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北京的春节

1 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会写“蒜、醋、饺”等15个字,正确读写“饺子、鞭炮”等20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传统文化。

3.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品味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北京春节浓浓的年味,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通过比较阅读,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春节及春节习俗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动地迎新春。”一到春节,大街小巷就变得热闹非凡,家家户户都是喜气洋洋。这是我们中国人心中

最隆重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板书:春节)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谁来说说你家是怎样过春节的?

2.指名学生回答。

3.师: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民风民俗。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北京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板书课题:北京的春节)

4.齐读课题。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预习:指名读生词,注意纠正字音。

课件出示

热情自傲饺子万象更新鞭炮眨眼通宵间断

万不得已截然燃放小贩摆摊儿彼此

贺年骆驼恰好一律彩绘分外

3.引导学生从生词的音、形、义三方面了解需注意的地方,并相互交流。

4.全班齐读生词。

5.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阅读心得,说出“热闹、忙碌、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板书:热闹、忙碌、喜庆、团圆)

6.选自己印象最深的或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作者写了哪些日子里人们的活动?可以用笔画下来,也可以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板块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看来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已经初步感受到北京的春节氛围。这么热闹的春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

2.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围绕春节都写了哪些重要的日子?然后以四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填表。出示课件: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1)时间顺序:腊八→小年→除夕→正月初一→元宵→正月十九。明确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板书:腊八→小年→除夕→正月初一→元宵→正月十九)

(2)风俗习惯或人们的活动:熬腊八粥、买杂拌儿、节前忙碌、放鞭炮、吃糖、除夕守岁、拜年、逛庙会等。

4.师生共同完成并订正以上表格。

5.观察上表,你们知道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

6.通过阅读填表、互相交流,我们对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得更清楚了。北京人过春节过得这样丰富多彩,我们就应该通过有感情的朗

读来细细品味这热闹、忙碌、喜庆又团圆的春节。请大家品读文中自己喜欢的描写春节中重要日子的文段,并试着背一背。

7.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和小组合作交流,了解了北京春节那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也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希望大家回去再美美地朗读课文,并把你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下节课,我们将深入了解北京春节那浓浓的“年味”,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北京春节习俗的,知道作者主要介绍了重要日子里人们的活动,并且说出了北京的春节给我们的感受。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北京的春节,感受北京春节的习俗和它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板块二研读赏析,感受年味

1.默读全文,思考:老舍先生为我们展示了许多北京过春节热闹的画面,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

2.小组研读。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画出最能表现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小组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4.交流体会和感受。

(1)体会年前的忙碌。

①交流节前的年味主要表现在哪里,节前都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人们的主要活动、讲究及人们的心情。

②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键的词语,思考: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可以体会到人们在忙碌中洋溢着的喜悦和希望?

④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有感情地朗读。

⑤联系生活实际,自由说说你们家过春节的这段时间都在干些什么。

(2)体会过年的热闹。

①过节时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除夕、正月初一、元宵)春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热闹)

②同是热闹,但各有不同,默读思考: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这三个春节的重要日子,它们各自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词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

③学生交流反馈,教师相机指导。(除夕:喜庆、团圆;正月初一:悠闲、快乐;元宵:红火、美丽)

④交流反馈写“除夕”的片段,教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节日喜庆、团圆的气氛。

课件出示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

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抓住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感受除夕的喜庆、热烈;抓住“除非、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感受团圆的氛围。

⑤阅读“阅读链接”中斯妤的《除夕》,与老舍的《北京的春节》进行比较:同是写除夕,二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及时梳理:老舍为我们展现的是全景图,抓住除夕时人们主要的活动进行简单勾勒,语言简洁明快;而“阅读链接”中斯妤由回忆外婆入手,重点写了一家人过除夕的情景,其中细致描写了准备过程和围炉的情景。

⑥过渡:熬过了除夕,人们通过守岁把美好的祝福赠给了长辈和孩子,接着正月初一到来了。

⑦指名学生交流反馈,进一步体会正月初一的悠闲、快乐。重点指导学生一边朗读一边体会逛庙会时人们的悠闲与快乐。(课件出示:课文第9、10自然段)

⑧指名学生读。

⑨过渡:正月初一过完了,同学们可别挪开脚步,更精彩的还在后面,更精彩的是什么呢?(元宵)

(3)体会元宵的红火、美丽。

①找出文中描写花灯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排比句的作用。(课件出示:课文第12、13自然段)

②创设情境,引导写话:看着火红而美丽的北京城,看着一盏盏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的花灯,你产生了哪些美好的遐想呢?请你用上文中优美的词语,写出你此刻的感受吧。

③带着美好快乐的情感,全班齐读第12、13自然段。

板块三总结全文,领悟写法

1.同学们,看来这篇课文已经在你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这篇文章的,文章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1)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地记叙。

(2)有详有略地写,对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

师:我们在今后的习作中也应该抓住重点内容来写,做到有详有略,让人印象深刻。

(3)抓住特色活动来写。

4.假如此时再请你写春节,你打算怎样写?

引导学生借鉴学到的写法,如:选材要详略得当,描写节日要抓住最主要的特点,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等。

5.教师小结:同学们,北京的春节从腊八拉开序幕,到正月十九才宣告结束,历时一个多月,作家老舍却只用了一千多字就将它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作者正是抓住节日最突出的特点,用极其凝练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热闹喜庆、欢乐祥和的春节画卷。同学们要懂得运用刚才总结的写作方法来指导自己写作。

▶板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 《北京的春节》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习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 1.“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 ①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春节不但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在此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 ②关于春节的习俗:祭灶扫尘贴春联守岁闹元宵等 ③关于春节的传说:年的传说岁的故事等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1 北京的春节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本篇文章老舍先生以时间为顺序,以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的语言展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因此,教学时,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氛围,充分地发表读书见解,培养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想象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多层次的朗读感悟和自主合作式的研读,理解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领悟民俗文化丰富的内涵,体会本课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与春节有关的图片及视频。 2.制作课件:春节的视频片段。 学生准备:1.搜集关于春节的诗歌、童谣等。 2.搜集各地过春节的民风民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能把你过春节的趣事说一说,让大家也来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吗?(生自由汇报:放爆竹、吃年夜饭、贴春联、拜年、守岁等。) 2.揭题:在几十年前的北京,人们又是怎样过春节的呢?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去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图片欣赏唤起春节的记忆,回忆春节趣事,走近春节,揭示题目,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正文的学习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凝聚,讲究的是热闹、祥和。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中华儿女会吃团圆饭、祭祖、守岁,带着美好的心愿辞旧迎新,但是每个地方的习俗有所不同。今天,我们就跟着作家老舍,走进《北京的春节》,请同学们打开书,朗读这篇课文。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后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试着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重点指导“醋、拌、燃、贩”的读音。注意易错字“醋”的左边里面不要少一横;“彼”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案完美版

《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读写14个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 3.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描述,体会北京春节的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介绍北京春节民俗特点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PPT课件、生字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在进入新的课程学习之前,我想和同学们交流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呢? (生: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那么,在同学们列举的这些节日当中,大家觉得哪一个最隆重最热闹呢? (生:春节) 是的,春节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热闹,那为什么春节最隆重

热闹呢?其实是因为春节有非常多的习俗!那谁有能说说看春节有哪些习俗?也就是同学们平时过春节的时候家里的长辈或者你自己在 春节前后都做些什么事情? (生:买年货、打扫卫生、杀鸡、杀鸭、放鞭炮、祭司…等等) 对啦,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过春节的时候所做的习俗,那么我们做的这些习俗是否与别的地方过春节是一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北京的春节》来看一看他们的习俗是怎样的!、一、生字掌握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24页,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本篇课文所要掌握的生字有哪些。我们还是按照老规矩抽签,请被抽到的同学来尝试朗读一下要掌握的生字,看看是否能够读准确来,那么其他同学在下面也跟着默读,检验自己。 (学生朗读生字) 好的,听完XX同学朗读的生字,同学们觉得他读准确了没有? (准确了)(如果没有准确在抽别的同学来读上一位同学读错的字)好的,既然大家都觉得他读的准确了,那么我就在抽几个同学来检验一下。 (抽学生朗读) 非常好,同学们都应该掌握了正确的读音,那么这些字应该怎样来组词呢?来,请看向屏幕。 由于这10几个生字我们都有已经掌握了,那么从中我就挑选了一些比较不熟悉的生字来展示一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第1篇】 《北京的春节》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翡翠、杂拌儿、榛子、栗子、爆竹、风筝、逛庙会、走马灯、零七八碎、万象更新、张灯结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体会节日习俗中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 3、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详写略写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5分钟) 同学们,咱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块土地诞生了许许多多的民族,各民族的生活习惯、节日、服饰等等都不同。这些点点滴滴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本单

元,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去欣赏那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画吧!这第一幅画画的是《北京的春节》,咱们天津与北京毗邻,春节的风俗习惯也大同小异,大家能不能说说看,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8分钟) 1、默读课文。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热闹、喜庆、隆重等) 2、师生交流生字词和专业词汇。 (1)课件展示生字词,学生轮读,强调“蒜瓣、翡翠、榛、栗、爆”等字词的写法。 (2)通过问答“腊月、初旬”具体指什么日子?让学生发现其他节日并归纳了解春节、小年、元宵等具体指哪些日子。 (3)班级交流、师生共同解决少见词汇,如“空竹、守岁”等。 三、理清课文的整体脉络和春节期间的风俗习惯。(11分钟) 1、快速浏览课文,合作填表。 2、汇报交流表格,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3、根据表格,分清详略。 四、自由朗读,重点朗读详写的部分,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5分钟) 1、自由朗读课文,如果有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读好。 2、展示朗读:将自己着重练读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3、范读、领读。对于学生读得不太好的地方,教师进行范读。让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 北京的春节》 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著名 语言大师XXX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 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 国节日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文 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语言表达 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 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 的心愿。 学情分析】 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于春节这一传统 民俗节日,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然而对于老北京人怎样 过春节,学生了解得不多,也因此会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 教学目标】

1.揣摩文章的字词句段,品味XXX先生的语言风格,感受XXX先生的语言特色。 2.具体分析本文的写作方法,研究作者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3.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家乡过年的俗,激发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欲望与兴趣,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引领学生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2.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所采用的表达办法。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1、歌曲导入,激发乐趣。 课前播放《北京儿童歌谣》使课堂的氛围活跃起来。播放完后提问:刚才所听的童谣是在描写哪个节日呢?生:春节。那今天我们继续跟随XXX先生去北京过春节好吗?(板书:北京的春节) 二、回顾写作顺序及主要内容。

2020—2021年部编本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北京的春节》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北京的春节》,本篇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子们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在本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醋、饺”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腊月、展览、风筝、空竹、口琴、更新、鞭炮”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能分清文章详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对比文中孩子们过春节的情景,能说说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 4.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朗读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5.拓展阅读文段,对比舒乙、斯妤笔下的春节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本课的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二、【说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学习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查找有关老北京的各种习俗的资料。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学习本篇文章。课后,学生可以将家乡的春节与老北京的春节习俗进行对比或了解更多有关春节习俗的信息,感受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 三、【说教法与学法】 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创设情境、精读感悟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说过程】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回忆春节 上课伊始,我播放了一首老北京过春节的歌谣,学生对歌谣一定很感兴趣,以此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继续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重温那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那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新年文化。 2.回顾写作顺序,分清详略 接着,我让学生回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哪些重要的日子的活动?学生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在这些节日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 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 1.“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 a.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

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b.关于春节的习俗:祭灶扫尘贴春联守岁闹元宵等 c.关于春节的传说:年的传说岁的故事等 3.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古都北京,过起春节来更是京味十足。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家老舍共同去感受北京的春节。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3人教部编版 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精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3.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找出课文详写和略写的部分,分析文章有详有略写法的作用。分清内容主次,学习抓住重点内容来写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找出课文详写和略写的部分,分析文章有详有略写法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关于春节来历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引入:挂灯笼,贴对联。 舞狮子,敲锣鼓。。(谜底:春节) 2.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作为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北-京,其民风民俗更是多姿多彩,穿新衣、贴年画、吃饺子、放爆竹……让我们跟随作家老舍一起去北-京过春节吧。 3.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6),满族,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品大多取材于下层居民的生活,尤其善于运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进行文学创作。1950年因创作话剧《龙须沟》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自读提示: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3.出示会写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眨:之”横撇的横稍向上提,捺较平展。 贩:“反”“首撇短平,第二撇直长。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第1篇】 《北京的春节》教案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想象的能力。 2.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三)情感目标: 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二)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课前准备:1.搜集关于春节的诗歌、童谣等。2.搜集各地过春节的民风民俗。 【主要目标要求】: 1.学会本课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写作的顺序。 4.了解老北京春节前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预设】 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激发兴趣 (一) 1.学生汇报搜集关于春节来历的资料。 2. 学生汇报搜集关于春节的诗歌、童谣等。 (二)出示北京春节童谣,导入课文 1.齐读童谣。 相关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北京的春节》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北京的春节》教案 及教学反思 1.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北京的春节》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2、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童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童谣,自己读读: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这首童谣写的是什么内容?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1、认真默读全文,想想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 (学生可能弄不懂的词语:腊月、初旬、麦芽糖、江米糖、空竹、逛天桥、逛庙会。) 指名交流,根据学情顺势而导。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北京人过春节哪些地方你最感兴趣? 预设一:生在练习纸上完成表格,师引导理清时间顺序。 预设二:在交流中,学生贴纸条(黑板条)、作记录,师引导理清时间顺序。(根据学生情况选择一种操作策略。) 三、分清详略,合作研读 1、引导找出写得详细的部分。(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2、四人一小组,自选一个部分展开研究,研究问题如下: ⑴详细写了什么,说给大家听。 ⑵哪里写得好,读给大家听: 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交流研讨:分为“腊八”队、“除夕”队、“正月初一”队、“正月十五”队展开竞赛。 ⑴解决第一个问题: 小组派代表复述研讨的部分,组员可以补充。师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叙述顺序(“腊八”是用并列的方式写的;“除夕”是用总分的方式写的;“正月初一”是用对比的方式写的;“正月十五”是用总分总的方式写的);反馈评分。 ⑵解决第二个问题: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名师选编教案(六篇)

统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一) 教材简析 《北京的春节》是统编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一篇课文,作者是老舍。本篇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教学目标 1.会写“蒜、醋”等15个字,正确读写“热情、自傲”等20个词语。 2.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详略安排及其效果,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3.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 4.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详略安排,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通过比较阅读,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蒜、醋”等15个字,正确读写“热情、自傲”等20个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 3.明确课文的表达顺序,分清主次,了解课文的详略安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和家人是怎样过春节的?春节的哪些习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师生交流关于春节的习俗。 3.你想了解老北京是怎样过春节的吗?让我们走进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描绘的北京的春节吧。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第1篇】 《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提要: 教学本文主要遵循:首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过“春节”的感受入手,再通过自学了解老北京春节期间的活动,从而再品一品老北京过春节的年味,最后从整体上揣摩作者独特的写作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通过读、思、议、品,领悟简洁朴实的语言、独特的写作方法和北京丰富多彩的年文化。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 6 课《北京的春节》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写了老北京人如何过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本文作者——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使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民风民俗习惯。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详略得当,语言简洁,耐人寻味,反映了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理解我国传统文化习俗。 3.学习和揣摩课文朴实而简洁的语言和按时间顺序、详略得当的写

作方法。教学重点: 根据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领悟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学习按时间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体会其的好处。学情分析: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更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因此本课是学生喜欢阅读的课文,教学时,可以从学生谈自己如何过春节的感受入手,再引导学生了解老北京人在春节期间的主要活动情况,感受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最后让学生揣摩课文的表 《北京的春节》公开课教案 达顺序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前准备:学生搜集本地春节文化以及描写春节的诗词、春联等;教师准备课件等。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段精彩的画面,快来看看吧! 录像播放:春节人们联欢的局面以和挂灯笼、贴对联、选购中国结、舞狮子、敲锣打鼓的局面。师:看完画面,你想到了什么,一起来说一下!生:过年了,春节到了。 师:板书:春节春节你熟悉吗?来说说吧。生1 :春节可以放鞭炮生2 :春节要贴对联生3 :春节可以收到压岁钱 生4 :春节有许多好玩的,春节还要回老家探亲,和老家的人一起过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北京的春节》一课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第一课,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中华民风民俗”。《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风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 本课主要落实下列目标: 1.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2)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二、教材分析: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民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月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

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灯花、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三、学情分析: 1.已有的知识基础 由于在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过一篇有关民风民俗类的文章《难忘的泼水节》,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存在的难度并不是很大。 2.已有的生活经验 对于春节这一传统的民俗节日,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因此,学习时会对本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对于老北京人如何过春节知道得比较少,理解起来相对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还要结合时代背景、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细致地引导,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感受北京人过春节时的温馨而美好。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案

教学主题北京的春节 一、教材分析 《北京的春节》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文作者是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二、学生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语文,喜欢阅读,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较扎实,而阅读和习作则要稍微逊色一点。进入高段以后,男孩子的思维普遍比女孩子要活跃。但双差生数量两者相差不大。这跟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差、学习习惯不良有关。而有几个女孩子思维不够活跃,不够灵活,接受能力差。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 移动学习( ) 其他( )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自制PPT,收集北京春节节日图片,展示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播放童谣想春节)听着童谣,仿佛又将我们带入了老舍先生笔下京味十足的北京春节的氛围中;PPT展示需要重点理解朗读的段落;出示本节的课的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课文,跟随老舍先生去感受北京春节的喜庆和热闹,并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和略写的好处。)在详写的这些内容中,哪一个日子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深入的读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语句,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谈谈自己的体会。(课件出示学习要求);课件出示重点句子。 使用ppt教学,孩子们可以一目了然,有重点的进行交流学习,效果很好。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 3.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各地区各民族春节习俗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能说说你们家乡过春节的一两件事吗? 2.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去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学生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交流汇报,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的、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元旦的“静”形成鲜明对比。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更,变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细读课文,了解习俗 1.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 2.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主要事例写得详细一点。 时间主要事例 腊八腊八粥,腊八蒜 腊月十九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 二十三祭灶 除夕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元旦男人出门拜年,女人在家待客,逛庙会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第1篇】 《北京的春节》教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单元导语,抓单元训练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目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二、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能够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 2.读熟课文,理清课文的表达思路。 (二)预习内容 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杂拌儿 翡翠榛子栗子风筝鞭炮逛庙会 ()七八() 万()更() ()灯()彩 有()有() 各()各() 日()不() ()()不同万不()() 灯火()() 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在学习过程中,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请记下来。 三、导学案

(一)读议结合,小组合作探究 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合作填表,并说一说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时间风俗习惯 (二)深入探究 1.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的.简略反复朗读体会。 2.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体会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结合自己过年谈感受。 (三)总结提升 北京人过春节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四)主题阅读,课外延伸 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走进民族村》之《英国人的圣诞节》《云南的歌会》,畅谈自己的阅读收获。 阅读提纲: 1.英国人是怎样庆祝新年的与我们中国的节日有哪些不同 2.云南的歌会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 四、课堂检测 1.我会写 fěi cuì chū xún biān pào ( ) ( ) ( ) áo zhōu zá bàn fēng zhēng ( ) ( ) (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北京的春节》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热情、风筝”等20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分清内容主次,了解课文的详略安排。 【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分清内容主次,了解课文的详略安排。 【教学难点】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分清内容主次,了解课文的详略安排。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猜谜语:挂灯笼,贴对联,舞狮子,敲锣鼓。(猜一个节日) 预设:春节。 2.观察插图,说一说你从插图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我看到了家家户户购置年货等的场景,感受到了春节的热闹气氛。 3.过渡: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板书课题:北京的春节) 4.作者简介。 老舍 (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

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等。(板书:老舍) 设计意图:用猜谜语切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观察教材中的插图,旨在自然地拉近学生与文章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了解作者及其一生的成就,更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 1.自读任务 教师明确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熟悉的词语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顺。 2.初读反馈 (1)随文识字 初旬(xún)杏仁(rén)荔枝肉(lì)菱角米(líng)翡翠(fěi) 薏仁(yì)榛子(zhēn)栗子(lì)蜜饯(jiàn)掺和(chān) 正月(zhēng)白云观(guàn)骡马(luó)娴熟(xián)火炽(ch ì) (2)集中识字 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xún rén lì líng fěi yì zhēn lì jiàn chān zhēng guàn 旬仁荔菱翡薏榛栗饯掺正观 luó xián chì 骡娴炽 点拨:

2022-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附板书共两套

2022-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写“蒜、醋”等15个生字,会写“热情、自傲”等20个词语。 2.通过自学、合学、展学,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详略安排及其效果,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3.体会老舍“京味儿”的语言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 4.通过阅读链接资料、联系实际,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随着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为突出背景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确立了较稳定的性格,但是对自己本身个性的认识不是很清楚。可以先找到主要矛盾,抓住事物的关键。同时表现出不服输的反抗精神。往往家长说服不了孩子。孩子讨论问题时所寻找的理由主要来自自己的生活感受,一般没有更大范围的论证能力。1.2记忆力迅速增强六年级学生的短时记忆力不低于成年人。记忆准确率也比较高。记忆力增强,使大脑中存储的信息迅速增加,孩子可以进行比较复杂地推理和运算。记忆力增强也是辨证思维的一大前提。 四、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课前了解家乡的春节有哪些传统的习俗,搜集有关的图片和音乐。 课时安排 2课时 板块一创设情景共话春节 1.播放本地大年三十放烟火的情景,让学生聊聊: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2.现在,我们就跟随着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

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4.简介老舍和春节 板块二整体感知初识“京味儿”语言 1.自主读课文,要求如下: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想北京的春节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 了怎样的印象? 2.检查字词句 (1)多音字空竹店铺间断正月分外白云观万象更新 (2)轻声词饺子栗子风筝亲戚骆驼 (3)出示句子一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①指名读句子正音 ②说说这里的“杂拌儿”、“零七碎八儿”、“玩意儿”指的是什么?(出示杂拌儿、蜜饯和空竹图片) ③这几个词语和我们平时遇到的词语有什么不同?(儿化音,带着浓浓的京味儿),用上这些京味儿词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京味儿是北京特色,这样描写也是为了突出北京过年时的特色食品与玩意儿。采用北京话口语,调动了艺术表现力。) ④文中还有带有这样京味儿的词语或句子,再去找找。 预设:一擦黑儿摆摊儿 齐读这些带京味儿的词语 (4)出示句子二 腊七腊八,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理解“闲在”意思,完成语文作业本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北京的春节》 教学设计、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北京的春节》创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蒜、醋、饺”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饺子、万象、鞭炮”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能分清文章详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对比文中孩子们过春节的情景,能说说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 4.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朗读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 1.“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 ①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岁尾年头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在此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 ②关于春节的习俗:祭灶、扫尘、贴春联、守岁、闹元宵等 ③关于春节的传说:年的传说、岁的故事等 3.假如请你来写春节,你打算写些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