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品德的概念

心理学品德的概念

心理学品德的概念

一、引言

心理学品德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个体在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中所表现出的心理过程和特征。心理学品德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因素构成,这些因素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自我。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因素的概念及其在心理学品德中的重要性。

二、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道德规范和原则的理解和认识。它包括道德判断、道德推理和道德决策等过程。个体通过道德认知,能够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道德决策。

三、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指个体在面对道德情境时所体验到的情感反应。它包括责任感、义务感、羞耻感、同情心等。道德情感有助于个体在行为上遵循道德原则,并对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产生负罪感或羞耻感。

四、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指个体在面对道德冲突时,能够坚持自己的道德原则并做出正确的行为决策的能力。它涉及到个体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能够帮助个体克服自己的欲望和冲动,遵循道德规范。

五、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指个体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的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

它包括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等。道德行为是心理学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

六、道德自我

道德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的认知和评价。它涉及到个体的自我概念、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效能感等方面。道德自我可以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道德品质,增强个体的自尊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

七、结论

心理学品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自我等。这些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个体的心理学品德。了解这些因素的概念及其在心理学品德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的道德行为和判断,进一步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

心理学《道德与品德》归纳总结

第七章 一、品德与道德的涵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行或品行、操行等。它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反映内容不同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内容全面 •品德是一种个人现象,内容只是道德的一部分。 •方式、发挥作用的途径不同 •社会道德以传统、公德和舆论的方式表现出来,对整个社会关系有维持和调节作用。 •品德以个人信念、理想、稳定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倾向表现出来,对个体的品德行动起支配和调节作用。 •制约因素的差异 •道德发展受社会规律支配 •品德不仅受社会规律支配,还受个体心理、生活活动规律的支配 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社会道德风气和家庭环境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非常复杂,它是多种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多层次、多水平的有机统一整体。 •迄今为止,人们在对品德心理成分的划分上意见并不一致。 •影响较大的是“四因素论”。它将品德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阶段。 四因素论” 道德认识: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 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道德行为的动力 道德意志: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个体品质的外在表现和形成标志。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品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道德行为的五个层次 •非道德行为自我中心性行为依从传统惯例的行为良心主义行为理性利他主义行为 2.品德的心理结构说 由林崇德(1989)提出:三个子系统: 1.深层心理结构(道德动机:利他动机Vs 利己动机)和表层心理结构(道德行为方式) 2.心理过程与行为活动系统(知情意行) 3.心理活动与外部活动关系 3.品德功能结构说 章志光(1990)提出: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定型结构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品德心理 第一节品德的概述 一、品德的含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品德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1)离开道德就谈不上有个人的品德,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 (2)个人品德的内容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 (3)个人品德的发生发展与道德一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区别:(1)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它不以个别人的存在、个别人品德的好坏为转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则有赖于某一个体的存在。品德既受社会规律制约,又受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制约。 (2)道德的内容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而品德内容往往往仅是道德规范的部分体现,是道德要求的局部反映。 (3)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二、品德的结构 (一)品德的因素构成观点(名词解释、论述) 在我国许多学者认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组成,四者紧密相连,彼此依存。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个体对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的了解、领会及掌握。它是品德的基础。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险。它是品德的动力。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确定道德目的和动机,并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和动机的心理过程。 4.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它是实现道德目的、动机的手段,也是品德的外部标志。 (二)林崇德的品德系统结构观点 林崇德认为,品德结构是个多侧面、多形态、多水平、多联系、多序列的动态开放性的整体与系统。它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 (1)品德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即道德动机系统和道德行为方式系统,所

品德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1.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2.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 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妁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3.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态度和品德Z-者实质是相同的。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4.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分别是: ①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②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③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5.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6.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考研教育心理学笔记之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_毙考题

考研教育心理学笔记之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评价目标:1、识记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结构 2、理解皮亚杰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3、结合实例说明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应用有效方法来促进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1、态度的实质 1) 概念一般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 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 定义的理解: A、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B、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C、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2、态度的结构 1) 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2) 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在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3)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1、品德的实质 1) 品德的概念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 品德的理解 ①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不是先天禀赋,而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若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地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 ③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 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1) 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份。

心理学品德的概念

心理学品德的概念 一、引言 心理学品德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个体在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中所表现出的心理过程和特征。心理学品德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因素构成,这些因素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自我。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因素的概念及其在心理学品德中的重要性。 二、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道德规范和原则的理解和认识。它包括道德判断、道德推理和道德决策等过程。个体通过道德认知,能够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道德决策。 三、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指个体在面对道德情境时所体验到的情感反应。它包括责任感、义务感、羞耻感、同情心等。道德情感有助于个体在行为上遵循道德原则,并对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产生负罪感或羞耻感。 四、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指个体在面对道德冲突时,能够坚持自己的道德原则并做出正确的行为决策的能力。它涉及到个体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能够帮助个体克服自己的欲望和冲动,遵循道德规范。 五、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指个体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的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

它包括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等。道德行为是心理学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 六、道德自我 道德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的认知和评价。它涉及到个体的自我概念、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效能感等方面。道德自我可以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道德品质,增强个体的自尊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 七、结论 心理学品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自我等。这些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个体的心理学品德。了解这些因素的概念及其在心理学品德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的道德行为和判断,进一步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

品德

第九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一节品德概述 一、品德的概念 (一)道德 道德是泛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 道德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反过来它又成为人们分辨善恶的尺度,评价是非的标准。 在心理学中,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称之为品德。 (二)品德 1、定义:品德是指个人按社会规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或倾向。 2、特征: ①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行为准则在个体身上的反映。 ②品德是由个人的道德行为来体现,这种行为不是偶尔的或一时的,而是在稳定的道德观念支配下一贯地出现。 ③品德是个性中最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性格是个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而且一贯的表现。性格中既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一个层面,也有不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一个层面。 (三)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1、道德与品德的区别 ①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行为准则在个体身上的反映。 ②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规律,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还受个体生理、心理等内在条件的制约。 ③道德是社会学和伦理学研究的对象,而品德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2、道德与品德的联系 ①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离开社会道德也就谈不上个人品德,同时,个人品德的发生、发展与社会道德一样都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②品德的形成不是由遗传获得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条件中,主要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在家庭成员潜移默化的道德感染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③个人品德虽然不可避免地要以社会道德风气的影响,但是它对社会道德风气也能产生一定的反作用,特别是一些优秀的代表人物的品德,作为一种道德品质的典范,往往对整个社会道德风气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一)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 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组成(五要素说)。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能据此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判断。 道德认识是道德发展的引导机制,其核心因素是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使他们在面临现实的道德问题情境时,能够明辨是非,作出明智的抉择,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情感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思想、意图和举止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它伴随着道德观念并渗透到道德行为中。个人在对自身的行为和他人的行为做出道德判断时,都会出现与这些判断有关的情感。 道德情感是品德心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一个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具有强大激发和推动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精神力量的血肉和心脏。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3、道德信念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品德心理》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 第十章品德心理 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 一、品德与道德 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表现。心理学研究对象。 道德是由舆论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动规范。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道德不以个人的存亡为转移。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最高水平是道德信念) 2、道德情感 3、道德意志 4、道德行为 第二节品德的形成 一、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实质 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行为指南,成为人的道德信念。 二、道德品质形成的开端与基本条件 (一)、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多开端性(可以从知、情、意、行根据实际选择) (二)、条件 1、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 2、通过道德实践,获得与道德知识相符合的道德经验。 3、在道德实践中情感体验具有重要作用。 三、道德品质形成的特殊性 1、知情意行在教育活动中经常是同时存在、共同发生作用、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2、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 3、需要在人际交往中来形成(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同伴交往) 四、品德形成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理论 1、研究方法:间接故事法(对偶故事) 2、发展规律:从他律到自律(10岁是分水岭),过程不可逾越。 3、发展阶段: ①自我中心主义(2~5岁):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 ②权威阶段(6~8岁):权威的规则与要求不能更改。 ③可逆阶段(8~10岁):平等阶段,道德行为准则只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用来保障共同利益的一种社会产物。 ④公正阶段(11~12岁):真正的平等。 4、评价:研究有创造性;但当时影响不大。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小学教育心理学核心考点精粹: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1.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2.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 倾向。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3.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通过对态度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实质是相同的。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的。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第一,所涉及的范围不同。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属于同质的问题。 4.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是一种无道德规则阶段,规则对儿

童没有约束力。 (2)权威阶段(6~8岁),又称他律道德阶段。 (3)可逆性阶段(8~10岁),这一阶段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 (4)公正阶段(10~12岁),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 5.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他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即: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阜。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6.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3)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总体来看,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是从依附性向自觉性、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发展较为平稳,显示出协调性。在过渡的过程中,存在着转折或质变的时期,即关键年龄。从整体发展来看,关键年龄大致在三年级(9岁左右)。

初中生的品德发展——初中生心理学

初中生的品德发展——初中生心理学 初中生的品德发展 一、品德发展的一般特点 1.道德与品德 道德:一定的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道德是由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行为规范,没有强制性;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一种个体现象;是个人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在每个人的个性中,品德是具有道德评价意义和处于核心地位的部分;是在社会道德舆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是社会现象的反映 联系: (1)每个人的品德表现,以及人们对个人品德的判断,是以道德行为作为中介的,即品德是和道德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品德必须以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的指导为基础,这样才能做出道德判断,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3)品德具有稳定的倾向和特征; 区别: (1)道德决定着品德,品德反映着道德; (2)道德的发展服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不以个别人的品德存在为转移,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品德是以个人的存在为前提,随着个人的存亡而生灭; 2.品德发展阶段的普遍性和顺序性 (1)阶段性(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假定品德发展有三种水平,每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 阶段性。 前世俗水平:道德的价值由外在的要求来决定 第一阶段:个人行为的物理后果是判断行为好坏的依据;为逃避惩罚绝对服从权威; 第二阶段:判断行为的对错决定于它是否让人满意;为获得奖赏就得遵守规则;世俗水平:道德的价值在于做好事或尽义务,在于别人的期待和对传统秩序的保持 第三阶段:判断行为的好坏决定于它是否使别人感到高兴,此时对他人的评价开始考虑其行为动机; 第四阶段:尽义务,表示对权威的尊重,出于维持社会秩序需要的行为,被认为是"对的" ;后世俗水平:道德的价值在于遵守公共规则,行使权力和义务 第五阶段:道德是从共同认可的标准(契约)来定义的,强调法律观点,且认识到法律的建立是有其合理的基础,认识到个人的意见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根据一系列抽象的,普遍的道德原则来定义行为的对错;第六阶段:既遵循现实规定的道德准则,又遵循探求合乎逻辑的普遍性和一致性的选择原则;还服从具有指明方向作用的良心,尊重相互间的信任。 (2)普遍性同一文化背景中的个人可能以不同的速度通过品德发展的各个阶段;不同文化中的个人的品德发展的速度也有所不同; (3)顺序性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阶段的发展,有其不变的顺序,所有人都以相同的顺序通过各个阶段,并且不会跳过其中的任何一个阶段。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和品德的形成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行为反应本身。 2.态度不同于能力。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二)态度的结构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行为成分。 二、品德的买质 第一,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个体以外的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内在需要的过程。第二,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个体偶然的表现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是品德形成的标志。 第三,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即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在表现形式上可分为三种:(1)直觉的道德情感;(2)想象的道德情感;(3)伦理的道德情感。 3.道德行为 第二节关于品德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批判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他律阶段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自律阶段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柯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认知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而且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但不完全对应。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三、尤尼斯的道德实践活动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万尼斯在继承和批判柯尔柏格道德认知理论、艾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发展的实践活动理论。强调青少年期的社会参与经验对其道德发展的持久影响,认为社会参与活动是构成青少年公民同一性、政治和道德同一性发展的基础,而对个性和社会的尊重是道德行为的根本机制,道德教育的使命就是让个体通过社会参与活动培养起尊重品质。 (一)社会参与经验 (1)青少年参与社会活动,可以促使青少年联系他人反思自身,从而改善道德观念和行为。 (2)参与社会服务的经验可若干年后自愿参与社会的行为。 (3)另一些社会参与经验,包括参加学校管理和社会政治运动,还可能提高成年期(10~30年后)参与政治活动和各种社会团体的可能性。

品德的结构及品德发展理论

第二讲品德的结构及发展 一、道德与品德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 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 品德,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行或品行、操行等等。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 二者的区别是: 第一、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个别人的存在或个人行为的好坏为转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除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外,还受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它有赖于某一个体的存在,是一种个体的现象。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面而又完整,而品德的内容只占其中一个部分。 第二、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 第三、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二者的联系是: 第一、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当一个人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成他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并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中时,就形成了品德,因此,离开了道德,就没有品德可言。 第二、社会道德又是通过个体的品德而存在的。许多个人的品德就构成或影响着社会道德面貌或风气,品德是社会道德现象的组成单位。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培养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是指个体心理现象的形式、结构体。 (一)道德认识 1、概念: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包括对道德概念、原则、观点等道德知识的了解或掌握,以及运用这些道德观念去分析道德情境,对人对事作出是非、善恶等道德判断和评价。道德认识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形成道德信念。 2、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培养(发展道德判断能力) (1)道德知识的掌握 (2)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道德评价能力是依据已有的道德准则,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做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的能力。 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是:①从重复老师或别人的评价过渡到自己独立做出评价;②从依据行为的直接效果为标准逐渐转向对行为动机的分析;③从评价别人的行为到分析自己的行为;④从片面的评价到全面、客观和正确的评价。 (3)道德信念的产生 学生不仅要知道道德规范是什么,不仅要能运用规范进行是非善恶的评价,而且还要坚信道德规范的正确性并成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这便是道德信念。 3、道德认识的培养途径

道德与品德

道德与品德 一、道德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每个社会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然要制订一系列的道德准则以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准则是约定人俗成的并由舆论给予监督的,道德准则也是辨别善恶是非的标准。当社会成员的行为符合道德准则时,他就会获得人们称赞,就会有愉悦感,心安理得。违反道德准则的人会遭人谴责或自己感到内疚不安。所以,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个体“良心”所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对社会生活起着约束作用。它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历史性和继承性。 二、品德 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道德的个体化,它是指道德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现实社会的关系与道德规范在人脑中的反映。品德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特征是道德行为的稳定性。道德行为是判断品德的客观依据。偶尔表现出来的某种道德行为不能视其为品德,只有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一贯性地表现出来的某种道德行为才能称这为具有了某种品德。第二个特征是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性。品德是以道德观念为基础,使道德观念和道德先为有机统一的一种心理特征。离开道德先为就无所谓品德,没有道德意识的行为也谈不上品德。事实上,没有形成道德观念也就不可能表现出稳定的道德行为。 三、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品德和道德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严格的区别。说它有联系,是因为品德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离开道德就谈不上个人的品德;社会道德也是只有通过个体品德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个人品德在某种意义上也构成并影响着社会道德的面貌或风气。说它有区别,第一,两者研究的范畴不同。道德是社会现象,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品德则是社会道德规范在一个人身上的具体体现,是个体现象,是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第二,两者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不同。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不以个人品德有无为转移,具有明显的社会历史性和阶级性。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受社会的制约,还受个体生理、心理活动的制约。所以,尽管有相同的社会、社会阶层、教育环境,但每个学生的品德行为表现也可能不一致。第三,道德与品德的内容也不尽相同。道德是一定的社会伦理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品德只是道德的部分表现。

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品德作为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行为准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结构。它涉及到一个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信仰、意愿、情感等多个要素,并通过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了一个整体。品德的心理结构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解释,其中包括品德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意愿结构和动机结构等。 品德的认知结构是指个体对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认知和理解。它包括了个体对善恶、公正与不公正等概念的认知,以及对道德原则和价值观的理解。品德的认知结构形成的过程主要受到社会化过程和个人经验的影响。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渠道接受到道德教育和价值观灌输,从而形成了对品德的认知结构。个体的个人经验也会对认知结构产生影响,例如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理解和认识道德准则。 品德的情感结构是指个体对道德行为和道德价值的情感体验和态度。情感结构包括了喜好、喜悦、愤怒、悲伤等情感反应。个体对于道德行为的情感反应往往与其认知结构密切相关。例如,个体对于善行和正义行为往往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而对于恶行和不公正行为则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反应。品德的情感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体的道德行为和决策,情感的力量可以推动个体秉持正确的道德行为。

品德的意愿结构是指个体在道德行为和决策中的意愿和动机。意愿结构包括了个体的意愿、目标和动机等。个体的意愿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是否愿意去做一件道德的事情,以及他们在道德决策中的取舍和权衡。意愿结构的形成既受到个体的认知结构和情感结构的影响,也受到社会环境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个体在面临道德决策时,可能会受到社会舆论、利益诱惑、道德榜样等因素的影响,从而调整自己的意愿和动机。 品德的动机结构是指个体在道德行为中的动机和动力。动机结构包括了个体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因为认同道德准则而自发地从事道德行为,外在动机是指个体因为外部奖惩、社会声誉等因素而从事道德行为。动机结构对于个体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内在动机可以激发个体的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持续从事道德行为。而外在动机则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来引导个体的道德行为。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认知结构、情感结构、意愿结构和动机结构等多个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构成了个体的品德特质和道德行为。了解和理解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品德,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和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心理学概念知识:心理学与道德

心理学概念知识:心理学与道德心理学是一门探索人类内心世界的学科,涉及到人类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而道德则是人类行为的一种规范,涉及到人类对自己和 他人的行为的判断和评价。虽然心理学和道德看似不同,但实际上两 者密不可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心理学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第一,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道德。人类道德观念的形 成和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心理机制。心理学家们已经通过研究认知、情感、社会化等方面,对道德发展的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幼 儿期的情感体验和社会互动对于道德观念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人们道 德判断的依据往往是对他人的感觉、情感反应等。此外,心理学也帮 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会存在一些道德偏差或矛盾。比如,在实验中发现,一些人对于某些道德问题的判断会受到自己的情绪状态、文化背景等 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有时并不符合公认的道德观念,这也是 我们应该借助心理学来更加理性地看待道德问题的原因所在。 第二,心理学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理解道德失范的原因。道德失 范可以指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或态度,比如虚伪、欺诈、道德沦丧

等等。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道德失范的原因大都源于个体内部的心理因素、社会环境的压力等方面。比如,一些人出于自身利益或是面子等原因,会采取欺骗、虚伪的手段来获取他人的信任和利益,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自尊心薄弱或是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导致的。此外,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对某些道德问题的错误认知和理解也是引起道德失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在一些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行为抱有错误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观念,这就可能导致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平。人类道德思想的完善和创新需要每个人对自己的道德内心进行深度反思,从而进一步升华道德观念。而心理学通过不断探究人类内心世界,为提高个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平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比如,在个人方面,心理学研究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自我,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的道德问题,为改善自我道德做法提供了依据。社会方面,心理学指导人们了解他人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反应,便于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和道德信仰。同时,心理学还通过各种方式(如普及道德知识、干预及教育)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七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1.什么是品德它有何特点品德与道德的关系如何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人的个体现象,它是个体将社会道德内化为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品德的主要特点有: (1)道德品质以道德意识为指导;道德品质是以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的指导为基础的,并在这个指导基础上进行道德判断,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2)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是密切联系的,离开了道德行为就无所谓道德品质;品德是道德行为习惯化的结果,并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而道德行为又是判断道德品质的客观依据; (3)道德品质具有稳定的倾向和特点;个人的品德不是表现在偶尔事件的言行中,而是表现于一系列行为的各个方面;人的品德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从它自身中产生和发展的,品德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情境中习得的,是长期习得的一种有关道德的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 品德与道德是两种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现象; 品德与道德的联系主要是: (1)品德是社会道德的个体表现; (2)品德是在社会道德影响下形成的; (3)个人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的反作用; 品德与道德区别表现在四个方面: (1)从内容上来讲,个体品德只是社会道德的部分表现,品德与道德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对社会关系尤其是现实道德关系的理性反映;品德作为人个体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了个体道德需要与社会道德要求的关系;因此,从反映内容看,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概括得多; (2)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则是个人需要;另外,品德的形成发展不仅受社会发展条件制约,还要受个体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而道德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 (3)品德与道德表现的方式和发挥作用的途径不同;社会道德一经确立,就以传统、公德、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整个社会关系的维持起调节控制作用;品德一旦形成,就以个人信念、理想、稳定的心理倾向和惯常的行为倾向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个体的品德行动起支配调节作用; (4)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社会道德的发展不但受社会需要驱动,而且受个体社会成员原有品德基础制约,品德的形成、发展以一定的社会道德为基础,没有道德基础的品德是虚假的品德; (5)品德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而道德则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教育心理学 第10章 品德的发展

第十章品德的发展 第一节品德的含义与心理结构 一、品德的含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与道德密切相关,但两者不同。品德并不等同于道德,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们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并以此要求和评价他人的言行。品德和道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所制约,但是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人们依据规范来辨析是非、善恶、美丑,指导或调节行为。遵守它们会受到舆论的赞许并感到心安理得;否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并感到内疚。它是以行为规范的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它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律,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而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其形成、发展和变化既受社会规律制约,又受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制约。品德支配和调节着个体的道德行为,属于个体意识形态范畴。 2.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从反映内容上看,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概括得多。道德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总体要求,是对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它是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而品德的内容则是社会道德局部的具体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的部分反映。 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需要不同 道德的产生是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协调物质关系、社会关系,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谐的发展而制定了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正是这种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赋予了道德的力量。品德的产生则是个体的需要。个人为了归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社会所接纳,就必须遵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协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正是人的这种社会性需要(归属、交往与尊重的需要)促使人们自觉地按照道德要求发展和完善自我品德。 (二)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他们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是一种个体现象,品德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并形成稳定的个人品质和行为表现。 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道德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社会道德风气的发展变化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个人品德面貌的变化,品德的形成、发展以一定的社会道德为前提。可以说,离开了社会道德,品德就无从谈起。 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的反作用 众多的个人品德能构成和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面貌和风气。某些具有代表性人物的品德可以作为社会道德的典范,对社会风气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离开了社会中具体人的道德表现,道德就只能成为无实际意义的行为规范了,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更谈不上发展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品德是道德的基础。 总之,品德和道德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心理学、教育学研究个体品德,伦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