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最新版本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最新版本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最新版本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采用金属毫针刺激人体腧穴,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

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进针法

1.1指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

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1.2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进针角度和深度

2.1角度: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平刺:即横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深度: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行针基本手法

3.1提插法: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

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3.2捻转法: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效果愈佳。

针灸是中医学中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疾病状态。针灸的效果与针刺的深度和数量有关,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

针灸的手法分为补法和泻法。补法是指进针慢而浅,提插轻,捻转幅度小,留针后不捻转,出针后多揉按针孔,多用于虚证。泻法是指进针快而深,提插重,捻转幅度大,留针时间长,并反复捻转,出针后不按针孔,多用于实证。还有一种平补平泻法,进针深浅适中,刺激强度适宜,提插和捻转的幅度中等,进针和出针用力均匀,适用于一般患者。

在进行针灸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消毒进针部位后,按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一般留针10~20分钟。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滞针等情况。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起针时,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以防遗漏。操作完毕后,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妇女怀孕3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若怀孕3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

腧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如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刺。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如刺胸、背、腋、胁、缺盆等部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都有伤及肺脏的可能,使空气进入胸腔,导致创伤性气胸,轻者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呼吸不畅,重者呼吸困难,唇青面紫,甚至危及生命。

在进行三棱针针刺过程中,医者需要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以避免发生事故。针刺眼区、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位以及脊椎部的腧穴时,需要掌握一定的角度,并且不应该大幅度提插、捻转或者长时间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的组织器官,产生不良后果。对于患有尿潴留等症状的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需要注意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以避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发生意外事故。

或烧伤等事故。

3.三棱针治疗时需要注意患者的体位舒适,并与医生配合,避免出现晕针的情况。

4.由于三棱针针孔较大,必须进行严密消毒,以防止感染。

5.在进行点刺、散刺时,要做到浅而快,避免刺伤动脉,

出血不宜过多,一般以数滴为宜。

6.身体虚弱、气血两亏、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易止

住的患者不适宜使用三棱针。

7.每日或隔日进行一次针治疗,3~5次为一疗程。急症也

可每日治疗两次。如治疗需要出血较多,每周治疗1~2次为宜。

8.在进行电针治疗时,需要备齐用物并携至床旁,做好解

释并取得患者的配合。选好穴位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以校准穴位。局部皮肤需要进行0.5%碘伏消毒,避免感染。

9.通电过程中应观察病人的忍受程度,防止导线脱落、晕针、弯针、折针等情况的发生。通电时间应根据病情及病人体质而定,一般为5~20分钟。

10.电针治疗完毕后,需要将电位器拨回至“零”位,关闭

电源,拆除输出导线,将针慢慢提至皮下,迅速拔出,并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操作完毕后,需要协助患者衣着,安置适当体位,整理床单位。

11.在使用电针仪前,需要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如电流

输出时断时续,应检修后再使用。同时,需要注意控制电针仪的最大输出电压和电流,避免发生触电或烧伤等事故的发生。

文章已经没有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了,以下是小幅度改写:

事故。使用电针仪时,要注意直流电或脉冲直流电的电解作用,容易引起断针和灼伤组织,因此不能作为输出电流。在调节电流量时,应逐渐增强,切勿突然增强,防止引起肌肉强烈收缩,患者不能忍受,或造成弯针、断针、晕针等意外。有心脏病者,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在近延髓和脊髓部位使用电针时,电流输出量宜小,切勿通电过大,以免发生意外。孕妇慎用。经过温灸的毫针,针柄因烧黑氧化而不导电;有的毫针柄是用铝丝绕制而成,并经氧化处理镀成金黄色,氧化铝绝缘不导电。以上两种毫针应将电针仪输出线夹持在针体上。

敷药法是一种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穴位的治疗方法,古时又称贴敷。使用时将所需药物研成粉加适量赋型剂制成糊状敷贴患处。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适用于外科的疖、痈、疽、疔疮、流注、跌打损伤、肠痈等病。内科的哮喘、肺痈、高血压等病也适用此法。在使用敷药法时,要备齐治疗盘、盐水棉球、药物、油膏刀、无菌棉垫或纱布、棉纸、胶布或绷带等用物,并注意皮肤过敏者禁用。

敷药的摊制厚薄要均匀,太薄药力不够,效果差;太厚则浪费药物,且受热后易溢出污染衣被。在敷药后,还要注意观察局部情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采用毫针点刺法,针头方向与皮肤平行,针刺深度为

0.2~0.3cm,每个穴位点刺3~5次,每次留针1~2分钟。

3.放血法:采用三棱针放血法,先用棉签消毒穴位周围皮肤,再用三棱针刺破皮肤,用弯盘接住渗出的血液,每个穴位放血量不宜过多,一般为10~20滴。

4.围针法:在疱疹周围用毫针围绕针刺,每个穴位点刺

3~5次,留针1~2分钟。

5.操作顺序:先点刺,后放血,最后围针。

6.操作完毕后,用消毒棉球擦拭穴位周围,再用消毒敷料包扎,避免感染。

7.治疗后,让患者保持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过敏史,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2.操作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和深度,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3.放血量不宜过多,避免引起贫血和感染。

4.操作后,应嘱咐患者注意穴位周围的清洁和消毒,避免

感染。

5.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及时就医。

本文介绍了指切进针法的基本手法和补泻手法,以及艾炷灸技术的操作规程。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是一种针灸手法。在使用该手法时,一般需要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然后紧按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进针角度采用平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

角左右沿皮刺入,深度为皮下。行针基本手法中的提插法是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补泻手法中的平补平泻法则是进针深浅适中,刺激强度适宜,提插和捻转的幅度中等,进针和出针用力均匀。

艾炷灸技术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操作规程中,需要先备齐用物,然后协助患者松开衣着,令患者仰卧或侧卧,完

全暴露带状疱疹的部位。接着,在消毒连成片的疱疹四周后,选取合适的毫针,沿连成片的疱疹四周皮向心性围刺。针数多少随患处面积大小而定,进针1寸为宜,进针后行中等刺激的提插捻转法,留针30分钟。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需要密切

观察有无晕针、滞针等情况。如出现意外,需要紧急处理。最后,起针时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操作完毕后,需要协助患者穿好衣裤,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最后,需要洗手,记录并签名。

在使用指切进针法和艾炷灸技术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头面和会阴部带状疱疹不宜进针。合并严重的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或全身衰竭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患者,结缔组织病、血友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进针。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

1.准备工作

1.1 确认患者身体情况,了解病史和病情,了解疼痛部位

和症状。

1.2 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保持舒适。

1.3 准备好所需工具和材料,如按摩油、毛巾等。

1.4 与患者沟通,告知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并得到患者

的同意。

2.操作步骤

2.1 按摩部位的准备:用温水或热毛巾敷患部,促进血液

循环,松弛肌肉。

2.2 按摩手法:按摩手法应根据病情和症状选择,如揉、推、拍、捏等。手法要轻柔、有节奏,避免过度用力。

2.3 按摩时间:按摩时间应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反应来确定。一般按摩时间为15-30分钟。

2.4 按摩部位的清理:用毛巾擦拭按摩部位,清除按摩油

和污垢。

3.注意事项

3.1 按摩时应避免按摩到疼痛部位,以免加重症状。

3.2 患者应保持舒适,避免过度疲劳和不适。

3.3 按摩师应注意手部卫生,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3.4 按摩师应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反应,调整按摩手法

和时间。

3.5 患者应在按摩后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受凉。

推拿疗法是一种手法疗法,通过在病人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施加各种手法来治疗疾病。它具有多种作用,如扶正祛邪、散寒止痛、健脾和胃、导滞消积、疏通经络、滑利关节、强筋壮骨等,同时也有保健强身、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推拿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如发热畏寒、头痛身痛、咳喘并作、脘痛纳呆、腹胀泄泻、痹证、痿证、中风后遗症、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腰伤腿痛、关节不利、痈肿疮疖,以及骨折后遗症等。

在进行推拿疗法时,需要准备治疗巾或大浴巾。操作程序包括: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取适宜的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在治疗部位上铺治疗巾,腰、腹部进行按摩时,先嘱病人排尿;按确定的手法进行操作,操作时压力、频率、摆动幅度均匀,动作灵活。

常用的操作方法有:推法、一指禅推法、揉法和摩法。推法是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接摩

擦。一指禅推法是用拇指指腹或指端着力于推拿部位,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做屈伸活动。揉法是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拇指指腹着力,腕关节或掌指做轻柔缓和的摆动。摩法是用手掌掌面或手指指腹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这些方法都具有不同的作用,如舒筋活络、调和营卫、健脾和胃、祛瘀消积、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理气和中、消食导滞、调节肠胃蠕动等。

在进行推拿疗法时,需要注意力度和频率的均匀,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以及达到患者有透热感的要求。推拿疗法可以提高肌肉的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络,具有多种作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和保健方法。

4.5 平推法:在患者体表治疗部位,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附着,进行直线来回摩擦。动作要均匀连续,推动幅度要大,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此法适用于胸腹、肩背、腰臀及四肢,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健脾和胃等作用。

4.6 搓法:用双手掌面夹住一定部位,相对用力做快速搓揉,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手法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位,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作用。

4.7 抹法:用单手或双手指指腹紧贴皮肤,做上下或左右

往返移动。用力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适用于头面及颈项部,具有开窍镇静、醒脑明目等作用。

4.8 振法: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体表,前臂和手部肌肉静

止性强力地用力,产生振颤动作。此法多用单手操作,也可双手同时进行。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和穴位,具有祛瘀消积、和气理气作用。

4.9 按法:用拇指端、指腹、单掌或双掌(双掌重叠)按

压体表,并稍留片刻。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掌按法适用于腰背及腹部,具有放松肌肉、活血止痛的作用。

4.10 捏法:用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将患处皮肤、肌肉、肌腱捏起,相对用力挤压。此法适用于头部、颈项部、肩背及四肢,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活血作用。

4.11 拿法:用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提捏。用力要由轻而重,动作要和缓而有连贯性。适用于颈项、肩部及四肢等部位,具有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作用。

4.12 弹法:用一手指指腹紧压住另一手指指甲,受压手指端用力弹出,连续弹击治疗部位。弹击力要均匀,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此法可用于全身各部,尤以头面、颈项部最

为常用,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散寒的作用。

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用刮痧板刮擦皮肤,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改善身体健康。本文介绍刮痧技术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操作程序】

1.准备工作:准备好刮痧板、按摩油、消毒酒精、毛巾等

用具。

2.让患者脱去上衣,平躺或坐位。

3.选择刮痧部位,涂上适量按摩油,让患者放松身体。

4.以刮痧板的边缘或平面,用适当的力度在皮肤表面刮擦,方向一般为从上往下,从内往外,不要刮到头发处。

5.根据需要,可以在特定的穴位处多停留一会儿,进行刮

擦按摩。

6.刮痧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根据患者情况和需要适当

调整。

7.操作完毕后,用消毒酒精清洁刮痧板,让患者擦干身体,穿上衣服。

注意事项】

1.刮痧时应注意力度,不要过重或过轻,以免损伤皮肤或

无效。

2.刮痧部位应避免在肝、脾、胃等脏器上方进行,以免影

响脏器功能。

3.刮痧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舒适,不要过度疲劳或过度刺激。

4.刮痧后,患者应多喝水,以促进身体代谢和废物排出。

5.刮痧板应定期清洁消毒,以免交叉感染。

6.孕妇、皮肤过敏者、疾病急性期患者等不宜进行刮痧。

刮痧是一种利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斑的疗法。目的是疏通腠理,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进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达到治疗的目的。此疗法适用于夏秋之间的各种急性疾患,如中暑、霍乱、痢疾等病证,以及感冒、胸闷、头痛等。在民间广泛流传,用于治疗发痧(中暑)、绞肠痧、吊绞痧等证。

用物准备】

治疗盘、刮具(牛角刮板、瓷匙等)、治疗碗内盛少量清水或药液、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并取得患者的配合。

2.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暴露刮痧部位,冬季注意保暖。

3.根据病情,确定刮痧部位。常用部位有头颈部、背部、

胸部及四肢。

4.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以免划破皮肤。

5.手持刮具,蘸水或药液,在选定的部位,从上至下刮擦

皮肤,要向单一方向,不要来回刮。用力要均匀,禁用暴力。

6.如刮背部,应在脊椎两侧沿肋间隙呈弧线由内向外刮,

每次刮8~10条,每条长6~15 cm。

7.刮动数次后,当刮具干涩时,需及时蘸湿再刮,直至皮

下呈现红色或紫红色为度,一般每一部位刮20次左右。

8.刮治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病情及局部

皮肤颜色变化,及时调节手法力度。

9.刮痧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穿衣。

10.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病人体形过于消瘦、有皮肤病变、出血倾向者均不宜用

刮痧疗法。

2.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

3.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饮食要清淡,忌生冷油腻

之品。

换药法是一种对疮疡、跌打损伤、虫咬伤、烫伤、烧伤、痔瘘等病症的伤面进行清洗、用药处理、包扎等操作的方法。其目的是观察伤口变化,保持引流通畅,控制局部感染,保护并促进新生上皮和肉芽组织生长,使伤口顺利愈合。通过换药,

药物直达病位,可起到清热解毒、提脓祛腐、生肌收口、镇痛止痒等作用。

用物准备】

治疗盘、0.5%碘伏、生理盐水、双氧水、换药碗、弯盘、镊子、剪刀、探针、纱布、无菌干棉球、油纱条、胶布;相应药液或各种散、膏、丹等外用药,必要时备药捻;酌情备绷带、橡皮单、治疗巾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并取得患者的配合。

2.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伤口,垫橡皮单、治疗巾,必要

时屏风遮挡。

3.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清洗伤口,用探针或镊子清除伤口

内的脓血等分泌物。

4.用药液或药膏涂抹在伤口上,覆盖纱布,并用胶布固定。

5.如伤口较大,需用油纱条填塞,再用纱布覆盖,并用胶

布固定。

6.如需绷带包扎,则应先用无菌干棉球或油纱条填塞伤口,再用绷带缠绕固定。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Happy First, written on the morning of August 16, 2022

中医药技术临床操作规范 一、中药制剂操作规范 1、汤剂 1制备 处方调剂——药味复核——编号——下罐砂罐加水超过药面3-5厘米——浸泡20-30分钟或更长——加热煎煮——过滤去渣一般——合并滤液或浓缩至需要量——装瓶 2注意事项: ①加水量、煎煮时间;均视药材质地而适当掌握.. ②特殊药可作特殊处理;如先煎、后下、单煎、烊化、冲服、包煎、另煎、兑服等均应严格执行制备规范.. 2、煎膏剂 1制备 配料与药料处理复核药味煎煮2-3次合并滤液——浓液不断搅拌——收膏标准:在桑皮纸无渗润水迹或挑起片状 2注意事项: ①煎取总次数与时间;视药材性质而定.. ②所加入的糖或蜜要经炒;一般不超过油膏的三倍.. ③如需加入药物细粉;待冷却后加入;搅拌混匀.. 3、散剂 1制备 配料复核——干燥芳香药料不能高温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 2注意事项:

①药粉要求:一般散剂应通过6号筛;煮散应通过2号筛;儿科及外用散剂应通过7号筛.. ②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如含有毒、剧药和贵重药时;应采用等容积递增配研法;混合均匀并过筛.. ③用于深部组织创伤及溃疡面的外用散剂;应在清洁避菌环境下配制.. ④含挥发性或易吸潮性药密封贮藏.. 4、丸剂 水丸 1制备 配料——复核——干燥——粉碎——起模——盖面——干燥——过筛——包衣——打光——质检——分装 2注意事项: ①药粉除另有规定外;应过6号或5号筛.. ②干燥温度一般不能超过80℃;含挥发性或多量深粉成份者应在60℃以下进行干燥.. 蜜丸 1制备 备料——干燥、粉碎、混合——和药——制丸粒——包衣及包装2注意事项: ①所有蜜老嫩程度视药性、气候条件而定.. ②除另有规定外;用搓丸法制备大小蜜丸时;炼蜜趁热加入药粉中混匀;对含树脂、胶类及具有挥发性的药物;应在60℃左右加入;用泛法制水蜜丸时;炼蜜应加开水稀释后使用..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1.仪容仪表要整洁。中医师应该保持整洁的衣着和仪表,给患者以专 业的形象,增加患者对医师的信任。 2.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中医师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 的病情和就医需求,并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3.患者病史询问要细致入微。中医师应当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 既往病史、现病史、家族病史等,以便为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 4.脉诊应当准确。中医师在进行脉诊时,应当采用正确的方法,包括 选择合适的脉搏位置、正确的握脉力度和速度,以及细心地观察脉象的变化。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掌握病情、判断病位病性具有 重要意义。 5.舌诊应当细致入微。中医师在进行舌诊时,应当注意观察舌质、舌苔、舌体的变化,并结合患者的症状进行分析推断。舌诊是中医诊断的又 一重要方法,对于确定病位病性、判断病情轻重有很大的帮助。 6.按摩手法要正确。中医师在进行按摩治疗时,应当采用正确的手法,包括揉、捏、推、拿、推、敲等,以及适当的力度和频率。不正确的按摩 手法可能对患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7.针灸需要熟练。中医师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应当熟练掌握穴位的位 置和插针的深度,以及掌握适当的针刺方法和手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 疗方法之一,正确的操作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8.草药煎煮要严谨。中医师在进行草药煎煮时,应当掌握正确的煎药方法和步骤,包括合理的药材比例、适当的煎煮时间和火候。草药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正确的煎药操作对于草药的药效发挥至关重要。 总之,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是中医师在诊疗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范和标准。准确、规范的操作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确保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操作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是一门古老而深奥的医学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为了确保中医诊疗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规范操作流程和标准。以下是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的要点。 一、望诊规范 1.要求望诊时,患者面部表情自然放松,不应有任何夸张或做作的动作。 2.观察患者面色时,要注意环境光线的自然光照,不得使用人工光源或过亮的灯光。 3.观察患者舌苔时,要求舌面清洁,不得有食物残渣或其他污物,同时要求患者不要食用颜色过于浓重的食品。 4.观察患者五官时,要求清洁整齐,无异味,不得有残留的妆容。 二、闻诊规范 1.用干净的手帕或纱布遮住一侧鼻孔,然后用另一侧鼻孔对着患者的口鼻部位,将气味吸入鼻中。 2.在闻诊时,应注意呼吸的沉稳,不能嗅闻过深或过于频繁。 3.闻诊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产生不适感。 三、问诊规范 1.在问诊过程中,要先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表现和病史,然后对病情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询问。

2.图文并茂的记录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包括病因、发病过程、症状等 信息,并按照中医学的分类方法进行整理。 3.在问诊时,要求医生保持耐心和细心,对患者的问题进行逐一解答。 四、切诊规范 1.术前准备—将患者舒服地安置在切割台上,清洗手术区域。 2.麻醉—使用局部麻醉剂麻醉手术部位。 3.消毒—采用划法进行皮肤消毒,确保手术区域无菌。 4.切诊—进行切诊手术,采用合理的切口方式和手术器械。 5.包扎—在切口处进行良好的包扎,并固定伤口。 五、中药处方规范 1.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选择合适的中药组成,确保药物的安全和 有效性。 2.按照中医理论的规范进行药物的配伍,遵循“四气五味”等原则。 3.合理控制药量和用药时间,避免药物过量和过长的用药周期。 六、针灸操作规范 1.洗手和消毒—医生在进行针灸操作前要进行必要的洗手和消毒。 2.穴位选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遵循经络和腧穴的定位。 3.针刺操作—采用干净的针具,刺入皮下组织,遵循“一扎到底”的 原则。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最新版本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 行针基本手法 3.1 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3.2 捻转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望诊规范 1.望诊时,中医师应保持专注和耐心,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面部表情等情况,并记录在档案中。 2.中医师应准确识别患者的面色变化,包括红色、青紫色、黄色等,以及面部水肿、皮肤病变等情况,确定病情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3.对于舌质和舌苔的观察,中医师应注意舌体的颜色、形态、湿润度等变化,判断患者的阴阳虚实情况。同时,还应注意舌苔的颜色、形态、厚度等情况,以判断患者的脾胃功能、气血状况等。 二、切诊规范 1.切诊时,中医师应提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切诊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2.中医师应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和切口深度,同时注意卫生消毒,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无菌。 3.切诊时,中医师应准确切割或刺破相应部位,观察出血情况和分泌物的性质等,记录在档案中。 4.切诊后,中医师应及时进行伤口处理,进行适当的包扎、清洗和消毒等操作,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5.切诊后,中医师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适当的解释和指导,告知伤口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进行复诊计划的安排。 三、闻诊规范

1.闻诊时,中医师应靠近患者的身体,用鼻子或听力仔细观察患者的 呼吸声、咳嗽声、声音的响亮程度等情况,并记录在档案中。 2.中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和声音特点,判断患者的肺部功能和 病情的变化。 3.闻诊时,中医师还可使用电子听诊器等辅助工具,提高诊断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四、问诊规范 1.问诊时,中医师应保持耐心和细致,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 家族史等情况,并记录在档案中。 2.中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回答,进一步追问和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疼痛程度、症状出现的时间和频率等。 3.问诊时,中医师需要注意患者的口音、语速和语调等特点,判断患 者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变化。 4.对于不清楚或疑难的问题,中医师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解释和指导,帮助其理解和回答。 五、刮痧规范 1.在进行刮痧时,中医师应告知患者的刮痧地点、刮痧方法和预期效果,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2.中医师应选择合适的刮痧工具和刮痧技巧,避免过度刮破皮肤和伤 害患者的组织。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最新版本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最新版本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采用金属毫针刺激人体腧穴,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 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进针法 1.1指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 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1.2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进针角度和深度 2.1角度: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平刺:即横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深度: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是中医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提高中医诊治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规范中医诊疗技术的操作,以下是常用中医诊疗技术的操作规范。 1.中医望诊技术的操作规范 -望诊前,医生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病情和患者的主观感受。 -望诊时,医生要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口唇等,准确判断患者的寒热、虚实、气血等病理变化。 -望诊完毕后,医生要及时总结观察结果,与其他诊断方法相结合,得出诊断结论。 2.中医闻诊技术的操作规范 -闻诊前,医生要注意消除外界干扰,以确保能够准确听取患者身体所发出的声音。 -闻诊时,医生要仔细听取患者的声音,包括呼吸音、咳嗽声等,了解患者的肺气、脾气、脏腑功能等情况。 -闻诊完毕后,医生要根据听取的声音特征,判断肺气、脾气等病理变化,并结合其他诊断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3.中医问诊技术的操作规范 -问诊前,医生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让患者详细叙述病情、主诉及伴随症状。

-问诊时,医生要有条理地向患者询问病情,并注意记录重要信息, 如发病时间、症状变化等。 -问诊完毕后,医生要仔细分析患者的病情,根据中医四诊病理理论,初步判断患者的病因、病机等。 4.中医切诊技术的操作规范 -切诊前,医生要选择合适的切诊部位,并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操 作无菌。 -切诊时,医生要使用专业的切诊工具,轻盈稳定地进行划痕,避免 误伤患者。 -切诊后,医生要观察切口出血情况,并注意患者的感受,如出现疼痛、肿胀等异常反应及时处理。 5.中医脉诊技术的操作规范 -脉诊前,医生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使患者感到舒适、放松。 -脉诊时,医生要使用正确的手法,神情专注地触诊患者的脉搏,注 意慢慢地用力,以确保准确捕捉到脉搏信息。 -脉诊完毕后,医生要根据脉象特征,进一步分析患者的脏腑功能及 气血状况,并将脉象与其他诊断方法相结合,得出全面的诊断结论。 通过以上的操作规范,可以提高中医诊疗技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 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此外,中医医生还应不断学习和更新中医诊断 技术,提高自身的诊疗水平,为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医院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院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为了规范中医院中医医疗技术的操作,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以下 是中医院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的要点: 一、设备和环境的准备 1.中医药相关的治疗设备和器械应符合相关标准,定期进行检验和维护。 2.治疗环境应保持整洁、通风,设施设备摆放整齐,操作区域应做好 消毒和隔离。 二、操作前的准备 1.医务人员应按照严格的手卫生程序洗手,佩戴口罩和手套。 2.应确保患者的了解和同意,并对治疗过程进行适当的解释和交流。 3.应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以及其它相关信息,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三、操作过程 1.医务人员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操作前向患者进行 详细的解释。 2.操作过程应细致、规范,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进行。如针灸操作中,应注意穴位的定位、针刺的深浅、针头的角度等。 3.药物的使用应按照临床指南和相关标准进行,遵循用药原则,注意 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避免不必要的药物联合应用。

4.应在治疗过程中做好观察和监测,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细心呵护患者,了解其反应和感受,及时解释和 安慰。 四、操作后的处理 1.治疗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和消毒操作区域,并整理、清洁相关设备和 器械。 2.患者离开后应对病历进行记录和归档,妥善保存。 3.对患者进行随访和复诊,根据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五、安全措施和意外事件应对 1.医务人员应熟悉医疗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处理措施,并应急预案。 2.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治疗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3.在医疗过程中应加强患者的安全监护,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和并发症 发生。 4.对于治疗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应及时停止操作,并做好记录、通报 和处理。对于严重的意外事件,应采取紧急救治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六、继续教育和培训 1.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 素质。 2.医务人员应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形成共享的学习氛围。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注射疗法是一种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独特疗法,结合了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和近代医药学中的药物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度选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针头。常用的注射器为1ml、2ml、5ml、10ml、20ml,常用针头为4-6号普通注射针头。常用药物包括中草药制剂、维生素制剂和其他常用药物。 穴位注射疗法具有止痛、防御和调整作用。它可以兴奋多种感受器,产生针感信号,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脊髓和脑,产生诱发电位,这种诱发电位可以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局部刺激信号进入中枢后,可以激发许多神经元的活动,释放出多种神经介质,其中有止痛作用的5-羟色胺、内源性吗啡物质,这些物质的释放起到了止痛作用。穴位注射还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主要是因其针刺可以激发体内的防御机理有关。穴位注射对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作用。

在穴位选择上,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进行辨证选穴。作为水针的特点,临床上常结合经络、经穴的触诊法选取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触诊检查的部位一般是背腰部的背俞穴,四肢部则沿经络循行路线触摸,尤其是原穴、郄穴、合穴等特定穴部位及一些经验穴。软组织损伤者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较长肌肉的肌腹或肌腱损伤时,可取肌肉的起止点;腰椎盘突出症,可将药液注入到神经根附近。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4个主穴依次是足三里、曲池、肺俞和血海,配穴频率最高的两个是血海和大椎。 在操作刮痧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刮痧板和刮痧油,确保安全卫生; 2.在刮痧前,对刮痧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避免感染; 3.刮痧角度和深浅应根据不同部位和病情进行调整; 4.刮痧力度和速度应适中,不可过度用力或过快地刮拭; 5.每个部位一般刮拭20次左右,以痧痕为度,不可强求; 6.总体疗程一般为10次,可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调整。 刮痧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肌肉酸痛、颈椎病、头痛、失眠、胃痛、便秘等。在操作时,应注意五度一方向,即刮板与刮拭方向保持45度至90度进行刮痧,长度应尽量拉长。力度应适中均匀,速度适中,程度以痧痕为度,不可强求。总体

中医内科中署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署 中暑为夏季较长时间在高温或烈日之下劳动,感受暑热或暑湿秽浊之气,邪热内郁,蒙蔽清窍所致;甚则动风痉厥,体虚者耗伤津气,易致虚脱。 【诊断】 1初起头晕头痛,胸闷乏力,口渴,恶心欲吐,全身酸痛不适,甚则汗闭高热,烦躁不安,严重者神志不清,澹语,或汗多尿少,四肢抽搐,肌肉痉挛,小腿转筋酸痛,或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心慌气短。 2 .有在闷热环境中或烈日下劳动时间过长的发病史。 3 .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血压、有汗无汗、有无小便及脱水等情况。 4 .中暑昏迷者,需注意与流行性乙型脑炎、脑型疟疾相鉴别(参考第五章昏迷节)。 【治疗】 一、紧急处理 1迅速将病人移卧阴凉通风的地方,松解衣服,先用温水巾敷头部及擦全身,后用井水或冰水敷头部,或用50%乙醇擦全身,并扇凉散温,给予饮冷开水、冷茶、淡盐水、西瓜汁等。 5 .针灸疗法 体针:十宣(放血)、百会、人中、涌泉。痉挛,上肢加针合谷、曲池;下肢加针委中、承山;发热,加大椎、曲池。上列各穴,均应用强刺激反复行针,以迅速控制症状。 耳针:神门、交感。 6 .刮痛疗法操作法见本章急性胃肠炎节。 4.中成药 行军散0.3g,开水化服。用于中暑头目昏晕,心胸烦闷,呕吐,甚至不省人事。 辟瘟丹∙2~4片吞服。用于中暑头晕、呕吐。 玉枢丹0∙6g,开水化服。用于头昏、胸闷、呕吐、恶心、苔腻。通关散少许吹鼻取嚏。用于中暑昏倒者。

二、辨证论治 由于中暑发病多急,故必须在紧急处理的同时结合辨证论治。根据中暑病理特点,治疗以清热解暑为主,并区别病情的轻重、症状的不同,采取适当措施。 1轻症头痛,昏晕,目花,心悸,身热无汗,精神疲乏,胸闷,恶心欲吐,苔腻,脉数。 治法:清暑化湿。 方药举例:蕾香正气散加减。蕾香、佩兰、青蒿各10g,金银花15g,连翘10g,益元散(包煎)15g,青荷叶1角。 加减:无汗,加陈香蕾5g。胸闷,呕恶,加白蔻仁(后下)3g0 2.重症高热,汗多或无汗,口渴多饮,烦躁不安,苔薄黄,舌质干红,脉洪数或细数。 治法:辛寒清热。 方药举例:白虎汤加减。生石膏30g,知母10g,鲜芦根30g,鲜竹叶30片,西瓜青皮30g,鲜荷叶1角,鸡苏散(包煎)15g(有汗者不用)。 加减:邪人心包,神昏,另用万氏牛黄清心丸1粒化服,或紫雪丹1.5g,开水化服。动风痉厥,四肢肌肉抽搐,痉挛,转筋者,加木瓜10g,钩藤12g,石决明30g。出现虚脱征象者,必须紧急处理,可参见本章休克节。 三、简易方药 黄荆叶捣汁滴鼻取嚏。 大蒜3-4瓣,捣烂水调,送服。 明矶0.9~12g,研末吞服。用于日射病,头昏晕,烦闷,恶心。 鲜荷叶、鲜竹叶、鲜芦根、鲜蕾香、鲜佩兰、青蒿,任选1~2种,煎水或泡茶频服,并可作预防用。 【预防】 1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2 .夏天多喝淡盐开水或绿豆汤。 3 .备带人丹、清凉油、十滴水等防暑药品。 4 .如感到不出汗、头晕、心跳时,即至荫凉处休息。

最新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共124页)

中医医疗技术(jìs hù) 操作规范

中医(zhōngyī)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完整目录 一、针刺疗法(liáo fǎ)技术操作规 程 (1) 1、毫针(háozhēn)技 术 (1) 2、头针技术 (jìshù) ....................................... . (2) 3、耳针(ěr zhēn)技 术 (3) 4、腹针技 术 (4) 5、三棱针技 术 (5) 6、皮肤 针 ......................................... .. ..5 . 7、穴位注射疗 法 (8)

8、电针技 术 ........................................... 9 9、醒脑开窍技 术 (10) 二、灸类疗法技术(jìshù)操作规 程 (14) 1、直接(zhíjiē)灸技 术 (14) 2、隔物灸技术 (jìshù) ........................................ 15 3、悬灸技术 (jìshù) ....................................... (16) 4、天灸技术 (jìshù) ....................................... (17) 5、温针灸技 术 (18) 6、热敏灸技 术 (19) 三、刮痧疗法技术操作规 程 (23)

刮痧技 术 ............................................. 23 四、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 程 (24) 1、拔火罐技 术 (24) 2、留罐技术 (jìshù) ....................................... (25) 3、闪罐技术 (jìshù) ....................................... (27) 4、走罐技术 (jìshù) ....................................... (27) 5、针罐技术 (jìshù) ....................................... (28) 6、刺络拔罐技术 (jìshù) (29) 7、刮痧拔罐技 术 (30)

最新中医儿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干货分享)

中医儿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77个治疗技术排版汇编成册) 目录 1 烫熨技术治疗 (1) 2 电针技术 (2) 3 艾条灸技术 (7) 4 妇科疾病推拿技术 (9) 5 耳针技术 (13) 6 耳穴压豆技术 (17) 7 拔罐技术 (19) 8 隔物灸技术 (22) 9 中药热奄包技术 (25) 10 中药熏蒸技术 (27) 11 脐灸技术 (30) 12 八髎灸技术 (32) 13 气血疗法技术 (34) 14 中药离子导入技术 (37) 15 游走罐技术 (39) 16 钩针技术 (41) 17 挂线技术 (45)

19 埋线疗法技术 (50) 20 贴敷技术 (53) 21 痔结扎术 (54) 22 中药灌肠(直肠滴入)技术 (56) 23 注射固脱技术 (60) 24 手法理筋技术 (62) 25 关节脱位整复技术 (64) 26 四肢闭合性骨折整复技术 (67) 27 夹板固定技术 (70) 28 皮肤和骨牵引技术 (73) 29 颈椎和腰椎牵引技术 (76) 30 针灸技术 (78) 31 中药熏洗技术 (82) 32 小针刀技术 (84) 33 中药膏摩技术 (89) 34 灸法技术 (90) 35 艾柱灸技术 (93) 36 内科疾病推拿技术 (96) 37 中药涂擦技术 (100) 38 中药湿热敷技术 (103) 39 中药塌渍法技术 (106)

41 穴位埋线疗法技术 (113) 42 超声雾化吸入技术 (116) 43 刺络拔罐技术 (119) 44 点刺放血配合围针治疗带状疱疹技术 (123) 45 中药面膜技术 (126) 46 三棱针技术 (129) 47 中药熏洗、中药熏药技术 (131) 48 换药技术 (134) 49 雾化吸入技术 (138) 50 石膏固定技术 (140) 51 (痈)切开引流法技术 (143) 52 箍围法技术 (145) 53 垫棉法技术 (147) 54 擒拿技术 (149) 55 平衡针技术 (152) 56 脏腑推拿技术 (163) 57 毫针法技术 (166) 58 皮肤针法技术 (170) 59 水针法技术 (173) 60 推拿法技术 (175) 61 穴位按摩技术 (177)

最新中医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最新中医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一、咳嗽 二、眩晕 三、中风 四、不寐 五、胸痹 六、肋痛 七、胃痛 八、水肿 九、淋证 十、消渴 十一、腰痛 十二、郁证 十三、内伤发热 十四、痹症 十五、汗证 十六、泄泻 一、咳嗽 咳嗽是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成。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辩证分型治疗】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 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自,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代表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组成: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麻黄、杏仁、生甘草、生姜。止嗽散(《医学心悟》)紫菀、百部、白前、桔梗、荆芥、陈皮、甘草。 (2)风热犯肺 主症: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咽喉燥痛,咯痰不爽,痰稠或黄,咳时汗出、口渴,头痛,恶风。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代表方:桑菊饮(《伤寒论》)加减。 组成: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杏仁、桔梗、甘草、苇根。 (3)风燥伤肺 主症:干咳、呛咳、喉痒、咽干痛。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口干,头痛,身热。舌苔薄自或薄黄,质红少津。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代表方:桑杏汤(《温病条辨》)加减。 组成:桑叶、杏仁、豆豉、南沙参、大贝母、梨皮、栀子。 2.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 主症: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痰出咳减,痰粘稠,食后或进肥甘厚味加重。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代表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组成: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乌梅、生姜。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苏予、白芥子、菜菔子。 (2)痰热郁肺 主症:咳嗽气粗l,痰多质稠或黄,咯吐不爽。胸胁闷胀,隐痛,身热口干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 代表方:清金化痰汤(《统旨方》)加减。

中医操作规程标准最新版

中医操作规程标准最新版 中医操作规程标准(以下简称《规程》)是中医临床操作的指导和规范,旨在保障中医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标准经过多方专家的讨论和研究,是中医临床操作的最新版本。 一、基本原则 1. 安全第一:中医操作应以患者的安全为首要考虑,操作前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2. 个体化操作: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年龄等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操作设计,以达到最佳疗效。 3. 循证医学:中医操作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依据循证医学原则,结合中医的经验和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确保操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二、操作要求 1. 操作流程:中医操作应遵循规定的操作流程,包括患者身体检查、望闻问切四诊和操作的具体步骤等。 2. 操作环境:中医操作应在清洁、舒适、安静的环境中进行,确保操作场所的卫生和安全。 3. 操作设备:中医操作所需设备应符合卫生和安全标准,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操作技术:中医操作人员应掌握相应的操作技术,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5. 操作记录:中医操作应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操作过程的描述和结果等,以便于回顾和评估。 三、常见操作规范 1. 针灸操作:针灸操作应遵循穴位选择的原则,注射用针头应具备合适的长度和强度,避免造成损伤和感染等风险。操作前需对针灸部位进行皮肤消毒,操作时需掌握插入和旋转的技巧,避免出现异常症状。 2. 推拿按摩操作:推拿按摩操作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等特点,选用适当的推拿手法和力度,同时注意手法的协调和节律感,避免造成不适和伤害。 3. 中草药煎煮操作:中草药煎煮操作应掌握一定的煎煮原理和方法,遵循适量用药的原则,确保药物煎煮的质量和效果。 4. 中草药外敷操作:中草药外敷操作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肤质等特点选择合适的中草药和外敷方法,遵循清洁和消毒的原则,避免皮肤损伤和感染。 四、操作安全和风险防范 1. 操作安全:中医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和掌握操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质量。

最新中医科诊疗指南 技术操作规范

最新中医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一、咳嗽 二、眩晕 三、中风 四、不寐 五、胸痹 六、肋痛 七、胃痛 八、水肿 九、淋证 十、消渴 十一、腰痛 十二、郁证 十三、内伤发热 十四、痹症 十五、汗证 十六、泄泻

一、咳嗽 咳嗽是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成。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辩证分型治疗】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 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 汗等表证,舌苔薄自,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代表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组成: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麻黄、杏仁、生甘草、生姜。止嗽散(《医学心悟》)紫菀、百部、白 前、桔梗、荆芥、陈皮、甘草。 (2)风热犯肺 主症: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咽喉燥痛,咯痰不爽,痰稠或黄,咳时汗出、口渴,头痛,恶风。舌 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代表方:桑菊饮(《伤寒论》)加减。 组成: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杏仁、桔梗、甘草、苇根。 (3)风燥伤肺 主症:干咳、呛咳、喉痒、咽干痛。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口干,头痛,身热。舌苔薄 自或薄黄,质红少津。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代表方:桑杏汤(《温病条辨》)加减。 组成:桑叶、杏仁、豆豉、南沙参、大贝母、梨皮、栀子。 2.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 主症: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痰出咳减,痰粘稠,食后或进肥甘厚味加重。胸闷脘痞,舌苔白 腻,脉濡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代表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组成: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乌梅、生姜。三子养亲汤(《韩氏医 通》)苏予、白芥子、菜菔子。 (2)痰热郁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