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子论

原子论

原子论
原子论

米利都学派:1泰勒斯的“水”本原学说:他看来水是万物不变的本体,万物都从水中生,是水的变形,灭亡之后又复归于水,大地浮在水上,从水中汲取所需要的营养。他的哲学是一种原始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学说。2阿纳克西曼德的“无限”本原说: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限者”无限者不生不灭,但一切事物都生于塌灭与它。3阿那克西米尼的“气”本原说:他继承和发挥了其前辈的哲学思想,认为本原是唯一的和无限的,但他不同意“无限者”的主张,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气”。

毕达哥拉斯学派:1“数”本原论。数具有更大的普遍性,一切事物都离不开数,都有数量的特征和规定性。2对立与和谐的思想。对立是存在物的本原。3灵魂学说。他们的基本信条就是灵魂不死和灵魂轮回,在他们看来,灵魂石可以独立存在的神圣的不朽的实体。总之,毕达哥拉斯学派是巴门尼德以后古典唯心主义的始祖,他们强调只有人才有心灵,开辟了从主体角度研究人的理性的先河。

爱非斯学派:1“火”本原论。赫拉克利特继承了米利都学派的唯物主义传统,仍从具体的感性事物中寻找万物统一的基础,提出万物的本原是“火”。他认为,火产生了万物,一定时间以后,万物又被火焚烧,如此循环不已。2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世界作为“永恒的活火”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中,“一切皆流,无物常驻。”他以川流不息的河流为例,说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不断遇到新的水流。一切都存在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变化,不断地生成和消逝。3认识论思想。他肯定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强调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和意义。他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意识到感觉和理性的区别,但不懂的二者之间的辩证联系,因而是朴素的,他的认识论思想为哲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并为后来的哲学家唯物地探讨认识论问题奠定了基础。

爱利亚学派的思想:1色诺芬尼关于神的思想:他反对多神和神人同形同性的观念,他认为神石至高无上并唯一的。这个神永远保持在同一个地方,根本不动,它是全视,全知,全闻得。2巴门尼德的存在论:1“存在”本原论,他提出了两个对立的概念,存在者和不存在者。认为前者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它可以言说,可以思议,后者是不存在的,因为你是既不能认识也不能说出的。存在者到底是怎样的存在,他论述了许多标志属性。第一,存在着是永恒的。第二,存在者是连续的整体、不可分的“一”。第三,存在者是不动的。第四,存在者是有界限的。2真理和意见,在他看来,自然事物可生可灭、变动不居,因而是虚假的,只有唯一、不动的“存在”才是真实的。因此,对自然物的认识只能获得虚假的、不确定的“意见”,对“存在”的认识,才能通向“真理”。3芝诺对存在论的论证:1否定“多”的论证。为了证明存在时“一”他还运用反证法证明“多”是不可能的。2否定“运动”的论证。为了证明存在时“不动”的,他运用反证法证明运动不可能的。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哲学:1原子和虚空说。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2影响说。他认为感觉是知识的源泉,而感觉是由外界事物引起的,外界事物的表面经常流射出极微小的、带着该物体形象的“影像”,这些影像作用于人的感官和心灵便产生感觉和思想。3幸福论。他认为,人由两种原子构成,一种是精致、圆滑的灵魂原子,一种是粗糙、暗淡的感性原子,所以,人有身、心两个方面的幸福。

智者学派的哲学:1普罗塔格尔的感觉论,他主张“万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彼此混合所产生的”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中。在认识论上,他主张感觉主义,认为“知识就是感觉”。2高尔吉亚无物论的三个命题(1无物存在。2如果有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3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智者运动的意义1、智者运动的消极影响:对文明的极大破坏性,对哲学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哲学自掘坟墓”。2、智者运动的积极意义:是创新的必要环节。它激发了人们的思想,要求哲学、宗教、习俗、道德以及建立在他们之上的制度来辨明自己的合理性。

苏格拉底的哲学:1目的论,自然界特别是有机界中存在的和谐、匀称、完美等现象,就是由于事物追求好或善的目的而造成的。2美德论,他认为一般的或共同的美德就是“知识”,由此他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美德即知识”3方法论,1认识你自己:他认为在自然事物中不能找到事物的真正原因,必须转向自

身,认识自己的心灵。2自知无知:对具体事物的认识算不上认识,所以大多数人都是无知者,只有承认自己的无知,放弃对自然和社会事物的认识而转向心灵,才是聪明。3问答法,这一方法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通过诘难使对方的观陷于矛盾,从而承认其无知,然后经过他的引导,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柏拉图的理念论哲学:一、理念论:古希腊最早出现的吸收多家思想的客观唯心主义系统理论。1理念是“真正的是在”。他认为,一切感性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因而是不真实的,不可“定义”的,只有不动不变、可以作为“定义”对象的“理念”,才是“真正的实在”。2理念是事物的“原因”。他说他一向研究的那个事物的“原因”就是“理念”。3“可见的世界”和“可知的世界”。他认为存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由变动不居的“感性事物”构成的感性世界,一个是由不动不变的“理念”构成的理念世界,前者是可见而不可知的,所以被称为“可见的世界”,后者是可知而不可见的,所以称为“可知的世界”。4后期对理念论的反省和完善。对理念的反省和完善,揭露了其理论自身的矛盾,肯定理念间的联系,结合和转化,使其形而上学性有所克服,也表明哲学家自我认识的提高和人类知识的发展。二、知识论:柏拉图的知识论否定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否定感觉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把知识看做是灵魂先天固有的,这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但是,他对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相对性的认识,对认识和知识的等级性以及不同认识方法的分析,含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三、理想国:1他所设计的理想国是个等级森严的国家。2他把私有财产视为罪恶的根源,认为世间的一切争端都与此有关。3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剥削阶级国家理论,反映了雅典奴隶主贵族派的政治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他的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是他全部知识体系的核心和基础。第一哲学是寻求本原和最初的原因,目的是为求知,并不是为了实用。一,实体学说。“实体”是由前人解释万物的起源和基础的本原,元素,存在,理念等范畴发展而来的。他的实体学说唯物主义地解决了个别事物和种属概念,即个别和一般,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二,“四因”学说。三,“潜能和现实”学说。在每一类事物中,都有潜在和完全实在之分。

伊壁鸠鲁的哲学:一,对原子论的继承和发展:1提出原子有重量的学说2提出原子形状的差别是有限的思想3提出原子运动的“偏离”说。二,对影像说的继承和发展:1肯定声、味等可感性质是客观实在的2强调感觉的重要性和可靠性3快乐主义的社会伦理观(1对神和死亡的恐惧是没有必要的2认不是“命运”的奴隶3国家和社会秩序不是永恒不变的)

怀疑派的哲学:创始人皮浪认为我们认识事物,只是认识它表现出来的现象,而不能认识它的本质或真想。

早期经院哲学的形成:11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通过改革,实现了教会在政治上组织上的统一,它既有能力又迫切需要统一思想,巩固和维护自身的地位和利益,同一切“异端”或“异教”思想作坚决的斗争,经院哲学便是在这样一个主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建立。特点:1以“经院”为生存环境,充当神学的婢女2盲目崇拜权威,坚持神学教条主义3热衷于繁琐论证,搞形式主义。

唯名论与实在论的斗争:1争论是围绕共相问题展开的。唯名论与实在论的斗争,实质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哲学路线的斗争在中世纪条件下的积蓄和特殊表现。2争论的焦点是一般或共相是否实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究竟一般是实在的还是个别是实在的。主要代表:一,安瑟伦的极端实在论:他是一个极端的实在论者,他认为一般概念不仅存在与人们的思维思维中,而且是先于个别事物,离开个别事物独立存在的实体。其中著名的就是“本体实在论”,他认为教皇是上帝在地上的代理人,教皇权利独一无二至上的,在他看来沦为农奴的人是因为他原来有罪,他的子孙后代也要永远为奴,他的这些理论完全是为封建主的统治服务的。二洛色林的极端唯名论:他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时真实存在的,共相没有任何实在性,一般,共相只是个名称,甚至只是声音或空气的振动,它们仅仅起源于语言的需要。这种只承认个别事物的实在性,把共相仅仅归结为名称的观点,在哲学史上被称为极端唯名论。

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上帝存在的证明:1证明依据事物的运动2证明依据事物的动力因3证明依据可能性与必然性的关系4证明依据事物完善性的等级5证明依据自然的目的性。温和实在论:在一般和个体的关系问题上,他吸取了早期唯名论和实在论的经验教训,在坚持一般决定个别的前提下对唯名论做出某些妥协。他认为,一般有三中存在方式:1最低级的存在方式是,作为事物的“形式”或“本质”存在于个别事物中2较高级是一般作为人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形成的抽象概念或思想的共相,存在于人的理智之中3最高级的存在方式是作为上帝创造世界的原型的理念或原始形式,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前,内在于上帝之中。认识论:在他看来认识由肉体和灵魂构成的有形实体,灵魂本身又是单一的精神实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不朽的灵魂,它作为精神实体,最终与上帝相通。他的神学先验论的认识论:1在信仰和理性的关系上,他提出了二者可以并存、一致,并且信仰高于理性的原则2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上,他指出有感觉才能理解,只有当感觉健全,精准时,心灵才能自由驰骋3在真理问题上,他认为“理智中的真理就在于理智和所了解的事物一致”

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1反对神权之上,要求突出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赞颂人生的伟大2反对封建等级制度,要求意志自由和个性解放3反对禁欲主义,要求现实生活和尘世的幸福4反对盲目信仰和蒙昧主义,推崇理性,重视科学文化知识。

唯物主义自然观:培根认为,世界时物质的,在自然界中真是存在的是无数个体事物,个体事物的总和构成整个自然界。

唯物主义经验论:在他看来,感觉经验越丰富越精确,对一切事情进行起来就越容易越顺利。培根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突出特点是重视实验在认识中的作用。

新工具《归纳法》:针对历来研究学问中存在的偏重经验或偏重理性的错误,培根提出要把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以求认识世界,这种认识世界的放大叫做“经验归纳法”。归纳法大致分为三步1广泛搜集事实,作为归纳的基础2用合理的方法整理事实材料3就是归纳。

笛卡尔的唯心主义理论:1“形而上学”中的二元论世界观:他主张人们在认识前,首先必须对过去接受的一切思想,观念进行大胆的,普遍的怀疑。他主张要用理性对我们以往的一切观念展开普遍怀疑。2“物理学”中的机械唯物主义:1物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物质与空间不可分割3物质在宏观方面是无限的,在微观方面也是无限的4运动就是机械的位移。

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唯理论:一,唯物主义的实体论。斯宾诺莎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它是反对宗教神学和批判笛卡尔二元论的过程中提出并发展起来的。1实体说,实体是斯宾诺莎世界观的基础和核心(1实体是自因的2实体是唯一的3实体是无限的4实体是永恒的)2属性说,他认为实体是无限的,属性也有无限多,每一种属性都从的侧面表现实体的本质。3样式说,他认为样式是有限的,可分的,有生有灭的和相对的,是感觉的对象。二,唯理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认为,要认识自然,获得与自然相一致的知识,就必须指导和改进理智,确立认识自然的方法和途径。根据认识的来源和知识的真理性程度,他把认识分为三种(1感性知识2理性知识3直观知识)他主张理性首先是要获得直观认识,形成“真观念”。在获得“真观念”之后,心灵又以真观念为基础,运用几何学的演绎方法,一步步推出其他知识来,他的这种方法就是几何学的公理化方法和这么方法。三,以理制情的伦理观。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单子只是一种组成复合物的单纯实体,单纯就是没有部分的意思。单子论是莱布尼茨针对机械唯物论的物质实体观而提出的一种关于实体的学说,他认为机械唯物论肯定物质实体的存在,并把物质的本质归结为广延性,这与实体的本义是相对的,在他看来,作为世界万物统一性的基础实体,应是单纯的,不可分的,同时又是具有能动性的东西。单子的特性:1单子具有客观实在性2单子是突然产

生,突然消灭的3单子是孤立封闭的4单子具有质的规定性5单子具有直觉能力6单子具有能动性。唯理主义认识论:莱布尼茨的认识论是建立在他的单子论基础上的,他认为,心灵单子是一种精神实体,其本性就是直觉,由于单子是封闭的,没有可供外物出入的窗户,不可能接受外界的影响,因此人的认识不能来自外部世界,只能来自心灵自身。

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作为认识对象的可感物不能离开心灵的感知而独立存在,认识对象的存在依赖于认识的主体,作为主体的心灵,精神或自我是一切可感知事物存在的前提。

德谟克利特简介:

德谟克利特从小就见多识广。德谟克利特成人后,来到雅典学习哲学。后来又到埃及、巴比仑、印度等地游历,前后长达十几年。回到故乡阿布德拉后,他担任过该城的执政官。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他始终没有放弃追求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且在艺术方面也有了一定的造诣。德谟克利特研究过天文、地质、数学、物理、生物等许多学科,提出了圆锥体、棱锥体、球体等体积的计算方法。他对逻辑学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德谟克利特的著作涉及自然哲学、逻辑学、认识论、论理学、心理学、政治、法律、天文、地理、生物和医学等许多方面,据说一共有52种之多,遗憾的是到今天大多数都散失或只剩下零散的残篇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因此赞美他是古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基本思想:

1、宇宙空间中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什么都没有。

2、原子一直存在于宇宙之中,它们不能被从无中创

生,也不能被消灭。

3、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在形式上是多样的。但

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没有“内部形态”,它们之间的作用通过碰撞挤压而传递。

4、任何变化都是它们引起的结合和分离。

5、在原子的下落运动中,较快和较大的撞击着较小

的,产生侧向运动和旋转运动,从而形成万物并发生着变化。

6、一切物体的不同,都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数量、形状和排列上的不同造成的。

德谟克利特从小就见多识广。小时候,他作过波斯术士和星象家的学生,接受了神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对东方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非常的专心,经常把自己关在花园里的一间小屋里。一次,父亲从小屋里牵走了一头牛,他都没有察觉。他的想象力很丰富,并且刻意培养自己的想象力,有时他到荒凉的地方去,或者一个人呆在墓地里,以激发自己的想象。

德谟克利特成人后,来到雅典学习哲学。后来又到埃及、巴比仑、印度等地游历,前后长达十几年。他在埃及居住了五年,向那里的数学家学了三年几何。他曾在尼罗河的上游逗留,研究过那里的灌溉系统。在巴比仑,他向僧侣学习如何观察星辰,推算日食发生的时间。回到故乡阿布德拉后,他担任过该城的执政官。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他始终没有放弃追求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且在艺术方面也有了一定的造诣。

德谟克利特经常外出旅行,花费了父亲给他留下的绝大部分财产。他又整天写着“荒诞”的文章,在花园里解剖动物的尸体,以至族中有人认为他发了疯。有些人企图占有他剩下的财产,便控告他浪费祖产,对族中的事不加理会,把好好的园子变成了杂草丛生的荒地。根据该城的法律,犯了这种罪的人,要被剥夺一切权利并被驱逐出城外。但是,聪明且能言善辩的德谟克利特在法庭上据理力争,终于被判无罪。

德谟克利特研究过天文、地质、数学、物理、生物等许多学科,提出了圆锥体、棱锥体、球体等体积的计算方法。他对逻辑学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德谟克利特的著作涉及自然哲学、逻辑学、认识论、论理学、心理学、政治、法律、天文、地理、生物和医学等许多方面,据说一共有52种之多,遗憾的是到今天大多数都散失或只剩下零散的残篇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因此赞美他是古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德谟克利特继承并发展了留基伯的原子学说,指出宇宙空间中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什么都没有。原子一直存在于宇宙之中,它们不能被从无中创生,也不能被消灭。任何变化都是它们引起的结合和分离。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在形式上是多样的。在原子的下落运动中,较快和较大的撞击着较小的,产生侧向运动和旋转运动,从而形成万物并发生着变化。一切物体的不同,都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数量、形状和排列上的不同造成的。原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没有“内部形态”,它们之间的作用通过碰撞挤压而传递。根据这样的理论,德谟克利特还提出了他的天体演化学说,即在一部分原子由于碰撞等原因形成的一个原始旋涡运动中,较大的原子被赶到旋涡的中心,较小的被赶到外围。中心的大原子相互聚集形成球状结合体,即地球。较小的水、气、火原子,则在空间产生一种环绕地球的旋转运动。地球外面的原子由于旋转而变得干燥,最后燃烧起来,变成各个天体。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里没有神存在的空间,他认为原始人在残酷而奇妙的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再加上知识的匮乏,只有臆造出神来解释一切的未知。其实,除了永恒的原子和虚空外,从来就没有不死的神灵。他甚至认为,人的灵魂也是由最活跃、最精微的原子构成的,因此它也是一种物体。原子分离,物体消灭,灵魂当然也随之消灭。

这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他认为,原子和虚空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原子是一种最小的、不可见的、不能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则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也是实在的存在。他认为万物是由于原子的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的不同及其彼此碰撞结合而成的。

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原子论的不同

——关于伊壁鸠鲁提出原子偏斜运动理论及其影响

10081530208 闫鑫蕾 2008级物理系2班伊壁鸠鲁14岁从师德谟克利特,成为了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忠实继承者,并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加以修正和发展,其中十分重要的就是,伊壁鸠鲁认为原子在虚空中除了德谟克利特所认为的直线下落和互相排斥运动外,原子还有偏斜运动——有的原子因其内部原因而自动地脱离其原来的直线运动轨迹,向旁边倾斜出去。

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之所以在关于原子运动上会有这样的不同,是因为他们的“原子论”对于原子理解有不同的出发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直线运动、排斥运动只是产生在原子间的外在的、强制性的运动,并没有办法解释产生于原子本身的概念规定的、自为的运动是什么,可见,德谟克利特并没有从原子本身来研究原子特性,忽略了原子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原子内部的矛盾。而伊壁鸠鲁的偏斜说形象的实现了原子内部包含的矛盾,正是因为原子的偏斜,原子间才有了冲击和碰撞,世界才得以形成。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理论成为了世界多样性的最原始论证。

德谟克利特通过世界的多样性来界定原子,可见他对世界的理解有些单一和片面,认为只有必然性统治着世界,人一定要受到必然性规则的支配。伊壁鸠鲁提出的原子偏斜理论肯定了偶然性的存在,他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在原子偏斜运动中同时产生,那么人本身就是自由的。伊壁鸠鲁关于原子运动偏斜的学说强调了运动的偶然性,这对于德谟克利特只承认必然性的思想提出了重要的修正。

这样的不同对于两个人的认识论也有着一些影响,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都取决于国家:国家幸福,公民也就幸福;国家灭亡,公民也跟着灭亡。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德谟克利特主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是受因果必然性和客观规律制约的。他认为,原子在虚空中的互相碰撞而形成的漩涡运动是一切事物形成的原因,他称之为必然性。而伊壁鸠鲁反对贵族奴隶主专横统治,十分维护个人自由,尽管伊壁鸠鲁相信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但他并不认为原子运动受各种自然法则的支配。伊壁鸠鲁否定宗教、否定神是最高法则制定者,也就是对必然法则的藐视。所以他否定有永恒不变的绝对正义,反对把贵族的统治神化和绝对化。人的灵魂是有原子组成的,这些原子具有脱离直线做偏斜运动的倾向,那么人的行为也有可能脱离命定的必然性,获得意志和行为的自由。他斥责对神的崇拜和迷信、藐视生命,强调事在人为。伊壁鸠鲁指出,单纯的必然性取消了行为的道德责任,单纯的偶然性则使人生陷入命运的不稳定,人应当是自由的,只有自由的行为才能进行道德评价,给予建立和惩罚。

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同样是唯物主义者,但是对原子运动的不同理解也对他们未来的

生活道路产生了影响。德谟克利特认为人为必然性所支配,人的感觉妨碍了对必然性规律的认识,感性世界时主观假象,他怀疑所有感觉得到的东西。德谟克利特的一生由于这种怀疑成为了怀疑并探索的一生。他致力于追求超于感性知觉的真实性,一生的足迹走遍半个世界,求学不倦,甚至为了不被感性的目光蒙蔽了理智弄瞎了自己的双眼,最后带着对知识的绝望离开了人世。而伊壁鸠鲁恰恰相反,他认为世界充满偶然性,他认为人们在世界中能获得愉悦,这使得他热爱哲学,热爱思考,相信自己对身边一切的感知和思考,致力于从哲学思考中获得快乐,临终前洗了热水澡,喝了葡萄酒,安然而平静的离开了世界。对于偶然性的肯定使得伊壁鸠鲁有信心的实践着自己的快乐哲学,对世界的认识与作用成为他什么无痛苦和灵魂无纷扰的快乐来源,人与世界的关系不再对抗,世界有了人的温度,而人赋予了世界自己的理解与要求。

伊壁鸠鲁是德摸克利特的原子论的忠实继承者。面对各派自然学说,他坚决维护原子和虚空的真实性。原子和虚空虽然是不可感的,不能被自明的感觉所直接证明,但它们的真实性却是不可辩驳的,就是说,如果不设定原子和虚空,那么自明的感觉将被推翻。感觉的自明性证明了原子和虚空的真实性。

具体论证:他首先从人们公认的两条原则出发:存在不能从无中产生,存在不会消逝为无,因此得出结论:存在的整体是不增不减的。接着,他又论证:存在的整体是形体和虚空的总和,形体的存在被感觉自

伊壁鸠鲁学派

明地证明。虚空的“存在”的无可辩驳也是自明的,因为若不设定虚空,则形体的运动则不可能;反过来,我们感觉到的运动的自明性保证了虚空的真实性。最后,形体存在的自明性保证了原子的存在无可辩驳,因为形体不可能无限地分割下去,分割的终圾部分虽然不是可以感觉到的最小部分,但是,只有设定这些构成可以感觉到的部分的终极部分为有形体,才能解释可感的最小部分的形体,否则就会得出“有形产生于无形”这样一个被自明的感觉所否定的错误结论。因此,真正的最小形体虽然不可感受,但必定存在,它们不能再被分割。这正是“原子”的意义。伊壁鸠鲁认为,原子除有形状、次序和位置之外,还有重量这一性质。原子的数量是无限的,但原子形状的种类是有限的。无限的原子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原子的运动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原子自身的重量,原子在无限的虚空中垂直下落;二是由于原子相互碰撞,原子可沿着任何方向运动。造成原子碰撞的原因是某些原子在下落运动时产生偏斜,碰撞沿另外垂直方向运动的原子,产生出这种横向和斜向的运动。原子的重量是齐一、有序

的运动(垂直下落)的原因,原子的偏斜是杂多、无序的运动(碰撞)的原因。用这种方式,伊壁鸠鲁克服了德谟克利特混淆“必然性”和“原因”所产生的困难,区分了原子运动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并进一步说明了偶然运动的原因所在。“偶然性”和“偶然原因”思想对伊壁鸠鲁的伦理学也有重要意义,他以此否认命运决定论,论证意志的自由。

卢克莱修的《物性论》主要内容

第1卷批驳了宗教和神创论,论述原子与虚空。指责宗教蒙蔽人们的理智,贬低人的尊严,唆使人类作出不道德的行为,使人们陷于极端的贫困。他通过具体事例论证了原子和虚空的实在性,但没有用“原子”这个词,而是用“本原”、“原初物体”、“物体”、“种子”、“元素”以及“物质形体”来代替。与德谟克利特不同,他认为原初物体的形状是有限的,他从物体的多孔性和比重的不同论证虚空的存在。他把原子论和感觉结合起来,提出可能性表明性质,不可能性表明虚空。他认为宇宙是无限的,物质和空间都是无限的,宇宙中有无数世界在形成、发展和消亡,我们的世界并非唯一存在的世界。在第2卷中,他阐述了原子运动的规律性,他还说明了世界和万物形成的原因,指出了为德谟克利特所忽视的偶然性的存在。在第3卷中,他论述了灵魂的本性,区分了灵魂和精神。他认为灵魂是生命的本原,精神是意识和理智,二者都是物质的,是由极其精细的原子所构成的。在第5卷中,他描述了宇宙、生物和社会的形成过程,并着重描绘了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图景。他还推测到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认为理性能找到满足需要的手段。这些看法既表现出肯定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思想萌芽,也混夹有唯心主义的观点。在第6卷中,他研究了当时的各门学科,并用原子唯物论观点解释了各种自然现象。书中还表现出生物进化论的思想。

卢克莱修( Lucretius,Carus )古罗马哲学家。他继承古代原子学说,特别是阐述并发展了伊壁鸠鲁的哲学观点。认为物质的存在是永恒的,提出了“无物能由无中生,无物能归于无”的唯物主义观点。反对神创论,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有其自然发展的过程,人们只要懂得了自然现象发生的真正原因,宗教偏见便可消失。承认世界的可知性,认为感觉是事物流射出来的影像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结果,是一切认识的基础和来源,驳斥了怀疑论。认为幸福在于摆脱对神和死亡的恐惧,得到精神的安宁和心情的恬静。著有哲学长诗《物性论》。

国家起源的理论

导读:数百年来,国家起源一直是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们关注的一个话题,从亚里士多德、孟德斯鸠、霍布斯、卢梭、弗格森、孔德到摩尔根、马恩和列宁,都有过经典性的系统论述。时至今日,在新资料、新方法、新技术的支持下,在吸收过去理论成就的基础上,国家起源更成为当今国际学术界的三大课题(人类起源、农业起源和国家文明起源)之一,并且产生了很多既有实证性又有理论性的研究成果。卡内罗在这篇经典文章中,对当今各种理论流派做了比较详细的概括总结。就他自身而言,是持强制论或者说战争论的观点,认为战争是国家兴起的主要动力。他甚至认为,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和考古学证据都毫无二致地证明战争是早期国家形成的根本原因,战争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在国家兴起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当然,他也认为,战争并非国家起源的唯一因素。尽管战争可能是国家兴起的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国家的兴起还需要一些特殊条件,经过一些具体的过程,例如自然的限制、社会的限制、资源的集中、政治的演化等等。卡内罗的战争论虽然是一家之言,但由于它对历史的继承和现实的尊重而有巨大的合理性,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文明起源研究有重大影响,而且今后仍然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写作于1970年,从时间上看观点已显陈旧。但是作为国家起源理论的一种重要流派,仍然值得介绍和回顾。 国家起源的理论 罗伯特·卡内罗(Robert L. Carneiro) (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部南美民族学中心主任) 陈虹、陈洪波译陈淳校 (复旦大学文博系上海200433) 在人类存在的前两百万年里,人们是以游群或村落形式生活的,就我们所知是完全自治的。可能到公元前5000年,村落开始聚集为较大的政治单位。但是,一旦这种聚集过程开始,它的步伐就会加速,并且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导致了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形成。(在谈到国家时,我指的是一个自治的政治单位,在其疆域内包含许多社群,拥有一个集中的政府,政府有权征税,为劳役或战争招募劳力,以及颁布并执行法律。) 尽管可以确定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政治发展的终极阶段,但是对国家的起源仍所知甚微。的确,目前还没有一个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是令人完全满意的。它们都因或这或那的原因而令人失望。然而,我坚信有一个理论的确为国家的兴起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解释。我曾经提到过这个理论【1】,在此我将做更充分的阐述。但是在此之前,似乎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几种传统的理论。 一些明确的国家起源理论出现相当晚。古典作家如亚里士多德,因不熟悉其它形式的政治结构而认为国家是“自然的”,因此不需要加以解释。然而,探险时代使欧洲人明白,世界上很多人并不生活在国家中,而是生活在独立的村庄或部落中,这使得国家看起来并不那么“自然”,因此需要加以阐释。 在迄今提出的众多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中,我们只考察几种。例如,那些建立在种族主义基础上的理论现在已经完全不可信,在这里就无需赘述。我们也摒弃这样的看法,即认为国家是人类“创造力”的表现【2】,或认为国家的形成是“历

德谟克利特原子理论

德谟克利特:原子的原理 赫拉克利特开创了一个永无休止的运动概念。可是,我们到底怎样才能领人信服地解释变动不居的世界呢?显然,解释的基本性质,应该是它的立论点本身不能是游移不定的。我们已经知道首先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是早期的米利都学派了。此后,也是有一位米利都学派的思想家对此作出了最后的答案。此人就是原子论之父留基波(Leucippus )。留基波的鼎盛期约公元前440 年(1)。他不仅继承了与米利都相联系着的科学理性主义哲学,而且也受到了巴门尼德和芝诺很大的影响。可是,关于他,人们知道得非常少。因此,人们在提到原子论的创始者时,通常总是将留基波与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 ,约公元前460 年—前370 年)相提并论,或大多挂靠在德谟克利特的名下。 德谟克利特出生于希腊北部色雷斯的阿布德拉(Abdera )。他的父亲在当地是一位很有资产和地位的人。德谟克利特拜访过埃及,埃塞俄比亚,波斯和印度。据并不确切的史料称,德谟克利特曾就学于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和苏格拉底讨论过哲学。在苏格拉底看来,他就像是奥林匹亚赛会中的一位五项全能竞赛的胜利者。德谟克利特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2),在整个希腊文化史上,其博学多才的程度除了亚里士多德,无人能及其项背(3)。虽然公众给了他很高的荣誉,但是他喜欢沉思的生活胜

过了活跃的生活, 因此婉言谢绝了这些公众的荣誉而渡过了孤独的余生(4)。据说,留基波曾和巴门尼德一起研究过哲学,但是二者的观点是完全对立的。他认为非存在和存在一样存在,这就是原子和虚空,它们都是事物生成的原因。德谟克利特正是把他的思想加以发展和系统化,使原子论成为体系。 1.原子与虚空 留基波——如果不是德谟克里特的话——试图调和以巴门尼德与恩培多克勒分别为其代表的一元论与多元论而走到了原子论。他们的观点极其有似于近代科学的观点,并且避免了大部分古希腊的暝想所常犯的错误。亚里士多德说:“但留基波认为他有一种理论,这种理论与感觉一致,不会取消存在物的生成、消灭、运动和多样性。在对现象作了这些说明后,针对坚持存在为一,并认为没有虚空就无运动的人,他宣称虚空是非存在,而存在的任何一部分都不是非存在;因为严格地说,“存在”就是完全充实。但这样的充实不是一,而是无限多,只是由于体积太小,不能为肉眼所见。它们在虚空中被移动(因为虚空存在着),其结合造成事物的生成,分离导致事物的消灭。在其碰巧接触的地方,它们就动作与承受(因为在那里,它们不是一),当被放在一起且被缠结时,它们也生成。但是,从真正的一,不会生出多,从真正的多,也不会生出一,这是不可能的(325a25-36 )"。 德谟克利特扩大了留基波的原子理论,维护了无限地分开事物是不可

德谟克利特的故事

德谟克利特的故事 德谟克利特是一位对学习有着特殊兴趣的人,出生在希腊东北方的工业城市阿布德拉 的一个富商之家,早年曾经经商,在阿布德拉那样一个经济文化都非常发达的城市中德谟 克利特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并且激发了其创造性思想的发生。 德谟克利特淡泊名利和学位,早年的时候德谟克利特曾经是有学问的波斯术士与加勒 底的星相家的学生。德谟克利特特别喜欢学习和研究,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能够全身心的 投入进去,周围的一切都不能够影响到他,正是这种对学问的狂热追求才使得德谟克利特 在众多的领域内都有所建树,他在哲学、逻辑学、物理、数学、天文、动植物、医学、心 理学、伦理学、教育学、修辞学、军事、艺术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为了追求真理,追求智慧,德谟克利特决定外出游学。德谟克利特分到了祖上的财产 中最少的一部分,100塔仑特现金。他用这笔钱漫游了希腊各地,并且去世界各地旅行, 曾经到达了埃及,红海,巴比伦平原,埃塞俄比亚,印度,波斯等等地方。外出游学花费 了他的绝大部分财产。等到他回到阿布德拉的时候被指控为“挥霍财产罪”。德谟克利特 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他的学识和雄辩征服了整个阿布德拉,不仅仅被判无罪,而且得到 了五百塔仑特的奖励,受到了阿布德拉城人民的疯狂追捧,甚至是在其活着的时候就为其 建立了铜像,死后以国家的名义为其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德谟克利特的贡献中最著名的要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德谟克利特认为整个世界是 又不可再分的原子构成的,由于原子的组成与结构不同导致了世间万物的不同。 另外德谟克利特在哲学上也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原子唯物论思想是古希腊唯物 主义发展的最重要成果,主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受因果必然性和客观规 律的制约。 德谟克利特在政治方面的见解也值得注意,他特别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主张道德可教,认为道德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而教育应该采取说服和鼓励的方式进行。 德谟克利特在伦理方面的贡献主要是指其认为人的幸福与不幸居于灵魂之中,善与恶 都来自灵魂,人们应该热心的按照道德行事,而不要只是空谈道德。他对智慧、勇敢、节制、正义,以及义务和良心等道德范畴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德谟克利特的伦理思想是古希 腊幸福论伦理思想的典型。 德谟克利特的贡献是相当大的,即使在今天德谟克利特的学说仍在起作用,可以说没 有他就没有现代自然科学。他的著作涉及的面非常的广,据说一共有52种之多,马克思 和恩格斯因此赞美他是古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世间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最后的不可分的物质微粒,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 在虚空中运动着的原子构成,原子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虚空是绝对的空无,是原子运动

第六节民法的渊源

第六节民法的渊源 教学重点:民事法律 教学难点:判例法 一、法的渊源:这一概念出自罗马法,泛指法的效力的来源。 1、法的实质来源——指法的力量的来源和法的效力的根据。(神的意志;君主的意志;人民的意志;统治阶级的意志) 2、法的形式来源——指法的创立方式或法律规范借以表现的形式。即法是由那类国家机关,以何种方式创立的,又是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的。 法学研究中,多是用第二种含义,民法渊源的概念:民法的渊源即是民法的表现形式,指正式载有民法规范的公开文件。在法律效力上,民法渊源是指一切有效的民事法律,包括制定法、习惯、判例和法理。 二、民法的具体渊源 (一)成文法 1.宪法中的民事规范 宪法中关于财产所有制和所有权的规定、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等,都是调整民事关系的重要法律规范,也是《民法通则》和各种单行民事法规必须遵循的法律依据。我国法院在民事审判中,在缺乏实体法依据时,曾援引宪法为依据,表明宪法具有可司法性。 2.民事法律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和颁布的民事立法文件。 (一)基本法;《民法总则》,目前正积极研究制定《民法典》。 (二)合同法方面:《合同法》、《担保法》 (三)物权法方面:《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物权法》。 (四)知识产权方面:《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 (五)亲属法方面:《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 (六)商法方面:《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证券法》、《破产法》。 3.行政法规中的民事规范 国务院有关民事部分的法规、决议和命令,是民法的重要表现形式。 4.民事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民事审判的司法解释,在审判工作中具体适用。 5.地方性民事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在效力范围上具有从属性,且在适用范围上具有地域局限性。 6. 规章 7.国际条约中的民事规范 另:行政规章中的民事规范并不属于立法,但在司法审判活动中,行政规章应当作为裁判的重要参考。 (二)国家认可的民事习惯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习惯在民法渊源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判例 我国传统上属于大陆法系,不承认判例法的地位。但建立判例制度有必要性。 1.判例法与成文法各具特点,很难说谁优谁劣。最佳办法是将两者融为一体,相互取长补短。 2.从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建立判例制度有助于法官在裁判中正确适用法律。 3.有助于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由于目前立法规定较为原则、抽象,特别是由于立法尚不完善,因此给法官的自由裁量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这就需要通过判例对此种自由裁量权作出适当的限制,以防止自由裁量权被滥用。 4.有利于尽快提高法官裁判质量。 (四)学理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法理是民法的渊源,但法理的作用不可忽视。法律的学理解释、法学著作、法学原理,对法官裁决案例实际上起着重要作用。

文学起源新论

文学起源新论 ○ 解光穆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甘肃 兰州 730070) 〔内容提要〕 对文学起源于生产劳动的传统观点需重新认识。本文认为劳动与文学都源于人类生存发展之需要,二者虽有先后关系却无从属关系。与文学密切相关的语言源于交际需要,文学则是在此需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级的交际工具;做为文学最早形式的诗歌,其“摹声又拟形”、反复嗟咏之特征,也与人类生存需要有密切联系。 〔关键词〕 文学起源;人类生存发展之需要 〔中图分类号〕I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02)04-0042-03 文学艺术起源的问题是一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它要追究或回答的是因何因才使文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问题,但对这一重要问题,我国当代众多文学史专家和文学理论家基本都持同一观点,这就是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例如,由游国恩等主编的较早的《中国文学史》中就明确提出:“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①由于非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也认为“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原始诗歌”,并且,“同原始的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一样,原始诗歌也起源于生产劳动”②。近年来出版的一些古代文学史著作也都沿承这一观点。由此可见,在文学史的研究中,文学起源问题似乎已不再是问题,已无再研究、探讨乃至争论的需要了。但真理是一过程,文学起源于生产劳动的观点同其它文学观点及其它科学领域中的许多问题一样都是这一过程链条上的一环,理应且也必然会得到发展。有感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拟对文学起源问题做一重新探讨,并以之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文学与劳动起源于人类生存之需要,二者有先后关系,但无从属关系 持文学起源于生产劳动观的论者基本都是以革命导师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两篇经典文献中的有关劳动的论述为立论依据的,或者更直接地说是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光辉著名命题为前提进行推理得出这一结论的。 这一推论是否科学、合理呢?要回答它,我们仍应在革命导师的历史唯物主义论述中寻求正确答案。在分析之前,我们可先提这样一问题:劳动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仔细研读恩格斯有关劳动的论述,我们就可看出,恩格斯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来探求人类起源问题的。他科学地指出了劳动在人类进化及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③。劳动为何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呢?革命导师科学地回答:“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④这段论述意在阐明:人类由于衣、食、住、行等的需要,才有了生产劳动;换言之,就是生存需要引起劳动,劳动满足生存需要。历史唯物主义正是从人的需要出发来考察人类社会产生、发展和人类个体行为的最终原因的。正是从这一科学认识出发,恩格斯才指出“我们在某种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何谓“某种意义上”呢?依笔者浅见应是:人类由于生存需要而产生生产劳动这一活动,而生产劳动这一满足生存需要的活动又促使人类不断进化而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正是在这一辩证认识基础上,恩格斯才极其准确地讲是“在某种意义上”而非纯粹意义上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从以上简要引述和分析中,我们可看出人类生存需要是考察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起点,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从这一起点中寻求出或直接或间接的缘由。这样看来,我们应从人类生存需要来探求劳动起源的缘由;同样,对人类独特的精神劳动之一———文学活动产生的终极原因也应以需要并联系与这一需要相关的其他活动为起点来探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它们从不同侧面体现人的本性,构成人的本质。从大的方面讲,人的需要可分自然需要、社会需要、精神需要,它们分别体现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并且,这些需要形成真正的社会关系,而这些社会关系便体现为人的本质。正如革命导师所言:“真正的社会联系并不是由反思产生的,它是由于有了个人的需要和利己主义才出现的,也就是个人在积极实现

德谟克利特及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 目录 一、德谟克利特生平 二、德谟克立特的主要思想 三、德谟克利特的主要著述 四、后世对德谟克利特的评价 五、轶事 德谟克利特(希腊文Δημ?κριτο? 英文Demokritos/Democritus,约前460~前370),古希腊的属地阿布德拉人,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勤奋钻研学问,知识广泛,在数学,教育等许多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在古希腊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人们的认识是从事物中流射出来的原子形成的“影像”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与心灵而产生的。在伦理观上,他强调幸福论,主张道德的标准就是快乐和幸福。著有《小宇宙秩序》、《论自然》、《论人生》等,但仅有残篇传世。 一、德谟克利特生平 德谟克立特所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公元前440年后,即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奴隶制社会最为兴旺、科学学术活动欣欣向荣的伯里克利时代。他早年一度经商,但由于他童年的教育,使他淡泊名利和学位,他的教师是有学问的波斯术士与加勒底的星相家。 德谟克立特出生在希腊东北方的工业城市阿布德拉的一个富商之家。阿布德拉是一个繁华的城市,经济发达,文化丰富。 德谟克利特从小就见多识广。小时候,他作过波斯术士和星象家的学生,接受了神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对东方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非常的专心,经常把自己关在花园里的一间小屋里。一次,父亲从小屋里牵走了一头牛,他都没有察觉。他的想象力很丰富,并且刻意培养自己的想象力,有时他到荒凉的地方去,或者一个人呆在墓地里,以激发自己的想象。

原子论

原子论 有一种观点,即万物都由二、三个简单的部分所构成。这种观点起源于公元前4世纪期间原子论的哲学中。原子论由希腊哲学家卢萨普斯创立,他的弟子德莫克里特更充分地发展了这一哲学观点。德莫克里特给他的基本粒子命名为原子,意思就是不可分割。他把原子想象为小而坚硬的粒子,由大小和形状不同的相同物质组成。在公元前3世纪期间,一位名叫伊彼究鲁的希腊哲学家把德莫克里特原子论融汇到自己的哲学体系之中。大约公元前50年,罗马哲学家和诗人克里蒂斯在他的诗中提出了原子论的基本原则。 在中世纪这段时间,原子概念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部分原因是因为亚里斯多德拒绝接受原子论。亚里斯多德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他的理论统治了中世纪的哲学和科学。然而,原子是形成所有物质基本单位的观点却留存了下来。在16和17世纪期间,现代科学的缔造者们,如英国的培根和牛顿以及意大利的伽利略都相信原子。但是这些科学家仅为德莫克里特所描述的原子理论增添了少许内容。 现代原子理论的诞生 1750年,出生在现克罗地亚的科学家布斯卡维齐提出,德莫克里特所认为的原子"不可分割"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布斯卡维齐认为,原子包含更小的部分,而更小的部分中还含有再小的部分,如此下去,直到构成物质的基本结构单元。他认为这些结构单元肯定是没有大小的几何学上的点。今天,大多数原子物理学家接受这种想法的现代形式。 当化学成为18世纪末期一门精确科学的时候,原子理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化学家发现,只能根据某种固定的质量比例将元素组成化合物。1803年,一位名叫道尔顿的英国化学家提出了一种原子理论,对这一发现进行解释。道尔顿假设,每种元素都由特别种类的原子构成,并且元素的不同性质是由于它们的原子上存在的差异所致。他进一步指出,同种元素的所有原子在大小、形状和质量上都是相同的。根据道尔顿的理论,当原子结合并形成一种特定化合物的时候,总是以特定的数目比例实现。结果,一种特定化合物的质量组成总是固定不变的。 原子结构的首次描述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了原子是"可分割的"。在研究真空管中的阴极射线时,他发现了这种现象,并确认这种射线由质量很轻、带负电荷的粒子构成。由此,汤姆森发现了电子。他随即意识到,电子一定是原子的一部分。他假设了一个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带负电荷的电子镶嵌在带正电荷的球体中。尽管汤姆森的描述距离人们现在所了解的真实情况还很遥远,但他的工作却激励了其他科学家去对原子结构进行研究。 1911年,汤姆森以前的学生、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理论。他宣称,几乎全部的原子质量都集中在微小的原子核中。他还指出,原子核被电子所包围,电子在原子核的外部空间高速运动,速度大得惊人。 卢瑟福这种理论的依据是他所做的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结果。实验中,大部分粒子穿过了金箔,这表明金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的。但是,有一些粒子就好像它们碰撞到了固体似的,被反弹了回来。卢瑟福得出结论,这些粒子被极微小、但是很重的原子核强力地反射。 卢瑟福的理论并没有解释电子在原子中的分布。然而,在1913年与卢瑟福一起工作的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对电子结构做出了描述。波尔指出,电子只能在围绕核的某一轨道上运动。虽然波尔原始粗糙的原子图像不够清晰,但是这种观点的许多方面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路易斯.德.布罗意提出,电子有着一些波的性质。到了1928年,通

第四节 民法的渊源

第四节民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是指法的表现形式。民法的渊源有两种体制,一元体制和多元体制。前者仅承认制定法为民法的唯一渊源。后者在确认制定法为民法的直接渊源的同时,也承认习惯和法理为间接渊源。 我国《民法通则》既未规定制定法为民法的唯一渊源,也未将习惯与法理采为民法的间接渊源。但是习惯和法理对民事审判实践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际上成了补充我国成文民法之漏洞的渊源。 一、民法的直接渊源——制定法 制定法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定程序制定的、以法律条文形式加以编篡的成文性法律规范。 1、法律 法律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以法命名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立法文件。包含有民法规范的法律主要有以下几种:(1)宪法 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根本大法。其中关于各种基本社会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的规定,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民法规范。 (2)民事基本法 在大陆法系国家,民法规范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民法典。

我国现在还没有制定民法典,发挥民事基本法作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3)民事单行法 民事单行法,是针对某特定类型的民事关系的法律调整而特别制定的法律。目前,我国形成了一个由《民法通则》统率各单行民事法律的体系。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 (4)综合性单行法 综合性单行法,是针对特定权利主体、权利客体或特殊问题而制定的既有民法规范又有行政法规范甚至刑法规范的法律,如《森林法》、《草原法》、《土地管理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2、准法律 准法律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国家地方机关制定的,以条例、办法、细则等名目出现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 (1)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制定的法规、规章 (2)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文件 (3)地方性法规 二、民法的间接渊源:习惯与法理 1、习惯 习惯是民法的最初形式。习惯是是对制定法的补充和

试论教育的起源

试论教育的起源 语文学科教学:王蒙蒙有关教育起源问题的研究在我国由来已久,一直以来它也是教育理论界颇具争议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在已有的“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等基础上,又陆陆续续地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需要起源说”、“交往起源说”、“超生物经验的传递交流说”、“家庭起源说”等。这些教育起源论,从不同的立场、观点,用不同的方法说明教育起源的理由,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就国内外关于教育起源的一些学说作一初步的归纳总结。 一、生物起源说 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雷徒诺、沛西〃能等。 19世纪末的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雷徒诺在他的《各种人种教育演化》一书中提出,教育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而且早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着。他认为动物生存竞争的本能是教育的基础。他们为了自己的种类的生存,把自然赋予它们的固有本能作为“知识”、“技能”传给幼小的动物,如大鸟教小鸟飞行等都是教育活动。其后,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在其《教育原理》中也阐述了他的教育起源论的观点。他说:“教育从它的起源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有教育,甚至在高等动物中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动。”

在我国,近几年,也有教育起源于动物的观点,这里就不论述了。 生物起源论的错误在于:生物起源论没有从根本上区别于人类社会和生物界是属于两个本质上不同的世界,人类社会是由现代人类组成的世界,生物界是由与人类不同的各种生物组成的。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生物界是不可能产生和存在的。生物起源论把动物一些本能行为与人类的有意识有目的创造性的教育活动混为一谈, 抹杀二者本质上的不同。因此, 生物起源论者认为动物中也存在教育活动, 是与客观事实不符的, 因而是错误的。 二、心理起源说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美国著名学者孟禄,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批判了雷徒诺的生物起源论。他把教育看作是儿童模仿的本能, 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是教育过程的实质。因此, 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本能模仿。 心理起源论, 过分夸大了模仿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否认了人类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对不同社会全体成员, 特别是对儿童传授与学习知识、经验、技能, 发展他们的智力、体力以及培养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如果把模仿看作最初的重要的教育手段是成立的, 但把它看作教育的起源,就未免把复杂的教育产生问题简单化了, 其结论也必定是不科学的。 三、劳动起源说

德谟克利特:原子的原理

德谟克利特:原子的原理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赫拉克利特开创了一个永无休止的运动概念。可是,我们到底怎样才能领人信服地解释变动不居的世界呢?显然,解释的基本性质,应该是它的立论点本身不能是游移不定的。我们已经知道首先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是早期的米利都学派了。此后,也是有一位米利都学派的思想家对此作出了最后的答案。此人就是原子论之父留基波(Leucippus )。留基波的鼎盛期约公元前440 年(1)。他不仅继承了与米利都相联系着的科学理性主义哲学,而且也受到了巴门尼德和芝诺很大的影响。可是,关于他,人们知道得非常少。因此,人们在提到原子论的创始者时,通常总是将留基波与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 ,约公元前460 年—前370 年)相提并论,或大多挂靠在德谟克利特的名下。 德谟克利特出生于希腊北部色雷斯的阿布德拉(Abdera )。他的父亲在当地是一位很有资产和地位的人。德谟克利特拜访过埃及,埃塞俄比亚,波斯和印度。据并不确切的史料称,德谟克利特曾就学于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和苏格拉底讨论过哲学。

在苏格拉底看来,他就像是奥林匹亚赛会中的一位五项全能竞赛的胜利者。德谟克利特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2),在整个希腊文化史上,其博学多才的程度除了亚里士多德,无人能及其项背(3)。虽然公众给了他很高的荣誉,但是他喜欢沉思的生活胜过了活跃的生活, 因此婉言谢绝了这些公众的荣誉而渡过了孤独的余生(4)。 据说,留基波曾和巴门尼德一起研究过哲学,但是二者的观点是完全对立的。他认为非存在和存在一样存在,这就是原子和虚空,它们都是事物生成的原因。德谟克利特正是把他的思想加以发展和系统化,使原子论成为体系。 1.原子与虚空 留基波——如果不是德谟克里特的话——试图调和以巴门尼德与恩培多克勒分别为其代表的一元论与多元论而走到了原子论。他们的观点极其有似于近代科学的观点,并且避免了大部分古希腊的暝想所常犯的错误。 亚里士多德说:“但留基波认为他有一种理论,这种理论与感觉一致,不会取消存在物的生成、消灭、运动和多样性。在对现象作了这些说明后,针对坚持存在为一,并认为没有虚空就无运动的人,他宣称虚

原子论的思想根源

原子论的思想根源 当古希腊人接触物质世界时,他们始终致力于追问客观事物的来源,起初,神话是这个问题的答案,直到以米利都学派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们转变思路,开始用自然解释自然。最早的哲学家们把世界的本原定义为在世界的变化中始终不变的东西,万物都从其中产生且万物消逝后又重归于其中。所以抵消之后,从根本上看没有什么产生,也没有什么消逝,故世界得以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中。他们从变化不居的世界中总结出了统一性,那就是本原都是物质性的。世界的始基是确定的物质,具有特殊性,却也有单纯的普遍性。 米利都学派创始人泰勒斯就认为万物本原为水。因为,第一,万物都要依靠水来滋养,干燥的东西都会死亡,并且热也是由湿气中产生的,且要靠水来维持生机。第二,万物的种子都是潮湿的,水则是潮湿的根源,且植物都从种子中生发,死亡时又都会留下种子,所以万物的本质可归结于水。从客观地理条件上看,米利都乃至整个希腊都被地中海所包围,泰勒斯“大地浮于水上”的宇宙论可能就来自于对此的直观感受。希腊人的日常生活与水息息相关,万物无一可以离开水,把水与世界本原联系在一起,这在逻辑上也是很自然的。米利都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气,气先于水,是一切简单物体的本原。气是无限而确定的,兼备具体性与一般性。阿那克西美尼还进一步阐释了气产生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气的具体机制,稀薄的气就是火,聚集的气是风云,进一步聚集就得到水、土、石等一系列实体。这样通过气的聚集与分散就产生出了万物,气的具体呈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而气作为本体还是不变的自然基质。也就是说,气的相对密集程度是物质的本质特征。阿纳科斯美尼首次尝试阐述由本原组成万物的方式,虽然这种阐述仍然不够具体。米利都学派的另一个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则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认识,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阿派朗,即无定形无定性的东西,这是把本原归结为“无限”的起始,“无限者”比水、土更适合阐释万物的本原,因为水、土不够基本,总是能被对立面所毁灭。总体而言,以米利都学派为代表的古代希腊哲学家们都认为世界在发生着无限的、永恒的变化。 赫拉克利特进一步发展了米利都学派的观点,认为变化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强调万事万物都无时无刻不在处于流变之中。他把火视作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所说的火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烧,一定尺度熄灭。既然万物是运动变化的,那么万物的本原也一定是可运动变化的,例如水、气,而活火的运动变化是最活跃的最明显的,所以他选择火作为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的开拓性在于他否定了本原作为一种实体而存在的必要性,火虽然也是物质性的,但不同于水、气,它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而且,把水、气视作物质本原是将本原纯粹地归结于质料因,指出了变化所依赖的物质,却没有说明驱使这种变化产生的动力。而火不但自身处于永恒的变化,更能使靠近它的其他物质燃烧而发生改变,火既是变化又是产生变化的原因。火是宇宙中自身生成的,那么宇宙也就是自己生成的。万物和火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赫拉克利特的观点是对米利都学派宇宙论的继承和深入发展。 毕达哥拉斯学派则把数看作万物本原。对比米利都学派和赫拉克利特的观点,数比水、气、火、土更类似于世间万物,更有利于描述世界的本质,因为世界上不但有物质实体这样的存在,也有相对抽象的存在,用物质性的元素去解释抽象的原理是很困难的。万物之中都存在着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才是万物不变的本质特征,用数来表达显然更为合适,数可以作为标准和尺度来衡量世界。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一”可以视作一切的开始,从“一”可以产生数、产生基本的几何

影响国家起源的因素 ——从综述中西方国家起源论的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影响国家起源的因素 ——从综述中西方国家起源论的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国家起源问题一直是古今中外学者热于讨论的问题,首先,国家起源问题是国家观中的重要问题,“国家的定义和起源问题是所有国家观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从哪个角度去认识国家的本质。”(1999)其次,国家起源问题也是政治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国家起源涉及国家的性质对于认识国家、政府、权力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政治学的起点”(2014)而对于国家起源问题的解释,更是决定了对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命运等一系列问题的判断,本文致力于从中西方国家起源论的发展中探讨国家起源,从古往今来的中西方学者们对国家起源问题的论说中发掘并综述出系统的影响国家起源的因素。 首先,中国古今许多思想家和史学家对国家起源问题作过深入思考和富有启示意义的阐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起源论,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㈠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国家起源论的确立时期,西周时期有“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2004)之说,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轻天命重人事、重君王之“德”和民本的人文道德理性精神获得进一步发展。在种思想背景下,国家的起源和本质等成为先秦诸子思考的重要对象,如墨子(1944)的“除乱尚同”说,法家(1955)的“止争息乱”说,儒家的孟子(2011)的“辟除民害”和“与民教化”说、荀子(2008)的“止争息乱”说、《吕氏春秋》(2010)提出的“以兵止争”说等,先秦诸子的国家起源论丰富多彩,为此后国家起源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㈡秦汉至隋唐时期,国家起源论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是正统国家起源论:董仲舒(2007)认为,“天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国家和社会秩序确立的本原”为此,他提出了“尊天受命”的政治观和纲常伦理观,宣扬“君权神授”和“符命”论的神权政治说,“天之所大奉使之王,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二是一些思想家和史学家结合道家、法家和先秦儒家有关国家起源的思想以及中国历史上的唯物思想,对正统的国家起源论加以批判:特别是柳宗元(2008)的《贞符》和《封建论》从唯物主义和儒家道德理性立场出发,有力地批判了“君权神授”和“符命”论,深刻阐述了国家

德谟克利特及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简介: 德谟克利特从小就见多识广。德谟克利特成人后,来到雅典学习哲学。后来又到埃及、巴比仑、印度等地游历,前后长达十几年。回到故乡阿布德拉后,他担任过该城的执政官。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他始终没有放弃追求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且在艺术方面也有了一定的造诣。德谟克利特研究过天文、地质、数学、物理、生物等许多学科,提出了圆锥体、棱锥体、球体等体积的计算方法。他对逻辑学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德谟克利特的著作涉及自然哲学、逻辑学、认识论、论理学、心理学、政治、法律、天文、地理、生物和医学等许多方面,据说一共有52种之多,遗憾的是到今天大多数都散失或只剩下零散的残篇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因此赞美他是古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基本思想: 1、宇宙空间中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什么都没有。 2、原子一直存在于宇宙之中,它们不能被从无中创 生,也不能被消灭。 3、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在形式上是多样的。但 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没有“内部形态”,它们之间的作用通过碰撞挤压而传递。 4、任何变化都是它们引起的结合和分离。 5、在原子的下落运动中,较快和较大的撞击着较小 的,产生侧向运动和旋转运动,从而形成万物并发生着变化。 6、一切物体的不同,都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数量、形状和排列上的不同造成的。

德谟克利特从小就见多识广。小时候,他作过波斯术士和星象家的学生,接受了神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对东方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非常的专心,经常把自己关在花园里的一间小屋里。一次,父亲从小屋里牵走了一头牛,他都没有察觉。他的想象力很丰富,并且刻意培养自己的想象力,有时他到荒凉的地方去,或者一个人呆在墓地里,以激发自己的想象。 德谟克利特成人后,来到雅典学习哲学。后来又到埃及、巴比仑、印度等地游历,前后长达十几年。他在埃及居住了五年,向那里的数学家学了三年几何。他曾在尼罗河的上游逗留,研究过那里的灌溉系统。在巴比仑,他向僧侣学习如何观察星辰,推算日食发生的时间。回到故乡阿布德拉后,他担任过该城的执政官。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他始终没有放弃追求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且在艺术方面也有了一定的造诣。 德谟克利特经常外出旅行,花费了父亲给他留下的绝大部分财产。他又整天写着“荒诞”的文章,在花园里解剖动物的尸体,以至族中有人认为他发了疯。有些人企图占有他剩下的财产,便控告他浪费祖产,对族中的事不加理会,把好好的园子变成了杂草丛生的荒地。根据该城的法律,犯了这种罪的人,要被剥夺一切权利并被驱逐出城外。但是,聪明且能言善辩的德谟克利特在法庭上据理力争,终于被判无罪。 德谟克利特研究过天文、地质、数学、物理、生物等许多学科,提出了圆锥体、棱锥体、球体等体积的计算方法。他对逻辑学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德谟克利特的著作涉及自然哲学、逻辑学、认识论、论理学、心理学、政治、法律、天文、地理、生物和医学等许多方面,据说一共有52种之多,遗憾的是到今天大多数都散失或只剩下零散的残篇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因此赞美他是古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德谟克利特继承并发展了留基伯的原子学说,指出宇宙空间中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什么都没有。原子一直存在于宇宙之中,它们不能被从无中创生,也不能被消灭。任何变化都是它们引起的结合和分离。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在形式上是多样的。在原子的下落运动中,较快和较大的撞击着较小的,产生侧向运动和旋转运动,从而形成万物并发生着变化。一切物体的不同,都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数量、形状和排列上的不同造成的。原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没有“内部形态”,它们之间的作用通过碰撞挤压而传递。根据这样的理论,德谟克利特还提出了他的天体演化学说,即在一部分原子由于碰撞等原因形成的一个原始旋涡运动中,较大的原子被赶到旋涡的中心,较小的被赶到外围。中心的大原子相互聚集形成球状结合体,即地球。较小的水、气、火原子,则在空间产生一种环绕地球的旋转运动。地球外面的原子由于旋转而变得干燥,最后燃烧起来,变成各个天体。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里没有神存在的空间,他认为原始人在残酷而奇妙的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再加上知识的匮乏,只有臆造出神来解释一切的未知。其实,除了永恒的原子和虚空外,从来就没有不死的神灵。他甚至认为,人的灵魂也是由最活跃、最精微的原子构成的,因此它也是一种物体。原子分离,物体消灭,灵魂当然也随之消灭。 这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他认为,原子和虚空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原子是一种最小的、不可见的、

民法基本理念的历史渊源及在我国缺失的成因分析

民法基本理念的历史渊源及在我国缺失的成因分析 民法基本理念是指民法所体现的深层次的人文价值追求和内在的人类基本精神意蕴,它以主体平等、意思自治和追求公平为最高理念诉求,调整着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市民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秩序。民法基本理念的形成和发达在西方具有悠久的历史,而在我国,由于缺乏其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和法律环境,它们从来没有成为社会政治和民众生活中的主流意识,因此,中国正在制定的民法典必须予以足够重视。 标签:民法基本理念;法律文化;立法 一、民法基本理念存在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民事主体平等理念的历史渊源及其近代发展历程 民事主体平等的理念源于古希腊的自然法思想,并且是在与特权的斗争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政治家伯里克利第一次响亮地提出了“在公民私权方面,人人平等”的口号。公元212年,卡拉卡拉帝颁布了著名的“安东尼亚那敕令”,正式废除了市民与臣民的区别,使平等观念成为罗马法和法学发展的根本性支柱,并使罗马法获得世界性意义。在封建的中世纪,农奴制下的人身关系是依附性的,不存在主体之间的平等,民法亦随之衰落。当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大规模的贸易,特别是国际贸易,要求有自由的、在行动上不受限制的商品所有者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商品的交易活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为此提出了“人人生而平等”的主张。法国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便在《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中提出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自19世纪以来,平等原则对民法的发展与完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世纪民法的支柱性原则,即所有权绝对、契约自由、过失责任以及私法自治的法律思想,都是基于人人平等这一崇高理念而产生的。 (二)意思自治理念的历史渊源及其近代发展历程 意思自治是传统民法的最高理念,并且早在罗马法中有关意思自治的思想就已经产生。众所周知,罗马法的主要创造是成熟的法治传统,法治理念对法治的设计可视为罗马法的灵魂和核心。而这两种理念集中到一点则是:有关公法和私法的划分。“公法是有关罗马国家稳定的法,私法是涉及个人利益的法……”罗马法通过创造私法观念完整地把握了法律的宽度,开阔地看到了维护个人利益的重要性,将私法问题提到了法治的重心。罗马法对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是非常必要的。它包含了罗马法对私权的呵护和对公权力的高度警惕。罗马法承认了一切私法主体的自由意志,即不受他人摆布而自愿地进行经济活动,此即为意思自治最早的思想渊源。但意思自治这一概念的正式产生是到了16世纪由法国法学家查理·杜摩林完成,当时基于解决不同地区和国家商人之间纠纷法律适用问题的需要,杜摩林提出了由当事人以自己的自由意志决定选择解决纠纷适用的法律,从而正式提出了意思自治的概念。因此这一概念最初是在冲突法意义上适用的。但是由于

教育起源说

神话起源说 是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有这种观点,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也有人持有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它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受到当时人类社会起源问题上认识水平的局限。 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与英国的教育学家沛西·能。 主要观点是: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 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 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生物起源学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其他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相似性,比起神话起源说来,是一个大的进步,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其根本错误在于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其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质的差别。 3、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为美国教育史家孟禄。 主要观点是,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这种观点不同于生物起源说,但是仔细考虑,却也离生物起源学说不远。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的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就肯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也就是说,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只不过,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 以上三种教育起源学说大致反映了人们认识教育起源的历史过程:从神话起源到生物起源到心理起源,具有一定历史的进步性。但这三种学说没有能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上,没有揭示出教育起源的内在动力和社会原因。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前苏联的教育史学家、教育学家以及我国的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大都认可这一观点。 “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第一,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第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第四,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第五,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德谟克利特(整理)

德谟克利特 他生于公元前460年,死于公元前370年,古希腊的属地阿布德拉人,他是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他率先提出原子论(万物由原子构成)古希腊伟大哲学家留基伯(约公元前500年—约公元前440年)是他的导师。德谟克利特是苏格拉底同时代的人,但比苏格拉底年轻一些。它的主要活动时期是在公元前440年以后,即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奴隶州社会最繁荣的伯利克里时代,经历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和雅典奴隶逃亡事件。他的伦理思想与赫拉克利特的伦理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与苏格拉底则是对立的。 德谟克利特出身于富商之家,本人也经商。为了追求知识,他借远出经商的机会游历过许多东方国家和希腊各地。因为耗费了全部财产,在回到家乡时已经穷困潦倒,最后不得不依靠他的兄弟来供养。他性情开朗,知识渊博,著述极为丰富,据说有五十多种。他一生从事过多方面研究。他对哲学、法律、伦理教育、修辞,以及天文、数学、物理、生物等学问都有很深的研究,队音乐、绘画、诗歌以及兵法、农医等技艺,也无不通晓。他与赫拉克利特不同,比较善于接触现实,熟悉当时的风俗民情、社会动态,了解国内外所达到的科学水平,文辞也不晦涩难懂。①马克思曾经指出,德谟克利特“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十九世纪德国的哲学史家策勒尔也曾赞扬德谟克利特,说他“在知识的渊博方面要超过所有的古代的和当代的哲学家,在思维的尖锐性和逻辑正确性方面要超过绝大多数哲学家。” 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的老师留基伯最早提出了原子论学说,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就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它们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自古以来就在无限的虚空中永远运动着。德谟克利特接受并发展了他的老师留基伯的原子论思想。 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指出宇宙空间中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什么都没有。原子一直存在与宇宙之中,它们不能从无中创生,也不能消灭,任何变化都是他们引起的结合和分离。原子是最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