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一般认为,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四种心理要素,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是指人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对道德概念、原则的理解,道德信念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现象,判断他人的是非善恶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同时它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结合起来对道德行为的发生起着定向和调节的作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相结合,形成了坚定的道德信念,能够激发人产生道德需要,形成道德动机,发生道德行为。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当道德现象符合自己认同的道德观念时就产生积极的情感,否则就产生消极的情感。道德情感会影响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它是道德认识上升为道德信念的重要心理因素。同时,道德情感会对道德行为的强度产生影响,成为推动行为的动力之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

道德意志是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这种力量通常表现为在实现道

德目标时的积极进取或坚忍自制。道德意志调节和控制着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保证人能够抵御现实中的各种诱惑,不以外界环境为转移,克服困难,坚持到底,最终达到目标,形成道德习惯。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的自觉、果断、坚持和自制的有力保证。

道德行为是人在活动中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实际表现,是融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外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正如列宁所说:“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道德行为具体表现为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品德心理结构的这四种成分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有机结合、缺一不可的。它是品德教育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心理学依据。在品德教育和培养中,只有保证

这四种成分的协调、平衡发展,才不会造成品德结构上的缺陷,阻碍品德的发展。

东莞龙文教育的教育涵盖了小学至高中各学科,龙文教育凭借一流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育辅导系统、独特高效的教育方法和完善的管理模式赢得了广大家长和孩子的认同。

品德的结构及品德发展理论

第二讲品德的结构及发展 一、道德与品德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 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 品德,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行或品行、操行等等。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 二者的区别是: 第一、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个别人的存在或个人行为的好坏为转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除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外,还受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它有赖于某一个体的存在,是一种个体的现象。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面而又完整,而品德的内容只占其中一个部分。 第二、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 第三、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二者的联系是: 第一、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当一个人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成他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并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中时,就形成了品德,因此,离开了道德,就没有品德可言。 第二、社会道德又是通过个体的品德而存在的。许多个人的品德就构成或影响着社会道德面貌或风气,品德是社会道德现象的组成单位。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培养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是指个体心理现象的形式、结构体。 (一)道德认识 1、概念: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包括对道德概念、原则、观点等道德知识的了解或掌握,以及运用这些道德观念去分析道德情境,对人对事作出是非、善恶等道德判断和评价。道德认识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形成道德信念。 2、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培养(发展道德判断能力) (1)道德知识的掌握 (2)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道德评价能力是依据已有的道德准则,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做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的能力。 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是:①从重复老师或别人的评价过渡到自己独立做出评价;②从依据行为的直接效果为标准逐渐转向对行为动机的分析;③从评价别人的行为到分析自己的行为;④从片面的评价到全面、客观和正确的评价。 (3)道德信念的产生 学生不仅要知道道德规范是什么,不仅要能运用规范进行是非善恶的评价,而且还要坚信道德规范的正确性并成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这便是道德信念。 3、道德认识的培养途径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_重点知识(第九章_儿童品德心理与发展)

第九章儿童品德心理与发展(转载) 一、填空题: 1、品德发展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依据社会道德向儿童提出的道德要求,与 儿童品德发展现状的矛盾,这一矛盾推动了儿童品德的发展。当然,外部教育影响是品德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自我教育是品德发展的根本动力。 2、品德发展是四个因素协调、统一发展的过程,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情 感是动力,道德意志起调控作用,道德行为是前三者的综合表现,也是个体品德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3、皮亚杰认为,儿童在6 岁以前处于无道德规则阶段,他们在游戏中没有合作, 也没有规则,社会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而儿童在6——10 岁期间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其道德判断都基于对规则的无条件服从。 4、班杜拉认为,社会学习主要不是直接强化的操作学习,而是替代强化的观 察学习。 5、道德认识是一种对于是非、好坏、善恶的行动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其中, 道德观念是指社会道德现象在人脑里留下的表象;道德概念是指社会道德本质特征的反映;道德信念是个体坚信自己的道德观念正确,并使这种道德观念伴随着内心体验而成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6、儿童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对人”到“对 己”;从片面到全面。 7、道德意志就是人在道德行动中自觉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 程,道德意志体现在道德行为中。 8、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表现在:认识具有模糊性;情绪具有对立性;意 志具有脆弱性;行为具有逆反性。 二、选择题: 1.人们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他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体验是(B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2.小学低年级儿童往往会将“我妈妈说的”“我们老师说的”挂在嘴边,表明其道德发展阶段处于皮亚杰所说的( B ) 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阶段.D.公正阶段 3、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A )。 A.“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 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 C.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 4、班杜拉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C )。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B.认知建构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认知识结构理论 5、根据动机影响范围的大小可以把动机分为( D )。 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B.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心理学第七章 品德的发展与培养试题

第七章品德的发展与培养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章志光教授将个体所具有品德的心理结构称为()。 A.生成结构 B.执行结构 C.定型结构 D.既有结构 2.人们普遍认为“挟尸要价”中的主人公的做法是违背道德规范的,这种体验属于品德结构的()。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动机 3.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水平。 A.自律水平 B.他律水平 C.自律与他律同时存在 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4.皮亚杰运用()方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判断的发展。 A.道德两难故事法 B.社会道德反应测验 C. 对偶故事法 D.道德判断测验 5.小明在课堂上天马行空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说他这样不对,小明因此觉得自己犯错误了。可知,此阶段的小明处于()阶段。 A.寻求认可阶段 B.惩罚服从取向 C.遵守法规取向 D.良心或原则取向 6.观察学习理论由心理学家()提出。 A.皮亚杰 B.阿德勒 C.班杜拉 D.费斯廷格 7.家庭教养方式不包括()。 A.威信型父母 B.专制型父母 C.放任型父母 D.宽容型父母 8.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种现象称为(B)。 A.从众现象 B.责任分散 C.去个体化 D.社会惰化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道德发展不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B.道德发展完全受社会规律支配 C.品德仅受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的制约 D.品德不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10.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 A. 儿童道德发展的次序是不分先后的 B.儿童道德发展的次序是固定不变的 C.儿童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慢后快 D.儿童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品德心理结构与大学生荣辱观教育

品德心理结构与大学生荣辱观教育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从“ 知、情、信、意、行”的道德基本结构入手分析上述教育内容,不仅有助于了解大学生品德心理实质,也可为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心理结构;大学生;荣辱观;教育 (三)道德信念——扬荣抑辱 所谓道德信念即“深刻的道德认识与强烈的道德情感的有机结合,与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密切联系的道德观”。[2]它不是单一的某种心理成分,而是人们对某种道德理想和道德要求等的正确性和正义性的深刻而又根本的笃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履行某种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它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 信念是道德形成的核心。人类道德的存在价值和运作方式,决定了道德必须由外在约束过渡到内在自觉,唯其如此,道德才称之为道德。这种道德内化的完成,仅仅停留在“知” 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笃信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内化。信念是心灵的良知。道德信念所祈向的是对人生某种可能、理想状态的认同和尊敬。信念也是一种价值认识,即基于对个人根本需要的认识而形成的个人信念与基于对社会根本需要而形成的社会信念。信念的价值性在于执著地追求真理并躬行践履、改造世界。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就表明了在信念支撑下,对真理的追求。儒家的修、齐、治、平就是在信念的力量作用下经世治邦的政治实践。 邓小平同志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3]这表明了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胡锦涛总书记在“八荣八耻” 中言简意赅的概括,更是对我们信念的考验: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我们的言行是不是立场鲜明、原则坚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我们能否明辨善恶是非,而不随波逐流,盲从跟风?面对低级庸俗的东西和名利诱惑,我们是不是都能坚决抵制?即使是当今社会,要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这要求我们在继承传统美德的基础上,树立一些现代道德理念,如诚信理念、合作理念、竞争理念、科学理念、公正理念、法制理念等等。毋庸讳言,在实用主义文化的喧嚣中,道德信念显得有失时宜,但人类对自身的终极关怀、对信仰的追求需要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来

教师资格 章节习题品德心理与发展

章节习题:品德心理与发展 第一章品德心理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A.意向B.态度C.品德D.个性 2.构成品德结构的四个心理成分是()。 A.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动机、道德行为 B.道德认识、道德动机、道德志向、道德行为 C.道德认识、道德动机、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D.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3.()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4.“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的作用。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动机D.道德意志 5.一位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还是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其()。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6.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指的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8.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9.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品德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它们属于品德的()。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0.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A.道德情感异常B.道德行为不良C.道德意志薄弱D.道德认识缺乏 11.()是道德意志的第一阶段。 A.决心B.信心C.恒心D.细心 12.衡量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3.(2014年真题)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 14.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 A.道德动机B.道德评价C.道德行为习惯D.积极的道德情感 15.()发表了《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把儿童道德的发展划分为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A.皮亚杰B.马卡连柯C.班杜拉D.柯尔伯格 16.皮亚杰认为,()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A.2岁B.5岁C.10岁D.12岁 17.张强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由此判断,他进入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

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是指人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对道德概念、原则的理解,道德信念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现象,判断他人的是非善恶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同时它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结合起来对道德行为的发生起着定向和调节的作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相结合,形成了坚定的道德信念,能够激发人产生道德需要,形成道德动机,发生道德行为。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当道德现象符合自己认同的道德观念时就产生积极的情感,否则就产生消极的情感。道德情感会影响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它是道德认识上升为道德信念的重要心理因素。同时,道德情感会对道德行为的强度产生影响,成为推动行为的动力之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 道德意志是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这种力量通常表现为在实现道德目标时的积极进取或坚忍自制。道德意志调节和控制着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保证人能够抵御现实中的各种诱惑,不以外界环境为转移,

克服困难,坚持到底,最终达到目标,形成道德习惯。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的自觉、果断、坚持和自制的有力保证。 道德行为是人在活动中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实际表现,是融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外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正如列宁所说:“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道德行为具体表现为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品德心理结构的这四种成分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有机结合、缺一不可的。它是品德教育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心理学依据。在品德教育和培养中,只有保证这四种成分的协调、平衡发展,才不会造成品德结构上的缺陷,阻碍品德的发展。 东莞龙文教育的教育涵盖了小学至高中各学科,龙文教育凭借一流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育辅导系统、独特高效的教育方法和完善的管理模式赢得了广大家长和孩子的认同。

道德法律与心理教育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材在阐述“公共生活及其特点”时指出: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使人们可以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20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把地球变成一个“村落”。这种现象表明人类的公共生活()。 A.正在变得越来越窄小 B.正在变得越来越广阔 C.正在变得难以控制 D.正在变得越来越简单 2.“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到新兴的证券交易所、人才市场等,特别是网络使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教材这段话描述的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特征之()。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丰富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虚拟性 3.“公共生活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公众性生活,它能为社会全体成员所享有,不具有排他性……没有秘密可言。”教材这段话阐述的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特征之()。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C.交往对象的社会性 D.活动方式的普遍性 4.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使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不再局限于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因此,公共生活领域更像一个“陌生人社会”,增加了人际交往信息的不对称性和行为后果的不可预期性,从而造成了当代公共生活特征之()。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新颖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不确定性 5.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商场购物、歌厅娱乐、广场漫步、名胜游览、图书馆学习、体育馆健身、互联网冲浪,等等,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及年龄、兴趣、职业、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和变换参与公共生活的具体方式。这就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特征之()。 A.活动范围的普遍性 B.活动内容的复杂性 C.交往对象的社会性 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6.“如果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随心所欲、各行其是,整个社会就会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社会和谐也就无从谈起。”这里讲的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具体是指()。 A.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B.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C.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D.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7.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日益扩大的今天,商场对于生产者、经营者来说是销售商品、实现利润的场所,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是购买商品、满足生活需要的地方;网络不仅成为人们通讯、娱乐、休闲的工具,而且也成为现代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场所。这些都表明了,维护公共秩序重要性之()。 A.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B.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C.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D.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8.在经济发展使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以后,社会成员必将对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产生迫切的需求,人们更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这些都需要以不断维护公共生活秩序作为保障。这表明了,维护公共秩序重要性之()。

品德的心理结构从文

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不同于品德内容。品德的具体内容是一定的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人的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它是历史的,具体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阶级有不同的品德内容。我国古代孔丘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围绕“仁”这个核心,他提出了“智”、“仁”、“勇”三德。孟轲在这个基础上,又提出仁、义、礼、智四德。荀况还把节操作为道德品质的主要内容。到了宋明时代,统治阶级特别强调上下尊卑,忠孝节义等品德,更把节操提到突出的地位。近代孙中山在致力于推翻清代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又提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品德要求。在西方,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也提出不同的品德内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则以克己、勇敢、正直、虔诚、聪明、节制作为品德内容,系统地论证了聪明、勇敢、节制和正直等四种基本德性,这就是后人叫做的“希腊四大德性”。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在宣传人道主义的同时,也把仁爱、仁慈作为主要品德内容。历史上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人民,在世世代代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优良品德,主要表现为:勤劳、刻苦、俭朴、善良、诚实、勇敢、团结和互助等品德。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几乎可以说,人们有多少实践活动领域,就有多少品德的内容。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是指个体心理现象的形式、结构体。例如,有人认为品德的基本结构为“知”与“行”,即任何道德品质都包括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也有人认为品德的基本结构为“知、情、意、行”,即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有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道德品质的结构带有普遍性、规律性,只是理论的出发点或观点不同,对品德结构的认识就不同,但它不为时代、民族或阶级决定,它是指作为个体心理现象的品德的形式而言的。 道德行为与品德结构 美国品德心理学家雷斯特在总结品德研究的基础上,从分解特定道德行为的构成因素出发,注意各种行为的内部过程和外观行动的联系,特别是重视道德情感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进而提出了品德结构的问题(《品德,道德行为及其发展》,英文版,1984)。 雷斯特指出,品德的主要成分有四种: (1)理解道德情境。其中包括道德敏感性(敏感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权益产生什么影响的能力)和道德推理能力(推断别人思想情感的能力)。雷斯特举了四个品德心理学的实验结果来说明这一成分。 ①对情境含混不清的被试较对情境有清晰了解的被试的助人行为要少;

心理学《道德与品德》归纳总结

第七章 一、品德与道德的涵义 ?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行或品行、操行等。 它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所表现出来的心 理特征或倾向。 ? 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 规范的总和。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 反映内容不同 ?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内容全面 ? 品德是一种个人现象,内容只是道德的一部分。 ? 方式、发挥作用的途径不同 ? 社会道德以传统、公德和舆论的方式表现出来,对整个社会关 系有维持和调节作用。 ? 品德以个人信念、理想、稳定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倾向表现出 来,对个体的品德行动起支配和调节作用。 ? 制约因素的差异 ? 道德发展受社会规律支配 ? 品德不仅受社会规律支配,还受个体心理、生活活动规律的支 配 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 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 社会道德风气和家庭环境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 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 品德的心理结构非常复杂,它是多种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 结果,是多层次、多水平的有机统一整体。 ? 迄今为止,人们在对品德心理成分的划分上意见并不一致。 ? 影响较大的是“四因素论”。它将品德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 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阶段。 四因素论” 道德认识: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道德行为的动力道德意志: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个体品质的外在表现和形成标志。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_态度与品德

第六章、态度与品德的养成 1)如何理解态度与品德,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理解: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如某教师虽然对调皮的学生有排斥、回避的行为,便并不一定转化为外在的行为); (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如爱护公物的行为不是由能力决定的,则是由态度决定的。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2、态度的结构: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一般情况下,上述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可能不一致。 二、品德的实质和结构: 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核心部分)、道德情感(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行为三个方面。 2)态度VS. 品德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者实质相同,结构也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的(可加定义)。 区别: (1)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其中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比如我们常说某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但这并不等于他品德不良。 (2)价值的内化程序不同。态度的内化水平由低到高: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其中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为品德。 总之,二者有一定的区别,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属于同质的问题,所以不作严格区分。 3)简述品德VS. 道德的关系 品德与道德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1、道德的特征: (1)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或准则的总和。 (2)道德的社会共同性。主要表现:①适应全社会各个成员都必须遵循的简单的共同生活准则。②同一社会中各个阶级间所共有的道德准则或道德观念习俗。 (3)道德的阶级性 (4)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2、品德的特征: (1)形成的后天性

道德行为与品德结构

道德行为与品德结构 美国品德心理学家雷斯特在总结品德研究的基础上,从分解特定道德行为的构成因素出发,注意各种行为的内部过程和外观行动的联系,特别是重视道德情感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进而提出了品德结构的问题(《品德,道德行为及其发展》,英文版,1984)。 雷斯特指出,品德的主要成分有四种: (1)理解道德情境。其中包括道德敏感性(敏感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权益产生什么影响的能力)和道德推理能力(推断别入思想情感的能力)。雷斯特举了四个品德心理学的实验结果来说明这一成分。 ①对情境含混不清的被试较对情境有清晰了解的被试的助人行为要少;②在对别人的需要和利益敏感性方面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③发育到一定年龄之后才能推断别人的要求和利益,才能够推断一个人的行为将如何影响另一个人;④移情在品德中是一个重要因素。 (2)寻找出适当的道德行为途径。就是确定怎样的行为途径才是道德的,即在这一道德情境中应该做什么。这一过程涉及的主要是与道德判断有关的问题。雷斯特在解释这一成分时,认为有两种理论是可以考虑的。一种是来自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常模理论。这一理论假定了许多常模,如社会责任感、公道、平等互助等,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一个人应该做些什么是由常模决定的。另一种是认知发展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道德发展就是对社会规则的性质、功能和目的理解能力的发展,公正观是一个核心概念。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一个采取行动的假设的框架,在具体的情境中,儿童青少年依据已有的“框架”寻找行

为途径。 (3)决定道德行为的计划。这里包括行为决策过程的描述,道德动机的激发和斗争。具体地说,当一个人意识到许多不同的可能行为结果时,许多动机就被激活了,但是不同的动机可因具体情况改变而相互取代。在动机取代过程中,主体甚至于出现这样情况: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或忍受痛苦,也要选择道德动机。 这里必然会出现一个问题:什么东西激发主体的道德行为?雷斯特归纳为如下的八个方面: ①人的道德行为是由于进化使利他主义变成了可遗传的东西; ②良心,即羞愧、罪过感、对上帝的恐惧激发起主体的道德行为; ③强化和模仿; ④对合作意义或人际关系的理解; ⑤移情或同情心是利他动机的基础; ⑥对那些比自己更伟大的事物的敬畏和遵从,如对国家或集体的献身精神,对神的尊敬; ⑦对自我完整的关心和对个人社会地位的体验; ⑧关心集体和集体生活的经验。 (4)执行并实施道德行为的计划。它包括设想各种阻碍和想象不到的困难。如克服挫折、抗拒诱惑等。这种成分的核心是自我力量或自我调节技能。研究表明,同处于柯尔柏格(L.Kohlberg)道德发展第四阶段“法律与秩序”实验的被试中,测得自我力量较强的人比较弱的人更少欺骗行为,因为自我力量强者具有信念的力量,反之,自

心理学:品德心理

心理学:品德心理 一、名词解释 1、道德认识:个体对道德现象与道德行为规范的理解。(道德知识、道德评价、道德信念) 2、道德情感: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或道德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3、道德意志:人在道德行为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动机斗争和意志水平。 4、道德行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 5、品德——即道德品质,又称品性、德性。是指个人依据一定德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德稳定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6、观察学习——是个体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现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7、顺从——是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一致,而在认识和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 8、认同——是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比顺从深入一层. 9、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 二、填空题 1、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品德结构的四种心理成分是有机组合,缺一不可。它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义行,持之以恒)的心理依据。 2、小学儿童道德认识(判断)特点:(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片面到全面)。 3、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特点:(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的发展速度最快。(义务感)排在第一位。 4、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道德行为的发展与认识水平的提高相适应;小学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水平出现一个低年级和高年级高,中年级低的(马鞍型)。原因是:(低年级受外部因素的调节,中年级独立性的发展,高年级行为习惯水平进一步上升)。 5、小学儿童品德教育的方法:(说理法、仿效法、强化法)。 品德是个体依据(社会道德)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6、小学儿童道德观念的理解是从(直观的)、(具体的)的理解过度到(比较抽象的)、(本质)的理解。 7、品德是个体依据(社会道德)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8、小学儿童道德观念的理解是从(直观的)、(具体的)的理解过度到(比较抽象的)、(本

第八章 品德心理(教育心理学·小学)

第八章品德心理 一、品德心理概述 (一)品德的概念 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品德与道德密切相关,它们都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们按照这些行为规范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并以此来要求和评价他人的举止。 2.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区别:第一,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第二,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第三,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联系: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它们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第一,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第二,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第三,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总之,品德和道德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1.品德心理结构的成分 品德的心理结构非常复杂,它是由多种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多层次、多水平的有机统一整体。一般把品德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 (1)道德认识: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包括道德观念(道德表象)、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等内容。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信念的形成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衡量青少年学生道德认识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标志。 (2)道德情感: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一般来说,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和行为,只要符合自己的道德认识或自己所维护的道德观念,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道德情感是一种自我意志监督的力量,它能使人悔过自新,保持良好的行为。 (3)道德意志: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

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一般认为,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四种心理要素,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是指人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对道德概念、原则的理解,道德信念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现象,判断他人的是非善恶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同时它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结合起来对道德行为的发生起着定向和调节的作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相结合,形成了坚定的道德信念,能够激发人产生道德需要,形成道德动机,发生道德行为。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当道德现象符合自己认同的道德观念时就产生积极的情感,否则就产生消极的情感。道德情感会影响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它是道德认识上升为道德信念的重要心理因素。同时,道德情感会对道德行为的强度产生影响,成为推动行为的动力之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 道德意志是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这种力量通常表现为在实现道

德目标时的积极进取或坚忍自制。道德意志调节和控制着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保证人能够抵御现实中的各种诱惑,不以外界环境为转移,克服困难,坚持到底,最终达到目标,形成道德习惯。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的自觉、果断、坚持和自制的有力保证。 道德行为是人在活动中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实际表现,是融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外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正如列宁所说:“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道德行为具体表现为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品德心理结构的这四种成分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有机结合、缺一不可的。它是品德教育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心理学依据。在品德教育和培养中,只有保证

品德的结构

1、品德的结构:一: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是指人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是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二、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是学习道德规范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引发和调节道德行为。 三、道德意志:是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道德意志能调节和控制各种情感和行为,是学习道德规范的动力保证。四、道德行为:是人在活动中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实际表现,是融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外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品德心理结构的四种成分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有机结合、缺一不可。 2、皮亚杰道德发展论:通过对偶故事让儿童进行判断从而考查儿童品德。 观点: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儿童处于感觉行动时期,行为多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儿童道德主要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又称服从阶段。可分为自我中心阶段(2~5):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游戏规则;权威阶段(5~8):尊重权威和年长者命令。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以服从为特征,以平等观念为主要特征,任务公平的行为都是好的,认为只有回报的惩罚才是合理的。 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到了真正的自律阶段,形成具有人类关心和同情心的深层品质。 10岁是一个分水岭,10岁前儿童对道德的思维判断主要根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也就是他律道德;10岁后儿童对此判断多依据自己内心标准,即自律道德。 局限性:认为在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同班的协作,而不是成人的教育或榜样,否定了榜样的作用;只顾及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行”的因素;否定了成人的强制、约束以及协作在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海因茨偷药 应用道德两难论的方法探究道德发展的问题----两难故事法 一、前习俗水平(0~9)这一水平的儿童的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利害关系,分两个阶段,均表现出利己主义倾向:A、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个体关注行为的直接后果与自身的利害关系,服从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表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B、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持“对我有何益处”的立场,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是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不再把规则看成绝对不变的。 二、习俗水平(9~15)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任务按规则行动是正确的。包括两个阶段:A、第一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好孩子阶段)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考虑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尽量按照这种要求去思考。任务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B、第二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取向阶段:任务社会的要求胜于个人要求,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 三、后习俗水平(15以后)--原则水平: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标准,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并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标准。分为两个阶段:A、第一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看中法律的效力,但绝对契约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要求改变,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自然重要性;B、第二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原则或良心取向阶段)以普遍的道德原

第六章 青少年品德心理

第六章青少年品德心理 一、填空题 1.道德品质 2.道德行为 3.履行意义 4.道德观念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 5.监督 6.支持控制行为 7.下决心树信心立恒心8.技能习惯 9.互动的开放的10.阶段论社会学习论 12.自律道德合作 11.他律自律自我中心阶段 权威性阶段可逆性阶段 13.皮亚杰科学研究手段14.思维灌输 15.道德两难故事16.社会学习 17.时间速度稳定程度协调性18.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能力 19.概括化道德观点20.原则性坚定性 21.具体形象综合形象概括性22.直觉的形象性的伦理性的 23.意识性自觉性概括性24.技能习惯道德行为方式 25.道德行为方式26.道德意志 27.言行一致知行合一道德行为方式28.醒悟转变自新 29.自觉性稳定性30.深厚感情 二、单项选择题 1.D 2.C 3.A 4.B 5.C 6.B 7.B 8.D 三、名词解释题 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2.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3.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 4.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这种情感既反映了人们的道德需要,又表现出人的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 5.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6.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品德的外显成分,是实现道德动机达到道德目的的手段。 7.观察学习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结果而间接产生的学习。或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而进行的学习,这也称之为“社会学习”。 8.道德概念是人对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反映。 9.道德信念指人们将道德知识作为指导个人行动的基本原则,当人们坚信它并决定为之奋斗时,就产生了道德信念。 10.道德理想是关于自己未来道德面貌的稳定的想象。 11.道德评价指学生根据已掌握的道德规范对己发生的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它是一种智力活动的过程。 12.移情又称为同情心,是道德情感的一种,是指设身处地的以别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心情。它反映了人际交往中分享他人情感的一种能力。 13.直觉道德情感是指某种情境直接引起迅速发生的道德情感。 14.形象性的道德情感是指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从心理学角度看品德不良的矫正与教育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品德不良的矫正与教育 作为培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历史责任,特别是作为班主任,更是要让孩子学会做人。学生犯有品德不良的过错,是可以纠正的,因为他们的思想还未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我们要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特点的教育措施,满怀热情地去关怀和引导他们。要纠正和改变学生的品德不良,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消除情绪障碍。 品德不良的学生因常受到家长、教师的斥责、惩罚和同学的耻笑和歧视,常常会比较心虚、敏感,对教师和进步的同学存有戒心和敌意,认为教师和同学轻视自己,厌恶自己,常以一种沉默、回避、怀疑或粗暴无理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同学。这就是心理学说的抵触情绪。处于这种心理状态,教育是很难奏效的。所以,必须先解除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定势。为此,作为老师先应设法改善师生之间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些学生,以教师的真诚去交换学生的爱。教师应充分利用集体的气氛和力量,使后进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和接纳,使他们在集体中享有一定的地位,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使情绪障碍得到消除,品德不良的学生才敢袒露心迹,增强对他人的信任感,乐于接近老师、同学,乐于参与、接受集体活动并从中受到教育,改善自己的言行习惯。我班的黄子豪由一年级开始就每个学期都被评为双差生,但这个学期的双差生却没有他的名字,因为他这一学期已有了质的变化。原来他除了语、数、英三科成绩差以外,美、音、体等专科成绩也没考好,上课不单自己开小差,还常捣乱,有意跟上课的老师唱反调。读书发出怪声,唱歌发出尖叫,老师批评他,他还敢说“你讲话小心点,别影响我的心理健康成长,否则我让我妈去告你”。下课常跟同学打架,几乎每天都要生事。有一天,他主动去帮一年级同学拿早餐,我在表扬他时发现,他在偷偷的乐。我知道他欠缺表扬,于是我天天细心观察他的一行一动,每天在批评他的过错前,先把他当天的优

2016云南教资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回顾——品德的心理结构

2016云南教资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回顾——品德的心理结构 云南教师资格考试请访问云南教师考试网,为了更好的协助大家备考云南教师招聘考试,中公云南教师考试网为大家准备了云南教师资格证的相关考试题型,大家可以参考学习,云南教师考试网祝大家早日成功。 【真题回顾】 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2014上半年全国统考)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答案:D。 【相关知识点】 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主要是指一个人面对矛盾冲突的情境能自觉地意识到是非善恶,进而能就行动作出缜密的道德抉择。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意志行动过程包括:头脑中产生各种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预测各种行动方案的结果;衡量行动后的利弊得失;按自己的决定行动;现实生活中结果的出现;接受行为结果的反馈;反馈影响心理结构。 4.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看一个学生的品德,主要不是看他认识到什么,而是看他是否言行一致。一个欲望强烈而缺乏自制的人,在行为上可能与他的是非观念相矛盾。 【15年考题预测】 【单选题】( )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 理倾向和特征。 A.品德 B.意志 C.道德 D.情绪 【答案】A。 更多云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云南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尽在云南教师考试网,欢迎广考生访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