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阳江市中医医院

目录

一、针刺疗法技术 (1)

毫针刺法 (2)

头针技术操作规范 (3)

耳针技术操作规范 (4)

腹针疗法操作规范 (5)

眼针技术操作规范 (6)

手针技术操作规范 (7)

腕踝针技术操作规范 (8)

三棱针技术操作规范 (13)

皮内针技术操作规程 (15)

火针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16)

皮肤针法技术操作规范 (19)

穴位注射法 (21)

埋线疗法操作规范 (22)

醒脑开窍针法技术操作规范 (24)

靳三针技术操作规范 (27)

电针技术操作规范 (38)

针刺麻醉疗法 (40)

口唇针疗法 (41)

浮针疗法 (42)

二、灸类疗法技术 (48)

直接灸技术操作规范 (49)

隔物灸技术操作规范 (50)

悬灸技术操作规范 (52)

天灸技术操作规范 (53)

温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55)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56)

雷火灸技术操作规程 (59)

三、刮痧疗法技术 (61)

刮痧技术操作规范 (62)

撮痧技术操作规范 (63)

放痧技术操作规范 (64)

四、拔罐疗法技术 (66)

留罐技术操作规范 (67)

闪罐技术操作规范 (68)

走罐技术操作规范 (69)

针罐技术操作规范 (70)

刺络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70)

药物拔罐技术操作规范 (72)

刮痧拔罐技术操作规范 (73)

五、中医微创类技术 (75)

六、推拿类疗法技术 (78)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79)

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 (80)

穴位贴敷操作规范 (81)

冷敷技术操作规范 (83)

中药湿敷操作规范 (84)

中药熏蒸操作规范 (85)

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规范 (86)

八、骨伤类疗法技术 (88)

理筋技术操作规范 (89)

复位技术操作规范 (92)

正骨技术操作规范 (94)

夹板固定技术操作规范 (95)

石膏固定术操作规范 (97)

外固定架技术操作规范 (99)

牵引技术操作规范 (100)

练功康复技术操作规范 (104)

九、肛肠类技术 (108)

枯痔技术操作规范 (109)

挂线疗法操作规范 (111)

注射固脱疗法操作规范 (113)

十、其他类技术 (115)

经穴电疗技术操作规范 (116)

经穴磁疗法操作规范 (117)

揉抓排乳技术操作规范 (118)

脐疗技术操作规范 (119)

割治疗法操作规范 (120)

一、针刺疗法技术

毫针刺法操作规范

一、适应症

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内、外、妇、儿、骨等科的常见病。

二、禁忌症

自发性出血、皮肤感染、溃疡、瘢痕、肿瘤的部位及孕妇腰骶腹部均禁针。

三、操作方法及步骤

在进行针刺操作时,一般应双手协同操作,紧密配合,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挟针柄,其状如持毛笔,故右手称为"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刺,故称左手为"押手"。在行针施术或留针后即可出针。出针时一般先以左手拇、食指位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用消毒干棉球揉按针孔,以防出血。若用徐疾、开阖补泻时,则应按各自的具体操作要求,将针起出。出针后病人应休息片刻方可活动,医者应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四、注意事项

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妇女怀孕三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若怀孕三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对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如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刺。

3、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4、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如刺胸、背、腋胁、缺盆等部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都有伤及肺脏的可能,使空气进入胸腔,导致创伤性气胸。轻者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呼吸不畅,重者呼吸困难、唇甲发绀、出汗、血压下降等症。

体检时,可见患侧胸部肋间隙变宽,叩诊过清音,气管向健侧移位;听诊时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失;x线胸部透视,可见肺组织受压。对此症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因此,医者在进行针刺过程中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令患者选择适当的体位,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角度、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7、针刺眼区和颈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

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8、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更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头针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述及适应症

头针是在头部特定的刺激区域用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临床常用于脑源性疾患,如瘫痪、麻木、失语、眩晕、耳鸣、舞蹈病等。

二、操作方法

【用物准备】

治疗盘、无菌毫针、电针仪、无菌干棉球、棉签、0.5%碘伏、弯盘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合作。

2、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分开头发,常规消毒。

3、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针刺方法。

(1)快速进针:针尖与头皮呈30°左右夹角,快速刺入皮下或肌层,然后沿刺激区快速推进(不捻针)到相应的深(长)度(或用捻转法进针)。

(2)快速捻转:术者肩、肘、腕关节、拇指固定,食指半屈曲状,用拇指第一节的掌侧面与食指第一节的桡侧面捏住针柄,然后以食指指掌关节不断伸屈,使针体来回快速旋转200 次/分,每次左右旋转各两转左右。捻转持续约0.5~1 分钟,然后静留针5~10 分钟再重复捻转,用同样的方法在捻转两次。也可用电针仪代替手捻进行治疗。

4、在针刺及捻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滯针等情况。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

5起针:如针下无沉紧感,可快速抽拔出针,也可缓缓出针,起针后必须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最后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6、操作完毕,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7、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三、注意事项

1、头部因长有头发,因此尤其须做到严密消毒,以防感染。

2、毫针推进时术者手下如有抵抗感,或患者觉疼痛时,应停止进针,将针身后退,然后改变角度再进针。

3、由于头针的刺激较强,刺激时间较长,术者须注意观察患者表情,以防晕针。

4、对脑溢血患者,须待病情及血压稳定后方可做头针治疗。凡并发有高热、心力衰竭等症时,不宜立即采用头针。

耳针技术操作规范

一、定义及适应症

耳针是在耳廓穴位用针刺等刺激,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二、操作方法

【物品准备】

治疗盘、无菌短毫针、0.5%碘伏、无菌干棉球、棉签、镊子、探棒、弯盘等。

【操作程序】

1、选穴方法

根据病情确定处方,在选用穴区内寻找反应点,其方法有:

(1)观察法:按疾病的部位,在耳廓上相应部位寻找,如有充血、变色、丘疹、脱屑、凹陷处即是该穴。

(2)按压法:按疾病在耳廓上相应的部位,可用探棒(或毫针柄、火柴梗等)轻巧缓慢、用力均匀地按压,寻找耳穴的敏感反应点、压痛点即为针刺耳穴。

(3)电阻测定法:测定到的反应点,就是针刺的部位(穴位)。

2、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合理体位。

(2)术者以拇、食二指紧拉耳轮后上方,首先在选用区内,以探棒由上而下寻找敏感反应点,具有压痛、变形、变色、水泡、结节、脱屑等特征的阳性反应点,即为耳穴。

(3)核对穴位后,用0.5%碘伏消毒耳廓上所选定的穴位皮肤,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4)术者以碘伏消毒手指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0.5 寸短柄毫针,对准穴位刺入,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

(5)病人感到局部热、胀、麻、凉,或有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

(6)一般留置20~30 分钟,痛证可留针1~2 小时或更长,留针期间可

间歇捻针。

(7)在针刺过程中及留针期间,应密切观察病人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8)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再涂0.5%碘伏,预防感染。

(9)操作完毕,安排病人舒适的体位,整理床单位。

(10)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三、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炎症或冻伤部位禁针。起针后如针孔发红,耳廓胀痛,有轻度感染时,应及时用0.5%碘伏涂擦,或用消炎药治疗,严防引起软骨膜炎。

2、孕妇禁用耳针,年老体弱,严重贫血、过度疲劳等情况,耳针慎用或暂不用。

3、耳针比较疼痛,须病员配合接受治疗。注意预防晕针,万一发生就及时处理。

4、对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进针后待耳廓充血发热时,应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在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腹针疗法操作规范

一、概述

腹针疗法,是针刺腹部穴位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腹部与全身脏腑经络均有密切联系,手三阴经分别络于大肠、小肠、三焦,手三阳经分别络于胃、胆、膀胱,足三阴经分别络于肝、脾、肾,这些脏腑均位于腹部,此外,足阳明经别“入于腹里”,足阳明之筋“上腹而布”,足太阴经“入腹”,足厥阴经“抵小腹”,任脉“循腹里”,任脉络“下鸠尾,散于腹”。所以,各脏腑病变在腹部均有一定的反应,针刺腹部穴位,可以通调脏腑气血,从而治疗多种疾病。

二、操作方法

·穴位定位

穴位主要有5个。

1.肩部位于胸骨下端6cm,正中线双侧旁开lcm处。

2.胸部位于胸骨下端7~8cm处。

3.颈部及后头部位于胸骨下部2~3cm处。

4.腰部位于脐下6cm处。

5.下肢位于脐下7~8cm处。

·取穴原则

腹针取穴一般根据病变部位取其相对应的穴位。

·操作

以32号5cm(1.5寸)长的毫针,刺入1寸左右,得气后留针20分钟,间隔5分钟行针1次。

三、适应症

主治落枕、肋间神经痛、肩部扭伤、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等病症。

用腹针疗法。分别取相对应的颈部、胸部、肩部、腰部、下肢部穴。也可配合体针疗法。

四、注意事项

腹腔中脏器较多,故针刺时应做好体验,注意避开大血管及脏器,对肝脾肿大、胃下垂及膀胱充盈者,尤应注意。

眼针技术操作规范

一、定义

眼针是针刺眼球周围、眼眶边缘的穴位,以治疗全身疾病的方法。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1、针具选择

29号直径0.34毫米、长15毫米即0.5寸的不锈钢针

2、环境要求

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3、消毒

用高温蒸汽灭菌法将针具消毒;在针刺部位用75%乙醇消毒。

4、操作方法

(1)眼部经区的定位

眼部经区的划分法,应两眼向前平视,经瞳孔中心作一水平线并延伸过内外眦,载经瞳孔中心作一水平线之垂线,并延伸过上下眼眶,然后将眼区分成4个象限,在将每一象限划分为2个相等区,这8个相等区就是经区。

(2)取穴方法

①循经取穴:看眼各经区,在于症状相符合的有血管形色变化部位取穴。

②看眼取穴:不管什么病,只在眼球区血管变化最明显的经区取穴。

③三焦取穴(部位取穴):如头部、上肢、胸腔疾病取上焦穴;上腹部、胸背部及其内容脏器的疾病取中焦穴;腰骶部、小腹部和生殖、泌尿系统及下肢病取下焦穴。

(3)找穴方法

①用点眼棒或三棱针柄在“眼周眶区穴”的范围内平均用力,轻轻按压,凡出现酸、麻、胀、重或发热、发凉,或微痛,或感觉舒服等反应的部位都是穴位。此时,可用稍加压,使皮肤呈一凹点,作为针刺点的标志。

②用经络测定仪找穴,探测读数最高处即是穴。

③按选好经区针刺,以瞳仁为中心找准经区界限,在经区界限沿皮直刺或横刺。

(4)针刺方向

①先以左手指压住眼球,严密保护,并使眼眶内皮肤绷紧。右手持针,轻轻刺入。

②找出针刺点,可用直刺;按经区分布,可以横刺,但不可超越所刺得经区。

③一般不用手法,如针后无得气感,可把针稍提一点,重新调整刺入。得气时刻有种种感觉,如触电样,或上下窜动感,或酸麻感,或发热、发凉感,或感到轻松舒适。如需施行补泻时,顺着眼针经穴分布顺序进针为补、逆着进针则为泻。

三、注意事项

1、要严格消毒,注意消毒液不可渗入眼内。

2、不宜直刺、深刺,以免损伤眼球。

手针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述:

手针疗法是以经络理论为基础,在手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上针刺,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协调阴阳之功效。对于各种疼痛性疾病,急性扭伤等有较好的疗效。

二、适应症

各种扭挫伤、落枕、腰痛、肩周炎、坐骨神经痛、髋关节及臀部疼痛、腰腿痛、头痛、胃肠痛、臂痛、痛经、肠痈、椎间盘脱出、癫痫、胸胁痛、胆绞痛、眼病、扁桃体炎、咽喉炎、牙痛、颊痛、会阴疼痛、呃逆、腹泻、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压下降、发热、皮肤瘙痒、疟疾、哮喘、夜尿多、尿频、足跟痛、高热、惊

厥、昏迷、中暑、心血管病、腰痛、遗精、阳痿、急慢惊风、小肠疾患、支气管炎、咳嗽、耳鸣、鼻塞等。

三、操作方法

手取自然弯曲位,用28--30号的1--1.5寸毫针,取穴后,紧靠骨膜外面垂直于掌面直刺(除腰痛点外),以不刺入骨膜为准,深三至五分。每天或隔天1次,5--10次为一疗程。一般用捻转、提插的强刺激手法,针刺时越痛越有效,留针3--5分钟。左病取右侧穴,右病取左侧穴,两侧病变,分别取双手。针刺时尽量让患者活动或按摩患部,例如腰痛,作前后左右弯腰活动。

治疗疼痛性疾患,痛止后仍应坚持运针1--3分钟,必要可延长留针时间或皮下留针。针刺腰痛点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30°,针身向掌面侧,从伸指肌腱与掌面之间刺入。亦可作内、外透刺。

选穴方法

(1)各种疾病,选用具有主治作用的穴位1--3对。

(2)主治性能相同的穴位可配合使用。如扁桃体炎,可以同时选取后头顶、咽喉点和扁桃体点。

(3)也可将主治作用和对症治疗的穴位配合应用。如发热兼有头痛,可取退热点和头痛点相同。

四、注意事项

1.本法手法重,刺激强,事先应向患者解释,对于年老体弱、严重心脏病及高血压患者,尤其应慎用,防止意外。

2.针刺易入肌腱和掌骨之间,不可伤及骨膜。

3.手部血管丰富,手法应轻柔缓和,避免刺伤手掌中的动脉网,导致手掌部血肿。

4.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5.本疗法对于各种疾病所致的疼痛,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如急性扭伤性疼痛、头痛、胃痛、腹痛、痛经等。

腕踝针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述

把人体分为六个区域,基本与十二皮部相一致,12穴分布与腕踝附近,按标本根节理论,相当于本部、根部,能调整相应经脉之气,以及所属脏腑功能,以发挥驱邪扶正的作用。

腕踝针疗法是在将人体先行分区的基础上,再确定进针穴点的。区域均沿人体纵轴排列,以前后正中线为标线,将身体两侧面由前向后划分为六个纵行区。并把各种相关病症归纳在各个纵区范围内。各区位置及归属病症分述如下。

(一)、一区

【定位】:前正中线两侧的区域。包括额部、眼、鼻、舌、咽喉、气管、食道、口唇、前牙、心脏、上腹部、脐部、下腹部和会阴部。

【归属病症】:前额痛、目赤肿痛、鼻塞、流涎、前牙痛、咽喉痛、喘咳、心悸、胃脘痛、遗尿、痛经、白带增多等。

(二)、二区

【定位】:躯体前面的两旁。包括颞部、颊部、后牙、颌下部、甲状腺、锁骨上窝、乳部、肺、肝、胆和侧腹部。

【归属病症】:颞前头痛、后牙痛、乳房胀痛、胸痛、哮喘、肝区痛、胁肋胀痛、哮喘等。

(三)、三区

【定位】:躯体前面的外缘(即二区的外缘)范围较窄。包括沿耳廓前缘的头面部、胸腹部,沿腋窝前缘向下的垂直线。

【归属病症】:本区出现的症状较少,主要有颞浅动脉病、沿腋前缘的胸痛或腹痛等。

(四)、四区

【定位】:躯体前后交界区。包括头至耳垂直下的区域,斜方肌缘,胸腹部的腋窝顶至髂前上棘间的垂直区域。

【归属病症】:头顶痛、耳鸣、耳聋、下颌关节系乱症、腋窝以下的胸腹痛等。

(五)、五区

【定位】:躯体后面两旁,与前面二区相对应。包括颞后部、颈后外侧部、肩胛区、躯干两旁,下肢外侧。

【归属病症】:颞后部头痛、落枕、耳鸣、耳聋、肩胛部痛、侧腰痛及腰椎横突综合症等。

(六)、六区

【定位】:躯体后正中线两侧的区域,与前面一区相对应。包括后头部、枕顶部、脊柱部、骶尾部及肛门等。

【归属病症】:后头痛、项强痛、腰脊痛等。

四肢部位分区:当两上、下肢处于内侧面向前的外旋位、两下肢靠拢时,四肢的内侧面即相当于躯干的前面,前面靠拢的缝相当于正中线,后面靠拢的缝相当于后正中线,这样四肢的分区就可按躯干的分区类推。

上面六区可进一步划分为十二个分区。其分法为:以胸骨末端和两则肋弓的交界处为中心,划一条环绕躯干的水平线,称横膈线。横膈线将躯体两侧的六个区分成上下两半。横膈线以上的各半区分别加“上”字,即上1区、上2区、上3区、上4区、上5区、上6区;横膈线以下的各半区分别加“下”字,即下1区、下2区、下3区、下4区、下5区、下6区。

穴点

腕踝针的穴位,又称进针点。共12个穴点。

一、腕部穴点

腕部穴点共6个,约在腕横纹上二横指环绕腕部一圈处。从掌面尺侧起至桡侧,再从背面桡侧至尺侧,依次顺序上1、上2、上3、上4、上5、上6。

1、上1(从桡向尺依次为桡侧腕曲肌、掌长肌、指浅曲肌、尺侧腕曲肌)

【定位】在小指侧的尺骨缘与尺侧屈腕肌腱之间。取法为:术者用一手的拇指摸到小指侧尺骨缘后,向前轻推,穴点的位置在靠肌腱内侧凹陷处。本穴较为常用。

【主治】前额痛、目疾、鼻病、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前牙肿痛、咽喉肿痛、咳喘、眩晕、心悸、高血压、盗汗、失眠、癔病、胃脘痛、癫痫等。相当于躯干1区。

2、上2

【定位】在腕掌侧面的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好即心包经之内关穴。

【主治】前颞部头痛、后牙肿痛、颌下肿痛、胸闷、胸痛、回乳、哮喘、手掌心痛(针尖向上刺)、指端麻木(针尖向下刺)。

3、上3

【定位】靠桡动脉外侧,在腕横纹上两横指,桡骨边缘处。

【主治】高血压、胸痛等。

4、上4

【定位】手掌向内,位于拇指侧的桡骨缘上两横指处。

【主治】头顶痛、耳病、下颌关节紊乱症、肩关节周围炎、胸痛等。

5、上5

【定位】腕背面的中央,即三焦经之外关穴。

【主治】后颞部头痛、上肢感觉障碍(麻木、过敏)、上肢运动障碍(瘫痪、震颤、舞蹈病)、肘、腕、指关节痛。

6、上6

【定位】位于小指侧尺骨缘背,腕横纹上两横指处。

【主治】后头部痛、枕项痛、颈胸部脊柱及椎旁痛等。

二、踝部穴点踝部穴点共6个,约在内外踝最高点上三横指一圈处,从跟腱内侧向前转到外侧跟腱,依次为下1、下2、下3、下4、下5、下6。

1、下1

【定位】靠跟腱内侧缘。

【主治】上腹部胀痛、脐周痛、痛经、白带增多、遗尿、阴部瘙痒症、足跟痛等。

2、下2

【定位】在内侧面中央,靠胫骨后缘处。

【主治】肝区痛、侧腹部痛、过敏性结肠炎等。

3、下3

【定位】在胫骨前缘向内约1厘米处。

【主治】膝关节内缘痛等病症。

4、下4

【定位】位于胫骨前缘与腓骨前缘的中点处。

【主治】股四头肌酸痛、膝关节痛、下肢感觉障碍(麻木、过敏)、下肢运动障碍(瘫痪、震颤、舞蹈病)、趾关节痛等。

5、下5

【定位】位于外侧面中央,靠腓骨后缘处。

【主治】髋关节痛、踝关节扭伤等病症。

6、下6

【定位】靠跟腱外缘处。

【主治】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骶髋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痛、足前掌痛。

上述穴点中,以上3和下3较为少用。

(图例):穴点附图

三、操作方法

1、取穴

由于穴点的编号和身体上、下6个分区的编号是相一致的,而每一穴点主治的又是与其相一致的同区域病症,故腕踝针取穴的基本方法是在病症所在的同侧同区域选穴治疗。

具体取穴时,横膈线以上的病症选腕部穴点,横膈线以下的病症选踝部穴。

2、配方

可分以下二种。

(1)上下配方法:如病症跨上下两分区时,则可同时取上、下穴点组方;如前正中线病症,可选上1和下1组方;另如偏瘫,可取上5、下4进行配方。

(2)左右配方法:对难以确定部位的区域跨向的疾病,如失眠、盗汗、全身瘙痒症等病症,可取左右两侧穴点加以组方,上述病症即可取两侧之上1穴。

3、针具:一般采用30号1.5寸长毫针。

4、进针法:病人体位不限,针踝部穴区时,以取卧位为佳。针刺前,宜嘱病人尽量放松肌肉。

常规消毒,医生左手固定穴点上部。以拇指拉紧皮肤,右手拇指在下、食、中指在上夹持针柄,针与皮肤呈30度度,快速进入皮下。然后轻捻针柄,使针体贴着皮肤浅层行进,以针下有松软感为宜。如病人有酸、麻、胀、痛、沉等感觉,表明针体已深入筋膜下层,属进针过深,宜将针外退至浅表处。刚开始进针时,局部可稍感疼痛,待刺入后应立即消失。为了保证针在皮下,针尖入皮肤后,放开持针手指,则针自然垂倒并贴近皮肤表面。进针方向以朝病端

为原则,如病症在指或趾,针尖向下;在头胸或腰膝,针尖向上。针刺深约1.5寸,进针后将针循纵线沿皮下平刺插入;但针上下1或6穴时,针体应与腕部或踝部的边缘平行。

5、调针法:腕踝针疗法一般不使用补泻手法,但在针刺过程中须及时予以调针。调针法有以下三种。

(1)针刺入过深,局部出现胀、痛感觉时,将针退出,使针尖到皮下,重新平刺入更表浅部位。

(2)针刺方向不正,将针提至皮下,重新进针。

(3)针刺长度不够时,宜将针尽量刺入或换针另刺,但须注意,应略保留部分针体在体外。

6、留针法:腕踝针一般留针30分钟。疼痛性病症或某些慢性病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

腕踝针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四、适应症

腕踝针疗法的适应病症相当广泛,且在不断扩展之中。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应用于50余种病症。它对疼痛性疾病,诸如血管性头痛、腰扭伤、牙痛、关节痛、痛经等止痛作用明显,疗效迅速。对心律失常、面肌痉挛、面肌麻痹、急性乳腺炎、哮喘、皮肤瘙痒症、遗尿、癔病等有较好的效果。对急性结膜炎、近视眼、高血压、中风偏瘫等亦有一定疗效

五、注意事项

1、如穴点皮下有较粗的血管,或针刺入后有显著疼痛时,进针点宜适当移位。移动进针点,应注意遵循移点不离线的原则,即沿纵线方向移位,不能向两旁移点。

2、腕踝针偶亦可引起晕针,如患者出现头昏、恶心不适时,宜迅速取针,并令患者平卧。

三棱针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述

三棱针古称锋针,三棱针刺法具有开窍泄热,活血祛瘀,疏经通络,治疗顽固性痹证的作用,既适用于实证和热证,也可用于寒实证。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高热、中暑、中风闭证、急性咽喉肿痛,目赤红肿,顽癣、疖痈初起、扭挫伤、疳疾、痔疮、久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

二、操作方法:

【用物准备】

治疗盘、三棱针、0.5%碘伏、棉签、弯盘等。

【常用刺法】

常用刺法有以下几种:

1. 腧穴点刺

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使血聚集穴部,常规消毒皮肤、针尖后,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0.3 cm,立即出针,轻轻按压针孔周围,使出血数滴,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

2. 刺络

用三棱针缓慢地刺入已消毒的较细的浅静脉,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止血。

3. 散刺

又叫豹纹刺,按不同疾病有两种不同刺法:

3.1 顽癣、疖肿初起(未化脓),严密消毒后可在四周刺出血。

3.2 扭伤、挫伤后局部瘀肿,在瘀肿局部消毒后如豹纹般散刺出血。

4. 挑刺

左手按压施术部位的两侧,或夹起皮肤,使皮肤固定,右手持针,将经过严密消毒过的腧穴或反应点的表皮调破,使出血或流出粘液;也可再刺入0.5 cm 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提高,挑断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局部消毒,覆盖敷料。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配合。

2. 患者取合理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施针部位,进行皮肤消毒。

3. 右手拇、食两指持住针柄,中指扶住针尖部,露出针尖1~2分许,以控制针刺深浅度,针刺时左手捏住指(趾)部,或夹持、舒张皮肤,右手持三棱针针刺,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刺法。

4. 在施针过程中,应观察患者面色、神情,询问有无不适反应,预防晕针。

5. 操作完毕后,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三、注意事项

1. 三棱针刺激颇强,治疗时须注意患者体位舒适,并须与医生配合,还须注意预防晕针。

2. 由于三棱针针刺后针孔较大,必须严密消毒,防止感染。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1.仪容仪表要整洁。中医师应该保持整洁的衣着和仪表,给患者以专 业的形象,增加患者对医师的信任。 2.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中医师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 的病情和就医需求,并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3.患者病史询问要细致入微。中医师应当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 既往病史、现病史、家族病史等,以便为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 4.脉诊应当准确。中医师在进行脉诊时,应当采用正确的方法,包括 选择合适的脉搏位置、正确的握脉力度和速度,以及细心地观察脉象的变化。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掌握病情、判断病位病性具有 重要意义。 5.舌诊应当细致入微。中医师在进行舌诊时,应当注意观察舌质、舌苔、舌体的变化,并结合患者的症状进行分析推断。舌诊是中医诊断的又 一重要方法,对于确定病位病性、判断病情轻重有很大的帮助。 6.按摩手法要正确。中医师在进行按摩治疗时,应当采用正确的手法,包括揉、捏、推、拿、推、敲等,以及适当的力度和频率。不正确的按摩 手法可能对患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7.针灸需要熟练。中医师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应当熟练掌握穴位的位 置和插针的深度,以及掌握适当的针刺方法和手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 疗方法之一,正确的操作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8.草药煎煮要严谨。中医师在进行草药煎煮时,应当掌握正确的煎药方法和步骤,包括合理的药材比例、适当的煎煮时间和火候。草药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正确的煎药操作对于草药的药效发挥至关重要。 总之,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是中医师在诊疗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范和标准。准确、规范的操作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确保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操作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是一门古老而深奥的医学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为了确保中医诊疗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规范操作流程和标准。以下是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的要点。 一、望诊规范 1.要求望诊时,患者面部表情自然放松,不应有任何夸张或做作的动作。 2.观察患者面色时,要注意环境光线的自然光照,不得使用人工光源或过亮的灯光。 3.观察患者舌苔时,要求舌面清洁,不得有食物残渣或其他污物,同时要求患者不要食用颜色过于浓重的食品。 4.观察患者五官时,要求清洁整齐,无异味,不得有残留的妆容。 二、闻诊规范 1.用干净的手帕或纱布遮住一侧鼻孔,然后用另一侧鼻孔对着患者的口鼻部位,将气味吸入鼻中。 2.在闻诊时,应注意呼吸的沉稳,不能嗅闻过深或过于频繁。 3.闻诊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产生不适感。 三、问诊规范 1.在问诊过程中,要先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表现和病史,然后对病情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询问。

2.图文并茂的记录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包括病因、发病过程、症状等 信息,并按照中医学的分类方法进行整理。 3.在问诊时,要求医生保持耐心和细心,对患者的问题进行逐一解答。 四、切诊规范 1.术前准备—将患者舒服地安置在切割台上,清洗手术区域。 2.麻醉—使用局部麻醉剂麻醉手术部位。 3.消毒—采用划法进行皮肤消毒,确保手术区域无菌。 4.切诊—进行切诊手术,采用合理的切口方式和手术器械。 5.包扎—在切口处进行良好的包扎,并固定伤口。 五、中药处方规范 1.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选择合适的中药组成,确保药物的安全和 有效性。 2.按照中医理论的规范进行药物的配伍,遵循“四气五味”等原则。 3.合理控制药量和用药时间,避免药物过量和过长的用药周期。 六、针灸操作规范 1.洗手和消毒—医生在进行针灸操作前要进行必要的洗手和消毒。 2.穴位选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遵循经络和腧穴的定位。 3.针刺操作—采用干净的针具,刺入皮下组织,遵循“一扎到底”的 原则。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阳江市中医医院

目录 一、针刺疗法技术 (1) 毫针刺法 (2) 头针技术操作规范 (3) 耳针技术操作规范 (4) 腹针疗法操作规范 (5) 眼针技术操作规范 (6) 手针技术操作规范 (7) 腕踝针技术操作规范 (8) 三棱针技术操作规范 (13) 皮内针技术操作规程 (15) 火针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16) 皮肤针法技术操作规范 (19) 穴位注射法 (21) 埋线疗法操作规范 (22) 醒脑开窍针法技术操作规范 (24) 靳三针技术操作规范 (27) 电针技术操作规范 (38) 针刺麻醉疗法 (40) 口唇针疗法 (41) 浮针疗法 (42)

二、灸类疗法技术 (48) 直接灸技术操作规范 (49) 隔物灸技术操作规范 (50) 悬灸技术操作规范 (52) 天灸技术操作规范 (53) 温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55)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56) 雷火灸技术操作规程 (59) 三、刮痧疗法技术 (61) 刮痧技术操作规范 (62) 撮痧技术操作规范 (63) 放痧技术操作规范 (64) 四、拔罐疗法技术 (66) 留罐技术操作规范 (67) 闪罐技术操作规范 (68) 走罐技术操作规范 (69) 针罐技术操作规范 (70) 刺络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70) 药物拔罐技术操作规范 (72) 刮痧拔罐技术操作规范 (73) 五、中医微创类技术 (75)

六、推拿类疗法技术 (78)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79) 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 (80) 穴位贴敷操作规范 (81) 冷敷技术操作规范 (83) 中药湿敷操作规范 (84) 中药熏蒸操作规范 (85) 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规范 (86) 八、骨伤类疗法技术 (88) 理筋技术操作规范 (89) 复位技术操作规范 (92) 正骨技术操作规范 (94) 夹板固定技术操作规范 (95) 石膏固定术操作规范 (97) 外固定架技术操作规范 (99) 牵引技术操作规范 (100) 练功康复技术操作规范 (104) 九、肛肠类技术 (108) 枯痔技术操作规范 (109)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望诊规范 1.望诊时,中医师应保持专注和耐心,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面部表情等情况,并记录在档案中。 2.中医师应准确识别患者的面色变化,包括红色、青紫色、黄色等,以及面部水肿、皮肤病变等情况,确定病情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3.对于舌质和舌苔的观察,中医师应注意舌体的颜色、形态、湿润度等变化,判断患者的阴阳虚实情况。同时,还应注意舌苔的颜色、形态、厚度等情况,以判断患者的脾胃功能、气血状况等。 二、切诊规范 1.切诊时,中医师应提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切诊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2.中医师应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和切口深度,同时注意卫生消毒,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无菌。 3.切诊时,中医师应准确切割或刺破相应部位,观察出血情况和分泌物的性质等,记录在档案中。 4.切诊后,中医师应及时进行伤口处理,进行适当的包扎、清洗和消毒等操作,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5.切诊后,中医师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适当的解释和指导,告知伤口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进行复诊计划的安排。 三、闻诊规范

1.闻诊时,中医师应靠近患者的身体,用鼻子或听力仔细观察患者的 呼吸声、咳嗽声、声音的响亮程度等情况,并记录在档案中。 2.中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和声音特点,判断患者的肺部功能和 病情的变化。 3.闻诊时,中医师还可使用电子听诊器等辅助工具,提高诊断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四、问诊规范 1.问诊时,中医师应保持耐心和细致,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 家族史等情况,并记录在档案中。 2.中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回答,进一步追问和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疼痛程度、症状出现的时间和频率等。 3.问诊时,中医师需要注意患者的口音、语速和语调等特点,判断患 者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变化。 4.对于不清楚或疑难的问题,中医师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解释和指导,帮助其理解和回答。 五、刮痧规范 1.在进行刮痧时,中医师应告知患者的刮痧地点、刮痧方法和预期效果,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2.中医师应选择合适的刮痧工具和刮痧技巧,避免过度刮破皮肤和伤 害患者的组织。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最全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最全 第一部分:基本技术操作 一、望诊 1.望舌:患者应咬紧牙齿,伸出舌头,医生应清晰地观察舌质、舌苔、舌体形态等。 2.望面色:医生应观察患者面部肌肉的松紧程度、肤色的变化等。 3.望痰涎:医生应观察患者的痰涎颜色、量、质地等。 二、闻诊 1.闻气味:医生应通过闻气味判断患者体味的变化,如恶臭、香甜等。 2.闻呼吸音:医生应通过听呼吸音判断患者的呼吸是否规律、宽畅等。 3.闻气息:医生应通过闻患者的气息来判断患者身体的状况,如腥臭 味等。 三、问诊 1.详细询问:医生应向患者询问病情的详细情况,包括症状的发生时间、程度、频率等。 2.综合判断:医生应在听取患者的回答后,结合望诊、闻诊的结果, 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 四、切诊 1.按压脉搏:医生应按压患者的脉搏,判断患者的脉搏是否规律、有 力等。

2.扪诊:医生应用手按摩患者的表面,判断患者的皮肤是否湿润、温度是否正常等。 第二部分:操作注意事项 一、环境卫生 1.诊室卫生:医生在诊室内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消毒操作:医生在进行诊疗技术操作前,应做好手部消毒,并对医疗器材进行消毒处理。 二、技术操作 1.病历记录:医生应详细记录患者病历,包括病情描述、诊断结果、治疗方案等。 2.患者安全:医生应保证患者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避免过度刺激和损伤。 3.沟通交流:医生应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告知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三、操作规范 1.操作正确:医生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方法进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2.耐心细致:医生应在操作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细致,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三部分:常见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一、针灸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最新版本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最新版本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采用金属毫针刺激人体腧穴,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 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进针法 1.1指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 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1.2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进针角度和深度 2.1角度: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平刺:即横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深度: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针法 毫针 一、进针 1、单手进针法用拇、示(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示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弯曲,将针刺入,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2、双手进针法 (1)爪切进针法:以左手拇、示指或示指的指尖掐在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 (2)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示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示指夹持针柄,在接近皮肤时,迅速把针刺入皮下,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3)其它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管针进针法。 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角度 (1)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适用于大多数腧穴。 (2)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倾斜刺入,适用于不能深刺或不宜深刺的腧穴。

(3)横刺:针身与皮肤表面约呈15~25度角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处。 2、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针身刺入腧穴内的深浅度。一般以既有针感而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临床应用时,还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体质、经脉循行的深浅度以及不同的时令而灵活掌握。 三、行针 1、提插法:针尖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上下、进退的行针动作,就是将针从浅层插下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如此反复的上提下插,这种纵向的行针手法成为提插手法。 2、捻转法:针刺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前后、左右行针动作,就是针向前后来回旋转捻动,反复多次,这种进针手法,称为捻法。 辅助手法:主要有循、弹、摇、飞、震颤等法。 3、治神与得气 (1)治神就是要求医者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病人的精神状态和集体变化。 (2)得气就是行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进针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的感应叫做“得气”。 4、留针与出针 (1)留针:是进针以后,将针留置,留针过程中还可以间歇行针,或酌与留置10~20分钟。

常用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 行针基本手法 3.1 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3.2 捻转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注射疗法是一种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独特疗法,结合了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和近代医药学中的药物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度选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针头。常用的注射器为1ml、2ml、5ml、10ml、20ml,常用针头为4-6号普通注射针头。常用药物包括中草药制剂、维生素制剂和其他常用药物。 穴位注射疗法具有止痛、防御和调整作用。它可以兴奋多种感受器,产生针感信号,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脊髓和脑,产生诱发电位,这种诱发电位可以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局部刺激信号进入中枢后,可以激发许多神经元的活动,释放出多种神经介质,其中有止痛作用的5-羟色胺、内源性吗啡物质,这些物质的释放起到了止痛作用。穴位注射还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主要是因其针刺可以激发体内的防御机理有关。穴位注射对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作用。

在穴位选择上,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进行辨证选穴。作为水针的特点,临床上常结合经络、经穴的触诊法选取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触诊检查的部位一般是背腰部的背俞穴,四肢部则沿经络循行路线触摸,尤其是原穴、郄穴、合穴等特定穴部位及一些经验穴。软组织损伤者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较长肌肉的肌腹或肌腱损伤时,可取肌肉的起止点;腰椎盘突出症,可将药液注入到神经根附近。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4个主穴依次是足三里、曲池、肺俞和血海,配穴频率最高的两个是血海和大椎。 在操作刮痧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刮痧板和刮痧油,确保安全卫生; 2.在刮痧前,对刮痧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避免感染; 3.刮痧角度和深浅应根据不同部位和病情进行调整; 4.刮痧力度和速度应适中,不可过度用力或过快地刮拭; 5.每个部位一般刮拭20次左右,以痧痕为度,不可强求; 6.总体疗程一般为10次,可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调整。 刮痧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肌肉酸痛、颈椎病、头痛、失眠、胃痛、便秘等。在操作时,应注意五度一方向,即刮板与刮拭方向保持45度至90度进行刮痧,长度应尽量拉长。力度应适中均匀,速度适中,程度以痧痕为度,不可强求。总体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包括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准确的中医诊断是决定中医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而规范的操作技术则是 保证中医诊疗质量的基础。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望诊 望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舌质、眼底等病征来判断病人的病情。在进行望诊时,医生应首先向病人询问病情,然后仔细观察病人的面色,包括颜色、潮红或苍白程度等。接着观察 舌苔和舌质,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使用灯光照亮病人的口腔,仔细观察 舌苔的颜色、厚薄以及舌质的形态,并记录下观察结果。最后可以通过仔 细观察病人的眼睛,包括眼底、眼神等来进一步判断病情。 二、切诊 切诊是中医诊断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切取患者脉搏的状态来判断病情。在切诊时,医生应先向病人询问病情,再给病人解释即将切取脉搏的 过程,脉搏切取时可以选择左侧腕部大动脉或者右侧腕部大动脉。切取时 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将三指放在患者脉搏部位上,用适当的力度按压,以 感知脉搏的快慢、滑数和有无力度。在切取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手部位置 和力度,以避免影响切诊的准确性。 三、听诊 听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仔细观察和听取患者的呼吸声 和心音来判断病情。在听诊时,医生应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呼吸是否规律、深浅,有无气喘等症状,然后使用听诊器仔细听取患者的呼吸声和心音。 在听取呼吸声时,应将听诊器的听头尽量紧贴患者的胸部或背部,并调整

适当的音量。在听取心音时,可以选择听取心尖部或胸骨左缘等位置,并 调整音量和角度来获取清晰的心音。听诊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呼吸声对患 者的影响,避免弄乱患者的呼吸节律。 四、问诊 问诊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来了解病情和患 者的身体状况。在进行问诊时,医生应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让患者敞开心扉,主动提供病情信息。医生应重点询问患者的主诉、病史 和家族史,包括病症的发展过程、病症的特点、影响病情的因素等。同时,医生应注意倾听患者的言语、观察患者的表情和肢体动作,以获取更多的 信息。 总之,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是确保中医诊疗质量的关键。在进行望诊、切诊、听诊和问诊等操作时,医生需要仔细观察和听取患者的病征、 脉搏、呼吸声和心音,并记录相关信息。此外,医生还需要与患者保持良 好的沟通,并真正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以提高中医诊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

市中医医院

目录 一、针刺疗法技术 (1) 毫针刺法 (2) 头针技术操作规 (3) 耳针技术操作规 (4) 腹针疗法操作规 (5) 眼针技术操作规 (6) 手针技术操作规 (7) 腕踝针技术操作规 (8) 三棱针技术操作规 (13) 皮针技术操作规程 (14) 火针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15) 皮肤针法技术操作规 (19) 穴位注射法 (20) 埋线疗法操作规 (22) 醒脑开窍针法技术操作规 (24) 靳三针技术操作规 (27) 电针技术操作规 (38) 针刺麻醉疗法 (39) 口唇针疗法 (41) 浮针疗法 (42)

二、灸类疗法技术 (47) 直接灸技术操作规 (48) 隔物灸技术操作规 (49) 悬灸技术操作规 (51) 天灸技术操作规 (52) 温针灸技术操作规 (54)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 (55) 雷火灸技术操作规程 (58) 三、刮痧疗法技术 (60) 刮痧技术操作规 (61) 撮痧技术操作规 (62) 放痧技术操作规 (63) 四、拔罐疗法技术 (65) 留罐技术操作规 (66) 闪罐技术操作规 (67) 走罐技术操作规 (68) 针罐技术操作规 (69) 刺络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 (69) 药物拔罐技术操作规 (71) 刮痧拔罐技术操作规 (72) 五、中医微创类技术 (74)

六、推拿类疗法技术 (77)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 (78) 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 (79) 穴位贴敷操作规 (80) 冷敷技术操作规 (82) 中药湿敷操作规 (83) 中药熏蒸操作规 (84) 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规 (85) 八、骨伤类疗法技术 (87) 理筋技术操作规 (88) 复位技术操作规 (91) 正骨技术操作规 (93) 夹板固定技术操作规 (94) 石膏固定术操作规 (96) 外固定架技术操作规 (98) 牵引技术操作规 (98) 练功康复技术操作规 (103) 九、肛肠类技术 (107) 枯痔技术操作规 (108)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77个治疗技术排版汇编成册) 目录 1 烫熨技术治疗 (1) 2 电针技术 (2) 3 艾条灸技术 (7) 4 妇科疾病推拿技术 (9) 5 耳针技术 (13) 6 耳穴压豆技术 (17) 7 拔罐技术 (19) 8 隔物灸技术 (22) 9 中药热奄包技术 (25) 10 中药熏蒸技术 (27) 11 脐灸技术 (30) 12 八髎灸技术 (32) 13 气血疗法技术 (34) 14 中药离子导入技术 (37) 15 游走罐技术 (39) 16 钩针技术 (41) 17 挂线技术 (45)

19 埋线疗法技术 (50) 20 贴敷技术 (53) 21 痔结扎术 (54) 22 中药灌肠(直肠滴入)技术 (56) 23 注射固脱技术 (60) 24 手法理筋技术 (62) 25 关节脱位整复技术 (64) 26 四肢闭合性骨折整复技术 (67) 27 夹板固定技术 (70) 28 皮肤和骨牵引技术 (73) 29 颈椎和腰椎牵引技术 (76) 30 针灸技术 (78) 31 中药熏洗技术 (82) 32 小针刀技术 (84) 33 中药膏摩技术 (89) 34 灸法技术 (90) 35 艾柱灸技术 (93) 36 内科疾病推拿技术 (96) 37 中药涂擦技术 (100) 38 中药湿热敷技术 (103) 39 中药塌渍法技术 (106)

41 穴位埋线疗法技术 (113) 42 超声雾化吸入技术 (116) 43 刺络拔罐技术 (119) 44 点刺放血配合围针治疗带状疱疹技术 (123) 45 中药面膜技术 (126) 46 三棱针技术 (129) 47 中药熏洗、中药熏药技术 (131) 48 换药技术 (134) 49 雾化吸入技术 (138) 50 石膏固定技术 (140) 51 (痈)切开引流法技术 (143) 52 箍围法技术 (145) 53 垫棉法技术 (147) 54 擒拿技术 (149) 55 平衡针技术 (152) 56 脏腑推拿技术 (163) 57 毫针法技术 (166) 58 皮肤针法技术 (170) 59 水针法技术 (173) 60 推拿法技术 (175) 61 穴位按摩技术 (17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