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最全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最全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最全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近代现代化的发展,现在中医已经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和信任的治疗方式。而中医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主要是针灸、按摩和汤药等。然而,这些治疗方式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施治。因此,为了更好地规范中医诊疗技术,避免误伤患者,制订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就对中医诊疗技术的操作规程进行全面的整理,为中医师的操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操作规程之针灸

针灸是中医相对独特的治疗方式之一,但是因为操作的技巧和谨慎程度需要达到较高水平,所以需要严格规范每个细节步骤。

1. 消毒

此步骤是防止伤口的感染和交叉感染。首先,用一次性静脉针尖沾取75%的酒精擦拭手部,作为预防抑制病菌的初级措施。然后,使用70%的医用酒精擦拭针头,能够在短时间内杀灭绝大部分普通细菌,也减少革兰氏阳性菌的数量。

2. 穴位定位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症确定穴位,穴位选取应该准确无误,依据经脉分布、病因病位及临床症状而定。

3. 针具进入

在进针时,一定要保证手部姿势合理,要求刺入深度适中平稳,并在入刺的同时注意观察针具的倾斜方向,保证不会扭曲针体或者使针头滑脱。应该避免患者的肌肉疼痛感,对首次进行针灸的患者,应采用较小的针头,一次只刺一针。

4. 针具的拔出

在一针结束后,一定要确认已经获得了预期的效果之后,才能选择将针具从患者身上拔出。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保证拔出时力度稳定,不要过急,这样有可能导致出血或者伤害到皮肤。

5. 收拾消毒

在治疗完毕后收拾和消毒所有的针具及相关器械,这也是防止交叉感染和保护患者健康的措施之一。

操作规程之按摩

按摩一般指指压和推拿,这个操作规程也需要注意许多细节。

1. 消毒

按摩操作前一定要消毒双手,一次性手套也是必要的。如果条件允许,预先消

毒按摩的长条毛巾是很重要的。

2. 穴位定位

如果按摩是为缓解身体疲劳,那么就要选择正确的按摩穴位。使用刺激不当的

穴位会引起身体五脏和胃肠道的压力不平衡。

3. 按摩力度

按摩必须要选取适合的力度,调节力度和按摩手法都需要合理。力度太小,按

摩信号会被忽略;而力度过大,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疼痛。最重要的是应该避免长时间的按摩同一部位,这可能会导致未知的副作用。

4. 按摩时间

按摩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按摩效果的好坏。按摩时间过短可能会达不到预期

效果,而按摩时间过长则有可能会产生副作用,而且也会让按摩的对象感觉到疲劳。

5. 推拿技巧

与按摩相似,还有其他的手法如推拿、拨动、拍打等等。这些方法需要专业人

员才能进行操作,才能充分发挥效果,所以推拿技巧的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

操作规程之汤药

汤药是中医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其制药过程就需要进行规范操作,以保证药

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1. 配布补药生材料

首先要对原材料进行精准确认和称量,尤其需要检查药材是否符合中国药典和

相关标准。检验和排序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辨别假货和其他假冒伪劣的材料,这些材料可能会对治愈疾病造成很大的影响。

2. 工艺流程

在制作药品的过程中,工艺流程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应先将所需药材洗净、

浸泡一定时间,然后放置不同时间来煮和泡,最后按照一定比例配拼成汤药。

3. 清洗消毒

药材在使用前,应进行清洗和消毒。洗这一步是为了减少杂质和污染物的杂质,消毒则更多是为了避免因各种细菌和病毒感染而导致的治疗失败。

4. 包装贮藏

药材制药完毕后,需要使用药材攻干后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在贮藏和存放过

程中,应注意保持药材干燥、防晒、防过高温等基本控制要点。

中医是一套非常成熟的医疗体系,其中治疗原则和方法深受人们喜爱和信任。

为了更好地规范中医诊疗技术,制订和遵守规范操作步骤显得尤为必要。对于初学者,需要通过专业的学习机构和实践操作来掌握这些技能。最后,以上针灸、按摩、汤药三种治疗原则,找到其中的规律,学会每一步操作关键点,提升操作的专业水平,才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目录 一、针刺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1) 1、毫针技术 (1) 2、头针技术 (2) 3、耳针技术 (3) 4、腹针技术 (4) 5、三棱针技术 (5) 6、皮肤针 (6) 7、穴位注射疗法 (8) 8、电针技术 (9) 9、醒脑开窍技术 (10) 二、灸类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14) 1、直接灸技术 (14) 2、隔物灸技术 (15) 3、悬灸技术 (16) 4、天灸技术 (17) 5、温针灸技术 (18) 6、热敏灸技术 (19) 三、刮痧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23) 刮痧技术 (23) 四、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24) 1、拔火罐技术 (24) 2、留罐技术 (25)

4、走罐技术 (27) 5、针罐技术 (28) 6、刺络拔罐技术 (29) 7、刮痧拔罐技术 (30) 五、推拿类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32) 1、运动关节推拿技术 (32) 2、小儿推拿技术 (36) 六、敷熨熏浴类疗法操作规程 (39) 1、穴位贴敷技术 (39) 2、中药熨敷技术 (42) 3、冷敷技术 (43) 4、湿敷技术 (44) 5、熏蒸技术 (45) 6、泡洗技术 (45) 7、中药灌洗肠技术 (46) 七、骨伤类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48) 1、复位技术 (48) 2、夹板固定技术 (49) 3、石膏固定技术 (50) 4、牵引技术 (54) 5、正骨技术 (57) 八、肛肠类技术操作规程 (59)

2、痔结扎技术 (59) 3、挂线技术 (60) 4、注射固脱技术 (63) 九、其他类技术操作规程 (65) 1、经穴光疗技术 (65) 2、中药换药技术 (65) 3、中医放血疗法 (66) 4、脐疗技术 (67)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最全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最全 一、中医诊疗技术的基本操作规程: 1.基本技能要求:中医诊疗技术员应具备洗手、戴口罩、穿工作服等 相关操作要求,并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 2.诊疗环境要求:中医诊疗技术操作应在干净、整洁、明亮的环境下 进行,保持空气流通,保持诊疗区域的卫生。 3.诊疗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包括中医常用的各种仪器的正确使用方 法和操作步骤,以及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维护等相关要求。 二、中医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1.舌诊操作规程:包括舌苔、舌质、舌体形态等的观察方法和要求, 以及舌诊的诊断依据和注意事项。 2.脉诊操作规程:包括脉搏的触诊方法和要求,以及常见脉象的判断 标准和相关病症的诊断。 3.体诊操作规程:包括按摩、刮痧、拔罐等中医治疗手段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疗效评估要求。 4.针灸操作规程:包括针灸穴位的定位和选择、针灸操作的方法和步 骤以及针灸治疗的注意事项和疗效评估要求。 5.草药制剂操作规程:包括中草药的煎煮方法、配方调配和草药剂量 的计算方法,以及草药的存储、保管和使用的规定。 6.中医康复治疗操作规程:包括针灸推拿、火罐热敷、草药熏蒸等常 见的康复治疗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疗效评估要求。

三、中医辅助诊断技术操作规程: 1.中医影像技术操作规程:包括中医常用的经络能量系统检测、脑电图、X射线、超声波等影像学检查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2.中医辅助检测技术操作规程:包括中医常用的血液检测、尿液检测、舌诊仪、脉搏仪等辅助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中医辅助诊断技术的操作规程:包括中医常用的腹诊、临床触诊、 伤口观察等辅助诊断技术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疗效评估要求。 四、中医注意事项和安全防护措施: 1.操作前的准备工作:中医诊疗技术员应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了解 患者的病情和病史,正确选择和使用仪器设备。 2.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中医诊疗技术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 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保证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3.操作后的清洁和消毒:中医诊疗技术员应及时清洁和消毒仪器设备,保证操作区域的清洁和卫生,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最全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拔罐................................................ - 4 - 刮痧................................................ - 5 - 穴位注射............................................ - 6 - 中药熏洗............................................ - 7 - 耳穴压豆............................................ - 8 - 穴位贴敷............................................ - 8 - 中药灌肠............................................ - 9 - 推拿............................................... - 10 - 毫针............................................... - 12 - 皮肤针(梅花针) ................................... - 13 - 艾炷灸技术......................................... - 14 - 热敷(中药烫熨) ................................... - 15 - 瘢痕灸............................................. - 16 - 悬灸技术........................................... - 17 - 温针灸技术......................................... - 18 - 电针技术........................................... - 19 - 头针技术........................................... - 20 -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最新版本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 行针基本手法 3.1 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3.2 捻转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最全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最全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近代现代化的发展,现在中医已经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和信任的治疗方式。而中医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主要是针灸、按摩和汤药等。然而,这些治疗方式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施治。因此,为了更好地规范中医诊疗技术,避免误伤患者,制订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就对中医诊疗技术的操作规程进行全面的整理,为中医师的操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操作规程之针灸 针灸是中医相对独特的治疗方式之一,但是因为操作的技巧和谨慎程度需要达到较高水平,所以需要严格规范每个细节步骤。 1. 消毒 此步骤是防止伤口的感染和交叉感染。首先,用一次性静脉针尖沾取75%的酒精擦拭手部,作为预防抑制病菌的初级措施。然后,使用70%的医用酒精擦拭针头,能够在短时间内杀灭绝大部分普通细菌,也减少革兰氏阳性菌的数量。 2. 穴位定位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症确定穴位,穴位选取应该准确无误,依据经脉分布、病因病位及临床症状而定。 3. 针具进入 在进针时,一定要保证手部姿势合理,要求刺入深度适中平稳,并在入刺的同时注意观察针具的倾斜方向,保证不会扭曲针体或者使针头滑脱。应该避免患者的肌肉疼痛感,对首次进行针灸的患者,应采用较小的针头,一次只刺一针。 4. 针具的拔出 在一针结束后,一定要确认已经获得了预期的效果之后,才能选择将针具从患者身上拔出。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保证拔出时力度稳定,不要过急,这样有可能导致出血或者伤害到皮肤。 5. 收拾消毒 在治疗完毕后收拾和消毒所有的针具及相关器械,这也是防止交叉感染和保护患者健康的措施之一。 操作规程之按摩 按摩一般指指压和推拿,这个操作规程也需要注意许多细节。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最全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最全 第一部分:基本技术操作 一、望诊 1.望舌:患者应咬紧牙齿,伸出舌头,医生应清晰地观察舌质、舌苔、舌体形态等。 2.望面色:医生应观察患者面部肌肉的松紧程度、肤色的变化等。 3.望痰涎:医生应观察患者的痰涎颜色、量、质地等。 二、闻诊 1.闻气味:医生应通过闻气味判断患者体味的变化,如恶臭、香甜等。 2.闻呼吸音:医生应通过听呼吸音判断患者的呼吸是否规律、宽畅等。 3.闻气息:医生应通过闻患者的气息来判断患者身体的状况,如腥臭 味等。 三、问诊 1.详细询问:医生应向患者询问病情的详细情况,包括症状的发生时间、程度、频率等。 2.综合判断:医生应在听取患者的回答后,结合望诊、闻诊的结果, 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 四、切诊 1.按压脉搏:医生应按压患者的脉搏,判断患者的脉搏是否规律、有 力等。

2.扪诊:医生应用手按摩患者的表面,判断患者的皮肤是否湿润、温度是否正常等。 第二部分:操作注意事项 一、环境卫生 1.诊室卫生:医生在诊室内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消毒操作:医生在进行诊疗技术操作前,应做好手部消毒,并对医疗器材进行消毒处理。 二、技术操作 1.病历记录:医生应详细记录患者病历,包括病情描述、诊断结果、治疗方案等。 2.患者安全:医生应保证患者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避免过度刺激和损伤。 3.沟通交流:医生应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告知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三、操作规范 1.操作正确:医生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方法进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2.耐心细致:医生应在操作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细致,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三部分:常见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一、针灸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最新版本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最新版本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采用金属毫针刺激人体腧穴,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 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进针法 1.1指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 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1.2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进针角度和深度 2.1角度: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平刺:即横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深度: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中医门诊部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门诊部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门诊部技术操作规程 1、经穴光疗技术 【概述】 经穴光疗技术照射法是根据疾病性质的不同,利用光的辐射能照射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由于主要为温热效应,与灸法类似。 【操作方法】 穴位照射,即单独照射某一穴位,在反射罩前加用锥形管,以利于红外线集中投射。用锥形管时,光辐射量减弱,可令病人接近反射罩,锥形管前端距照射部位为5,10cm。穴区照射,即以某一腧穴为中心,包括邻近腧穴在内的某一局部,反射罩与照射部位距离40,60cm. 治疗剂量应根据机体部位、病人感觉及皮肤温度来决定。 【适应症】 1、多种炎症,尤其是病程较长的慢性炎症。 2、软组织肿胀性疾病。 3、肌肉痉挛性疾病. 4、一些慢性、虚寒性疾病。 【注意事项】 1、在感觉障碍的区域照射要多加注意,以免因感觉迟钝引起灼伤.

2、严重的肢体血液循环障碍时,应慎用或禁用.这是由于周围血液循环严重障碍时,照射的热量很难被带走,易于发生灼伤。局部代谢增加,使供血不足而更加缺氧,导致局部病情恶化,甚至坏死。 3、心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活动性肺结核、有出血性倾向或出血性疾病等不宜应用。 4、治疗过程中,若出现头晕、恶心、欲吐、倦怠、乏力等情况,应停止治疗,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 2、中药换药技术 【目的】 换药法是对疮疡、跌打损伤、虫咬伤、烫伤、烧伤、痔瘘等病症的伤面进行 清洗、用药处理、包扎等操作的方法。其目的是观察伤口变化,保持引流通畅,控制局部感染,保护并促进新生上皮和肉芽组织生长,使伤口顺利愈合。通过换药,药物直达病位,可起到清热解毒、提脓祛腐、生肌收口、镇痛止痒等作用。 【用物准备】 治疗盘、0。5,碘伏、生理盐水、双氧水、换药碗、弯盘、镊子、剪刀、探针、纱布、无菌干棉球、油纱条、胶布;相应药液或各种散、膏、丹等外用药,必要时备药捻;酌情备绷带、橡皮单、治疗巾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伤口,垫橡皮单、治疗巾,必要时屏风遮挡。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注射疗法 用具及常用药液 它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结合近代医药学中的药物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疗法。 1、用具: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度选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针头。常用的注射器为1ml(用于耳穴和眼区穴位)、2ml、5ml、10ml、20ml;常用针头为4-6号普通注射针头。 2、常用药物:中草药制剂: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黄芪注射液、板蓝根、鱼腥草、银黄注射液等;维生素制剂:如维生素B1、B6、B12,维生素C、K3等;其他常用药物:如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盐酸普鲁卡因,注射用水等。 作用: 1、止痛作用 大量的临床资料和实验结果证实,穴位注射与针刺一样,可以兴奋多种感受器,产生针感信号,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脊髓和脑,产生诱发电位,这种诱发电位可以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局部刺激信号进入中枢后,可以激发许多神经元的活动,释放出多种神经介质,其中有止痛作用的5-羟色胺、内源性吗啡物质,这些物质的释放起到了止痛作用。 2、防御作用 穴位注射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主要是因其针刺可以激发体内的防御机理 有关。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外来抗原物质和自身变形物质,以维持机体外环境相对恒定所产生的一系列保护性反应。 3、调整作用 穴位注射对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作用。如对消化系统的调整作用,主要表现在可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调整消化液分泌,调整胃肠蠕动等方面,其调节作用是双向的,当功能亢进时,通过穴位注射使其功能缓解;当功能低下时, 通过穴位注射使其功能增强。 穴位选择 1、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进行辨证选穴。 2、作为水针的特点,临床上常结合经络、经穴的触诊法选取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目录 一、针刺法 二、拔罐法 三、穴位按摩法 四、刮痧法 五、湿敷法 六、灸法 七、电针法 八、耳针疗法 九、小针刀 十、穴位注射疗法

一、针刺法 一、毫针法 毫针法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针刺技术。 1、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针刺取穴部位的局部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2、目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禁忌证 (1)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 (2)皮肤有感染、瘢痕或肿痛部位。 (3)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 (4)小儿囟门未闭合时的头顶腧穴部位。 4、告知 (1)针刺过程中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胸闷、欲呕等属于晕针现象,及时通知医师。 (2)针刺时可能出现疼痛、血肿、滞针、弯针等情况,

患者不必紧张,医护人员会妥善处理。如有酸麻、胀痛、沉、紧、涩等感觉,属正常针感。 5、物品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皮肤消毒液、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屏风等。 6、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遵医嘱选择腧穴,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的感觉。 (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6)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留针。 (7)起针时一手按压针刺周围皮肤处,一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8)操作完毕,协助患者穿衣,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 (1)操作前检查用物是否齐备,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中医诊疗操作规程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1、人体疾病的诊断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视其外应,测知其内”,“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认证识病的主要方法。 2、审察内外、整体察病;辩证求因,审因论治;四诊合参,从病辨证是中医诊疗基本原则。 3、望诊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络脉、皮肤、五官九窍以及排泄物、分泌物、分泌物的形、色、质量等。 4、面色诊、舌诊两项是中医独特的传统诊法。望面色要注意识别常色与病色,望舌主要是望舌质和望舌苔。望舌时要求患者把舌伸出口外,充分暴露舌体;应循一定顺序进行,一般先看舌苔,后看舌质,按舌尖、舌边、舌中、舌根的顺序进行;要在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下望诊。注意饮食对舌象影响。 5、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医者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由病体发出的各种异常声音和气味,以诊察病情。 6、问诊,通过询问患者或陪诊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问诊时要做到恰当准确,简要而无遗漏。 7、临床问诊时,(l)医生要注意力集中,抛去其它杂念,认真询问,不可敷衍了事。(2)医生态度要和蔼可亲,语言要通俗易懂,

不用医学术语去问,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必要时启发患者回答,但要避免暗示,以求病情真实。(3)医生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患者解除精神负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给患者的精神带来不良影响。(4)对于危重病人,要以抢救为先,急则治标,对症治疗,不要先求确诊再行治疗,以免贻误时机,造成医疗事故。 8、记录主诉时,文字要准确、简洁明了,不能繁锁、笼统、含糊其词;不能使用正式病名做为主诉;不能记录疾病演变过程。 9、现病史包括:疾病(主诉所述的疾病)从起病之初到就诊时病情演变与诊察治疗的全部过程,以及就诊时的全部自觉症状。 10、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诊脉,推广独取寸口的诊脉法。诊脉需注意时间、体位、指法、举按寻三部、平息、必满五十动。注意脉症顺逆、脉症从舍的情况。 11、望、闻、问、切四方面的证候结合起来,作为辩证的依据。 12、根据四诊所得,确定理、法、方、药。 13、仔细说明中药炮制方法,饮食禁忌。 14、详细告知患者复诊时间。 15、效果不佳者,需进一步检查,以免误诊。

中医诊疗操作规程

中医诊疗操作规程 中医诊疗操作规程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对中医诊疗工作起到了指导和规范作用。以下为中医诊疗 操作规程的内容,供参考: 一、诊疗操作的基本要求: 1.医德高尚,仁心仁术,爱患如亲,严守职业道德和 行为准则。 2.严格按照《中医诊断学》的要求,进行病史询问、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病情。 3.运用中医八纲辨证、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方法,辨识病因、病机和病症,确立中医诊断。 4.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制定合理的中医治 疗方案,并及时调整。 二、中医诊断操作规程: 1.病史询问、观察与望诊: (1)详细了解患者主诉,病史,过敏史等相关信息, 包括当前病情的发生、发展过程、症状及体征表现等。 (2)关注患者的面容、精神状态、表情、体态等,用 目观察其面部、舌体、唇色、咬齿情况等。 (3)着重观察皮肤、粘膜、眼、鼻、口腔、眼、耳、鼻、喉、舌、舌苔等。 2.闻诊: (1)通过闻气、闻声,观察患者呼吸声音、音质、大小、频率等。

(2)辨识患者的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情况。 3.问诊: (1)向患者提问,了解病程、症状特点,如感觉、疼痛、发作的时间、与饮食、精神等因素有无相关性等。 (2)关注患者的胃口、精神状态、睡眠情况、大小便情况等。 4.切诊: (1)正确掌握望诊、闻诊、问诊的辨证要素,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病情的特点进行切诊。 (2)选择合适的切脉方法,包括远近、有无力等,观察脉搏的弦润、紧缓、虚实、长短等。 (3)提供清楚、准确的切脉资料,为下一步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三、治疗操作规程: 1.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选用药物,并确定适宜的用药方法和途径。 2.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治疗的频次、疗程和剂量,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3.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守中医的安全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 4.在治疗后,及时对病情进行评估和观察,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中医诊疗操作规程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导文件,对于规范和提高中医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医生们应严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阳江市中医医院

目录 一、针刺疗法技术 (1) 毫针刺法 (2) 头针技术操作规范 (3) 耳针技术操作规范 (4) 腹针疗法操作规范 (5) 眼针技术操作规范 (6) 手针技术操作规范 (7) 腕踝针技术操作规范 (8) 三棱针技术操作规范 (14) 皮内针技术操作规程 (15) 火针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16) 皮肤针法技术操作规范 (19) 穴位注射法 (21) 埋线疗法操作规范 (22) 醒脑开窍针法技术操作规范 (25) 靳三针技术操作规范 (27) 电针技术操作规范 (36) 针刺麻醉疗法 (38) 口唇针疗法 (39) 浮针疗法 (40) 二、灸类疗法技术 (45) 直接灸技术操作规范 (46) 隔物灸技术操作规范 (47) 悬灸技术操作规范 (49) 天灸技术操作规范 (50) 温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52)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53) 雷火灸技术操作规程 (56) 三、刮痧疗法技术 (58) 刮痧技术操作规范 (59) 撮痧技术操作规范 (60) 放痧技术操作规范 (61) 四、拔罐疗法技术 (63) 留罐技术操作规范 (64) 闪罐技术操作规范 (65) 走罐技术操作规范 (66) 针罐技术操作规范 (67) 刺络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67)

药物拔罐技术操作规范 (69) 刮痧拔罐技术操作规范 (70) 五、中医微创类技术 (72) 针刀技术操作流程 (73) 六、推拿类疗法技术 (75)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76) 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 (77) 穴位贴敷操作规范 (78) 冷敷技术操作规范 (80) 中药湿敷操作规范 (81) 中药熏蒸操作规范 (82) 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规范 (83) 八、骨伤类疗法技术 (85) 理筋技术操作规范 (86) 复位技术操作规范 (89) 正骨技术操作规范 (91) 夹板固定技术操作规范 (92) 石膏固定术操作规范 (94) 外固定架技术操作规范 (96) 牵引技术操作规范 (97) 练功康复技术操作规范 (101) 九、肛肠类技术 (105) 枯痔技术操作规范 (106) 痔结扎技术操作规范 (107) 挂线疗法操作规范 (108) 注射固脱疗法操作规范 (110) 十、其他类技术 (112) 经穴电疗技术操作规范 (113) 经穴磁疗法操作规范 (114) 揉抓排乳技术操作规范 (115) 脐疗技术操作规范 (116) 割治疗法操作规范 (117)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目录 一、针刺疗法技术操作规程1 1、毫针技术1 2、头针技术2 3、耳针技术3 4、腹针技术4 5、三棱针技术5 6、皮肤针6 7、穴位注射疗法8 8、电针技术9 9、醒脑开窍技术10 二、灸类疗法技术操作规程14 1、直接灸技术14 2、隔物灸技术15 3、悬灸技术16 4、天灸技术17 5、温针灸技术18 6、热敏灸技术19 三、刮痧疗法技术操作规程23 刮痧技术23 四、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程24 1、拔火罐技术24 2、留罐技术25

4、走罐技术27 5、针罐技术28 6、刺络拔罐技术29 7、刮痧拔罐技术30 五、推拿类疗法技术操作规程32 1、运动关节推拿技术32 2、小儿推拿技术36 六、敷熨熏浴类疗法操作规程39 1、穴位贴敷技术39 2、中药熨敷技术42 3、冷敷技术43 4、湿敷技术44 5、熏蒸技术44 6、泡洗技术45 7、中药灌洗肠技术46 七、骨伤类疗法技术操作规程48 1、复位技术48 2、夹板固定技术49 3、石膏固定技术50 4、牵引技术54 5、正骨技术57 八、肛肠类技术操作规程59

2、痔结扎技术59 3、挂线技术60 4、注射固脱技术63 九、其他类技术操作规程65 1、经穴光疗技术65 2、中药换药技术65 3、中医放血疗法66 4、脐疗技术67

一、针刺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1、毫针技术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 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适宜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6、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一般留针10~20分钟。 7、在针刺与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滯针等情况。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 8、起针: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9、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 10、清理用物,归复原处。 【考前须知】 1、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时,不宜立即进展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展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妇女怀孕3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假设怀孕3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如妇女行经时,假设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刺。 3、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一、针刺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1) 1、毫针技术 (1) 2、头针技术 (2) 3、耳针技术 (3) 4、腹针技术 (4) 5、三棱针技术 (5) 6、皮肤针 (6) 7、穴位注射疗法 (8) 8、电针技术 (9) 9、醒脑开窍技术 (10) 二、灸类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14) 1、直接灸技术 (14) 2、隔物灸技术 (15) 3、悬灸技术 (16) 4、天灸技术 (17) 5、温针灸技术 (18) 6、热敏灸技术 (19) 三、刮痧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23)

刮痧技术 (23) 四、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24) 1、拔火罐技术 (24) 2、留罐技术 (25) 3、闪罐技术 (27) 4、走罐技术 (27) 5、针罐技术 (28) 6、刺络拔罐技术 (29) 7、刮痧拔罐技术 (30) 五、推拿类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32) 1、运动关节推拿技术 (32) 2、小儿推拿技术 (36) 六、敷熨熏浴类疗法操作规程 (39) 1、穴位贴敷技术 (39) 2、中药熨敷技术 (42) 3、冷敷技术 (43) 4、湿敷技术 (44) 5、熏蒸技术 (45) 6、泡洗技术 (45)

7、中药灌洗肠技术 (46) 七、骨伤类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48) 1、复位技术 (48) 2、夹板固定技术 (49) 3、石膏固定技术 (50) 4、牵引技术 (54) 5、正骨技术 (57) 八、肛肠类技术操作规程 (59)

1、枯痔技术 (59) 2、痔结扎技术 (59) 3、挂线技术 (60) 4、注射固脱技术 (63) 九、其他类技术操作规程 (65) 1、经穴光疗技术 (65) 2、中药换药技术 (65) 3、中医放血疗法 (66) 4、脐疗技术 (67)

最新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共124页)

中医医疗技术(jìs hù) 操作规范

中医(zhōngyī)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完整目录 一、针刺疗法(liáo fǎ)技术操作规 程 (1) 1、毫针(háozhēn)技 术 (1) 2、头针技术 (jìshù) ....................................... . (2) 3、耳针(ěr zhēn)技 术 (3) 4、腹针技 术 (4) 5、三棱针技 术 (5) 6、皮肤 针 ......................................... .. ..5 . 7、穴位注射疗 法 (8)

8、电针技 术 ........................................... 9 9、醒脑开窍技 术 (10) 二、灸类疗法技术(jìshù)操作规 程 (14) 1、直接(zhíjiē)灸技 术 (14) 2、隔物灸技术 (jìshù) ........................................ 15 3、悬灸技术 (jìshù) ....................................... (16) 4、天灸技术 (jìshù) ....................................... (17) 5、温针灸技 术 (18) 6、热敏灸技 术 (19) 三、刮痧疗法技术操作规 程 (23)

刮痧技 术 ............................................. 23 四、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 程 (24) 1、拔火罐技 术 (24) 2、留罐技术 (jìshù) ....................................... (25) 3、闪罐技术 (jìshù) ....................................... (27) 4、走罐技术 (jìshù) ....................................... (27) 5、针罐技术 (jìshù) ....................................... (28) 6、刺络拔罐技术 (jìshù) (29) 7、刮痧拔罐技 术 (3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