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核要点:第十二章 品德心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核要点:第十二章 品德心理

第十二章品德心理

(一)什么是品德

1、识记

品德:品德是指个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这旨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2、领会

品德与道德的关系:品德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说,离开道德就谈不上有个人品德,个人品德的内容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个人品德的发生、发展与道德一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但是,两者又有区别。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它不以个人的存在、品德的好坏为转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则有赖于某一个体的存在。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二)品德的结构

1、识记

道德认识:是指个人本对道德知识和行为远规范的了解、领会及掌握。

道德情感:是指在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一个自觉地确定道德目的和动机,并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和动机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

2、领会

我国传统的品德结构观点:在我国,许多学者认为,品德由道德认识、首先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组成,四者紧密相联,彼此依存。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学者对知、情、意、行见解,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学者对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继承。1、道德认识;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行为。

林崇德的品德系统结构观点:其认为,品德结构是个多侧面、多形态、多水平、多联系、多序列的动态开放性的整体与系统。它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1、品德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即道德动机系统和道德行为方式系统。2、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品德心理特征系统。3、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织形式系统,即品德的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

章志光的品德形成三维结构:其认为,品德结构可以从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和定型结构三个断面或维度进行探讨,这些结构和宏观的社会环境及微观的群体环境发生关联或相互制约,就构成了一个包括品德机制在内的大的社会动力系统。所谓生成结构是指个体从非道德状态过渡到开始出现道德行为或初步形成品德时的心理结构,是个人所获得的某些道德规范认知,作为需要与行为之间的定向与调节的成分同行为方式的内在启动部分,建立正或负的联系的过程;所谓执行结构是指个人在品德生成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有意识地对待道德情境、经历内部冲突、主动定向、考虑决策和调节行为等环节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及其结构;所谓定型结构是指个体具有某种品德的心理结构。它不一定比执行结构更复杂。(三)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1、识记:

划分阶段的标准:皮亚杰认为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两个方面,即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是能按社会规定的准则公平地、公道地对待别人的人。这就是皮亚杰划分阶段的标准。

2、领会:

对偶故事法: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的主要方法。即向儿童提出各种成对的故事,在每对故事中都有因某种故意的或无意的行为造成不良的结果,然后问儿童引起这两种不良的哪一种行为是“更坏的”。

皮亚杰的四阶段学说: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自我中心阶段是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2、权威阶段(6-8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绝对地尊敬和顺从外在权威。3、可逆性阶段(8-10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4、公正阶段(11-1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公正观念是从可逆的道德认识脱胎而来的。

(四)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

1、领会

柯尔伯格的主要观点:1、儿童的品德发展水平与其思维发展水平直接相联系,由于儿童思维发展存在着阶段性,因而其品德发展也具有阶段性。2、提出品德发展具有固定顺序的六个阶段,并认为在所有文化条件下,儿童都是按同样的顺序通过相应的阶段而发展的。

3、品德发展不是通过直接的生物成熟,也不是通过直接的学习经验,而是通过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结构的重新组织这个发展过程而出现的。

4、个体可能停留在这个固定顺序的某个阶段,但是能够促使他向上进步,因此,柯尔柏格提出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促进这些阶段的发展。

道德两难故事法:编制一些在道德上难以判断是非的故事,让儿童听后以回答问题的方式,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议论,根据儿童回答内容来判断他们品德发展的水平。与对偶故事法相比,两难故事法是一种开放型的投射测量手段。

2、综合应用:

举例说明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一)前世俗水平,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定向;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二)世俗水平,第三阶段:社会习俗的定向;第四阶段:秩序和法规定向。(三)后世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的定向;第六阶段:良心或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

评价三水平六阶段学说:比皮亚杰的品德发展理论更详细完善,特别是揭示了青年期的品德发展水平;对品德发展的探讨,不局限于符合社会规范、法律准则的道德行为,还从道德认识的实质出发,提出了后世俗水平,有利于全面、完整地探讨个体的道德观念;强调道德思维推理能力的决定作用,这对品德教育有重要意义。该理论不足之处是:对个体社会化进程中不同文化对其品德发展的作用大小问题,没有做出较为清楚的、明确的阐述;对儿童的品德教育,只强调首先判断能力的训练,忽视道德行为的培养。

(五)斯陶布的社会行为理论

领会:

斯陶布的社会行为理论:1、人的亲社会价值取向越强,在特定情况中助人目的被激活的可能性就越大,作出的助人行为就越多。2、亲社会行为存在着三种影响目的的选择的动机源;一是作为利他的无私行为的动机源,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人,是以他人为中心的;二是以规则为中心的道德取向的动机源,目的在于坚持行为的规则或原则;三是移情,移情在某种程度上是从自我到他人的延伸。3、移情的第三性通常能增强助人行为。它取决于三个条件:第三,原始移情;第二,对他人的积极评价;第三,自我概念。4、动机、目的转化为行为,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作用的能力。

(六)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

1、识记

道德观念:是对社会道德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牲的反映,是对具体的首先现象的抽象概括,即对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认识。

道德信念:是个人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在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

道德评价:是运用已掌握的道德标准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分析判断的过程。

直觉的道德情感:是由于对某些具体的道德情境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态度体验,是一种简单的初级的道德情感。

想象的道德情感:是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态度体验,是比较复杂、高级的道德情感。

伦理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是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观念、道德理论为中介的更高、更复杂的态度体验。

2、领会

道德认识的形成:1、道德观念的形成;2、道德信念的确立;3、首先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一般经历着三种水平: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形成:1、道德意志的形成,道德意志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道德动机经常战胜不道德动机;第二排除内外干扰,实现其道德行为。2、道德行为的形成,第一道德行为方式与技能的掌握;第二,形成道德行为习惯。

3、综合应用:

联系实际说明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学生道德评价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的一般顺序是:1、从他律到自律;2、从效果到动机;3、从别人到自己。小学生,由于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往往只会评价他人,而不会评价自己。初中生,由于自我意识的急剧发展,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也发展起来。4、从片面到全面。小学生和初中生进行道德评价时,经常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容易以偏赅全,喜欢作绝对的肯定或绝对的否定。高中生道德评价才带有全面、客观、深刻的性质。

联系实际说明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训练:1、正确使用奖励与惩罚。2、榜样示范。3、给予实践的机会。

(七)品德不良的转化

1、领会

品德不良的原因:造成品德不良主要有主客观原因:1、学生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1)家庭方面①父母的溺爱、迁就;②父母对子女要求过高,管教过严,又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措施;③家长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的不一致,或单凭个人情绪来处理和教育子女的行为问题④家长缺乏表率作用;⑤家庭成员本身的恶习或家庭结构的剧变;(2)社会方面,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3)学校方面,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上的不当;2、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2)道德意志薄弱;(3)受不良行为习惯的支持;(4)性格上的某些缺陷;(5)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2、综合应用

联系实际说明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与方法:品德不良青少年的转化过程大体上要经历醒悟、转变和自新三个阶段:1、醒悟阶段,品德不良青少年的醒悟,即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产生改过自新的意向;2、转变阶段,品德不良青少年对自己的错误有了初步认识之后,产生了改过自新的意向,在行为上就会出现一定的转变;3、自新阶段,品德不良青少年经过长时间转变后,如果不再出现反复,或很少出现反复,就逐渐步入自新阶段。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日期:2008-12-25] 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作者: [字体:大中小] 一、选择题 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能力成分2.(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3.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 )。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4.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8.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9.与遵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0.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A.遵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15863c.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 13.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哪个阶段?( ) A.依从 B.认同 C.同化 D.内化 14.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像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1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儿童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8-12章习题与答案

习题八——习题十二 习题八 一、名词解释 1. 道德感 关于人的言论、行动、思想或意图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验。 2. 理智感 人对认知活动产生的情感体验。 3. 繁殖感 指中年人在完成对下一代的引导与奠基、承诺与关怀,在工作和家庭中 自我实现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成就感或生命延续感。 4. 停滞感 中年人因不能完成“繁殖感任务”而产生的自私自利、在工作中无所作 为而感到生活缺乏活力的感受。 5. 中年期危机 个体进入中年期后,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而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层面的适应危机。 1

6.依恋 依恋是一种主体对另一个特定个体产生了持久情感联系的社会关系。 7. 陌生情境测验 由安斯沃斯提出的一种评价儿童依恋的方法。考察儿童在以下三种情境下 的依恋表现:①自然情景②暂时与看护者分离③与看护者重聚。 8. 安全型依恋 约有70%婴儿属于这种依恋类型。婴儿在母亲在场时独自探索,母亲离开 会产生明显焦虑和不安;母亲回来时表现高兴,与母亲有身体接触。 9. 反抗型依恋 约有10%婴儿属于这种依恋类型。婴儿会紧紧靠在母亲身边,少有探索行为,母亲离开事变表现出焦虑和痛苦;母亲回来时,表现出既想靠近又抗拒母亲的的矛盾行为。 10.回避型依恋 约有20%婴儿属于这种依恋类型。与母亲分离是很少表现出焦虑和紧张;母亲回来时也不予理睬,回避与母亲的接触。 11.内部工作模型 由鲍尔贝提出的概念。指一个人在早年与其照看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认知或心理表征,其中包括了对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认知、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反应及情绪调节的认知。 12.成人依恋 2

成人对其童年依恋经历的会议和再现,以及当前对此依恋经历的评价。 13.社会参照 指通过观察或参照别人的情绪反应,推断一种意义模糊的情境的过程或能力。 二、简答题 1.婴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微笑的?婴儿的微笑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微笑出现的很早,在新生儿时期甚至就已出现,。最早的微笑是“自发性的”或“反射性的”,到3-8周时,出现社会性微笑,即对于特定的面孔和社会刺激才做出微笑反应。 2.高级情感分为哪几种类型?儿童高级情感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儿童高级情绪的发展主要是指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发展。在儿童1岁时已经能表现出简单的同情感,2、3岁时就产生简单的道德感,小学阶段的儿童已经具有荣誉感、集体感、自尊感和责任感,并能区分真假善恶,即儿童道德感的发展经历了从外部被动无意识到内部主动自觉的发展。小学生的理智感多与具体直观事物联系,随后发展到产生稳定深刻认识兴趣是否满足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儿童常以道德感代替美感,只有后天教育熏陶才能发展出良好的美感。 3.依恋有很多的外在表现和特定的行为,那么,如何判断儿童的依恋是否发生?依恋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是依恋形成的两个重要标志。在依恋建立的早期,婴儿 3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要点(最新)(考核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要点(最新)(考核知识点) 教学目标 总目标:通过教学,使青年教师掌握高校教育工作中所必需的心理学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和认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熟悉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水平,确立教书育人的自觉性。 具体目标: 1、能正确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能准确理解并掌握高校教师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教学设计与测评的基本原理。 3、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解释、说明和辨析。 4、能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搞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般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张和分析依据,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教学内容 一、心理学与高等教育 1、心理学概论(第一章) (1)心理学的概念; (2)个体心理的四个方面; (3)心理学产生的哲学背景; (4)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2、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原则与具体方法; (4)高等教育心理学对大学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3、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第三章) (1)教师的社会角色及作用,职业角色的形成; (2)教学反思的涵义、过程、成分、方法; (3)教师威信(形成、维护和提高)与师爱。 二、高校学习心理 1、学习心理概论(第四章) (1)狭义学习的概念,学习的一般分类,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2)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论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二章教学设计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二章教学设计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 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 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2.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信念和态度上表 示正面肯定属于( )。 A.接受 B.价值体系个性化 C.反应 D.形成价值观念 3.在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中,( )是最高水平的认知领域的学习目标,要求超越原先 的学习内容。 A.知识 B.应用 C.评价目标 D.综合目标 4.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 A.二个等级 B.五个等级 C.三个等级 D.四个等级 5.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 A.心理变化 B.信息加工 C.智力活动 D.信息输入 6.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 A.有影响 B.没有影响 C.几乎没有影响
1

D.有实质性影响 7.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称之为( )。 A.个别化教学 B.指导性教学 C.合作教学 D.情境教学 8.( )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于此。 A.教学目标 B.教学目的 C.测评 D.教学策略 9.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称之为( )。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目标 D.学习方法 10.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教学策略被称为( )。 A.发现教学 B.掌握学习 C.情境教学 D.合作学习 11.( )是对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是对材料领会的一种形式。 A.转换 B.解释 C.推断 D.记忆 12.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系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称之为( )。 A.目标分类 B.目标表述 C.任务分析 D.任务执行 13.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 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14.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
2

教育心理学各章重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 3.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论述)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状况 教育心理学经历的四个时期:1.初创时期(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2.发展时期3.成熟时期4.完善时期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1.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心理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3.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出生-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二)1.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①半成熟、半幼稚②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③成人感、独立性意识强烈④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论述题材料) 2.青年期是个体①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②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③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三)1.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品德的形成过 三、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 (一)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培养 道德认知的形成:道德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要经历两种过程,理性化的过程与社会化的过程。 理性化的过程,也就是形成道德认识的过程,发展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的过程。此外儿 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还必须以儿童的社会认知为前提,即必须经历一个社会化过程。 1?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论 用认知发展的观点来解释道德发展,把道德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1)他律期,即接受外部支配的时期,大约5-8岁。该时期的儿童,一般是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制定的规范。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该阶段也成为道德现实主义或他律的道德。 ⑵自律期,也就是自主期,大约是小学中年级,八九岁以后。道德发展到这个时期,不再无条件服从权威,当自己的判断还不成熟,该阶段成为道德相对主义或合作的道德。 皮亚杰认为,五岁以前是“无律期”,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还谈不上道德发展。2?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见第二章) 个体通过不断整合自己的道德认识,通过不断重建自己与他人、集体以至世界的社会认知的经验,通过对这些认识和经验的不断反思与自我评价,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道德观 念和价值标准。 道德认知的培养:针对道德认知的形成包括 (1)道德知识的掌握; 道德概念是人对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反映,是在丰富的道德表象的基 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而形成的。道德概念的掌握对道德认识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只有掌握了道德概念,才能摆脱行为规范的具体情境,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 使之适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要求。同时,学生掌握道德知识, 常常是以道德概念的形式实现的。因此,则需要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并进行 复习巩固,最后加以运用,需学生的积极思考、分析比较各种道德观念。 (2)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 道德评价指学生根据已掌握的道德规范对已发生的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分析判断 的过程。道德评价是一种智力活动的过程,在评价中不断地深化道德认识,增强道德情感的体验,确定合理的行动,为道德行为定向。道德评价起着道德裁判的作用,它有助于道德信 念的形成。因此,需要多为学生提供榜样,利用教育工作环节,开展讨论。 (3)道德信念的形成; 道德信念指人们将道德知识作为指导个人行动的基本原则,当人们坚信它并决定为之奋 斗时,就产生了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它可以引起、推动和维持人的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核要点:第十二章 品德心理

第十二章品德心理 (一)什么是品德 1、识记 品德:品德是指个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这旨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2、领会 品德与道德的关系:品德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说,离开道德就谈不上有个人品德,个人品德的内容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个人品德的发生、发展与道德一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但是,两者又有区别。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它不以个人的存在、品德的好坏为转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则有赖于某一个体的存在。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二)品德的结构 1、识记 道德认识:是指个人本对道德知识和行为远规范的了解、领会及掌握。 道德情感:是指在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一个自觉地确定道德目的和动机,并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和动机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 2、领会 我国传统的品德结构观点:在我国,许多学者认为,品德由道德认识、首先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组成,四者紧密相联,彼此依存。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学者对知、情、意、行见解,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学者对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继承。1、道德认识;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行为。 林崇德的品德系统结构观点:其认为,品德结构是个多侧面、多形态、多水平、多联系、多序列的动态开放性的整体与系统。它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1、品德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即道德动机系统和道德行为方式系统。2、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品德心理特征系统。3、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织形式系统,即品德的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 章志光的品德形成三维结构:其认为,品德结构可以从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和定型结构三个断面或维度进行探讨,这些结构和宏观的社会环境及微观的群体环境发生关联或相互制约,就构成了一个包括品德机制在内的大的社会动力系统。所谓生成结构是指个体从非道德状态过渡到开始出现道德行为或初步形成品德时的心理结构,是个人所获得的某些道德规范认知,作为需要与行为之间的定向与调节的成分同行为方式的内在启动部分,建立正或负的联系的过程;所谓执行结构是指个人在品德生成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有意识地对待道德情境、经历内部冲突、主动定向、考虑决策和调节行为等环节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及其结构;所谓定型结构是指个体具有某种品德的心理结构。它不一定比执行结构更复杂。(三)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1、识记: 划分阶段的标准:皮亚杰认为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两个方面,即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是能按社会规定的准则公平地、公道地对待别人的人。这就是皮亚杰划分阶段的标准。 2、领会:

【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 第十二章 知识与练习

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知识与练习 教师心理 第一节、教师职业特点和心理素质 一、教师的职业特点 (一)、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二)、劳动的内容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多面性 (三)、劳动的方式决定了教师工具有个体性和集体性相结合的特点 (四)、劳动的质量决定了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五)、劳动的效果决定了教师工作的掩延时性 二、教师的心理素质 1、教师的情感特征 2、教师的意志品质 3、教师的职业兴趣 4、教师的智力 5、教师的人格特征 第二节、教师的威信 1、教师威信:人格威信、学识威信、情感威信。 2、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意良好的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4)、留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3、维护和发展教师的威信:(1)、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2)、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身的威信;(3)、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4)、言行一致,做学生楷模。 第三节、教师的效能感与教学监控力 第四节、师生互动过程中良好的教师行为 (一)、不同的学生观:评价性学生观和移情性学生观 (二)、老师对学生的偏见:第一印象、晕轮效应、刻板印象 (三)、正确理解学生的途径 二、教师对学生的期待 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期待效应)。 三、教师对学生的指导 1、极端权威型 2、温和权威型 3、放任型 4、民主型 (注:也有将极端权威性和温和权威性进行合并的) 第五节、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一、教师成长发展的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非常关注自身的适应性,最担心学生、同事、领导对自己的评价。教师可能把很多时间花在搞好和学生的关系或者对学生进行控制,而不是

教育心理学各章重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2、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五要素:教师(关键作用)、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社会环境。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 5、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①帮助教师正确地了解问题②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③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④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6、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①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②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③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④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个方面。 7、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具有实践性的应用学科,强调它的综合性特色。 第二章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人的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2、心理发展包括方面:认知发展和社会性与人格发展两大方面。 3、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4、学习准备:指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5、关键期:关键期是一个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心理发展关键期的教育启示:抓住关键期及时进行教育,事半功倍。但不能认为儿童过了某个年龄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 6、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知结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的组织方式。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 图式:是指支配儿童行动的心理模式,儿童通过这种认知结构感性的适应,并组织他们周围的环境。 同化:是指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是量变。 顺应:是指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顺应是质变。 平衡:是主体的发展趋向,主体主动趋向于与环境平衡;这种平衡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实现的。 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皮亚杰理论在素质教育中的运用:教学内容应适合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教学过程应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辅助者而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应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1)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过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2)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过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3)儿童在认知发展中存在个体差异贡献:揭示心理发展的一些规律,有助于人们预测儿童的心理发展,并施以正确的教育影响。 8、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1)“最近发展区"思想(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儿童的这两个发展水平的动力状态是由教育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创造出“最近发展区”。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3)学习的最佳期限:对儿童的教育教学必须以生物成熟为前提,又要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最佳期限就是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如果错过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将不利于其发展。教育教学的最佳期限也就是儿童最容易接受有关教育教学影响的时期。 9、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10、认知差异: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特点:持久性和一致性。分类:1)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2)冲动型与沉思型3)发散型与辐合型 11、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1)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中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2)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3)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 12、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13、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基本观点: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决定的发展危机.分为8个阶段:信任对不信任(0—1.5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勤奋对自卑(6-11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14、健康人格的建构:1)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统合;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悦纳自我;自尊、自爱;努力发展身心潜能,自信、自强。②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积极的和良好的情绪是人格成熟的标志.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社会的统合;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原则。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实践活动的统合.具有实践活动的自我效能感. 15、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16、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或自我概念,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具体地说,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体验和评价。 17、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表现形式):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18、自我意识的内容(形成的三个阶段)(奥尔波特):①生理的自我:个体对自己身体、生理状态的认识和体验②社会的自我:个体对自身与外界客观事物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③心理的自我: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的认识 19、自我意识的发展:生理自我发展、生理自我发展、心理自我发展、自我同一性形成

【精品】XX大学《心理学》第十二章 品德心理习题附参考答案

第十二章品德心理 一、名词解释 1.态度: 2.品德: 3.道德: 二、判断 ()1.平日里说的“人格有问题”是指品德败坏。 ()2.态度是与生俱来的,与后天学习无关。 ()3.一定的态度总是与一定的行为一一对应的。 ()4.品德是对整个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5.品德形成总是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的。 三、填空题 1.态度通常包括三种成分:、和。其中是态度的核心成分。品德包括、、和四种成分。 2.皮亚杰首创_ 研究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科尔伯格采用的是。 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的三种水平是水平、水平和水平。 三、选择题 1.小学低年级儿童对事物好坏判断总是易受老师的影响。儿童行为的最适当解释是()。A这阶段儿童道德判断处于皮亚杰的“权威”阶段;B观察学习; C害怕老师的批评;D儿童有模仿的天性。 2.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 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B他总是烟酒不离; 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3.幼儿园小朋友不爱吃肥肉,把偷偷吐在地上的肥肉踢到旁边小朋友桌下,以防老师发现。根据态度和品德的定义这种行为反映的是儿童的() A品德;B不良品德;D不能确定;D嫁祸于人 4.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A.态度的认知B.态度的评价C.态度的情感D.态度的意向 5.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提出的。 A.埃里克森B.费斯廷格C.班杜拉D.皮亚杰 6.人们在具有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 A.道德信念B.道德动机C.道德意志D.道德知识 7.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A.比较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不稳定的 8.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的道德发展阶段是()。A普遍伦理取向阶段B社会契约取向阶段C相对功利取向阶段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9.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的阶段是()。 A.权威阶段 B.可逆性阶段 C.公正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 10.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1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考点整理

第一章发展理论 1、与心理发展最密切的是脑与神经系统的成熟变化。P5 2、额叶是最迟发育完善,也是功能最复杂的脑区。P13 3、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以改进,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大致体现为:(1)反应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 (2)反应活动从不随意、被动向随意、主动演变。 (3)从认识客观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 (4)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P15 4、华生(行为主义学派)知道这句话是说的,且代表心理发展外铄论的观点。P16 “给我一打健康和天资完善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我愿意担保,任意挑选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定向、能力、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和盗贼。” 5、(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特殊时期,如果在此时给予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的发展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P21 6、毕生(从妊娠到死亡)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 (2)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3)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P24 7、弗洛伊德看来,本我处于生物水平,包括基本的内驱力和反射,遵守“快乐原则”;自我由本我进化而来,开始根据环境的现实性来限制基本的冲动,按照“现实原则”来满足个体的需要和冲动。(还有一个“超我”)p29 第二章认知发展 1、在对阶段性发展观点进行比喻时,一个常用的例子是“爬楼梯”。P48 2、同化就是根据已有图式来理解新事物或事件的过程,是对新的环境信息加以修改,使之更为适合已有的知识结构。P57 3、顺应:当已有的图式在探究世界的过程中不能奏效时,个体就会根据新信息或新经验对已有的图式进行修改或重新构建,以使新的信息得到更为全面的理解。P58 4、感知运动智力阶段(皮亚杰儿童四个认知发展阶段的第一个阶段),儿童形成了客体永恒性概念,即能意识到被移出视野的物体仍然存在并试图找它们,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可以学会玩捉迷藏的游戏。P59 5、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认为,认知的基础发展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工作记忆、注意等等。P63 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认为,认知的高级发展主要表现在认知策略和元认知水平等方面。P65 6、维果茨基的理论则强调了社会文化对于认知发展的影响,即学习先于发展。P67 7、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独立解决问题时所具备的现有发展水平,二是在成人的帮助下或在与能力更高同伴的合作下实现问题解决时

教育心理学12章的课后题答案

4.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提高教学效能感的关系是什么? 答: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改变与提高,与教师的专业素质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专业素质高的教师会认识到新教学方法更有效、更符合教学实际,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也能主动发挥专业素质的优势灵活多样地使用教学方法,让自己更大限度的发挥出他们的教学潜能,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教师效能感。可以说,教师的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学能力不断的发展,教育信念不断的增强,以及教师在实践中革新教学方法,熟练掌握教学策略等,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而且增强了教师教学效能感。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 (1)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总结经验、加强学习,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通过学习、实践、反思、探索,构建并持续发展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理论,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潜能的发挥,使得专业水平发展的自主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 ⑵自觉的反思实践促使教师对日常教学进行批判性反思,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出问题,形成主题,检查和判断价值,对实践提出质疑,使教师保持持续更新和创造性体验。当教师看到自己进步时,就能提高自己的效能感。 ⑶教师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风格,做到既不推脱责任,产生想改变不理想教育状况的愿望,同时又转变归因上的偏差,能够体验成功带来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认识到通过努力可以使行为实践更加成功有效,从而提高教学效能信念。

⑷积极的暗示对人的情绪以及行为有奇妙的影响,既可用来松驰过分紧张的情绪,也可用来激励自己。如:“即将进行的公开课,我有信心上好”、“别的老师能上好这门课,我也一定能”等。教师若能时时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效能感。 5.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发挥教师威信的影响力? 答: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要把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形象作为自己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确立正确价值取向。把校园、讲台作为一方净土来对待,平和自己的心态,稳定自己的情绪,锲而不舍地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第二、随时注重言传身教。特别注重自己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师,如果有不修边幅,衣着不整,教态不端、“出口成脏”、随地吐痰、行为不检点、举止不文明、好酗酒赌博等等行为,这些都会严重地影响教师作为公众人物的形象,从而在学生的心目中丧失教师的威信。第三、要有事业心。学会不断接受新生事物,了解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动态,要加强学习,以新的知识,新的教育理论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综上所述,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崇高的威望,必须做到: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要有渊博的知识;要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只有这样,教师的威信才可能与日俱增,真正做到令学生可敬、可佩、可亲可赖的良师益友。 8.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答:心理健康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学习优劣、工作好坏、事业成败和生活幸福密切相关;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

一、填空 1.古希腊时期,自柏拉图主张教学方法应重视(个别差异)、教育目的在于促进(身 心和谐)发展,到亚里士多德主张(顺应本性)(培养习惯)(启发心智)的教育原 则。 2.从道德教育看,在孔子的思想中,他所有的(知、情、意、行)四者并重的理念, 可视为最完整的德育心理思想。 3.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这一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 环境)五种要素 4.杜威是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三大领域的杰出学者。 5.华生完全否认(遗传)的作用,将人类行为中所有近于本能的行为都看成是在实际 社会中形成的(条件反射) 6.华生用(刺激-反应)过程来解释情绪的出现。 7.埃里克森发展阶段论,小学儿童面临的主要危机是(勤奋与自卑)之间的冲突 8.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主要源于主体的(动作) 9.皮亚杰认为动作的本质就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10.皮亚杰认为适应有两种形式(同化)(顺应) 11.皮亚杰认为支配儿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 12.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茨基提出了三个重要问题(最近发展区、教育应走在 发展的前面、学习的关键期) 1.儿童的发展中,女生在(10-11)岁起进入发育的高峰期,男生在(12-13)岁起进入发育的高峰期。 2儿童进入学校后,(学习)活动成为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 3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 4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在(四年级) 5小学儿童掌握概念是一个(主动地、非一次性完成的、不断充实和改造的过程) 1.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由(情感、控制)两个不同纬度组合而成的,不同的组合形成四 种教养方式(权威型、专制型、忽视型、放纵型) 2.小学儿童选择朋友,表现出明显的(同质性、趋向性)的特点,(学习)行为对小学 儿童的择友具有关键影响。 3.班集体的形成,一般经历(松散、凝聚、形成、优化)四个阶段 4.与班集体相比,非正式群体有几个明显特点(自发性、相似性、相容性、畅通性、 权威性) 5.根据儿童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可以把小学儿童分为(人缘型、嫌弃型、孤立型、中 间型) 6.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性格由(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组成。 7.小学儿童性格发展中,(六年级)是性格发展的关键期 1.心理学家把儿童智力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即(智力超常、正常、低常) 2.最常见的认知方式有(场依存型-场独立型、冲动型-沉思型、同时型-继时型)三种。 3.男女两性行为上的差异表现在(智力、兴趣、行为)上. 1.根据学习主体的不同,一般可以将学习分为(动物的学习、人类的学习、机器的学 习)三种。 2.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加涅将学习水平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分为(信号学习、刺 激-反应学习、系列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八种。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任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任务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之后的后继课程,其基本理论既是学习教育学专业其他课程的基础,又可直接指导教育实践活动。须比较系统地掌握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深刻理解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心理规律以及学习与发展的关系,并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规律、理论和方法,分析学生发展及教与学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有关问题,指导学校教育实践。 二、教学方法及原则 1、教学方法:综合、灵活运用自学指导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情境模拟法等多种方法。 2、原则:(1)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2)循序渐进的原则。(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并重的原则。 三、考核标志 知识考察与能力考核相结合,平时考察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1、学生系统地掌握发展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程度。 2、学生运用知识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选用教材 沈德立(主编)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五、时间安排 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 第二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

(二)探索学生学习的规律提高其素质 (三)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设计 (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三、考核要求 1、知识考核: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观察法;实验法; 2、能力考核:两个随机组后测设计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 (一)华生的生平 (二)华生心理发展理论 第二节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第三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生平 (二)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 第四节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维果斯基的生平 (二)维果斯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 第五节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朱智贤的生平 (二)朱智贤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三、考核要求 1、知识考核:焦虑的种类;心理发展的动力;同化;顺应;平衡;运算;守恒;心理结构的特性。 2、能力考核: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 第三章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遗传、成熟与环境的关系 (一)遗传及其作用 (二)成熟及其作用 (三)环境及其作用 (四)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大学课程《教育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十二)

大学课程《教育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B)。 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 2.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信念和态度上表示正面肯定属于(D)。 A.接受B.价值体系个性化 C.反应D.形成价值观念 3.在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中,(C)是最高水平的认知领域的学习目标,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 A.知识B.应用C.评价目标D.综合目标 4.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B)。 A.二个等级B.五个等级C.三个等级D.四个等级 5.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A)。 A.心理变化B.信息加工c.智力活动D.信息输人 6.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A )。 A.有一定影响B.没有影响C.几乎没有影响D.有实质性影响 7.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称之为(A)。 A.个别化教学B.指导性教学c.合作教学D.情境教学 8.(A)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于此。 A.教学目标B.教学目的C.测评D:教学策略 9.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称之为(A)。 A.教学策略B.教学方法C.教学目标D.学习方法 10.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教学策略被称为(C)。 A.发现教学B.掌握学习c.情境教学D.合作学习 11.(C)是对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是对材料领会的一种形式。

第十二章态度与品德心理

第十四章态度与品德心理 【课前思考】 1.为什么要强调人才的“德才兼备”? 2.平日里说的“人格有问题”是指精神失常还是品德败坏? 3.作为教师,你是否能够正确评价学生的品德好坏? 【学习指导】 1.概念识记:态度;品德;人格;自我意识。 2.分析理解:态度的功能;态度与品德的关系;品德的形成理论;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 3.实际运用:讨论在课堂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形成健全人格。 对事物、人、人际关系的接受与拒绝;喜欢与厌恶;肯定与否定;赞成与反对等都是态度问题,其中属于道德规范内容的态度就是品德。了解态度与品德的关系,可以在教育工作中借助改变态度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心理概述 一、态度的概述 (一)态度概念及实质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态度的实质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态度是一种行为倾向。态度并不是实际行为本身,而是在特定情景对于特定对象的趋向与避开,喜欢与厌恶的倾向性,但并不一定转化成行动本身。

2.态度是一种准备状态。态度是对于一类事物的内部准备状态,态度可以预测行为,但不代表行为一定发生,态度对行为的预测并不是绝对准确的,而且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 3.态度是一种评价或情感反应。态度代表了个人对于世界的主观理解和看法。不同的人对外界事物会有不同的评价尺度。 4.态度是习得的。态度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 (二)态度的成分 态度通常包括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态度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知、理解,观念和信念是态度认知成分的内在体现。一般而言,人们在认识理解某一事物时,总是会带有一定的评价色彩。 态度的情感成分被认为是态度的核心成分,是伴随对事物的认识、理解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反应。当对事物的态度发生变化时,情感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有的态度理智成分较多,但有的态度却是非理智、情绪化的。 态度的行为倾向成分是指态度主体对对象表现出行为的可能性,是一种预先安排和准备状态。基于此,因此我们认为态度可以预测行为。 态度的三个成分之间一般是协调一致的,但也有不一致的时候,例如通过行为来推测一个人的态度,有时可能会出错。 (三)态度的功能 人之所以要形成并保持一定的态度是因为态度具有以下功能。 首先是态度的适应功能。人们往往以需要为中介发展对自己最有利的态度,以便利于生存和适应环境。 其次是态度的自我防御功能。态度以信仰的形式提升了主体对于痛苦和不利因素的耐受性。例如个体对所属群体的忠诚度,这种忠诚便是一种自我价值的防御,有利于免除其内心的冲突。 再次是态度的激励功能。经验表明态度能够影响工作效率,一个人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的远比干自己不喜欢干的事情的工作效率高。 此外,态度还具有价值的表现功能,态度往往表明了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 二、品德的概述 (一)品德的概念及实质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社会成员以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为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的实质体现在如下方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