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全)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全)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全)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全)

实验名称: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仪器:试管两支、烧杯、碘酒、温水、淀粉液

实验步骤:

1、分别向两支试管倒入少量稀淀粉液,在其中的一个试管中加入一些唾液摇匀,把两支试管同时放在约40℃的温水中。

2、过一会儿,分别向两支试管滴入2—3滴稀释的碘酒,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什么变化,

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呈现蓝色。

实验分析:由于淀粉具有遇到碘酒变蓝的性质,所以没加唾液的试管中淀粉液变蓝。而加入唾液的淀粉液的淀粉,被唾液中的酶分解成了麦芽糖,所以没有变蓝。

实验名称:检查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

实验仪器:水槽、集气瓶、玻璃片、胶管、水

实验步骤:

1、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

取一只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严,再将集气瓶倒立在水槽中,然后把玻璃片移开瓶口。

把胶管一端深入集气瓶内,用手扶住集气瓶,从胶管另一端向集气瓶内吹气。待瓶内充满气体后,在水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然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瓶口向上放在桌上。

2、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火柴燃烧变弱,并且很快熄灭。

实验分析:由于呼出气体中含氧量比空气中少,所以火柴燃烧变弱,待瓶内氧气将耗尽,火柴就熄灭了。

方案二、

实验仪器:澄清的石灰水、烧杯、胶管、打气筒

实验步骤:

用打气筒通过胶管向石灰水内充气,观察现象。

直接用嘴通过胶管向石灰水内吹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用打气筒通过胶管向石灰水内充气,石灰水没有大的变化。直接用嘴通过胶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由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直接用嘴通过胶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名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仪器:光聚座、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

实验步骤:

1、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放在光聚座上(如果没有光聚座就固定在桌面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的中心、镜面的中心、纸屏的中心高度相同。

2、适当调节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在纸屏上可以看到蜡烛的像吗?像是什么样子的?

3、研究:像的大小可以变化吗?有什么规律?

实验现象:

利用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当凸透镜距离纸屏近,距离蜡烛远时,成缩小的像。

当凸透镜距离纸屏远,距离蜡烛近时,成缩小的像。

实验名称: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

实验仪器:大豆种子、水、棉纱布、两个瓷盘(碟)

实验步骤:

1、准备两份大豆、两个瓷盘(一个有水、一个没水)。在每个瓷盘内放入相同数量的大豆。

2、把这两个瓷盘放在室温相同的地方。有水的瓷盘内用一块棉纱布盖上。

3、坚持每天把棉纱布用清水洗干净,再盖好。每天坚持观察并且做好记录。

实验结论:大豆种子发芽需要水。

注意事项:

1、水不宜太多。

2、过程中要根据情况不断加水,尽量使瓷盘中的水保持不变。

3、选择粒大饱满、胚完整、有生命力、不处在休眠期的种子。

实验名称: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仪器:大豆种子、水、棉纱布、两个瓷盘(碟)

实验步骤:

1、准备两份大豆、两个瓷盘。两个瓷盘内倒入相同、适量的水。在每个瓷盘内放入相同数量的大豆,并覆盖棉纱布。

2、把这两个瓷盘一个放在室温环境中。一个放到冰箱冷藏室中。

3、每天坚持观察并且做好记录。

实验结论:大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注意事项:

4、水不宜太多。

5、过程中要根据情况不断加水,尽量使瓷盘中的水保持不变。

6、选择粒大饱满、胚完整、有生命力、不处在休眠期的种子。

实验名称:斜面省力作用

实验仪器:测力计、长木板、小木块若干块、小车

实验步骤:

1、用测力计竖直提起小车,读出测力计的示数。

2、在长木板的一端垫一块木块搭斜面,在斜面上用测力计向上拉动小车,使其匀速行动,读出读数,并记录下来。

3、在长木板的一端垫同样的两、三、四块木块搭斜面,在斜面上用测力计向上拉动小车,使其匀速行动,读出读数,并分别记录下来。

4、对比分析所得的数据。

实验结论:竖直提小车用的力最大。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斜面有省力作用。

实验名称:杠杆的作用

实验仪器:杠杆尺、钩码、铁架台

实验步骤:

1、把杠杆尺挂在铁架台上,调节两边的螺母,使杠杆尺平衡。

2、在杠杆尺的左右两边10cm的地方各挂一个钩码。

3、在杠杆尺的左边10cm的地方挂两个钩码,右面5cm的地方挂四个钩码。

4、在杠杆尺的左边10cm的地方挂两个钩码,右面20cm的地方挂一个钩码。

5、自由组合钩码数量与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尺平衡。

6、比较左右两边钩码的数量和钩码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

实验现象:杠杆尺平衡。

实验结论: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大,用的力就越小,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小,用的力就越大。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实验名称:滑轮的作用

实验仪器:铁架台、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细绳、钩码、测力计实验步骤:

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起两个钩码用的力。

2、把定滑轮固定在铁架台上,把绳子绕在定滑轮上,挂上两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下拉动,记录力的大小。

3、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绕过动滑轮,挂上两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上拉动,记录力的大小。

4、在滑轮组上,挂两个钩码,用测力计拉动,记录力的大小。

5、把2、3、4的数据与1的数据做比较。

实验结论:

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只是改变了用力的方向。

使用动滑轮时,省力,但没有改变用力的方向。

使用滑轮组时,既省力又改变了用力的方向。

实验名称:齿轮的作用

实验仪器:齿轮(大、中、小各一个)、支架

实验步骤:把三个带轴的齿轮固定在支架上,并让齿轮之间相互吻合,用手拨动一个齿轮,观察三个齿轮转动的方向、速度。

实验现象:

当转动其中一个齿轮时,会发现:

1、相吻合的两个齿轮之间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

2、大小齿轮转动的速度也不一样。

3、一个齿轮动,可带动和它吻合的其他齿轮转动。

实验结论:齿轮的作用是:传递动力、改变转动的速度、改变转动的方向。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操作内容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操作内容 一、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材料】:试管两支、烧杯、碘酒、温水、淀粉液 【实验过程】: 1、分别向两只试管倒入少量稀淀粉液,在其中的一个试管中加入一些唾液摇匀,把两只试管同时放在约 37℃的温水中。 2、过一会,分别向两只试管滴入2、3滴稀释的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什么变化,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呈现蓝色。 二、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方法一: 【实验材料】:水槽、集气瓶、玻璃片、玻璃管、水 【实验过程】:1、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取一只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严,倒立在水槽中,然后把玻璃片移开瓶口。把胶管一端深入集气瓶内,扶住瓶子,从胶管另一端向瓶内呼气。待瓶内充满气体后,在水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然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口向上放在桌上。2、将装有呼出气体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 方法二:【实验材料】:澄清的石灰水、烧杯、玻璃管、打气筒 【实验过程】: 1、用打气筒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充气,观察现象。 2、直接用嘴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用打气筒直接向石灰水内充气,石灰水没有大的变化。直接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实验材料】:光聚座、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

【实验过程】:1、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放在光聚座上(如没有光聚座就固定在桌面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2、适当调节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观察在纸屏上能否成像,及像的样子。3、研究:像的大小变化规律。 【实验现象】: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注意事项】:室内光线不能过亮,蜡烛、凸透镜、纸屏三者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四、眼睛成像的模拟实验(实验有难度) 【实验材料】:光聚座、凸度不同的两个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 【实验过程】:1、把点燃的蜡烛、凸度大的凸透镜、纸屏依次放在光聚座上(如没有光聚座就固定在桌面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调整距离使纸屏上出现清晰的蜡烛像。 2、换用凸度小的凸透镜做实验,蜡烛和纸屏的位置不变,观察纸屏上像的变化,调整凸透镜到蜡烛的距离,使其在纸屏上出现清晰的蜡烛像。 【注意事项】:室内光线不能过亮,蜡烛、凸透镜、纸屏三者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五、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 【实验材料】:大豆种子、水、棉纱布、两个瓷盘(碟)。 【实验过程】:1、准备两份大豆、两个瓷盘(一个有水、一个没水)。在每个瓷盘内放入相同数量的大豆。 2、把这两个瓷盘放在室温相同的地方。有水的瓷盘内用一块棉纱布盖上。 3、坚持每天把棉纱布用清水洗干净,再盖好。每天坚持观察并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盘内有水的大豆发芽了;盘内无水的大豆没发芽。 【实验结论】:大豆发芽需要水。 六、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材料】:大豆种子、水、棉纱布、两个瓷盘(碟)。 【实验过程】:1、准备两份大豆、两个瓷盘,瓷盘内倒入相同、适量的水。在每个瓷盘内放入相同数量的大豆,并覆盖棉纱布。 2、把这两个瓷盘一个放到室温环境中,一个放到冰箱冷藏室中。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整理(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实验1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碘酒、吸水纸实验步骤: 1、准备好显微镜。 2、将洋葱切开,掰下一片鳞叶,用镊子轻轻撕下一块洋葱鳞叶的洋葱表皮。 3、在载玻片上滴几滴水,用镊子夹住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中展平,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盖上,注意不要有气泡。 4、在盖玻片的左边有水处滴一滴稀释的碘酒,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右边将碘液吸过来,给洋葱表皮染色。 5、把做好的切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6、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 实验现象: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一个的小格子组成的,这些小格子就是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结论: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注意事项:显微镜的使用及切片的制作。 实验2 模拟火山的成因 实验材料:三脚架、铁盒子、酒精灯、火柴、土豆泥、番茄酱。 实验步骤: 1、把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中间是空的。(类似于窝头的形状)

2、往山的中间倒入一些番茄酱,用铁盒子将土豆泥的口盖住住。 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番茄酱受热后会穿过土豆泥冒出来。 实验结论: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红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向上运动。随着岩浆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岩浆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注意事项:要把番茄酱放在土豆泥里面并且要倒满,山的顶部要尽量的薄。 实验3 地震的成因 实验材料:木条、毛巾 实验步骤: 1、将毛巾叠成几层,向中间挤压,看毛巾有什么变化? 2、拿木条,慢慢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现象:向中间挤压,毛巾会产生褶皱,木条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 实验结论:木条承受不了所用的力时就会突然断裂---地震。 实验4 做鹅卵石 实验材料:饮料瓶、水、砖、锤子 实验步骤: 1、用锤子把砖敲成碎砖块。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实验1: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第一课食物到哪里去了) 实验材料:两支试管、淀粉液、37℃的温水、水槽、滴管、碘酒。 实验步骤: 1、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其中一支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 2、将两支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 3、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滴入2-3滴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什么变化,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呈现蓝色。 注意事项: 1、保持试管的水温在37℃左右,唾液发挥正常的消化作用。 2、加入碘酒后摇匀。 结论: 由于淀粉具有遇到碘酒变蓝的性质,所以没加唾液的试管中淀粉变蓝。而加入唾液的淀粉液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酶分解成了麦芽糖,所以没有变蓝。 实验2: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第二课我们的呼吸) 实验材料:水槽、玻璃管、集气瓶、澄清的石灰水、气球、烧杯、火柴等 实验步骤: 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严。 2、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 结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火柴很快熄灭,说明了人体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注意事项: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前,先深吸一口气,呼出一部分后,在往集气瓶里吹气。 另外的方法:可以直接用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看是否变浑浊的办法检验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含有的二氧化碳多。具体方法如下:在广口瓶里装着澄清的石灰水,用胶塞固定直玻璃管和弯玻璃管,首先通过弯玻璃管吸气,让瓶外的空气经石灰水进入人体,这时石灰水没有变化,再通过直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石灰水变浑浊了,通过资料提示可以知道,呼出的二氧化碳多。 实验3:制作简易听诊器(第三课心脏和血管)实验材料:两个漏斗、橡胶管、橡胶膜 实验步骤: 1、用橡胶膜分别套住两个漏斗口。 2、将漏斗的下端分别插进橡胶管的两端。 实验4:凸透镜成像规律(第五课凸透镜) 实验材料:凸透镜、纸屏、火柴、蜡烛。 实验步骤: 1、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同一直线上。 2、调整蜡烛、凸透镜、纸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3、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纸屏的位置,看成像 大小有什么规律。 实验现象: 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当凸透镜距蜡烛远、距纸屏近时,形成的像小; 当凸透镜距蜡烛近、距纸屏远时,形成的像大。 实验5:做个照相机(第六课照相机和眼睛) 实验材料:凸透镜、半透明的纸、两个纸盒、胶带。 实验步骤: 1、将一个纸盒去掉底,另一端挖一个小孔,用胶带把凸透镜固定好。 2、另一个纸盒也去掉底,另一端也去掉后,蒙上半透明纸,并固定。 3、将两个纸盒套在一起,调整前后距离,直到成像为止。 实验6:眼睛成像的模拟实验(第七课保护眼睛)实验材料:两个凸度不同的凸透镜、纸屏、蜡烛。实验步骤: 1、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 2、把蜡烛挪到较远的位置,纸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3、换用凸度较小的凸透镜后,在纸屏上又形成清晰的像。 实验现象:凸度大,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凸度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注意事项: 1、做此实验时,室内光线不能过亮。 2、蜡烛、凸透镜、纸屏必须摆放在桌面上同一直线上。而且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实验7:制作一个潜望镜(第八课潜望镜的秘密)实验材料:纸盒、两块较小的平面镜、裁纸刀。实验步骤: 1、把纸盒的两端分别开两个小洞,作为入光孔和出光孔。 2、对着入光孔和出光孔各固定一个呈45度的平面镜。 实验8:制作一个望远镜(第九课神奇的“眼睛”)实验材料:凸透镜、凹透镜、两个纸盒、胶带。实验步骤: 1、将一个纸盒去掉底,另一端挖一个小孔,用胶带把凸透镜固定好。 2、另一个纸盒也去掉底,另一端挖一个小孔把凹透镜固定好。 3、将两个纸盒套在一起,调整前后距离,直到成像为止。 第三单元《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实验9: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第十课种子发芽了) 实验材料:几个大豆种子、水、棉纱布、两个瓷盘。 实验步骤: 1、将同样的几粒种子分别放在瓷盘里,其中一个有水,另一个没有水。 2、把这两个瓷盘放在室温相同的地方,有水的瓷盘内用一块棉纱布盖上。 1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全)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全)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全) 实验名称: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仪器:试管两支、烧杯、碘酒、温水、淀粉液 实验步骤: 1、分别向两支试管倒入少量稀淀粉液,在其中的一个试管中加入一些唾液摇匀,把两支试管同时放在约40℃的温水中。 2、过一会儿,分别向两支试管滴入2—3滴稀释的碘酒,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什么变化, 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呈现蓝色。 实验分析:由于淀粉具有遇到碘酒变蓝的性质,所以没加唾液的试管中淀粉液变蓝。而加入唾液的淀粉液的淀粉,被唾液中的酶分解成了麦芽糖,所以没有变蓝。 实验名称:检查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 实验仪器:水槽、集气瓶、玻璃片、胶管、水 实验步骤: 1、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 取一只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严,再将集气瓶倒立在水槽中,然后把玻璃片移开瓶口。 把胶管一端深入集气瓶内,用手扶住集气瓶,从胶管另一端向集气瓶内吹气。待瓶内充满气体后,在水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然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瓶口向上放在桌上。 2、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火柴燃烧变弱,并且很快熄灭。 实验分析:由于呼出气体中含氧量比空气中少,所以火柴燃烧变弱,待瓶内氧气将耗尽,火柴就熄灭了。 方案二、

实验仪器:澄清的石灰水、烧杯、胶管、打气筒 实验步骤: 用打气筒通过胶管向石灰水内充气,观察现象。 直接用嘴通过胶管向石灰水内吹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用打气筒通过胶管向石灰水内充气,石灰水没有大的变化。直接用嘴通过胶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由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直接用嘴通过胶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名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仪器:光聚座、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 实验步骤: 1、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放在光聚座上(如果没有光聚座就固定在桌面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的中心、镜面的中心、纸屏的中心高度相同。 2、适当调节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在纸屏上可以看到蜡烛的像吗?像是什么样子的? 3、研究:像的大小可以变化吗?有什么规律? 实验现象: 利用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当凸透镜距离纸屏近,距离蜡烛远时,成缩小的像。 当凸透镜距离纸屏远,距离蜡烛近时,成缩小的像。 实验名称: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 实验仪器:大豆种子、水、棉纱布、两个瓷盘(碟) 实验步骤: 1、准备两份大豆、两个瓷盘(一个有水、一个没水)。在每个瓷盘内放入相同数量的大豆。 2、把这两个瓷盘放在室温相同的地方。有水的瓷盘内用一块棉纱布盖上。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下册全册实验指导(共22个)(2022新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 实验指导 实验一:测一测反应速度 【实验目的】测定自己的反应速度,比较不同学生的反应速度。实验材料:尺子 【实验步骤】 (1)学生2人一组,一名为测试者,另一名为受测者。 (2)测试者手握尺子刻度最大的一端,受测者拇指和食指对准尺子刻度为0的一端,但不要接触尺子。 (3)测试者一旦松开手,受测者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尺子。记下夹住尺子的刻度。 (4)小组成员轮流测试,每人至少测试3次。注意事项: ①同学间密切配合,认真记录。 ②测量时,关闭教室里的电风扇,保证教室内无风。 ③测试者要让尺子竖直自由落下,受测者的肘关节要固定在自己的桌子上、防止手臂上抬或下移去夹尺子,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 ④受测者夹住尺子后,读取手指上侧对应的数值。 【实验现象】有的学生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小,有的学生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大。 【实验结论】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越小,反应速度越快;不同人的反应速度不同;反应速度随实验次数的大量增加而逐渐加快。 实验二:头盔可以保护脑的模拟实验 【我的猜想】头盔的外壳很硬,戴头盔可以保护脑。 【实验材料】头盔、西瓜、塑料袋 【实验方法】 (1)相同条件:将两个重量差不多的西瓜装入塑料袋内,距离地面的高度相同。 (2)不同条件:一个西瓜放入头盔内 (3)让两个西瓜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观察撞击地面之后西瓜的状态。 【实验现象】放人头盔中的西瓜完好无损,另一个西瓜被摔裂了。 【实验结论】戴头盔能保护脑。 实验三:同一个人的脉搏在不同的情况下有变化吗? 【我的猜想】同一个人的脉搏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变化 【实验材料】秒表 【实验过程】 (1)静止状态下,教师计时,学生测自己脉搏跳动次数。 (2)轻微运动后,教师计时,学生测自己脉搏跳动次数。 (3)剧烈运动后,教师计时,学生测自己脉搏跳动次数 情况下,人的脉搏频率和心率一致。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运动时心率会明显加快。若人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也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变化。不同年龄的人,心跳会有不同。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也就是脉搏频率为60~100次/分钟。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梳理汇总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汇总 一、【探究问题】骑车时戴头盔可以保护脑吗? 【实验猜想】骑车时戴头盔可以保护脑。 【实验材料】西瓜,头盔,塑料袋 【实验方案】 1.将两个差不多大、同一品种的西瓜用塑料袋装好; 2.将其中一个放入头盔中,在同一高度让两个西瓜自由落下; 3.观察对比两个西瓜的破损情况。 【实验预判】如果裹橡皮泥的鸡蛋损坏程度较轻,说明头盔可以保护脑。【实验现象】放在头盔里的习惯没有损坏,或损坏情况轻很多。 【实验结论】骑车时戴头盔可以保护脑。 二、【探究问题】空气中有那些成分? 【我的猜想】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实验器材】两根分别固定在玻璃片上的蜡烛,两个有盖去底塑料瓶,水槽,红色水,火柴。 【实验过程】 1.分别将两根固定在玻璃片上的蜡烛放入装有红色水的水槽中,点燃其中一根蜡烛。 2.用两个同样有盖无底的塑料瓶分别垂直罩在蜡烛上,观察现象。 3.待蜡烛熄灭后拧开瓶盖,划燃火柴放到瓶口,观察火柴是否继续燃烧。【实验预判】如果蜡烛燃烧一会后熄灭,说明空气中有支持燃烧的气体;如果蜡烛慢慢熄灭后红色的水进入瓶内,瓶内的水面略高于瓶外的水面,说明蜡烛燃烧只耗尽了瓶内的少部分空气,瓶里还有空气;如果用划燃的火柴放

到瓶口后熄灭,说明瓶内剩余的空气不支持燃烧。 【实验现象】罩住燃烧蜡烛的瓶内进水很少,罩住未点燃蜡烛的瓶内未进水;划燃的火柴靠近进水的瓶口慢慢熄灭。 【实验结论】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在一起组成的,其中一部分支持燃烧,另一部分不支持燃烧。 三、【探究问题】氧气有哪些特点? 【实验猜想】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实验器材】提前收集好的氧气、木条或蜡烛、火柴 【实验过程】 1.观察集气瓶里氧气的颜色。 2.边移动集气瓶上的玻璃片,边用手轻轻扇动瓶口的气体,闻一闻氧气的味道。 3.慢慢移开玻璃片,把带有火星的蜡烛插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预判】如果把带有火星的蜡烛插入氧气中能持续燃烧,就说明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实验现象】当燃烧着的蜡烛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时,蜡烛继续燃烧。【实验结论】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四、【探究问题】怎样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器材】玻璃杯,烧杯,玻璃片、锥形瓶,小苏打、白醋,带橡胶塞的导管,集气瓶,药匙 【实验方法】 方法一: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指导(1-4单元)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实验指导(1-4单元) 实验一:近视眼的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近视眼的成因 【实验材料】两个凸度不同的凸透镜、纸屏、蜡烛等。 【实验过程】 1、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 2、把蜡烛挪到较远的位置,纸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3、换用凸度较小的凸透镜后,在纸屏上又形成清晰的像。 【实验现象】凸度大,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凸度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实验结论】人的眼睛是靠自动调节晶状体的凸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注意事项】: 1、做此实验时,室内光线不能过亮。 2、蜡烛、凸透镜、纸屏必须摆放在桌面上同一直线上。而且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中心、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实验二: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听觉的形成实验) 【实验材料】 【实验现象】 对着纸筒说话时,棉球会被弹起;说话声音越大,棉球被弹起越高。 【实验结论】 说明对着纸筒说话时,橡皮膜在振动;说话声音越大,橡皮膜振动幅度越大。(实际上,在此实验中,纸筒用来模拟外耳道,橡皮膜用来模拟鼓膜,通过棉球的振动使得橡皮膜的振动更明显。) 推想听觉产生的过程: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外耳道后,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等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实验三:测一测反应速度 【实验目的】测定自己的反应速度,比较不同学生的反应速度。实验材料:尺子【实验步骤】 (1)学生2人一组,一名为测试者,另一名为受测者。 (2)测试者手握尺子刻度最大的一端,受测者拇指和食指对准尺子刻度为0的一端,但不要接触尺子。 (3)测试者一旦松开手,受测者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尺子。记下夹住尺子的刻度。 (4)小组成员轮流测试,每人至少测试3次。注意事项: ①同学间密切配合,认真记录。 ②测量时,关闭教室里的电风扇,保证教室内无风。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本册教材共5个单元,典型的实验操作有17个,其中,演示实验1个,学生制作实验5个,学生分组实验11个。 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 实验1: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第一课食物到哪里去了) 实验类型:演示实验 实验材料:两支试管、淀粉液、37℃的温水、水槽、滴管、碘酒。 实验步骤: 1、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其中一支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 2、将两支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 3、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滴入2-3滴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什么变化,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呈现蓝色。 注意事项: 1、保持试管的水温在37℃左右,唾液发挥正常的消化作用。 2、加入碘酒后摇匀。 链接: 1、由于淀粉具有遇到碘酒变蓝的性质,所以没加唾液的试管中淀粉变蓝。而加入唾液的 淀粉液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酶分解成了麦芽糖,所以没有变蓝。 2、如果淀粉没有完全反应,则会显蓝色,但比未加唾液的试管中淡。 实验2: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 (第二课我们的呼吸)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水槽、玻璃管、集气瓶、澄清的石灰水、气球、烧杯、火柴等 实验步骤: 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严。 2、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看到什 么现象。 实验现象: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 注意事项: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前,先深吸一口气,呼出一部分后,在往集气瓶里吹气。 链接: 1、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取一广口瓶,装满水,用玻璃片从一侧推过盖严,倒着立在水槽中,然后掀起瓶口,把胶管一端伸入广口瓶内,用手扶住瓶子,从胶管另一端向瓶内吹气,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在水中用玻璃片把瓶口盖严,将瓶子取出,口朝上放在桌上。 2、可以直接用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看是否变浑浊的办法检验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含有的二氧化碳多。具体方法如下:在广口瓶里装着澄清的石灰水,用胶塞固定直玻璃管和弯玻璃管,首先通过弯玻璃管吸气,让瓶外的空气经石灰水进入人体,观察石灰水变化,再通过直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观察石灰水变浑吗?通过资料提示可以知道,呼出的二氧化碳多。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方案

五年级科学下学期实验 一、不同学生的反应速度是否相同,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 我的猜想:不同学生的反应速度不一样。 我的实验方案: 1、学生两人一组,一名为测试者,另一名为受测者。 2、测试者手握尺子刻度最大的一段,受测者拇指与食指对准尺子零刻度。 3、测试者松手,受测者夹住尺子,记录夹住尺子的刻度。 4、小组成员轮流测试,每人至少测试3次。 实验现象:每位学生夹住尺子的刻度不同 实验结论:不同人的反应速度不同,反应速度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加快。 二、运动时佩戴头盔有什么作用?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我的猜想:运动时佩戴头盔可以保护脑 我的实验方案: 1、准备两个西瓜,套上塑料袋。其中一个放在头盔里。 2、将两个西瓜在同一高度同时落下,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放入头盔的西瓜完好无损,另一个西瓜被摔碎了。 实验结论:运动时佩戴头盔可以保护脑。 三、空气是否是单一的气体,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我的猜想:空气不是单一的气体 我的实验方案: 1、点燃蜡烛,固定在水槽中央,加入适量的红色水。 2、将去底留盖的矿泉水瓶扣住蜡烛,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和矿泉水瓶水面的变化。 3、将水槽中的水加到与瓶内水位一样高。

4、打开瓶盖,迅速把燃烧的木条插入瓶内,观察燃烧木条的变化 实验现象: 1、扣上矿泉水瓶后,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矿泉水瓶内水位升高。 2、木条插入瓶内很快熄灭。 实验结论:空气不是单一的气体,是由支持燃烧和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混合而成。 四、氧气有什么特点(性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我的猜想: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我的实验方案: 1、观察集气瓶氧气的颜色。 2、移动集气瓶玻璃片,用手扇动瓶口的气体,闻一闻氧气的气味。 3、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氧气没有颜色。 2、氧气没有气味。 3、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很快燃烧。 实验结论: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五、二氧化碳有什么特点(性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我的猜想:二氧化碳有不支持燃烧的特点 我的实验方案: 1、点燃两根木条。 2、一根放在空气中,另一根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内,观察现象。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1:【实验名称】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材料】试管两支、烧杯、碘酒、温水、淀粉液。【实验目的】验证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实验步骤】1、分别向两只试管倒入少量稀淀粉液,在其中的一个试管中加入一些唾液摇匀,把两只试管同时放在约37℃的温水中。2、过一会,分别向两只试管滴入2、3滴稀释的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什么变化,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呈现蓝色。【实验结论】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注意事项:如果时间不够,加入唾液的试管试管中淀粉没有反应完全,则也会显示蓝色,但蓝色比未加唾液的试管中的淡。 2:【实验名称】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方法一:【实验材料】水槽、集气瓶、玻璃片、玻璃管、水【实验目的】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 【实验步骤】1、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 取一只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严,倒立在水槽中,然后把玻璃片移开瓶口。把胶管一端深入集气瓶内,扶住瓶子,从胶管另一端向瓶内呼气。待瓶内充满气体后,在水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然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口向上放在桌上。2、将装有呼出气体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实验结论】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相同,呼出气体中含氧量比空气中少。 补充:火柴燃烧需要消耗氧气。 方法二:【实验材料】澄清的石灰水、烧杯、玻璃管、打气筒。【实验目的】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 【实验步骤】1、用打气筒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充气,观察现象。2、直接用嘴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用打气筒直接向石灰水内充气,石灰水没有大的变化。直接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相同,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量比空气中多。补充: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名称】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实验材料】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打火机 【实验步骤】1.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使火焰、镜面和光屏的中心的高度大体相同。2.适当调整凸透镜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在光屏是可以看到火焰的清晰的像,判断出成什么样的像?3.探究:像的大小可以变化可以吗?有什么规律? 【实验现象】利用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当凸透镜距离光屏的距离近、距离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实像; 当凸透镜距离光屏的距离远、距离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实像; 注意事项:做此实验时,室内的光线不能太亮,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一定在同一高度。 4:【实验名称】眼睛成像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光具座、两个凸度不同的凸透镜、光屏、蜡烛、打火机 【实验步骤】1.把点燃的蜡烛、凸度大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使它们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光屏的中心的高度相同,调整距离使光屏上出现火焰的清晰的像。2.再把点燃的蜡烛、凸度小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火焰、镜面、光屏的中心的高度相同,调整距离使光屏上出现火焰的清晰的像。3.分析与讨论:人的眼睛是靠自动调节晶状体的凸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注意事项:实验时,室内的光线不能过亮,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一定

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汇总

五年级下册科分组实验操作基本要求 (参考资料) 实验1 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实验名称: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实验材料:三脚架、铁盒子、酒精灯、火柴、土豆泥、番茄酱。 实验步骤: 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番茄酱受热后外溢的现象。 实验现象:番茄将会穿过土豆泥冒出来。 实验结论: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红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向上运动。随着岩浆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岩浆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注意事项:要把番茄酱放在土豆泥里面。 实验2 地震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名称:地震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薄木板、毛巾 实验步骤: 1、将毛巾叠成几层,向中间挤压,看毛巾有什么变化?

2、拿薄木板,慢慢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薄木板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 实验结论:当薄木板承受不了所用的力时就会突然断裂---地震。 实验3 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 实验名称: 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饮料瓶、水、砖、锤子 实验步骤: 1、用锤子把砖敲成碎砖块。 2、把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 3、用力摇晃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实验现象:观察到碎砖块没有了棱角,变成圆形了。 实验结论: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的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 实验4 温度对岩石破坏作用的模拟实验 实验名称:温度对岩石破坏作用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酒精灯、页岩、镊子、水。 实验步骤: 1、先点燃酒精灯,用镊子紧岩石,放在火焰的外焰加热。 2、加热岩石后把它放入水中。反复几次。

小学2022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实验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实验一 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实验 方案一: 实验器材:剪去底部的矿泉水瓶、蜡烛、木条、红墨水、水槽等。 实验步骤: 1.将蜡烛固定在水槽中,向水槽中倒入适量的水,加几滴红墨水,再点燃蜡烛。2.扣上矿泉水瓶,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和矿泉水瓶内水面的变化。 3.把水槽中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 4.拧开瓶盖,把燃烧的木条迅速插入瓶口,观察燃烧木条的变化。 实验现象: 1.罩上矿泉水瓶后,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了,矿泉水瓶内的水位升高。 2.把燃烧的木条迅速插入瓶口,木条很快熄灭。 实验结论:空气不是单一的气体,是由支持燃烧和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混合而成的。方案二: 实验器材:玻璃杯、玻璃片、蜡烛、木条、红墨水、水槽等。 实验步骤: 1.把粘有蜡烛的玻璃片放在水槽中。 2.往水槽中倒入一些清水,滴几滴红墨水。 3.点燃蜡烛,再用玻璃杯罩上。 4.一只手托住玻璃片,另一只手按住玻璃杯,倒过来放在桌子上。 5.点燃火柴,把玻璃片揭开一点,将点燃的火柴放进玻璃里。 实验现象: 1.罩上玻璃杯后,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了,杯内的水位升高。 2.把燃烧的火柴迅速插入瓶口,火柴立即熄灭。 实验结论:空气不是单一的气体,是由支持燃烧和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混合而成的。实验二 实验名称:探究氧气特点的实验 实验器材:装有氧气的集气瓶、木条、火柴等。 实验步骤: 1.观察氧气的颜色。 2.边移动盖在集气瓶上的玻璃片边用手轻轻扇动瓶口的气体,闻一闻氧气的气味。 3.移开玻璃片,露出缝隙,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氧气没有颜色。 2.氧气没有气味。 3.带火星的木条被插入集气瓶后,很快燃烧。 实验结论: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实验三 实验名称:探究二氧化碳的特点。

2022年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制)五年级下册分组实验15个

2022年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制)五年级下册分组实验15个 1、实验名称研究空气的成分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研究空气的成分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感知空气中含有氧气。 实验器材:水槽、蜡烛、饮料瓶、火柴、玻璃、小刀。 实验步骤: (1)、用小刀把饮料瓶的底部割掉。 (2)、把蜡烛固定在玻璃上,放进有水的水槽中,点燃蜡烛。 (3)、再用无底的饮料瓶罩上,然后立即盖上瓶盖迅速拧紧。 (4)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蜡烛慢慢熄灭,饮料瓶里的水位上升。燃烧时耗去一部分氧气,瓶内空气总量减少,水位上升。 实验结论:水位上升填充氧气所占的空间,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 2、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目的:探究氧气的性质 实验器材:氧气4瓶、火柴、酒精灯、木炭、小木条、燃烧匙、石灰水。 实验步骤: (1)、用眼睛观察氧气 (2)、用鼻子闻一闻氧气。 (3)、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3、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实验器材: 小苏打、白酷、蜡烛、矿泉水瓶、塑料软管等。 实验步骤: (1)、取一只玻璃杯,放入3匙小苏打。 (2)、沿杯壁小心倒入一些白醋。 (3)、待泡沫开始下降时盖上玻璃片。 实验结论:完成二氧化碳制取。 4、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器材: 玻璃杯、集气瓶、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只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 (2)、沿杯壁小心倒入一些澄清的石灰水。 (3)、盖上玻璃片摇晃集气瓶。 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题整理打印版

实验1: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材料:凸透镜、纸屏、火柴、蜡烛。 实验步骤: 1、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同一直线上。 2、调整蜡烛、凸透镜、纸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3、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纸屏的位置,看成像大小有什么规律。 实验现象: 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当凸透镜距蜡烛远、距纸屏近时,形成的像小; 当凸透镜距蜡烛近、距纸屏远时,形成的像大。 实验2:做个照相机 实验材料:凸透镜、半透明的纸、两个纸盒、胶带。 实验步骤: 1、将一个纸盒去掉底,另一端挖一个小孔,用胶带把凸透镜固定好。 2、另一个纸盒也去掉底,另一端也去掉后,蒙上半透明纸,并固定。 3、将两个纸盒套在一起,调整前后距离,直到成像为止。 实验3:眼睛成像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两个凸度不同的凸透镜、纸屏、蜡烛。 实验步骤: 1、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 2、把蜡烛挪到较远的位置,纸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3、换用凸度较小的凸透镜后,在纸屏上又形成清晰的像。 实验现象:凸度大,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凸度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注意事项: 1、做此实验时,室内光线不能过亮。 2、蜡烛、凸透镜、纸屏必须摆放在桌面上同一直线上。而且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实验4:制作一个潜望镜 实验材料:纸盒、两块较小的平面镜、裁纸刀。 实验步骤: 1、把纸盒的两端分别开两个小洞,作为入光孔和出光孔。 2、对着入光孔和出光孔各固定一个呈45度的平面镜。实验5:制作一个望远镜 实验材料:凸透镜、凹透镜、两个纸盒、胶带。 实验步骤: 1、将一个纸盒去掉底,另一端挖一个小孔,用胶带把凸透镜固定好。 2、另一个纸盒也去掉底,另一端挖一个小孔把凹透镜固定好。 3、将两个纸盒套在一起,调整前后距离,直到成像为止。 实验6: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 实验材料:几个大豆种子、水、棉纱布、两个瓷盘。 实验步骤: 将同样的几粒种子分别放在瓷盘里,其中一个有水,另一个没有水。 把这两个瓷盘放在室温相同的地方,有水的瓷盘内用一块棉纱布盖上。 坚持每天把棉纱布用清水洗干净,再盖好。每天坚持观察并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大豆发芽需要适量的水。 注意事项: 做此实验时,水不宜过多。 选择粒大饱满、胚完整、有生命力的种子。 实验7: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材料:几个大豆种子、水、棉纱布、两个瓷盘。 实验步骤: 将同样的几粒种子分别放在瓷盘里,倒入相同、适量的水。并覆盖棉纱布。 把这两个瓷盘一个放到室温环境中,一个放到冰箱冷藏室中。、 坚持每天观察并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大豆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注意事项: 做此实验时,水不宜过多。 选择粒大饱满、胚完整、有生命力的种子。 实验8:解剖花的方法 实验材料:几朵完整的花、镊子、白纸。 实验步骤: 1、取几朵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用镊子由外向内逐层剥下花的各部分。 2、将他们按照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顺序,由上而下粘在纸上,避免损坏。实验现象:一朵完整的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几部分构成。 注意事项:为学生准备大小适宜的完整花用于解剖。

五年级科学下册素材--实验大全【实验指导】青岛版

【实验指导】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制五年级下册实验大全 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 实验1: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第一课食物到哪里去了)【实验材料】:两支试管、淀粉液、37℃的温水、水槽、滴管、碘酒。【实验过程】: 1、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其中一支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 2、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37℃的温水中。 3、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滴入2-3滴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什么变化,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呈现蓝色。 【实验结论】: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由于淀粉具有遇到碘酒变蓝的性质,所以没加唾液的试管中淀粉变蓝。而加入唾液的淀粉液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酶分解成了麦芽糖,所以没有变蓝。 【注意事项】:保持试管的水温在37℃左右(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类似口腔的环境),唾液发挥正常的消化作用。加入碘酒后摇匀。 实验2: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第二课我们的呼吸) 方法一: 【实验仪器】:水槽、集气瓶、玻璃片、胶管、水 【实验过程】: 1、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 取一只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严,再将集气瓶倒立在水槽中,然后把玻璃片移开瓶口。 把胶管一端深入集气瓶内,用手扶住集气瓶,从胶管另一端向集气 瓶内吹气。待瓶内充满气体后,在水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然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瓶口向上放在桌上。 2、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 入瓶内,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火柴燃烧变弱,并且很快熄灭。

【实验结论】: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相同。由于呼出气体中含氧量比空气中少,所以火柴燃烧变弱,待瓶内氧气将耗尽,火柴就熄灭了。方法二: 【实验仪器】:澄清的石灰水、烧杯、胶管(或玻璃管)、打气筒 【实验过程】: 1、用打气筒通过胶管向石灰水内充气,观察现象。 2、直接用嘴通过胶管向石灰水内吹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用打气筒通过胶管向石灰水内充气,石灰水没有大的变化。 直接用嘴通过胶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相同。由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直接用嘴通过胶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3:制作简易听诊器(第三课心脏和血管) 【实验材料】:两个漏斗、橡胶管、橡胶膜 【实验步骤】: 1、用橡胶膜分别套住两个漏斗口。 2、将漏斗的下端分别插进橡胶管的两端。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实验4:凸透镜成像规律(第五课凸透镜) 【实验材料】:凸透镜、纸屏、火柴、蜡烛。 【实验过程】: 1、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同一直线上。 2、调整蜡烛、凸透镜、纸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3、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纸屏的位置,看成像大小有什么规律。 【实验现象】: 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当凸透镜距蜡烛远、距纸屏近时,形成倒立缩小的像; 当凸透镜距蜡烛近、距纸屏远时,形成倒立放大的像。 实验5:做个照相机(第六课照相机和眼睛) 【实验材料】:凸透镜、半透明的纸、两个纸盒、胶带。 【实验步骤】: 1、将一个纸盒去掉底,另一端挖一个小孔,用胶带把凸透镜固定好。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题及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题及答案 LT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及答案 本册教材共5个单元,典型的实验操作有17个,其中,演示实验1个,学生制作实验5个,学生分组实验11个。 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 实验1: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第一课食物到哪里去了) 实验类型:演示实验 实验材料:两支试管、淀粉液、37℃的温水、水槽、滴管、碘酒。 实验步骤: 1、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其中一支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 2、将两支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 3、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滴入2-3滴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什么变化,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呈现蓝色。 注意事项: 1、保持试管的水温在37℃左右,唾液发挥正常的消 化作用。 2、加入碘酒后摇匀。 链接:

1、由于淀粉具有遇到碘酒变蓝的性质,所以没加唾液 的试管中淀粉变蓝。而加入唾液的淀粉液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酶分解成了麦芽糖,所以没有变蓝。 2、如果淀粉没有完全反应,则会显蓝色,但比未加唾 液的试管中淡。 实验2: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 (第二课我们的呼吸)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水槽、玻璃管、集气瓶、澄清的石灰水、气球、烧杯、火柴等 实验步骤: 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严。 2、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 注意事项: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前,先深吸一口气,呼出一部分后,在往集气瓶里吹气。 链接: 1、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取一广口瓶,装满水,用玻璃片从一侧推过盖严,倒着立在水槽中,然后掀起瓶口,把胶管一端伸入广口瓶内,用手扶住瓶子,从胶管另一端向瓶内吹气,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一瓶呼出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本册教材共5个单元,典型的实验操作有17个,其中,演示实验1个,学生制作实验5个,学生分组实验11个。 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 实验1: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第一课食物到哪里去了) 实验类型:演示实验 实验材料:两支试管、淀粉液、37℃的温水、水槽、滴管、碘酒。 实验步骤: 1、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其中一支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 2、将两支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 3、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滴入2-3滴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什么变化,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呈现蓝色。 注意事项: 1、保持试管的水温在37℃左右,唾液发挥正常的消化作用。 2、加入碘酒后摇匀。 链接: 1、由于淀粉具有遇到碘酒变蓝的性质,所以没

加唾液的试管中淀粉变蓝。而加入唾液的淀粉液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酶分解成了麦芽糖,所以没有变蓝。 2、如果淀粉没有完全反应,则会显蓝色,但比未加唾液的试管中淡。 实验2: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 (第二课我们的呼吸)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水槽、玻璃管、集气瓶、澄清的石灰水、气球、烧杯、火柴等 实验步骤: 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严。 2、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 注意事项: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前,先深吸一口气,呼出一部分后,在往集气瓶里吹气。 链接: 1、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取一广口瓶,

装满水,用玻璃片从一侧推过盖严,倒着立在水槽中,然后掀起瓶口,把胶管一端伸入广口瓶内,用手扶住瓶子,从胶管另一端向瓶内吹气,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在水中用玻璃片把瓶口盖严,将瓶子取出,口朝上放在桌上。 2、可以直接用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看是否变浑浊的办法检验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含有的二氧化碳多。具体方法如下:在广口瓶里装着澄清的石灰水,用胶塞固定直玻璃管和弯玻璃管,首先通过弯玻璃管吸气,让瓶外的空气经石灰水进入人体,观察石灰水变化,再通过直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观察石灰水变浑吗?通过资料提示可以知道,呼出的二氧化碳多。 实验3:制作简易听诊器 (第三课心脏和血管) 实验类型:制作实验 实验材料:两个漏斗、橡胶管、橡胶膜 实验步骤: 1、用橡胶膜分别套住两个漏斗口。 2、将漏斗的下端分别插进橡胶管的两端。 实验4: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