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领悟迁移创新

领悟迁移创新

领悟迁移创新
领悟迁移创新

领悟·迁移·创新

——从乙酸乙酯到苯甲酸甲酯

无锡市堰桥中学陈美(214174)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中,如何避免盲目重复练习、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教学质量?本人认为引导学生以教材为本、充分挖掘教材的丰富内涵是提高实验复习效率的基本途径。本文以“苯甲酸甲酯制备的方案设计”为例,与同仁们共商。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在高二册P168上作为演示实验、又在P234上安排学生实验。高三教材第六单元 P81设置了课后讨论题“以苯甲酸为原料,设计制取苯甲酸甲酯的实验方案”,该题既是巩固新知识《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同时又是对高二酯化反应原理和实验操作的拓展与延伸。

一、领悟:

首先按高二册P234《学生实验八》让学生重新体验实验操

作过程,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充分感知“乙酸乙酯制取实验”

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实验装置(装置如右图),在此基础上

设置导读自学提纲,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思考议论,各抒己

见。导读提纲:

1、本实验的反应原理是(用方程式表示,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的特点是,如何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

2、实验过程中碎瓷片的作用是,浓硫酸的作用是饱和碳酸钠的作用是①②③

3、实验操作中,向容器中添加试剂的顺序是,为什么这样操作?。

4、本实验中制得的乙酸乙酯是否纯净?如果要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需要怎样操作?

5、通过实验,你觉得该装置有何优、缺点?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改进?

在学生阅读、实验、讨论的基础上,老师重点对酯化反应原理、反应特点(可逆反应)、反应条件、反应装置的选择、物质的分离提纯等作出精心指导,使学生领悟到酯

化反应的意义和制取方法,理解酯化反应的实质和反应历程,掌握实验室制取酯类物质的操作步骤。

二、迁移

思考讨论:1、本实验的目的、涉及的反应原理、反应有何特点?

2、选择哪些仪器药品?是否需要碎瓷片?

3、使用冷凝回流装置时,选择长直导管好还是用冷凝管好?为什么?如果

选择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要怎样处理?为什么?

4、怎样将苯甲酸甲酯粗产品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5、怎样进一步除去混在苯甲酸甲酯中的硫酸和苯甲酸杂杂质?

6、怎样除去剩余的碳酸钠和生成的硫酸钠?

启发学生运用知识的类比迁移,完成以上讨论问题的前提下,得到最佳的苯甲酸甲酯制备的实验方案。

第一步:明确实验目的

1.加深对酯化反应原理、平衡移动原理的认识与运用。

2.分析并评价苯甲酸甲酯在浓硫酸催化条件下,加热可制得苯甲酸甲酯的粗产品,经冷却、分液、除杂、过滤、蒸馏即可得到苯甲酸甲酯。

第二步:理解反应原理和特点:

反应原理:C

6H

5

COOH + CH

3

OH C

6

H

5

COOCH

3

+H

2

O

( 羧酸 ) + ( 醇 ) ( 酯) + (水)

反应特点:①固体 + 液体Δ液体 + 水 (选择反应装置的依据)

②可逆反应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使

平衡向有利于苯甲酸甲酯生成的方向移动,由于甲醇相对易得、价格低、易回收,采用甲醇过量的方法提高苯甲酸甲酯的产量。

反应的条件:加热、浓硫酸做催化剂

第三步:查找有关资料

苯甲酸甲醇苯甲酸甲酯

熔点/℃122.4 —97 —12.3

沸点/℃249 64.3 199.6

密度/g.cm-3 1.2659 0.792 1.0888

水溶性微溶互溶不溶

第四步:选择实验用品:

与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相比,作如下改进:①在加热过程中所盛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因此采用圆底烧瓶代替大试管;②为了有利于产物收集,增加冷凝管使用;③为了得到较纯净的苯甲酸甲酯,增加了分液、过滤、蒸馏等装置。

第五步:设计装置及操作方案(详见下图所示):

实验步骤:

1、在圆底烧瓶中放入少量碎瓷片,15g苯甲酸,20mL甲醇,混合均匀后,小心

加入3mL浓硫酸,将球形冷凝管安装在圆底烧瓶上,按图示方向接好冷凝

管的进、出水口,加热反应容器。

2、冷凝后向圆底烧瓶中加入25mL蒸馏水,将其移到分液漏斗中,振荡、静置、

分液,将下层液体移入盛有1gNa

2CO

3

固体的干燥锥形瓶中。

3、准备过滤装置:将一小片棉花平铺、放入普通漏斗中,再将此过滤器置于蒸

馏烧瓶口上,将第二步操作所得到的生成物过滤。

4、将所得滤液蒸馏,收集199℃时的馏分,得到苯甲酸甲酯。

第五步: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略)。

第六步:拓展延伸——有机物制备实验方案中,一般应考虑哪些问题?

1.选用适当的催化剂。

2.一般反应是可逆的,考虑平衡移动的原理的应用。

3.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4.液态有机物混合物的分离往往根据沸点的不同采用蒸馏。

5.分液筛取。分离提纯。

三、创新提高

例1 2006年《江苏省高考模拟试卷》(第17题)苯甲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有机化学中通过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的原理,可以进行苯甲酸甲酯的合成和皂化反应。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下表所示:

Ⅰ苯甲酸甲酯的合成与提纯

相关的实验步骤为:

第一步:将过量的甲醇和苯甲酸混合加热发生酯化反应

第二步::水洗提纯

第三步::蒸馏提纯

(1)上述是合成和提纯的有关装置图,请写出合成和提纯苯甲酸甲酯的操作顺序(填字母)

(2)C装置中除了装有15g苯甲酸和20mL过量的甲醇外还需要,。作用分别是- ,。

(3)C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是,A装置中固体Na

2CO

3

作用是

Ⅱ苯甲酸甲酯的皂化反应

(4)能说明G装置中反应完全的现象是。

(5)在Ⅱ中得到白色固体的质量为5g。假设反应Ⅰ和反应Ⅱ中:蒸馏提纯的效率为66.7%,加浓盐酸苯甲酸钠生成固体的装化率为80%,酯化反应中苯甲酸的转化率为X。其他步骤的转化率为100%,则X=- 。

例2 2006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江苏赛区)预赛试题》(第17题,题略)已知苯甲酸乙酯的沸点为213℃,水---乙醇---环己烷三元共非物的共沸点为62.1℃(即在此温度下水、乙醇、环己烷以7.0%、17.0%、76.0%的比例成为蒸汽逸出)。请回答就下述实验室制备苯甲酸乙酯提出的问题:

(1)①在圆底烧瓶中加入苯甲酸、浓硫酸、过量的乙醇、沸石。②再向烧瓶中加入环己烷,装上分水器和回流冷凝管。(②的目的是);

(2)缓慢加热回流,至分水器下层液体不再增多,停止加热;放出分水器中液体(液体的三种主要成分是);继续加热,使多余的蒸至分水器中;至分水器中液体不再增加,停止加热;

(3)将圆底烧瓶中残液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用溶液

中和至弱碱性;用进行操作,分出粗产品;水

层用乙醚,醚层与粗产品合并;用纯水洗有机物2次,

将醚层与水尽量分净,醚层从上口倒入一个干燥的锥形瓶;

(4)加入适量豆粒大小的无水氯化钙干燥剂,摇动锥形瓶,至

醚层澄清透明;醚层过滤入一个干燥的圆底烧瓶;进行,先蒸出;后蒸出苯甲酸乙酯。

(参考答案:例1(1)CFEADB (2)浓硫酸沸石催化剂防止暴沸

(3)冷凝回流洗去苯甲酸甲酯中过量的酸

(4)不分层(5)62.5%

例2 (1)通过形成水—乙醇---环己烷三元共沸物分离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促进酯化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2)水、乙醇、环己烷乙醇、环己烷

(3)碳酸钠分液漏斗分液萃取

(4)蒸馏乙醚

四、反思总结

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自然科学,实验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也逐年上升,近几年基本稳定在20%。分析近几年化学实验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直接以教材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为情景,形成实验试题。如全国卷2002(29)题、2004(28)题;江苏卷2005(15)、2006(4)等,这些题目都直接源于教材,都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2)以教材实验为主干,创设实验情景,形成实验试题。如理综全国卷2005(28);江苏卷2004(20)、2005(19)等。这类实验以教材实验为主要实验情景,或部分改动,或将多个实验相连,或增加少量实验内容,考查学生的各项实验能力,真正体现“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命题原则。(3)基于教材中学生熟知的化学反应或原理,创设实验情景,形成实验试题。如2002年两广、河南19题;全国理综2005(27)等。这些试题仍源于教材,涉及的基本原理均来自教材的元素化合物基本知识和选修教材的化学实验设计方案的基本要求,依然是考查学生的“双基”,当然也考查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由此可见,回归教材是化学高考的命题趋势,也是进行化学复习的根本原则。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我们多动脑子,多思考些问题,多总结一些规律,对教材实验进行改进、延伸与挖掘比搞题海战术,效果要好得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摘要】从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吸收过程,而 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 关系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学会知识的正迁移,将使儿童学得更主动。 本文围绕“从生活情境入手,培养学生迁移能力;有效防止负迁移,真正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应用“生活即课堂的理念”进行知识的正迁移”等方面进行了详实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能力正迁移 小学数学是通过教材,教小朋友们关于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图形和长度的 计算公式,单位转换一系列的知识,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计算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荷兰教育家弗赖登诺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 用于现实。”的确,现代数学要求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来阐述世界。从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吸收过程, 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让学生将抽象的数 学关系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学会知识的正迁移,将使儿童学得更主动。从我们的教育目标来看,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 析和应用等综合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串联性强、前后知识点关联密切等特点,因而在教学过程 中要实现知识的正迁移。需要从小学数学内在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不同的内容产 生的有趣互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奋点。学生探寻知识的兴趣有了,自主学 习的动力也就自然有了。学生懂得了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正迁移”,也就掌握 了数学学习的精髓,学习效率将会事半功倍。 一、从生活情境入手,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数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万事皆学问。 将数学知识教学融入到实际生活情境中,紧紧结合日常点滴,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实践。将一切纸面上的数学问题,迁移到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迁移到日常生活中的万花筒,既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致,又可以提升学生的 接受速度,增强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例如: 在学习图形相关知识时,需要教会 学生计算面积、周长、表面积和体积,这不仅仅只是书上、练习题中的平面图形,更是现实存在的生活实物,只教会学生用公式计算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将抽象化 的平面图形与生活中真实实物联系起来,这个时候,需要借助孩子们的玩具,玩 是孩子的天性,玩具对于孩子刻骨铭心,对于相关知识的教学,可让孩子带自己 的玩具到课堂,从玩具中去找寻数学知识,纸牌中去研究长方形、魔方中去找寻 正方体、饮水杯中去探究圆柱等等。从生活实例中运用不同的思维角度和方法, 使学生得到不同的学习体验,也许每个学生所感悟的未必相同,但对于这些知识 的掌握方向绝对是一致的。将数学问题迁移为生活问题,再反过来把生活问题总 结成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就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本质内容。 二、有效防止负迁移,真正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学会知识的迁移,能够促使学习事半功倍,但迁移中有“正”、“负”之分。正 迁移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良性现象,而负迁移则是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消极 影响的不良现象。小学生由于其年龄尚幼,心理稚嫩,学习能力还正在塑造当中,出现了知识的负迁移,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学习进度和效果。教师的教学 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活动与安排要照顾到学生的认识水平,要考虑 到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和解决问题经验。负迁移是学生已学会的知识和经验造成的,

知识巧迁移

知识巧迁移“水”到“渠”自成 建湖电大08秋小学教育学员沈中仁 内容摘要:本文谈了学习迁移的意义和作用,新课程背景下利用迁移规律进行有效教学的有利条件,以及自己利用迁移规律进行教学实践的有效策略。从教材内容、探究性学习理念的应用,知识的纵向、横向联系、学生特点、教师的指导等方面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阐述,对指导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知识迁移意义条件策略 小学教学的任务在于使儿童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能够充分地理解、掌握、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应用,以便更好地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技能,解决新问题。这就关系到学习迁移的问题。学习迁移在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在自己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索中,特别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指引下,引导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人有了一些理性的认识和实践中的尝试。 一、学习迁移的意义和作用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先哲们的教育思想,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把着眼点放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上,使他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终身受用的自学方法,从而掌握“会学”知识的金钥匙。我们发现,学习中的迁移现象不仅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早已为古人所发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迁移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影响另一种学习。即在学习过程中,各种学习之间或同一知识领域的学习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彼此相互影响的现象,这种相互影响关系到学习的效用,这就是心理学家称之为“学习迁移”的问题。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无论是顺向迁移还是逆向迁移都有正负之分。 现代心理学关于迁移现象的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在学习时,对学过的知识、技能和要领掌握得牢固,且又善于分析思辩,那么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概念会对另一种知识、技能、概念产生有益的影响和推动,这就是学习的正迁移。反之,如果对已学的知识、技能和概念掌握得不牢固,又不注意分析思辩,那么已学得

知识创造到技术创新转换的研究

万方数据

知识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方法论更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新知识产生的途径,但是这些理论都过于抽象。经济学对于知识本质的研究并不深入,大多数理论中都视知识为外生给定的。制度经济学探讨了知识在经济实践过程中的作用,但是其他分析很少。在管理学中,日本一桥大学野中教授和竹内教授提出的SECI模型则很好地从本质上解释了创新的来源以及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对于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这两个主题研究不够深入的现状,就决定了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转化及相互影响机制研究不可能深入。事实上,目前并没有专注于这一主题的研究。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与这一主题有相似之处,但前者强调的是各主体之间的联系,而后者强调的是知识流动的本质。 本文试图以制度经济学的思想为依据,借鉴物理学中“场”的概念,分析知识创造与技术创薪之间的转化及相互影响机制,并用以分析我国科研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1“场” 1.1“场”的提出及内涵 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界,“场”被认为是一个借鉴了物理学概念的形象的名词。很多学者为了促进组织内部知识的利用、共享和创造新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关“场”的理论,并且用其来说明知识创造(生产)的机理。目前较典型的理论有三种:其一,日本一桥大学教授伊丹敬之从组织管理模式人手,相对于“科层制”提出了“场管理”。他从心理活动出发,核心是在组织内部建立“场”,并通过发挥其作用来管理组织。这里“场”的含义是人们在共同参与、有意无意地相互观察、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共同合作、共同体验的场所或无形的圈子。其二,情场理论是关于组织信息处理的理论。提高组织竞争能力的关键是交流、联系和创造。而“场”是一种自由交换意见的场所。情场理论是以创造生产有价值情报的“场”为目标的理论。其三,野中教授把“场”定义为“分享、创造及运用知识的动态的共有情境。‘场’为进行个别知识转换过程及知识螺旋运动提供能量、质量及场所”。这个“场”内含丰富,既包括物理的、虚拟的空间,也包括心灵的空间;既有组织内的,也有组织之间的。 “场”强调沟通。它包含了各主体之间以及其各自内部沟通的内容、方式等。如果视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为磁130霆2009.11铁的两极,那么人力,资金、信息等不同的沟通渠道就像是磁力场中一条条的磁力线,而这些渠道的总和及相互影响就是磁铁两极所产生的场。这种“场”中,虽然渠道数量少,但是相互发生作用。通过渠道的不断扩大、增多,使得渠道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大,重叠的部分越来越多,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场越来越坚实,最终使得它们二者之间的沟通越来越有效,科技能力也就能在越来越坚实的平台上不断提高。 “场”因为其形象性而被用来分析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另一方面还受到了创新网络模式的启发。网络模式的两类基本构成是作为节点的要素和各节点之间的联系。节点是各种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的主体。联系是各主体之间种种交流,包括人员、资金、信息和知识等。这些联系不仅具有不同的性质,而且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相互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密切,如图1所示。 图l创新网络模式示意图 “场”的概念可以对此问题做出解释。如果把图1中的节点视为一个个磁铁,那么就可以得到简单示意图(图2)。图中每一个小圆点代表一个知识创造或技术创新的主体。它周围的灰色区域代表这个要素所产生的“场”。这些“场”是由所有能够产生的沟通渠道的总和。每一个灰色区域都代表它其中的每一个主体在创新体系中所能形成影响的范围及程度。在这个体系中,每个要素所处的位置不同,类型不同,大小不同,它们所产生的“场”的大小,类型也随之不同。 图2基于“场”的沟通模式示意图 1.2“场”的类型及作用  万方数据

浅谈促进学习正迁移的条件和方法

浅谈促进学习正迁移的条件和方法 https://www.doczj.com/doc/9114243167.html,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8-11-3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供稿文/钟红 [导读]摘要:学习正迁移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迁移,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摘要:学习正迁移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迁移,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学习迁移教学情境思维能力 学习迁移是指学习一种知识、技能对学习另一种知识、技能产生某种影响。我们所学的知识、所获得的技能会影响其它知识的学习和其它技能。迁移的问题就是不同学习阶段的相互影响,先前的学习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原有的学习也会产生影响,学习之间普遍会发生相互影响,这就是迁移的实质。以迁移效果为标准划分,可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消极影响,即起干扰作用。迁移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而迁移在实际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只要教师重视解决旧知识与新课题的矛盾,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就一定能提高教学质量。现从以下几方面对在教学中如何创造条件,促进学习的正迁移和防止干扰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一、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 启发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相互关系,为学习迁移提供有利条件 学习对象之间存在着相同的或相似的因素就能产生相互迁移的现象。它们之间包含的共同因素越多,迁移就越容易产生。知识之间、技能之间的共同因素是产生学习迁移的重要客观条件,所以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越多、越扎实,就越能产生学习正迁移,从而顺利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面临新的学习任务时,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基本概念或基本原理,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这样不但可以复习已经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这些原理的指导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见,迁移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学生应该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因此,“双基”是学生知识结构的核心,必须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 二、抓住学习本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学习对象之间共同因素的存在是产生迁移的客观条件,能否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还在于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技能的概括化水平。学生是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去认识新知识,并把新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化水平越高,就越能揭示某些同类新知识的实质,从而产生正迁移。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每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放在中心地位,以突出其内部规律,基本概念的掌握与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具有了高度的概括能力,容易发现新旧知识、技能间的关系,这样就有利于新旧知识、技能间的正迁移。如果学

关于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讲座一)

关于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讲座一) 府谷二中八年级物理组薛波 知识的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就是学生能否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成功地迁移到新的情境、新的课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其实质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就是把学到的某些原理知识应用到学习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也就是实现知识的迁移。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促进知识迁移 根据迁移规律,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牢固程度是实现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先前的学习越扎实、雄厚,就越容易产生迁移,效果也越显著。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为知识的迁移、应用奠定基础和准备。如果没有对知识的透彻和贯通性理解是无法实现知识迁移的。 1.温故而习新,促使知识的纵向迁移 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使其同化,将新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利用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去“同化”这个新问题,就能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使知识实现从“故”到“新”的纵向迁移,并且使“故”也得到巩固。 在欧姆定律的教学中,这一节是电学部分的重点之一,让学生自己设计与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有一定的困难。利用学生已有认知

结构里的有关“控制变量法”的知识情节,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启发学生。如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因为压强和压力与受力面积都有关系,所以在研究时,是先保持压力 F 不变,通过演示实验而得出P 与S 的关系,然后保持受力面积不变,通过实验再研究P 和F 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最后综合得出:P=F/S。应当指出,这里运用的研究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也就是说,若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有联系时,就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物理量先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从而把所研究的问题首先转化为一个物理量与单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样使被研究的问题由复杂变简单,容易发现联系,最后将各个联系综合起来得到所需结论。控制变量法是研究多变量问题的有力武器,所有多变量问题原则上都可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求解。通过以上的实验比较分析,对“控制变量法”更进一步理解,学生认知结构里的新知识引起同化,更有利于探究欧姆定律,促使学生对新知识欧姆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在液体压强、电功、焦耳定律等教学中,都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的知识迁移启发学生,都获得很好的效果。 2.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促使知识的横向迁移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际上就是学习者通过思维,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找到与要解决的问题关联,从而把当前的问题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从而解决了问题,也就是知识的实际应用。 二、创设情境,进行意义建构,促进知识的迁移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生活的背景即“情

知识迁移的理论条件和促进迁移的方式

知识迁移的理论条件和促进迁移的方式 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有:形式训练说,共同因素说,概括化理论以及关系理论。 形式训练说是一种古老的迁移理论,来自于官能心理学。它认为人类的心理是由不同的官能形成的,通过对人的心理官能进行训练,可以使该官能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促进迁移。共同因素说是由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和吴伟士指出,强调各种学习之间具有共同成分或共同因素,才会产生迁移。 概括化理论由心理学家贾德(C.H. Judd)提出,认为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是迁移的关键,两种学习之间的共同因素是迁移的必要条件之一。 关系理论由格式塔心理学家苟勒提出,认为迁移是由于学习者突然领悟两种学习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的结果。这一理论实际上是对概括理论的一种补充。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都十分重视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产生广泛迁移的根本。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有助于迁移。 建构主义的理论学派,认为迁移实际上就是认知结构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为了促使学生在新条件下应用知识的能力,建构主义者们提出了一些教学理论,如抛锚式教学、认知学徒式教学以及认知灵活性理论等。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各种实际情境中从多种角度反复应用知识。 2.迁移的种类 迁移的种类按其效果来分,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如果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即为正迁移。两种学习间干扰作用则是负迁移;按迁移的顺序划分,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学习英语句法结构,有时也会受到汉语句法结构的影响而产生顺向负迁移。例如,在翻译“我们明天去上学。”的句子时,有的学生错误地译成: We tomorrow go to school.“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则是说明了大量的阅读,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阅读学习对写作能力提高产生顺向正迁移,此种说法同样适用于英语学习。 三、促进知识迁移的方法 迁移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迁移的发生却不是自动的,它需要我们创设条件,采取有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迁移,从而提高记忆与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 1.创设多种促进知识的迁移条件 (1)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提供给学生引导性知识,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内容提供联系点或者促进对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辨别。例如,在讲解过去进行时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复习现在进行时,通过比较,分析两种时态的异同后,学生对过去进行时掌握就比较容易。 (2)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有关知识的运用与迁移。如果教师在讲解知识内容时,能充分利用奥苏伯尔的“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两个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引导学生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水平,使学生在学到丰富知识的同时,形成合理而牢固的认知结构,促进知识迁移。 (3)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也是影响知识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基本概念的学习和掌握。例如,英语语法知识讲解,这些概念抽象程度高。因为知识越抽象,其潜在的应用范围(逻辑处延)就越大,适用范围就越广泛,迁移效果就越明显。 (4)定势也称心向,也是影响知识迁移的条件。定势的作用有双重性。对知识迁移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例如,学生在翻译“他们在教室”句子时,受汉语的负

以旧引新自主探究发挥知识正迁移

以旧引新自主探究发挥知识正迁移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 旬阳县城关第二小学梁晓玲 巴甫洛夫说:“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都要运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同类课题。”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其实就是让学生带着已有的认知经验进入课堂,参与学习。在进行《比的基本性质》教学时,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本人采用了以旧引新、自主探究等合理的教学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下文为当时实施教学的流程模式和所思所悟。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意义、比和除法的关系、比和分数的关系后接着学习的内容。比的基本性质是一节概念课的教学,它跟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实际上是同一道理的。所以本节课主要是处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进入到学习新知识。教材内容渗透着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和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不但能加深对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意义、比和分数、比和除法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也为以后学习比的应用,比例知识,正、反比例打好基 (二)学情分析 新课标中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其实就是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经验进入课堂,参与学习。在认知经验中,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与基本性质、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掌握了分数

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解答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且理解了比的意义。有了这些知识的储备,学生只要进行知识的迁移、类比就可以自主探究出比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知道什么是最简整数比,能正确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究中,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难点是能根据比的前项后项数的特点,能灵活地化简比。 二、教学基本流程 创设情境,引发猜想——小组合作,验证猜想——运用规律体验成功——巩固拓展,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目标: 1、复习旧知,为学生发现问题、产生猜想奠定基础。 2、启发学生大胆猜测,提出自己的假设。 过程: 师:判断对错并说出你判断的依据。6÷8=60÷80 () 6÷8=3÷4 () 生:(依据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师:12/18=2/3()12/18=60/90 ()

地理教学中知识正迁移的途径

地理教学中知识正迁移的途径 【摘要】迁移对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生一旦掌握了正确的迁移方法,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将探析在地理教学中增强学生知识正迁移的途径。一、将地理知识和原理迁移到实际练习中。二、将地理知识和各种图表信息相互迁移:将地理知识迁移到图表信息中,将图表信息迁移到地理知识中。 【关键词】地理迁移练习图表途径 知识的迁移也叫学习的迁移,心理学上把已获得的知识、情感和态度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影响,或者后续学习活动对先前学习活动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学习之间的影响有促进和干扰之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称为正迁移。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引导正迁移,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进行地理思维的基础。地理教学中知识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促进认知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地理知识的正迁移是从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地球和地理环境基础知识和运动规律及与人类活动等关系中进行迁移,使知识联系起来,重新思考,产生飞跃,从而获取新知识。下面就两个方面谈谈地理知识正迁移的途径。 一、将地理知识和原理迁移到实际练习中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相关联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具有各自不同的本质属性。在教学中,教师应精选题,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培养解决类似问题的思维定势;当学生的思维定势形成以后,又要通过训练,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建立、发展和强化更具一般意义的思维定势,实现学生的所学知识正迁移,要使学生形成在遇到用习惯方法难以解决的有关问题时能够从其他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意识与能力,这是培养知识正迁移能力的重要要求。如《海洋地理》中学习洋流知识,除了解洋流的形成、分布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外,还要掌握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那么如何了解概念、规律和分布,可以把洋流和盐度知识迁移到实际练习中去,以检验知识了解、掌握熟悉的程度。教师可以针对实际情况设计航海练习题,把全球的洋流知识联系起来,也可就某一环流系统设计练习,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例1】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科学考察船,2004年10

知识迁移

政治课教学迫切需要培养学生学习迁移能力 随着高考的改革,考试的内容在向“广”、“宽”、“综”的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运用知识,而这些能力培养的关键就是使学生掌握知识迁移的本领。这对处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来说,无论是在学校课堂,还是将来走向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就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什么是学习迁移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就是学习迁移,即已获得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影响和作用。凡是这种影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就称为学习的正迁移;反之这种影响起到抑制或消极的干扰作用,就称为学习的负迁移。由此可见,学习迁移对学习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一旦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迁移方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正迁移能力,克服学习的负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身的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正迁移能力 从上述正迁移原理的分析可以看出,要使学生已获得的知识对学习新知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应从充实和完善其认知结构着手,并及时唤醒与新授知识相关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创设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迁移,从而形成正迁移能力。为此,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学习迁移。 能否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具有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因此,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按照知识体系的逻辑性,选择合适的教学主线索;讲清各个知识点,从一个知识点发散联想到另一个知识点,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围绕主线索串联成体,建构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并能根据知识网络随时唤醒与新授知识相关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的正迁移。例如:在讲述“国家宏观调控”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这样的知识链: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经济的弱点和缺陷→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手段→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链内的正迁移,使学生全面、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市场经济,而且还可迁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的内容上,从而产生积极的影响,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 2.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学习迁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