射器与针头。常用得注射器为1ml(用于耳穴与眼区穴位)、2ml、5ml、10ml、20ml;常用针头为4-6号普通注射针头. 2、常用药物:中草药制剂: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黄芪注射液、板蓝根、鱼腥草、银黄注射液等;维生素制剂:如维生素B1、B6、B12,维生素C、K3等;其她常用药物:如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盐酸普鲁卡因,注射用水等。 作用: 1、止痛作用 大量得临床资料与实验结果证实,穴位注射与针刺一样,可以兴奋多种感受器,产生针感信号,通过不同得途径到达脊髓与脑,产生诱发电位,这种诱发电位可以有明显得抑制作用.因局部刺激信号进入中枢后,可以激发许多神经元得活动,释放出多种神经介质,其中有止痛作用得5—羟色胺、内源性吗啡物质,这些物质得释放起到了止痛作用。 2、防御作用 穴位注射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主要就是因其针刺可以激发体内得防御机理有关。免疫就是机体识别与清除外来抗原物质与自身变形物质,以维持机体外环境相对恒定所产生得一系列保护性反应。 3、调整作用 穴位注射对人体得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均有不同程度得调整作用。如对消化系统得调整作用,主要表现在可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调整消化液分泌,调整胃肠蠕动等方面,其调节作用就是双向得,当功能亢进时,通过穴位注射使其功能缓解;当功能低下时,通过穴位注射使其功能增强。 穴位选择 1、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得处方原则进行辨证选穴。 2、作为水针得特点,临床上常结合经络、经穴得触诊法选取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 ,四肢部则沿经络循行路线触摸,尤其就是 . 3、软组织损伤者可选取最明显得压痛点;较长肌肉得肌腹或肌腱损伤时,可取肌肉得起止点;腰椎盘突出症,可将药液注入到神经根附近。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

市中医医院目录一、针刺疗法技术1 毫针刺法1 头针技术操作规2 耳针技术操作规3 腹针疗法操作规4 眼针技术操作规5 手针技术操作规7 腕踝针技术操作规8 三棱针技术操作规12 皮针技术操作规程14 火针疗法技术操作规程15 皮肤针法技术操作规18 穴位注射法19 埋线疗法操作规21 醒脑开窍针法技术操作规23 靳三针技术操作规26 电针技术操作规37

针刺麻醉疗法39 口唇针疗法40 浮针疗法41 二、灸类疗法技术46 直接灸技术操作规46 隔物灸技术操作规48 悬灸技术操作规49 天灸技术操作规50 温针灸技术操作规53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53 雷火灸技术操作规程56 三、刮痧疗法技术58 刮痧技术操作规58 撮痧技术操作规60 放痧技术操作规61 四、拔罐疗法技术62 留罐技术操作规62 闪罐技术操作规64 走罐技术操作规65 针罐技术操作规66 刺络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66

刮痧拔罐技术操作规68 五、中医微创类技术70 针刀技术操作流程70 六、推拿类疗法技术72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72 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73 穴位贴敷操作规73 冷敷技术操作规76 中药湿敷操作规77 中药熏蒸操作规78 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规79 八、骨伤类疗法技术80 理筋技术操作规80 复位技术操作规84 正骨技术操作规85 夹板固定技术操作规87 石膏固定术操作规88 外固定架技术操作规90 牵引技术操作规91

九、肛肠类技术99 枯痔技术操作规99 痔结扎技术操作规100 挂线疗法操作规101 注射固脱疗法操作规103 十、其他类技术105 经穴电疗技术操作规105 经穴磁疗法操作规107 揉抓排乳技术操作规107 脐疗技术操作规108 割治疗法操作规110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Happy First, written on the morning of August 16, 2022

中医药技术临床操作规范 一、中药制剂操作规范 1、汤剂 1制备 处方调剂——药味复核——编号——下罐砂罐加水超过药面3-5厘米——浸泡20-30分钟或更长——加热煎煮——过滤去渣一般——合并滤液或浓缩至需要量——装瓶 2注意事项: ①加水量、煎煮时间;均视药材质地而适当掌握.. ②特殊药可作特殊处理;如先煎、后下、单煎、烊化、冲服、包煎、另煎、兑服等均应严格执行制备规范.. 2、煎膏剂 1制备 配料与药料处理复核药味煎煮2-3次合并滤液——浓液不断搅拌——收膏标准:在桑皮纸无渗润水迹或挑起片状 2注意事项: ①煎取总次数与时间;视药材性质而定.. ②所加入的糖或蜜要经炒;一般不超过油膏的三倍.. ③如需加入药物细粉;待冷却后加入;搅拌混匀.. 3、散剂 1制备 配料复核——干燥芳香药料不能高温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 2注意事项:

①药粉要求:一般散剂应通过6号筛;煮散应通过2号筛;儿科及外用散剂应通过7号筛.. ②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如含有毒、剧药和贵重药时;应采用等容积递增配研法;混合均匀并过筛.. ③用于深部组织创伤及溃疡面的外用散剂;应在清洁避菌环境下配制.. ④含挥发性或易吸潮性药密封贮藏.. 4、丸剂 水丸 1制备 配料——复核——干燥——粉碎——起模——盖面——干燥——过筛——包衣——打光——质检——分装 2注意事项: ①药粉除另有规定外;应过6号或5号筛.. ②干燥温度一般不能超过80℃;含挥发性或多量深粉成份者应在60℃以下进行干燥.. 蜜丸 1制备 备料——干燥、粉碎、混合——和药——制丸粒——包衣及包装2注意事项: ①所有蜜老嫩程度视药性、气候条件而定.. ②除另有规定外;用搓丸法制备大小蜜丸时;炼蜜趁热加入药粉中混匀;对含树脂、胶类及具有挥发性的药物;应在60℃左右加入;用泛法制水蜜丸时;炼蜜应加开水稀释后使用..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是一门古老而深奥的医学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为了确保中医诊疗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规范操作流程和标准。以下是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的要点。 一、望诊规范 1.要求望诊时,患者面部表情自然放松,不应有任何夸张或做作的动作。 2.观察患者面色时,要注意环境光线的自然光照,不得使用人工光源或过亮的灯光。 3.观察患者舌苔时,要求舌面清洁,不得有食物残渣或其他污物,同时要求患者不要食用颜色过于浓重的食品。 4.观察患者五官时,要求清洁整齐,无异味,不得有残留的妆容。 二、闻诊规范 1.用干净的手帕或纱布遮住一侧鼻孔,然后用另一侧鼻孔对着患者的口鼻部位,将气味吸入鼻中。 2.在闻诊时,应注意呼吸的沉稳,不能嗅闻过深或过于频繁。 3.闻诊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产生不适感。 三、问诊规范 1.在问诊过程中,要先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表现和病史,然后对病情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询问。

2.图文并茂的记录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包括病因、发病过程、症状等 信息,并按照中医学的分类方法进行整理。 3.在问诊时,要求医生保持耐心和细心,对患者的问题进行逐一解答。 四、切诊规范 1.术前准备—将患者舒服地安置在切割台上,清洗手术区域。 2.麻醉—使用局部麻醉剂麻醉手术部位。 3.消毒—采用划法进行皮肤消毒,确保手术区域无菌。 4.切诊—进行切诊手术,采用合理的切口方式和手术器械。 5.包扎—在切口处进行良好的包扎,并固定伤口。 五、中药处方规范 1.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选择合适的中药组成,确保药物的安全和 有效性。 2.按照中医理论的规范进行药物的配伍,遵循“四气五味”等原则。 3.合理控制药量和用药时间,避免药物过量和过长的用药周期。 六、针灸操作规范 1.洗手和消毒—医生在进行针灸操作前要进行必要的洗手和消毒。 2.穴位选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遵循经络和腧穴的定位。 3.针刺操作—采用干净的针具,刺入皮下组织,遵循“一扎到底”的 原则。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针法 毫针 一、进针 1、单手进针法用拇、示(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示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弯曲,将针刺入,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2、双手进针法 (1)爪切进针法:以左手拇、示指或示指的指尖掐在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 (2)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示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示指夹持针柄,在接近皮肤时,迅速把针刺入皮下,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3)其它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管针进针法。 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角度 (1)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适用于大多数腧穴. (2)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倾斜刺入,适用于不能深刺或不宜深刺的腧穴。 (3)横刺:针身与皮肤表面约呈15~25度角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处。 2、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针身刺入腧穴内的深浅度.一般以既有针感而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临床应用时,还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体质、经脉循行的深浅度以及不同的时令而灵活掌握。 三、行针 1、提插法:针尖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上下、进退的行针动作,就是将针从浅层插下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如此反复的上提下插,这种纵向的行针手法成为提插手法. 2、捻转法:针刺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前后、左右行针动作,就是针向前后来回旋转捻动,反复多次,这种进针手法,称为捻法。 辅助手法:主要有循、弹、摇、飞、震颤等法。 3、治神与得气 (1)治神就是要求医者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病人的精神状态和集体变化。 (2)得气就是行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进针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的感应叫做“得气". 4、留针与出针 (1)留针:是进针以后,将针留置,留针过程中还可以间歇行针,或酌与留置10~20分钟。 (2)出针: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后,达到一定的治疗要求时,便可出针。出针时先以左手拇、示指将消毒干棉球按于针孔周围,右手持针作微捻转并慢慢提至皮下退出。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望诊规范 1.望诊时,中医师应保持专注和耐心,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面部表情等情况,并记录在档案中。 2.中医师应准确识别患者的面色变化,包括红色、青紫色、黄色等,以及面部水肿、皮肤病变等情况,确定病情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3.对于舌质和舌苔的观察,中医师应注意舌体的颜色、形态、湿润度等变化,判断患者的阴阳虚实情况。同时,还应注意舌苔的颜色、形态、厚度等情况,以判断患者的脾胃功能、气血状况等。 二、切诊规范 1.切诊时,中医师应提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切诊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2.中医师应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和切口深度,同时注意卫生消毒,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无菌。 3.切诊时,中医师应准确切割或刺破相应部位,观察出血情况和分泌物的性质等,记录在档案中。 4.切诊后,中医师应及时进行伤口处理,进行适当的包扎、清洗和消毒等操作,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5.切诊后,中医师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适当的解释和指导,告知伤口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进行复诊计划的安排。 三、闻诊规范

1.闻诊时,中医师应靠近患者的身体,用鼻子或听力仔细观察患者的 呼吸声、咳嗽声、声音的响亮程度等情况,并记录在档案中。 2.中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和声音特点,判断患者的肺部功能和 病情的变化。 3.闻诊时,中医师还可使用电子听诊器等辅助工具,提高诊断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四、问诊规范 1.问诊时,中医师应保持耐心和细致,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 家族史等情况,并记录在档案中。 2.中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回答,进一步追问和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疼痛程度、症状出现的时间和频率等。 3.问诊时,中医师需要注意患者的口音、语速和语调等特点,判断患 者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变化。 4.对于不清楚或疑难的问题,中医师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解释和指导,帮助其理解和回答。 五、刮痧规范 1.在进行刮痧时,中医师应告知患者的刮痧地点、刮痧方法和预期效果,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2.中医师应选择合适的刮痧工具和刮痧技巧,避免过度刮破皮肤和伤 害患者的组织。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中西医结合临床技术操作规 针法 毫针 一、进针 1、单手进针法用拇、示〔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示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弯曲,将针刺入,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2、双手进针法 〔1〕爪切进针法:以左手拇、示指或示指的指尖掐在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 〔2〕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示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示指夹持针柄,在接近皮肤时,迅速把针刺入皮下,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3〕其它进针法:舒进针法、提捏进针法、管针进针法。 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角度 〔1〕直刺:针身与皮肤外表呈90角垂直刺入,适用于大多数腧穴。 〔2〕斜刺:针身与皮肤外表呈45度倾斜刺入,适用于不能深刺或不宜深刺的腧穴。 〔3〕横刺:针身与皮肤外表约呈15~25度角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处。 2、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针身刺入腧穴的深浅度。一般以既有针感而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那么。临床应用时,还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体质、经脉循行的深浅度以及不同的时令而灵活掌握。 三、行针 1、提插法:针尖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上下、进退的行针动作,就是将针从浅层插下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如此反复的上提下插,这种纵向的行针手法成为提插手法。 2、捻转法:针刺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前后、左右行针动作,就是针向前后来盘旋转捻动,反复屡次,这种进针手法,称为捻法。 辅助手法:主要有循、弹、摇、飞、震颤等法。 3、治神与得气 〔1〕治神就是要求医者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病人的精神状态和集体变化。〔2〕得气就是行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进针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的感应叫做“得气〞。 4、留针与出针 〔1〕留针:是进针以后,将针留置,留针过程中还可以间歇行针,或酌与留置10~20分钟。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最新版本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最新版本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采用金属毫针刺激人体腧穴,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 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进针法 1.1指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 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1.2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进针角度和深度 2.1角度: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平刺:即横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深度: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针法 毫针 一、进针 1、单手进针法用拇、示(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示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弯曲,将针刺入,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2、双手进针法 (1)爪切进针法:以左手拇、示指或示指的指尖掐在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 (2)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示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示指夹持针柄,在接近皮肤时,迅速把针刺入皮下,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3)其它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管针进针法。 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角度 (1)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适用于大多数腧穴。 (2)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倾斜刺入,适用于不能深刺或不宜深刺的腧穴。

(3)横刺:针身与皮肤表面约呈15~25度角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处。 2、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针身刺入腧穴内的深浅度。一般以既有针感而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临床应用时,还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体质、经脉循行的深浅度以及不同的时令而灵活掌握。 三、行针 1、提插法:针尖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上下、进退的行针动作,就是将针从浅层插下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如此反复的上提下插,这种纵向的行针手法成为提插手法。 2、捻转法:针刺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前后、左右行针动作,就是针向前后来回旋转捻动,反复多次,这种进针手法,称为捻法。 辅助手法:主要有循、弹、摇、飞、震颤等法。 3、治神与得气 (1)治神就是要求医者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病人的精神状态和集体变化。 (2)得气就是行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进针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的感应叫做“得气”。 4、留针与出针 (1)留针:是进针以后,将针留置,留针过程中还可以间歇行针,或酌与留置10~20分钟。

中医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操作规范

中医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操作规范 1. 引言 本操作规范旨在规范中医中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规范性。本规范适用于中医中医医疗技术的各个环节,包括诊断、治疗、监测和随访。 2. 临床应用原则 中医中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患者知情权和个人隐私保护 在进行中医中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前,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充分说明治疗方案、风险和可能的效果,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应严格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 2.2 安全和无害性

中医中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应确保患者的安全。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消毒、无菌操作等基本原则,以减少感染和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 2.3 有效性和科学性 中医中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应基于科学依据和临床实践,确保治疗效果的有效性。医务人员应持续研究和更新专业知识,以提高临床应用的科学性。 3. 临床应用操作规范 3.1 诊断 3.1.1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准确判断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3.1.2 在诊断过程中,医务人员应运用中医中医医疗技术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如望、闻、问、切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3.1.3 诊断结果应明确、准确地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并及时与患者交流和解释。 3.2 治疗 3.2.1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2.2 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准确、规范地操作中医中医医疗技术,如针灸、中药治疗等。 3.2.3 治疗过程中应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3 监测和随访 3.3.1 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患者的监测和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用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 行针基本手法 3.1 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3.2 捻转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 4. 补泻手法 4.1 补法:进针慢而浅,提插轻,捻转幅度小,留针后不捻转,出针后多揉按针孔。多用于虚证。 4.2 泻法:进针快而深,提插重,捻转幅度大,留针时间长,并反复捻转,出针后不按针孔。多用于实证。 4.3 平补平泻法:进针深浅适中,刺激强度适宜,提插和捻转的幅度中等,进针和出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注射疗法是一种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独特疗法,结合了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和近代医药学中的药物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度选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针头。常用的注射器为1ml、2ml、5ml、10ml、20ml,常用针头为4-6号普通注射针头。常用药物包括中草药制剂、维生素制剂和其他常用药物。 穴位注射疗法具有止痛、防御和调整作用。它可以兴奋多种感受器,产生针感信号,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脊髓和脑,产生诱发电位,这种诱发电位可以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局部刺激信号进入中枢后,可以激发许多神经元的活动,释放出多种神经介质,其中有止痛作用的5-羟色胺、内源性吗啡物质,这些物质的释放起到了止痛作用。穴位注射还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主要是因其针刺可以激发体内的防御机理有关。穴位注射对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作用。

在穴位选择上,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进行辨证选穴。作为水针的特点,临床上常结合经络、经穴的触诊法选取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触诊检查的部位一般是背腰部的背俞穴,四肢部则沿经络循行路线触摸,尤其是原穴、郄穴、合穴等特定穴部位及一些经验穴。软组织损伤者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较长肌肉的肌腹或肌腱损伤时,可取肌肉的起止点;腰椎盘突出症,可将药液注入到神经根附近。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4个主穴依次是足三里、曲池、肺俞和血海,配穴频率最高的两个是血海和大椎。 在操作刮痧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刮痧板和刮痧油,确保安全卫生; 2.在刮痧前,对刮痧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避免感染; 3.刮痧角度和深浅应根据不同部位和病情进行调整; 4.刮痧力度和速度应适中,不可过度用力或过快地刮拭; 5.每个部位一般刮拭20次左右,以痧痕为度,不可强求; 6.总体疗程一般为10次,可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调整。 刮痧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肌肉酸痛、颈椎病、头痛、失眠、胃痛、便秘等。在操作时,应注意五度一方向,即刮板与刮拭方向保持45度至90度进行刮痧,长度应尽量拉长。力度应适中均匀,速度适中,程度以痧痕为度,不可强求。总体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阳江市中医医院

目录 一、针刺疗法技术 (1) 毫针刺法 (2) 头针技术操作规范 (3) 耳针技术操作规范 (4) 腹针疗法操作规范 (5) 眼针技术操作规范 (6) 手针技术操作规范 (7) 腕踝针技术操作规范 (8) 三棱针技术操作规范 (14) 皮内针技术操作规程 (15) 火针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16) 皮肤针法技术操作规范 (19) 穴位注射法 (21) 埋线疗法操作规范 (22) 醒脑开窍针法技术操作规范 (25) 靳三针技术操作规范 (27) 电针技术操作规范 (36) 针刺麻醉疗法 (38) 口唇针疗法 (39) 浮针疗法 (40) 二、灸类疗法技术 (45) 直接灸技术操作规范 (46) 隔物灸技术操作规范 (47) 悬灸技术操作规范 (49) 天灸技术操作规范 (50) 温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52)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53) 雷火灸技术操作规程 (56) 三、刮痧疗法技术 (58) 刮痧技术操作规范 (59) 撮痧技术操作规范 (60) 放痧技术操作规范 (61) 四、拔罐疗法技术 (63) 留罐技术操作规范 (64) 闪罐技术操作规范 (65) 走罐技术操作规范 (66) 针罐技术操作规范 (67) 刺络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67)

药物拔罐技术操作规范 (69) 刮痧拔罐技术操作规范 (70) 五、中医微创类技术 (72) 针刀技术操作流程 (73) 六、推拿类疗法技术 (75)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76) 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 (77) 穴位贴敷操作规范 (78) 冷敷技术操作规范 (80) 中药湿敷操作规范 (81) 中药熏蒸操作规范 (82) 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规范 (83) 八、骨伤类疗法技术 (85) 理筋技术操作规范 (86) 复位技术操作规范 (89) 正骨技术操作规范 (91) 夹板固定技术操作规范 (92) 石膏固定术操作规范 (94) 外固定架技术操作规范 (96) 牵引技术操作规范 (97) 练功康复技术操作规范 (101) 九、肛肠类技术 (105) 枯痔技术操作规范 (106) 痔结扎技术操作规范 (107) 挂线疗法操作规范 (108) 注射固脱疗法操作规范 (110) 十、其他类技术 (112) 经穴电疗技术操作规范 (113) 经穴磁疗法操作规范 (114) 揉抓排乳技术操作规范 (115) 脐疗技术操作规范 (116) 割治疗法操作规范 (117)

中医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一、咳嗽 二、眩晕 三、中风 四、不寐 五、胸痹 六、肋痛 七、胃痛 八、水肿 九、淋证 十、消渴 十一、腰痛 十二、郁证 十三、内伤发热 十四、痹症 十五、汗证 十六、泄泻

3.有效:主次症状均好转 4.无效:主次症状均无明显好转 【附注】 1.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诊断,检查,治疗常规。 2.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疗效判断标准。 二、眩晕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包括西医的耳源性眩晕(美尼尔氏病、迷路炎、内耳药物中毒、前庭神经元炎),位置性眩晕(眩晕病),脑性眩晕(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疾病。 【辩证分型治疗】 1.肝阳上亢 主症: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 或数。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加减。 组成:天麻、钩藤、石决明、牛膝、黄芩、杜仲、桑寄生、山栀、益母草、茯神、夜交藤。 2.气血亏虚 主症: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恍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 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代表方:归脾汤(《济生方》)加减。 组成:党参、白术、黄芪,当归、熟地、龙眼肉、大枣、茯苓、炒扁

豆、远至、酸枣仁。 3.肾精不足 主症: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耳鸣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 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或面色恍白,形寒肢冷,舌淡嫩, 苔白,脉弱尺甚。 治法:偏阴虚:补肾滋阴。 偏阳虚:补肾助阳。 代表方:偏阴虚:左归丸加减。 偏阳虚:右归丸加减。 组成:左归丸(《景岳全书》)熟地、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 右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 菟丝子、附子、肉桂、当归、鹿角胶。 4.痰湿中阻 主症: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诞,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燥湿化痰,健脾和胃。 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加减。 组成:半夏、天麻、陈皮、白术、茯苓、甘草、生姜、大枣。 5.瘀血阻窍 主症:眩晕,头痛,痛有定处,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 治法:去瘀生新,活血通窍。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加减。 组成:麝香、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白芷、菖蒲、老葱、鲜姜、大枣、酒。 【协议处方】 葛根素注射液

最新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共124页)

中医医疗技术(jìs hù) 操作规范

中医(zhōngyī)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完整目录 一、针刺疗法(liáo fǎ)技术操作规 程 (1) 1、毫针(háozhēn)技 术 (1) 2、头针技术 (jìshù) ....................................... . (2) 3、耳针(ěr zhēn)技 术 (3) 4、腹针技 术 (4) 5、三棱针技 术 (5) 6、皮肤 针 ......................................... .. ..5 . 7、穴位注射疗 法 (8)

8、电针技 术 ........................................... 9 9、醒脑开窍技 术 (10) 二、灸类疗法技术(jìshù)操作规 程 (14) 1、直接(zhíjiē)灸技 术 (14) 2、隔物灸技术 (jìshù) ........................................ 15 3、悬灸技术 (jìshù) ....................................... (16) 4、天灸技术 (jìshù) ....................................... (17) 5、温针灸技 术 (18) 6、热敏灸技 术 (19) 三、刮痧疗法技术操作规 程 (23)

刮痧技 术 ............................................. 23 四、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 程 (24) 1、拔火罐技 术 (24) 2、留罐技术 (jìshù) ....................................... (25) 3、闪罐技术 (jìshù) ....................................... (27) 4、走罐技术 (jìshù) ....................................... (27) 5、针罐技术 (jìshù) ....................................... (28) 6、刺络拔罐技术 (jìshù) (29) 7、刮痧拔罐技 术 (30)

中医院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院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为了规范中医院中医医疗技术的操作,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以下 是中医院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的要点: 一、设备和环境的准备 1.中医药相关的治疗设备和器械应符合相关标准,定期进行检验和维护。 2.治疗环境应保持整洁、通风,设施设备摆放整齐,操作区域应做好 消毒和隔离。 二、操作前的准备 1.医务人员应按照严格的手卫生程序洗手,佩戴口罩和手套。 2.应确保患者的了解和同意,并对治疗过程进行适当的解释和交流。 3.应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以及其它相关信息,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三、操作过程 1.医务人员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操作前向患者进行 详细的解释。 2.操作过程应细致、规范,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进行。如针灸操作中,应注意穴位的定位、针刺的深浅、针头的角度等。 3.药物的使用应按照临床指南和相关标准进行,遵循用药原则,注意 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避免不必要的药物联合应用。

4.应在治疗过程中做好观察和监测,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细心呵护患者,了解其反应和感受,及时解释和 安慰。 四、操作后的处理 1.治疗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和消毒操作区域,并整理、清洁相关设备和 器械。 2.患者离开后应对病历进行记录和归档,妥善保存。 3.对患者进行随访和复诊,根据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五、安全措施和意外事件应对 1.医务人员应熟悉医疗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处理措施,并应急预案。 2.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治疗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3.在医疗过程中应加强患者的安全监护,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和并发症 发生。 4.对于治疗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应及时停止操作,并做好记录、通报 和处理。对于严重的意外事件,应采取紧急救治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六、继续教育和培训 1.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 素质。 2.医务人员应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形成共享的学习氛围。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标准 针法 毫针 一、进针 1、单手进针法用拇、示〔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示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弯曲,将针刺入,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2、双手进针法 〔1〕爪切进针法:以左手拇、示指或示指的指尖掐在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 〔2〕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示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示指夹持针柄,在接近皮肤时,迅速把针刺入皮下,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3〕其它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管针进针法。 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角度 〔1〕直刺:针身与皮肤外表呈90角垂直刺入,适用于大多数腧穴。 〔2〕斜刺:针身与皮肤外表呈45度倾斜刺入,适用于不能深刺或不宜深刺的腧穴。

〔3〕横刺:针身与皮肤外表约呈15~25度角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处。 2、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针身刺入腧穴内的深浅度。一般以既有针感而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那么。临床应用时,还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体质、经脉循行的深浅度以及不同的时令而灵活掌握。 三、行针 1、提插法:针尖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上下、进退的行针动作,就是将针从浅层插下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如此反复的上提下插,这种纵向的行针手法成为提插手法。 2、捻转法:针刺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前后、左右行针动作,就是针向前后来盘旋转捻动,反复屡次,这种进针手法,称为捻法。 辅助手法:主要有循、弹、摇、飞、震颤等法。 3、治神与得气 〔1〕治神就是要求医者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病人的精神状态和集体变化。 〔2〕得气就是行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进针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的感应叫做“得气〞。 4、留针与出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