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气论与原子论

元气论与原子论

元气论与原子论
元气论与原子论

中医问题与思考:医学与哲学自然观及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后者决定医学的不同的态及基本特征。中国传统哲学的元气论自然观规定了中国传统科技特别是中医学重整体的基本特征;西方传统哲学的以分析为思维路径的原子论自然观决定了西医的重视局部的基本特征。如何正确认识两种医学体系之间的互补性,充分发挥中西医学各自不同的侧重与优势,将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

元气论与原子论的差异及其对中西医学发展的影响

元气论和原子论作为东西方占主导地位的自然观,都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它们“十分自然地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看做不言而喻的,并且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这些表现了人类早期认识的某种一致性,但比较元气论和原子论,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自然观还存在着重大差异。张岱年先生曾指出:“西洋哲学中之原子论,谓一切气皆由微小固体而成;中国哲学中元气论,则谓一切固体皆是气之凝结。亦可谓适成一种对照。”深刻地指出了西方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自然观是原子论,而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自然

观是元气论。

其中,气一元论思想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运动是气的存在形式及固有属性。气是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的中介,气分为阴阳二气或五行之气,阴阳二气的升降交感,氤氲合和,五行之气的交互作用,产生了宇宙万物并推动着它们的发展与变化。气一元论思想是中国传统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基础,中医学的发展深受气一元论思想的影响。气一元论思想注重整体、分化、相互作用、内在矛盾,包含着有机整体论观点和朴素系统论思想。原子论思想认为,原子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无数的原子永远在虚空中向各个方向运动着,相互冲击,形成漩涡,从而产生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原子是事物不可分割的单元,它没有质的差别,只有大小,形状的不同,原子以不同的秩序和位置互相结合而形成各种事物。作为欧洲传统唯物主义哲学形成的基础思想,原子论思想注重粒子、实体、组合、可分解性、外部作用,其所形成的理论观点:机械论观点和还原论观点。

气一元论思想和原子论思想相比较,气范畴和原子范畴除都具有物质性和运动性的特性外,气范畴还具有弥散性、透达性、能动性、多样性、化生性、经验性;原子范畴尚具有组合性和机械性。具体来说,其差异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物质观上,二者存在着无形与有形,连续与间断的不同

元气论主张:气论认为,气是连续性物质,内部没有空隙,外部没有边界,是一种整体性物质,弥漫于整个空间,没有明确的空间范围;由于没有明确的空间界限,它也就没有明确的空问位置,我们就不可能象描述粒子和分立的实物那样,用一个坐标系来确定气的位置。气本身有着阴阳之分,元气就是阴阳混一之气,而阴阳两气之间也无“毫发断处”;正所谓“气聚成形”各种有形的具体事物,都是气的聚合而成,;无形的虚空亦充满着气“虚空即气”;有形之物并无不可入性,气还可渗入其间,使各自分立的万物通过气的中介而成为具有连续性的整体。因此,元气论认为,万物的连续性不仅表现在分立的万物被气联结成一个息息相诵的整体,而且表现为有形之物能复归为无形的、连续的气。

原子论认为:万物本原是一种最小的、不可见的、不能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原子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并在虚空中向各个方向运动着,相互冲击,形成漩涡,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原子是事物不可分割的单元,它没有质的差别,只有大小、形状的不同,原子以不同的秩序和位置相互结构

而形成各种事物。有形的原子和万物彼此之间存在着虚空,是间断的。在物质概念上,西方哲学也表现为强调物质的不可入性,肯定世界本原具有固定形态就使得西方文化起始之初便有注重结构。

(2)在运动观上,二者亦存在着明显的分歧

元气论认为:气本身具有运动的属性,无需外在推动者的推动,其形式是阴阳之间的永不停顿的相互转化。同时,元气论认为有形物体可以相隔很远的距离而产生相互作用,自然感应是元气论说明万物相互作用的理论。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第四章气论中说:“中国哲学中所谓气,可以说是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以气解说宇宙,即以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为一切之根本。”“气之观念,实即由一般所谓气体之气而衍出的。气体无一定形象,可大可小,若有若无,一切固体液体都能化为气体,气体又可结为液体固体。”所以流动性或者说运动性、变易性是气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气的流动性、变易性在中国古代哲学术语中叫做“气化”,既包括气化形,又包括形生形和形化气。在气论哲学看来,运动变化的主体或承担者就是气。明代气论哲学家王廷相明确指出:“气者,造化之本。有浑浑者,有生生者,皆道之体也。生则有灭,故有始有终。浑然者充塞宇宙,无迹无执。不见其始,安知其终。世儒止知气化,而不知气本,皆于道远。

”(《慎言·道体》)王廷相指出气是创生万物的根本,气充满整个宇宙,它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以运动变化的形式存在着,其表现就是万物的终始生灭。

原子论在对待运动问题上与元气论迥异。原子论倾向于“把变化理解为具有一定质的微粒子均存在以及它们的增加(或减少,结合和分离),这显然是形而上学的,其实质是把一切运动变化-目结为原子的机械性的位移。”至于原子运动的原因,伊壁鸠鲁认为是由于原子自身的重量导致其向下坠落,在下坠过程中,又因原子自身所有的某些自由意志之类的因素,促使其偏离轨道而与别的原子碰撞。留基伯和卢克莱修也认为:没有直接的接触和碰撞,就永远不会把什么东西创造出来。原子的碰撞产生了漩涡,在漩涡中原子集结成物体。原子组合而成的物体之间,也只有通过直接的接触和碰撞,或者通过物体发生的由原子组成的“射流"才能相互作用。很明显,把运动的原因归结为重量,形式归结为下坠和碰撞(实质上都是吸引)就很难使原子论在这些问题上摆脱外因论、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陷阱。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注重宏观的机械运动研究,成了西方文化的传统倾向。

元气论和原子论在物质观、运动观等方面的本质差异,对东西方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起着不同的导向作用。这些差异,使得西方文化表现出偏重于结构还原、个别分析和宏观机械运动形式的研究等传统倾向;而东方文化表现为偏重于功能研究、整体综合和自然感应现象的思辨性探讨等特长。

由于医学思想始终与哲学思想相联系,医学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以某种哲学为指导思想和方法论进行理论总结的历史,因此,中西传统自然观的这些特点,不能不对中西医理论的形成以深刻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西医学术范式的主要差异,都可以在东西方自然观的比较中找到某些原型。

作为在两种不同的自然观指导下形成的关于人体疾病防治的科技体系,中西医学二者之间有着根本不同的特征,可以说是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对人体及人类疾病的认识。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西迥异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概括而言,中西医学的差异,主要包括:中医重整体,西医重局部;中医重功能,西医重结构;中医长无形,西医长有形;中医主运动,西医主静止。中西医学对于疾病的认识与治疗各有不同的侧重与优势,二者不可代替而是可以互补。

虽然,中医学和西医学的差异是多方面的,但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要求中医学和西医学在发展中统一起来,建立起一种更有效的医学体系和医学模式,这就需要把中医朴素系统论思维提高到现代系统论思维的高度,把西医还原论转变为现代系统论思维,并在这种理论思想指导下对医学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医学模式等进行有效而循序的改进,对医学诊疗手段的不断提高有重要意义。现代系统论思维的提出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道家元精、元气、元神论

道家元精、元气、元神论 道家元精论 精为形之基,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察受于先人而充乔十后天,故就其来源可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元精”,即揩先天之精而言。元者,始也,元精是生命的捏源物质,并具有调节与主宰生殖、生民发育的作用。《内经》中虽无“元精”一词,但《灵枢·本神》“生之米,谓之精”、《灵枢·决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以及《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之“精”,皆是指元精而言。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在早期的有关“精气神”论述中,并没有严格区分开来,全内丹学兴起,才有明显的分别,“元精”一名始见干丹书。《古文参同契》说:“元气之积厚而精英者,称为元精”。此谓元精乃元气之精华,实指先天无形之精气,是产生后天形质之精的母气。因此,元精虽是生命的起源物质,但又不等同于男女交媾的生殖之精。故《寿世传真》说:“元精乃先天之精,非交媾之精”,《紫清指玄集》中也说:“其精不是交感精”,而是“根于父母未生前”。《老子》所说“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即指元精而言,因此元精又名“太极之精”、“天真”等。杨继州指出:“人禀天地之气以有生,而太极之精寓焉,此吾之所固

有,而充塞于西间者也”(《针灸大成·肾脏图》)。《周易参同契》说:“元精眇难睹。”此精为先天无形之精气,“抟之不得,视之不见,而能潜随化机,生成万物”(《周易参同契》彭晓注),但必须含于形质之精中乃能存。正如《玉清金笥宝录》所说:“精虽元精,然无日用之精则元精不见。又如不信,譬如有水则潮生白气,未闻白气生于地也。水乃精也,白气乃华也,“元精禀于先天,受之于父母而与生俱来。当父母阴阳之精结合,在母体内形成胚胎、构成身形后,元精亦已藏之于肾,成为维持生命活动的生要物质。生命诞生以后,此精又必须依赖后天水谷之精的充养,才能发挥生长、发育的作用。元精只有不断得到后人之精的供养,才能逐渐充盈,当充盈至一定程度,才能具有繁衍后代、保持种族和个体恃持的能力。先天元精与后天水谷之精相互资生,密切相关。人在出生前,先天元精已为后天之精的加工、吸收、利用等准备了机能的物质基础;出生之后,脾胃所化生的后天水谷之精,不断输送至五脏六腑,转化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充盛时,又输归于肾,以充养先天之精。此即《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无先天之元精则尤以生身;无后天水谷之精则无以养身。有精才有生命,无精则无生命;精足则生命力强,精亏则生命力弱。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

中医经典竞赛题库(黄帝内经、伤寒论)参考答案

附件二: 市中医院2016年度中医经典竞赛题库 一、单选题 第一部分《黄帝经》: 1、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的著作是( A ) A《黄帝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2、《黄帝经》的成书年代是( D ) A战国 B东汉 C西汉D战国至汉 3、现存最早的研究《经》的著作是( D ) A《素问训解》 B《黄帝经素问》C《类经》D《黄帝经太素》 4、现存全部分类注释《经》最完整的书是( D ) A《经知要》 B《黄帝经素问》 C《黄帝经太素》 D《类经》 5、《黄帝经》中体现出了中医学的生命观是( C ) A心身统一 B动静统一 C形神合一 D五脏统一 6、《黄帝经》中所认识的生命规律是( D ) A心身统一,形神一体 B动静统一,法于阴阳 C形神合一,五脏一体 D天人合一,五脏一体 7、气一元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畴,又称( B ) A精气论B元气论C黄老学D形气论 8、《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而精藏之。”此处“主水”是指( B ) A主水液代 B主藏精的功能 C主骨 D主天癸 9、《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思想无杂念,则“嗜欲不能劳其( C )” A口 B心C目 D耳 10、“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的养生方法适应于( B ) A春三月B夏三月 C秋三月 D冬三月 11、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发”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候规律( A )

A春 B夏 C秋 D冬 12、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容平”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候规律( C ) A春 B夏C秋 D冬 13、《灵枢?天年》篇认为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 D )A好趋 B好步 C好转D好走 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阴阳之性是( C ) A阳生阴长 B阳杀阴藏C阴静阳躁 D阳化气,阴成形 1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气厚者为( B ) A阳中之阴 B阳中之阳 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 1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味厚者的功能是( B ) A通 B泄 C发热 D发泄 1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先痛而后肿者”是由于( D ) A寒伤形 B热伤气 C形伤气 D气伤形 1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先肿而后痛者”是由于( C ) A寒伤形 B热伤气C形伤气 D气伤形 1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 D ) A病因 B病机 C正气 D阴阳 2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的机理是( B ) A胃气衰不能腐熟水谷 B清阳衰于下而不能升 C脾阳衰不能运化水谷 D肾阳衰不能温运脾土 2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味归形,形归气”,其中“气”是指( C ) A水谷之精气 B天地之精气C真元之气 D药食之气 22、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夏伤于暑”,到秋引起的病变是( C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 23、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冬伤于寒”,到春引起的病变是( A )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 24、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秋伤于湿”,到冬引起的病变是( D )A温病 B飧泄 C痎疟D咳嗽 2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春伤于风”,到夏引起的病变是( B )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

原子论

原子论 有一种观点,即万物都由二、三个简单的部分所构成。这种观点起源于公元前4世纪期间原子论的哲学中。原子论由希腊哲学家卢萨普斯创立,他的弟子德莫克里特更充分地发展了这一哲学观点。德莫克里特给他的基本粒子命名为原子,意思就是不可分割。他把原子想象为小而坚硬的粒子,由大小和形状不同的相同物质组成。在公元前3世纪期间,一位名叫伊彼究鲁的希腊哲学家把德莫克里特原子论融汇到自己的哲学体系之中。大约公元前50年,罗马哲学家和诗人克里蒂斯在他的诗中提出了原子论的基本原则。 在中世纪这段时间,原子概念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部分原因是因为亚里斯多德拒绝接受原子论。亚里斯多德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他的理论统治了中世纪的哲学和科学。然而,原子是形成所有物质基本单位的观点却留存了下来。在16和17世纪期间,现代科学的缔造者们,如英国的培根和牛顿以及意大利的伽利略都相信原子。但是这些科学家仅为德莫克里特所描述的原子理论增添了少许内容。 现代原子理论的诞生 1750年,出生在现克罗地亚的科学家布斯卡维齐提出,德莫克里特所认为的原子"不可分割"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布斯卡维齐认为,原子包含更小的部分,而更小的部分中还含有再小的部分,如此下去,直到构成物质的基本结构单元。他认为这些结构单元肯定是没有大小的几何学上的点。今天,大多数原子物理学家接受这种想法的现代形式。 当化学成为18世纪末期一门精确科学的时候,原子理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化学家发现,只能根据某种固定的质量比例将元素组成化合物。1803年,一位名叫道尔顿的英国化学家提出了一种原子理论,对这一发现进行解释。道尔顿假设,每种元素都由特别种类的原子构成,并且元素的不同性质是由于它们的原子上存在的差异所致。他进一步指出,同种元素的所有原子在大小、形状和质量上都是相同的。根据道尔顿的理论,当原子结合并形成一种特定化合物的时候,总是以特定的数目比例实现。结果,一种特定化合物的质量组成总是固定不变的。 原子结构的首次描述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了原子是"可分割的"。在研究真空管中的阴极射线时,他发现了这种现象,并确认这种射线由质量很轻、带负电荷的粒子构成。由此,汤姆森发现了电子。他随即意识到,电子一定是原子的一部分。他假设了一个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带负电荷的电子镶嵌在带正电荷的球体中。尽管汤姆森的描述距离人们现在所了解的真实情况还很遥远,但他的工作却激励了其他科学家去对原子结构进行研究。 1911年,汤姆森以前的学生、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理论。他宣称,几乎全部的原子质量都集中在微小的原子核中。他还指出,原子核被电子所包围,电子在原子核的外部空间高速运动,速度大得惊人。 卢瑟福这种理论的依据是他所做的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结果。实验中,大部分粒子穿过了金箔,这表明金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的。但是,有一些粒子就好像它们碰撞到了固体似的,被反弹了回来。卢瑟福得出结论,这些粒子被极微小、但是很重的原子核强力地反射。 卢瑟福的理论并没有解释电子在原子中的分布。然而,在1913年与卢瑟福一起工作的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对电子结构做出了描述。波尔指出,电子只能在围绕核的某一轨道上运动。虽然波尔原始粗糙的原子图像不够清晰,但是这种观点的许多方面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路易斯.德.布罗意提出,电子有着一些波的性质。到了1928年,通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一)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 目录: 一、导引行气 二、守静 三、挖掘生命体的奥秘 四、回光返照 五、呼吸停止后的神通 六、超人的养生法 七、遗精与走 八、睡功修炼 佛教称人生为一大苦难场,生、老、病、死都是人的一辈子必须承受的折磨,所以希望人看破红 尘,对人生不要有什么留恋。与此相反,道教则对现实的生命极为看重,因为它认为,人只有有了生 命,才能享受人世的种种乐趣。如晋代著名道教学者葛洪就说:“凡人之所汲汲者,势利嗜欲也。苟我身之不全,虽高官重权,金玉成山,妍艳万千,非我有也。”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更是直截了当 地说?“生者天之大德也,地之大乐也,人之大福也。”正因为道教重视生命,所以他们特别注重生命质量的提高,所谓生命质量的提高,就是让生命排除生、老、病、死的干扰,更好、更多地享受生命。

也正是为了提高这一生命质量,道士们在几千年的修炼实践中,摸索出了种类繁多、行之有效的道教 养生术。 道教养生术涵盖极广,诸如服食、行气、导引、存思、坐忘、内丹、外丹、房中等等都属于道教 养生术的范围。在道教看来,人的生命是一个奥妙无穷、潜能无限的机体,对这一生命体采取一定的 方式加以锻炼,便可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如行辟谷术,你就可以省去营求饮食带来的烦恼, 同时还能使你身轻体健;如行胎息术,你就可以不用呼吸,同时又能去除各种顽疾;如行内丹术,在 身体中就能充实生命根本,使你容光焕发…… 当我们以这种态度来看待道教养生术时,便会发现,行气导引对于强健筋骨、延缓衰老确实有其 神奇功效;静坐存思对于获得心灵的宁静,甚至对于一些常见病诸如失眠、高血压、心脏病等都有特 殊的疗效;内丹术对于打通大小周天、疏通全身筋络、防止疾病侵袭更是匪夷所思;房中禁忌则为我 们提供了内容丰富的性保健知识…… 我们希望,此书的出版,对于人们了解道教养生术的有关内容,澄清人们对气功的种种误解和迷惑,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导引行气 --激发体内生命力的捷径

《中医气化理论源流考》

中医气化理论源流考 作者:沈红艺 关键词:气化中医基础理论源流考证 气化理论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国古代元气论哲学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从历代文献中整理研究有关气化的论述,探讨中医气化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为进一步研究中医气化、气机理论提供文献依据。 1中医气化说肇始于《内经》 气化一词首见于《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后世医家都宗其旨来进行阐发,用以说明机体津液在生成、输布、排泄过程中,气与津液、津液化为尿液的生理机制。 在专论五运六气的《素问》七篇大论中还多处用了气化一词。中所说的“气”,虽有“天气”、“地气”之分,但实质主要是指风、热、火、湿、寒、燥六气,亦即自然界的各种气候变化。“化”,在《天元纪大论》中释为“物之生谓之化”、“在地为化,化生五味”等,故可以说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物性、物化现象。故其“气化”含义,即指自然界各种气候的物化现象,自然界气候正常变化,其物化现象也正常,故《气交变大论》说:“善言气者,必彰于物。” 此外,在《内经》中除了直接运用“气化”一词外,还有许多处虽未有气化一词,而实际内容是论述了“气化”的问题。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夫物之生从乎化,物之极由乎变。”《素问·天元纪大论》也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这里的“生”、“化”、“极”、“变”,都是由于气的运动而发生的变化,说明没有气的运动,也就不可能发生变化。故《素问·六微旨大论》强调说:“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内经》在阐述人体生理时,虽未用“气化”一词,但也涉及到“气化”的内容,其中以“形与气”的转化问题更为突出。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这段原文比较概括地说明了饮食物“气”、“味”与人体的“形”、“气”、“精”之间的转化关系,这种物质之间气化为形、形化为气的过程,也就是气化的过程。其他如《灵枢·营卫生会》关于“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气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的论述,这种水谷精微化生血液,实际上也是说明“形”、“气”之间的转化问题。 2隋唐时期,气化含义逐渐扩展

原子论的思想根源

原子论的思想根源 当古希腊人接触物质世界时,他们始终致力于追问客观事物的来源,起初,神话是这个问题的答案,直到以米利都学派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们转变思路,开始用自然解释自然。最早的哲学家们把世界的本原定义为在世界的变化中始终不变的东西,万物都从其中产生且万物消逝后又重归于其中。所以抵消之后,从根本上看没有什么产生,也没有什么消逝,故世界得以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中。他们从变化不居的世界中总结出了统一性,那就是本原都是物质性的。世界的始基是确定的物质,具有特殊性,却也有单纯的普遍性。 米利都学派创始人泰勒斯就认为万物本原为水。因为,第一,万物都要依靠水来滋养,干燥的东西都会死亡,并且热也是由湿气中产生的,且要靠水来维持生机。第二,万物的种子都是潮湿的,水则是潮湿的根源,且植物都从种子中生发,死亡时又都会留下种子,所以万物的本质可归结于水。从客观地理条件上看,米利都乃至整个希腊都被地中海所包围,泰勒斯“大地浮于水上”的宇宙论可能就来自于对此的直观感受。希腊人的日常生活与水息息相关,万物无一可以离开水,把水与世界本原联系在一起,这在逻辑上也是很自然的。米利都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气,气先于水,是一切简单物体的本原。气是无限而确定的,兼备具体性与一般性。阿那克西美尼还进一步阐释了气产生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气的具体机制,稀薄的气就是火,聚集的气是风云,进一步聚集就得到水、土、石等一系列实体。这样通过气的聚集与分散就产生出了万物,气的具体呈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而气作为本体还是不变的自然基质。也就是说,气的相对密集程度是物质的本质特征。阿纳科斯美尼首次尝试阐述由本原组成万物的方式,虽然这种阐述仍然不够具体。米利都学派的另一个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则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认识,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阿派朗,即无定形无定性的东西,这是把本原归结为“无限”的起始,“无限者”比水、土更适合阐释万物的本原,因为水、土不够基本,总是能被对立面所毁灭。总体而言,以米利都学派为代表的古代希腊哲学家们都认为世界在发生着无限的、永恒的变化。 赫拉克利特进一步发展了米利都学派的观点,认为变化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强调万事万物都无时无刻不在处于流变之中。他把火视作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所说的火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烧,一定尺度熄灭。既然万物是运动变化的,那么万物的本原也一定是可运动变化的,例如水、气,而活火的运动变化是最活跃的最明显的,所以他选择火作为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的开拓性在于他否定了本原作为一种实体而存在的必要性,火虽然也是物质性的,但不同于水、气,它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而且,把水、气视作物质本原是将本原纯粹地归结于质料因,指出了变化所依赖的物质,却没有说明驱使这种变化产生的动力。而火不但自身处于永恒的变化,更能使靠近它的其他物质燃烧而发生改变,火既是变化又是产生变化的原因。火是宇宙中自身生成的,那么宇宙也就是自己生成的。万物和火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赫拉克利特的观点是对米利都学派宇宙论的继承和深入发展。 毕达哥拉斯学派则把数看作万物本原。对比米利都学派和赫拉克利特的观点,数比水、气、火、土更类似于世间万物,更有利于描述世界的本质,因为世界上不但有物质实体这样的存在,也有相对抽象的存在,用物质性的元素去解释抽象的原理是很困难的。万物之中都存在着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才是万物不变的本质特征,用数来表达显然更为合适,数可以作为标准和尺度来衡量世界。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一”可以视作一切的开始,从“一”可以产生数、产生基本的几何

元气论与原子论

中医问题与思考:医学与哲学自然观及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后者决定医学的不同的态及基本特征。中国传统哲学的元气论自然观规定了中国传统科技特别是中医学重整体的基本特征;西方传统哲学的以分析为思维路径的原子论自然观决定了西医的重视局部的基本特征。如何正确认识两种医学体系之间的互补性,充分发挥中西医学各自不同的侧重与优势,将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 元气论与原子论的差异及其对中西医学发展的影响 元气论和原子论作为东西方占主导地位的自然观,都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它们“十分自然地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看做不言而喻的,并且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这些表现了人类早期认识的某种一致性,但比较元气论和原子论,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自然观还存在着重大差异。张岱年先生曾指出:“西洋哲学中之原子论,谓一切气皆由微小固体而成;中国哲学中元气论,则谓一切固体皆是气之凝结。亦可谓适成一种对照。”深刻地指出了西方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自然观是原子论,而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自然

观是元气论。 其中,气一元论思想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运动是气的存在形式及固有属性。气是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的中介,气分为阴阳二气或五行之气,阴阳二气的升降交感,氤氲合和,五行之气的交互作用,产生了宇宙万物并推动着它们的发展与变化。气一元论思想是中国传统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基础,中医学的发展深受气一元论思想的影响。气一元论思想注重整体、分化、相互作用、内在矛盾,包含着有机整体论观点和朴素系统论思想。原子论思想认为,原子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无数的原子永远在虚空中向各个方向运动着,相互冲击,形成漩涡,从而产生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原子是事物不可分割的单元,它没有质的差别,只有大小,形状的不同,原子以不同的秩序和位置互相结合而形成各种事物。作为欧洲传统唯物主义哲学形成的基础思想,原子论思想注重粒子、实体、组合、可分解性、外部作用,其所形成的理论观点:机械论观点和还原论观点。 气一元论思想和原子论思想相比较,气范畴和原子范畴除都具有物质性和运动性的特性外,气范畴还具有弥散性、透达性、能动性、多样性、化生性、经验性;原子范畴尚具有组合性和机械性。具体来说,

元气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相互关

元气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相互关系元气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属于富含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古代哲学思想。 它们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发展,并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其中,元气论作为一种自然观,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方法论,帮助人们构筑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故它们都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气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虽各有特点,但又是相互关联的。元气论着重探讨物质世界的本原,它以无形之气的聚和散来阐释有形之物与无形“虚实”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肯定了物质世界组成的同一性。就本原来说,万物源于气,气可分阴阳;气聚合所成的具体形体,既仍具有阴阳两个方面,又可根据性质不同,划归为木火土金水五类;而每一类中复有阴阳可分。故《春秋繁露》曰: “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朱熹也说,“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阴阳,气也,生此五行之质。”“阴阳是气,五行是质。有这质,所以做得物事出来。……不是阴阳外别有五行”(《朱子语类》)。以对人的认识为例: 组成人体的气可分为阴阳两类,其之聚合而有形体,生命过程便是阴阳两气交感相错、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具体的形质后,人体各个部分又可划归出五类,如五脏、五官、五体、五液、五志等,这五类中仍有阴阳可分。中医学看来,机体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错综联系的复杂系统。因此,在医学领域,元气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交错在一起,综合运用的。其中,元气论作为一种自然观,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根基。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虽也具有自然观的某些特征,但两者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从属于元气论,而更具有方法论的性质。阴阳学说着重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相关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在承认物质世界的组成是同一的,物质世界是阴阳两气交感相错,相互作用的结果的基础上,阴阳学说用以解释宇宙,则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阴阳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体;用以解释人体,就把人看作是由各种既对立制约,又协调和谐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所组成的统一体;用以解释人和自然的关系,则认为人和自然也是一个相互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对

道尔顿与近代原子论

道尔顿与近代科学原子论 摘要通过对近代科学原子论产生的考察,分析了道尔顿原子学说与以往哲学原子论的重大区别,探讨了道尔顿创立原子学说的思想和研究方法,阐明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指导作 关键词道尔顿近代科学原子论区别科学思想研究方法 正文 原子是化学科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原子学说则是建构整个化学大厦的理论基石。现代著名化学家鲍林说过t 在所有化学理论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原子学说,恩格斯也对近代科学原子论的创立给以高度评价,认为原子论是能给整个科学创造一个中心并给研究工作打下牢固基础的发现。因此可以说,原子论在人类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历史长河中构成了化学发展的主旋律,规定和指导着化学理论的基本走向和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近代原子学说创立过程的历史考察,阐明近代科学原子论产生的历史条件,探讨它与以往原子学说的本质区别,分析道尔顿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上的特点,展示人类自然观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探讨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以期从中得到某些启示和教益。 1 近代科学原子论创立的历史背景 任何科学理论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总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认识论的根源,是人类科学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追溯化学发展的历史,近代科学原子论的创立有以下几个方面为它作铺垫。 1.1 定量分析方法的广泛采用和一些化学经验定律的建立 l8世纪末至l9世纪初,化学开始由以搜集材料为特征的经验描述阶段,逐步过渡到以整理材料、寻找事物的内在联系为特征的理论概括阶段。由拉瓦锡掀起的化学革命不仅建立了化学理论的新秩序,而且在研究方法上给化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定量方法的广臣采用,使化学家们搞清了许多物质的组成及化学变化中各物质量的关系1789年,拉瓦锡首先用精确定量的实验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它作为自然界的一条最基本的规律,成为人们从事化学研究的基本依据;1791年,里希特根据大量定量实验发现了酸碱反应的当量关系;1802年,费歇尔在里希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阐述了当量定律;1799年,昔罗斯特根据一系列化学定量分析提出了定量组成定律,大大促进了人们对物质组成的认识;1803年,道尔道在思考原子学说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验归纳,推导出了倍比定律这些化学基本定律都是从实验中归纳总结出来的经验规律,它促使化学家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化合物在生成时,各物质之间存在着如此严格的定量关系?为什么反应前后的质量总是保持不变呢?为什么同种化合物的组成总是固定不变?是否有一些不变的看不见的质点在化学反应中操纵着这些规律?由实验中提出的一系列的问题要求化学家给予理论上的解释,正是这些化学经验定律的建立,成为化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为科学原子论的产生奠定了牢固的实验基础1.2 古代原子论的广泛传播

德谟克利特及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 目录 一、德谟克利特生平 二、德谟克立特的主要思想 三、德谟克利特的主要著述 四、后世对德谟克利特的评价 五、轶事 德谟克利特(希腊文Δημ?κριτο? 英文Demokritos/Democritus,约前460~前370),古希腊的属地阿布德拉人,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勤奋钻研学问,知识广泛,在数学,教育等许多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在古希腊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人们的认识是从事物中流射出来的原子形成的“影像”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与心灵而产生的。在伦理观上,他强调幸福论,主张道德的标准就是快乐和幸福。著有《小宇宙秩序》、《论自然》、《论人生》等,但仅有残篇传世。 一、德谟克利特生平 德谟克立特所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公元前440年后,即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奴隶制社会最为兴旺、科学学术活动欣欣向荣的伯里克利时代。他早年一度经商,但由于他童年的教育,使他淡泊名利和学位,他的教师是有学问的波斯术士与加勒底的星相家。 德谟克立特出生在希腊东北方的工业城市阿布德拉的一个富商之家。阿布德拉是一个繁华的城市,经济发达,文化丰富。 德谟克利特从小就见多识广。小时候,他作过波斯术士和星象家的学生,接受了神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对东方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非常的专心,经常把自己关在花园里的一间小屋里。一次,父亲从小屋里牵走了一头牛,他都没有察觉。他的想象力很丰富,并且刻意培养自己的想象力,有时他到荒凉的地方去,或者一个人呆在墓地里,以激发自己的想象。

《中医药学概论》14103514005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中医药学概论》课程考核 专业药学 姓名王亚端 准考证号 14103514005

1.简述你对中医整体观念的理解。 (10分) 中医学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为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辩证、养生、防治等各个方面做指导。中医学整体观念是由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为主构建而成的相对完整的学术体系。 中医非常重视人体的完整性,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任何其他动物都是一样的是一个有机集体,每一个器官及关节都会相互呼应,相互调节,相互制约。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中医通过面色、形体、舌象、脉象等外在的变化,进行了解和判断内在的病变,已作出诊断之后进行治疗。之所以说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关的原因是: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由于环境和气温的不同人体会发生相应的反应,夏季容易中暑,秋季比较干燥,冬季常发生伤寒,因此人体容易发生一些疾病。 中医整体观念在中医理论构建,传承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医学区别于西医学乃至近代其他自然科学得最大特点,在于其从奠基到发展完善的过程,始终贯穿了典型的东方传统的整体认识论思想。中医整体观念强调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合性,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具体体现。 2.谈谈你对中医辨证论治的认识。(10分)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辩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

中医药文化概论

中医药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讲绪论 一、中医药文化界说 1.“文”:《说问解字》讲“文”,错画也,象交文;《周易·系辞下》讲“物相杂,故曰文”。可见,文即物象的纹彩、纹理。引申为规律、关系等,有:天文、地文、人文。 2.“化”:一物变成另一物,叫化,或者说质变叫化。如动则变,变则化;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3.“文化”:文治教化。“文” ,形象人,通过活动把规律、关系使人掌握,并发生变化。《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4.文化的现代定义:人类参与认识、实践创建的一切成果及过程。 从客体看包括天文文化、地文文化和人文文化。 从主体看有中国文化、外国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汉文化、其他民族文化。 从内容看包括观念文化、器物文化和制度文化。 从影响范围看有显文化、潜文化。 从影响时间看有先秦文化、魏晋文化、宋文化。 人们也从文化客体具体形态出发研究文化,如茶文化、药文化等。由此,有了我们本课程: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界说 中医药文化: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围绕医药进行认识、实践由此创建的一切成果及其经历的过程。 中医药是一种产业、一门技术,也是一种学术。由此有: 中医药产业文化:经济、政治、法律、道德等。 中医药技术文化:临床技术、药物种植加工使用技术、技术哲学、技术创新、技术传播教育等。 中医药学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和教育传播等。 二、中医药文化特征 中医:中等水平的医生;用中医药理论治病的医生;以中和、平衡为养生、治疗原则的医生。中医药内涵:辨证论治、治辅养主、内服中药、内部调理、中和原则、复方配伍、君臣佐使。中医药文化特征: 1、中医药文化是一种肯定保守文化。过度早熟-----肯定捍卫-----继承胜于创新。 2、中医药文化是一种实用理性文化。农业文明----经验实用至上----临床技术理性高于科学理性。 3、中医药文化是一种有机自然主义文化。人与自然同构---天与人响应---顺应自然---延长生命。 4、中医药文化是一种人本文化。医学以人为对象,不是以病为对象---以人为中心探讨生命本质和过程---发现有限生命潜能。 5、中医药文化是一种关于道的文化。行而上者谓之道(心肝脾肺肾阴阳寒热虚实理表是状态,不是实体)---认识道需要直觉、体悟---类比描述事物本质---治疗强调辨证和随机应变。

(中医气的一元论宇宙观)的浅说

(中医气的一元论宇宙观)浅说 由王爱仁制作,北京中医林整理。 中医中的气论,从哲理上看,它来源于我国先秦时期就已经认识并确立起来的气的一元论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的产生,最明显不过的是早期道家的思想,如老子在他论道中所谈的气的思想,他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还有后来庄子在《知北游》中所说的:“通天下一气耳”。沿着道家的思路,再稍后,管子在老子论气的基础之上,又提出了“精气”论的观点,在太约相同的时期内,《易传》的作者也发表了同样的看法。如《管子·内业》中云:“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在《管子·心术下》中又说:“一气能变曰精”。如《系辞上传》中也有“精气为物”的看法。既于“元气”的说法,也即物质本源的另一种说法,这与老子所言的气的物性在本质上没有根本的区别。既于始于何时,据我国学者张岱年所说:“元气一词,屡见于汉代著作中,但究竟始于何书,难以考定。”在汉代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王充的元气论。到了宋代,又有张载和王夫之等人的元气学说。所谓元,即始也,这是《说文》的解释。意思是说,元气,作为一种物质,它是宇宙物质最早、最原始的一种状态,所以说,元气之气与老庄所言之气没有本质上的差异。管子的精气说倒有一些新意,因为他鲜明的指出精气是整个气中的精华,又是可生可变的气,因而与一般的气有所不同。这就为气的可变性,又尤其是为气可造出生命之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于气,它是我国古代唯物论哲学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其基本观点是:认为宇宙的本源是一个物质的世界,它的最基本、最原始的状态,就是一个充满着“至小无内”的最微小单位的气的世界,同时,也可以说是一个充满着“至大无外”,由无限个气体包容在一起的广袤无边的气的世界。这个世界,庄子在《知北游》中,将其称之为“太虚”,而易学中则称之为“太极”。这个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是发展的,今日的世界,就是由这个世界发展而来的,今天所显现出的万象的物质世界,就是这个正在发展中的世界的见证物。因此,又可以这样概括说:它是整个宇宙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基础,它是这个发展中世界的最原始、最根本的物质基础。由于气的这种唯一性和原始性,所以我国现在一些哲学家、理论家们,就将它命之为“气的一元论的宇宙观”。 中医理论中的气论,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气的一元论的宇宙观”上。如《素问·天元纪大论篇》对宇宙和人的看法;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对人的生成的看法;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对宇宙和人的阴阳二气的看法,还有运气学说中主要的宇宙观,病理观,以及我国中医传统理论中已经形成的整套气的生理观、病理观、以及各类用气治疗疾病的方法等等,都可足以说明这个问题,物质性气是中医理论的基石。 关于气,我国古人这种朴素的唯物宇宙观,并非是纯主观地随意的想象中说出来的,而是有其科学的根据的,其一是当时自然哲学的直觉与经验结合的发现;其二是当时天文学研究成果的总结。如老子的道学观,就是那时自然哲学的直觉与经验结合研究出成果的典范;而天文学上的宣夜说,就是当时对宇宙模式和宇宙起源的最先进和最科学的解释。我说它最先进和最科学是因为这一解释很接近现代宇宙学。

中医基本理论

绪论 目的要求:了解中医学的发展概况、巨大成就及基本特点。 一、中医学的发展概况 (一)春秋战国—理论体系孕育阶段 元气论、阴阳五行学说 (二)秦汉—理论体系奠基阶段 《黄帝内经》—第一部理论经典 《难经》 《神农本草经》—第一部药学经典 《伤寒杂病论》—第一部临床经典 四大经典著作 (三)晋唐一分化、融合和临床发展 宋、金、元一学派涌现、理论突破 学派﹕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一寒凉派 张从正一攻下派 李杲—补土派 朱丹溪一滋阴派 (四)明清一综合集成和深化发展 温病学派 (五)近现代一 中医学院、中医学会 辨证与辨病结合 四诊客观化、中医理论阐发 一、主要学术内容 (一)中医理论 1、哲学思想 2、生理学 3、病因病机微生物病理 4、养生和防治原则 (二)临床知识与技能 (三)中药方剂知识 (四)养生保健技能 二、中医学的学科优势 (一)综合性 (二)实用性 (三)诊疗非损伤安全性 (四)重内因重调状态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 指人体本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的整体性。 (二)辨证论治 辨—辨别证—证候 辨证—将四诊收集到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资料,用中医基础理论进行分归纳,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邪正盛衰,辨别疾病属何种证的基本原则。 论治(施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三、中医理论体系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整体指统一、完整、联系 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五脏一体观 (2)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 (二)恒动观念 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用运动、变化、发展观点 (三)辨证论治 辨证—四诊资料→综合分析→病(因、性、位、势)→证 论治(施治)—辨证→治法 症、证、病区别 症→单一的临床表现 咳嗽 证→某阶段疾病变化本质(主要矛盾) 风热犯肺肾阴虚 病→基本矛盾的概括,可以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肺痈消渴 同病异证→同病异治 感冒风寒→荆防败毒散 风热→银翘散 异病同证→异病同治 胃下垂中气 崩漏下陷 久泻脱肛 →补中益气汤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目的要求: 1、了解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熟悉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 3、掌握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阴阳学说 第二节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 水(阴) 火(阳) 阴阳的划分: 阳—运动的、热的、在上的、向外的、明亮的、兴奋的、强壮的。 阴—静止的、寒的、在下的、向内的、晦暗的、抑制的、虚弱的。 阴阳的相对性:互相转化 无限可分性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彼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斗争。 制约斗争动态平衡 2.阳的互根互用 事物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而且还存在着

讲课一(论阳气)

讲课一 流水不腐——以阳气为要 1 阳气即元气论:《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说明阳气是生命生生不息的保证,养神则精,养筋则柔。一旦阳气受损,就如天地无日,直接导致“折寿”短命。人之生根本在阳气,此阳气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正如张介宾在《类经附翼·大宝论》中所云:“可见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元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王清任认为:“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若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死矣”,他在《医林改错·脏腑记叙》云:“元气即火,火即元气,此乃生命之源”。张景岳说:“人以肾为根蒂,元气所由生也。”元气根源于肾,由父母所禀赋,先天之精所化生,并赖后天之精充养而成。因此元气既有遗传的因素,又受成长环境、饮食、精神、意外打击等方面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就能保养人体之元气,就能实现《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享受健康长寿之快乐。 2 元气亏虚非独肾虚,重视调补后天脾胃:诊疗疾病时,始终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为指导思想,认为元气亏虚是产生疾病之根本。但元气亏虚非独肾虚,因为元气不仅由先天之精所化生,而且有赖于后天之精的充养。李东垣曰:“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又曰:“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说明脾胃与元气在生理上有着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密切联系。脾胃为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健则元气盛,元气盛则病无从生。诊疗疾病时,处处以健脾益气为先,擅长治疗功能性低热、复发性口腔溃疡,认为二者均由元气亏虚所致。根据“损者益之”、“劳者温之”的治疗法则,结合“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少火生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原则,运用甘温除热法,重用黄芪以培补元气,升阳散火,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3 补元不忘固护阴液,重视阴阳互济:阴阳互济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及王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理论。阴阳之间互根互用,密不可分。张景岳首次将元气划分为元阴和元阳:

古希腊原子论哲学的回顾

古希腊原子论哲学的回顾 ——兼评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原子论哲学经历了古希腊时期的兴起与十七世纪的复活,是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对世界本原的探索的思想结晶。其发展兴衰的历程,反映出唯物主义与自然科学发展的关系,也反映了哲学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科学的哲学思辨的现代价值。 一、单一本原说、多元素说——朴素的哲学抽象 西方哲学产生于在古代希腊的奴隶制时代,公元前8世纪城邦奴隶制确立,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产生了为奴隶主服务的“有闲”阶层,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研究天文、地理、哲学等,欧洲最早的哲学家应运而生。 1、单一本原说 哲学始终以解释人类的普遍性和终极性问题为己任。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古希腊的哲人们就开始了对世界本原或始基问题深刻的思考。然而作为人们最初的哲学研究,它自然而然地面向客体,直接把可感的事物作为万物的“始基”。古希腊原子唯物主义思想萌芽。 被认为是希腊第一哲人的泰勒斯提出“水为万物的本原”。在他看来,万物产生于水,而又复归于水。“水”在这里不单是一个具体实物,它已是作为万物统一原体的较为抽象的“物质”概念了。以“水”这样一种具体物质形态去说明其它具体事物,又缺乏作为所有具体实物共同特性的基础,不能充当“物质”这个普遍的概念。但是,泰勒斯的思想,已经试图领先经验、观察,用自然说明自然,抛弃了用超自然的原因来说明自然,这一大胆的探索,冲破了原始宗教的束缚,为哲学发展开辟了道路。 因为“水”的局限,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者”应运而生,提出了“万物的本原是无定形”的命题。“无限者”是一种浑沌未定的东西,无任何规定性,数目无限亦无边无际。“万物由之产生的东西,万物又消失而复归于它。”(《古希腊罗马哲学》P7)他指出,物质性的“无限者”之所以产生万物,是由于其内部包含着对立的力量,即冷和热,干和湿的对立斗争。由这些对立物构成世界万物,这是阿那克西罗德在泰勒斯哲学思想基础上的发展,他的哲学是原始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的结合。 由“水”—“无限者”,是一次由感觉到超感觉的认识深化过程,也反映出,哲学在古希腊早期就已表现出抽象的思辨特点,抽象思辨的哲学思维初步显现。而且“始基”这一范畴由泰勒斯提出,表现了西方文明独特的一方面。“始基”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一个东西,如果一切存在物都由它构成,最初都由其中产生,最后又都复归于它……那就是存在物的原素和始基。”(《古希腊罗马哲学》P4)“始基”就是“本原”,是一个最终意义上的概念,表现出探求根源,探求最后因的愿望,西方哲学也正突出了这一点。在研究自然与世界的过程中,

钱学森论中医语录

钱学森论中医语录 (钱学森教授是当代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哲人,他的智慧是取之不尽的宝库;他的品德亦是我们杰出的榜样。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在钱老诞辰100周年来临之际,摘此语录谨表纪念。) 姬竞竣 一、中医包含着科学真理 1、“我们知道中医包含着科学真理,非常宝贵的科学真理,但人们‘以貌取人’,怀疑中医有没有真理,或进而认为中医是封建糟粕。” (1984年5月16日致李印生——《钱学森书信选(上卷)》0088页,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6) 2、“中医理论托附于阴阳五行干支的思维框架,已经是辩证的了,比经典西医学强;但我想中医理论还是有点简单化,所以中医名医还要靠临床经验。” (1988年11月21日致刘静和——《钱学森书信选(上卷)》0409页) 3、“我的体会是,中医理论就是把几千年的临床经验用阴阳五行干支的框架来整理成唯象学理论。这个框架一方面有用,因为它把复杂的关系明朗化了;另一方面又有局限性,因为框架太僵硬了。你们搞中医唯象学就是一方面要发扬传统中医的优点,一方面补其不足。” (1988年11月4日致邹伟俊——《钱学森书信选(上卷)》0402页) 4、“老中医也知道,只阴阳五行也不够用,他们都根据自己临床经验和思维联想加以补充。我想主要是相生相剋。但这也就是辩证法!” (1994年10月7日致于景元——《钱学森书信选(下卷)》0979页) 5、“中医理论就是典型法,从病人各种典型概括出阴阳五行的理论。但就是对人体这一千百年事例中得出的中医理论也不能作为死教条,按病人实际情况还应做适当调整。中国有名的中医都是根据自己行医经验对医方做些适当变动,这才是名医,不是庸医。” (1995年1月25日致李世辉——《钱学森书信选(下卷)》1010页) 6、“医学不已有几千年的经验了吗?人的一生是有变化的,生、老、病、死,但模式基本一样,在几千年中重复了亿亿万万次,所以医学,特别是中医,是有经验基础的。” (1994年12月2日致王寿云等六同志——《钱学森书信选(下卷)》0992页) 7、“中医的理论是系统观的,这是科学的。” (《钱学森人体科学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纵横观》107页——此为1983年至1987年钱学森在507所学术讨论会上的历次讲话汇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