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类比迁移的三种理论

类比迁移的三种理论

类比迁移的三种理论
类比迁移的三种理论

类比推理三大解题技巧

类比推理三大解题技巧 类比推理是国考的必考题型,主要测查的是报考者对词语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比较和分析能力。其题干和选项都以词语的形式呈现,字数少但时间也较短,所以考生的正确率不高。近两年来,难度也加大。因此,考生就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掌握类比推理的解答技巧,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类比推理解题的核心关键是找词项间的关系。上图所列三大技巧正是分析词项间关系的精髓所在。造句找关系,可以帮助考生准确快速地确定两个或多个词项之间的关系;横纵反复对比,可以帮助考生找到更加本质的关系,并排除迷惑选项。无论考试中出现什么样的新关系,都可以应付自如。 一、造句找关系 释义: 即利用语感对题干和选项给出的词组分别进行造句,通过句子可以更直观地看出词项之间的关系。 适用条件: 所给的词项之间的关系往往并不明显,很难直接判断,此时可以通过造句,取得词项间的关系。 小贴士: 运用造句找关系,通常需要引入其他元素将其联系起来,从而发现其中的关系。 【例题1】(2013·国家) 风险:规避:损失 A.保险:购买:赔偿 B.老人:关爱:长寿 C.锻炼:加强:肥胖 D.军队:保卫:战争 【解析】 1.对题干词组造句: 规避风险可以避免损失。 2.对选项词组造句: A项:购买保险可以获得赔偿; B项:关爱老人可以使老人长寿;

C项:加强锻炼可以避免肥胖; D项:军队在战争中保卫国家。 只有C项关系与题干相同,故答案选C。 二、横看不行竖着看 释义: 当词项经过横向比较后仍得不出答案时,就要“竖着看”,纵向来查看题干与选项的关系。 适用条件: 有些题目的词项经过横向比较后,会发现选项中没有一项与题干词项的关系相符或不止一项与题干词项的关系相符,此时就要考虑纵向查看题干与选项的本质关系,以得出正确答案。 小贴士: 纵向对比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 ②感情色彩(褒义、贬义、积极、消极) ③属性(某种类型、对象功能) ④词义(近义词或反义词) ⑤词的构成(主谓、偏正、动宾结构,或连绵词、复合词等) ⑥其他特性 【例题2】(2013·国家) 柏油公路:阳光大道 A.蔚蓝行星:美丽地球 B.纳米涂料:超级墙漆 C.双峰骆驼:沙漠之舟 D.液晶屏幕:璀璨荧屏 【解析】 1.横着看 柏油公路和阳光大道都与道路有关,且柏油是铺设柏油公路的材料;B、D两项符合。 2.竖着看 前者指具体事物,而后者是抽象概念,排除B项。 故答案选D。 三、反复对比来排除 释义: 有些题目横着看了排除不了,竖着再看还是排除不了,这时就需要再横着看看还有什么别的细微差别,反复对比寻找更多相同属性,直到只有一个选项符合为止。 适用条件: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类比迁移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类比迁移法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610106)冯德雄李璐杨肖摘要:类比迁移法降低了认知结构建立的系数,在数学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类比迁移法,分析类比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指出当前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类比迁移法教学的误区。一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类比思想方法,学生学会类比思想方法。另一方面教师恰当地用类比促进小学生学习的正迁移。 关键词:类比迁移;思维;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关于类比迁移的研究中表明,类比迁移的方法对于学习新的技能、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进行科学发现和探索、培养创造力有比较显著的作用。这是因为人类已经逐渐认识到,学习并不仅仅是简单地给认知结构里增加新知识,掌握抽象的规则,学习的成功也经常依靠我们从记忆中提取出相关的知识、技能、经验,并以这些成功经验为出发点又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循环反复的学习和更新即类比迁移。因此,实践证明,有关类比迁移的研究,为人类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以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以及实践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不只是教会学生会计算、做题,而是要求学生学会数学思维的方法。数学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是其他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代替的。一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类比思想方法,学生学会类比思想方法。另一方面教师恰当地用类比促进小学生学习的正迁移。本文以教学中的课堂片段为例,具体分析类比迁移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应用类比迁移。 一、小学阶段研究类比迁移法的意义 小学是幼年儿童走进知识殿堂学习的最初的一个大的环境,是人们接受最初阶段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甚至是影响他一辈子的成就和幸福。伟人曾说过,一个答案只能用一次,一个方法可以用很多次,但是一种思想或者思维方法却可以用一辈子。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类比法,可以锻炼学生不同的思维模式,同时为学生学习、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如果能在小学这个阶段不断渗透学习思维方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定不会能教出只会做题的迂腐学子。 成都市小学使用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在内容设计上也含有类比的思想。但是,北师大版教材的难度较大,隐身知识很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紧密,新接触这个教材的教

(完整版)桑代克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 桑代克(1874一1949),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采用迷津和迷笼实验,研究了小鸡、猫、狗等动物的学习活动,观察动物是如何学会走出迷津或逃出迷宠的,并在这些动物实验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学习理论。1898年,在卡特尔的指导下,他完成了名为《动物的智慧:动物联想过程中的实验研究》的博士论文。1903年他又写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后又发展成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概论》,于1914年出版。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 此而开始确立,桑代克也被公认为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论著有《动物的智慧》(1911)、《教育心理学概论》(1914)、《成人的学习》(1928)、《人类的学习》(1931)等。桑代克是第一个用刺激——反应联结理论来解释学习实质的心理学家。他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通过多次的尝试错误过程而建立的。(试误说)在尝试过程中,错误的反应越来越少而正确的反应越来越多,最后就形成了一种能够适应环境的联结。这就是联结学习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一)学习是在刺激情境和行为反应之间形成一定联结的过程。 桑代克明确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这些系统,下自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上至科学或哲学,其本身都是联结造成的”。 他曾设计过一种迷笼,动物必须在笼内做完三种不同的反应,即按压机关、抓绳索和技环之后,笼门才能自动打开。然后他再仔细观察猫是怎样学会开迷笼的。他看到,猫被放人笼后,总是表现出明显不安,并企图逃出监禁。它想从空隙中钻出来,抓咬笼内的板条或铁丝,伸出爪子抓那些可以抓到的东西。当它使某件东西松动或摇晃时,就继续努力去做。它并不十分注意笼外的食物,而是在

类比推理题的四种类型

类比推理题的四种类型 浙江 曾安雄 类比推理是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 在近年高考中加强了此方面题型,下面仅以数列知识为背景加以说明. 一、类比概念 课本中介绍了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的概念,类比此两个概念,我们就可定义“等和数列”及“等积数列”等.课本中介绍了求前n 项,可类比此概念“求前n 项的积”等;可用等差(比)数列解题模式来解决. 例1 定义“等和数列”:在一个数列中,如果每一项与它的后一项的和都为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和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该数列的公和. 已知数列{}a n 是等和数列,且a 12=,公和为5,那么a 18的值为______________,这个数列的前n 项和S n 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 .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即时定义“等和数列”. 解:由等和数列的定义,知a 1+a 2=a 2+a 3=a 3+a 4=…,即有a 1=a 3=a 5=…,a 2=a 4=a 6=….又a 1=2,公和为5,得 a 18=a 2=5-2=3. 即有a n =2,为奇数3,为 偶数n n ?????, 故当n 为偶数时,S n n =52 ;当n 为奇数时,S n n =-5212. 评注:类比某些熟悉的概念,产生的类比推理型试题;在求解时可以借助原概念所涉及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思路. 练习:等比数列{a n }中,a 1=512,公比q =-2 1,用n ∏表示它

的闪n 项之积:123 n n a a a a =∏,则1∏,2∏,…中最大的是( ) (A) 8∏ (B) 9∏ (C) 10∏ (D) 11∏ (答案:(B)) 二、类比性质 例 2 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010=a ,则等式),19(192121N n n a a a a a a n n ∈<+++=+++- 成立,类比上述性质,相应地:在等比数列}{n b 中,若19=b ,则有等式 成立. 分析:本题是已知等差数列的性质,类比推理等比数列的性质. 解:由题设,应该有如果0=m a ,则等式: ),12(122121N n m n a a a a a a n m n ∈-<+++=+++-- 成立,我们知道,如果q p n m +=+,其中q p n m ,,,是自然数,对于等差数列,则有q p n m a a a a +=+,而对于等比数列}{n b 则有q p n m b b b b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 若1=m b ,则等式),12(122121N n m n b b b b b b n m n ∈-<=-- 成立. 在本题中9=m ,故填),17(172121N n n b b b b b b n n ∈<=- . 评注:从一个特殊式子的性质、一个特殊图形的性质入手,产生类比推理型问题.求解时要认真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深入思考两者的转化过程是求解的关键. 练习:若数列{a n }(n ∈N *)是等差数列,则有数列b n =122n a a a +++( n ∈N *)也是等差数列,类比上述性质,相应地:若数列{c n }是等比数列,且c n >0(n ∈N *),则有d n =_________( n ∈N *)也是等比数列. (答案:12n n c c c ???) 三、类比方法

类比推理题型解析

类比推理题型解析 一、连绵词 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它有两个字,只有一个语素,一旦分割将没有意义。连绵词主要分为三种: 1.双声连绵词:是指连绵词中声母相同、而韵母不同的连绵词,比如枇杷、喽啰、崎岖、惆怅等。 2.叠韵连绵词:是指连绵词中韵母相同、而声母不同的连绵词,比如懊恼、玫瑰、腼腆、骆驼等。 3.非双声叠韵连绵词,是指连绵词中声母、韵母均不相同的连绵词,比如芥蒂、莽撞、蘑菇、蝴蝶等。 其中的一种特例,是由相同的两个字造成的连绵词,分割后仍将没有意义,比如蝈蝈、萋萋、瑟瑟、振振等。 二、造字方法 中国古代的造字方法共有四种。 1.象形字:是最早出现的汉字,纯粹利用图形、图象作汉字使用,而这些汉字往往与实物本身很像,例如人、日、月、木、鸟、马等。 2.指事字:是在象形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象形字上添加符号,表示与象形字有关的另一种含义,例如刃、凶、夏、乏、廷、世等。 3.会意字:也是在象形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表示另一种含义,例如采、艳、伐、嵩、尖、尘、歪等。 4.形声字:汉字大部分为形声字。形声字一般不是独体字,取一部分音,取另一部分意。例如猬、淋、芊、晴、校、勉等。 三、相同单字的用法 汉语中有很多单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和词性,也就有不同的用法。 比如“花”,既可以是名词:菊花、梅花等植物名称;也可以是形容词:花衣服、花布等表示颜色绚丽多彩;还可以是动词:花时间、花钱、花精力等表示消耗、耗费。 比如“子”,可以表示子女,也可以作为一些名词的后缀,例如袜子、鞋子、帽子、杯子等。 遇到这一类题型,先可以分辨词语本身的词性,而后分辨这个相同单字在这个词语中所起的作用,最后再分辨该相同单字的含义。 四、其他的一些常见类比推理题 有些类比推理题给定的题干,逻辑关系不太好分析,有可能分析不出来,也有可能存在多个关系。 1.在无法分析逻辑关系的时候,可以考虑这么几种情形: 给定词语本身没有关系,有可能给定的词语就是嵩山∶牛顿这种类型,完全没有关系,那么这道考查的就是这种“没有关系”的逻辑关系; 给定词语本身没有关系,但与选项存在对应关系,比如给定的词语是嵩山∶牛顿,答案是泰山∶帕斯卡,嵩山与泰山都是中国名山,而牛顿和帕斯卡都是外国物理学家,且同时是物理单位名称; 给定的词语是成语或短语,可以考虑短语是否存在语法关系,一般而言,短语常见的逻辑关系有并列(如披星戴月)、偏正(如孜孜不倦)、主谓(如普天同庆)、动宾(如目不识丁)、因果(如水落石出)等。 2.存在多个关系 存在多个关系的时候,先可以从选项中剔除与这多个关系中任何一个都不一致的,而后针对剩余的选项,进行关系叠加,比如嵩山与泰山不仅都是山,而且都是名山,都是中国的名山,都是五岳之一。这样一步步分析,就便于寻出答案。

迁移理论

迁移理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一些现象:学会了骑自行车有助于学习驾驶摩托车;学会了一种外文,有助于掌握另外一种外文;当学生在家里养成干净整洁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他们在学习或做作业时养成爱整洁的习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迁移现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动作技能、知识情感和态度都是可以迁移的。 对于迁移现象,我国古代就有相关的描述,例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温故而知新”、“爱屋及乌”、“熟能生巧”等等。 迁移与学习息息相关。人们通常把迁移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相同要素说:认为学习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当前后两种学习存在着相同的要素时,前一种学习上的成功可以迁移到后一种学习上,使学习产生正迁移效果。相同要素即相同联结,学习迁移即相同要素的转移,因此,相同要素说实际上就是相同联结说。 他所谓的相同联结,包括目的、方法、普遍原则与经验上的基本事实4个方面的相同联结;他进而解释所谓的相同要素,就其物质方面来说乃是共同的脑神经的联结。“联结”原指实验动物对实验笼内刺激感觉和反应动作的冲动之间形成联系或联想,它和只有人类才具有的观念联想概念不同,人与动物均具有联结现象。 因而,桑代克把学习的相同要素看成是相同的联结,含义是比较广泛的,他把联结概念推广到人类心理上,认为人和动物的联结只是复杂程度不同而已,学习的迁移过程只不过是把已有的联结简单地转移于新情境的结果,这样就把学习问题引向简单化的一种机械主义观点上。 概括说:它揭示出造成学习迁移的关键原因是两种学习遵循着共同的原理,而不仅仅是相同的成分,从而使学习迁移的范围大为扩大。需要指出,概括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而是与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即同样的教材内容,由于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效果就会差异悬殊,迁移效应也大不相同。由此可见,教师的指导对学习者概括和掌握原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广泛概括,从而发现导致学习迁移发生的一般原理的原则。 概括化理论主张,不在于仅仅讲解概括化原理知识,而在于结合实际讲解原理。因此,教育内容和手段同样受到重视。 例子:认知心理学创始人之一W.苛勒曾用母鸡和一个三岁孩子作实验,先使实验对象对深灰纸与浅灰纸形成分化性条件反射,即对深灰纸发生食物反射,对浅灰纸不发生食物反

初中数学类比导入法教学探究

初中数学类比导入法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19-03-18T10:45:42.827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期作者:杨磊[导读] 类比导入法作为课堂导入方法之一有着它独到之处。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导入与新知识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同时也对旧知识有更进一步的掌握和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但类比导入法可能也会带来负面影响,让学生对前后内容混淆。本文将以初中数学为例探讨类比导入法给教学带来的影响,并衍生此方法克服知识混淆问题。 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初中数学的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知识点学习好坏与下一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着很大关系。类比导入法不仅有着导入法共有的优点,而且类比导入法独特的知识过渡作用非常契合数学教学。将相似的知识点进行类比迁移,把已经学过知识点的理解运用到即将学习的内容,方便学生理解,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也有着难以忽视的作用。 一、类比导入法的优点 (一)为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做铺垫 类比导入法能通过调整学生的精神状态为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做铺垫,同样它也能在内容上做铺垫。运用类比导入法能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学生很容易想到新知识肯定与这个知识有关,在回忆的同时自然会对新旧知识进行对比。更为关键的是类比导入法中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跳板,更好地完成了铺垫作用。教师在这时揭示出新知识也不会显得突兀,学生也为学习新内容做了足够的准备,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果真如此的想法,收获意料之外的学习兴趣。 (二)开拓学生的思维 初中学生刚结束小学阶段的学习,思维方式大多还停留在形象思维,而初中乃至高中数学需要抽象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完成思维方式的过渡势在必行。完整的类比导入法首先通过合理的推理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加以对比猜想,最后验证。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可以率先接触到逻辑思维的初步应用,认识到逻辑推理思维的优越性,消减学生对思维方式转变的抵触,在潜移默化中开拓学生的思维。并且把类比导入法导入新课的主体由教师转移到学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完成本堂课的学习任务。(三)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接触完全陌生的知识时可能会茫然、不知所措,这对于学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类比导入法中,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理解,让学生认识到新知识对于自己来说并不是完全陌生,减少学生心理上对学习新知识的恐惧,提高学生的信心降低学习难度,并且旧知识的过渡作用更能达到此效果。比如,在教学"不等式的性质"时,通过类比等式的性质导入新课,猜想出不等式的性质,而且还能参照等式性质得出的过程来验证不等式的性质,浅显易懂,可操作性强。学生在这种简单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变浓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加了。 (四)建立知识点的联系 初中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所以要想学好数学,学生要在脑海中形成知识网,才能从容面对往后复杂多样的数学问题。类比导入法通过导入的辨析可以增加知识之间的衔接,有助于学生建立系统性的知识框架体系。当学生出现知识点的遗忘,知识网的缺失,相关知识点的关联作用会刺激神经元回忆起失去的内容。 二、类比导入法运用的不足 (一)知识点混淆 教师在用类比导入法导入新课时往往容易忽视它带来的负面引导。学生在快速学会新知识的同时容易忽略知识之间细微的差异,或者知识混用。比如,在不等式性质的学习中,学生容易忽视不等式性质3,认为不等式两边不论乘除任何数都会和等式性质一样不会发生改变或者都会发生改变。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明确类比的两种知识大多都是相似而非完全相同。(二)与复习导入法混用 复习导入法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后,顺理成章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知识间可能存在内在联系但更多是位置结构上的关联。类比导入法注重的是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思维方式的相似以及相互借鉴印证作用。部分教师无法区分两者间的差异而一概认为两种方法都是利用旧知识传授新知识,没有什么区别。 三、类比导入法针对知识点混淆问题的衍生 传统的类比导入法是利用旧知识推理新知识与之相似或相同的特征,教师操作的中心是相似或相同,对不同之处不够重视。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混淆,学生先入为主的思想也会降低教师事后补救的效果。类比不光可以比较相似也可以进行差异性比较,人脑接受相同比接受不同容易,如果类比导入法导入的是新旧知识间的差异,让学生一来就明确新旧知识的不同,差异在哪,自然而然避免了混淆的产生。比如,在教学"不等式的性质"时,教师要先指出不等式的性质与等式的性质的相同点,也要强调两者的不同点,提升学生的分辨能力。 结束语 总之课堂导入的方式多样,各有各的特色,不同方法的适用环境也是各异的。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仔细分析,设计出与之匹配的课堂导入。类比导入法比较契合有明显内在联系的知识点,这也是类比导入法的局限性。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适当突破局限,对相似的知识点习得过程也可以进行类比。 参考文献: [1]杨红.对小学数学课堂导入重要性的认识[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6):97. [2]李毓安.关于中学数学教学导入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三大常考题型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类比推理题重点考查考生对于词语概念的理解和对事物关系的分析能力。类比推理的考查主要以经验常识为主,考查组成关系、功能关系、引导关系和职业关系。要掌握好这部分内容,考生除了需要熟悉类比推理的基本思路外,还需要把握类比推理的解题原则。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三大题型给各位考生分析下这类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两项式 两项式题目:就是找题干中给出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来选择具有相同关系的选项。如题干中两个词是包含关系,那么也应该选择具有包含关系的选项。例1、原告:被告 A.交警:司机 B.正方:反方 C.上级:下级 D.雇主:雇员 【答案】B 中公解析:原告和被告是诉讼的双方,是对立的;正方和反方是辩论的双方,也是对立的。故答案选B。 例2、尝试:成功 A.奋斗:目标 B.动力:创造 C.劝说:接受 D.改革:进步 【答案】D。 中公解析:尝试之后可能取得成功;改革之后可能取得进步。故答案选D。 例3、男人:女人 A.黑:白 B.左:右 C.高:矮 D.生:死 【答案】B。 中公解析:男人和女人是矛盾关系。A项、B项、C项、均属于反对关系,故答案选D。 二、三项式 三项式题目:用造句排除法将题干中给出的三个词造成一个句子,而相应的选择可以构成相同、相似句式的选项。 例1、花朵:浇灌:鲜艳

A.牙齿:洗刷:美味 B.石油:开采:提炼 C.学生:教育:博学 D.塑料:加工:工艺 【答案】C。中公解析:浇灌花朵使花朵鲜艳,教育学生使学生更加博学,且鲜艳和博学都是形容词。A项洗刷牙齿不是使牙齿美味,B、D项最后一个词都不是形容词。故选C。 例2、促销:利润:商场 A.游戏:娱乐:游乐园 B.美化:绿化:城市 C.检修:安全:铁路部门 D.诚信:美德:人类 【答案】C。中公解析:商场通过促销达到获取利润的目的,铁路部门通过检修达到提升安全的目的。 例3、考古:文物:博物馆 A.教育:人才:企业 B.贸易:商品:工厂 C.耕种:庄稼:土地 D.培训:员工:社会 【答案】A。 中公解析:考古发现文物,文物存放到博物馆;教育培养人才,人才输送到企业。 三、括号式 括号式题目:利用带入排除法将选项带入括号内,按顺序比对前后词之间的关系,选择具有相同关系的选项。 例1、传记对于()相当于()对于基因 A.自传,细胞 B.人物,遗传学 C.文学,染色体 D.纪实,治疗 【答案】B。 中公解析:传记的研究对象是人物;遗传学的研究对象是基因。故答案选B。 例2、()对于动物相当于()对于星座 A.理智,幸运 B.凶猛,星星 C.可爱,神秘 D.珍惜,温馨 【答案】C。 中公解析:可爱可以修饰动物,神秘可以修饰星座。 希望通过中公教育专家以上介绍,各位考生能对该部分知识点有所掌握,在考场

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知识的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就是学生能否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成功地迁移到新的情境、新的课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其实质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就是把学到的某些原理知识应用到学习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也就是实现知识的迁移。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促进知识迁移 根据迁移规律,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牢固程度是实现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先前的学习越扎实、雄厚,就越容易产生迁移,效果也越显著。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为知识的迁移、应用奠定基础和准备。如果没有对知识的透彻和贯通性理解是无法实现知识迁移的。 1.温故而习新,促使知识的纵向迁移 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使其同化,将新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利用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去“同化”这个新问题,就能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使知识实现从“故”到“新”的纵向迁移,并且使“故”也得到巩固。 在欧姆定律的教学中,这一节是电学部分的重点之一,让学生自己设计与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有一定的困难。利用学生已有认知结构里的有关“控制变量法”的知识情节,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启发学生。如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因为压强和压力与受力面积都有关系,所以在研究时,是先保持压力F 不变,通过演示实验而得出P 与S 的关系,然后保持受力面积不变,通过实验再研究P 和F 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最后综合得出:P=F/S。应当指出,这里运用的研究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也就是说,若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有联系时,就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物理量先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从而把所研究的问题首先转化为一个物理量与单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样使被研究的问题由复杂变简单,容易发现联系,最后将各个联系综合起来得到所需结论。控制变量法是研究多变量问题的有力武器,所有多变量问题原则上都可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求解。通过以上的实验比较分析,对“控制变量法”更进一步理解,学生认知结构里的新知识引起同化,更有利于探究欧姆定律,促使学生对新知识欧姆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在液体压强、电功、焦耳定律等教学中,都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的知识迁移启发学生,都获得很好的效果。 2.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促使知识的横向迁移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际上就是学习者通过思维,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找到与要解决的问题关联,从而把当前的问题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从而解决了问题,也就是知识的实际应用。 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一节时,选用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时,找到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关联(即氧气、氢气的制取装置及收集装置的选取原则相关联)。把新课题同化到学生已构建的“制取装置及收集装置的选取”认知结构中,这个结构中易于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从而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进行意义建构,促进知识的迁移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生活的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生活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促进知识的迁移。 在课堂讲授中,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问题和现象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景具有生动性、直观性,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促进知识的迁移。

高中化学之化学反应的类比迁移

高中化学之化学反应的类比迁移 类比思维能帮助我们认识一类本质相似的问题,找出物质变化遵循的共同规律,是利用“已知”解决“未知”的一种有效策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现将中学化学中可类比的部分物质性质举例如下。 H2O与NH3类比 电离:2H2O==H3O++OH- 类比电离:2NH3==NH4++NH2- 反应:2Na+2H2O===2NaOH+H2↑;Mg(OH)2==MgO+H2O 类比反应:2Na+2NH3(液氨)===2NaNH2+H2↑; 3Mg(NH2)2==Mg3N2+4NH3↑; CaO+2NH4Cl===CaCl2+2NH3↑+H2O; NH4Cl+NaNH2===NaCl+2NH3↑; Mg3N2+4NH3(液氨)===3Mg(NH2)2 点拨:H2O与NH3属于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在结构和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NH4+和H3O+、NH2-和OH-、NH2-(或N3-)和O2-的性质相似,可进行迁移类推。 NH3与PH3类比 反应:NH3+HCl===NH4Cl 类比反应:PH3+HI===PH4I 点拨:PH3的结构类似于NH3的结构,与NH3性质相似。 NH4Cl与PH4I类比 反应:NH4Cl+KOH==NH3↑+KCl+H2O 类比反应:PH4I+KOH==PH3↑+KI+H2O

点拔:PH4+的结构类似于NH4+的结构,PH4+的性质可由NH4+的性质类推。 NH3与N2H4类比 反应:NH3+H+===NH4+ 类比反应:N2H4+H+===N2H5+;N2H4+2H+===N2H62+ 点拨:联氨又名肼,结构简式为NH2-NH2,由于分子中2个氮原子上各有1对孤对电子,可与2个H+结合而显二元碱的弱碱性。 NaH与CaH2等的类比 反应:NaH+H2O===NaOH+H2↑ 类比反应:CaH2+2H2O===Ca(OH)2+2H2↑;NH4H===NH3↑+H2↑ 点拨:离子型氢化物如NaH、CaH2、NH4H中的氢为-1价,具有还原性,均可与水中的+1价氢发生归中反应生成H2。 Mg3N2与Li3N等的类比 (1)反应:Mg3N2+6H2O===3Mg(OH)2↓+2NH3↑ 类比反应:Li3N+3H2O==3LiOH↓+NH3↑; Ca3P2+6H2O==3Ca(OH)2↓+2PH3↑; Ca3As2+6H2O===3Ca(OH2)↓+2AsH3↑; AlP+3H2O===Al(OH)3↓+PH3↑; Al2S3+6H2O===2Al(OH)3↓+3H2S↑; Cr2S3+6H2O===2Cr(OH)3↓+3H2S↑; Mg2Si+4H2O===2Mg(OH)2↓+SiH4↑; GeCl4+3H2O===H2GeO3↓+4HCl; SnCl4+4H2O===H4SnO4↓+4HCl

行测考试:判断推理中类比推理常考题型的解题技巧

为了让考生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判断推理部分中的类比推理有一个正确合理的答题思路,提高答题的速度和正确率,习题教育根据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招警考试、三支一扶考试、选调生考试等公职考试中的类比推理常考题型的逻辑关系进行了分类,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类比推理题型分类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的类比推理是要求考生考生在选项中选出一个与所给词的关系最为贴近的选项,其中所给出的一对相关词中,其关系种类有很多,习题教育经过研究分析将其归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因果关系 这种类型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词语间原因与结果关系的分析和应用。因果关系,是指由某行为而发生某结果,前事实与后事实之间互有关联,后事实由前事实而生。哲学上把因果关系定义为“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现实中常用“因为……,所以……”来表示。因果关系的形式基本上分为:“一因一果、一果多因、一因多果”这三种,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仔细区分。例如:成功∶努力,努力是成功的主要原因,努力是原因,成功是结果。 (二)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通常为同一类属下相互并列的概念,同时包括了对比关系、相邻关系等。例如:男人∶女人,老师∶学生,中子∶电子等。在这里,为了便于考生系统掌握,我们将考试当中常会出现的“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这种类型也归为并列关系,例如:桂圆∶龙眼,衮服∶礼服,红豆∶相思子等。 (三)对立关系 对立关系,我们也将其称为矛盾关系,是指两个词在意义和立场上完全相反和对立的关系。例如:争斗∶和平,坚强∶软弱,光明∶黑暗等。 (四)属种与种属关系 与逻辑学当中的定义相同,我们将外延较大的概念称为属概念,外延较小的概念称为种概念。属种关系是指外延较大的属概念对于外延较小的种概念的关系(即真包含关系),例如:“动物”与“脊椎动物”,“劳动者”与“农民”。种属关系是指外延较小的种概念对于外延较大的属概念的关系(即真包含于关系),例如:“哺乳动物”与“脊椎动物”,在这一对关系中,由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脊椎动物,但脊椎动物不一定都是哺乳动物,这样,“哺乳动物”与“脊椎动物”的关系就是真包含于关系。 (五)质同关系 质同关系,顾名思义是指两个词在本质属性和根本立场上完全相同的关系,例如:氧化铜∶三氧化二铁,两种物质都是化学分类中无机物中的盐类,本质相同。 (六)人与物的对应关系 在类比推理题型当中会出现多种与特定或相关人有关的物的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我们特将此种类型归为一大类,这里的“物”包括:作品、学说、典故、身份、行为、环境、事件等。例如:司马迁∶《史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说,望梅止渴∶曹操,李白∶诗仙,警察∶搜捕,检察官∶检察院,运动员∶奥运会等。另外,还有物与物的对应关系,为了便于考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我们也将其划为一类,这里的“物”是指事物、事件、环境等。例如:网球∶网球拍,火把节∶风俗,游轮∶海洋等。 (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指事物的整体及其组成部分的关系。例如:电脑∶鼠标,封面∶书本,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脉等。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即成分与成品的关系,是指某物品与其制成材料之间的关系,我们将其归为一类。例如:皮革∶皮鞋,树木∶竹筷,米酒∶粮食等。

2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

爱德华·桑代克(Edward L.Thorndike,1874-1949)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用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的人。英国经验主义者休谟(D.Hume)试图用联想(association)和习惯(habit)的机制来解释心理活动。正是在这种理论下,桑代克在19世纪末通过实验的方法,把联想和习惯融合进自己的理论体系,把联想主义(association),改变成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即最早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从而从根本上推翻了自由意志和理性力量对行为的主导作用。他的这种学说来源于他著名的迷箱实验。 尽管桑代克意识到人类学习的形式与动物学习有所不同,但他一直试图解释普遍适用于动物和人类学习的规律。这就预示了他必然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他根据实验的结果提出了众多学习率,其中主要有: 1、准备率(law of readiness):对学习的解释必须包括某种动机原则。换言之,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应,同他是否已作好准备有关。在桑代克体系中,动机被看作是一种在特定时刻存在于神经系统中的特定准备方式。 2、效果率(law of effect):只有当反应对环境产生某种效果时,学习才会发生。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令人愉快的,那么学习就会发生;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令人烦恼的,那么这种行为反应就会削弱而不是加强。效果率既包括正强化率,也包括负强化律,但是后来桑代克抛弃了惩罚律。在这项实现中,桑代克还发现了“效果扩散”(spread of effect)的现象,即:奖励不仅增加了受奖反应的重复率,还增加了邻近反应的重复律。这种奖励的效果呈一种梯度,即:离受奖反应越远,受其影响越小。 3、练习率(law of exercise):由使用律(law of use)和失用律(law of disuse)构成。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加以应用,这种联结的力量便会增强(即使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不予以使用,这种联结的力量便会减弱(即失用律)。换言之,所谓练习律,是指反映重复的次数越多,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便越牢固。但是这条学习率并不是普遍适用,一般来说,只有当学习者发现重复练习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时,练习才会有助于学习,没有强化的练习是没有意义的。这样,练习律就被消融于效果律中去了。 桑代克还提出了一些从属的附律,或称为学习的原则: 1、多重反应(multiple responses)律:学习者对同一刺激情境可能会作出多种多样的反应。 2、定势(set)律:或称“态度”(attitude)或“顺应”(adjustment)的原则。桑代克在实验中发现,动物可能会以某种特定的态度对待某种外部情境,这取决于它的年龄、饥饿状态、精力状况或瞌睡程度等。

关于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讲座一)

关于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讲座一) 府谷二中八年级物理组薛波 知识的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就是学生能否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成功地迁移到新的情境、新的课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其实质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就是把学到的某些原理知识应用到学习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也就是实现知识的迁移。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促进知识迁移 根据迁移规律,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牢固程度是实现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先前的学习越扎实、雄厚,就越容易产生迁移,效果也越显著。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为知识的迁移、应用奠定基础和准备。如果没有对知识的透彻和贯通性理解是无法实现知识迁移的。 1.温故而习新,促使知识的纵向迁移 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使其同化,将新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利用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去“同化”这个新问题,就能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使知识实现从“故”到“新”的纵向迁移,并且使“故”也得到巩固。 在欧姆定律的教学中,这一节是电学部分的重点之一,让学生自己设计与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有一定的困难。利用学生已有认知

结构里的有关“控制变量法”的知识情节,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启发学生。如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因为压强和压力与受力面积都有关系,所以在研究时,是先保持压力 F 不变,通过演示实验而得出P 与S 的关系,然后保持受力面积不变,通过实验再研究P 和F 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最后综合得出:P=F/S。应当指出,这里运用的研究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也就是说,若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有联系时,就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物理量先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从而把所研究的问题首先转化为一个物理量与单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样使被研究的问题由复杂变简单,容易发现联系,最后将各个联系综合起来得到所需结论。控制变量法是研究多变量问题的有力武器,所有多变量问题原则上都可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求解。通过以上的实验比较分析,对“控制变量法”更进一步理解,学生认知结构里的新知识引起同化,更有利于探究欧姆定律,促使学生对新知识欧姆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在液体压强、电功、焦耳定律等教学中,都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的知识迁移启发学生,都获得很好的效果。 2.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促使知识的横向迁移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际上就是学习者通过思维,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找到与要解决的问题关联,从而把当前的问题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从而解决了问题,也就是知识的实际应用。 二、创设情境,进行意义建构,促进知识的迁移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生活的背景即“情

动量热量质量传递类比

动量热量质量传递类比 [关键词]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类比 化工原理把各种单元操作按理论基础归为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三种传递过程,三传类比就是对流体流动中的三大传递过程采用类比的形式进行研究分析,这是化工原理阐释“三传”的主要方法。 一、传递本质类比 (一)动量传递 动量传递是由于流体层之间速度不等,动量将从速度大处向速度小处传递。 (二)热量传递 热量传递是流体内部因温度不同,有热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三)质量传递 质量传递是因物质在流体内存在浓度差,物质将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传递。 在流体中的这三种传递现象,多是由于流体质点的随机运动所产生的。若流体内部有温度差存在,当有动量传递的同时必有热量传递;同理,若流体内部有浓度差存在时,也会同时有质量传递。若没有动量传递,则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主要是因分子的随机运动产生的现象,其传递速率较缓慢。要想增大传递速率,需要对流体施

加外功,使它流动起来。 二、基础定律数学模型类比 (一)动量传递的牛顿粘性定律 根据实验测定,内摩擦力f与粘度μ、平板面积a,以及速度梯度有如下关系: 令 则 式中:τ——内摩擦应力,pa; μ——流体的粘度,pa·s; ——法向速度梯度,1/s。 上式所表示的关系称为牛顿粘性定律。它的物理意义是流体流动时产生的内摩擦应力与法向速度梯度成正比。 上式可改写为,为单位体积流体的动量,为动量梯度。因此,剪应力可看作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动量,称为动量传递速率,与动量梯度成正比。 (二)热量传递的傅立叶定律 物系内的温度梯度是热传导的推动力。傅立叶定律是热传导的基本定律,它表示热传导的速率与温度梯度和垂直于热流方向的导热面积成正比。即 或

公务员考试中的趣味题型讲解:类比推理

东莞中公教育 公务员考试中的趣味题型讲解:类比推理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介绍下类比推理的具体考查形式,看看都有哪些有趣的东西。 类比推理的常规形式主要有三种:两项式、三项式、填空式(括号式): 一、两项式示例 白驹过隙∶秒表 (2016年国考) A.恩重如山∶天平 B.一线希望∶皮尺 C.一言九鼎∶弹簧秤 D.风驰电掣∶测速仪 二、三项式示例 教∶学∶教学 (2016年国考) A.买∶卖∶买卖 B.好∶坏∶好坏 C.正∶大∶正大 D.阴∶暗∶阴暗 三、填空式示例 (2016年江苏省考) 驾驶之于( ) 相当于讲课之于 ( ) A.司机一一教师 B.网络一一教室 C.汽车一一学生 D.麦克风——导航仪 上述三种形式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接下来介绍下几种非常规的形式。以下其中一定有大家没有见过的。 四、符号式 #&#¤¥¥¤&& (2016年江苏省考A类) A.&#&#¥¥¤¤ B.¤¥¤&##&¥¥ C.¥#¥#¤¤&#& D.&#&¤¥#¥¤¤ 符号式即把各式符号(包括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希腊字母、运算符号等)纳入考查,是江苏省考的特色,最近几年所有ABC三类试卷都会考两三题。这道真题题干符号类别单一,没有出现数字和字母,只需要考虑同一符号出现的位置关系,答案选B项。 五、单项式 后羿射日 (2013年江苏省考B类) A 嫦娥奔月 B 闻鸡起舞 C 欢呼雀跃 D 海纳百川

东莞中公教育 这种题型简单又新颖,只需在题干和选项之间纵向类比,此题选A,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都属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且后羿和嫦娥是夫妻关系。 六、四项式 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 (2014年河北省考) A. 第二产业:建筑业:工业:钢铁业 B. 医院:医生:护士:女护士 C. 汽车:货车:工程车:轿车 D. 社区:房屋:居民:张明 此题题干出现四个词语,是不是很有趣?不过四个词语之间的关系倒是不复杂,科学是个大类,包含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而自然科学又包含生命科学。A项正确。 七、五项式 细胞:器官:消化系统:狗:动物 (2015年陕西省考) A. 原子:分子:芳香烃:苯:有机物 B. 员工:团队:部门:小米公司:企业 C. 床单:被罩:床上用品:席梦思:家具 D. 甲骨文:金文:汉语:英语:语言 此题题干出现五个词语,大家是不是有点眼花的感觉?好在五个词语之间的关系不复杂,细胞是构成器官的组成部分,器官是消化系统一部分,消化系统属于狗身上一部分,最后狗属于一种动物。B项正确。 八、综合式 狗、猪、鸡:窝、圈、舍 A 父、母、子:爸、妈、儿 B 色、声、味:眼、耳、鼻 C 鱼、虾、蟹:湖、海、河 D 楼、房、屋:顶、梁、帐 此题是不是从来没见过?!出现6个词语!并且前三个词语之间被顿号隔开,后三个词语也是被短号隔开,而前三个和后三个词语之间却被分号隔开。这种形式很新颖,首先我们得明确,需要将前三个词语和后三个词语之间进行类比,而不是前三个词语狗、猪、鸡之间进行类比,当然也不是后三个词语之间进行类比。我们发现,狗和后三个词语当中的窝关系密切,狗住在窝里,同理,猪住在圈里;鸡住在舍里。因此B项正确,用眼看色;用耳听声;用鼻闻味。 上面介绍了类比推理题型考查的具体形式,其中不乏多种有趣的形式,特别是江苏省和河北省喜欢出这样的题目。但万变不离其宗,形式虽然多样,解题的思路是一致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