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知识点

高一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知识点

高一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知识

一、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1.近代:1840年至1949年变化表现:

(1)衣着:长袍马褂(传统)、西装(外来)、中山装、旗袍(中西合璧)(2)饮食:西餐

传入并逐渐流行(19世纪40年代起);

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一批专门生产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开

始出现,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3)居住:四合院(传统),

外人来华后,西式洋房开始大量出现,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富贵人家所修建的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其命名也开始改用“新

村”、“花园”、“别墅”、“公寓”等。(4)风俗:

①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变传统婚姻制度,倡导婚姻自由

②社交礼仪:跪拜礼→握手、鞠躬;

称呼:“老爷”“大人”→“先生”“同志”;婚丧仪式:铺张繁琐愚昧→简洁文明。

③辛亥革命后,“用阳历”,增添了国庆、等新节日。

④读报刊、看电影成为民众生活一部分

局限:由于农村落后、封闭,农村社会生活变化微弱,只有少量的洋货进入中等生

活水平的农民家庭,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变化原因:(1)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影响;(2)仁人志士的推动;

(3)民主思潮的促进;

(4)近代工商业的发展。2、现代:1949至今

变化表现:建国后,人们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改革开放前,温饱问题长期未能解决。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吃:(1).到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2).政府发动的“菜篮子工程”,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百姓的餐桌。(3).餐饮业发展,快餐盛行。

穿:从灰蓝单调走向五彩缤纷,从单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年轻人的服饰,逐步融

入国际潮流。

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工买到合适的住房

4)风俗习惯:

1950年政府制定《婚姻法》,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的婚姻制度。这是解放妇女、移风易俗的一项重大举措,导致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党和政府提倡勤俭节约、热爱劳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使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

转变。

改革开放以后,实行了双休日,休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变化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2).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导致城镇人口剧增,商品粮购销矛盾突出,为此国家实行统

购统销。这就稳定了物价,保障了城镇人民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

(3).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的衣食住行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通讯工具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交通工具的变化及影响(1)变化

①轮船:a.鸦片战争后轮船开始进入中国。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首次打破列强垄断中

国江河运输业的局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将其改为官办,成为官僚资本的企业。

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由国家统一管理。20世纪90年代后,呈现萎缩的状态。

②铁路:a.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b.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c.辛亥革命前夕,已陆续修建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d.民国建立后,铁路事

业发展总体缓慢。e.新中国成立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了宝成、兰新等铁路,“九五”期间,修建了北京直通香港九龙的京九铁路,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总

里程已经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③汽车:a.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b.清末民初,近代的公路修筑技术传

入中国。c.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和发展了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比

较密集的公路网。

④飞机:1909年,冯如制成了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航空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2)影响:交通工具的变化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的经济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

通讯工具的变化及影响(1)变化

①电报:a.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b.20世纪,上海崇明还装置无线电台,并设无线电报局。这一时期,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目的,无线电报则供官商通报,民间使用的很少。

②电话:a.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b.清政府至20世纪初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c.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以北京为

中心,沟通各个省市的全国通讯网络。d.到2000年末,中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均跃居世界第二位。

③互联网:近年来,人们还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

(2)影响: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三、概述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史实。

1、报刊:①.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②.《昭文新报》一般认为是

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纸。③.戊戌变法时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的《民报》、五四运动时的《新青年》等,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方面有着重大启蒙作用。

④.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办了《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

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⑤.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

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舆论工具,与之并存的《光明日报》

等类型的报刊,内容丰富。⑥.改革开放后,中国报刊业恢复了生机。

2、电影:①19世纪末,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入中国。②.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③.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义勇军进行曲》,唱遍大江南北,后来成为中国的国歌。⑤.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一些新特点,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题材纷纷搬上银幕。⑥.改革开放后,中国电

影走向辉煌。

3、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即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

视事业的诞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电视技术(如卫星传送)的进步,电视逐渐普及。电

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

4、互联网:①.报纸、广播、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网络媒介”同样具有传播信

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②.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

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风靡全球。③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四、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报刊:最主要任务是通过新闻事业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内容的新闻事业的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它满足知识届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欲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有重大影响。后来,报刊上开始登载商业、娱乐信息,而且比重日益增大,但新闻活动仍被人们认为是报刊的主要特征。

2.影视:最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

影视总是带有政治导向的,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但其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消磨闲暇时光,发散剩余能量,转换情绪,获得休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影视中夹带大量商业广告,甚至出现电视商场的专题节目,引导人们消费,它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

3.互联网:通过全球范围的最大限度的信息传递,全方位的彻底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的出现将人类推向新的生存空间。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互联网正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互联网彻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精修版高考历史备考 专题18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解析

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 专题18: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影响我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到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影响。反之亦然,这种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并进一步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体表现为: (1)外界因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2)政治:为适应变化,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制度和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改革开放后,把实现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3)经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为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4)科技:科技革命成果的促进,日益现代化的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的高速发展。 (5)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人民的思想意识开放。 (6)内在动因:人们的愿望与追求。 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一般性规律 (1)从变革趋势看,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一统变为向近代化的演进。 (2)从演变过程看,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而且随着中国近代经济、政治、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3)从变迁空间看,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 (4)从变化实质看,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结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5)从产生作用看,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除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三、近现代以来我国人民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

历史第一轮复习8近代中国经济和近代社会生活变迁

单元概览 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 考点3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 2.表现???? ? (1)洋纱输入,取代土纱,造成“纺”与“织”分离。(2)洋布输入,取代土布,造成“织”与“耕”分离。 (3)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

3.评价????? (1)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 的发展。 (3)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中国 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易错提醒]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只是开始解体,并不是完全解体。一是从地域上看,中国内地自然经济受外国资本主义冲击有限;二是从经济结构上看,中国自然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二、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陷入内忧外患的窘境。 2.目的: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3.代表? ???? (1)中央:奕 。 (2)地方:曾国藩、李鸿章、 、张之洞等。 4.活动???????? ??? 创办军事工业????? ①目的:以“自强”为旗号。②企业: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 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 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创办的天津 机器制造局。创办民用工业????? ①目的:以“求富”为旗号,解决军事工业 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②企业: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 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 布局。 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教育: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并选派 留学生出国深造。 5.失败:清军在__________________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6.影响????? (1)引进了近代西方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 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外国的 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3)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概念阐释] “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 “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是相对于手工劳动的手工工场或作坊而言的,包括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

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点

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点 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具体表现在长袍马褂、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装、中山装、旗袍更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 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具体表现在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成为社会的流行。 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饮食结构: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四大菜系。近代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 住宅: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促使变革的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 二是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习俗变迁的特点 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向学习西方、由过去的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趋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渐

又跟上了国际的潮流。 交通: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 中国有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1906年天津有轨电车,1924上海公共汽车。 中国近代轮船业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1865年,中国终于建造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 变化: 从“衣”来说,由清末的笨拙的旗人服装转变为西装和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 从“食”来说,引进了西餐,而且更多的考虑到膳食结构和营养配餐; 从“住”来说,以传统的平房为主转变为整洁宽敞的楼房为主; 原因: 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涌进我国; 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也通过近代以来的战争和交往,发现了自己的落后,所以也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 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 交通工具方面: 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是舟楫、马车和步行,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建立了轮船公司;受西方影响,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

高一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至第八单元》复习重点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至第八单元》复习重点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标解读】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衣、食、住等物质生活方面变化的史实。 2.了解近代以来“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丧嫁娶习俗和人们社交礼仪变化的史实。 3.探讨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衣:西服、中山装、学生装、改良的旗袍、裙子 食:西餐进入中国 住:西方建筑风格的房子在通商口岸出现 习俗: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在大城市,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社交礼仪:鞠躬、握手代替跪拜、作揖等礼节,同志、先生等称呼代替大人、老爷等称呼。 但在广大农村,传统的风俗习惯仍坚若磐石地沿袭下来。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改革开放前衣、食等凭票供应,改革开放后变化很大。到1987年,中国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发动“菜篮子”“工程。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3、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

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 ②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 【课标解读】 1.了解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更新的过程和突出表现。 2.认识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 ①水运: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 首次打破列强垄断,标志着中国近代水上交通运输业的开端。 ②铁路: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③公路: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 ④航空:1909年冯如制成了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发 展。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 业拉开序幕。 2、通讯: ①19世纪70年代,丹麦未经清政府同意,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电报机房。 ②随后,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③南京政府在20世纪初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知识梳理 (一)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出现工业化的趋势;政治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民权、平等思想传入,出现民主化的趋势;思想文化方面反对传统儒教,提倡学习西方,出现了科学民主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步步向现代化迈进,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迈进。随着这些变化,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1)衣:人们的衣着,基本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和现代化的程度。辛亥革命前,有不少仁人志士率先奋起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治的决心。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服饰上的变化是出现中山装和旗袍;同时废除了残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缠足陋习。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样式也逐渐多样化,男装以西服和茄克衫为主,女装式样更多,牛仔服是男女青少年喜爱的款式,最为流行。展示新颖款式的时装表演会接连不断,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食:饮食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传承性,也受着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影响和制约。如南方稻作农业区以稻米为主食,北方旱作农业区则以菽麦粟米为主食。民国时期的饮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在一些沿海城市,西餐已逐渐成为时尚的佳肴。外国传来的卷烟,大量地排挤了中国的旱烟和水烟。这些现象,使中国的传统食品工业发生了变化。但在广大的农村,贫苦农民仍旧是吃糠咽菜,西方食品在那里根本没有市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国家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定量供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绝大部分人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主要是饮食多样化,主食的比例逐渐下降,副食和果品的比例逐渐增加。主食的内容也在变化,以大米和面粉等细粮为主食,吃玉米面和高粱面的人在逐渐减少。肉类食品、各种新鲜的水产品、新鲜蔬菜、饮料到处都能买到。 (3)住:在住宅建设方面,民国时期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在沿海城市,一些巨商富贾和大官僚,盖起了“洋楼”。城市住宅中,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生活使供了方便。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从80年代开始,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4)行:民国时期的交通较前有了一定的改善。轿子、马车逐渐减少,人力车、自行车成了常见的代步工具。城市里有了柏油马路,有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公路和铁路交通也有所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交通方面变化很大。新修建了许多铁路,城市交通除公共汽车、电车以外,还有出租汽车,少数大城市开始拥有地铁。城乡人民个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中国因此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民用航空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现在所有的公民都可以乘坐飞机。利用假日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人生活内容的一大变化。人们逐渐打破了过去封闭式的生活环境,走出家庭,走出本乡本县,出外旅游了。 (二)近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 交通: (1)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如俄、德、英、法分别修筑了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滇越铁路等。列强通过修路获得了高额利润,控制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和资源以及运输军队等。列强控制的铁路延伸到哪里,他们的势力就扩展到那里。 (2)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由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 (3)民国时期的交通有了一定的发展。

高一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知识点

高一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知识 点 一、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1.近代:1840年至1949年变化表现: (1)衣着:长袍马褂(传统)、西装(外来)、中山装、旗袍(中西合璧)(2)饮食:西餐 传入并逐渐流行(19世纪40年代起); 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一批专门生产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开 始出现,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3)居住:四合院(传统), 外人来华后,西式洋房开始大量出现,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富贵人家所修建的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其命名也开始改用“新 村”、“花园”、“别墅”、“公寓”等。(4)风俗: ①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变传统婚姻制度,倡导婚姻自由 ②社交礼仪:跪拜礼→握手、鞠躬; 称呼:“老爷”“大人”→“先生”“同志”;婚丧仪式:铺张繁琐愚昧→简洁文明。 ③辛亥革命后,“用阳历”,增添了国庆、等新节日。 ④读报刊、看电影成为民众生活一部分 局限:由于农村落后、封闭,农村社会生活变化微弱,只有少量的洋货进入中等生 活水平的农民家庭,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变化原因:(1)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影响;(2)仁人志士的推动;

(3)民主思潮的促进; (4)近代工商业的发展。2、现代:1949至今 变化表现:建国后,人们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改革开放前,温饱问题长期未能解决。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吃:(1).到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2).政府发动的“菜篮子工程”,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百姓的餐桌。(3).餐饮业发展,快餐盛行。 穿:从灰蓝单调走向五彩缤纷,从单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年轻人的服饰,逐步融 入国际潮流。 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工买到合适的住房 4)风俗习惯: 1950年政府制定《婚姻法》,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的婚姻制度。这是解放妇女、移风易俗的一项重大举措,导致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党和政府提倡勤俭节约、热爱劳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使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 转变。 改革开放以后,实行了双休日,休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变化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2).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导致城镇人口剧增,商品粮购销矛盾突出,为此国家实行统 购统销。这就稳定了物价,保障了城镇人民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 (3).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的衣食住行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通讯工具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交通工具的变化及影响(1)变化

高中历史第4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2课日益进步的交通和通信工具

第12课日益进步的交通和通信工具 1.新中国成立前 (1)中国境内的第一条铁路: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了从上海至吴淞的铁路。 (2)1909年竣工的京张铁路,是詹天佑主持设计修建的第一条干线铁路。 (3)中国的第一条公路:1906年修建的镇南关至龙州的公路。 (4)中国最早的近代水上交通运输企业:1872年创办的轮船招商局。 (5)中国最早的民航线路:1920年,民国政府的中国航空公司开辟了北京至天津的航线。 (6)各种运输方式都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2.新中国成立后 (1)铁路运输 ①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修建了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和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 ②改革开放以来 a.国家加大了对铁路建设的投资。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b.许多铁路修建复线,实现了电气化。 c.1997年以来,中国铁路干线实行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2)公路运输 ①新中国成立后,公路运输发展很快,已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公路网。 ②高速公路的建设成就辉煌,总里程已位居世界第二。 (3)内河航运和远洋运输 ①远洋运输:船队的船只总吨位位居世界第二。 ②全国内河航运:以长江、京杭运河和珠江航运最为发达。 ③上海港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海港。 (4)航空运输发展最为迅速。 (5)城市交通也得到较快发展。

3.意义 (1)交通运输的进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商品的运输和交流,把各地的人们与全国、全世界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2)交通运输的发展,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改变着人们的观念。 知识点二通信工具的进步 1.新中国成立初 人均拥有电话数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2.改革开放以来 (1)特点:迅速发展。 (2)表现 ①到2002年全国电话用户总数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②采用地下光缆微波同轴传送和卫星传输,使通信畅通无阻。 (3)意义 ①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使文化和信息的交流空前方便、快捷。 ②人与人之间实现便捷、密切、多渠道的交流,极大地推动了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中国近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来欲求富强制敌之策,舍此莫由。倘海多铁舰,陆有铁道,此乃真实声威,外人断不敢轻于称兵恫吓。 ——李鸿章[解读] “将来欲求富强制敌之策,舍此莫由”是主要信息。 [思考] 根据史料一,概括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原因。 【提示】先进中国人为实现富国强兵,主张兴办近代交通事业。 史料二 [解读] 图示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比重远远大于中国人自己修筑的铁路,同时,很多铁路都是贷款修筑的,这体现了近代中国铁路发展落后并且受制于外国的特点。 [思考] 根据史料二分析此时期中国的铁路运输业发展的特点。 【提示】中国近代铁路运输业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受外国控制。 中国近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1)特点 ①从时间上看: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②从发展水平上看:受到本国顽固势力的阻挠和帝国主义的排挤,近代交通发展缓慢。 ③从地域上看:近代交通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的通商口岸及大城市,西北、西南发展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素材 人民版必修2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 活的变迁教学素材人民版必修2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了解近代“断发易服”、西装传入和中山装流行等物质生活变迁的史实 (1)“断发易服”是指将清朝时留的长发剪短,改变穿长袍马褂这样服饰的习惯。 (2)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 (3)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定名为中山装,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2、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 (1)近代“废止缠足”是在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法令中明确规定的。(2)婚姻自由的习俗:近代以后,尤其是清末民初,一批受过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近代风俗变迁中最为明显的是:婚丧礼俗的变迁。婚姻风俗的变迁的特征是删繁就简 (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了解中国铁路的诞生 京张铁路是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佐主持设计施工的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2、了解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 (1)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96年改为正式办理,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2)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无线电报自1906年创设以来,也获得了一些发展。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和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后,通信技术发展速。截至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的电话用户总数已超过5亿户,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固定电话用户和移动电话用户各占一半。 (三)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 1、知道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 (1)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2)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 2、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1)电影:1896年8月,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 (2)电视: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到197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自己的电视台。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知识点总结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知 识点总结 专题四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预习提纲 1.总结交通工具的更新过程。 2.想一想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是什么? 3.中国交通工具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思考新中国交通发展的特点。 5.分别总结邮政和电信(电报、电话)事业的发展过程。 6.近代以来,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产生了什么影响? 7. P70【自我测评】2:在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中,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明显。请谈谈这方面的具体表现。 看问题,翻翻书,想一想 1.交通近代化的趋势是什么? 2.近代百年中国通信手段发生巨大变化的集中表现是什么? 3.传统的交通工具有什么? 4.近代的新式交通工具有哪些? 5.民国时期城镇重要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6.说说自行车是怎样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的? 7.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哪两个交通工具成为人们新的代步工具? 8.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什么时候建成? 9.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是? 10.中国的铁路建设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较快发展?原因是什么? 11.青藏铁路什么时候全线贯通?有什么重要意义? 12.中国什么时候出现了有轨电车?出现于哪座城市? 13.公共汽车从哪一年开始在上海运行? 14.中国什么时候结束了城市没有地铁的历史? 15.介绍一下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的情况。 16.中国的民航事业始于什么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航运营情况如何? 17.为什么现代中国的交通工具呈现多层次的特点? 18.什么时候欧美各国邮政通信事业蓬勃发展?此时中国的通信事业处于什么状况? 19.什么时候中国加快了通信建设的步伐? 20.海关从哪一年开始试办邮政? 21.“大清邮政局”哪一年正式成立?其通信范围如何? 22.什么时候出现中华邮政? 23. 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有什么作为?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提示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史实、原因)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影响) (3)大众传媒的发展(影响) 知识清单 知识梳理 (本单元知识梳理分为衣食住行、通信、传媒、社会习俗几个部分,大多在初中已经学过,同学们记忆史实即可) 衣 食 住

互联网应用的事例:网上购物、网络办公、网络教学、电子信箱、电子报刊、网络游戏 等 社会习俗 落后风俗婚姻包办、土葬、女子裹足且不得接受教育、迷信等 社会新风婚姻自由、火葬、女子放足且可以接受教育并走出家庭、破除迷信等 知识经纬 要点精析 1.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因素 (1)根本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引起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变化,影响人们生活发生变化。 (2)具体原因:政府的改革,导致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化;西方自由、平等、民主观念的不断传播,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的兴起,冲击了旧的生活方式;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近代化基础设施的兴建,促进社会生活的变化;仁人志士的推动。 2.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原因: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政府的大力提倡;群 众反帝斗争的推动;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 影响: 正面影响: ①推动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②促进信息的交流; ③开阔人们的视野; ④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 ⑤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负面影响: 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广告欺诈、噪声等。 3.互联网的影响及其评价 影响:互联网目前已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互联网在改变单调的政治生活的同时,也在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评价: (1)优势: ①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②费用低廉; ③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授; ④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2)缺陷: ①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的成长的不良信息; ②利用网络进行犯罪; ③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 反映并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表现在: (1)政治: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侵略,鼓舞了国人爱国救亡的斗志,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2)经济:推动贸易发展和市场开辟的进程,有利于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促进了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增强了中国各地、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3)思想文化: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借鉴吸收西方文明的成果,趋向科学、理性。 5.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1)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西方。 (2)随着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而不断深化。 (3)地域之间严重不平衡。 (4)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中西文化逐渐结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5)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除,促进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时髦的转身——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原因 (1)外因:西方文化渗透和西方某某思潮的影响。 (2)内因:政治运动影响与国民政府的推动。 2.表现 (1)衣: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逐渐流行;辛亥革命后,某某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2)食:鸦片战争后,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一些中国官员和商人开始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4)社会习俗 时期变化特点 戊戌变法“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城市变化大,农 村变化小 辛亥革命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的革命色彩;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简约文明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庸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 (1)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

(2)表现: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人们衣着朴素,食物简单,住房拥挤,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较低。 2.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今) (1)原因: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2)表现 领域变化 服饰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饮食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 居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习俗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休闲方式多样化;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教材补遗]__现代婚姻习俗的进步 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某某国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女子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某某主义婚姻制度”。……到1952年底,自由、自主婚姻已占绝大多数,某某和睦的家庭和模X夫妇不断出现。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历史沿革 ►探究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 史料一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番莱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某某乡土志》[思考]根据史料一,归纳某某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原因。 [解读]史料一描述了以某某为代表的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轮船公司皆在焉”说明了某某是近代中国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城市。 [试答]表现:建筑出现了西式楼房;某某在经济、交通、通讯等方面的近代化程度较

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必考专题1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精讲)

专题十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精讲 【考纲解读】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大众传媒的发展 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本专题主要有三条线索:一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宣传君主立宪,主张进行维新变法;二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对封建正统思想进行彻底批判;三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三条线索集中展现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在民族危亡之际,在对国家和民族命运探索过程中形成的富有阶级特点的指导思想 社会生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程度的体现。中国近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无论是衣食住行、习俗风尚,还是交通通讯、大众传媒,都出现了新的变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清晰地反映出社会的进步 本专题内容在高考中处于重要地位,尤其是维新思想考查频繁,注意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与思想文化对中国政治、经济近代化进程的影响,难度中等偏上 本专题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也有涉及,一般在10分左右,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吃透教材】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原因: ①外因:西方文化渗透和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②内因:政治运动影响与国民政府的推动。 2表现: ①衣: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逐渐流行;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土的欢迎。 ②食:鸦片战争后,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出现了西餐馆、面包房等。 ③住:一些中国官员和商人开始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④社会习俗 戊戌变法时期:“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辛亥革命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的革命色彩;民国政府发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简约文明。 3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 二、交通、通讯工具和大众传媒的变迁 核心词:交通与通讯大众传媒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知识总结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了解近代前期在饮食、服饰方面出现的新现象 (1)饮食: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和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2)服饰:男性服饰:长袍马褂:近代男子通常服饰。西装: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时期流行开来。中山装:辛亥革命后流行,成为中国男子的标准服。(由孙中山先生设计、融合中西服饰优点) 女子服饰:旗袍改良(由宽松肥大→合身适体、短袍窄袖),中西合璧、满汉风格→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易混(错)警示】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二)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 (1)习俗风尚变革的原因: ①内: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倡 ②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革(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事 件推动等) ③外:西方观念传入 (2)“废止缠足”: ①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最早主张“废止缠足”; ②民国时期:临时政府颁布“废止缠足”法令。(反清革命的色彩)(但是,广大农村缠足陋习并未完全中止,直到新中国成立) (3)婚姻自由: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发展到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 ①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倡导改革传统婚姻制度。主张废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旧习,倡导“两情相悦”之风。 ②民国时期:婚姻自由开始成为时尚。婚礼仪式也由铺张繁琐改为简约文明,城市中出现西式婚礼。 三、大众传媒的发展 (一)了解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 (1)外国人最早在华办报:19世纪中前期,著名的有《万国公报》。 (2)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汉口《昭文新报》,1873年。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关于任何事物的知识都有五个层次或者要素:事物的名称、定义、形象,有关事物的智识或者知识,以及事物本身,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1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20世纪中国服饰的变化 变化的总体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原因: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束缚. 男装的变化:?中西方服装的并存:体现出两种文化的激烈对抗;?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而真正流行开来则是在民国成立以后,表现在:被规定为男子礼服之一,着装人数增加.?西装流行的原因:从穿着的角度来讲,西装适体、潇洒;从中国社会政体的转变角度看,是民国成立后剪发易服的产物;从社会思潮的角度来讲,民国初年服饰崇洋风气受西化思潮的推动.?新中国成立以后服装的变化: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山装、人民装、列宁装迅速取代西装、旗袍,成为共和国初期的主要服装样式.因为它们是一种追求进步、保持革命激情与亢奋的醒目标志.在变革时代,服装作为政治信仰的表述方式,在意识形态的规范和整合过程中往往起着微妙的作用.通过服装的同一性,显示出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拥戴,对革命的热爱. 女装的变化:?旗袍的流行:旗袍式样在改革过程中抛弃了中国传统服装宽袍大袖的旧貌,吸取了西方的审美趣味,大胆地体现女性形态的曲线美.它是利用传统服饰,融合中西美学标准的成功尝试.旗袍的流行也反映了“五四”以后,中国民众审美观念在服装方面的变化.?饰品佩戴

新课标高考历史专题解析十八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课标高考历史专题解析十八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 迁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专题十六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考纲要求: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二、广东真题: 1.(2011文综)图5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A .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 .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 .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 .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2009·历史)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风尚的是 A .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 .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 .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 . 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3.(2009·理基)“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A .唐宋时期 B .明朝后期 C .民国初年 D .新中国时期 4.(2008·历史)“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 .戊戌维新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 .新文化运动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5.(2007·历史)“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 .明朝 B .清朝 C .民国 D .新中国 三、单元概述: 中国近现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显着变化。衣食住行、社会习俗、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大众传媒等都出现了新的特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第5单元〗之小船创作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知识点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鸦片战争前: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 2.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1)衣 ①“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②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③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服装更是五花八门。 (2)食: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 (4)社会风俗 ①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②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

③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④大城市的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农村仍沿袭传统的风俗习惯。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易误点 (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2)清朝缠足陋俗最盛,但清政府并不支持缠足,还多次下令废止缠足。 知识点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 (1)社会风尚: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的主流。 (2)物质生活:由于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 2.改革开放后(1978年以来) 一条主线: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两大领域:物质和习俗。 两大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三个方面:变化中的男女服饰、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迁。 四个时期: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后、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 影响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 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②。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解读]①处说明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背景。②处体现了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 [思考]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提示】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 史料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③。……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民众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④。

高一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知识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一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知识点:中国近 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历史学是人类文明的轨迹。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1840年mdash;mdash;中国近代史mdash;mdash;1949年mdash;mdash;中国现代史mdash;mdash;1978年mdash;mdash;中国当代史mdash;mdash;今) 一个观点: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对特定阶段经济、政治的反映。 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原因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②新中国的成立③改革开放 ▲表现 ①物质生活a、衣食住行b、交通、通讯工具c、大众传媒mdash;mdash;四大媒介 ②社会习俗

a、辛亥革命,改变封建陋习(如废止缠足、剪辫易服、互称同志、握手等) b、改革开放,出现新的生活时尚(环保、讲究卫生、旅游等)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 服饰(衣) 阶段: 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具体表现在长袍马褂(传统)、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装(传入,民国后流行)、中山装(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综合中西服装优点)、旗袍更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中山装与旗袍是近现代民族服饰。 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具体表现在建国初,与政治生活联系,中山装和列宁装、连衣裙等苏式服装普遍,文革时期,军装和干部服盛行。 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现代服装改革开放后,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

高一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教实验版

高一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教实验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二. 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交通工具发展的表现。 2. 难点:新中国新生活新风尚局面出现的原因;交通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本课概述:本课主要阐述了1840年以来中国在物质生活和习俗方面的变迁。第一目主要学习1840年以后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受西方的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及社会生活逐渐向西方发达国家靠拢,重点放在分析变化的原因和表现;第二目主要学习新中国成立后新生活新风尚,重点同样是放在分析原因和表现。 (一)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社会生活 1.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1)西方列强在通商口岸发展工商业:鸦片战争以后,通商口岸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国历史进程变化的重要因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通商口岸最早设立工厂(修船厂,为倾销商品服务的,后来开办其他的工厂)、商店(直接倾销商品到中国打开中国市场,同时也满足侨居在中国通商口岸的外国人)、银行(后来发展成为资本输出的主要侵略方式体现)以及市政工程(城市的配套设施建设),使之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中心。在主要的商埠里,列强依据不平等条约中关于租地建屋的规定划设租界,租界里的人,在那里建起西式洋楼,开西式餐馆,乘西式轿车,把西方生活方式移植过来。通商口岸和租界成为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 (2)清政府在一些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经济比较繁荣的地区开办商埠,发展近代工商业。比如在济南、武昌等地。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宽阔的马路、地下水道、自来水供应、电灯照明等)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商埠逐步兴起,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 在物质生活和习俗方面变化最大的城市是上海(通商口岸,这里也开辟了租界,清政府也在这里发展近代工商业——如: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快速发展成为全国的大都市,人口猛增到500万。 注意: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地区集中在了通商口岸、租界和商埠,这与近代以来列强的侵略是分不开的,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灾难,同时也让中国人认识到了自己的封闭和落后,在西学(鸦片战争后最初的士大夫们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时期的地主阶级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师夷长技以自强”;戊戌变法时期的资产阶级上层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习放的民主和科学)的过程中,西方的社会生活和社会风俗也进一步传到我国。从社会生活上也向西方发达国家靠拢。所以,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地区多集中在这些地区;同时,主要是那些和洋人接触比较多的人更容易西化,比如:买办、留美幼童、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的青年学子。 2. 社会生活变迁的表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